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參考譯文)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參考譯文)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參考譯文)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參考譯文)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參考譯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戰(zhàn)國策》專項練習(xí)題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初,燕將攻聊域,人或讒之。燕將懼誅,遂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之歲余,士卒多死,而聊城

不下。魯仲連乃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日:“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忠

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齊,非勇也;功

廢名滅,后世無稱,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愿公之詳計而無與俗同也。且楚攻南陽,魏攻

平陸,齊無南面之心,以為亡南陽之害,不若得濟(jì)北之利,故定計而堅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東面,

枝拳之勢合,則楚之形危。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無

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能以見于天下矣。故為公計者不如罷兵休士全車甲歸報燕王燕王必喜士

民見公如見父母交海接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矣,意者亦捐燕棄世,東游與齊乎?請裂地定封,富比我:,

世世稱孤寡,與齊久存,此亦一計也。二者顯名厚實也,愿公熟計而審處一也。且吾聞,效小節(jié)者不能行

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鉤,篡也;遺公子糾而不能死,怯也:束縛停格,辱身也。

此三行者,鄉(xiāng)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終窮抑,幽囚而不出,慚恥而不見,窮年沒壽,不免為辱人

賤行矣。然而管子并三行之過,據(jù)齊國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鄰國。故

業(yè)與多與爭流,名與天壤相敝也。公其圖之!"燕將目:“敬聞命矣。”因罷兵而去。故解齊國之圍,救

百姓之死,仲連之說也。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六》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為公計者/不如罷兵/休士全車甲/歸報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見公/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

B.故為公計者/不如罷兵休士/全車甲/歸報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見公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

C.故為公計者/不如罷兵休士/全車甲/歸報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見公/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

D.故為公計者/不如罷兵/休土全車甲/歸報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見公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橫秦,指齊與秦“連橫”。當(dāng)時六國分別與秦國南北向聯(lián)合,稱為“連橫

B.陶衛(wèi),富有之人。在本文中“陶”指陶朱公,春秋越國大夫范益;“衛(wèi)”,指衛(wèi)人商鞅。

C.桎梏,古代的一種刑具。戴在腳上的為“桎”,戴在手上的為“梏”。

D.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湯、周武王,常與“三皇”“五帝”一起作為古代帝王的簡稱。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國將領(lǐng)田單進(jìn)攻先前被燕國占領(lǐng)的聊城,費時一年多仍未能攻下,魯仲連就寫信綁在箭上射給城中

的燕國將領(lǐng)。

B.魯仲連起初抓住燕將死守聊城不敢回國的根本原因,告知對方不要因為讒言一時激憤從而失去更多。

C.魯仲連指出齊國對聊城勢在必得、楚國形勢已告急的事實,以此打消燕將的僥幸心理,并用武力威脅

燕將必須放棄守城

D.魯仲連最后用管仲的非凡事跡和英雄壯舉,再次說明忍小辱、成大功的必要性,使得燕將自愧不如,

答應(yīng)休戰(zhàn)撤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齊,非勇也

(2)二者顯名厚實也,愿公熟計而審處一也。

5.魯仲連在信中提及墨翟、孫臏、吳起之人有何用意?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廈于齊。懷王薨,太子辭于齊王而歸,齊王隘之:“予我東地五百里,乃歸子?!?/p>

太子日:”臣有傅,請追而問傅?!按罂鞜o旦獻(xiàn)名拽陛必為身也愛拽不運竺其丕義縣故旦般二像太子人,

琴畬齊王曰:“敬獻(xiàn)地五百里。"齊王歸楚太子。太子歸,即位為王。齊使車五十乘,來取東地于楚。上

柱國子良人見。王日:“寡人之得來反王墳?zāi)埂?fù)群臣、歸社稷也,以東地五百里許齊。齊今使來求地,

為之奈何?”子良口:“王不可不與也。王身出玉聲,許強萬乘之齊而不與,則不信。后不可以約結(jié)諸侯。

請與而復(fù)攻之?!弊恿汲觯殉H胍?。昭常日:“不可與也。萬乘者,以地大為萬乘。今去東地五百里,

是去戰(zhàn)國之半也,有萬乘之號,而無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請守之?!闭殉3觯磅幦胍?。景鯉曰:“不

可與也。雖然,楚不能獨守。臣請西索救于秦?!本磅幊?,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計告慎子曰:“寡人誰用

于三子之計?”慎子對目:“王皆用之!”王日:“善?!蹦饲沧恿急鲍I(xiàn)地于齊。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

為大司馬,使守東地。又遣景鯉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齊,齊使人以甲受東地。昭常應(yīng)齊使日:“我典主東

第2頁共22頁

地,且與死生。悉不盡至六十,三十余萬,弊甲鈍兵,愿承下塵?!饼R王謂子良日:“大夫來獻(xiàn)地,今常

守之,何如?"子良目:“臣身受命粵電之王,是常矯也。王攻之。”齊王大興兵,攻東地,伐昭常。未

涉疆,秦以五十萬臨齊右壤。日:“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奪之東地五百里,不義。其縮甲則可,

不然,則愿待戰(zhàn)?!饼R王恐焉,乃請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齊患。士卒不用,東地復(fù)全。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楚策二》)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傅慎子曰/獻(xiàn)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曰獻(xiàn)之便/

