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_第1頁
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_第2頁
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_第3頁
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_第4頁
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107項生化項目臨床意義匯總!一、血脂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3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總膽固醇CHO參考值:0~5.2mmol/L(90~200mg/dL)高膽固醇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明確關系,血液膽固醇增高多見于甲狀腺功能減低,糖尿病等;膽固醇降低見于營養(yǎng)不良,肝功能嚴重低下等。血清膽固醇的測定可用作肝臟功能、膽汁功能、腸吸收功能和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指標。它在高脂蛋白血癥的診斷和分類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血清總膽固醇超過5.70mmol/L可考慮為高膽固醇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堵塞性心腦血管疾病,病理性高膽固醇血癥見于腎病綜合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膽固醇降低常見于:貧血、肝硬化、甲亢、營養(yǎng)不良等。因此,膽固醇的測定對于血脂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甘油三酯TG參考值:0.7~1.7mmol/L高甘油三酯血癥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降低則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肝功能嚴重低下等。測定甘油三酯的重要意義在于診斷和處理高脂血癥。這些疾病可能是原發(fā)性的,或是繼發(fā)于其它疾病如腎病、糖尿病和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甘油三酯增高常見于:高脂血癥、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肝膽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甲減等。甘油三酯降低常見于:嚴重營養(yǎng)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礙、甲亢。甘油三酯升高已被證實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因此,甘油三酯的測定是對于血脂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參考值:0.77~2.25mmol/L(47~65mg/dl)降低見于急、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貧血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轉運磷脂和膽固醇,它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與動脈管腔狹窄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臨床上以不同種類脂蛋白比例的分析作為不同類型的高脂蛋白癥的鑒別診斷。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常見于:飲酒、長期體力活動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常見于: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參考值:1.27~4.13mmol/L(80~12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用于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中沉淀的脂質(zhì)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各類脂質(zhì)中,LDL被認為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起保護作用,血清總膽固醇(TC)大致反映LDL膽固醇(LDL-CHO)水平,但也受HDL-C水平的影響,因此在AS脂類危險因素判別中,TC偏高時,測定LDL-C有重要臨床意義。載脂蛋白A1ApoA1參考值:女性:1.20~1.90g/L;男性:1.20~1.76g/LApoA1為HDL的主要結構蛋白,流行學表明以ApoA1表示的HDL水平與冠心病的流行率呈負相關。在使用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來過篩冠心病的危險時,除檢測脂蛋白(a)與載脂蛋白B之外,同時檢測ApoA1能對脂類失調(diào)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替代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檢測。除冠心病患者ApoA1偏低外,腦血管患者ApoA1也明顯低下,ApoA1缺乏癥、家簇性低α脂蛋白血癥、魚眼病等血清中ApoA1和HDL-C極低。家簇性高TG血癥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1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的危險。載脂蛋白BApoB參考值:女性:0.75~1.50g/L;男性:0.60~1.00g/LApoB為LDL的主要結構蛋白,ApoB濃度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有關。在使用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來過篩冠心病的危險時,除檢測脂蛋白(a)與載脂蛋白A1之外,同時檢測ApoB能對各種脂蛋白失調(diào)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替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檢測。載脂蛋白EAPOE參考值:2.7~4.9mg/dL升高:見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綜合征和糖尿病等疾病。載脂蛋白E包含于極低密度、高密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配體中。ApoE的濃度與血漿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關。載脂蛋白E生理功能有:①是LDL受體的配體,也是肝細胞CM殘粒受體的配體,它與脂蛋白代謝有密切相關性;②APOE具有多態(tài)性,多態(tài)性是決定個體血脂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③參與激活水解脂肪的酶類,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及神經(jīng)組織的再生。脂蛋白aLpa參考值:<300mg/L脂蛋白a被認為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和其他脂類檢測項目結果及外來因素(如飲食)無關,Lpa水平升高,若同時伴有LDL-C的升高,則具有冠心病危險的預示價值。檢測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冠心病的過篩項目,但是,和LDL-C、HDL-C、ApoAl、ApoB比較,檢測Lpa是冠心病鑒別診斷的有價值項目。脂蛋白a增高見于:腎病綜合癥、尿毒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脂蛋白a降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同型半胱氨酸HCY參考值:≤15μmol/L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謝產(chǎn)生的一種含硫氨基酸。HCY水平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血液中增高的HCY因為刺激血管壁引起動脈血管的損傷,最終引起心臟血流受阻。同型半胱氨酸作為獨立的心血管風險指標已被廣泛接受,是高血脂、吸煙、糖尿病之外的又一危險因子。升高:見于心血管病、神經(jīng)管畸形、先天性畸形、先兆子癇、帕金森病、胎兒生長緩慢、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尿癥患者,由于嚴重遺傳缺陷影響HCY代謝,造成高HCY血癥。輕微的遺傳缺陷或B族維生素營養(yǎng)缺乏會伴隨中度或輕度的HCY升高,也會增加心臟病的危險。H升高還可引起神經(jīng)管畸及先天性畸形等出生缺陷類疾病。磷脂PLIP參考值:148~250mg/dL。升高:見于糖尿病、腎病綜合癥。