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山排名_第1頁
中國十大名山排名_第2頁
中國十大名山排名_第3頁
中國十大名山排名_第4頁
中國十大名山排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中國十大名山排名中國十大名山排名

第一名:泰山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古稱岱山,春秋時改稱泰山,被尊為我國五岳之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長”、“五岳獨(dú)尊”之譽(yù)。泰山擁有豐盛的自然遺產(chǎn)。景區(qū)內(nèi)自古命名的山峰112座、崖嶺9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0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共有植物144科,989種,植被籠罩率為79.9%。泰山風(fēng)景區(qū)擁有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F(xiàn)有古建造群22處、古遺址97處、歷代碑碣819塊、歷代刻石1800余處,為討論中國古代歷史、書法等提供了重要而豐盛的實物資料。主要景觀包括天貺殿、南天門、碧霞祠、日觀峰、經(jīng)石、黑龍?zhí)兜取?/p>

其次名: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屬黃山市管轄。傳奇是中華祖先——軒轅黃帝修身煉丹而飄然成仙的地方。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出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明亮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概磅礴,雄姿靈秀。黃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精華景區(qū)1154平方公里,集“泰山之宏偉、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峨眉之秀媚、雁蕩之巧石、華山之險峻”于一體,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稱著于世。明代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曾兩游黃山,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贊譽(yù)。

黃山四季景群各異,日出、晚霞、華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還兼有“自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真可謂人間仙境。此外,還有云谷寺、松谷庵、白云溪、翡翠谷等巡游景區(qū),令人流連忘返。

第三名:峨眉山

被稱為“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位于峨眉山市境內(nèi),距樂山區(qū)30公里,高出五岳,秀甲九州,以雄秀壯美的自然體面和奇特誘人的佛教文化著稱于世。主要景觀有“雙橋

清音”等峨眉十景,主峰金頂海拔3077米,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燈“四大奇觀”。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一座自然?珍稀動植物樂園和地質(zhì)博物館。

峨眉春季萬物萌動,郁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碑?dāng)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巡游觀光、科學(xué)考察和休閑休養(yǎng)的勝地。

第四名:廬山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大漢陽峰為最高峰,海拔1474米。廬山有雄奇挺秀的山峰,變幻莫測的云海,奇特多姿的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歷史古跡。東漢明帝時,廬山成為中國佛教XXX之一,有三大名寺(西林、東林、大林)、五大叢林(海會、秀峰、萬杉、棲賢、歸宗)。主要景點(diǎn)有五老峰、三疊泉、含鄱口、大天池、小天池、花徑、仙人洞、白鹿洞書院等。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聞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第五名: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位于XXX定日縣正南方,喜馬拉雅中段的中尼邊疆處。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圣母”,它是世界最巍峨的山系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這是中國登山運(yùn)動員于1975年登上該峰后測定的精確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校正了人們長久堅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說法。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就采納了“朱姆朗馬阿林”之名(“阿林”是滿語山峰之意),并精確地標(biāo)出了它的詳細(xì)位置。

珠峰山體呈金字塔狀,山上有冰川,最長之冰川達(dá)26公里。山峰上部終年為冰雪覆

蓋,地形陡峭高峻。是世界登山運(yùn)動矚目和憧憬的地方。珠峰的氣候惡劣,風(fēng)和日麗的日子不多。常常是暴同肆虐的天氣,狂風(fēng)夾著積雪和砂石鋪天蓋地而來。攀登珠峰的時光,一年中有兩個時節(jié),一個是5月份,另一個是9月到10月。在這兩段時光里,海拔八千多米高處的風(fēng)速較小,而且很少有雨雪。

第六名:長白山

長白山位于中國東北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接壤的邊陲地帶,綿延1000公里,主峰白云海拔2691米,2500米以上山峰16座,總面積為9萬平方公里。長白山是個曾有過噴發(fā)歷史的火山。頂峰天池是個由噴發(fā)形成的火山口湖。是國際生物圈保留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海之內(nèi),珍禽異獸和奇花異草應(yīng)有盡有,許多地方林木繁茂,人跡罕至。

