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盧崇漢第二屆扶陽論壇講稿主持人:下午盧先生繼續(xù)講,盧先生在上午的后一階段就已經(jīng)開始接觸到他本人在學習、傳承、發(fā)揚、研究扶陽派的心得和臨床的體會,我想呢,盧先生這些體會,一定會給我們聽課這些醫(yī)務工作者,和我們扶陽派的忠實追隨者、愛好者,帶來這個很大的益處。那么下面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以盧先生繼續(xù)做下午的講座。盧崇漢:上午主要談了扶陽思想這種傳承,那么現(xiàn)在重點談一下欽安盧氏醫(yī)學扶陽思想的理論。在上一屆論壇我重點強調了“陽主陰從”的觀念問題,并且展開進行了一些討論。欽安盧氏醫(yī)學的這種扶陽思想建立在幾個方面,歸納起來,一個就是從他的著述來看,認為陽氣是人生陰陽的主宰,也可以稱之為元氣是人身陰陽的主宰。對于陰陽的這個問題,鄭欽安他開篇就談到:“醫(y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癥;亦不難于識癥,而難于識陰陽?!北骊庩枺犉饋?、說起來都很簡單,但是實際上是很難的,到底是陰癥嗎?到底是陽癥?到底該用扶陽的藥物嗎?到底該用滋陰藥?所以他講“陰陽化生五行,其中消長盈虛,發(fā)為疾病?!保捎陉庩栁逍械倪@種消長盈虛一旦失衡、一旦失調,那么就可以發(fā)生疾病。所以一旦在陰陽的辯證上,如果是似是而非就會導致診斷的失誤、治療用藥的不當,從而誤人。所以他有幾個字,“陰陽至理”,如果辦到了才能夠真正的解決臨床辯證問題。欽安先生將陰陽至理是否正確,來作為用藥治病的一個準則。什么叫陰陽至理?他在他的著述里面從幾個方面,一個就是從我們人本身存在著陰陽,上中下都有陰陽,十二經(jīng)有陰陽,陰陽可以達無數(shù),但是最終也就是這兩者,也就是一陰陽而已。他很多地方都談到這個問題,六經(jīng)是什么?六經(jīng)就是一經(jīng)。五氣就是一氣,三焦就是一焦。就是把很多的問題,都做這方面的歸納,一步一步的,你能夠去理解他。他在《醫(yī)理真?zhèn)鳌防镞?,他談到了“人活一口氣”。什么氣呢?就是乾元之氣,就是乾卦。乾元之氣進一步分析,就是我們人身元氣,真正的陽氣。這才是我們人生陰陽的主宰。通過這一點可以讓我們清楚,萬古就是一陰陽,人從立命以來,從乾坤立命以來,陰陽這兩者就合二為一,這就是氣的一元論觀點。欽安先生他是強調這一點的,那么這個氣就是后世稱為元氣也好,真陽也好,他認為這個氣充塞在我們人體的各個部位。人體內外都充塞著,并且我們的上下四旁,都是元氣,充塞過后才形成的,只有他才能主宰。元氣是真陽之氣,就是坎中一陽之氣,這個氣只要充分,陰才能夠真正的化生,陰才會真正的旺盛。一旦我們人體的陽氣不足了,衰減了,化陰的能力也就自然弱了。從形體本身來講,我們體內臟腑功能、津液、精氣都會弱,所以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么邪氣,不論是外或是內的邪氣都能夠干擾我們肌體,都會侵襲我們人體,所以導致疾病的發(fā)生?,F(xiàn)在的教材里面,主要是從邪正的角度來談這種發(fā)病與否。而鄭欽安認為,陽氣就是人體的根本之氣,那么實際上就包括正在里面,如果正沒有陽氣的充實,那也就無所謂正。對于人身的陰陽千變萬化,都離不開這一陽氣,離不開真陽之氣、元陽之氣作為主宰。所以一旦他不足了,甚至他不存在了,那么人身的陰陽也就會不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這一氣很旺盛,我們人身的陰陽也才旺,才會有陰平陽秘的健壯體魄。人體的生理狀態(tài),人體的陰平陽秘是在以陽為主導的前提下,才能夠維持。如果這個陽主導的前提不存在了,就會打亂我們整個機體的內外平衡,就會發(fā)病。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是強調陽統(tǒng)屬陰,強調陽主陰從。對陰陽這兩者的關系上,盧氏受到鄭欽安的影響很深,并且密切結合臨床的實踐,鄭欽安的臨床實踐和盧氏自身的臨床實踐,驗證了很多原來提出的一些問題。于是這種重陽思想逐步逐步地明朗了,陽主陰從觀也就明朗化了。在《盧氏醫(yī)學心法.醫(yī)易說》里,“易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者為天,坤者為地,乾者陽也,坤者陰也,天包覆地,地承載天,故乾坤位于上下,上為陽,下為陰,其陽者宛如三宮九卿百官,其陰者宛如三妃九嬪百御,陽動陰隨,陽主陰從也”,這是在盧氏心法里面談到的這個問題。所以在這個前提下,就進一步的就談到,人的生存,在天地當中,陰陽之內,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陽而轉,都是以陽為主的。提醒業(yè)醫(yī)者需識別《周易》所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內經(jīng)》所談到的“凡陰陽之要,陽秘乃固”,以及“陽氣者,若天與日,適其所,則折壽而不障”,這些精髓就是陽主陰從的理念,于是盧氏告誡所有的學人:這就是養(yǎng)生治病的綱領。在陰陽相互為用的二者關系當中,強調了以陽為主,陰為從,尊陽而卑陰,這可以說是欽安盧氏醫(yī)學思想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也就是從這個基本點出發(fā),來認識我們人體生理、病理,從而指導我們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所以強調陽主陰從,強調陽氣是我們人生立命的主宰。欽安在闡釋我們人體生理、病理的時候,是重視坎中一陽的,始終沒有離開這一點。如果我們明確了人體陰陽在生理活動當中的這種關系,這種陽主陰從的關系,那么就對分析、認識病理,確定正確的治療法則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前提就是要認識到這一點。欽安盧氏是把《周易》的思想,廣泛地運用在醫(yī)學理論當中,用它來認識我們人體生理機制,以及病的本源。在《醫(yī)理真?zhèn)鳌防锼蛷娬{了心腎這兩卦,有坎卦講,離卦講,坎離二卦。大家都有這個書,可以反復去琢磨,這樣對于扶陽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好處的。鄭欽安他在書里面談到:“乾坤交媾化生六子,惟中男中女獨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氣而生,此坎離所以為人生立命之根也!”。這里談到的坎和離,是人生立命的根,但是坎和離這兩者的關系,全在于坎。這就與張景岳的認識有很大出入的地方,所以與張景岳在認識上和治療上,就完全不一樣。我讀張景岳的書,覺得前面確實寫得很好,但為什么后面又出現(xiàn)了新的一些看法呢,什么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最后又來一個真陰論,這樣就讓你沒有主從的認識,于是在臨床上就出現(xiàn)了另外的一種分支。當然這么多年來,對景岳的這種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是很推崇的,這也是所有的教材,不管是哪一版,都是縱容了的,所以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中醫(yī)體系。對于欽安提出的問題,確實讓人有點費解。在坎離這兩者的關系上,實際上也存在著主從關系,由于存在了主從關系,那么這就為后面盧氏提出的“以火立極”、“以火消陰”、“扶陽抑陰”、“用陽化陰”墊了底,如果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那么后面就很好辦了。