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講稿-血液_第1頁
生理學講稿-血液_第2頁
生理學講稿-血液_第3頁
生理學講稿-血液_第4頁
生理學講稿-血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章血液學習目的和要求:了解血液的組成,血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輸血的原則。掌握血細胞的特性和功能,生理止血機制,抗凝和纖溶,血型。概述血液是一種流體組織,充滿與心血管系統(tǒng)中,在心臟的推動下不流動循環(huán)如果流經(jīng)體內(nèi)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以造成嚴重的組織損傷。人體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環(huán)嚴重障礙,將危及生命血液在醫(yī)學診斷上有重要價值,因為很多疾病可導致血液組成成分或性質(zhì)發(fā)生特征性變化。體液:1、細胞內(nèi)液:40%2、細胞外液:內(nèi)環(huán)境20%:血漿(5%)組織液(15%)二:血液功能:運輸功能:氧和二氧化碳,營養(yǎng)物質(zhì),代謝產(chǎn)物,緩沖功能:CO2/HCO3-調(diào)節(jié)體溫:由血液的固性決定,血液中的水份比熱度大生理性性止血:血小板防御功能:免疫物質(zhì),單核細胞,巨嗜細胞等在一定范圍內(nèi)避免外來物質(zhì)傷害血液的組成及特性血液的組成液體部分:血漿(50-60%)有形成分:血細胞(40-50%)RBC、WBC、Rt血漿(含有多種溶質(zhì)的水溶液)定義:指經(jīng)過抗凝處理的血液,在自然沉淀或離心后釋出來的淡黃色上清液。相關(guān)概念血清:指在自然凝固后所釋出來的淡黃色澄清液。與血漿區(qū)別:一無:無纖維蛋白原(最主要)狹義血清指無纖維蛋白原的血漿一多:血小板釋放出的物質(zhì)(ADP)一少:凝血因子成份:水份:91-92%溶質(zhì):血漿蛋白質(zhì)(65-85g/L):區(qū)別于組織液不能透過Cap壁電泳法測量:白蛋白(A):肝臟合成(40-48g/L)、球蛋白(G):肝臟和漿細胞(15-30g/L)纖維蛋白原:A/G=1.5-2.5,當肝功能受到損害時則A↓↓,G↓則A/G<1晶體物質(zhì):Na+K+Cl-HCO3-等氣體分子:O2、CO2其它有機物質(zhì):非蛋白氧化物,尿酸,尿素。(升高:腎功能下降、高代謝疾病時)血細胞紅細胞比容:指紅細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正常值:男性40-50%;女性37-48%紅細胞比容升高:如:燒傷→組織液流失→血漿下降。紅細胞比容下降:如:貧血→組織缺血缺氧。白細胞:血小板:二、血液的理化特性:顏色:全血:與Hb有關(guān):A血:深紅(氧合Hb多);V血:暗紅(還原Hb多)Hb-CO:玫瑰紅(桃紅色)血漿:空腹:透明淡黃色進食:渾濁(脂蛋白微粒增加)檢測肝功能時應空腹比重:全血:1.050-1.060g/L(取決于紅細胞數(shù)量)血漿:1.025-1.030g/L(取決于血漿蛋白的含量)紅細胞:1.090-1.092g/L(取決于血紅蛋白的含量)意義:可間接估算紅細胞或血漿蛋白含量粘滯性:是由于內(nèi)部分子或顆粒之間的摩擦而產(chǎn)生,一般與水相比的相對粘滯性。全血粘滯性:4-5(取決于RBC數(shù)量)血漿粘滯性1.6-2.4(取決于血漿蛋白含量)滲透壓定義:指溶液具有保留或吸引水分子能力?;蛩肿油ㄟ^半透膜所產(chǎn)生的擴散力表示方法:Kpa1Osm=1000MOSm。滲透壓大小與溶質(zhì)數(shù)多少有關(guān)而與溶質(zhì)顆粒大小及種類無關(guān)組成及正常值:血漿滲透壓正常值:280-320MOSm/L晶體滲透壓:298.5MOSm/L來自于晶體物質(zhì)(小分子),能透過Cap但不易透過細胞膜。生理意義:維持細胞內(nèi)外水的平衡臨床意義:等滲液:與血漿晶體滲透壓相等eg:0.9%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低滲液:低于血漿晶體滲透壓。細胞位于此種溶液中產(chǎn)生溶血現(xiàn)象。臨床:傷口不能用水或低滲液沖洗高滲液:高于血漿晶體滲透壓。細胞位于此種溶液中產(chǎn)生固縮現(xiàn)象。臨床應用:治療各種細胞水腫(腦水腫、肺水腫)50%葡萄糖溶液、20%甘露醇膠體滲透壓:1.5MOSm/L來自于血漿蛋白質(zhì)(大分子),不易透過Cap,血漿中高于組織液生理意義:維持血管內(nèi)外水的平衡。