B.傅慎子曰/獻(xiàn)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日獻(xiàn)之便

C.傅慎子曰/獻(xiàn)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日獻(xiàn)之便

D.傅慎子曰/獻(xiàn)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日獻(xiàn)之便/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質(zhì),即做人質(zhì)。古時被派往別國做人質(zhì)的,多為王室或諸侯的子弟。

B.致命,文中是回復(fù)、復(fù)命的意思。今多指“捐軀”或“使喪命'’等意思。

C.五尺,代指未成年的兒童,與《陳情表》中“應(yīng)門五尺之僮''意思相同。

D.弊邑,文中指的是偏僻的小城鎮(zhèn),也常用于向他國稱呼自己的國家。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懷王去世后,太子需從齊回國繼位。面對齊王索地的威脅,太子聽從慎子的建議,答應(yīng)了齊王的要

求。

B.齊國使者來楚索地,楚襄王向群臣詢問對策,在給或不給的問題上,子良、昭常、景鯉三人意見不一。

C.楚國群臣所獻(xiàn)三策,讓楚襄王陷入兩難境地。在慎子的建議下,楚襄王三策并用,最終化解了危機(jī)。

D.齊國興師進(jìn)攻楚國東地,討伐昭常,后迫于秦國的軍事威懾,只得向秦、楚尋求和解,東地得以保全。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齊王隘之:“予我東地五百里,乃歸子。”

(2)齊王恐焉,乃請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齊患。

10.針對齊國索取東地的難題,楚國群臣提出了三種對策,各有利弊。請結(jié)合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制表:廈門中學(xué)生助手

內(nèi)容理由風(fēng)險

子良之計①不失信諸侯,不喪失國土未必有勝算

昭常之計不與東地,固守國土②未必守得住,且失信天下

景鯉之計不與東地,向秦求救③失信天下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日:“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

黔中之.,東有嶗、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艱,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

此所余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

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秦王日:“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本事不成者不可

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yuǎn)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p>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贏滕履森,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

槁,面目焦黑,狀有愧色。歸至家,乃夜發(fā)書,陳窗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

說當(dāng)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

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港.,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相于趙而關(guān)不通。當(dāng)

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quán),皆欲決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zhàn)一士,

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于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日:式于政,不式

于勇;式于廊廟之內(nèi),不式于四境之外。當(dāng)秦之隆,黃金萬溢為用,轉(zhuǎn)轂連騎,炫煨于道,山東之國,從

風(fēng)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格樞之土耳,伏軾搏銜,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

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節(jié)選自《"烏基?秦策一》)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

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B.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

此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C.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

第4頁共22頁

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D.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

此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限,文中指屏障、險阻;與“嚴(yán)限追比”“越長城之限''中的“限”均不相同。

B.文章,文中指國家的法令、禮樂制度;今通稱獨立成篇、有組織的文字為文章。

C.溢,通“鎰”,與“錨”“銖”“尋”等均為古代重量單位,只是所指重量不等。

D.《戰(zhàn)國策》,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全書計三十三卷,十二國“策”論。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秦不僅面見,而且連續(xù)十次上書秦王,最終失意而歸,潛心研讀,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刻苦好學(xué)

的精神值得贊揚。

B.蘇秦遠(yuǎn)赴秦國游說秦王連橫而受挫,最主要的原因是蘇秦此時還沒有掌握《太公陰符》,使秦王覺得

他只會夸夸其談。

C.蘇秦精研《太公陰符》一整年,得其精要,這大大增強了他游說諸侯的信心;他成功游說趙王而為趙

相,合縱而抗秦。

D.蘇秦游說秦王高談闊論,頗顯辯士口若懸河之才;游說趙王,則隱其辭鋒,簡言“抵掌而談”:縱橫家

形象躍然紙上。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2)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15.本文評說蘇秦“約從散橫”的效果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概括。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修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日:“吾欲伐齊,齊、楚方

歡,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口:“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張儀南見楚王,日:“今齊王之罪

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歡。大王茍能閉關(guān)絕齊,臣請使秦王獻(xiàn)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說,宣言之于朝

廷日:“不轂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后見,獨不賀。楚王曰:“不轂不煬一兵不

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

而患必至也?!蓖踉唬骸昂我??”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

秦又何重孤國?且先絕齊,后責(zé)地,必受欺于張儀,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俺醪?/p>

聽,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

楚因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日:“從某至某,廣從六里。''使者反報楚王,楚王

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日:“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

齊也?!俺醪粴q,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楚兵大敗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土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

失于陳軫,過聽于張儀。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

16.下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不毅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

B.不毅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

C.不毅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

D.不毅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

1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之伐齊”與“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兩句中的“與”字含義不同。

B.“楚王不聽”與“聽臣微志”(《陳情表》)兩句中的“聽”字含義相同。

C.“不傷一人”與“何傷乎”(《侍坐》)兩句中的“傷”字含義不同。

D."其后秦欲伐齊”與“平伐其功”(《屈原列傳》)兩句中的“伐”字含義不同。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又擔(dān)心楚國作梗,因為齊國曾經(jīng)幫過楚國,齊楚關(guān)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張儀考

