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同法定解除權的發(fā)生事由與行使,合同法論文摘要:(民法典〕對于合同法定解除權及解除權行使的規(guī)則作出了重要的制度變革。合同法定解除權包括三個層次,依次為合同編通則第七章的一般法定解除權,通則編的不安抗辯、情事變更和履行不能引發(fā)的法定解除權,以及典型合同中十分規(guī)定的解除權。上述法定解除權規(guī)則構成一個協(xié)調的體系,覆蓋各種合同違約和履行障礙的形態(tài)。(民法典〕完善了解除權的行使規(guī)則,包括解除生效的時間、解除權的時間限制,以及通過司法程序解除通知生效問題。(民法典〕增設了解除效果的兩項規(guī)則,包括解除后不影響解除權人主張違約責任,以及解除后擔保人仍然承當擔保責任,由此對于解除權人提供更為全面的保衛(wèi)。本文關鍵詞語:民法典;法定解除權;規(guī)則體系;Abstract:ThereisanessentialinstitutionalchangeintherulesofthestatutoryrightstoterminatethecontractintheCivilCode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statutoryrightstorescindcontractsincludesthreelevels.Thefirstoneisthegeneralstatutoryrightoftermination,whichisinthechapter7ofthesubpart1GeneralPrinciplesoftheContractpart.Thesecondoneisthestatutoryrightofterminationcausedbydefenseagainstunsafe,changedcircumstancesandimpossibilityofperformance,whichisalsolistedinthesubpart1GeneralPrinciplesoftheContractpart.Andthelastoneisthestatutoryrightofterminationoftypicalcontracts.Theserulesconstituteacoherentsystem,coveringallcircumstancesofbreachofcontractsandthefailureofimplementationofcontracts.TheCivilCodehasmodifiedtherulesoftheexerciseofthestatutoryrightsoftermination,includingtheeffectivetimeoftermination,thetimelimitoftheterminationrightsandthevalidityofthenoticeofterminationthroughjudicialprocess.TheCivilCodehassupplementedtwoarticlesaboutlegalforceofterminationtoprotectrightholdersofterminationrightsmorefully.Oneisthatthereisnonegativeimpactsonrightholderstoclaimliabilitiesforbreachofcontractsafterterminationofcontracts,andtheotheroneisthatthesecurityprovidersshallcontinuetobearsecurityliabilityaftertherescissionofcontracts.Keyword:thecivilcode;thestatutoryrightoftermination;thesystemofrules;2020年5月28日公布的(中國民法典〕(下面簡稱(民法典〕)將1999年公布的(合同法〕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納入合同編通則部分,并在第七章及其他部分規(guī)定了合同的解除規(guī)則。實踐中關于合同解除最常見的問題是當事人能否享有法定解除權以及怎樣行使解除權,(民法典〕對此有大量規(guī)則的修訂,將對將來的司法實踐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重點關注法定解除權規(guī)則體系問題。一、合同解除的功能與體系(一)合同解除的功能(民法典〕中有眾多關于法律行為或合同效力解消的制度。從民法總則層面看,法律行為的無效、可撤銷會導致已經成立的合同失去效力;從合同編看,主要是履行(清償)、解除等原因導致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從合同解除制度的功能出發(fā),其可與其他類似制度區(qū)別開來。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合同關系終了,未履行部分不再履行,既已履行部分依詳細情形進行清算的制度。1所謂一方當事人意思表示,是指行使解除權,或為法定解除權(如(民法典〕第563條),或為約定解除權((民法典〕第562條第2款);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是指合意解除((民法典〕第562條第1款)。合同解除的事由和情形不同,相應地,解除也發(fā)揮著不同的功能。就法定解除而言,解除的首要功能在于發(fā)生合同履行障礙時,債權人能夠通過解除從合同義務中解放出來。在雙務合同中,假如債務人的給付義務發(fā)生履行障礙,除非明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自動消滅情形(如給付不能),原則上債權人的對待給付義務仍然繼續(xù)存在。而通過解除,債權人能夠確定地從合同義務中解脫,進而有利于其尋求其他的交易時機。其次,解除作為一種違約救濟手段,能夠使債權人就所作出的給付,根據解除的后果而要求對方返還;并且如發(fā)生損害,還能夠請求損害賠償。最后,解除還能夠剝奪違約方的合同利益。2約定解除權是當事人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對于將來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障礙事由提早做出規(guī)劃和設計,以自由地布置交易預期。而合意解除是在合同成立后當事人可能基于各種事由而終止交易的行為。(二)解除與無效、被撤銷和終止合同解除與無效、被撤銷在使合同效力消滅方面有類似之處。但是,在發(fā)生事由、主張方式、損害賠償范圍、時間限制等方面有顯著不同,尤其是在法律效果方面有根本區(qū)別。(民法典〕第155條規(guī)定: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第157條規(guī)定,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后獲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而關于解除,(民法典〕566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能夠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彌補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相比而言,無效或撤銷導致法律行為自始沒有約束力,當事人已經作出的給付,自動恢復到未成立法律行為的狀態(tài)。