臨床意義:肝疾病→白蛋白↓→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水腫治療:補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代替品酸堿度(7.35-7.45)由緩沖對來維持:HCO3/H2CO3,HPO42--/H2P04-PH<7.35為酸中毒;PH>7.45為堿中毒血細胞生理紅細胞形態(tài)、數(shù)量形態(tài):成熟RBC無核,雙凹圓碟形,直徑7-8um周邊稍厚2、數(shù)量:RBC: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嬰兒:(6.0-7.0)*1012/LHb: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嬰兒:170-200g/L生理特征及功能:生理特征:紅細胞膜的選擇通透性:O2、CO2尿素可自由通過Cl-HCO3較易通過正離子卻很難通過,Na+外高于內(nèi)J、K+外低于內(nèi)(鈉泵作用)低溫儲存血液血漿K+升高,因為低溫代謝停止,鈉泵不能活動紅細胞形態(tài)可塑性:雙凹圓碟性,容積>內(nèi)容物,且膜及內(nèi)容物具流動性。故紅細胞在血液推動下進行卷曲、變形、可通過直徑小的CAP和血竇孔隙而后還可恢復懸浮穩(wěn)定性:定義:指血液中的紅細胞能較穩(wěn)定懸浮于血漿中不易下沉的特性原因:表面積/體積大,與血漿間摩擦則大;膜帶負電相互間排斥大?。喝Q于血漿成分。白蛋白提高、球蛋白纖維蛋白降低測定:用ESR表示(單位t內(nèi)經(jīng)抗凝處理后,血液中血細胞下沉數(shù)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臨床:輔診風濕病、活動性肺結(jié)核ESR大,穩(wěn)定性差。(紅細胞疊連)滲透脆性: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胚胎早期→卵黃囊造血→胚胎2個月肝脾開始造血→5個月骨髓造血→嬰兒出生完全骨髓造血。血細胞正常數(shù)量的維持是生成和破壞達到動態(tài)平衡的結(jié)果細胞生成基本原料:鐵:生理來源:內(nèi)源性:衰老RBC破壞,鐵被重吸收(25mg/日)外源性:食物(1-2mg/日)十二指腸空腸吸收瘦肉、蛋、肝豆、花菜、木耳等富含;咖啡、茶等抑制吸收病理來源:藥物鐵劑、血漿治療蛋白質(zhì):食物中獲得成熟因子葉酸:在VitB12作用下轉(zhuǎn)化成四氫葉酸,促進RBC的DNA合成VitB12:致活葉酸。作用于紅細胞成熟階段,使葉酸變成四氫葉酸內(nèi)因子:促進VitB12吸收及保護VitB12免被胃消化生成調(diào)節(jié):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產(chǎn)生部位:腎臟、肝和巨嗜細胞少量功能:促進RBC生成全過程;促進造血干細胞向原RBC轉(zhuǎn)化臨床意義:高原居民、貧血、肺心→缺氧→EPO↑→RBC↑腎疾病→EPO↓→RBC↓→貧血雄激素功能:促進EPO生成;作用于紅骨髓使RBC↑此外:甲狀腺激素、生長素、糖皮質(zhì)激素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細胞的破壞:平均壽命120天血管內(nèi)破壞、血管外破壞二、白細胞生理:WBC分類及正常值:正常值:成年:(4.0-10.0)*109/L新生兒:(12-20)*109/L分類(有核、球形):粒細胞:中粒(50-70%)、嗜酸粒、嗜堿粒無粒細胞:單核、淋巴(20-40%0WBC生理特征及功能生理特性:趨化性、滲出性、吞噬性生理功能:中性粒細胞:吞噬(非特異免疫作用)吞噬細菌后中粒細胞本身即解體,釋出溶酶體酶,溶解周圍組織形成膿腫吞噬清除衰老RBC和Ag-Ab復合物﹤1*109/L,機體抵抗力下降嗜堿粒細胞:分泌過敏反應物質(zhì),產(chǎn)生過敏。組胺、過敏慢反應物質(zhì):血管、支氣管、腸道平滑肌收縮引起蕁麻疹、哮喘等肝素:抗凝嗜酸粒細胞:抑制過敏反應:產(chǎn)生PG-E:抑制嗜堿細胞合成釋放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釋放組胺酶:破壞組胺活性吞噬嗜堿細胞排出的顆粒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蛔蟲病:嗜酸細胞增加+伴隨癥狀單核細胞:無顆粒,但具更多非特異性酯酶,吞噬作用更強。入血液2-3天后遷移到周圍組織中,體積增加此時稱為巨嗜細胞淋巴細胞:免疫細胞(T、B細胞)三、血小板生理:血小板數(shù)量、特性:數(shù)量:100-300)*109/L,﹤50*109/L則出現(xiàn)臨床癥狀特性:黏附:血管受損后血管壁膠原暴露,血小板膜糖蛋白即與膠原黏附(中介因子為血漿VWF因子)聚集:黏附膠原之后,在ADP、NA、TXA2、膠原凝血酶等(病理:細菌,病毒、藥物免疫復合物)致聚劑作用下使血小板間聚集釋放:血小板被激活后釋放出ADP、5-HT、兒茶酚胺等物質(zhì)使血小板進一步聚集(二)血小板功能功能:1、維護血管的完整性2、參與生理性止血:1)生理性止血定義:正常情況下,小血管破損后引起的出血在幾分鐘內(nèi)自行停止的現(xiàn)象(一般用出血時間來衡量其功能)2)生理性止血過程:血管攣縮:刺激引起反射性收縮;血小板釋放出的5-HT、ATX2作用。