降低:見于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血清磷脂水平與膽固醇有關,正常人膽固醇/磷脂比值平均為0.94。腎病綜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貧血,原發(fā)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甲減,肝硬變及阻塞性黃疸病人的血磷脂升高;低色素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及甲亢病人的血磷脂降低。載脂蛋白A2ApoA2參考值:25~35mg/dL載脂蛋白A2是血漿中脂蛋白的組成成分,它對脂蛋白的結構、功能和代謝至關重要。測定它對診斷脂質(zhì)代謝疾病有價值。ApoA2與ApoA1同存于高密度脂蛋白中,抑制卵磷脂膽固醇甲酰轉移酶的活性,激活肝臟甘油三脂酶的活性,當患動脈粥樣硬化時ApoA2含量下降。載脂蛋白C2ApoC2參考值:1.6~4.2mg/dL載脂蛋白C2是血漿中脂蛋白的組成成分,它對脂蛋白的結構、功能和代謝至關重要,為診斷脂質(zhì)代謝疾病提供有價值的指標。ApoC2存在于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ApoC2存在時,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可增加10-15倍,因此ApoC2具有促進乳糜微粒(CM)和VLDL降解的作用,還可抑制HTGL活性。載脂蛋白C3ApoC3參考值:5.6~10.2mg/dL載脂蛋白C3是血漿中脂蛋白的組成成分,它對脂蛋白的結構、功能和代謝至關重要,為診斷脂質(zhì)代謝疾病提供有價值的指標。ApoC3存在于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它抑制內(nèi)皮細胞表面的脂肪酶的活性。二、肝功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23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堿性磷酸酶ALP參考值:45~135U/L堿性磷酸酶幾乎存在于人體的各個組織中,以骨骼、腎臟和肝臟中含量較多。其病理性變化表現(xiàn)在:升高:阻塞性黃疸、急慢性黃疸性肝炎、肝癌、纖維性骨炎、佝僂病、骨轉移癌等。降低:呆小癥、維生素C缺乏癥等。ALP還是監(jiān)測胎盤功能狀況的指標。γ-谷氨酰轉移酶GGT參考值:男≤47U/L;女≤32U/LGGT升高是乙醇中毒的敏感指標。γ-谷氨酰氨基轉移酶存在于腎、胰、肝臟和前列腺、盲腸、腦中,血清中γ-谷氨酰轉肽酶主要來源于肝、膽系統(tǒng),因此,當肝膽發(fā)生疾病或損傷時,如:阻塞性黃疸、膽汁性肝硬變、膽管炎、膽囊炎時,其活性顯著增高;胰腺癌、乏特壺腹癌時,其活性亦顯著增高,同時飲酒、服藥等亦可引起γ-谷氨酰轉肽酶活性升高。因此,γ-谷氨酰轉肽酶的測定對于肝膽疾病的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參考值:女性<31U/L;男性<40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又稱谷草轉氨酶(GOT),主要存在于各組織細胞中,肝、骨胳肌和腎臟含有相似的AST量。AST在心肌細胞中較多,當心肌梗死時,血清中AST活力增高,在發(fā)病后6-12h之內(nèi)顯著增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損害的程度,并在發(fā)作后48h達到最高值,約3-5d后恢復正常。各種肝病時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肝增高不明顯,AST/ALT比值小于1;嚴重肝病和肝病后期(活動性慢肝)增高,此時AST/ALT比值大于1。其它如心肌炎、腎炎及肺炎等也可使AST輕度增高。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用于診斷心肌梗死、中毒性肝炎、肝癌、骨骼肌疾病等。因此,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測定對心臟、肝臟疾病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參考值:女性<31U/L男性<41U/LALT活性增高見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等組織壞死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又稱谷丙轉氨酶(GPT),在肝臟中有較高的濃度,而在腎、心、骨胳肌、胰、脾、肺臟中則含量較少。通常ALT的升高由某些與肝臟有關的疾病引起,包括:肝硬化、肝癌、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黃疸;ALT升高也見于廣泛損傷和肌肉疾病,伴有休克、氧不足的循環(huán)衰竭,心肌梗死和溶血性疾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的測定對以上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偟鞍譚P參考值:60~88g/L濃度升高:各種原因失水所致血液濃縮;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單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濃度降低:體內(nèi)水分過多,各種渠道的蛋白丟失,如腎病綜合征;營養(yǎng)不良消耗增加,如腫瘤;蛋白合成障礙,如肝功能受損等。總蛋白降低,常伴隨著白蛋白降低,常見于肝功能嚴重受損、燒傷、大出血、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營養(yǎng)不良等??偟鞍自龈叱R娪诙喟l(fā)性骨髓瘤、急性脫水、外傷性休克、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等。白蛋白ALB參考值:35~55g/L高白蛋白血癥偶見于脫水所致的血液濃縮;急性降低見于嚴重燒傷與大量出血;慢性降低見于肝功能受損,結核慢性失血等。白蛋白降低,常伴隨著總蛋白降低,常見于營養(yǎng)不良、慢性胃腸道疾病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高燒、外傷等可造成蛋白消耗過多。高白蛋白血癥則常見于脫水或血液濃縮??偰懠t素TBIL參考值:新生兒24h內(nèi)<150μmol/L;成人:0~20.0μmol/L總膽紅素增高臨床上表現(xiàn)有黃疸,超過20.1μmol/L時有臨床意義;增高到34.2μmol/L表現(xiàn)出黃疸體征。血清總膽紅素降低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腎炎、嚴重肝衰竭病人等。紅細胞大量破壞、膽道阻塞、肝臟疾病,均可導致血中膽紅素增高而引起黃疸。因此,總膽紅素的測定對有無黃疸及黃疸深度的鑒別、肝細胞損害程度和預后的判斷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直接膽紅素DBIL參考值:0~8.8μmol/L直接膽紅素測定是常用肝功能試驗之一,直接膽紅素增高臨床上多見于肝細胞受損、肝內(nèi)外膽道阻塞、代償性肝硬化、急性黃疸肝萎縮等疾病。因此,直接膽紅素的測定對于對溶血性黃疸、新生兒黃疸、肝臟疾病的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膽堿酯酶CHE參考值:男性:4000~12600U/L;女性:3930~10800U/L酶的活力降低常見于肝臟病及惡病質(zhì),是肝實質(zhì)細胞損害及癌癥病程發(fā)展的有力指針。膽堿酯酶的臨床測定可用于有機磷殺蟲劑或戰(zhàn)爭毒劑急慢性中毒的診斷。在病情嚴重的肝病患者中,約有4/5的病人膽堿酯酶降低至正常的60%,危重病人可降至正常的10%,甚至完全缺乏。另外,慢性活動性肝病等均可導致膽堿酯酶活力下降,故它的測定對肝臟功能的估計和肝病的預測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總膽汁酸TBA參考值:0~20μmol/L膽汁酸的代謝紊亂可誘致許多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急性肝炎時血清TBA顯著增高,可達正常人水平10~100倍,甚至更高。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若TBA水平超過20μmol/L,可考慮慢性活動性肝炎。當酒精性肝病發(fā)生嚴重肝損傷時,血清TBA明顯增高,而輕、中度損傷增高不明顯。血清TBA測定對中毒性肝病的診斷優(yōu)于常規(guī)肝功能試驗。肝外膽管阻塞及肝內(nèi)膽汁淤積包括急性肝炎、初期膽管性肝硬化、新生兒膽汁淤積、妊娠性膽汁淤積等均可引起TBA增高。α-L-巖藻糖苷酶AFU參考值:0~40U/L增高常見于肝癌,妊娠及卵巢腫瘤等。血清中AFU的活性是肝癌診斷的重要指標,AFU的偏高可用于肝癌的早期診斷。腺苷脫氨酶ADA參考值:4.0~24U/L腺苷脫氨酶(ADA)是人體嘌吟核苷酸代謝中的重要酶類,廣泛存在于多種組織中。血清中的ADA主要來自肝臟,所以肝細胞損傷或膜通透性增強,均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故可依據(jù)該酶活性增高或降低反映肝細胞損傷和恢復程度。ADA活性是反映肝損傷的敏感指標,可作為肝功能常規(guī)檢查項目之一;慢性溶血患者紅細胞ADA活性顯著升高;腫瘤患者血清及組織中ADA活性均升高;結核性腦膜炎患者CSF-ADA明顯升高。5'-核糖核苷酸水解酶5'-NT參考值:0~11U/L。5'-NT是一種特殊的磷酸單酯水解酶,能特異性地將次黃嘌呤核苷酸水解為次黃苷和磷酸。