例如,在不成認物權行為或物權行為有因性的前提下,已經交付或轉移登記的標的物,物權并不發(fā)生變動,仍歸屬于出讓人。而解除一方面解消合同的效力,但另一方面對于已經作出的給付,當事人須以恢復原狀、采取其他彌補措施的方式進行清算返還,而非直接明確權利仍歸屬于作出給付的一方。即便合同解除根據早期的直接效果講,溯及既往消滅契約之效力,但其法律效果還是當事人之間有恢復原狀之義務,其性質為一種法定之債。3(合同法〕第六章規(guī)定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是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法定或約定原因此致債權、債務歸于消滅。4但具體考察(合同法〕第91條規(guī)定的合同終止事由,華而不實履行、抵銷、提存、免除、混謠雷同均導致合同權利義務的徹底消滅,且從權利原則上也一并消滅((民法典〕第559條)。而解除則是一種合同履行障礙的處理機制,是一種違約救濟方式,且并不導致廣義債之關系的消滅,例如合同解除后擔保仍然存在((民法典〕第566條第3款),因而與履行之類的終止事由根本不同。鑒于此,(民法典〕合同編一方面承襲(合同法〕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體例,另一方面將第557條分兩款,第1款規(guī)定履行及類似的終止事由,而在第2款單列了解除??梢?立法者有意識地將二者進行了區(qū)分。(三)(民法典〕關于法定解除權的規(guī)則體系(民法典〕關于合同解除規(guī)范的重點是法定解除權。第563條第1款前四項承繼(合同法〕第94條的規(guī)定,列舉四種典型的法定解除事由,而后是第5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其指引的其他法定解除情形,由近及遠分別為合同編通則、合同編分則、民法典其他各編,以及各種十分法規(guī)定的法定解除事由。詳細如下:首先,(民法典〕合同編通則第563條第2款規(guī)定,不定期的持續(xù)履行債務的合同,當事人能夠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理論上稱為隨時終止權或預告解除。除此之外,第528條規(guī)定當事人因行使不安抗辯權而中止履行且經過合理期間后能夠解除合同,第533條規(guī)定的發(fā)生情勢變更后的合同解除,第580條第2款規(guī)定的履行不能而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司法解除,均屬于合同編通則部分規(guī)定的法定解除權。其次,(民法典〕合同編典型合同部分有各種合同中詳細的解除權規(guī)定。包括買賣合同的第597條、第610條、第631634條,借款合同的第673條,租賃合同的第711條、第716條、第722條、第724條、第729731條,融資租賃合同的第752754條、承攬合同的第772條、第778條、第787條,建設工程合同的第806條,技術合同的第857條,委托合同的第933條,物業(yè)服務合同的第946條、第948條,合伙合同的第976條。再次,(民法典〕其他各編包含少量的法定解除情形。其各有十分規(guī)范領域和規(guī)范目的,應該優(yōu)先適用。例如,物權編第384條關于供役地權利人解除地役權合同的規(guī)則,人格權編第1022條肖像權人解除肖像許可使用合同的規(guī)則,以及婚姻家庭編第五章第三節(jié)收養(yǎng)關系的解除。(民法典〕之外的其他十分法上還有關于法定解除權的規(guī)定,于此不贅。二、法定解除權的發(fā)生事由(一)一般的法定解除權(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沿襲(合同法〕第94條規(guī)定的法定解除權發(fā)生事由的列舉性規(guī)定,華而不實有本質規(guī)則的是前四項:(1)不可抗力致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2)預期違約;(3)給付遲延經催告后仍未履行;(4)給付遲延和其他違約行為致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這些解除事由共同的特征有二:一是違背合同義務;二是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或根本違約。這四類情形盡管在很大程度上提煉概括了導致合同解除的違約形態(tài),有助于司法實踐中的理解與適用,但還是存在分類標準不清、抽象概念有待填補的問題。筆者以為,在債法總則的層面上,債務人方面發(fā)生的合同義務違背或履行障礙的形態(tài)可分為:拒絕給付、給付不能、給付遲延、不良給付(包括瑕疵給付和加害給付)以及違背附隨(保衛(wèi))義務。5這五種合同義務違背狀態(tài)是根據違約行為和所損害的合同利益不同而作的周延的分類。上述每一種給付障礙都可能導致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進而作為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以此觀照(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的四種法定解除情形,可知其存在如下問題:第一,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制的客觀情況((民法典〕第180條第2款)。在合同履行障礙的語境中,不可抗力是發(fā)生給付障礙的原因,例如其導致履行不能、履行遲延,但本身并非解除權的事由。(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第1項將不可抗力作為法定解除事由,若為其尋求獨立的規(guī)范價值意義,則應將其理解為履行不能,6即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給付不能。至于假如因不可抗力造成給付遲延,則適用本款第3項或第4項的規(guī)定。第二,(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除列舉給付拒絕和給付遲延以及第1項隱晦地包含不可抗力造成的給付不能之外,對于其他原因導致的給付不能以及不良給付(包括瑕疵給付和加害給付)和違背附隨(保衛(wèi))義務都未明確規(guī)定。解釋上,只能將其歸入第4項的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因而,在司法適用中,需要對此進一步解釋。華而不實,不良給付是債務人未按合同約定進行給付,也即給付偏離應有的品質要求。7假如僅僅是給付本身不符合要求,則構成瑕疵給付,在影響合同目的實現(xiàn)時可解除合同。在買賣合同中,當事人一般都援引典型合同中關于瑕疵給付解除的規(guī)則,即(民法典〕第610條((合同法〕第148條)。