長白火山巨大的山體,在地球重力均衡作用這下在山體四面山麓地帶形成下陷盆地和下陷地帶——地下森林。因為火山噴發(fā)多次,在風(fēng)的作用下火灰和火山沸石,飄向北坡中國境內(nèi)。一些大量積累火山沸石和火山噴發(fā)物質(zhì)的地帶,因為雨水沖擊和風(fēng)化作用形成多處峽谷。

在長白山主峰上的天池海拔湖面高度2155米是全國最深的高山湖泊,平均水深20千米,最深處373米面積約10平方公里。因為測定最初至今已經(jīng)過多年湖四面滑坡和崩落沉積最初“圓和規(guī)劃”已面貌皆非。水深最深37.3米之處也會因為沉積而變淺,在池北端有個流瀉,使池水終年外流不息,這個外流之水形成高68米的天池瀑布,是二道白河之源。長白山是松花汀,圖們江,鴨綠江的發(fā)源地。

第七名:華山

西岳華山位于陜西西安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海拔2200米,是我國國家級風(fēng)景區(qū)。因華山位于西方,屬我國古代西部鎮(zhèn)山,故稱“西岳”、“華岳”,又因其西有少華山,故亦稱“太華山”。華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yù),數(shù)千年來,游人不絕,盛名不衰。

在五岳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曲折蜿蜒,長達(dá)12公里,處處都是陡崖絕壁,

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華山五峰中又以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三峰較高:東峰是凌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cè)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云臺)兩峰。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云臺峰頂平坦如云中之臺,聞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華山的名勝古跡也無數(shù)。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像石刻隨處可見,華山上比較聞名的古跡有玉泉院、真武宮、金天宮(白帝祠)等景點(diǎn)。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岳廟是古時祭奠西岳華山神的廟宇。

第八名: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中國福建省北部,是全國唯一一處集國家級重點(diǎn)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國家級重點(diǎn)自然庇護(hù)區(qū)于一體的聞名旅游勝地,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世界第23處、中國第4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chǎn)地,也是國家重點(diǎn)文物庇護(hù)單位。

武夷山素以其豐盛的自然生態(tài)資源、獨(dú)樹一幟的體面美景和絢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天人合一的和睦環(huán)境著稱,享有“碧水丹山”之美譽(yù),是中國最為優(yōu)秀的會議旅游勝地之一。

第九名:玉山

玉山山脈的主峰玉山海拔為3997米,不僅是XXX島上的最高峰,而且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最高峰。玉山雖然位于北回歸線附近,但因為海拔高而山頂終年積雪,以其主峰為XXX,分出十字形的東、西、南、北四峰環(huán)列,晶瑩皎潔的冰雪形同堆玉普通籠罩山頂,景觀壯美無比。

玉山峰頂有一座3米高的于右任半身銅像。XXX元老于右任晚年對祖國大陸魂牽夢繞,望斷情腸,曾在其“國殤”一詩中寫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不行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行見兮,惟獨(dú)疼痛……”。他去世之后,人們按照他的遺愿,雕塑了這座銅像,面向著大陸,安放于玉山峰頂。

第十名:五臺山

五臺山位于五臺縣內(nèi),由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座山峰環(huán)繞而成。五座山峰,峰頂都象個平臺,故稱五臺山。北臺最高,主峰海拔3058米,號稱“華北屋脊”山中氣候特別,每年四月解凍,九月積雪,盛夏氣候涼快,故又名“清涼山”,是避暑的好地方。

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相傳這里是文殊菩薩講經(jīng)說法的地方,因此寺廟林立,名寺櫛比,據(jù)歷史記載,最多的時候曾有寺院200多座,現(xiàn)存58座,主要有佛光寺、顯通寺、塔院寺、南禪寺、龍泉寺、殊像寺等。精致的建造,玲瓏的雕刻,逼真的塑像和彩畫遍及各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