此酶廣泛地分布在人體和動物的組織中,5’-NT經(jīng)肝細胞膜進入膽汁,隨之進入血清中,是檢測肝膽疾病的指標之一。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肝癌和伴隨循環(huán)轉移的乳房切除術后的病人此酶升高明顯。診斷肝膽疾病和肝癌5'-NT較肝內(nèi)其它酶類更敏感。單氨氧化酶MAO參考值:0~12U/L。升高:見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嚴重脂肪肝,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臟淤血時間較長者,甲亢、糖尿病及各種膠原性疾病等。MAO廣泛存在于肝、腎、胃、小腸及腦組織中,在細胞內(nèi)位于線粒體膜的外側,血液中的MAO是肝纖維化的重要指標之一,血清單氨氧化酶在臟器纖維化,特別是在肝硬變時明顯上升,被認為是對肝纖維化診斷很有意義的指標。甲胎蛋白AFP參考值:0~20ng/mL。升高:常見于原發(fā)性肝癌、生殖細胞瘤、胰腺癌、肺癌及肝硬化等疾病。AFP是人體在胚胎時期血液中含有的特殊蛋白,系肝細胞內(nèi)粗面內(nèi)網(wǎng)核糖顆粒所合成,胎兒出生后,血清AFP濃度下降,幾月至1年內(nèi)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細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極微。甲胎蛋白在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中急劇升高,是原發(fā)性肝癌的最重要的診斷指標。甲胎蛋白診斷肝細胞肝癌(HCC),不僅要觀察它的絕對值,而且要觀察其動態(tài)變化,AFP的動態(tài)變化有:1)持續(xù)高濃度型:診斷的特異性高,中晚期肝癌居多;2)馬鞍型:較少見,但容易漏診,當AFP增高在后峰時,往往已出現(xiàn)明顯的肝癌表現(xiàn);3)急劇上升型:多見于腫瘤發(fā)生迅速,惡性程度較高的肝癌,但是偶見AFP急劇升高,又迅速下降伴ALT升高的急性肝壞死;4)穩(wěn)定上升型,定期檢查,穩(wěn)定上升,最有診斷價值;5)反復波浪型,多見于急慢性良性肝病。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濃度的升降對于病情的發(fā)展、療效的觀察、肝癌的復發(fā)觀察有很大的價值。除肝細胞癌可顯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睪丸癌、卵巢癌和極少胃、胰、膽管、結腸直腸癌也可升高,但其絕對值不如肝細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變異體,亦可有一過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檢測結果必須結合臨床癥狀與超聲檢查才有診斷意義。氨AMM參考值:10~47μmol/L血液中的氨是由人體中氨基酸和谷胱甘肽代謝而來,極少部分是腸道中的細菌產(chǎn)生、經(jīng)腸道吸收而來,氨對人體來說是有毒物質(zhì),除部分被人體重新利用后,大部分經(jīng)肝臟合成尿素由尿液排出體外,檢測血氨可以反映肝臟的病變情況并可輔助診斷肝昏迷。升高:見于(1)肝昏迷、肝性腦病、重癥肝炎等;(2)小兒Reye’s綜合癥:該病嚴重低血糖、大片肝壞死、急性肝衰竭并伴有大面積肝脂肪樣變,在肝臟檢測酶譜類升高前就可檢到血氨升高;(3)對先天性代謝紊亂——鳥氨酸循環(huán)的氨基酸代謝缺陷(高血氨)也有診斷價值。降低:見于低蛋白飲食、貧血等。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參考值:血清20~60U/LLAP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以肝、膽、腎、小腸以及子宮肌層內(nèi)含量最多。肝內(nèi)外膽淤時,LAP活力顯著增高,尤其在惡性膽淤時,其活力隨病情進展而持續(xù)增高。試劑對肝道梗阻及胰腺癌的診斷有價值。升高:見于膽管癌、胰腺癌、或者膽結石等引起肝外性阻塞、藥物性肝損害、病毒性肝炎、肝內(nèi)膽汁瘀滯、急性肝炎、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妊娠、無黃疸的肝轉移癌等。肝壞疽、肝腫瘤、肝炎、乳腺癌、肝癌、膽道癌、胰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癌明顯增高。肝硬化、傳染性肝炎可中度增高,常為參考值的2-4倍。阻塞性黃疸明顯增高,常達參考值5倍以上,并出現(xiàn)在膽紅素或ALP上升之前。α1-酸性糖蛋白AAG參考值:成人50~120mg/d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中的α1-酸性糖蛋白(AAG)的含量。AAG是一種糖蛋白,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各種組織損傷或炎癥、腫瘤時升高。AAG又是多種藥物的主要結合蛋白,其濃度的變化將影響藥物的代謝,因此,測定AAG對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意義。AAG由肝臟合成,肝臟有實質(zhì)性損傷時,合成減少,導致血中水平的降低。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胰腺囊腫等所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患者AAG均增高,可用于肝細胞性黃疸的鑒別診斷。α1-抗胰蛋白酶AAT參考值:90~200mg/d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中α1-抗胰蛋白酶(AAT)的含量。α1-抗胰蛋白酶是由肝臟合成的含糖10%~20%的一種糖蛋白。AAT是血液中最主要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對糜蛋白酶、凝血因子XII輔助因子及中性粒細胞的中性蛋白水解酶等其他酶也有抑制作用;也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癥性疾患時,α1-抗胰蛋白酶可透過毛細血管進入組織液,在炎癥局部往往濃度很高,對急性炎癥疾病有一定限制作用。感染性疾病(細菌性、病毒性)、惡性腫瘤、膠原病、妊娠、外科手術、藥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藥、腎上腺類固醇、前列腺素等),斑疹傷寒等會導致AAT含量升高;AAT缺乏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癥肝炎、腎病綜合征、蛋白喪失性胃腸病、營養(yǎng)不良、未成熟兒、腎移植早期排斥反應等會導致AAT含量降低。乙醇ALC參考值:0~4.3mmol/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尿液中乙醇(ALC)的含量。血液中的乙醇一般是飲酒攝入,被胃腸道吸收后進入血液,由肝臟以恒定速率代謝清除。在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乙醛,其可與蛋白結合,形成的乙醛-蛋白結合物可直接作為細胞毒物質(zhì)引起細胞損傷,也可作為具有抗原性的刺激物,產(chǎn)生抗體。乙醇對身體也有直接毒性作用,長期過量飲酒容易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胰腺炎以及酒依賴性精神障礙等疾病。懷孕婦女飲酒可導致胎兒精神與運動器官發(fā)育不良以及胎兒酒精綜合癥。酒依賴者一次性飲酒過量可引起急性中毒,其中毒癥狀與血中乙醇濃度有一定相關性,血乙醇濃度越高,中毒癥狀越深。因此,根據(jù)臨床癥狀和血中乙醇濃度可以判斷中毒程度。谷氨酸脫氫酶GLDH參考值:0~12.2U/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中谷氨酸脫氫酶(GLDH)的活性。谷氨酸脫氫酶是一種主要存在于細胞線粒體基質(zhì)中的酶,以肝臟含量最高,其次為腎臟、胰腺、腦、小腸粘膜及心臟等器官。正常人血液中GLDH活性很低,在肝細胞發(fā)生壞死時進入血液,因此肝臟疾病時尤其是涉及肝細胞線粒體損害時其活性升高顯著,故常用來檢查線粒體的受損程度,是肝實質(zhì)損害的敏感指標。乙醇中毒伴肝細胞壞死、慢性肝炎、鹵烷致肝細胞中毒、缺血性肝炎時,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顯升高。GLDH可用于阻塞性黃疸和非阻塞性黃疸鑒別、高血清轉氨酶的鑒別診斷、評價肝細胞損害的嚴重程度等。對于肝臟疾病的診斷,GLDH敏感性優(yōu)于ALT、AST。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參考值:44~116U/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的活性。原發(fā)性肝癌病人血清中GPDA活性顯著高于正常人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癥、阻塞性黃疸的患者,但是重癥肝炎、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的升高程度大于肝癌病人。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GPDA的活性正常。胃癌患者血清中GPDA的活性降低,其它良性胃腸道疾病時,血清中GPDA的活性也略有降低。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線粒體同工酶mAST參考值:<10U/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中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線粒體同工酶(mAST)的活性。