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超臨界色譜2課件_第1頁
二十超臨界色譜2課件_第2頁
二十超臨界色譜2課件_第3頁
二十超臨界色譜2課件_第4頁
二十超臨界色譜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5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簡介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ography,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方法。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的一些物質(zhì),它們的物理性質(zhì)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shù)是2O世紀8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shù)。由于它具有氣相和液相所沒有的優(yōu)點,并能分離和分析氣相和液相色譜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應用廣泛,發(fā)展十分迅速。據(jù)Chester估計,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25%涉及難以對付的物質(zhì),通過超臨界流體色譜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jié)果。1.超臨界流體的特性(1)物質(zhì)的臨界點我們知道,某些純物質(zhì)具有三相點和臨界點。純物質(zhì)的相圖見圖20-s1由三相圖看出:物質(zhì)在三相點下,氣、液、固三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而在物質(zhì)的超臨界溫度下,其氣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當處于臨界溫度以上,則不管施加多大壓力,氣體也不會液化。在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物質(zhì)是以超臨界流體狀態(tài)存在。即在超臨界狀態(tài)下,隨溫度、壓力的升降,流體的密度會變化。此時的物質(zhì)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卻始終保持為流體。臨界溫度通常高于物質(zhì)的沸點和三相點。

2.超臨界流體色譜儀

1985年出現(xiàn)第一臺商品型的超臨界流體色譜儀。圖20-s6表示了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的一般流程。圖中很多部分類似于高效液相色譜儀,但有兩點重要差別:(l)具有一根恒溫的色譜柱。這點類似氣相色譜中的色譜柱,目的是為了提供對流動相的精確溫度控制。(2)帶有一個限流器(或稱反壓裝置)。目的用以對柱維持一個合適的壓力,并且通過它使流體轉(zhuǎn)換為氣體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測量。實際上,可把限流器看作柱末端延伸部分。4.固定相和流動相

用于SFC中的色譜柱可以是填充柱也可以是毛細管柱,目前,毛細管超臨界流體色譜(CSFC)由于具有特別高的分離效率,倍受人們的青睞。在SFC中,最廣泛使用的流動相要算是CO2流體,它無色、無味、無毒、易獲取并且價廉,對各類有機分子都是一種極好的溶劑。它在紫外區(qū)是透明的;臨界溫度31℃,臨界壓力7.29×106Pa;在色譜分離中,CO2流體允許對溫度、壓力有寬的選擇范圍。有時可在流體中引入1%~10%甲醇,以改進分離的選擇因子α值。除CO2流體外,可作流動相的還有乙烷、戊烷、氨、氧化亞氮、二氯二氟甲烷、二乙基醚和四氫呋喃等。5.檢測器在高效液相色譜儀中經(jīng)常采用的檢測器,如紫外、熒光、火焰光度等都能在SFC儀中很好應用。但SFC比起HPLC還具有一個主要優(yōu)點是可采用GC中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我們知道,F(xiàn)ID對一般有機物分析具有較高的靈敏度,這也就提高了SFC對有機物測定的靈敏.6.超臨界流體色譜法與其他色譜法比較

(l)與高效液相色譜法比較實驗證明SFC法的柱效一般比HPLC法要高:當平均線速度為0.6cm·S-1時,SFC法的柱效可為HPLC法的3倍左右,在最小板高下載氣線速度是4倍左右;因此SFC法的分離時間也比HPLC法短。這是由于流體的低粘度使其流動速度比HPLC法快,有利于縮短分離時間。(2)與氣相色譜法比較出于流體的擴散系數(shù)與粘度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因此SFC的譜帶展寬比GC要??;另外,SFC中流動相的作用類似LC中流動相,流體作流動相不僅載帶溶質(zhì)移動,而且與溶質(zhì)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力,參與選擇競爭。還有,如果我們把溶質(zhì)分子溶解在超臨界流體看作類似于揮發(fā),這樣,大分子物質(zhì)的分壓很大,因此可應用比GC低得多的溫度,實現(xiàn)對大分子物質(zhì)、熱不穩(wěn)定性化合物、高聚物等的有效分離。

20-6毛細管電泳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20-1概述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較原始的電泳實驗,是在一個U形一管中進行的,管中盛有溶液,兩端置有電極,加上幾百伏電壓后,首次實驗了對毒素和抗毒素的分離。1909年,L.Michaelis提出“電泳”這一術(shù)語,他的實驗是用于測定蛋白質(zhì)的等電點。此后,許多的研究報告涉及氨基酸、肽類、蛋白質(zhì)的分離。為了防止電泳完成了的溶液中,再次發(fā)生對流混合,曾使用了各種穩(wěn)定介質(zhì),如瓊脂、纖維粉、玻璃絲、硅膠及丙烯酸胺;為了防止熱擴散而使用了一種內(nèi)徑小的管道,管道內(nèi)徑由3mm縮小至75μm。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使用75μm內(nèi)徑的熔融石英毛細管,電泳分離氨基酸和肽。至此,出現(xiàn)了毛細管電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技術(shù)。