假如給付造成債權人固有利益損害,構成加害給付。加害給付的后果與違背附隨義務類似,通常是發(fā)生損害賠償請求權。但假如給付行為具有持續(xù)性,而又不可等待債權人繼續(xù)受領給付時,可以以解除合同。我們國家有學者主張應借鑒(德國民法典〕第324條,以不可合理等待性作為判定因違背附隨義務發(fā)生解除權的要件。詳細的考量因素包括:義務違背的嚴重程度、損害結果所牽涉的范圍和持續(xù)的時間、損害能否具有反復性、合同對于雙方信任程度的要求、債務人的可歸責程度。8簡言之,以上各項因素的程度越重,就越不可合理等待債權人會堅守合同,越有可能成立解除權。第三,給付義務分為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后者具有輔助的功能,并不直接與合同目的有關聯(lián)。通常主給付義務出現(xiàn)給付障礙,較容易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但假如從給付義務不履行影響到合同目的實現(xiàn),也會發(fā)生解除權。例如,汽車出賣人提供的車輛憑證、資料有誤或沒有能提供完好的資料單據,致車輛無法注冊登記,進而無法上路行駛。9因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5條規(guī)定,出賣人沒有履行或者不當履行從給付義務,致使買受人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買受人能夠根據(合同法〕第94條第4項的規(guī)定解除合同??傊?(合同法〕公布以來,第94條規(guī)定的一般法定解除權總體上是能夠知足實踐需求的,但二十年來的司法實踐和學講也發(fā)展豐富了一般法定解除權的內涵,可惜(民法典〕立法沒有能捉住時機,將上述待澄清的規(guī)則與概念進行修訂和增補,實為憾事。(二)持續(xù)性合同的解除權合同根據給付持續(xù)的時間,分為持續(xù)性合同與一時性合同。一時性合同通常旨在一次性的給付或交換給付,例如贈與、買賣。持續(xù)性合同的特點是給付范圍不確定,取決于合同期限的長短。持續(xù)性合同的債務內容能夠是持續(xù)地給付,可以以是不斷重復的單個給付,前者包括租賃、借貸、合伙、勞務合同等,后者典型的是根據買受人需要的貨物供給合同。10有些合同的給付完成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未必屬于持續(xù)性合同。例如,承攬合同、技術開發(fā)合同的債權人只是要求完成某項工作成果,而不注重債務人的工作經過,原則上屬于一時性合同。11當然,買賣、承攬、保證等合同,個別情況下可以以約定成為持續(xù)性合同。反之,即便按其性質本身是持續(xù)性合同,例如勞務合同,可以能僅僅僅是提供個別給付,因此失去持續(xù)性合同的特點。12持續(xù)性合同在解除權設置上,具有特殊的價值考量。首先,持續(xù)性合同由于履行期間較長,隨著時間發(fā)展當事人方面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現(xiàn)一些特殊事由,以致于繼續(xù)履行合同會過于苛求當事人,或利益方面出現(xiàn)不平衡(但尚未到達情事變更的程度);其次,持續(xù)性合同往往建立在當事人之間互相信賴的基礎上,例如委托、租賃、借貸等,假如當事人一方出現(xiàn)時機主義行為或道德風險,但尚未到達違約的程度,于此不可等待相對人繼續(xù)履行合同;最后,在一些不定期的持續(xù)性合同中,假如義務履行沒有終止時點,將可能對當事人構成長久的約束。基于上述理由,在持續(xù)性合同關系中,應賦予當事人更寬松的解除權,以符合這類合同的特性。1.不定期持續(xù)性合同的預告解除(民法典〕第563條第2款規(guī)定: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能夠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理論上將這種通知對方合理期間后即解除合同的規(guī)則稱為預告解除。由于合同解除的一方能夠隨時提出解除,因此又被稱為隨時解除權(終止權)。13預告解除適用的對象是不定期的持續(xù)性合同,例如不定期的租賃、借貸等。其規(guī)范理由在于:不定期的持續(xù)性合同由于沒有終止的時間限制,它不會自動走向合同的結束點,假如沒有解除權,合同將會永久地約束當事人。14不定期的持續(xù)性合同本身沒有期間限制,當事人對于合同也沒有構成值得保衛(wèi)的期限利益,因此任何一方都能夠隨時提出解除合同,而不需要講明理由。有期間的(定期)持續(xù)性合同與之相比,需要講明重大事由才能夠解除,因此預告解除在德國民法上又被稱為普通終止(解除)(ordentlicheKndigung)。預告解除由解除權和解除預告期間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指,不定期持續(xù)性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均可行使無理由的結束合同關系的解除權;后者是指,解除意思表示到達后,需經一段期間解除才生效,發(fā)生解除的效果。15因而,預告解除與一般解除權行使后的合同解除時間不一致。根據(民法典〕第565條第2句一般解除權的行使效果是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但第563條第2款規(guī)定的是在解除通知后的一段合理期間經過后,才發(fā)生合同解除。由于不定期的持續(xù)性合同當事人固然沒有明確的期限利益,但假如一方隨時解除會給相對方造成忽然襲擊,帶來不測的損害。因而,合理期間給了相對方一個緩沖的期間,以便提早布置合同結束的后果。況且,持續(xù)性合同的本質也使得當事人信賴合同即便對方要解除,合同也會持續(xù)一段時間,至少不會戛然而止。16(民法典〕合同編租賃合同中也有預告解除的規(guī)定,即第730條規(guī)定的不定期租賃合同的當事人可隨時解除租賃合同。除此之外,還有些典型合同規(guī)則,固然沒有采用第563條第2款的表述,但實際上也是解除權人設定一定合理期間后的預告解除,例如:第675條規(guī)定的不定期借款合同,借款人能夠隨時返還借款、17貸款人能夠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借款;第914條規(guī)定的不定期倉儲合同的保管人可隨時請求存貨人或者倉單持有人提取倉儲物,但是應當給予必要的準備時間;第948條第2款規(guī)定的不定期的物業(yè)服務合同當事人能夠隨時解除合同但應當提早60天通知對方。18合同編之外也有類似規(guī)定,如人格權編第1022條第1款規(guī)定的不定期的肖像許可使用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能夠隨時解除,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2.持續(xù)性合同基于重大事由的解除持續(xù)性合同關系通常履行期較長,而且大多是建立在當事人信賴的基礎之上。隨著時間展開,當事人一方發(fā)生情況變化,而根據真誠實在信譽原則,不能苛求其繼續(xù)維持合同,或者對方違背義務的行為毀壞了必要的信賴關系,因此應當允許當事人退出合同,即基于重大事由的解除。