在《醫(yī)理真?zhèn)鳌泛汀夺t(yī)法圓通》里面,那么都反復的談到坎和離,那么這兩卦,比如說坎卦是兩陰爻夾一陽爻,這說明其本身屬水,但水中有火,水火互為其根。強調坎中一陽是人生立命的根本,從而這種學說的根基就奠定了?!翱矠樗?,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于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他收錄了很多醫(yī)家對于這個陽的看法,不外乎就是說是真陽、真火等,那就多了,提法很多,都是一回事。但是他很重要地提出了這一句話,就是剛才我談到的,就是坎離兩者關系的問題,就是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這里看起來是談坎,實際上他把離已經(jīng)包含在里面去了,已經(jīng)包含進去了。所以無論水火相交也好,陰陽的升降也好,都在于我們人生坎中的真陽之氣。離雖然是火,屬陽,但是他是秉坤之質的,所謂坤者,陰也、血也。他只有通過坎中一陽的作用,才能夠使我們下面的坎水能夠上順于心,才能夠完成我們人體陰陽氣血升降的往來平衡,才能夠使我們人體的生命健運不息。所以他直截了當談到了“以臟腑分陰陽,論其末也;以坎卦解之,推其極也?!倍鴮θ松韥碇v,本身是一團血肉之軀,本身就是屬陰的一個軀殼,他依賴什么呢,就是依賴坎中這一點陽氣,所以我們人活一口氣,就是坎中這一點陽氣,這樣我們才能夠立命。扶陽的思想、治法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把這個本抓住了,那么其他問題都好辦了,什么是口舌生瘡啊、舌沒有苔啊、舌干起芒刺啊,都不要緊。只要這一點立命的陽能夠留得住,那么陰自然就升,津自然就升,血自然就升。所以這是從欽安他的著述里面,他把他點出來了。氣是陽,血屬陰,這個是大家所公認的。那么坎和離這兩卦,實際上都是以陰爻陽爻相互組成的,都有這兩者,那么只是卦形不一樣,坎是兩陰夾一陽,而離呢,是兩陽夾一陰。對于這兩個卦,那么大家還可以看很多易學方面的書,再一個就是河圖洛書,大家都可以去參閱參閱一下,這樣你對于這個理解就會更深,就會更深一些。雖然這兩卦,坎也好,離也好,他們都有火,他們雖然都有火,但是這個火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在哪,區(qū)別一個是屬于真的,一個是一般的,就是真火和凡火的區(qū)別。所謂真火就是相火,凡火就是君火。就這兩火也存在了主從關系。這兩火本身是同氣,但是只有真火旺的這種情況,君火才會旺;如果真火衰弱,凡火必然也會衰,這個跟后世很多醫(yī)家的認識是不相同的。當你把這些理解了,用陽化陰逐漸逐漸就好理解了。現(xiàn)在為什么在很多地方、很多篇幅里都談到陽虛證、陰虛證的問題,陰虛證為什么少見?甚至說根本沒有陰虛證,天下無陰虛的說法,實際上也存在著陰不足的一面,血不足就是陰不足了嘛,但是怎么樣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技術問題了,怎么樣用陽化生它,首先我們要回到這個層面上來,然后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你的治法才不至于亂套。雖然教材和書籍都談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二火相照,但實際上要保持這種狀態(tài),關鍵在哪里?關鍵還是在坎中這一陽。只有坎中一陽旺、坎中一陽足,二火才能夠相照、水火才能既濟、心腎也才能夠相交,很多臨床的癥狀,才能夠解決,從根本上解決。所以臨床治病上,用其他方法好像也能緩解一時,但沒有長遠的療效。但通過另一種方式去治療,疾病可能一生都不會再發(fā),那么這就是遠期療效,這就是遠期療效與近期療效的區(qū)別。要尋求遠期療效,就必須要在根子上解決問題。如果我們不談(坎中一陽)這個問題,那么就離開根的問題了,也就沒必要談了。所以以火立極、以火消陰的問題,用陽化陰、扶陽抑陰的問題,關鍵點在這里,這個點如果你把握不住,你心里絕對是虛的,你自己都把握不準,你還能夠去說服病人嗎?所以盧氏進一步的強調,人的生理不離乎陰陽,而陰陽這兩者始終都處在陽為主、陰為從的狀態(tài),那么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我們肌體處于一種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大家記住,這個陰平陽秘一定是以陽為主導下的陰平陽秘,否則的話沒有平衡,所以在開場白的時候,梁冬先生他就運用了很多哲學、自然科學的(例子來說明),也談到(沒有)一半和一半的問題,實際上(確實)沒有這回事,沒有一半對一半,永遠沒有。但是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只有)強調一半和一半,如果不這樣強調,學生的選擇題就答錯了。這個很麻煩啊,你不要看小小的這一點問題,緊接著大問題就來了。所以這是中醫(yī)教學很麻煩的一件事,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不認可(陽主陰從),或說認識不到這一點,那么這就很難、很不好解決(臨床問題),那么還是只能夠四平八穩(wěn)地去清熱、去滋陰、去涼血。我走訪很多地方,也結識很多拿這樣津貼、那樣津貼的教授,但是私下都跟我說,(他們連)中醫(yī)的門都還沒有入。你可想而知,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實際上很多疾病,是西醫(yī)幫了忙,為啥西醫(yī)幫了忙呢,都在醫(yī)院里面待著,西醫(yī)所有的治療手段都可以上,還要中醫(yī)來干啥呢,只不過是(充當)味精、胡椒的作料(作用)而已。這就是現(xiàn)狀,我想北京也是這樣的,我看東西南北中,哪個地方都是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就是你自己不到位,我并不是說我好行好行,我也不行,但是我們想辦法行起來嘛,我們現(xiàn)在口口聲聲說沒有西醫(yī)時中醫(yī)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我認為,剛才溫老師也談到了,就是關于扶陽的理念,那么實際上在元代,在明代這個時候就有,確實是有,但是不成氣侯,是不是,完全不成氣侯,星星點點的一點,到現(xiàn)在也是這樣的,但這實際是中醫(yī)的根,張仲景就是中醫(yī)的根,《內經(jīng)》是中醫(yī)的根,那么實際上這個理念,就是中醫(yī)的根,為什么我們把這個根要去掉呢?不去追隨這個根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理論上的)紊亂,由于這種紊亂導致了整個治療水準的下降,當然這個治療水準下降,不是這幾十年的問題,可以說最近幾百年的問題,一代不如一代,一朝不如一朝,就是在中醫(yī)的治法、理念上!大家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實際上這是有所得的思考,我們不涉及到其他人,我們只談學術,跟其他沒有任何關系。我覺得我們中醫(yī)還是應該反思,關起門來反思,為什么中國的(醫(yī)療)體制不行,跟我們的中醫(yī)藥這幾百年來大量的清熱、大量的解毒,大量的涼血的這種理念有沒有關系,我想絕對是有關系的。現(xiàn)在的什么涼茶、什么(王老吉)這樣那樣的多了,都五花八門,這實際上是害人,當然廣告上絕對不會說我們在害人,但是實際上他最后達到了迂回的路,實際上達到了,只不過不自覺而已。我們在這談到的扶陽,我們沒有什么有新的什么什么想法,這就是《內經(jīng)》的想法,就是張仲景的想法,最后才有了鄭欽安的想法,才有盧氏他們的想法。