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_第1頁
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_第2頁
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_第3頁
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_第4頁
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中醫(yī)外科學第一套題咨詢答題

1.消法的含義及習慣證是啥?包括哪些治法?

消法是運用別同的治療辦法和方藥,使初起的腫瘍得以消散,別使邪毒結聚成膿,是一切腫瘍初起的治法總則。適用證:尚未成膿的初期腫瘍、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和各種皮膚疾病。運用:表邪者解表,里實者通里,熱毒蘊結者清熱,寒邪凝聚者溫通,痰凝者祛痰,濕阻者理濕,氣滯者行氣,血瘀者和營化瘀。

2.肛裂的治療原則是啥?

早期肛裂可采納保守治療,陳舊性肛裂多需采納手術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防止便秘,解除括約肌痙攣,以中斷惡性循環(huán),促使肛裂愈合。

3.簡述肉癭的臨床表現(xiàn)?

本病多見于30~40歲,以女性占多數(shù)。在結喉正中一側或雙側有單個腫塊,呈半圓形,表面光滑,可隨吞咽動作上下挪移,按之別同,生長緩慢,普通無明顯全身癥狀。有點患者可發(fā)生腫物忽然增大,并浮現(xiàn)局部疼痛。巨大肉癭可壓迫氣管移位,但非常少發(fā)生呼吸困難和聲帶麻痹,部分患者可伴有急躁、心悸、易汗、脈數(shù)、月經別調、手部震顫等;或浮現(xiàn)能食善饑、體重減輕、形體消瘦、神疲憊力、脫發(fā)、便溏等甲狀腺功能亢進征象。少數(shù)患者可發(fā)生癌變。

4.簡述間歇性跛行的臨床表現(xiàn)?

病人以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離后,下肢某部位浮現(xiàn)酸脹感及痙攣感,迫使病人停步,歇息數(shù)分鐘后癥狀緩解或消逝,再次行走又浮現(xiàn)同樣的癥狀。

5.蛇串瘡的臨床特點是啥?

皮膚上浮現(xiàn)紅斑、水皰或丘皰疹,累累如串珠,羅列成帶狀,沿一側身邊神經分布區(qū)浮現(xiàn),局部刺痛,或伴晷核腫大。多數(shù)患者愈后非常少復發(fā),極少數(shù)病人可多次發(fā)病。好發(fā)春秋季節(jié),四季皆有。好發(fā)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本病好發(fā)于胸脅部,故又名纏腰火丹,亦稱為火帶瘡、蛇丹、蜘蛛瘡等。

咨詢答題

1.試述乳癰的辨證論治(內治法)?

(1)氣滯熱壅證(郁乳期):(A)證候:乳汁郁積結塊,皮群別變或微紅,腫脹疼痛;伴惡寒發(fā)熱,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脈數(shù)。(B)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腫。(C)方藥:瓜蔞牛蒡湯加減。乳汁壅滯者,加王別留行、路路通、漏蘆通乳;腫塊明顯者,加當歸、赤芍、桃仁等活血祛瘀。

(2)熱毒熾盛證(成膿期):(A)證候:XXX腫塊逐漸增大,腫痛加劇,浮現(xiàn)跳痛,皮膚欣紅灼熱,腫塊中軟,按之波動,穿刺有膿,或有“傳囊之變”;伴有壯熱,口渴,便秘,尿赤等;舌苔黃,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B)治則:清熱解毒,托里透膿。(C)方藥:透膿散加減。

(3)正虛毒戀證(潰后期):(A)證候:潰破后局部腫痛難消,膿液稀薄,淋漓別斷,愈合緩慢或

形成乳漏,伴神疲體倦,乏力,面XXX少華,或低熱別退,納差,舌淡,苔薄黃,脈弱無力。(B)治則:益氣合營托毒。(C)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2.常見的三種脫疽臨床怎么鑒不診斷?

(A)血栓閉塞性脈管炎(B)動脈硬化性閉塞癥(C)糖尿病腳

(1)發(fā)病年齡:20到40歲;40歲以上;40歲以上

(2)淺靜脈炎:游走性;無;無

(3)高血壓:極少;大部分有;大部分有

(4)冠心?。簾o;有;可有可無

(5)血脂:基本正常;升高;多數(shù)升高

(6)血糖、尿糖:正常;正常;血糖高,尿糖陽性

(7)受累血管:中、小動脈;大、中動脈;大、微血管

病案題

1.患者,女,58歲,工人。主訴:左小腿紅腫、惡寒發(fā)熱2天?;颊吆鋈粣汉l(fā)熱,全身別適,左小腿起紅斑,迅速蔓延成片,灼熱疼痛,曾有腳鮮及類似發(fā)作史。查:溫度39度,左小腿中下段片狀紅斑,腫脹皮膚光亮,顏群鮮紅,略高起皮膚,邊界清晰,灼熱觸痛,腹股溝有淋巴結腫大。舌質絳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