(德國民法典〕在2002年新債法改革后增設第314條關于持續(xù)性債之關系的基于重大事由的終止權(Kndigungsrecht)。由于解除(Rcktritt)的后果是當事人曾經作出的給付須全部進行恢復,但是在持續(xù)性合同關系中,這種全盤恢復給付并不符合當事人的利益,因此德國民法以排除將來給付義務、不牽涉以往給付的終止替代了解除。19此處所謂重大事由是指考慮到個案中所有情事并且衡量雙方的利益后,不能苛求要終止的一方繼續(xù)合同關系。但這種不確定的法律概念最終還是需要通過個案中的利益衡量來確定。20當然,終止合同不影響當事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21在民法典立法經過中,我們國家民法學者提出應借鑒(德國民法典〕第314條,在合同編通則部分增設持續(xù)性合同基于重大事由解除規(guī)則。22但(民法典〕最終并未增加此項規(guī)則。于此須指出,(民法典〕中固然也有終止一詞,但是在債權債務消滅的意義上使用該詞(第557條)。固然,(民法典〕并未嚴格區(qū)分持續(xù)性合同的終止和一時性合同的解除,但在處理二者的后果上還是應當區(qū)別對待。盡管如此,我們國家(民法典〕還是存在持續(xù)性合同基于重大事由解除的個別規(guī)定。首先,在典型合同中,例如:第673條規(guī)定的借款人改變借款用處,貸款人可解除合同;第716條第2款規(guī)定的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出租人可解除合同。于此情形,并非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而是一方的行為對于持續(xù)性合同的信賴基礎造成毀壞,因此對方能夠解除合同。其次,人格權編第1022條第2款第1句規(guī)定:當事人對肖像許可使用期限有明確約定,肖像權人有正當理由的,能夠解除肖像許可使用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并且根據第1023條,姓名等許可使用合同參照適用上述規(guī)定。這也是基于重大事由的解除規(guī)則。再次,十分法中也有關于持續(xù)性合同基于重大事由的解除。例如,(合伙企業(yè)法〕第45條第1款規(guī)定:合伙協(xié)議約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業(yè)存續(xù)期間,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伙人能夠退伙:(三)發(fā)生合伙人難以繼續(xù)參加合伙的事由;(四)其他合伙人嚴重違背合伙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傊?(民法典〕合同編通則沒有規(guī)定持續(xù)性合同關系一般的基于重大事由的解除權,但這種法律思想散落在(民法典〕及十分法的各個規(guī)定中。假如實踐中果真出現(xiàn)法律未明確規(guī)定的合同類型有基于重大事由解除的必要,例如特許經營合同、教育合同、演藝合同等,不妨采取類推的方式方法以解決此類問題。233.持續(xù)性合同的解除權與任意解除權的比擬與上述預告解除和基于重大事由解除類似,在某些基于信賴關系的合同中,存在任意解除權。典型的例子是(民法典〕第933條規(guī)定的委托合同的委托人和受托人都能夠隨時解除合同。(合同法〕的立法機關對此的解釋是:委托合同是以雙方信任為存在的條件,假如一方不守信譽,失信于另一方,繼續(xù)履行合同已無必要,法律賦予了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即只要一方想終止合同,就能夠隨時解除合同,而且不須有任何的理由。24由此可見,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權旨在允許當事人結束失去信任的委托關系,并非持續(xù)性合同特有的問題。25換言之,任意解除權的理由在于特定合同類型以高度信賴為基礎,因而與合同性質是一時性合同還是持續(xù)性合同無關聯(lián)。例如委托合同,無論其詳細形態(tài)為一時性合同或持續(xù)性合同,均不影響任意解除權的適用。26除此之外,從委托人的角度看,任意解除權的理由還在于委托人不受合同絕對約束的利益。27無償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權還存在其他的考量。從比擬法上看,大陸法系一般都認可無償委托中受托人的任意解除權。于此,任意解除權的理由在于無償行為人的責任應當減輕,應更容易地從義務中解脫出來。28這種無需任何理由的隨時解除又被稱為真正的任意解除權。解除的一方僅須對解除的時間不當承當損害賠償責任,我們國家(民法典〕第933條第2句有明確規(guī)定。當然,在有償委托中,假如委托是建立在高度信賴的基礎上,例如聘請律師、會計師、私人老師的合同等,也存在真正的任意解除權,29只不過其損害賠償?shù)呢熑屋^無償委托要重((民法典〕第933條第2句)。30(民法典〕第946條規(guī)定的物業(yè)服務合同中,業(yè)主按照法定程序共同決定解除物業(yè)服務合同,應當提早60天書面通知物業(yè)服務人。這里固然有60天的提早通知,與預告解除類似,但二者理由并不一樣。物業(yè)服務合同的提早通知解除,并無定期或不定期的限制,關鍵還是在于業(yè)主對于物業(yè)服務人的信任缺失。因而,應將其歸入任意解除權。除此之外,(民法典〕第787條規(guī)定,承攬合同的定作人在承攬人完成工作前能夠隨時解除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處定作人的任意解除權的理由與委托合同略有不同。承攬合同中,除了定作人對于承攬人的技術、工作的信任之外,還須考慮定作人的經濟成本和主觀需求的問題。按(合同法〕立法機關的解釋:承攬合同是定作人為了知足其特殊需求而訂立的,假如定作人于合同成立后由于各種原因不再需要承攬人完成工作,則應當允許定作人解除合同。定作人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賠償承攬人的損失。這樣處理,既能夠避免給定作人造成更大的浪費,也不會給承攬人造成不利。31可見,降低經濟成本、避免浪費,也是承攬合同任意解除權的重要考量因素?;谏鲜龅年U述,持續(xù)性合同的預告解除、基于重大事由解除和任意解除的比照如表1:表1持續(xù)性合同的預告解除、基于重大事由解除和任意解除比對表(三)合同編通則規(guī)定的其他法定解除權(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除了第563條之外,還有兩處關于法定解除權的十分規(guī)定。首先,第528條規(guī)定在合同先履行的一方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視為以自個的行為表示清楚不履行主要債務,中止履行的一方能夠解除合同并能夠請求對方承當違約責任。該條規(guī)定承襲(合同法〕第69條的規(guī)定,并作了重要改良。后者的表述是: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能夠解除合同,其間缺少了一個必要的違約行為認定的環(huán)節(jié),并且與(合同法〕第94條第2項的預期違約解除權究竟是同一類解除權,還是不同的解除權,引發(fā)爭議。