只不過就是通過在中醫(yī)領域里面,大家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當然現(xiàn)在可以說,中醫(yī)的春天也要來了,首先我們能夠坐在這個地方來討論這個問題,幾百人都能夠集中到這個地方來,不管是自費也好,公費也好,能夠到這里,就說明一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還是可探討的問題。盧氏闡釋人體生理觀點的時候,也是強調了坎中一陽的重要作用的,認為“乾坤者,陰陽之靈也、氣也,本天地之清真,故謂大父大母??搽x者,陰陽之精也、象也,得乾坤之中氣,故曰中男中女,乾坤之六子坎離為至貴。由于得其中氣,而為天地之真精,是陰陽之菁華也,坎中之陽合于離中之陰,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中一陽也,為人生立命之根?!边@是《盧氏醫(yī)學心法.醫(yī)易說》里談到的一些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點,你要能接受你才能去理解,如果接都不接受,不可能理解。那么為什么要接受呢?就是看他有沒有道理,那么怎么樣看有道理,這就要反過來從臨床(來驗證)。因為中醫(yī)是一個實踐性相當強的一門學問,如果離開了臨床,全部都是空談,一定不能脫離臨床。所以欽安也好,盧氏也好,他們關于坎中之陽這種說法,跟前人比起來,可以說是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談到,人生乃血肉之軀,全賴真陽運行其中而立命,人以臟腑分陰陽,那是論其末,以坎卦來立論,是論其本。一個本一個是末,那么如果能抓住這個本,那就很好辦。所以這個思想,你看就欽安的書也好,盧氏的東西在解放前有一點點,可能都沒有保存下來,那個時候是油印的,有一點點,當然現(xiàn)在,我在中醫(yī)學院的圖書館都沒發(fā)現(xiàn),也就是還沒有正式的出版吧,以后有機會,那么可以給大家能夠見面
。所以他們在論坎中一陽是人生立命、根本的醫(yī)學思想,實際是貫穿在他們的整個著述當中的,并且他們始終以此思想作為指導臨床,去治病用藥的。所以說才有用辛溫扶陽的姜桂附,比如說用四逆、白通、補坎益離,用桂枝法、四逆法,這是盧氏在欽安的基礎上,不斷的總結,最后拓展出來。所以我曾經(jīng)講過,如果能夠很活法圓通的解決四逆法、桂枝法的運用,那么可以說你一生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你能夠解決九成以上。但是要想一下把這個問題解決,還是很難的。難在哪里呢,因為看起來用藥很簡單,這個劉力紅他是有體會的,以后他會談到這一點。就是我們在這個法里面,他所用的藥,那么稍微變化一味,就完全不同了,看起來你覺得根本無所謂一味藥,但是完全打亂了,多了他,就不行,那么不用他,他的效果就顯著的不表現(xiàn)出來了,那么這就是很多機的問題了,這個機的問題,就不是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談清楚的。比如說我們就對一個病人來講,他當時的狀況怎么樣,他所在的時令是什么時令,那么這很重要,所以開方就是開時間,并不是說這個方在春天有用,我到冬天照樣用,照樣用就不行了,你可能就要在某一味藥上動一動,比如這個方子有七味藥,動一動只有六味藥,就對了。除此之外,還有當時病人的思想情況,也就是情志方面的問題,這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哪些藥當用,哪些不當用。那么怎么樣來判斷呢?這又就要從脈法上去判斷,病人并沒有跟你講這些問題,但是在脈象上就體現(xiàn)了,你作為醫(yī)者,你就應該很清楚,他在情志上出現(xiàn)了什么什么問題了,導致了臟腑氣機也會相應的出現(xiàn)問題,在脈象上就會顯現(xiàn)出來,不需要病人告訴你,你這個方子就很清楚地要解決這個問題了,這樣才能夠見到真實的、好的療效。你看我曾經(jīng)總結過,在一年當中,就用四十多味藥,這四十多味藥就是分配到兩萬多張?zhí)幏嚼锩嫒?,解決的病種是若干個。為什么有比較好的效果,就是變化來變化去,比如一個慢性病病人,他吃了20多種藥,但是20多種藥組成了可以說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處方,因為有些病人可能吃上一年多的藥,慢性疾病,但每一次都會在變化,如果不變化,病人用藥過后,比如說叫他吃五付,病人覺得吃了很好,很舒服,癥狀減輕了,(由于)掛號很困難,他就自己再去撿來吃,結果就不行,最多再吃上兩三服,癥狀就會出來了,不應該有的癥狀,就都出來了,但是一停癥狀又沒有了,那么一看,上一周跟這一周節(jié)令變化了,每一天有每一天的節(jié)令,那么在這個變化當中,藥的處理,很可能就是一味藥把劑量上又加了5克,或者某一味藥又減了3克,就可以了。那么要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又是最難的,就這么多藥,晃眼一看方子都一樣的,用附片起頭,生姜掃尾,中間夾了五六樣,六七樣藥,就這么簡單。但是如果在脈上、在理上,沒有吃透,這是很難的,這就很難。所以中醫(yī)沒有標準化可言,這是我個人的體會,不可能哪一個病就是這個方,就一吃到底,不可能的,并且張三是這樣吃,李四這樣吃,全部都這樣吃,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不是治病。所以強調坎中以陽,強調扶陽的思想,強調辛溫扶陽的藥物,那么要達到什么目的,就是要達到使陽升而陰長(的目的),只要陽能升,必然陰就會長,沒有陽升陰就更衰的說法。但是我們這里談到的陽是什么陽,是坎中一陽,這個是層面問題了,這個不是現(xiàn)在(一般所)談的陰陽,我們在中醫(yī)理論談到了陰陽的問題、陰陽的互根互用的問題、陰陽的轉化問題、陰陽的消長平衡的問題,那么這是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里面探討的問題,但是我們這里談的不是那回事,如果還是帶著那個理念,那是絕對不可能認可這個觀點的。所以,也就永遠不可能以扶陽的思想去用于臨床。你要用扶陽的思想運用臨床,是在什么情況下,是在真正的三陰證,很典型的三陰證(用扶陽)。如果不是典型的三陰證,不典型呢,怎么辦?
因為任何病都會入三陰,如果他自身不能夠去抗拒,但是恰恰作為人體來講,
我理解,人體在三陽的狀態(tài)下,即使治療上的失誤,即使不治療,他都能夠康復,但是如果他要進一步發(fā)展,那就入陰了。所以這個也就是我剛才談到的,西醫(yī)幫了我們中醫(yī)很大的忙。現(xiàn)在很多中醫(yī)就是開一些清熱的、一般的藥,實際上我認為,(三陽證)不吃(藥)病人也會好,這(種情況)很多了,太多,大家可以體會一下,觀察一下。西醫(yī)不是的講感冒不吃藥多喝水,七天自然就好了嘛,他有他的道理,西醫(yī)認為是病毒啊等等,這里就不討論西醫(yī)的問題了。那么真正落到這一點上來,就是要落到根上來。只有能夠落到根上,我認為,中醫(yī)才能夠復興,就是回到正路上來了,這還不是的簡單的派和派的問題,不是這回事。所以在許多文章里也好,在一些著述也好,那么都談了,欽安盧氏是獨樹一幟的,在醫(yī)界是獨樹一幟的,獨樹一幟在哪方面,就是他的理和他的用是獨樹一幟的。那么從發(fā)病學的角度上來看,我們開始就談到了,坎中一陽是極端重要的,
