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美學研究5800字(論文)》_第1頁
《中國書法美學研究5800字(論文)》_第2頁
《中國書法美學研究5800字(論文)》_第3頁
《中國書法美學研究5800字(論文)》_第4頁
《中國書法美學研究58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家思想對中國書法的美學影響分析報告目錄TOC\o"1-2"\h\u17849儒家思想對中國書法的美學影響 113359一、引言 15662二、儒家美學思想概述 2975(一)人之美 228142(二)禮之美 23311(三)樂之美 329445三、儒家思想對我國書法美學的影響 39703(一)提升情感體驗 34736(二)營造教育氛圍 424295(三)宣傳道德建設 57502參考文獻 7摘要: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裂,在這種背景下,儒家文化應運而生,并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了當時很多人崇尚的思想,甚至成了皇帝統(tǒng)治天下的理論基礎,從而被一代代傳承下來,到今天為止,儒家思想依然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被稱為“道統(tǒng)”,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其地位也是不可動搖的,在不斷延續(xù)的情況下,儒家文化也是不斷更新和發(fā)展。而本文將從儒家的哲學思想入手,站在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上,論述其對我國書法美學思想的影響,以期可以為后期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書法審美打下堅實的基礎。關鍵詞:儒家思想;書法;哲學;美學一、引言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美學對于探究中國書法的意境有著深刻的意義。虛實關系問題是中國藝術發(fā)展中的重要問題,以實寫虛,以虛寫實,虛實相生,以無形寫有形,觀察事物之細微表達內心精神世界和想象空間,以真實的事物表達和寄托精神情感,是一種形象空間,是畫與觀賞者的互動情景。中國古代的書法、繪畫、詩、音樂是一體的。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似描寫身邊美好的景物,實則是描繪人的心境。這種文學修飾方式“化景物為情思”,自然如行云流水,化實為虛,有種“物我融合,物我相忘”的境界。方士庶說:“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敝袊鴷ㄖ兴磉_的萬象,不是無限制的縹緲世界,而是有實景實物,讓人回味無窮的心境和空間,這種回味無窮的想象是有根據的,不是天馬行空,不是光怪陸離的世界和空間,是在客觀條件下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產物,表達的藝術境界是一種追求內心世界的審美情趣。據此,本文將對其展開論述。二、儒家美學思想概述(一)人之美《論語·學而》篇中引用了《衛(wèi)風·淇澳》里的詩句。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疲骸缜腥绱?,如琢如磨?!渌怪^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笨鬃优c子貢的對話充分表現了孔子對待貧富的態(tài)度,他認為,貧窮的人不應變得諂媚,富貴的人不應驕奢淫逸,但更重要的是,安貧樂道,富而好禮才是更美好的,在加強品德修養(yǎng)的過程中,人們需要不斷磨礪自己,因為良好品德修養(yǎng)的練成是沒有止境的,君子不會在修煉美德的情況下半途而廢,而是會追求最高的境界,這一過程跟打磨象牙和美玉沒有差別。除此之外,孔子認為君子不會輕易外露自己的表情和言行,在說話做事之前必定會三思而后行需謹言慎行,其言行舉止較為得體,也會很少將自身推向絕境。而這種人之美的哲學思想,其實也是孔子美學思想內容之一。此外,《論語·顏淵第十二》中有關于“辨惑”的概念,則充分顯示了人欲望過于混亂的情況,因此孔子的哲學思想還認為,人不應將自己的好惡作為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在對待事情和人上,需要做到理性,面對丈夫的三心二意,喜新厭舊,不應埋怨,而是正視,因為人不能控制別人的所思所想,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言行,人大都有自己的欲望所在,但欲望不應混亂,而應有所節(jié)制,使得人不被欲望所支配,而是有支配欲望的能力,這樣人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在判斷是非方面,不應根據自己的好惡來進行,而應保持基本的理性,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來付出行動,這樣才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二)禮之美禮的核心是等級制度明確的宗法制,血緣關系在人倫關系中較為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孔子在維系倫理關系方面,分別以孝、悌作為縱向和橫向標準來評價人的情感本能情況,并認為禮在其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不管是親民,還是仁民,禮的作用都不可小覷,從而可以將人倫擴展到人際關系中。理論性和可操作性是禮的基本特點,有利于規(guī)范人的外在行為,使得人在祭祀、政治、人倫等方面知道如何做,并對人產生了警示作用,充分發(fā)揮人的理智,鍛煉人的意志??鬃诱f過“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非禮勿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約”“齊”“勿”等都表現了孔子對禮的強制性,禮貌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必備的素質。