32(民法典〕第528條增加視為以自個的行為表示清楚不履行主要債務,進而將不安抗辯權行使后發(fā)生的解除權與一般的法定解除權連接起來,使之融入法定解除權的體系之中,消弭爭議。(民法典〕第527條、第528條的規(guī)范重點是不安抗辯,其注重的前提要件是債務人喪失履行能力。但是,第527條第1款第2項仍保存(合同法〕第68條第2項的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使得當后給付義務人已喪失履行能力時,先給付義務人仍須證明對方有主觀逃避債務的意圖,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33進而給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增加不必要的前提,繼而阻礙先給付義務一方行使第528條規(guī)定的解除權。而實際上,根據預期違約的解除制度(第563條第1款第2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顯然屬于以行為表示清楚不履行債務,無需主觀上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第527條第1款第2項放錯了位置。對此問題,理論上提出的理想方案是刪除第527條第1款第2項,并將其歸入預期違約的解除情形。但這種意見并未被(民法典〕立法機關采納。因而,在今后的法律適用中應采取的政策是:假如先給付義務人已證明后給付義務人通過行為表示清楚將不再履行義務,則無需證明其目的是逃避債務,即可根據預期違約而解除合同。換言之,假如先給付義務人把握了足夠的對方將不再履行義務的證據,能夠避開第527條第1款第2項設置的主觀要件。但假如先給付義務人把握的證據僅表示清楚對方只是有可能喪失履行能力,那么還是需要根據第528條,在要求對方提供擔保無果后,發(fā)生法定解除權。其次,(民法典〕第533條規(guī)定情事變更發(fā)生以后,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能夠與對方重新協(xié)商;在合理期限內協(xié)商不成的,能夠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于此不討論情事變更的構成要件,就其法律效果而言,此處的解除合同也是一項法定解除權。與一般的法定解除權不同之處在于,當事人須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解除合同,換言之,這是一項構成訴權,須以司法方式行使之。根據(民法典〕第533條第2款,合同能否解除,須待法院或仲裁機構結合案件情況詳細認定。這是由于情事變更本身就與合同信守原則對立,且交易基礎條件能否發(fā)生變化,認定較為復雜,須由司法參與才能保證其客觀性、合理性。(四)合同僵局、履行不能與法定解除權(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規(guī)定:有前款規(guī)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能夠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當。考察民法典各草案狀況,可知該款實為解決合同僵局問題而生。2021年8月的(民法典各分編一次審議稿〕(簡稱一審稿)第353條第3款曾規(guī)定合同不能履行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解除權人不解除合同對對方明顯不公平的,對方能夠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解除合同,但是不影響其承當違約責任。2022年4月的(民法典各分編二次審議稿〕(簡稱二審稿)第353條第3款修改為合同不能履行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有解除權的當事人不行使解除權,構成濫用權利對對方顯失公平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能夠根據對方的請求解除合同,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當。但是鑒于理論界的反對意見較多,2022年12月的(民法典草案〕刪除了該款。所謂合同僵局問題肇始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6期登載的新宇公司訴馮玉梅商鋪買賣合同糾紛案(簡稱馮玉梅案)。該案中,馮玉梅1998年購買了新宇公司開發(fā)的南京市時代廣場商鋪物業(yè),商鋪已經交付但尚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2003年新宇公司擬對時代廣場的全部經營面積進行調整,重新規(guī)劃布局,為此陸續(xù)與大部分小業(yè)主解除了商鋪買賣合同,并開場施工。2003年3月17日,新宇公司致函馮玉梅解除合同。馮玉梅不同意解除合同。由于馮玉梅與另一購買商鋪的邵姓業(yè)主堅持不退商鋪,施工不能繼續(xù),6萬平方米建筑閑置。新宇公司遂向南京市玄武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解除合同,收回商鋪。一審法院根據(合同法〕第6條誠信原則判決合同解除。二審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合同法〕第110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履行費用過高,能夠根據履約成本能否超過各方所獲利益來進行判定。當違約方繼續(xù)履約所需的財力、物力超過合同雙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獲得的利益時,應該允許違約方解除合同,用賠償損失來代替繼續(xù)履行。在本案中,假如讓新宇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則新宇公司必須以其6萬余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來為馮玉梅的22.50平方米商鋪提供服務,支付的履行費用過高。二審法院遂維持一審訊決結果。該案的裁判理由和結果在我們國家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都產成重大爭議,被稱為違約方解除或合同僵局解除問題。支持法院裁判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合同交易效率的考慮,如繼續(xù)履行將導致雙方遭受不利,而有解除權的一方違犯誠信或濫用權利不解除合同,而且根據(合同法〕第110條第2項對方也不可要務實際履行,解除合同是符合經濟理性的做法。反對法院裁判和違約方解除的理由主要是:所謂違約方解除將對合同信守的倫理構成致命的打擊,合同僵局下的違犯誠信行為應個案處理,(合同法〕第110條第2項僅賦予一方抗辯權而沒有解除權等。