是立命之根本。所以反過來看,(疾?。┒际怯捎谶@一陽受損而導致的,所以萬病皆損于一元陽氣。所以鄭欽安講,“病有萬端,發(fā)于一元。一元者,二氣渾為一氣者也。一氣盈縮,病即生焉?!保安∫舱?,病此氣也,氣也者,周身軀殼之大用也?!编崥J安說的很明白,相當?shù)拿靼琢?,在《醫(yī)法圓通》里面。這么明白的問題,但是很多人沒有理解到。所以盧氏認為,人之生,我們人的生成,是本于父母的真氣,溫煦化育而成象成形的,五官百骸俱備,依靠的是什么呢?依靠的就是坎中一陽之氣,如果坎陽之氣能夠充盈周身,到我們全身,那么我們這樣才能夠立命。人之所以能夠生存,而不發(fā)病呢,也全賴坎中一陽之氣,化生精、血、津液以營養(yǎng)我們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情況確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要陽氣旺,坎中一陽足,他身體就很健壯,他的氣就很厚,那么一般老百姓都說,臉色好不好,氣色好不好,那么決定氣色好與不好,就是坎陽就能決定。所以,坎中這一陽氣旺盛,那么外面的邪氣、六淫就不可能侵襲他,內在的七情呢,也不可能相擾他,他能克制自己,他承受得起。所以他仍然會神安而體魄健壯。所以從生理上來講,人沒有坎中這一元陽氣,那么就不可能生存,就不可能立命。所以不管是內邪也好,外邪也好,都是由于損傷了我們肌體這一元陽氣,從而導致發(fā)病。而教材里面談到的是正氣的強弱,正氣強則邪氣不相侵,那么正氣是決定性的因素。實際上,這里面沒有談到正的問題,就是沒有劃等號,教材里面,也絕對不可能把正氣說就是陽氣,絕對不可能的,但是我過去這樣去講,給學生沒有按照教材講,我大講坎中一陽,大講元氣,當然這就犯規(guī)了,如果選擇題恰恰有這道題,那么這樣選,這道題就錯了。這個坎中一陽之陽氣,我們人生的陽氣、元氣能夠支撐我們人體一天,我們人就能活一天,這個氣如果一旦衰,我們人體的生存的本就衰,如果這個氣不存在了,那么人也就不存在了,就只有軀殼了。所以我們要保全這個氣,要使其不受到損傷,才不至于產(chǎn)生疾病,才會有健康的一個肌體。這是從坎中一陽這一點來看。還有另外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光有這一陽只是前提,還要依靠什么呢?還要依靠食物的陽氣、食物的真氣來輔之、來養(yǎng)之。我們吃的水谷也含有真氣,因為他也是生物,跟我們人體一樣的啊,那么我們人體接受了什么?接受了它的真氣,而養(yǎng)了我們人體的真氣。食物的真氣是秉天地之真氣化生的,人是一個小天地,在這么大的天地里,人是小天地,植物同樣也是一個小天地,但是我們人要用它這個小天地里面的真氣,來養(yǎng)我們人的真氣,要用動物它的真氣,來養(yǎng)我們人體的真氣,我們人體就壯實,我們人體就康健。所以食物水谷的真氣,它是秉天地的真氣而化生的,跟我們人身的真氣是本同一氣的。所以天地真氣與人的真氣,這兩者相合,我們人才健康。所以人得食則生,不得食則死。但是我們可以談到,這個食就已經(jīng)回到另一個層面來談了,人不得食物,那么就不得生了。我們人能夠接受食物水谷的真氣的多和少取決于什么呢,取決于坎中一元陽氣的盛衰。如果我們人體本身的真氣不足了、元陽不足了,坎陽已經(jīng)衰了,那么你接受食物水谷的真氣也必然會少、必然會衰。所以我們人體陽氣強盛,得天地食物的真氣才多;人體的陽氣衰,得天地食物的真氣就必然少。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不清楚去保全我們一身的陽氣,保全目前我們坎中這一陽,常常都去犯它、去損它,這樣身體會健康嗎?絕對不健康。這就會導致外邪的侵入、內邪的侵擾。所以無論外邪也好,內邪也好,外感內傷都可以阻隔我們天地的真氣不與人身的真氣相合。我們先天一陽不足,坎中一陽不足,人體的陽氣不足,你看就帶來了好大的麻煩,這個麻煩就大了,你不能夠正常的去吸納食物的真氣,就會使我們人體一元陽氣更進一步受損,(身體)就更衰了。你看惡性循環(huán)就來了,所以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生病,為什么呢,就是形成了這種狀態(tài),但如果你治療得法,你把這個問題的點給他抓住了,這就很好辦了。這是我們從先天一元之陽這個角度來看發(fā)病,那么再一個認識就是對于發(fā)病,欽安盧氏還認為萬病不離傷寒,而仲景的《傷寒論》的真機是什么,我們這里很多研究《傷寒論》的老師。張仲景的一部《傷寒噸》真機,就是氣化。也可以講,氣化這兩個字就是萬病的真機。我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剝離這個問題,就是為了不去走彎路。(理明白了)就很容易理解好多問題。(《傷寒論》)很明確的指出來了,所謂傷寒實際上就是形傷于太陽寒水之經(jīng),仲景他窺透了乾坤二氣,真機就在這個地方,鄭欽安把這一點也認識得很到位了。欽安盧氏在氣化上,在萬病不離傷害上,做足了文章。所以立方也好,立法也好,無論是三陽三陰(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以元氣的運行,而表現(xiàn)出來的。比如說,太陽是三陽三陰之首,居于寒水之地,其卦為坎??仓幸魂柺俏覀內松O之本,至尊無二,這是根本的根本,是根啊,就有如天之日,太陽從水中而出,子時一陽發(fā)動,真機運行,自下而上,自內而外,以散水精之氣于周身,從而無時無刻不停息地在運行。那么運行什么,運行就是坎中這一陽之氣。但是
一旦感受外邪,最容易傷的是什么呢?是太陽。所以《內經(jīng)》講“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那么就一年的節(jié)令來看,病氣的變化,同樣的也是無窮盡的,而三陽三陰這六氣循環(huán),各個節(jié)令都是有據(jù)可查的,有據(jù)可考的。所以欽安強調這一點,六氣就是六經(jīng),六經(jīng)就是一經(jīng)。而五行分為五氣,五氣就是一氣,三焦就是一焦,你把這個問題慢慢去理解,好好地去想,你就會想通,你只要一旦想通了,這層紙一下就破了,好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就不會在立法上、在用藥上去瞻前顧后、想這想哪了。好簡單啊。這歸納得太簡單了。所以張仲景他揭太陽以言氣之始,論厥陰以言氣之終,晝夜循環(huán),周而復始。那么這種氣化,運行在外,可以從我們皮膚、毛竅而行水氣;氣化行于內,又可以從我們的小便而出水氣。所以我們人的坎中之陽強盛,氣化功能就正常,太陽經(jīng)就不會受邪,那么外邪就不可能相侵,即使相侵也不可能犯人。這是從外邪來看。那么從內來看呢,七情就不可能相擾,七情就不會形成病理。但是,一旦太陽薄弱,氣化功能就會失常,不管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不管在哪一個節(jié)令,六淫七情都可以傷人。這里談到的六淫,就是寒可以傷人。從而閉其氣化運行之經(jīng)從而發(fā)病。不能正常氣化了,自然就會發(fā)病。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一點,能夠去按照傷寒六經(jīng)的病情提綱去辨別,就可以邪祛正扶,氣化功能又能夠回歸到正常。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反復的強調,指出了一元真氣就是太陽,這是鄭欽安明確談到的問題,一元真氣就是太陽。也就是《傷寒論》所講,太陽進一步不同,又進一步不同,退一步不同,退兩步又不同,一步換形,一步更名。這當中,有很多意思在里面,實際上歸結在一點,無論是太陽也好,陽陰也好,少陰也好,三陰也好,在整個仲景的傷寒論里面,這種提法很多,其實都是由于一元有損這種造成的,如果能夠抓住這一點,天下的病,在你面前你就心頭就有數(shù)了,那么你解決十之八九(的疾?。┚陀羞@種基礎了。剛才我們談到了欽安盧氏對我們人身生理和病理的一些看法。那么我們下面再談談治療的這種法則:就是治病立法重在扶陽,以火消陰。陽氣充足,陰氣就全消,百病不作;陽氣不足,則陰氣彌漫。所以欽安盧氏都是從坎中這一陽氣的盛或衰來探討的。都是以坎中這一陽為本的,所以不管是外感六淫也好,內傷七情也好,飲食勞傷也好,外因,內因,不內外因,都可以導致我們人生的陽氣受損發(fā)生疾病,由于有這個前提,所以我們治病立法就是要重陽。