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廣泛存在于多種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順序為心臟、肝、骨骼肌和腎等。AST包括兩種受不同基因控制的同工酶,分別存在于細胞質(zhì)(cAST)和線粒體(mAST)中。mAST是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位于線粒體的同工酶,在嚴重組織損傷時線粒體酶釋放較多,可導致血清mAST增高。血清mAST增高可反映亞細胞結構損傷的嚴重性,是診斷肝細胞損害和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標。在肝臟疾病中,mAST測定可用于評價肝細胞壞死和判斷愈后,診斷患者有無活動性酒精性肝??;在心臟疾病中可判斷心肌梗死的治療效果和愈后情況。三、心肌酶譜檢查項目臨床意義(9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乳酸脫氫酶LDH參考值:135~225U/L乳酸脫氫酶增高:見于心肌梗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梗死、某些惡性腫瘤、腎疾病、白血病等;降低無臨床意義。α-羥丁酸脫氫酶HBDH參考值:72~182U/L增高見于心肌梗死。α-羥丁酸脫氫酶增高主要見于心肌梗死、活動性風濕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貧血。α-羥丁酸脫氫酶的測定常用于心肌梗死輔助診斷。肌酸激酶CK參考值:女24~170U/L;男0~190U/L肌酸激酶活性增高常見于各種類型的進行性肌萎縮,假肥大性肌營養(yǎng)障礙等。增高:主要見于心肌梗死及各種類型進行性肌萎縮、骨胳肌損傷、肌營養(yǎng)不良、急性心肌炎、腦血管意外、腦膜炎、甲狀腺功能減退、劇烈運動、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藥物。肌酸激酶活性的測定對以上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參考值:<25U/L主要見于急性心肌梗死。CK-MB是診斷及監(jiān)測AMI病人病情的敏感而特異的指標。肌酸激酶同工酶常用于心肌梗死的診斷。肌紅蛋白MB參考值:≤70ng/mL升高:見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損傷、肌營養(yǎng)不良、肌萎縮、多發(fā)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長期休克等。MB是人體橫紋肌組織所特有的一種蛋白質(zhì),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甚微。當心肌和骨骼肌受損時可以從受損的細胞中釋放出來。由于MB分子量小,所以容易較早被釋放入血循環(huán),AMI患者在發(fā)病后2~3小時MB即開始升高,在7~10小時后達到峰值,約24小時恢復至參考值范圍,所以MB成為近年來測定AMI的一項重要指標。血清MB的測定有助于心梗、肌肉營養(yǎng)不良、心肌炎及心肌病的診斷,有助于疾病治療和預后的評估。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參考值:12~68U/L。升高:見于結節(jié)病、肺結核、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甲亢、糖尿病、虹膜炎、免疫母細胞肉瘤等疾??;降低:見于哮喘、急性心原性肺水腫、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自發(fā)性氣胸、肺纖維化、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等。ACE可催化血管緊張素I(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緊張素II,使血管進一步收縮,血壓升高。也可作用于腎上腺皮質(zhì),促進醛固酮的分泌。因此,ACE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重要成分。ACE還催化具有降壓作用的緩激肽水解而失去活性。ACE存在于多種細胞,如神經(jīng)細胞和腎小管基底細胞,內(nèi)皮細胞多見,它附著于內(nèi)皮細胞表面可被分解釋放入血循環(huán)。ACE活性升高是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DD基因型與高血清ACE濃度相關,易導致心梗和心肌病。用ACE抑制劑監(jiān)測抗高血壓藥治療時,檢測ACE的濃度有利于抑制劑的用藥量監(jiān)控。血清ACE活性明顯升高對未治療的活動期結節(jié)病患者是重要的診斷依據(jù)。ACE活性明顯增高時,又可以排除肉狀瘤病,大部分可能是高雪氏病。其他如艾滋病、麻風病、糖尿病II型、卡氏肺孢子蟲肺炎以及良性前列腺腫大都可能引起ACE水平升高。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LDH1參考值:15~65U/L升高:見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損傷性疾病、惡性貧血、溶血性黃疸、顱腦損傷累及腦干、胚胎細胞瘤病及肌營養(yǎng)不良等疾病。降低:見于肺部疾患如肺結核、慢性腎炎、多發(fā)性腎結石、腎功能不全等疾病。LDH存在于人體各組織中,其中以心臟、腎臟、紅細胞中含LDH的活性最高。通過測定總LDH、LDH1活性和分析LDH與LDH1活性的比率,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鑒別診斷會有幫助。LDH1/LDH的參考范圍為0.13-0.27。缺血修飾白蛋白IMA參考值:65.0~78.1U/m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中缺血修飾白蛋白(IMA)的含量。缺血修飾白蛋白是在缺血時由于自由基等破壞了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而產(chǎn)生的與過渡金屬的結合能力改變了的白蛋白。缺血修飾白蛋白主要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輔助診斷、對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心絞痛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ACS)具有重要意義,是一種理想的急性心肌缺血的生化標志物。肌鈣蛋白ITnI參考值:0~5μg/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中肌鈣蛋白I(TnI)含量。肌鈣蛋白復合物由三個亞單位組成,TnT、TnI、TnC。TnI是心肌細胞中的特有蛋白質(zhì)。當心肌細胞受損時,TnI被釋放入血,在胸痛發(fā)生4~6小時后,血液中TnI含量超過正常上限,12~24小時達到高峰,可持續(xù)14天之久。由于TnI釋放入血液中是心肌損傷的結果,TnI目前已成為診斷心肌損傷的前提條件。臨床上其它非AMI也可導致TnI釋放,如不穩(wěn)定心絞痛、充血性心衰,冠狀動脈分流術造成的缺血性損傷。四、腎功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0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尿素UREA參考值:血清/血漿1.7~8.3mmol/L(尿素氮5~23mg/dL)濃度升高可引起三類氮質(zhì)血癥:腎前性氮質(zhì)血癥,腎性氮質(zhì)血癥,腎后性氮質(zhì)血癥。濃度降低一般見于嬰兒,孕婦等,無意義。尿素氮增高可見下列三種情況:(1)腎性增高見于急性腎炎、慢性腎炎、中毒性腎炎、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癥、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等引起的腎功能障礙。尤其是對尿毒癥的診斷有特殊價值,其增高程度與病情嚴重性成正比,如氮質(zhì)血癥期UREA超過9mmol/L,至尿毒癥期UREA可超過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計。(2)腎前性增高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燒傷、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征等。(3)腎后性增高見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腎組織壓力,使腎小球濾過壓降低時,如前列腺肥大、腫瘤壓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兩側輸尿管結石等。減少:臨床意義較小,偶見于急性肝萎縮、中毒性肝炎、類脂質(zhì)腎病等。尿素濃度降低常見于:嚴重的肝壞死。尿酸UA參考值:血清/血漿女性140~360μmol/L;男性200~480μmol/L;尿液:≤4.76mmol/24h濃度升高多見于痛風,白血病等,腎功能受損也會增高,但不作為指標;降低見于剝脫性皮炎等。尿酸增高:血尿酸測定對痛風診斷最有幫助,痛風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包括核酸代謝增加:如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腎臟疾?。