34在這兩種觀點相持經過中,202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訊工作會議紀要〕,其第48條以實踐中常見的租賃合同的僵局為例,規(guī)定了在具備如下條件的前提下,違約方能夠解除合同:(1)違約方不存在惡意違約的情形;(2)違約方繼續(xù)履行合同,對其顯失公平;(3)守約方拒絕解除合同,違背真誠實在信譽原則。由此可見,司法實踐中對于合同僵局的解除還是有需求的。鑒于此,2020年5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給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的(民法典草案〕的第580條增加了第2款規(guī)定。盡管介入爭論馮玉梅案及其裁判結果的學者和研究成果很多,但從現(xiàn)有支持和反對的雙方呈現(xiàn)的講理看,都是停留在價值判定的層面,而少有實證的量化分析,能夠徹底論證支持或反對究竟對于合同交易、社會成本有哪些利弊,以及怎樣取舍。35鑒于合同僵局解除的影響暫不可定論,我們不如采取開放包涵的態(tài)度:一方面積極地理解(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的規(guī)則,另一方面注意防止該規(guī)則適用中出現(xiàn)弊害。首先,從體系位置看,(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緊跟在第1款各種履行不能事由和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之后。假如講馮玉梅案的焦點問題是(合同法〕第110條第2項的履行費用過高之抗辯權能否用于解除合同,那么(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實現(xiàn)了從抗辯權到解除權的轉換,換言之,將用于防御的工具轉換為進攻型的武器,進而解決合同僵局解除的法律根據問題。其次,對于第580條第1款所列其他履行不能的情形,例如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第2款的解除也有意義。一方面,(民法典〕合同編未規(guī)定真正的履行不能發(fā)生時,給付義務消滅、對待給付義務也消滅的雙務合同規(guī)則,假如對待給付的一方需要明確自個從義務中解脫出來,能夠行使第2款規(guī)定的解除權。另一方面,即便像(德國民法典〕規(guī)定了履行不能時,給付義務與對待給付義務同時消滅,但鑒于債權人未必明確能否發(fā)生履行不能事由,或者對方部分給付不能而對待給付義務并非全部免除時,能夠通過解除而免除自個的義務,因此第326條第5款規(guī)定給付不能時無須給付,同時能夠解除合同。36再次,第580條第2款對于標的不適于強迫履行的債務也有意義。不合適強迫履行的通常是人身性質的債務,即債務人須親身作出給付的義務,例如教育、演藝、培訓等。在合同當事人不能或不愿提供此類給付時,盡管根據第1款債務人能夠在對方請求時提出抗辯權,但其仍無法徹底擺脫合同的約束,由于合同并未因抗辯而解除。尤其是一些演藝工作者、體育品牌代言者,在提出解除而經紀公司不允許的情況下,會給其進一步的職業(yè)轉型或市場流轉造成障礙。因而,第580條第2款提供退出合同的根據,以承當違約責任(違約金、損害賠償?shù)?為代價,換取人身自由。但是,第580條第2款也有眾多理解與適用上的問題有待澄清和檢驗:其一,就合同僵局的問題解決而言,其不能適用于金錢給付義務,換言之,即便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一方出現(xiàn)履行沒有效率、而對方違犯誠信又不解除合同的情形,也不能適用第2款。例如租賃合同的承租人,就不能以租金給付不能而提出解除合同,由于租金作為金錢之債不存在給付不能問題。其二,第2款的要件僅為履行不能+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相比民法典分編草案和(全國法院民商事審訊工作會議紀要〕的規(guī)則有明顯不公平的權利濫用違犯誠信等限制性條件,第580條第2款缺少進一步約束解除適用范圍的控制條件,將來在實踐中或許出現(xiàn)當事人隨意以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為由提出解除的現(xiàn)象。其三,從終止這一用詞來看,本來合同編第557條已經將債權債務消滅意義上的終止與解除區(qū)分開來,但第580條第2款的終止又被賦予解除的含義,進而進一步造成概念上的混亂。其四,不管是終止還是解除,第580條第2款能否賦予義務人一方以終止權或解除權存在疑問。條文表述是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能夠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這意味著當事人只是能夠請求終止,而司法機構有權決定終止或不終止。這或許是立法機關采納了應借鑒國外司法解除制度這一建議所致。但本文以為,司法解除只是解除權行使的途徑,其本質上應是構成訴權,將其歸入法定解除之列并非不可??傊?(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履行不能的法定解除權,在理論上出現(xiàn)利弊并呈的狀態(tài),其施行后的效果怎樣,有待將來司法實踐的檢驗。三、解除權的行使:解除生效與解除權時間限制(一)解除的生效時間法定或約定的解除權行使后,將導致解除效果,解除后的恢復原狀、采取彌補措施、損害賠償?shù)纫幌盗械牧x務將會發(fā)生并屆期。因而,判定解除生效的時點,對于解除的雙方而言尤為重要。(民法典〕第565條是關于行使解除權后解除生效的一般規(guī)定。其內涵分為如下幾個層次:第一,原則上,解除通知生效時合同解除。第565條第1款規(guī)定的是解除權人在司法程序外行使解除權的解除生效規(guī)則。解除權性質為構成權,以意思表示方式單方行使即可。根據第1款第2句第一種情況,解除通知到達時,解除生效。通知作為須受領的意思表示,應適用(民法典〕法律行為部分第137條的規(guī)則,包括在場對話方式、不在場的方式。前者是了解意思表示時生效,后者是到達時生效。實踐中,不排除在小額簡單的合同中,當事人以對話方式進行解除,于此并非通知到達生效,而須遵循第137條第1款的了解生效。除此之外,第139條規(guī)定的公告方式意思表示,于解除通知中也并非沒有意義。例如,若相對人下落不明,解除權人無法使通知到達,而采取司法程序中的公告方式,可以替代解除通知到達,發(fā)生解除效果。鑒于此,(德國民法典〕在解除規(guī)則中并不明確解除通知的生效時點,而采援引技術,第349條規(guī)定契約之解除,應向他方以意思表示為之,進而一攬子解決解除意思表示的生效問題。對照可見,我們國家(民法典〕此處失于嚴謹。第二,第565條第1款第2句第二種情形是:假如解除權人在解除通知中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按解除權的原理,假如一方享有解除權,解除通知生效后即發(fā)生解除。但假如解除權人自愿給對方一個合理期間經過后再解除,相當于解除意思表示附生效期間,應當尊重其意思自治。第三,第565條第1款第3句只是提示雙方,假如被解除一方有異議,任意一方均可請求司法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相比(合同法〕第96條第1款第3句對方有異議的,能夠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民法典〕有兩處改動:其一,任何一方均可提請司法機構確認解除的效力,而非僅限于解除的對方。