由于萬病都不離傷寒,所以在用藥上大多數(shù)都是辛溫熱藥:生姜、干姜、附子、桂枝、肉桂(安桂)等。這些都是辛溫熱藥,用這些藥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去溫坎中一陽。有陰,這個陰就是(由于)坎中一陽的問題,然后我們去解決這個問題。表現(xiàn)出來的我們機體的整個變化就會能夠回歸正常。我們的很多臨床癥狀就會被消除掉。所以陽氣一旦旺盛,那么我們人體的精、血、津液自然得到滋生,自然就充足了。這就達到了用藥以治病,實際上是治氣的目的,治什么氣?就是治坎中這一陽氣。治病不是只考慮有啥癥狀用啥藥,這個層面太淺了,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根,你的思路一下就擴展了。所以盧氏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內經(jīng)》、仲景、欽安的這種重陽的思想。所以強調啊,在生理上要重視陽的主導作用;在病理上呢,就更要重視陽氣的盛衰的變化。/s/blog_45c585f扶陽學派(火神派)簡介
中國醫(yī)學之重陽、扶陽思想源自《周易》及《黃帝內經(jīng)》,并于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仲景以降,此一思想雖延綿不絕,然或損或益,或偏于理上一得之解,或限于臨證一方之用,終未能成體系之學。及至晚清,邛州鄭壽全出,始將此一思想之來龍去脈,臨床運用之層層次第,揭露無遺。若于學派言,至此乃得構成。鄭氏之學,盧氏等繼之,是方有今之扶陽學派云爾。
鄭壽全,字欽安,蜀南臨邛人。生于1804年(清嘉慶九年),卒于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享年97歲。嘉慶末年秀才。師從清代著名通家劉沅(止唐),修習《黃帝內經(jīng)》、《周易》及仲景《傷寒》之學。于斯沉潛二十余年,始知人身陰陽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始明坎中真陽,乃人身立命之根。治病立法,重在扶陽;處方遣藥,善使姜附,遂有“火神”之譽。同治八年著《醫(yī)理真?zhèn)鳌?,同治十三年著《醫(yī)法圓通》,光緒二十年著《傷寒恒論》。晚歲設席課徒,禹臣鑄之為其衣缽弟子。
盧禹臣,字鑄之,晚號金壽老人,四川德陽人。生于1876年(清光緒二年),卒于1963年,享年87歲。清光緒十五年秀才。出生世家,歷代業(yè)醫(yī)。少時隨姑父顏龍臣習文學醫(yī)。1890年(光緒十六年)拜于邛州鄭壽全門下,隨師侍師十一載,直至鄭師去世,乃鄭師之關門弟子。十一年間,朝夕受教,協(xié)助鄭師完成《傷寒恒論》,尤于鄭師最后七年之學術思想繼覽無余,乃欽安思想之最重要繼承人。
師逝后,尊其所囑,外出游學,歷時三載,足跡遍及二十一省區(qū)。其間,或視民風,或觀物宜,或察醫(yī)家之所秉用,兼以師授心法與人療疾,每每隨手奏效。三載歸來,遂于師門授受,了然無礙矣。乃于成都政府街開辦“養(yǎng)正醫(yī)館”。1908年,為紹隆所學,以承師志,特建“扶陽講壇”,親自主講《周易》、《內經(jīng)》、《傷寒》及鄭氏三書。此壇一設,遠近聞風,所化者眾。
臨證講學之外,悉心課子(盧永定)教孫(盧崇漢),鄭氏之脈,盧氏所學,乃得有傳焉。鑄之秉承師學,參以己慧,扶陽之路,更為精粹,亦有“火神”之稱。
盧永定,字云龍,禹臣長子,亦號“火神”。生于1901年,卒于1986年,享年85歲。幼承庭訓,刻苦努力,初習外科及太乙神針,16歲即能行針療疾,后漸習內科,20歲即獨立應診。學術上一承父教,善用辛溫扶陽,60余年醫(yī)道,屢起沉疴大疾,活人無數(shù)。臨證尤精脈法,斷人生死,毫厘不爽,診時勤于筆錄,計醫(yī)案無數(shù),現(xiàn)尚存者即有30萬人次,于欽安盧氏醫(yī)學之累積整理,其功甚偉。
1950年代末,即于“扶陽講壇”擔任助講,鑄之逝后,乃獨立任教,直至1980年代方止。永定一生,心系病眾,其于耄耋之際,有“八十舒懷”,于此可觀其志也:醫(yī)之為道,廣博精深,歷數(shù)千年,淵源奧秘,豈乎窮哉!然其旨萬理歸一,在乎濟世活人,強壯民族。虛懷若谷者成,固步自矜者毀。愿諸君光揚醫(yī)德,恢宏醫(yī)道,不齒名利,戮力奮進,各展鵬翼,其能恪守,吾愿足矣!
吳鐘權,字佩衡,四川會理縣人,云南四大名醫(yī)。生于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卒于1971年,享年85歲。18歲習醫(yī),師從當?shù)孛t(yī)彭恩溥先生,修習《內》、《難》、《傷寒》之學。1921年遷居云南昆明。學術膺欽安,宗仲景,善以大劑附子起死回生,一時譽滿天下,有“吳附子”之稱。
先生醫(yī)術精湛,胸懷博遠,終其一生,為中醫(yī)之事業(yè),不遺余力。1930年代,曾代表云南中醫(yī)界赴滬,力斥取締中醫(yī)之不法條例,匹夫之志,于斯可見。而后留滬行醫(yī)六年??箲?zhàn)前乃回昆明,先后創(chuàng)辦《國醫(yī)周刊》,及云南省中醫(yī)藥專科學校,開創(chuàng)云南中醫(yī)辦學之先河。
解放后,歷任云南中醫(yī)進修學校副校長,云南省中醫(yī)學校校長,云南中醫(yī)學院院長等。教學中,倡導鄭氏之學,桃李遍布,于欽安思想之傳播,功莫大焉!主要著述:《吳佩衡醫(yī)案》、《麻疹發(fā)微》、《附子的理論及臨床應用問題》、《醫(yī)藥簡述》、《傷寒論新注》等。如果能夠把握住這種盛衰的變化,就把握住了根本。為什么了?因為陽氣就是化生氣血津液的根本。因為百病都是由于這個根本受損所導致的,所以啊,在立法上,我們強調要溫扶陽氣。所以這個盧氏有一段話,在“陽氣盛衰論”里面的這一篇文章里面,就怎么講的呢?“陽氣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為人生立命的根本,陽氣的盛衰存亡,決定其人身體魄的強弱與死生,無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傷等等,都可以導致人身陽氣受損而發(fā)生疾病。所以治病立法必須要去重在溫扶陽氣。”,這是“陽氣盛衰論”明確地點出來了。同時呢,也還強調了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陰的治療原則。盧氏認為,一旦用火把陰霾一消,這就相當于陽光一照,天空中陰霾自然就沒有了。還認為呢,我們去扶陽,那么津液、血、氣都能夠不斷地生成,不斷的旺盛。我們人體的臟腑經(jīng)絡以及周身的各部位都能夠得到濡養(yǎng)。所以,盧氏同樣的在治療上是提倡溫扶陽氣的,所以進一步的就提出了:“病在陽者,扶陽抑陰;病在陰者,用陽化陰”的這種治療主張,這個主張充分反應了盧氏的臨床用藥特色,也充分反應了欽安晚期的用藥特色。在對于外感疾病的辯證治療上,實際上很多疾病都有一個外的過程,所以我們始終強調、注重表癥的及時處理,強調對疾病的治療貴在早治、及治,從而避免病邪傳里。也就所謂古人講的“善治者治皮毛?!保@治起來就很簡單,可以立竿見影,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才不至于疾病一步一步的深入。但如果沒有把握住這個問題,就會導致疾病不斷不斷的加重,我們(把這)歸結為“醫(yī)之過”。所以對于表癥的初期,我們常常倡導就是用桂枝法,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治療法則,或用附子桂枝法,或者用附子桂枝麻黃細辛法。這些法去治療很多臨床上的表、或表到里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我們再依據(jù)人體正氣的強弱,以及感受邪氣的輕與重,在方藥的配伍以及劑量上靈活掌握,權衡變通,這樣的目的是什么呢?