慮如何應(yīng)對,張儀答應(yīng)嘗試出使楚國。

B.楚國群臣祝賀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陳軫不以為然,認(rèn)為秦看重楚是因為楚有齊為后援,若先絕齊后

索地,一定受騙,齊秦兩國都將攻打楚國。

C.張儀見到楚王,提出楚國能與齊國斷交,秦王就會下令獻(xiàn)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齊國,還能

得到秦國的恩惠,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D.張儀返回,秦王隨即派人與齊聯(lián)合,拒不給楚國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齊合力大敗楚兵。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第6頁共22頁

(1)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

(2)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齊也。

20.縱觀全文,思考楚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靖郭君?善齊貌辨。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孟嘗君又竊

以諫,靖郭君大怒,口:“劃而類,破吾家,茍可慷齊貌辨者,吾無辭為之?!庇谑巧嶂仙?,令長子御,

旦暮進(jìn)食。數(shù)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辭而之薛,與齊貌辨俱留。無幾何,齊

貌辨辭而行,請見宣王。靖郭君曰:“王蕓不說嬰甚,公往,必得死焉?!饼R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請

必行?!本腹荒苤?。齊貌辨行至齊,宣王聞之,藏怒以待之。齊貌辨見宣王,王日:“子,靖郭君之

所聽愛夫?”齊貌辨曰:“愛則有之,聽則無有。王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

若廢太子,更立衛(wèi)姬嬰兒郊師。'靖郭君泣,而日:'不可,吾不忍也。'若聽辨而為之,必?zé)o今日之患

也。此為一。至于薛,昭陽②請以數(shù)倍之地易薛。辨又日:‘必聽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雖惡

于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四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又不肯聽辨。此為二?!毙?/p>

木亭,動于頑e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涂蠟楣讶巳ゾ腹?”齊貌辯

對日:“敬諾?!本腹?,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劍。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請相

之。靖郭君辭,不得已而受。七日謝病,強辭,靖郭君辭不得,三日而聽。當(dāng)是時,靖郭君可謂能自知人

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為沮。此齊貌辨之所以外生、樂患、型難者也。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

【注】①靖郭君:即田嬰,齊威王少子,齊宣王異母弟,孟嘗君田文之父?!熬腹?’是封邑,指古薛城;‘‘君"

是封號。②昭陽:楚國令尹。

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

B.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佛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上尉辭而去

C.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

D.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

2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全部錯誤的一項是()

①“王之不說嬰甚”,此處“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與《氓》中"女之耽兮'’中"之''用法相同。

②廟,指宗廟,是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读婀賯餍颉分小扒f宗受而藏之于廟”的"廟''即為類似意思。

③大息,即嘆息,與《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中的“太息”意思一致。

④顏色,與《屈原列傳》“顏色憔悴”和《燕歌行》“天子非常賜顏色”中的兩個“顏色”意義和用法相同。

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與《孔雀東南飛》“謝家來貴門”兩句中的“來”意義與用法相同。

⑥“趣難者也”中“趣”通“取”,與《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中的“趣”含意一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嘗君曾私下勸說靖郭君不要親近齊貌辨,可靖郭君卻表示只要能讓齊貌辨順心滿意,即使家族覆亡

也在所不惜.

B.靖郭君與齊宜王的關(guān)系很不好,于是離開國都,搬到先王封給自己的薛地,并且拒絕了昭陽用多倍土

地?fù)Q取薛地的請求。

C.齊貌辨為報答靖郭君的知遇之恩,不顧勸阻,帶著必死之心去調(diào)解靖郭君與齊宣王的關(guān)系,雖受到處

處刁難,但最終贏得齊宣王認(rèn)可。

D.齊宣王本來心懷憤怒,可是聽了齊貌辨的一番勸說之后,不但消除了對靖郭君的嫌怨,還用隆重的禮

節(jié)迎接其歸來。

24.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

(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biāo)角?,則告訴不許。(李密《陳情表》)

25.齊貌辨成功調(diào)解齊宣王與靖郭君二人關(guān)系的策略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日:“不如伐韓。"王日:“請聞其說。”

對日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寒川轅及維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周

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學(xué)寶器必出。據(jù)九鼎,按國貓,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

此王業(yè)也。今夫蜀,西僻之國也,而勢”之長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

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狄,去王業(yè)遠(yuǎn)矣。”

司馬錯目:“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wù)廣其地;欲強兵者,務(wù)富其民;欲王者,務(wù)博其德。三資

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愿從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

第8頁共22頁

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

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去巧眇,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

攻韓劫夭子,劫夭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

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于齊、趙,

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p>

惠王日:“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

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

2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帽轅綏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

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B.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幌轅維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

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C.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帽轅綠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

/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D.對日/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蟆轅維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

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2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九鼎:在文中象征九州的傳國之寶.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土用一鼎或

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

B.圖籍:文中的“籍”指戶籍,與司馬遷所著《鴻門宴》中“籍吏民”的“籍”相同。

C.戎狄:我國古代將西部少數(shù)民族稱之為“戎”,將北部的少數(shù)民族稱之為“狄在文中則用來指巴蜀地

區(qū)的各個部落。

D.名實兩附:“名''在文中指不貪、不暴之名,“實”指得蜀國之實,“附”指歸附,猶言“名實兩得”。

2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錯提出君主想要富國強兵,成就王業(yè),就一定要擴(kuò)充自己的領(lǐng)土、富裕百姓,并且還要在天下廣