杭毙曰蚵阅I炎時,血中尿酸顯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顯著,出現(xiàn)更早。由于腎外因素對尿酸的影響較大,故血尿酸升高程度往往與腎功能損害程度不平行。其他: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鉛中毒、子癇、妊娠反應、飲食中脂肪過多、肥胖、糖尿病等。尿酸減少:遺傳性黃嘌呤尿癥和剝脫性皮炎等。肌酐CR參考值:苦味酸法:血清/血漿女性53~97μmol/L;男性80~115μmol/L;尿液女性97~177μmol/24h;男性124~230μmol/24h酶法:血清/血漿女性44-106umol/L;男性53-123umol/L;首次晨尿:1530-15320umol/L;24小時尿:6.6-15.0mmol/d肌酐濃度反應腎臟損害、尿路通暢性等腎功能,是一項比尿素尿酸更特異的腎功能指標,受飲食、運動、激素、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等因素的影響較少,與疾病嚴重性平行。腎臟代償與儲備能力強,只有腎功能明顯受損才使肌酐濃度升高。肌酐增高:腎病初期肌酐值常不高,直至腎實質(zhì)性損害,血肌酐值才升高。其值升高3~5倍提示有尿毒癥的可能,升高10倍,常見于尿毒癥。如果肌酐和尿素氮同時升高,提示腎嚴重損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常為腎外因素所致。肌酐降低:腎衰晚期、肌萎縮、貧血、白血病、尿崩癥等。尿微量白蛋白MALB參考值:尿液<30mg/L;血清/血漿35~53mg/L是預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血管損傷的敏感指標。對判斷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胱抑素CCYS-C參考值:0~1.03mg/L。升高:見于腎病綜合癥、腎小球濾過功能疾病、高血壓病腎損害、腎移植術后功能損害、糖尿病腎病等疾病。腎小球濾過率(GFR)是檢測腎功能的最直接的指標,在腎病早期就出現(xiàn)GFR的降低。準確的腎小球濾過率的檢測能夠反映腎病的進程,指導用藥從而避免腎臟功能的損傷。目前,常用肌酐清除率的方法來評價腎小球濾過率。血清中的肌酐中度特異,但是靈敏度低,只有當GFR下降到50%或更低時才有顯著升高。并且肌酐的升高受肌肉重量,體表面積影響很大,也就是說和年齡,性別,身高都會影響肌酐量。胱抑素C(CYS-C)是一種小分子量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所有的有核細胞都能穩(wěn)定地產(chǎn)生CYS-C。CYS-C幾乎完全被腎小球濾過,然后由腎小管重吸收,并且腎小管不分泌,也不通過腎小管排泄。CYS-C不受炎癥反應、性別、肌肉以及年齡變化的影響。所以CYS-C是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β2-微量球蛋白BMG參考值:血清0.8~1.8mg/L;尿液0.03~0.10mg/24h升高:見于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或濾過負荷增加等。降低:臨床偶見于鐮狀細胞貧血性腎病,是由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增多。BMG是一種低分子量的蛋白質(zhì),分子量大約為11800。人的血、尿液、腦脊液中都含有BMG。檢測血清中的BMG利于腎功能失調(diào)、惡性腫瘤的診斷并有利于對疾病治療、預后的評估。BMG正常時可透過腎小球,在近端腎小管幾乎全部被重吸收和降解。急性腎炎、慢性腎炎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因腎小球濾過率及腎血流量降低,血清中BMG升高。并比血清肌酐濃度升高更早、更顯著。高血壓、糖尿病等引起的腎損傷均有血清BMG的升高,具有早期診斷意義。尿中的BMG的濃度主要與腎小管的發(fā)育和功能有關。當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時,尿中的BMG濃度明顯增加,稱為腎小管性蛋白尿,主要見于以下疾?。耗I盂腎炎、抗生素中毒性腎病、重金屬中毒引起的腎小管損傷等。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參考值:0.3~12U/L升高:見于急慢性腎炎,休克引起的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癥、中毒性腎病等。NAG是一種溶酶體酶,又稱尿酶,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中。在前列腺和腎近端小管中含量最高。正常情況下,血清中NAG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從尿中排泄。尿中NAG的升高是腎臟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是腎小管損傷的敏感指標。腎移植患者,尿NAG測定可早期發(fā)現(xiàn)排斥反應,一般在臨床指征前1-3天即有尿NAG增高。目前把mALb和腎小管標記蛋白(NAG等)作為早期發(fā)現(xiàn)和監(jiān)控糖尿病合并癥的常規(guī)指標。另外,尿NAG的監(jiān)測在多種腎實質(zhì)疾患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是腎臟損害的較敏感指標,增高見于急慢性腎炎,休克引起的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中毒性腎病等。視黃醇結合蛋白RBP參考值:血清25~70mg/L,尿液<0.7mg/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尿液中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的含量。RBP是血液中特異結合維生素A的結合蛋白,在維生素A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由肝臟合成,廣泛分布于血液、腦脊液、尿液及其他體液中。測定RBP能早期發(fā)現(xiàn)腎小管的功能損害,并能靈敏反映腎近曲小管的損害程度,還可作為肝功能早期損害和監(jiān)護治療的指標。血清RBP濃度降低常見于維生素A缺乏,或患有肝、膽管疾患,此外,吸收不良綜合癥、阻塞性黃疸、肝硬化及重癥感染、甲亢等時,血清RBP濃度可降低。血清RBP濃度升高常見于引起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的腎臟疾病,除此之外,引起血清RBP濃度升高的疾病較少見。尿總蛋白UTP參考值:尿液1~14mg/dL;腦脊液15-45mg/dL用于檢測人體尿液或腦脊液中總蛋白(UTP)的含量。檢測尿液和腦脊液的總蛋白分別對于診斷腎臟疾病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尿液蛋白的明顯升高主要見于緊張或劇烈的運動、發(fā)燒或體溫降低、腎病、糖尿病腎病和尿路感染等。腦脊液總蛋白的檢測對于診斷腦膜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和腦溢血等有較大的幫助。α1-微球蛋白α1-MG參考值:血清11~30mg/L;尿液0~12mg/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或尿液中α1-微球蛋白(α1-MG)的含量。α1-微球蛋白是由肝臟產(chǎn)生的相對分子量較小的一種糖蛋白,在血液中以游離型和結合型兩種形式存在。游離型α1-MG可以被腎小球濾過,然后大部分被腎小管重吸收降解。α1-MG的產(chǎn)生量恒定,尿中的排出量較少受腎外因素的影響。臨床上檢測α1-MG主要是用于腎功能評價及用作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尿液中含量增高而血清中含量正常是由于腎小管重吸收減少,見于腎小管疾病及慢性腎盂腎炎,而膀胱正常;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尿液含量正常是由于腎小球病變,濾過率降低,見于急性或慢性腎炎;血清中含量和尿液中含量均升高是由于生成增多并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見于惡性腫瘤等疾病。α1-MG的穩(wěn)定性和診斷特異性優(yōu)于β2-微球蛋白,是腎功能損傷早期診斷的特異性指標。當肝功能重度損傷時,血清α1-MG含量降低;患肝癌時,血清α1-MG含量會升高,因此α1-MG還可用作肝功能疾病的輔助診斷。五、糖代謝檢查項目臨床意義(5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葡萄糖GLU參考值:3.9~6.4mmol/L病理性增高常見于胰島功能低下,腦震蕩,腦溢血等;病理性減低見于呆小癥,長期營養(yǎng)不良,酒精中毒等。生理性高血糖:見于飯后1~2小時;攝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緒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時。病理性高血糖:內(nèi)分泌腺功能障礙引起高血糖;顱內(nèi)壓增高刺激血糖中樞使血糖升高;脫水引起高血糖(如嘔吐、腹瀉和高熱等也可使血糖輕度升高);麻醉、感染性疾病、毒血癥、抽搐、胰腺炎、胰腺癌等情況下也可出現(xiàn)高血糖。生理性低血糖:見于饑餓和劇烈運動。病理性低血糖: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減退而使生長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分泌減少;嚴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臟儲存糖原及糖異生等功能低下,肝臟不能有效地調(diào)節(jié)血糖。