由此有利于明確解除的效果。其二,司法機構并非確認合同解除,而是確認解除行為,即解除能否為行使權利、解除的意思表示能否生效。換言之,合同解除不是司法機構確認的,而是行使解除權的后果,司法機構僅能確認解除行為能否生效(為確認之訴而非構成之訴)。第四,(民法典〕第565條第2款規(guī)定解除權人以司法方式行使解除權。在以往司法實踐中,假如解除權人未通知對方,而直接起訴或申請仲裁主張解除,司法機構在認定解除的時間方面有三種可能性:起訴時、訴狀副本送達時或裁判作出時。本質上解除權的行使是一種意思表示,應按意思表示規(guī)則認定其生效時點。而司法機構將載有解除意思的訴狀或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即構成意思表示的到達,進而發(fā)生效力。一般的法定解除權行使根據(民法典〕第565條發(fā)生解除的效果。但對于十分的司法解除權,例如第533條情事變更的當事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第580條第2款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終止(解除)合同,并不適用第565條。(民法典〕對其解除生效的時間未作規(guī)定,理論上言之,既然司法解除屬于司法機構判定的事情,那么司法機構能夠在裁判文書中確定合同解除的時間。(二)解除權的時間限制(民法典〕第564條在(合同法〕第95條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解除權行使的期間限制。(合同法〕第95條規(guī)定了兩種期間,即第1款的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第2款的經對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民法典〕第564條第1款沒變,第2款增加了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該權利消滅,也即解除權的一年除斥期間。第564條第1款的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的除斥期間較為少見。因而第2款法定的一年除斥期間會成為默認的解除權限制期間。除斥期間的意義在于催促當事人行使權利,而(合同法〕第95條欠缺明確的除斥期間,因而本款之設,有增進效率、明晰規(guī)則的優(yōu)點。但筆者以為,其弊端有二:一是在交易實踐中,各類合同的價值利益不一,民商亦有別,統(tǒng)一適用一年的除斥期間于當事人的利益狀況能否相符存在疑問;二是合同一方發(fā)生違約后,對方未必急于行使解除權以為救濟,往往大型的商事合同中,雙方并不愿意毀壞已有的平衡,即便一方違約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商事合作伙伴也往往愿意先采取會談、協(xié)商、重整等方式解決違約事宜,而非立即發(fā)出解除通知。但一年除斥期間規(guī)則,將促使非違約方必須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解除事由的一年內作出能否要解除合同的決斷,否則其權利將會過期。從比擬法上看,例如(德國民法典〕并不規(guī)定解除權的法定除斥期間(僅有第350條約定解除權期間),而是將解除權的時間限制系于消滅時效的效力。根據(德國民法典〕第218條第1款第1句,假如因債務不履行發(fā)生的請求權罹于消滅時效,且債務人主張消滅時效的,解除也不生效力。換言之,假如請求權沒有罹于消滅時效,包括中止、中斷,則解除權也不會消滅。如此,作為非違約方救濟手段的請求權和解除權,能夠保持時間限制上的價值統(tǒng)一。拋開法政策的討論不談,理解與把握第564條第2款的一年除斥期間解除權,應注意如下幾點:第一,一年的除斥期間起算點是解除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這種主觀起算的時間限制具有合理性,由于若解除權人不知自個享有權利,就不應起算除斥期間。相比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第2款規(guī)定: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這種客觀起算的除斥期間,對于解除權人的時間限制過于嚴苛。在(民法典〕施行以后,上述司法解釋規(guī)則應予廢止。第二,本款的立法目的是要限制解除權的存續(xù)時間,但是假如解除權人一直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解除事由,則一年期間遲遲不會起算,設想解除事由發(fā)生10年、20年后解除權人才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能否能夠行使解除權?因而,本款缺乏解除權客觀起算的最長時間限制。同樣作為解消合同約束力的撤銷權,在(民法典〕第152條第2款就有最長的客觀起算的五年時間限制。這是解除權除斥期間規(guī)則的疏漏。第三,該除斥期間是不變的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guī)則。對此,(民法典〕第199條有明確規(guī)定。但如上所述,解除權的一年除斥期間本身對于權利人而言過于嚴苛,若發(fā)生不可抗力之類的事由也不能中止,無異于雪上加霜。因而,本文建議將來司法實踐中在把握解除權時間限制上,應適當放寬。第四,第2款的一年除斥期間,與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并列,因此有可能發(fā)生兩種消滅期間同時起算的現(xiàn)象。設想:解除事由發(fā)生后,對方發(fā)出了催告,催告生效后,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經過一段合理期間,解除權消滅,二是,催告生效,意味著解除權人必然知道或應當知道解除權事由,因而一年除斥期間起算。也即,最遲在催告生效后的一年內,解除權消滅。四、解除的法律效果(民法典〕第566條在(合同法〕第97條的基礎上增加了兩款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了合同解除后果的規(guī)則,可分述如下:(一)解除后的返還義務第566條第1款延續(xù)(合同法〕第97條,僅作文字調整。根據本款,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合同義務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應予恢復原狀或采取其他彌補措施。解除導致合同給付義務消滅(erl?schen),并不需要義務人抗辯,法律如對此規(guī)定實屬多余。37我們國家(民法典〕對此進行規(guī)定,利于澄清給付義務消滅的效果,亦無不可。第1款規(guī)范的重點是已經履行的給付,當事人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彌補措施。