施恩德,而當(dāng)前秦國正有地小民貧的憂患。

B.張儀和司馬錯都以為秦國建立“王業(yè)”為目的,就秦國當(dāng)前的主攻方向問題展開爭論,辯論雙方在論證

各自主張時,都緊扣"利弊”二字,闡明自己的觀點。

C.張儀伐韓主張有不可知因素,諸如魏楚是否同秦國友善,是否愿出兵牽制韓軍等。司馬錯從實際出發(fā),

提出既能發(fā)展壯大自己,又能在輿論上站住腳的切實主張。

D.張儀主張伐韓,司馬錯主張伐蜀,最終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建議,出兵伐蜀獲得成功,但卻被其它諸

侯國輕視。

2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狄,去王業(yè)遠(yuǎn)矣。

(2)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

30.請簡要概述司馬錯主張伐蜀的理由。

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且滅六國,兵以臨易水,恐其禍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將軍工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諫目:“不可。夫秦王之暴而舉怨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

將軍之在乎!是以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碧拥と眨骸胺蚍?/p>

將軍困窮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愿太傅更

慮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與之謀也?!?/p>

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日:“燕、秦不兩立,

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

荊軻可住也?!碧釉唬骸霸敢蛳壬媒挥谇G軻,可乎?”田光日:“敬諾?!碧铀椭量?,日丹所報先

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日諾。

見荊軻曰:‘'光與子相看,燕國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過太子于宮?!鼻G軻日:“謹(jǐn)奉教。”

田光日:“愿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彼熳缘蕉?。

軻見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頃而后言日:“丹所請?zhí)锵壬鸁o言者,欲以

成大事之謀。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豈丹之心哉!”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日:“田先生不知丹不肖,

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棄其孤也。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我:以重利,秦王貪其贄,

必得所愿矣。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大將擅兵于外,而內(nèi)

有大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諸侯得合縱,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荊卿留

意,焉?!本弥?,荊軻曰:“此國之大事,臣鶯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頓首,固請無讓,然后許諾。于

第10頁共22頁

是尊荊軻為上卿。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有刪改)

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子送之至門/日/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

B.太子送之至門/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

C.太子送之至門/日/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

D.太子送之至門/日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

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樊將軍亡秦之燕”與“戰(zhàn)敗而亡”(《六國論》)兩句中的“亡”不同。

B.“夫秦王之暴而積怨于燕”與“積土成山”(《勸學(xué)》)兩句中的“積”相同。

C.“所善荊軻可使也”與“若使?fàn)T之武見秦師”(《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使”不同。

D.“光與子相善”與“素善留候張良”(《鴻門宴》)兩句中的“善”相同。

3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在秦將滅六國,兵臨易水之際,太子請鞠武、田光以及接見荊軻都是為了消除秦滅燕國之患。

B.太傅鞠武認(rèn)為收留樊將軍對燕國很不利,建議急遣樊將軍入匈奴,太子丹認(rèn)為他考慮得很到位。

C.太子向田光請教如何緩解燕、秦兩國緊張局勢之后,叮囑他不要泄露談話內(nèi)容,為此,陽光“自到而死

D.太子重用荊軻,是想讓他脅迫秦王返還諸侯土地,或者刺殺秦王使秦大亂,六國趁機(jī)合縱破秦。

3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太子前頓首,固請無讓,然后許諾。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

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宣王見顏斶,日:"斶前!’‘?dāng)咭嗳眨骸巴跚?!”宣王不悅。左右日:“王,人君也。斶,人臣也。?/p>

日'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目:”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

趨士。“王忿然作色目:“王者貴乎?士貴乎?"對目:“士貴耳,王者不貴?!蓖踉唬骸坝姓f乎?”斶目:“有。

昔者秦攻齊,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救。'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

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默默不悅。左右皆曰:“大王據(jù)千乘之地,

天下之士,仁義皆來役處。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nóng)畝,下則鄙野監(jiān)門阿?,士之賤也,亦

甚矣!“斶對目:“不然。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xué)。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于后世者,堯、舜、禹、湯、

周文王是也。夫上見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學(xué),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

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毛爺。是其賤之本與?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責(zé)士與?"宣王曰:“嗟

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xì)人之行,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

游,食必本半,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日:“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

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豌食以當(dāng)購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不

肖貴清靜貞丞以自虞制言者工也盡忠直言者斶也外言要道已備矣,愿得賜歸。"則再拜而辭去也。

(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四》)

3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

也/

B.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

斶也/

C.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

斶也/

D.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

斶也/

3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千乘,古時四馬拉一輛兵車叫一乘,千乘為天子所擁戰(zhàn)車數(shù)量,這里指大國。

B.閭里,即里巷,古代也常以一定數(shù)量人家為一間,這里指地位較低的平民百姓。

C.不谷,因無德而子嗣不續(xù);一說不善。古代君主自謙之稱,“孤”“寡”亦屬自謙之稱。

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時所用牲畜,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這里指上等食物。