這個目的就是使患者多發(fā)汗、或少發(fā)汗、或微汗,或不出汗,或使虛汗得斂,就是本來是出汗的,但是他那個汗是虛汗,一下就給他收斂住了。就象剛才那個小孩一樣,我看他的情況就是他有汗,覺得他晚上應該是要出汗的,因為他的脈還存在這個問題,但是他說,自從劉力紅給他治療以后,現(xiàn)在基本上晚上不出汗了,那么就是說這一步達到了,對他以后這個病的治療是好事。這個病是很麻煩的一個病,是先天性的疾病,是“運動神經(jīng)元基于營養(yǎng)不良”,這是基因變異的疾病。象這一類的疾病,實際上也是能夠解決的。但是解決的周期要長一點。開始的汗,出虛汗也好,出盜汗也好,慢慢開始,那么他就已經(jīng)沒有了,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的去(治療),有可能基于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可以得到改善。現(xiàn)在他坎中一陽不足了,你看他的氣色就不好,5歲的娃娃,應該是嘴唇紅紅的,臉應該白里透紅,但他沒有,他氣不夠,他無華。為什么呢?坎陽不足,先天就不足。由于坎陽本身不足,所以接受后天食物之真氣必然不足,這就會導致他的臟腑機能、器官、組織就都會受到影響。那么我們治這個病一定不能夠離開先天的真陽,就是坎中這一陽,還不能夠離開后天的脾陽,但是先天的陽足了,脾陽自然也會旺,這是前提。如果你只考慮后天,不考慮先天,那么這個病沒治。如果有機會,有條件可以追訪這個病,這個小孩,他有可能康復。所以啊,我這里談到的桂枝法,或是附子桂枝法,或是附子桂枝麻黃細辛法,這些法可以變化無窮,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奏效而不傷正,為啥呢?我們始終抓住了坎中一陽這一面,抓住了真陽的這一面,如果你始終從頭至尾都抓住這一點,他的正氣只會一天天補起來的。所以作為一個醫(yī)者,過去(常常)講,一個病人到你的面前,他接受你的治療,如果你的功夫不到,你沒把病給他治好,但你至少應該做到:“醫(yī)病不好,舊病還原”。不要給人家加病,這都算高手了。但是現(xiàn)在很多就辦不到了,走進去的是拉出來了,為啥呢?這就是作為醫(yī)者的辯證、立法、對人體生理病理認識,我覺得沒有把根找住。所以我反復強調這一點,不是派的問題,張仲景是啥子派?《黃帝內經(jīng)》的作者是哪一派的?那么對于虛損性疾病的治療,就是內傷的這種治療,強調什么呢?同樣的,我們還是強調必須要抓住溫扶先天真陽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始終抓住這一點,所以,在臨床的用方用藥上,對姜附的介入,要越早越好,要范圍越廣越好。但這一點作為醫(yī)者很難辦到,就是說你這個辯證層面(的問題),你怎么去找他虛寒的那一面?他表現(xiàn)了沒有?他表現(xiàn)了,很典型時你才用,但是很多時候都已經(jīng)晚了,中醫(yī)不是強調治未病嗎?現(xiàn)在不是鬧的很熱乎嘛?中醫(yī)治未病現(xiàn)在又搬出來了,實際上扶陽就是治未?。》鲫栔挝床。课覀兗易暹^去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在逢大的節(jié)氣的時候,都要煮四逆湯,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來的人都喝上一碗,這就沒有辯證了,不管你是本地的也好,外地的也好,先喝一碗再說。(用)很大鍋的啊,附片都是10斤、20斤,大鍋里來煮。在冬天,就是四逆湯加羊肉,還要加食茱萸,食茱萸是紅辣椒。冬天冬至的時候,在那個節(jié)令,來人就可以喝,是招待你的。我祖父跟佛教界的關系相當好,南懷瑾到四川來,不知道他本人還記得不?他在我們家里就喝了。我記得在我祖父去世的那一年,1963年,有很多來吊唁的,很多。他那個時候已經(jīng)從單位出來了,(還是有)有上千人自發(fā)的(來吊唁)。雖然省領導啊,還有中醫(yī)研究院啊,還有什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啦,都還發(fā)唁電來,這還是屬于民間的一個追悼形式。我記得就是這一天,我們(家)門口就是四逆湯湯煮羊肉,為啥呢,就是有人提供了兩只羊的肉,(這)在60年代那個時候是很缺的,那么就用這個東西招待來吊唁的人。不管大人小孩。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就提倡,我們如果抓住這一點,能夠去溫扶我們人體的陽氣,你就不會得病,你身體就強壯。所以通過及早的介入,及早的去用,廣用、早用、重用,就會達到一定的量,這個量是有個度的,一定要把握這個度,一會我會談到這個度的問題。那么這就可以使陽扶而精血生,陽扶而陰退,陽扶而陰虛得消、陽扶而虛火回歸,這就會達到克敵制勝的療效。所以臨證啊,常常用仲景的四逆、白通,其實呢,我們盧氏就更善用自己的四逆法這一類的變方。所謂四逆法就是附片、炙甘草、生姜,那么四逆湯是附片、甘草、干姜,干姜變成生姜,那么這就很廣泛的就運用了。你(雖然)加上很多(其他)藥的這種組合,但是它都是以這個四逆扶先天元陽這一個基本點,這個是綱,所以綱舉目張就在這里,始終抓住這一點。如果能夠真正的活法圓通,那么就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所以治病重在扶陽,用藥多為桂附姜,對于桂附姜辛溫扶陽的這些藥,盧鑄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盧氏藥物闡述》里面,(所謂)《盧氏藥物闡述》,也就是把《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我們常用的藥都進行闡述,那么這種闡述還不只是闡述這一味藥本身的藥性,還要闡述如附片和桂枝相合,附片和生姜相合,附片和干姜相合,附片與蒼術相合,附片與白術相合,附片與砂仁相合,附片與蘆巴相合,與羊藿相合,就是這一味藥,他可以有很多結合體,但是這種結合體,他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作用?兩個結合體的作用,三個結合體的作用,四個結合體的作用,五個組成的方的結合體的作用,它不一樣,對這個問題,我1974年,跟葉橘泉老先生探討過,他說這個太難了。那么就是說盧氏把它闡述得很清楚,這個就可抽象換爻了,你就可以把它組成一個你當時在這個時候應該開出的方子。所以也就是一張方在時令的不一樣,用藥就不一樣,里面的取舍就不一樣,這實際上就是《周易》的抽象換爻、抽爻換象,卦都不同了。在這里面,是很復雜的。以后呢,對這個問題,我們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講解,但是那種講解呢,就是傳承型的了。因為這里面很多時間都涉及脈象的問題,這個你能說清楚嗎?如果在這都把脈象說清楚,那么就跟中醫(yī)院校的教學是一回事了。我也講中醫(yī)診斷,學生能懂嗎?現(xiàn)在脈象把學時縮得越來越少,四個小時就要把脈的診法講完,講得完什么呀?所以說大學生(幾年)學中醫(yī)學下來,摸脈完全不曉得,所以現(xiàn)在大學也就好象不摸脈了,我舉個例子,去年我們在大學是50幾周年,那么中醫(yī)院校的大學生歡迎省委書記到校區(qū)(視察)嘛,穿的是白大褂,掛的是聽診器,然后就在門口排隊歡迎。結果省委書記就說,你們這是華西醫(yī)科大學嗎?還是成都中醫(yī)大學?這個一針見血啊。但這是一種批評。就是說中醫(yī)為啥到這(種狀況)?(校方)介紹的就是我們有多少設備,這個設備(怎么怎么)不得了,這種門面裝得好呀,這些門面就是鄭欽安早就指出的,做幾件好衣服,車馬往來。他在100多年前就談這些問題了,談的很早啊,現(xiàn)在還在(重)演這些問題,這里面很多深層的原因,不便于提。