答:(1)病機:血熱火毒兼有濕熱。(2)診斷:小腿丹毒(流火)。(3)分型:濕熱毒蘊型。(4)治則:清熱利濕,涼血解毒。(5)方藥:五神湯和卑解滲濕湯加減。

2.患者,女,26歲,右下腹疼痛半天,患者飲食別節(jié),6小時前浮現(xiàn)上腹部疼痛,伴有輕度惡心,無嘔吐,無寒熱?,F(xiàn)腹痛以右下腹為主,呈陣發(fā)性加重,大便未解,小便調,查體:腹部平軟,右下腹壓痛明顯,輕度反跳痛,結腸脹氣試驗陽性。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顯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舌紅,苔黃膩,脈弦。

答:(1)西醫(yī)診斷:急性闌尾炎。(2)中醫(yī)診斷:腸癰。(3)中醫(yī)證型:瘀滯證。(4)治法:行氣活血,通腑泄熱。(5)方藥:大黃牡丹皮湯。

填空題:

1.外科病變發(fā)于上部者,多因風溫、風熱引起;發(fā)于中部者多因氣郁、火郁所致;發(fā)于下部者多因寒濕、濕熱引起。

2.瘡瘍中期宜用托法,透托法適用于瘡瘍釀膿尚未成熟,毒盛正別虛者;補托法適用于瘡瘍中期正虛毒戀,別能托毒外達,瘡形平榻,腫勢散漫,難潰難腐的虛中加實證。

3.股腫早期可浮現(xiàn)嚴峻并發(fā)癥肺栓塞,應引起重視。

4.肛腸疾病中常見的致病因素有風、濕、熱、燥、氣虛和血虛。

5.足濕氣臨床分為水皰型、糜爛性和脫屑型三型。

多選題

1.用于陽證的膏藥有--太乙膏、千捶膏。

2.內托法常用方劑有--透膿散、托里消毒飲、神功內托散。

3.濕疹的特點有--劇烈瘙癢、皮損對稱分布、有濕潤傾向、易成慢性。

4.肛門直腸疾病常見癥狀有--便血、疼痛、流膿、脫出。

5.尋常型白匕的臨床特征有--紅斑

、白XXX鱗屑、薄膜現(xiàn)象、點狀出血。

6.肛門膿腫好發(fā)于--肛門旁皮下、直腸粘膜下、坐骨直腸間隙、骨盆直腸間隙、直腸后間隙。

7.顏面部疔瘡易浮現(xiàn)的合并癥有--走黃、流注、復骨疽。

8.腸癰需與下列哪些疾病相鑒不--胃穿孔、宮外孕、急性膽囊炎、右側輸卵管結石、黃體破碎。

9.甲狀腺的經絡與哪些臟腑有關--肝、腎。

10.慢性前列腺炎臨床表現(xiàn)--尿頻、尿道口溢白濁。

B型題

1.高出皮面的局限性堅實性突起是--丘疹。

2.別高于皮面的局限性皮膚顏XXX變化是--斑疹。

3.創(chuàng)立以陰陽為綱辯證思想的專著是--外科證治全生集。

4.重視調理脾胃、反對寒涼克伐的專著是--外科正宗。

5.以大便帶血為要緊表現(xiàn)的疾病是--息肉痔

6.以肛門疼痛為要緊表現(xiàn)的疾病是--肛癰。

7.子癰的臨床特點--睪丸或附睪腫痛,陰囊無紅腫。

8.囊癰的臨床特點--睪丸無腫痛,陰囊紅腫熱痛。

9.肉癭氣滯痰凝型的代表方--逍遙散合海藻玉壺湯。

10.筋瘤氣虛血瘀型的代表方--補陽還五湯。

A2型題

1.患者,男,40歲。左手食指紅腫8天--D切開引流減壓。

2.患者,男,8歲,4天前頸前結喉處紅腫疼痛--A鎖喉癰。

3.患者,女,5歲,右乳暈處輕微腫脹疼痛--D乳歷。

4.某女,20歲,左乳腺外上方圓形腫塊--C乳核。

5.某女,18歲,半年前頸前呈布滿性腫大--B氣癭。

6.某男,28歲,訴肛門旁流膿--C肛漏。

7.廉瘡好發(fā)部位是--B小退下三分之一。

8.某男,30歲,左腳發(fā)涼怕冷疼痛4年--B血脈瘀阻證。

9.患者女,15歲,蕁麻疹病史1月--C風團。

10.患者王某,因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服用布洛芬后--A藥毒。

A1型題

1.明清階段外科醫(yī)家王洪緒的專著是--外科證治全生集。

2.以下辨不瘡瘍陰證和陽證的要緊依據(jù),有那一項是錯誤的--膿液的有無。

3.下列哪種疔瘡最容易損傷筋骨--顏面疔。

4.好發(fā)于疏松部位,忽然蔓延成片,范圍廣泛,灼熱疼痛,紅腫以中心明顯,四周較淡,邊界別清,伴明顯全身反應,應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