3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斶不畏權(quán)勢。他在齊王讓自己上前時回應(yīng)讓齊王上前,并認(rèn)為如果自己上前是趨炎附勢,而齊王上

前是禮賢下士。

B.顏斶不慕榮利。他沒有接受齊王豐厚爵祿的籠絡(luò),因為他認(rèn)為自己已盡到盡忠直言的責(zé)任,不想失去

身體和精神的獨立完整。

第12頁共22頁

C.顏斶論辯才高。他以柳下季壟和齊王頭做對比,引用老子觀點,并舉侯王自我稱謂的例子,來說明士

貴君輕的道理。

D.顏斶主張歸真。他認(rèn)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寶貴的價值,生于荒野僻靜之地就應(yīng)回歸原處,以

保持本真的自己。

3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2)是其賤之本與?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

參考答案

1.c

2.A

3.D

4.(1)身死并失掉聊城,而威名不能在齊國伸張(傳播、傳揚),(這)是不勇敢的。

(2)這兩種考慮可以使你名聲顯揚,使你財富豐厚,希望您認(rèn)真考慮并審慎選擇一種。

5.①夸獎燕將如同墨翟、孫臏、吳起一般,善于防守和用兵,才能已經(jīng)為諸侯所共見;②

借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打消燕將休戰(zhàn)回國的顧慮;③為下文指出燕將回國后的美好前

景作鋪墊。

參考譯文:

當(dāng)初,有位燕國大將攻占了聊城,可是卻被人在燕王那里進(jìn)了讒言,這位燕將害怕會

被處死,就死守在聊城不敢回國。齊將田單為收復(fù)聊城,打了一年多,將士死傷累累,可

聊城仍然居然不動。齊國謀臣魯仲連就寫了一封信,綁在箭桿上,射到城內(nèi),將信送給燕

將說:“我聽說,智者不違背時勢而去做有損利益的事,勇士不會因為害怕死亡就做毀掉

名聲的事,忠臣總是處處為君王著想而后才想到自己?,F(xiàn)在將軍竟因一時的激憤,而不顧

燕王將失去一位大臣,這不是忠臣所做的事情;城破身死,威名不會在齊國傳播,這不是

勇士的舉動;戰(zhàn)功廢棄,英名埋沒,后人不會稱道,這不是聰明人的舉動。因此,明智的

人不會躊躇不決,勇敢的人也不會貪生怕死,希望將軍能夠三思而行,不要同世俗之人持

一樣的想法。而且楚國進(jìn)攻南陽、魏國進(jìn)逼平陸,齊國壓根就沒有分兵拒擊的意思,認(rèn)為

失去南陽之害,不及攻取聊城之利,所以一心一意攻打聊城。如今秦王出兵助齊,魏國再

不敢出兵平陸;秦齊連橫之勢已定,楚國此刻岌岌可危。而你卻能指揮早已疲憊不堪的聊

城子民,抗拒整個齊國的兵馬,已歷一年,聊城現(xiàn)今仍安如磐石,將軍確如墨翟一般善于

攻守;士兵們饑餓到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而始終沒有背棄你的想法,你確如孫臏、吳起

一樣善于用兵。就憑這兩條,將軍足可成名于天下!因此,我為您考慮,不如罷兵休斗,

保全車仗和甲胄,回國向燕王復(fù)命,他一定會很高興。燕國的官吏和子民見到您,就如同

見到父母一樣,交游的人會抓著您的胳膊贅揚將軍的赫赫戰(zhàn)功,您的功業(yè)就建立了。(如果

將軍不愿回去),是否能考慮一下舍棄燕國,投奔齊國呢?我會讓齊王賜您封地,與陶朱公、

商鞅一樣富有,代代相襲,和齊國并存,這是另一條出路。這兩者,要么揚名當(dāng)世,要么

富貴安逸,希望您能慎重考慮,選擇其中的一個。我還聽說過于看重小節(jié),難以建立大功;

不堪忍受小辱,難以成就威名。從前管仲彎弓射中桓公的帶鉤,這是篡逆作亂;舍棄公子

糾不能為公子糾赴死,這是貪生惜命;身陷囚籠,這是奇恥大辱。有了這三種行徑,即使

鄉(xiāng)民野老也不會與之交往,君主也不會以之為臣。如果管仲最終困窘抑制自己的志向,不

再出仕,慚愧羞恥不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那么終其一生,也不免行為卑賤使人格受辱。

可是他卻在身兼三種惡行的情況下,執(zhí)掌齊國政事,扶正天下,九次召集諸侯會盟,使桓

第14頁共22頁

公得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他自己也名滿天下,光耀鄰邦。他們的功業(yè)可與三王爭高低,

聲名可與天地共短長,愿將軍三思而后行!”燕國大將深為折服,答復(fù)魯仲連說:“謹(jǐn)遵

先生之命?!庇谑蔷统奋娀貒?。所以說,解除齊兵對聊城的圍困,使百姓免遭戰(zhàn)禍,全

是魯仲連的功勞呀!