所以在對這個藥的這種認識上,(《盧氏藥物闡述》是)怎么評價的呢?“附子大辛大溫大毒,大剛大烈且剛中有柔,能內能外,能上能下,為藥品中最大一個英雄也。”這就是附子。用扶陽的理念去治病、去使用附子,“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輕;以之治國,人和而國泰。以之治天下,億萬年將成盛世也?!薄D憧催@個談得好高,就是說以扶陽的理念,去使用附子這類的藥,實際上就可以把中國(人)的體質改變了,你才能盛世,你才強啊。那么桂枝呢,他有引陽出陰之能,他有通達內外之能力,所以實際上桂枝這味藥,存在雙向性的(特性),你血壓高,它可以降壓,你血壓低,它可以升壓,你汗多,它可以收汗;你不出汗,它又可以發(fā)汗,但關鍵是在什么狀態(tài)下使用,跟哪些藥配合,在哪種情況下去用,這個很重要。生姜能夠使氣血陰陽得到正常的傳遍,能夠助五行生成的這種作用。它更能夠旋轉于經(jīng)絡臟腑之間,能夠驅寒除濕,活血通氣。欽安盧氏在臨床應用方面,可以說達到爐火純青了。他們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使我們人體的陽氣密布而陰霾勿擾,使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安和,使我們的經(jīng)脈通暢,氣血調暢,從而生機勃勃,達到祛病延年、健康長壽。這就是欽安盧氏在理上、在用上,我們從這幾點來給大家進行一種討論。我希望這種討論呢,讓大家能夠更深地來認識這個問題,就是你為什么要用扶陽?扶陽有啥好處?怎么扶陽?把這些問題應該搞清楚,但不是就通過幾個小時的這樣的討論,你就是扶陽大家了,可能一下還辦不到,我都還沒到這個程度。那么關于扶陽具體的運用,我覺得用這個東西,也許說得太多了就沒有多大意思了,(關鍵是)我們把理把握住。但既然來了,我(還是)找一個病例來分析一下,讓大家擴展一下思路,(例子是)用扶陽瀉下法治理腎厥。這就算是具體的運用。所謂腎厥,類似西醫(yī)的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因為腎屬水臟,就本身來講,因為它屬水,那么水毒存留,就可以導致形成腎厥。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各種原因最后導致腎厥,你根在哪里呢?根實際上就是坎中一陽的不足導致的,由于坎中一陽的不足,這就使其腎的開闔失常了,腎是氣化的本臟。我們剛才說的坎中一陽不是腎哦,不是局限在那個問題上。由于腎不能夠正常的開闔,腎不能正常的氣化,這就使精微不能夠輸布到各臟,濁氣也就不能夠下輸?shù)桨螂锥懦鲶w外,這是形成腎厥的原因和機理。但是我們把它歸結為一點:坎中一陽受損。所以時間一長啊,水毒的存留最終就形成西醫(yī)所謂的尿毒癥。那么就其腎臟本身的病機來講,腎病都言虛為多,而治療這種腎厥的方法呢,很多都采取用補的辦法,但是只靠去補,這個層面去處理腎,去健脾、去利濕,以及去開癸門這些法則,那么到腎病的末期都沒有用了,都不能夠把水毒排出體外。而盧氏倡導的扶陽瀉下法即不傷正,也不損陽,又能夠使病人體內的水毒(排出體外),所謂水毒實際上就是蛋白質的代謝產(chǎn)物,尿素氮增高了嘛,西醫(yī)說的。那么,通過瀉下排出體外,就可以降低西醫(yī)檢查的很多指標,尿素氮也好、肌酐也好,這些指數(shù)逐漸逐漸的下降,從而呢,恢復腎功能。對于腎病的這種治療(方式),我曾經(jīng)給鄒云翔老先生探討過,(他是)文化大革命前南京中醫(yī)學院的院長,他是中醫(yī),他寫了一本《中醫(yī)腎病療法》,一本很小的冊子,所以他在治療腎病方面(是權威),他女兒目前也還很不錯。我當時提出這種辦法來解決慢性腎功能不全,就是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當然他覺得這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這樣(用藥)太猛了。他認為要水到渠成,慢慢的來。但是有的時候病人的病程不允許你慢慢來,可能在慢慢的當中就已經(jīng)沒有了。那么怎么樣能夠抓?。ㄐ悦┎攀侵饕模晕以谀暇r,就是73年、74年就開始就這樣使用,實際上這個方法并不是我發(fā)明的,盧氏一直在用,在成都的時候就一直在用,治療了很多(病例),確實在臨床上能解決很多問題。應用這個法則去治療腎厥,腎臟功能指標確實可以得到改善,那個時候我記得好象南京醫(yī)學院有一個江西人,他是搞小兒腎病的研究的,不知道大家在座聽沒聽說過,現(xiàn)在(年紀)也很大了,可能有80歲了,他也贊成腎是不可逆的這個觀點,我就說既然指標都能夠下降,就應該可逆。通過這樣用過后,給腎造成一個很寬松的環(huán)境,又長出新的東西出來了,又有新的腎單位出來了,腎的代謝功能很好了,指標又正常了。我曾經(jīng)治過一個小孩,這個小孩的家庭也有很深的背景。他是先天性的小腎,兩個腎都很小,他的一個腎只有正常腎的五分之一那么大,還能工作,另外一個腎,基本上完全停止工作的。這個小孩,我給他看病的時候,好象是15歲,讀中學。(由于)他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是,他到北京三六一醫(yī)院切掉了那個小腎,就是最小那個腎切掉了,有正常的五分之一大的一個腎還保留著。80年代初那個時候好象還不能夠腎移植。那么小孩手術過后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小便就完全控制不住了,他有小便出來,完全就是24小時都在流小便,但是小便又很少,為啥小便很少呢?實際上他腎的這種功能完全減退了,當然他還沒形成腎厥。怎么辦?治療就是扶坎中一陽,始終就是這樣。這個小孩,就在那個法的基礎上,用了好象一兩個月,他小便就控制得很好了,于是很高興,然后就離開成都到東北,他們是東北人。結果到東北一折騰,就又出現(xiàn)問題,然后又回成都,然后就又治,我就說這個不可能一下就解決的,又治了將近兩年,每天一副藥,這個小孩后來完全沒有癥狀了,很好了,就是用四逆法這個框架解決的,但是關鍵是最后這個小孩,他的腎臟長大了,他就那一個腎,那一個腎長得跟同齡人的大小一樣了,這是在西醫(yī)上覺得不可思議的。由于他們家是部隊的,那么就當兵了,我說當兵他能不能(挺過)新兵三個月訓練?結果新兵三個月還是熬過來了,他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30好幾了,結婚又生小孩了。那么象這樣的病,西醫(yī)覺得很頭疼的,(我們)就是始終抓住坎中一陽這一點去治療,最后四逆法收工。對于腎厥的這種治療,通過扶陽、瀉下,使他的西醫(yī)檢測指標下降,也就是水毒在體內的集聚、存留,逐漸逐漸的減少,不再生成這些東西,而使尿量增加,那么他(的水毒)才能夠逐漸逐漸的少啊,尿常規(guī)檢測(才可)逐漸逐漸恢復正常。都是用這種治法,使水毒這些代謝產(chǎn)物,通過瀉下排出體外,不再儲存在體內,腎臟就不再繼續(xù)受損,就是腎臟本身不再繼續(xù)受損,有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了,讓你怎么樣去打理了,這就好辦了。所以腎功能就逐漸逐漸的可以恢復,腎精、腎氣就得到恢復,他的臨床癥狀也自然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完全消除。腎厥病人最典型的臨床癥狀,比如頭疼,因為血壓高,腎厥高血壓,到底是要降他的壓嘛,還是溫坎中一陽。失眠、全身的疼痛、皮膚的搔癢、惡心、嘔吐、厭食、口臭、出血,鼻子的出血,牙齦的紅腫,這些都是大多數(shù)腎厥病人都會出現(xiàn)這些癥狀,但是這些癥狀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坎中一陽不足導致的。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醫(yī)法圓通》里的條條款款。