而且禮作為一種制度約束人,本身具備一定的美感,其在在包含真情的詩歌的襯托下,也極富美感,其教會人們如何為人處事,使得人的行為不會超出一定的尺度,在這種情況下,人的人格也會因為禮而變得更加美好,從而散發(fā)著獨具魅力的人格美??鬃用缹W是華夏古典主義的生命美學和存在論美學,它貫穿一條人道主義或人本主義的紅線?!叭省笔强鬃诱軐W的核心范疇,也是孔子美學的核心范疇??鬃诱J為,“仁”是保證生命存在獲得尊嚴、自由和幸福的根本性條件,也是一種主體的道德修養(yǎng),更是一種生命存在的美學境界。在“仁”的引導下,每個人都謙遜有禮?!岸Y”,一方面規(guī)范著主體存在的倫理原則,另一方面規(guī)定著社會秩序和實踐意志的具體行為尺度。在禮的引導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禮為生命體提供了生命存在的三大重要精神要素之一。(三)樂之美音樂作為一種抒情藝術而存在,其作為一種純粹的情感符號,主要由樂音構成,可以抒發(fā)人們的真情實感以及所思所想,并且具備足夠的心里穿透力,很容易讓人產生情感共鳴,與禮存在顯著的差異。由于詩歌是由文字組成的,是經過人大腦感知加工而產生的,其可以讓人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屬于感性的范疇,但是禮則是一種制度,來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屬于理性的范疇,但二者都需要人的配合才能實現。由于人屬于感性動物,詩歌對人心靈的奇異功能與人的本性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詩歌的這種情感力量也被孔子深刻地認識到了,他認為樂后于禮,但高于禮,樂不是隨隨便便表達情感,而是經過理性的加工后才表達的,從而對人心產生基本的感染效果,其和禮一同用來促進人人格的塑造。與“禮”一樣,“樂”也是三大精神要素之一,其可以給予心靈以感奮,激發(fā)想象力和凈化情感,音樂成就著內在心靈的人格提升和審美境界的最終完善。三、儒家思想對我國書法美學的影響(一)提升情感體驗《筆陣圖》中談及筆法之美,說:“橫如千里陣云,點如高峰墜石,撇如陸斷犀象,豎如萬歲枯藤?!笔怯霉P于紙面因意與勢不同而產生的筆畫章法美。是自然之美與個人意向的結合。而《說文解字》中說:“美,甘也?!焙螢楦剩迦硕斡癫媒忉尀椋骸拔逦吨?,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謂之美?!痹诠糯缹W觀念里,美與善是古典審美的核心,這種美與善,既包含品格,學識,又包含倫理教化,并非單一的字體美。受這種美學觀念的影響,古代書法教育往往是以學習經義為前提的教育模式,學《詩》疏通,學《書》廣博,學《易》恭儉,樂教則絮靜精微,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書法學習中感受古典審美中追求的“中和之美”。書育與美育的統(tǒng)一,既是追求用筆的筋骨美,又因書家文質而體現其中的風韻美。如李世民就曾贊美王羲之書法“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又稱贊王羲之字“不激不勵而風規(guī)自遠。”而我們在當前的小學書法教育中,學生雖然對自然之美尚且懵懂,但正是這種懵懂可以融進書法中,保持其天真的書法美。書法課程設置中加入傳統(tǒng)教育教材,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儒家認為,“孝”和“禮”是人類情感體驗和生命經驗的來源,給人一種美好的體驗。但在盡孝道的過程中,對待已故之人和對待活著的人存在差別,一般說對待已故之人,往往被人說成是恪守禮節(jié),但對待活著的人往往有討好之嫌,但是在恪守禮節(jié)與盡孝道的過程中,只需要發(fā)自自己的內心即可,比人怎么想不重要,因為遵從自己情感來做事,就可以問心無愧??鬃拥娜寮揖褪亲屓溯嵊幸活w赤誠之心,并在為人處世方面遵從自己的內心,尊重自己的情感,并將自己的美好情感外化為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在平時的生活中將其踐行起來,就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鞏固自己的情感基礎,這就使其在面對外界的誘惑時不會被動搖??傊?,關于生命和情感的體驗和經驗,儒家的觀點較為現實,這種關于“美”的體驗廣泛存在于生活中。而書法由于兼具記錄語言的文字作用和欣賞功能,其實用性和藝術性往往是并存一體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到了當代,其記錄語言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技術軟件所取代,書法主要彰顯其情感體驗提升的審美性。雖然沒有聽覺方面悅耳的聲音,卻可以借助其中的字形結構,通過或飄逸或有力的筆畫構成,組成連綿不絕的靜態(tài)旋律,從而起到能令人心曠神怡,提升情感體驗,獲得高層次的心靈享受。(二)營造教育氛圍先秦儒家倡導以詩樂陶冶人的性情,發(fā)揮圣人人格美的示范作用,從而使得人們的情感和品性更加崇高,人的心靈更加圣潔,道德和審美的有機結合,就是審美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所在。就比如孔子從小就受到詩歌和音樂的熏陶,孔子也闡述了其功能和內涵:“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庇纱丝梢?,孔子鼓勵學生們去學詩,認為詩歌可以幫助人們抒發(fā)情感、規(guī)勸當權者、反映風俗民情等,這些作用的存在,都是一種審美教育的體現。除此之外,孔子對于音樂的藝術追求,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并將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應用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認為可以由此凈化人的心靈,讓人在音樂流淌的過程中,靜靜的感受自己的生命,感受生命的體驗,從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漢字,作為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長期的發(fā)展演化中刪繁就簡,從篆體字逐漸發(fā)展出隸書、章草、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這些文字相對于物象來講,屬于一種具有抽象色彩的形體,同樣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也能夠激發(fā)人的想象。