6.A

7.D

8.B

9.(1)齊王阻止他,說:“你要割讓五百里東地給我,才放你回去?!?/p>

(2)齊王聽了害怕,就請求子良向南取道去楚國晌西出使秦國,解除了齊國的戰(zhàn)禍。

10.①請與而復(fù)攻之②喪失國土,無千乘之用

③楚不能獨守

參考譯文:

楚襄王做太子時在齊國做人質(zhì)。他父親懷王死了太子便向齊王提出要回楚國去。齊王

阻止他說:“你要割讓東地五百里給我才放你回去;否則不放你回去。”太子說:“我有

個師傅讓我找他問一問?!碧拥膸煾瞪髯诱f:“給他土地吧土地是用來安身的因為吝惜

土地而不為父親送葬這是不道義的。所以我說獻(xiàn)地對你有利。”太子便答復(fù)齊王說:“我

敬獻(xiàn)出東地五百里?!碧踊氐匠次粸橥酢}R國派了戰(zhàn)車五十輛來楚國索取東地五百

里。上柱國子良來拜見楚王。楚王說:“我能夠回到楚國辦父親的喪事,又能和群臣見面,

使國家恢復(fù)正常,是我答應(yīng)把東地五百里給齊國,現(xiàn)在齊國派使者來辦交接手續(xù),我該怎

么力、?”子良說:“大王不能不給您說話一字千金既然親口答應(yīng)了萬乘的強齊卻又不肯割

地這就失去了信用將來您很難和諸侯各國談判結(jié)盟。應(yīng)該先答應(yīng)給齊國割讓東地然后再出

兵攻打齊國。”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見楚王說:“不能給。所謂萬乘大國是因為土地的廣博

才成為萬乘大國的。如果要割讓東地五百里這是割讓了楚國的一半啊!這樣楚國雖有萬乘

之名卻無萬乘之實了。所以我說不能給我愿堅守東地?!闭殉3鋈ズ缶磅幇菀姵跽f:“不

能給。不過楚國不能單獨守住東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國?!本磅幊鋈ズ筇拥膸煾瞪髯舆M(jìn)去。

楚王把三個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訴了慎子說:“對于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該采用誰的呢?”

慎子回答說:“大王都采用?!背跽f:“好”。于是派子良到齊國去獻(xiàn)地在派子良的第

二天又立昭常為大司馬要他去守衛(wèi)東她;還派遣景鯉去秦國求救。子良到了齊國齊國派軍

隊來接受東地。昭?;卮瘕R國使臣說:“我是主管東她的大司馬,要與東地共存亡,我已

動員了從小孩到六十歲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萬人,雖然我們的鎧甲破舊武器魯鈍,

但愿意奉陪到底?!饼R王對子良說:“您來獻(xiàn)地昭常卻守衛(wèi)東地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

說:“我是受了敝國大王之命來進(jìn)獻(xiàn)東地的。昭常守衛(wèi)東地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進(jìn)

攻他?!饼R王于是大舉進(jìn)攻東地討伐昭常。當(dāng)大軍還未到達(dá)東地邊界時秦國已經(jīng)派了五十

萬大軍進(jìn)逼齊國的西境說:“你們阻擋楚國太子不讓他走這是不仁道的;又想搶奪楚國東

第15頁共22頁

地五百里這是不正義的。你們?nèi)绻毡鴦t罷;不然我們等著決戰(zhàn)一場?!饼R王聽了害怕就

請求子良向南取道楚國兩國講和。又派人出使秦國聲明不進(jìn)攻楚國從而解除了齊國的戰(zhàn)禍。

楚國不用一兵一卒確保了東地的安全。

11.D

12.C

13.B

14.(1)(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舊了,百斤的黃金花光了,費用全部用盡,(只好)離

開秦國回到老家。

(2)(蘇秦)縱橫游歷天下,在各諸侯國的朝廷上游說君王,使各諸侯君王的親信不敢開

口,天下沒有誰敢與他相抗衡了。

15.評說蘇秦“約從散橫''的效果:①蘇秦本人地位大大提升;②壓制強秦,提高趙國地位;

③使六國和平相處、人民生活安定。

參考譯文:

蘇秦最初主張連橫,他游說秦惠文王說:“大王的國家,西面有巴、蜀和漢中等地豐

富物產(chǎn)的便利,北面有胡貉、代馬兩地提供的物資費用,南面有巫山、黔中作為天然的屏

障,東面有蠟山、函谷關(guān)這兩個牢固的關(guān)塞。國家田地肥沃,百姓殷實富裕,戰(zhàn)車萬輛,

兵甲百萬,沃野千里,各種資源富饒,積蓄充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真是天府之國,

因此秦國可以稱得■上是能夠稱霸天下的強國。憑借著大王的賢能,國家眾多的士卒和百姓,

戰(zhàn)車、騎兵的強大力量,兵法和謀略的運用,(貴國)可以吞并其他諸侯,統(tǒng)一天下,號稱

皇帝來統(tǒng)治全國。希望大王能稍微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我請求來實現(xiàn)這件事?!鼻鼗菸耐?/p>