我舉一個例子,那么這個例子呢,我也是臨時抓來了,我不會電腦,不會打字,所以在這臨時寫的。這個病人是個男的57歲,因為我們有一個習慣,就是我們看病啊,我們都要記病案的。所以我不是講過,我們家里的病案,解放前的、解放后的,都是有的,當然抗日戰(zhàn)爭的的時候,散失了一些。這個病人是1995年5月17號開始我給他看的,那么這個病人呢,他得慢性腎炎18年,來的時候呢,最典型的癥狀是惡心、嘔吐、一身浮腫、腰桿痛,出現(xiàn)這個癥狀是由于半個月前他感冒了,感冒過后相應的癥狀就出來了,小便也減少了,所以全身也就腫了,那么做尿常規(guī)檢查呢,蛋白4個+,紅血球2個+,西醫(yī)當時給他做了一個診斷,就是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西醫(yī))用對癥的一些辦法治療,去處理,但是沒有效果。反而一天一天的更加重了,惡心,嘔吐就更厲害了,全身疼痛,腰桿疼得更明顯一些。腹部漲滿,全身腫,尿很少,一天的小便量當時不到400毫升,大便呢,也不爽快,解便困難。尿常規(guī)檢查呢,蛋白是4個+,紅細胞是3個+,白細胞1個+,腎功能檢查,他的尿素氮是19.63,肌酐是832,有點高了,所以,當時西醫(yī)就診斷他是慢性腎炎合并尿毒癥。(于是)西醫(yī)建議做透析,但是這個病人不愿意,他說你一透就下不來了,一透過后這一輩子都要透了,就沒有接受,所以呢,就找到我來了,也是通過人的介紹,具體哪個介紹我記不清楚了,有很多病人都是通過口碑來的。我當時的記錄就是面色蒼白,脈洪、弦,這個脈很大,肯定他血壓高,但是重按尺不及寸,舌苔黃、黑、厚膩,舌質少津,所以我辨為腎厥,用什么辦法呢?就是用扶陽瀉下法,那么我跟他用的是:制附片90克(先煎兩個小時),大黃20克,芒硝15克,茯苓25克,澤瀉15克,法半夏20克,砂仁15克,陳皮15克,炙甘草5克,生姜90克,那么就是這樣一個方。這個病人用了三副過后,就來復診,我當時就講最多吃三副,我說不管行還是不行,都來再看一看,那么他三副過后,他就感覺好一些了,他感覺好一些在哪方面呢?一個就是他能夠吃少量的東西,就是飲食能夠吃一點了,他的大便在這三天當中一天解得最多的是5次,解得最少是3次,解出來的都是黑醬色的大便。當時看了過后,就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做了一點點改變,再吃七副,那他就吃了十副藥了。(藥后)小便量增加了,大便一天還是要泄三到四次,糞便呈醬黃色、稀糊狀的,全身的浮腫開始逐漸逐漸的減輕了,嘔吐就更加減少了,飲食增加了,晚上能夠入睡六個小時了,很多其他的癥狀都開始得到減輕,那么又在這個方的基礎上做了一點小的變動,吃了到二十副,他整個身體的腫全部消退,不惡心嘔吐了,其他的癥狀更大大的減輕了,小便24小時達到2000毫升了,大便一天解兩次到三次,呈稀黃狀,稀的、黃色的,他的舌苔、舌質變化了,舌質淡、瘀氣減輕了,舌苔還膩,但是這個膩是白膩苔了,本來是黃黑、少津、厚膩的,但是現(xiàn)在呢,他潤澤了。脈象已經(jīng)不是洪、弦了,脈沉細。做尿常規(guī)的檢查,蛋白1個+,白血球0到3,做腎功能檢查,尿素12.3,肌酐254.5,就是在一個月以后,800多的肌酐降到200多,所以繼續(xù)用扶陽瀉下法,大黃15克,芒硝10克,原來是20克的大黃,各減5克,增加了附片的用量,附片120克,還根據(jù)病情,增加了一些藥,有路黨參、黃芪、杭巴戟、菟絲子、肉桂,就增加了這么些藥。這個病人整個期間就用過這么些藥,又服了60多副,在這個期間,還多次做尿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在正負一個+之間,腎功能檢查,尿素6.3,肌酐87,這時腎功能也正常了,所以就改用了扶陽添精法,用制附片150克,白術15克,砂仁15克,杭巴戟25克,益智仁30克,菟絲子20克,淫羊藿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20克。后來就一直守這個法,當然也有一些增減,病人又連續(xù)吃了100多副,就是三個多月,不到四個月,后頭就用這個方給他打成粉,或者做成水打丸,然后緩緩的治療、善后。這個病人后來就沒得消息了,因為病人太多,不可能每個病人去走訪。10年過后,這個病人來了,但他不是他看病,他說他好的很,他是家里的人生病了帶來找我看,我都有點記不大清楚他了,我說啊想起來了。他說我這么多年,他又多次的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腎功能都是正常的,沒有再發(fā)了。我剛才舉的這個病例,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隨便翻了一個,就把他寫起了。是不是遇到腎厥你就這樣子用呢?我估計有些可能有效果,有些就不會有效果,這就是多種原因,所以不能去照著搬。這里面變化一味藥,整個方向都變了,所以我在《扶陽講記》談到這個問題,動一味藥變化太大了,變化大的很。我講這個問題呢,就是給大家一個思路。腎功能衰竭、尿毒癥,中醫(yī)對這個病的認識就有多種了,有腎厥、腎風,或者呢依照表現(xiàn)的癥狀來命名,屬于嘔逆嗎?屬于心悸嗎?屬于氣喘嗎?屬于水腫嗎?屬于昏迷嗎?就是說可以通過由癥來對它進行命名。在中醫(yī)學里面對腎厥本身的認識實際上還缺乏很系統(tǒng)的去闡述它。腎炎里的尿素氮、肌酐等增多了,病程往往都是很長的,那么由于病程長,中醫(yī)說得好“久病,窮必及腎”,那么及腎的什么?及腎的坎中一陽,就是把腎又再上升一層,就是兩回事了。那么這就導致坎中一陽不足,導致了命門的不足,這樣才導致腎的氣化失職,水毒的存留,導致了腎臟的損傷,導致了腎的開闔功能失常,從而呢,使水毒儲留在體內,不能排出體外去。這樣就形成了尿毒癥、形成腎厥。所以在治療上我們主張以溫扶坎中一陽,再輔以瀉濁祛邪,使邪祛正才能夠扶。所以就用附子去溫扶先天坎中那一陽,使腎水能夠沸騰,使氣化能夠增強,這就加強了利尿的作用了。我們用這個法,是在扶陽的前提下,用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維生素c課程設計
- 蓋板零件課程設計
- 保險行業(yè)會計職責總結
- 海底動物創(chuàng)意課程設計
- 咨詢行業(yè)的營銷工作總結
- 火葬場衛(wèi)生整治工作總結
- 2024年西雙版納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水務領域數(shù)字經(jīng)濟發(fā)展的研究計劃
- 2024年認識圖形二教案
- 2024年秋天的信教案模板
- 《紅色家書》讀書分享會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年廣東省春季高考數(shù)學仿真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解析+答題卡)
- 新媒體運營工作年終總結
- 【MOOC】電子技術-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米酒釀造工藝
- 點式高層住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0-3歲嬰幼兒心理發(fā)展知到智慧樹期末考試答案題庫2024年秋杭州師范大學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
- 齊白石介紹課件
- 窺見中華文明之光- 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2022)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2024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