血糖測定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糖化血清蛋白GSP參考值:≤286μmol/L血清蛋白半壽命較短,可有限的反映患者過去1~2周內(nèi)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可反映DM患者近2~3周內(nèi)血糖的水平。能及時監(jiān)測病情,調(diào)整治療方案??勺鳛橐葝u素治療DM的病情監(jiān)測指標??勺鳛镈M妊娠與孕期高血糖的鑒別。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參考值:3.0-6.0%升高:見于血糖升高、糖尿病等。糖化血紅蛋白實驗反映糖尿病病人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糖尿病病人的監(jiān)測管理。葡萄糖在血紅蛋白β鏈N-末端纈氨酸殘基特異性地修飾血紅蛋白形成糖化血紅蛋白,其濃度與紅細胞生命周期的血糖平均水平有關。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病人2-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的一個很好的指標。D3羥丁酸D3H參考值:0.02~0.27mmol/L升高:見于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血清β-羥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顯升高,升高程度與病情相關,酮癥酸中毒患者高于無酮癥糖尿病患者,在無酮癥糖尿病患者中β-羥丁酸陽性率高于酮體定性陽性率。β-羥丁酸測定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酮癥酸中毒的早期診斷及預防病情惡化等方面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乳酸LAC參考值:12~16mg/dL升高:見于與激烈活動相關的組織缺氧、呼吸衰竭或低灌注狀態(tài)、嚴重脫水、敗血癥和惡性腫瘤及糖尿病酮中毒伴發(fā)乳酸中毒等。在肌肉細胞中,乳酸濃度升高表明代謝性酸中毒可能是乳酸中毒。與劇烈活動有關的組織缺氧會提高血清乳酸濃度。由呼吸衰竭或低灌注狀態(tài)引起的組織缺氧,則可見到危及生命的乳酸中毒。嚴重的脫水也會導致肌肉細胞氧傳送的減少。乳酸中毒可能經(jīng)常伴隨糖尿病酮中毒。組織氧耗量的加大(如在敗血癥和惡性腫瘤中所見)也會導致乳酸中毒。乳酸血癥的嚴重程度可以幫助揭示潛在疾病的嚴重性。六、胰腺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2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α-淀粉酶α-AMY參考值:血清/血漿25~104IU/L,尿液<450IU/L增高見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減低見于某些肝硬化、肝炎等肝病。α-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血清高于500IU/L有診斷意義,達到350IU/L應懷疑此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闌尾炎、腸梗阻、胰腺癌、膽石癥、潰瘍性穿孔、注射嗎啡后血清淀粉酶可升高,但低于500IU/L。尿淀粉酶下降較血清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測尿淀粉酶更有價值。α-淀粉酶降低:胰腺組織壞死、肝炎、肝硬變、肝癌、急性膽囊炎等,淀粉酶可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重度燒傷、妊娠毒血癥、急性酒精中毒時,淀粉酶亦可降低。脂肪酶LPS參考值:5.6~51.3IU/L。升高:見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膽管炎、脂肪組織破壞、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等。脂肪酶(LPS)是一組特異性較低的脂肪水解酶類,主要來源于胰腺,其次為胃及小腸,能水解多種含長鏈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進入循環(huán),但因共脂肪酶相對分子量較小,可以從腎小球濾出,急性胰腺炎時,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血清脂肪酶活性病理性升高常見于:急性胰腺炎,可持續(xù)升高10~15天;胰腺癌和膽管炎時也常常增高;脂肪組織破壞時,如骨折、軟組織損傷手術后可輕度增高;個別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的患者也可能增高。七、胃蛋白酶原I/II檢查項目臨床意義(2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胃蛋白酶原IPGI參考值:PGI大于70ng/mL,PGI/II比值小于3.0升高:見于胃癌、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降低:萎縮性胃炎、胃癌。胃蛋白酶原IIPGII參考值:0~15ng/ml,PGI/II比值小于3.0升高:見于胃底腺管萎縮、腸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異型增生等。胃蛋白酶原(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分為PGI和PGII兩種亞群。PGI來源于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頸粘液細胞,PGII則來源于全胃腺(胃賁門腺、胃底腺、胃竇幽門腺)和遠端十二指腸Brunner氏腺,前列腺和胰腺也產(chǎn)生少量PGII,胃粘膜合成的PGII約為總量的25%。合成后的PG大部分進入胃腔,在酸性胃液作用下活化成胃蛋白酶,只有少量(約1%)PG透過胃粘膜毛細血管進入血循環(huán)。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態(tài)和功能:PGI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分泌減少或胃粘膜腺體萎縮PGI降低;PGII與胃底粘膜病變的相關性較大(相對于胃竇粘膜),其升高與胃底腺管萎縮、腸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異型增生有關;PGI/II比值進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展相關。因此,聯(lián)合測定PGI和PGI/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學活檢”的作用。八、血氣電解質(zhì)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0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氯離子Cl參考值:95~105mmol/L氯離子降低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如失鹽性腎炎、代謝性酸中毒等,血清氯增高見于脫水,囊性纖維化(又稱先天性粘液稠厚癥)。氯增高常見于脫水,持續(xù)腹瀉及碳酸氫鹽丟失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腎功能不全、腎上腺功能下降或升高導致的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等。氯降低常見于酸中毒、失鹽性腎炎和過度出汗等。鈣Ca參考值:血清/血漿2.05~2.54mmol/L;尿液:女性<6.24mmol/24h;男性<7.49mmol/24h濃度升高見于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阿狄森氏病、低血鈣癥、佝僂病、慢性腎炎、代謝性酸中毒、腫瘤、維生素A過多癥等。鈣降低常見于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的甲狀旁腺機能減退、慢性腎衰維生素A缺乏癥、代謝性堿中毒等。無機磷P參考值:血清/血漿0.87~1.45mmol/L;24h尿液12.9~42.0mmol/24h增高見于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磷酸鹽排泄障礙,以及甲狀腺機能減退、多發(fā)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等。減低見于腎近曲小管變性、甲狀腺機能亢進、佝僂病等。鎂Mg參考值:血清/血漿0.7~1.1mmol/L;尿液3~5mmol/L;腦脊液2.34~3.13mmol/L鎂濃度降低主要與消化道失鎂,尿路失鎂及攝取不足有關,常見于肝硬化,胰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酸中毒等,可出現(xiàn)抽搐,強直,反射亢進等癥狀。腦脊液鎂降低見于病毒性腦炎及局部缺鐵性腦病。鎂離子增高常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甲狀腺機能減退、多發(fā)性骨髓瘤等。二氧化碳CO2參考值:22~29mmol/L可刺激呼吸中樞,當分壓較大時,有抑制呼吸中樞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險。