說:“寡人聽說,羽毛不夠豐滿的鳥兒不可以高飛,法令不完備不可以獎懲刑罰,道德不

崇高的君主不可以統(tǒng)治萬民,政策教化不順天意的君主不可以號令大臣。如今先生不遠(yuǎn)千

里來當(dāng)面登庭指教,軍國大計還是希望等將來再說吧?!碧K秦游說秦王,一連十多次上表

奏章,但他的建議始終都沒能得到采納。(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舊了,百斤的黃金花光

了,費用全部用盡,(只好)離開秦國回到老家。他腿上纏著綁腿布,腳上穿著草鞋,背著

書籍,擔(dān)著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臉色黃黑,顯得非常失意。回到了家里,于是,

他晚上翻出他的藏書,打開了數(shù)十個書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陰符》的講謀略的書,埋頭

攻讀,找那些簡練精要的地方反復(fù)揣摩。讀書到了困倦的時候想要睡覺,他就拿來錐子自

己刺自己的大腿,致使鮮血順著腿流到腳底。他自言自語地說:“怎么可能游說各國的國

君卻不能使他們拿出金玉錦繡、得到卿相這樣的尊位的呢?”過了一年終于揣摩成功,又

自言自語地說:“這樣一來就可以游說當(dāng)世在位的各國國君了!”于是蘇秦登上名為燕烏

集的宮闕,在宮殿之下謁見并游說趙王,拍著手掌侃侃而談。趙王大為高興,于是封蘇秦

為武安君,并授予他相印,一百輛馬車,一千匹錦繡,一百雙白璧,一萬鎰黃金,長長的

車隊尾隨在他的身后,到各國去約定合縱,拆散連橫,以此來壓制強秦。因此,當(dāng)蘇秦在

第16頁共22頁

趙國做宰相時,秦國不敢出兵函谷關(guān)。就在這個時候,廣大的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威武

的王侯、掌握大權(quán)的謀臣,都想讓蘇秦出謀劃策。因此,沒有浪費一斗糧食,沒有勞煩一

個戰(zhàn)士作戰(zhàn),沒有折斷一支箭,就使得各國諸侯和睦相處,甚至比親兄弟之間還要親近。

所以說,只要有賢能的人掌握政權(quán),天下就能夠服從安定,只要有一個這樣的人得到任用,

老百姓就會順從。因此說,只要能夠運用政治手段解決的問題,就不必用武力來征服;只

要在朝廷上能夠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的問題,就不必到對方的國家境內(nèi)作戰(zhàn)。當(dāng)蘇秦權(quán)勢

逐漸上升的時候,黃金萬鎰供他使用,而他所指揮的戰(zhàn)車和騎兵接連不斷,在道路上走路

都顯得權(quán)勢顯赫,靖山以東的各個諸侯國,都聽從他的號令,這使趙國的地位得到提高。

但蘇秦當(dāng)初只不過是一個極端貧窮、挖墻當(dāng)門、用桑做窗、用彎曲的木頭做門框的人罷了,

而此時他卻常常坐上華麗的車子,(蘇秦)縱橫游歷天下,在各諸侯國的朝廷上游說君王,

使各諸侯君王的親信不敢開口,天下沒有誰敢與他相抗衡了。

16.C

17.B

18.C

19.(1)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dāng)了,你還是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

(2)跟秦連兵伐齊,這樣可以把在秦國手里損失的土地再從齊國補償回來。

20.因為楚王目光短淺,沒有聽從陳軫的建議,反而誤信張儀。

參考譯文:

齊國幫助楚國進(jìn)攻秦國,攻下了(秦地)曲沃。后來秦想要進(jìn)攻齊國,由于齊、楚友

好,秦惠王為此憂慮,對張儀說:“我想要發(fā)兵攻齊,無奈齊、楚兩國關(guān)系正密切,請你

為我考慮一下,怎么辦呢?”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zhǔn)備車馬和金錢,讓我試試看?!庇?/p>

是張儀去南方楚國見到楚懷王,說:“現(xiàn)在對秦王來說齊王的罪惡是最嚴(yán)重的,秦國準(zhǔn)備

征討齊國,然而楚國跟齊國交好。如果大王能關(guān)起國門跟齊斷絕交邦,讓我勸說秦王獻(xiàn)上

商於的土地,方圓六百里。如果這樣,楚國就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又在西面對秦國

施有恩惠,且獲得了商於六百里土地,這就是一舉三得的上策?!被\懷王非常高興,在朝

堂上宣布說:“我已經(jīng)得到商於六百里土地?!甭犚娺@話的群臣都向懷王道賀,陳軫最后

晉見,唯獨不向懷王道賀。懷王說:“我不派遣一個士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於

六百里土地,我自認(rèn)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

是為什么?”陳軫回答說:“我認(rèn)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會招來禍

患?!睉淹鯁枺骸盀槭裁??”陳軫回答說:“秦王之所以重視大王的原因,是因為有齊國

這樣一個強大盟邦。如今還沒有得到秦國的割地卻先和齊國斷絕邦交,是讓楚國陷于孤立

狀態(tài)啊,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楚國如果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

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被張儀欺騙。結(jié)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切斷了齊國的

后援,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一定會進(jìn)攻楚國。"楚王不聽從,說:“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dāng)了,