就比如在關于形體構造的章法之上,藝術創(chuàng)作者就可以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通過點、線巧妙結合才能夠體現漢字的形體美,或是通過千變萬化的墨法,與音樂的韻律美進行結合,從而的體現出中國書法的韻律美與強烈的視覺沖擊。就比如王羲之在結字上,其中的《黃庭經》便將這種古老的東方哲學思想加以運用,增添了“今妍”的色彩。一般而言,橫畫略有右聳,但程度極微,而豎畫則嚴格地遵循垂直定向。但在《黃庭經》中環(huán)僅橫畫的右聳程度較強,而且豎畫時有偏離垂直定向的現象,這使得《黃庭經》字具有輕靈飄逸的神態(tài),極具審美價值。在某種程度上,書法作為文化的載體,就是這樣通過其藝術形式,將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與審美教育達到了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通過將哲學思想與文化教育加以融合,不但可以促使大眾在藝術審美上可以領略到古人獨特的人格之美,而且還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加以實踐,通過藝術審美提升自身人格與品質。(三)宣傳道德建設孟子曾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痹诿献涌磥?,凡人要想成為圣人,不僅要加強自己的德行,還需要在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中做自己的主宰,認為修身養(yǎng)性是人獲得自由的基礎和前提,給人們做自己提供了選擇的余地,一個沒有德行的人會處處受到束縛。人需要有道德自覺性,在遵守道德的基礎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樣獲得的自由才是只有的最高境界。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做自由的人不等于可以無條件地任性,還需要對客觀實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盡量不逾矩,不隨心所欲。這樣的人生才達到了一種真正的境界,這樣的人是有修養(yǎng)的自由人士。但是這一境界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主體在平時的生活中需要積善行德,注重自己的涵養(yǎng),因為道德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道德主體不斷積累和完善自我,并加強自我心智的磨煉,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體驗,提升自我的精神追求等,最后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而高尚本身是一種美,高尚的人自然也是美好的,在這種情況下崇尚的自由也是美的,這樣的人會樂于體驗生活,不斷積累自己的生活體驗,使得自己的內心更為豐富,這樣的人對待生活也會更加淡然。可以說,儒家主張的“仁”本身是一種美學思想,這種思想為做一個自由的人提供了基礎,使得人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不是毫無原則,而是在遵從一定社會規(guī)則的基礎上來追求自己的自由,不妨礙自身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就使得人與其做的事情都富有美感,這樣的生命才更加豐富有意蘊,這種自由與審美其實是相通的。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影響下,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提倡德才兼?zhèn)洌鴷ń逃呐囵B(yǎng)中尤其重視書法與德行的統(tǒng)一。書法作為其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審美品評,受道德倫理的影響。“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心在手?!睍ê贸螅仍谟趧?chuàng)作者的技法的高低,也在于其心性。技法上的高低可以通過練習來改變,但無法改變字中所表現的心相的美丑。如“質直者則徑挺不遒,剛很者又倔強無潤,矜斂者弊于拘束,脫逸者失于規(guī)矩,溫柔者傷于軟緩,燥勇者過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滯澀,遲重者終于蹇鈍,輕瑣者染于俗吏?!庇杏^點認為學書不過一技,立品最為關鍵。品性高潔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性低者,雖書寫時激昂頓挫,儼然可觀,然而其字縱橫剛爆,品性未免流露楮外。姜夔在《續(xù)書譜》中言:“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筆墨佳八須時出新意?!敝械谝豁椌驼劦搅巳似放c書品的關系,人品高者,書品自然雅,張旭更為直接:“非志高之人,詎可與言要妙?!惫湃饲宄恼J識到,學書在后,立品立人在前,以此有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說法,人品與書品都是密不可分。趙孟頫認為:書,心畫也,萬世之下,觀其筆法正鋒,腕力遒勁,既同其人品。學書先學做人,立筆先得立品,立品不僅僅是做人的需要,同時也是書法學習提升的需要。項穆在《書法雅言》書統(tǒng)一節(jié)中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余則曰:人正則書正?!逼浜笥终f:“人心不同,誠如其面,由中發(fā)外,書亦云然?!睍▌?chuàng)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一個人內在性情的外放表現,可見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高低,它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