解除的后果不同于無效或撤銷,它并不發(fā)生物權變動,而是成立恢復義務債之關系(Schuldverh?ltnismitderVerpflichtungzurRckgew?hr)。38因而,恢復原狀并非物權請求權,而是指給付受領人在能夠返還的情形下,根據給付的性質和內容進行返還。包括:物之受領人恢復讓與所有權;如占有標的物,應返還標的物的控制支配;如受讓債權等其他財產權,應各依其權利變動方式,以讓與方式返還權利。但是受領人受領之給付,按其性質不可恢復,包括:作出的給付本身不合適返還,例如勞務或服務;標的物毀損、滅失而發(fā)生返還不能;標的物的使用利益不合適返還,例如受領人占有車輛并使用一段時間。于此,第566條第1款規(guī)定其他彌補措施意味著受領人應根據對應的價值進行金錢歸還。(二)解除與損害賠償、違約責任相比(合同法〕第97條的規(guī)定,(民法典〕第566條第1款規(guī)定解除權人有權請求賠償損失以及第2款規(guī)定能夠請求違約方承當違約責任,愈加明確解除并不影響解除權人請求對方承當違約責任的權利。根據(民法典〕第577條,違約責任包括繼續(xù)履行、采取彌補措施、損害賠償?shù)?。于此須講明,繼續(xù)履行、采取彌補措施實為原給付義務的繼續(xù),而解除恰是解消原給付義務,因此解除后果中的違約責任,不應包括繼續(xù)履行、采取彌補措施。解除后果中的違約責任首先是損害賠償。通講以為解除并不使合同自始失去約束力,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范圍是合同的履行利益。其次,違約責任還包括違約金、定金等。但根據第566條第2款,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意味著當事人可能約定合同解除后,不必承當違約責任。上述規(guī)則是合同編通則部分的一般規(guī)定。除此之外,在典型合同中,也有解除后違約責任的十分規(guī)定,應優(yōu)先適用。例如,第787條規(guī)定承攬合同的定作人能夠隨時解除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第933條第2句規(guī)定無償委托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托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三)解除與擔保責任(民法典〕第566條第3款明確了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于債務人應當承當?shù)拿袷仑熑稳匀怀挟敁X熑?但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擔保作為一項保障主債權實現(xiàn)的從權利,原則上與主債權同命運。盡管合同解除,但與無效、撤銷或因履行等原因導致權利義務消滅不同,當事人之間發(fā)生返還給付的義務,廣義之債并未消滅。而且,擔保人就是要在債務人不履行時向債權人承當責任,包括債務人違約時因解除而發(fā)生的返還責任。因而,假如返還的義務人不能返還,或不完全履行返還義務等,擔保人仍然對這些民事責任承當擔保責任。與第566條第3款構成比照,第559條規(guī)定:債權債務終止時,債權的從權利同時消滅,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而導致債權債務終止的事由指第557條第1款意義上的履行、抵銷、提存、免除、混謠雷同等。(民法典〕第388條第1款第3句,以及第682條第1款,均明確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或保證合同也無效。五、結語2020年5月22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作關于(中國民法典(草案)〕的講明時指出:編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現(xiàn)行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進行編訂纂修,對已經不適應現(xiàn)實情況的規(guī)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guī)定。這一判定也適用于(民法典〕合同法定解除權的規(guī)則,(民法典〕一方面繼受了(合同法〕的法定解除制度,另一方面增設不定期繼續(xù)性合同預告解除、合同履行不能的解除、解除權的法定除斥期間、通過司法機構解除生效時間、解除后的違約責任和擔保存續(xù)等規(guī)則。盡管這些新規(guī)則在出臺經過中有的就有爭議,但漸進式突破是制度發(fā)展的常態(tài),我們等待考察新的法定解除權規(guī)則體系能否能夠經得住實踐的檢驗。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慣性的課件 教學課件
- 2025年金華義烏市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面向畢業(yè)生校園招聘293人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維修保養(yǎng)服務合同(2篇)
-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導論》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中化學】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單元復習題-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柳州市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二期)三江縣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系管線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新建府谷煤炭鐵路專用線工程三標段王家溝雙線大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界面設計》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小小的船》說課稿
- 中學語文教學反思2
- Blender超級學習手冊
- 新中式茶飲培訓課件
- 2024年深交所期權測試專業(yè)考試庫
- 公司生產總監(jiān)述職報告
- 小學生消防知識競賽題(含答案)
- 2023年乒乓球二級裁判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年(輸電專業(yè))安全準入考試題庫(附答案)
- 醫(yī)院數(shù)字化建設的智能監(jiān)護與預警系統(tǒng)
- 移植物抗宿主病科普講座課件
- 鄉(xiāng)鎮(zhèn)普法知識講座
- 常用降壓藥的分類和代表藥及使用注意事項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