第17頁共22頁

你就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睉淹跖墒拐吒R國斷絕邦交。張儀回

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秦齊的盟約暗中締結(jié)成功。楚國派遣一名將軍去秦

國接收土地。張儀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從這里到

那里,縱橫總共是六里土地。"楚國使節(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準(zhǔn)備發(fā)兵去攻打秦

國。陳軫說:“攻打秦國,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機(jī)會將一個大都市送給秦國,

跟秦連兵伐齊,這樣可以把在秦國手里損失的土地再從齊國補償回來。楚懷王沒有采納,

于是發(fā)兵北去攻打秦國。秦、齊兩國合兵,楚軍在杜陵慘敗。可見,楚國的土地并非不大,

人民也并非軟弱,之所以會幾乎亡國,是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忠告,而過于聽信張儀的緣

故。

21.A

22.D

23.C

24.(1)靖郭君對我的感情竟然深到這種程度嗎?我太年輕了,很不了解這些事情。

(2)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急驅(qū)車馬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想要

姑且順從自己的情感,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

25.①動之以兄弟之情;②曉之以國家大義。

參考譯文:

靖郭君對待門客齊貌辨非常友好??墒驱R貌辨為人不拘小節(jié),門客們都討厭他。士尉

為此勸說靖郭君不要親近齊貌辨,靖郭君沒有聽從,士尉告辭離開了。孟嘗君也私下勸說靖

郭君不要親近齊貌辨,靖郭君非常生氣,說:“鏟除你們這些人,毀壞我們的家業(yè),如果

能讓齊貌辨滿意,我也毫不推辭地去做!”于是靖郭君就給齊貌辨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

長子去給他駕車,朝夕侍候不懈。幾年以后,齊威王駕崩,齊宣王即位。靖郭君與齊宣王

交往很不友善,就離開都城到自己的封土薛地,和齊貌辨一起居住在薛地。沒多久,齊貌

辨決定辭別靖郭君,請求回都城去拜見齊宣王。靖郭君說:“君王非常討厭我,你前去拜

見他,必定會被處死。”齊貌辨說:“我根本就不想活,請允許我一定去。”靖郭君無法

阻止他。齊貌辨動身到達(dá)齊國都城,齊宣王聽說后,滿心怒氣地等著他,齊貌辨拜見齊宣

王,齊宣王問他說:“你是靖郭君言聽計從寵愛的人嗎?”齊貌辨回答說:“靖郭君寵愛

我,卻沒有言聽計從。當(dāng)君王正做太子時,我曾對靖郭君說:'太子面帶不仁之相,不如

把太子廢掉,改立衛(wèi)姬的兒子郊師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著對我說:'不可以,我

不忍心這樣做。'靖郭君如果聽我的話去做,一定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禍患。這是第一件事。

靖郭君到了薛地,楚國令尹昭陽要用幾倍的土地來換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說:'一定要接

受這個請求。'靖郭君說:'從先王那里接受薛地,雖然與后王關(guān)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

換出去,)將來死后我如何向先王交待呢?況且先王的宗廟就在薛地,我難道能把先王的宗

廟交給楚國嗎?'又不肯聽從我的。這是第二件事?!饼R宣王聽了不禁長聲嘆息,變了臉

第18頁共22頁

色,說:“靖郭君對我的感情竟然深到這種程度嗎?我太年輕了,很不了解這些事情。你

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請回來嗎?”齊貌辨回答說:'‘好吧。"靖郭君穿上齊威王賜給的衣服,

戴上齊威王賜給的帽子,佩戴齊威王賜給的寶劍。齊宣王親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著他

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齊宣王就請他做國相。靖郭君推辭,不得已才接受了。七天以后,

又以有病為名堅決要求辭職,靖郭君辭職沒有被允許,三天以后齊宣王才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

此時此刻,靖郭君可以說是有知人之明啊!自己能夠了解別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議那個人,

自己也不會跟著詆毀他。這也就是齊貌辨置生死于度外、樂于解除憂患、急于救人危難的

原因。

26.C

27.B

28.D

29.(1)現(xiàn)在的三川地區(qū)和周王室,正是整個天下的大市場和朝廷,大王不去爭奪,反而

與那些野蠻的人爭奪名利,這就離帝王之業(yè)遠(yuǎn)了。

(2)因此奪取了蜀國,但天下人不認(rèn)為我們暴虐;取盡了蜀國的財富,諸侯國也不認(rèn)為我

們貪婪。

30.(1)攻取蜀國容易且有利;

(2)以平亂為由攻取蜀國師出有名;

(3)伐韓存在引發(fā)諸侯聯(lián)合抗秦的危險。

參考譯文:

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進(jìn)行了一場爭論,司馬錯要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

打韓國?!鼻鼗萃跽f:“我愿聽聽你的意見?!?/p>

張儀回答說:“應(yīng)先與魏、楚兩國表示親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轅、維氏兩個隘口,

擋住通向屯留的路,讓魏國出兵切斷南陽的通路,楚國派兵逼近南鄭,而秦國的軍隊則攻

擊新城和宜陽,兵臨二周的近郊,聲討周君的罪行,(隨后)乘機(jī)侵占楚、魏兩國的土地。

周王室知道已經(jīng)不能拯救自身,一定會交出九鼎和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圖和戶

籍,扶持周天子,用他的名義來號令天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