毛細管電泳,又稱高效毛細管電泳(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HPCE),它不同于經(jīng)典的區(qū)帶電泳,有如下特點:

(1)它是在內(nèi)徑(1O~200)μm的石英毛細管中進行的,在毛細管中的散熱較好,沿著管截面的溫度梯度很小,因此,可以提高加在毛細管兩端的電壓,所加電壓可高達幾十千伏。(2)它不需要阻流介質(zhì),、但可使用凝膠作分子篩介質(zhì)。(3)可使用在柱檢測法,縮短分析時間,結(jié)合計算機處理數(shù)據(jù),可實現(xiàn)自動化操作。(4)靈敏度高,檢測眼可達(10-13~1O-15)mol,使用激光誘導的熒光檢測限可達(1O-19~1O-21)mol。(5)分辨率高,理論塔板數(shù)為幾十萬至幾百萬/米。(6)取樣量少,有時只需幾個納升(nL,10-9L),流動相只需幾毫升。

Fd=f×υ式中,f是質(zhì)點平移動所受的摩擦阻力,對小的球狀物質(zhì)點,可用斯托克斯(Stokes)定律表示,即:

f=6πηr式中,η是溶液的粘度,r是離子半徑。即摩擦阻力正比于溶液的粘度、質(zhì)點大小和其電泳速度。由于存在摩擦阻力,一種帶電質(zhì)點在電場中運動,被加速到一有限速度,此速度取決于Fe和Fd,這一有限速度稱為電泳速度,υep

。當促進力與阻滯力達到平衡時,則

υep=q·E/f將上述表達式合并,作為電泳遷移率(或電泳淌度)μep。表示式,則

μep=υep/E=q士/6πηr

電泳遷移率定義為:一種質(zhì)點在每單位電場強度下的穩(wěn)態(tài)速度。μep值的大小,取決于分子的凈電荷數(shù)及其摩擦性質(zhì),(分子大小和形狀)以及所用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ε和粘度η。因而,對于每一種質(zhì)點,在電場作用下的遷移均具有特定的速度。對于大分子或膠體,其關(guān)系可表示為式中,ξ是帶電質(zhì)點的Zeta電位;ε為溶液的介電常數(shù);K是德拜一修格爾常數(shù);α為離子半徑;參數(shù)f·Kα是一個常數(shù);其值在1~1.5之間,取決于遷移質(zhì)點的形狀。HPCE分離,幾乎都是在熔融石英毛細管中完成的,熔融石英是一種高度交聯(lián)的SiO2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拉強度。石英毛細管表面含有許多硅酸基:)Si—OH,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離解。使表面帶有負電荷。由于表面帶負電,因此,帶負電荷的離子被表面排斥,而帶正電均離子則被毛細管壁吸引,如圖20-1所示在毛細管壁的陰離子,與來自主體溶液中的陽離子在石英一溶液界面上形成雙電層。由于靜電場的作用,靠近表面的那些抗衡離子是不遷移的,因此構(gòu)成所謂稠密層。由于熱運動關(guān)系,離表面遠的離子構(gòu)成可遷移層或擴散層,因為在雙電層內(nèi)離子的立體分布,就形成一種電勢梯度.當在毛細管兩端加有電場時;擴散層內(nèi)可遷移的陽離子向陰極移動。由于離子是被水化的,因此,在緩沖液中的液體也隨遷移著的陽離子一道,向陰極移動,形成一種液流,稱之為電滲流(electroosmoticflow,EOF),它是一種電泳驅(qū)動力。在雙電層內(nèi),EOF總是向雙電層內(nèi)抗衡離子方向遷移,穿過雙電層的電勢下降的程度受電滲流速度所控制。電滲流的線速度υeo,可以定義為:式中,υeo是電滲遷移率,即在單位電場強度下,電滲流的線速度。Zeta電勢可表示為:ξ=4πδρ/ε式中,ρ是毛細管表面電荷密度;δ為雙電層厚度。按近代電解質(zhì)理論,δ等于1/K,因此式可寫為:式中,K為德拜一修格爾參數(shù)20-2在CZE分離中的遷移時間、效率及分辨率

在電滲流存在下,離子的遷移速度可表示為:υ=(μ±μeo)U/Lt式中,Ld是毛細管總長度;U是外加電壓。離子的遷移時間為t,則

t=Lt×Ld/(μ±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