血小板血栓: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損處初步止血。纖維蛋白凝塊:血漿中凝血系統(tǒng)參與。第三節(jié)血液凝固、抗凝與纖維蛋白溶解血液凝固定義:血液由流動狀態(tài)形成凝膠狀態(tài)的過程。目前定位:血凝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參與的復雜的蛋白酶酶解過程凝血因子:(血漿和組織中直接參與血凝的物質(zhì))用羅馬數(shù)字標志的13種因子=1\*ROMANI→=13\*ROMANXIII(其中=6\*ROMANVI是=5\*ROMANV的活化因子)=4\*ROMANIV是Ca2+除=3\*ROMANIII因子外,其它因子均存在于血漿中,大多數(shù)由肝臟所分泌的。其中=2\*ROMANII、=7\*ROMANVII、=9\*ROMANIX、=10\*ROMANX的生成需要VitK參與具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無活性酶原存在,激活后在右下角標“a”如:=1\*ROMANI→=1\*ROMANIa凝血過程:(2條途徑3個步驟)3個步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10\*ROMANX→=10\*ROMANXa)凝血酶原激活為凝血酶(=2\*ROMANII→=2\*ROMANIIa)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單體(=1\*ROMANI→=1\*ROMANIa)2條途徑: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定義:參與凝血的因子全部來自血液的凝血途徑始動因素:以=12\*ROMANXII活化(膠原、玻璃等帶負電賀異物作用下)開始后發(fā)生一連鎖酶促反應。外源性凝血途徑:定義:指在凝血過程中,有血液外組織因子參加凝血的過程。特點:始動因子為廣泛存在于組織(以腦、肺、胎盤組織中豐富)中,與血液接觸后在鈣作用下連接于磷脂表面??鼓ㄒ唬┛鼓镔|(zhì):1、抗凝血酶(最重要75%)1)產(chǎn)生部位:肝臟合成的一種脂蛋白(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2)作用:與凝血酶結(jié)合形成復合物(1:1);封閉絲氨酸蛋白酶=2\*ROMANII、=7\*ROMANVII、=9\*ROMANIX、=10\*ROMANX=12\*ROMANXII活性中心使之失活。2、肝素(一種酸性粘多糖)產(chǎn)生部位: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特性:體內(nèi)外均去有抗凝作用作用:激活抗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原被激活,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釋放反應。促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釋放凝血抑制物和纖溶酶激活物草酸鹽、檸檬酸、枸櫞酸(體外進行)與鈣結(jié)合,阻斷凝血纖溶與抗纖溶纖溶纖溶定義:纖維蛋白在纖維蛋白溶解酶作用下被降解液化過程纖溶系統(tǒng)包括:纖溶酶原、纖溶酶、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抑制物纖溶酶原:肝、骨髓、嗜酸細胞、腎(100-200mg/L)纖溶酶原激活物:血管激活物:=12\*ROMANXIIa組織激活物:甲狀腺、肺、子宮富含。腎→尿激酶依賴=12\*ROMANXII激活物:激肽釋放酶纖溶抑制物:抗纖溶酶血量和血型血量(70-80ml/kg)少量失血:一次失血<500ml,心血管代償無臨床癥狀中量失血:一次失血800-1000ml,失代償,血壓下降、四肌厥冷等大量失血:一次失血>1000ml,危及生命血型定義:指血細胞(RBC、WBC、血小板)上特異凝集原的類型。ABO血型系統(tǒng)1、分型:血清凝集素A凝集原B凝集原血型抗A有無A(30%)抗B無有B(30%)無有有AB(10%)抗A、B無無O(30%)檢測及鑒定檢測方法:玻片法、試管法鑒定:紅細胞懸浮液標準血清結(jié)果A型血清B型血清凝不凝B不凝凝A不凝不凝O凝凝ABRH血型系統(tǒng)抗原(6種):D(最強)dCcEeD抗原陽性→RH(+)99%D抗原陰性→RH(-)1% D抗原無天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