二氧化碳增高: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呼吸中樞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和氣胸等。二氧化碳減低:代謝性酸中毒:如嚴重腹瀉、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癥、感染性休克、服酸性藥物過多等;慢性呼吸性堿中毒,由于長時間呼吸增速,肺泡中PCO2減低,腎小管代償性HCO3-排出增多。鈉Na參考值:136~146mmol/L升高:見于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垂體瘤、嚴重脫水,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亢進等。降低:見于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失鈉,腎炎、腎病綜合癥、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不全、尿崩癥、糖尿病等尿路失鈉,燒傷、大汗時皮膚失鈉。鉀K參考值:3.5~5.1mmol/L(13.7~19.9mg/dL)。血鉀增高,見于:①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毒癥時鉀排出障礙;②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③各種原因引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④重度溶血、大量輸入庫存血、擠壓綜合征、灼傷等;⑤大量使用含鉀藥物;⑥高滲性脫水。血鉀降低,見于:①嚴重感染、慢性消耗疾病等長期食欲不振以及手術后禁食時間過長而又未注意補鉀者;②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或長期大量使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許多利尿劑的長期使用;急性腎功能衰竭由尿閉期轉入多尿期;③堿中毒;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時或以胰島素加葡萄糖作為能量合劑使用④大量輸入無鉀液體致血漿稀釋,使血清鉀降低。血清鐵Fe參考值:成年男59~158ug/dL(10.6~28.3umol/L);成年女37~145ug/dL(66~26.0umol/L)。升高:見于紅細胞破壞增多、紅細胞再生或成熟障礙性疾病、鐵的利用率降低、貯存鐵釋放增加、鐵的吸收率增加。降低:見于機體攝取不足、機體失鐵增加、泌尿生殖道和胃腸道的出血、體內(nèi)鐵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時補充、體內(nèi)貯存鐵釋放減少、某些藥物治療等。在臨床上,血清鐵降低見于缺鐵飲食、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妊娠,或嬰幼兒生長發(fā)育需鐵量增高所致缺鐵性貧血;慢性感染、肝硬化、尿毒癥、腎病綜合癥、惡性腫瘤。血清鐵升高見于鐵劑治療過量、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血紅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急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鋅Zn參考值:血清70~115ug/dL(10.7~17.7umol/L);尿液100~1000ug/24h鋅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青少年、嬰兒、孕婦、癌癥及燒傷病人是缺鋅的高發(fā)人群。降低:見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組織燒傷、肝臟病、腎臟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升高: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垂體及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嗜酸粒細胞增多癥,高血壓患者。銅Cu參考值:10.0~24.4umol/L(63.5~155ug/dL)銅是廣泛分布于體內(nèi)的微量元素。血清中的銅主要以銅藍蛋白-銅及清蛋白-Cu2+形式存在。銅是含銅酶的重要成份,對細胞、呼吸、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升高:(1)膽汁郁滯,不論肝內(nèi)或肝外膽汁郁滯都可有血清銅和血漿銅藍蛋白增高,因為肝內(nèi)銅隨膽汁排入腸道,當膽汁郁滯反流必有血清銅的升高。利用鐵/銅的比值可鑒別黃疸,若血清Fe++/Ca++比值1,多見于病毒性肝炎;若Fe++/Ca++比值<1,應考慮為阻塞性黃疸。(2)惡性腫瘤,如肝癌、淋巴肉芽腫、惡性淋巴瘤等血清銅亦可增高;銅藍蛋白亦增高。(3)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白血病等亦有血清銅含量增加。(4)其他,如風濕病、感染、心肌梗塞、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亦可有血清銅增加。降低:(1)肝豆狀核變性,因大量銅沉著在腦及肝組織內(nèi),血清銅含量降低,銅藍蛋白明顯降低。(2)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征、腎病綜合征,可出現(xiàn)血清銅降低。九、風濕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類風濕因子RF參考值:<20IU/ml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診斷很有意義。類風濕因子是一種自身抗體,包括所有類型的免疫球蛋白,它們是抗變性或聚合lgG分子FC片段的抗體,檢測RF為鑒別診斷風濕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十、特種蛋白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6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抗鏈球菌OASO參考值:<166IU/mL升高:見于見于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等疾病,也見于少數(shù)肝炎、腎病綜合征、結核病、結締組織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以及有些過敏性紫癜、高膽固醇血癥、巨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等疾病。機體被鏈球菌感染后可產(chǎn)生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此抗體是鏈球菌的外毒素。檢測ASO有助于診斷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疾病如類風濕、急性腎小球疾病、猩紅熱和扁桃體炎等疾病。A組鏈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開始升高,4-6周可達高峰,并能持續(xù)數(shù)月,當感染減退時,ASO值下降并在6個月內(nèi)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復發(fā)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測定,抗體效價逐漸升高對診斷有重要意義,抗體效價逐漸下降,說明病情緩解。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結節(jié)性紅斑、猩紅熱、急性扁桃體炎等ASO明顯升高。少數(shù)肝炎、結締組織病、結核病及多發(fā)性骨髓瘤病患者亦可使ASO增高。除了急性階段外,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檢測不到ASO值的升高。在腎病綜合征和抗體缺乏綜合征患者的血清中僅有極低含量的ASO。C反應蛋白CRP參考值:0~0.6mg/dL升高:見于機體發(fā)炎,尤其以肺炎球菌感染、組織感染等多種疾病升高明顯。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機體發(fā)炎時,患者血清中的CRP升高。尤其以肺炎球菌感染、組織感染等多種疾病升高明顯。在1930年,CRP由Tillet在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CRP已成為檢測感染和發(fā)炎的敏感指標。并對手術后患者的監(jiān)測和對嬰兒感染的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幫助。研究還發(fā)現(xiàn),正常值范圍內(nèi)的高水平CRP與心肌疾病的死亡率有關,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前白蛋白PALB參考值:20~40mg/dL前白蛋白是一類富含色氨酸55KDa的蛋白,由肝細胞合成,主要作用是結合與轉運。前白蛋白是反映體內(nèi)蛋白狀態(tài)的優(yōu)良指標。前白蛋白降低見于蛋白質(zhì)營養(yǎng)不良(PCM)、肝功能損傷、肝硬化、外傷及感染。帕金森氏病、飲酒和口服避孕藥可導致前白蛋白升高。轉鐵蛋白TRF參考值:170~340mg/dLTRF在急性時相反應中往往降低。因此在炎癥、惡性病變時常隨著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時下降。在慢性肝疾病及營養(yǎng)不良時亦下降,因此可以作為營養(yǎng)狀態(tài)的一項指標。TRF連接上鐵離子之后可以防止鐵中毒以及通過腎的流失。其水平的升高常見于鐵缺乏癥、懷孕、雌性激素的控制以及類脂質(zhì)腎病。其水平的降低常見于遺傳性的缺陷、睪丸激素的控制、感染、急性炎癥、某些類型的腎炎、腫瘤、血色素缺失、急性的瘧疾以及營養(yǎng)不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參考值:>1300U/L(采用EDTA抗凝血)降低:見于藥物性溶血、蠶豆病、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等。G6PD是一種存在於人體紅血球內(nèi),協(xié)助葡萄糖進行新陳代謝之酵素,代謝過程中的NADPH能保護紅血球免受氧化物質(zhì)的威脅。G6PD缺乏時,若身體接觸到具氧化性的特定物質(zhì)或服用了這類藥物,紅血球就容易被破壞而發(fā)生急性溶血反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性疾病,由于該基因為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常見于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G6PD缺乏是誘發(fā)伯氨奎啉類藥物性溶血、蠶豆病、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某些感染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對高發(fā)病區(qū)人群進行該項指標的篩查,可以有效預防溶血癥的發(fā)生。進行婚前體檢和產(chǎn)前檢查對優(yōu)生優(yōu)育和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有重要意義。D-二聚體DD參考值:<1.0ug/mL。升高:見于體內(nèi)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D-二聚體(D-dimer,DD)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降解產(chǎn)物,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和D-二聚體最大的區(qū)別之一是,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可以以纖維蛋白原為底物,而D-二聚體是以纖維蛋白為作用底物,因此,在原發(fā)性纖溶時D-二聚體水平并不增高,而FDP水平增高。DD反映了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激活。D-二聚體的檢測對于快速血栓性疾病及時診斷以及溶栓治療的療效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補體C3C3參考值:82~180mg/dL。升高:見于急性炎癥、傳染病早期、肝癌、組織損傷等。降低:見于免疫復合物引起的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反復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關節(jié)疼痛等;還可見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菌血癥、組織損害和慢性肝炎等。C3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炎癥反映時其值升高。低值見于腎小球腎炎和免疫復合物疾病。補體主要是在肝臟中被合成的,其中補體C3和C4是最經(jīng)常被檢測的。C3是補體系統(tǒng)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個組分,它是補體兩條主要激活系統(tǒng)的中心環(huán)節(jié)。C3含量減低主要見于免疫復合物引起的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反復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關節(jié)疼痛等。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C3含量減少,病情緩解后可恢復正常,故C3的測定不僅有助于診斷,還可以觀察療效和監(jiān)測預后。補體C4C4參考值:10~40mg/dL升高:見于各種傳染病、急性炎癥、組織損傷、多發(fā)性骨髓瘤等。降低:見于免疫復合物引起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病毒性感染、狼瘡性癥候群、肝硬化、肝炎等。C4比C3敏感,炎癥時C4增高,低值表明補體激活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C4是補體經(jīng)典激活途徑的一個重要組分,它的測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治療。C4含量降低見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SLE、多發(fā)性硬化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LgA腎病。在SLE中,C4的降低常早于其它的補體成份,且緩解時較其它成份回升遲。狼瘡性腎炎較非狼瘡性腎炎C4值顯著低下。C4含量增高常見于風濕熱的急性期、結節(jié)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diter’s綜合癥和各種類型的多關節(jié)炎。免疫球蛋白IgAIgA參考值:70~400mg/dLIgA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中占15%。約有90%的血清IgA以單體形式存在,其余以二聚體和多聚體形式存在。大多數(shù)IgA不在血清中,而是以另一種重要形式——分泌性IgA存在于淚液、唾液、消化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IgA濃度的下降發(fā)生在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綜合癥中,蛋白質(zhì)從腸內(nèi)流失及通過被燙傷的皮膚而流失也可引起IgA濃度降低。IgA水平的升高與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有關,特別是肝的炎癥過程會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種骨髓瘤能產(chǎn)生大量單克隆或多克隆的IgA。免疫球蛋白IgGIgG參考值:700~1600mg/dLIgG是由血漿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數(shù)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占總免疫球蛋白的75%。它的主要功能是與抗原結合,進一步觸發(fā)抗原的分解。IgG濃度的下降發(fā)生在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綜合癥。降低也可能由于蛋白質(zhì)從腸內(nèi)流失或通過被燙傷的皮膚而流失所引起的。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IgG濃度上升,如紅斑狼瘡,慢性肝癌,傳染性疾病和膽囊纖維癥等疾病。免疫球蛋白IgMIgM參考值:40~230mg/dLIgM是一種最早期的免疫球蛋白,是初次接觸抗原后首先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在成年人的血清中,占總免疫球蛋白的5%。IgM濃度下降發(fā)生在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綜合癥中,IgM值的減少常見于蛋白質(zhì)流失性腸道疾病及燒傷。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IgM濃度上升。多種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細菌和寄生蟲傳染病、肝臟疾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膽囊纖維癥可使IgM濃度增加。B因子BF參考值:10~40mg/dL用于檢測人體血清中B因子(BF)的活性。B因子是僅有一條多肽鏈的富含甘氨酸且對熱不穩(wěn)定的一種β2球蛋白,又稱C3激活劑前體,是補體旁路活化途徑中的一個重要成分。B因子以及其它補體成分的代謝率很高。正常人血漿內(nèi)的補體每天約有1/2更新。合成率與血漿中補體水平明顯相關,血漿補體值反映了合成和分解之間的平衡。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急或慢性腎炎、混合結締組織病、急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蕁麻疹、風濕性心臟病等會導致B因子被消耗而降低。各種腫瘤疾病、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階段,B因子明顯升高。銅藍蛋白CP參考值:23~44mg/dLCP是具有酶活性的含銅的α2-糖蛋白。分子為單一多肽鏈,含許多糖側鏈,每分子含6個銅原子,因其能催化亞鐵離子氧化成高鐵離子,又稱為亞鐵氧化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