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_第1頁
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_第2頁
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_第3頁
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_第4頁
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高一歷史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第1頁/共34頁

毛澤東同志曾對一個外國來訪同志說:“……哎!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象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智者也沒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把我們象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指什么歷史事實?

1927年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革命面臨嚴重危機。第2頁/共34頁看書本和學案找出本課中的

對峙斗爭事件課標要求:1、了解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紅軍長征等有關史實;2、理解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內涵;3、學習和理解偉大的長征精神;4、認識中國共產(chǎn)黨對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的成功

探索,體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巨、曲折。第3頁/共34頁

國共為什么走向對峙

——1927年的國民黨與共產(chǎn)黨

1927年春天開始,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國民黨人,發(fā)起一個大規(guī)模的“清黨”運動(即清除國民黨內的共產(chǎn)主義分子)。此運動的展開,以“四一二”事變?yōu)闃酥荆掷m(xù)到9月,歷時半年左右?!扒妩h”運動的最大成功,是它成就了一個南京政府?!⑶覐拇酥鲗Я藝顸h乃至于中國政治以后的發(fā)展。——本文摘自《國民黨的“聯(lián)共”與“反共”》,楊奎松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1思考:根據(jù)材料回答,“清黨”運動對當時的國共關系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國共兩黨關系的破裂第4頁/共34頁南昌漢口井岡山八七會議南昌起義結合課本知識思考:南昌起義爆發(fā)的背景是什么?結合課本,你能講述南昌起義的經(jīng)過嗎?思考總結: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進程中有怎樣的作用?①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②標志著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探究:⑴做出了哪些重大決策?⑵對黨和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有何重大意義?

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第5頁/共34頁思考1: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在中國執(zhí)行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思考3: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俄國人的道路)思考2:這條道路在中國是否行得通?為什么不適合中國國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第6頁/共34頁1930年江西永豐土地調查情況階級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地主、富農6%80%中農20%15%貧農60%5%雇農、手工業(yè)者13%0%探究⑴:表格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現(xiàn)象?

在農村,地主擁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農民卻少地或無地。探究⑵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chǎn)黨怎樣才能在農村立足?

“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取得了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條件”

——毛澤東探究⑶:中共為了立足在革命根據(jù)地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②領導根據(jù)地軍民進行經(jīng)濟建設,努力發(fā)展生產(chǎn)。第7頁/共34頁工農武裝割據(jù)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武裝斗爭思想內涵形式主要內容依托和保證①井岡山根據(jù)地鞏固擴大;②

1930年,全國建立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jù)地,革命武裝十萬人;③粉碎了敵人三次“圍剿”;④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成立。成功實踐前提:堅持黨的領導(核心)第8頁/共34頁1,土地革命內容: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

意義:

土地革命后,農民“不還租,不還債,不完糧,不納捐稅,工人增加了工資,農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種枷鎖,個個喜形于色”。

《贛西劉士奇報告》會議:八七會議政治上翻了身經(jīng)濟上分到土地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第9頁/共34頁2,根據(jù)地建設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內容:1,經(jīng)濟建設——內容、意義

2,政權建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時間都城領導人憲法意義1931年11月江西瑞金毛澤東朱德形成了國共政權對峙的局面憲法大綱第10頁/共34頁影響:使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不斷鞏固擴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何解讀這句話?第11頁/共34頁3,武裝斗爭——反圍剿背景:紅軍和革命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引起了國民黨的恐慌。時間:1930年10月起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結果: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根據(jù)地得到鞏固與發(fā)展第12頁/共34頁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長沙廣州徐州鄭州武漢毛澤東朱德建立贛南閩西根據(jù)地發(fā)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賀龍等建立湘鄂邊革命根據(jù)地鄧小平等創(chuàng)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彭德懷等創(chuàng)建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第13頁/共34頁方針確立:八七會議準備:秋收起義道路探索: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總結經(jīng)驗受挫向井岡山進軍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實踐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南京國民政府武裝反抗軍事“圍剿”反“圍剿”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政權對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4頁/共34頁拓展:中共軍隊的先后名稱1、中國國民革命軍(八一南昌起義)2、中國工農革命軍(秋收起義)3、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根據(jù)地時期)4、國民革命軍(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戰(zhàn)爭)5、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zhàn)爭時期)6、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時期派出軍隊)第15頁/共34頁思考:秋收起義的失利,再一次證明“城市路線”不符合中國革命的國情,但為何一直堅持這條路線呢?

執(zhí)著于城市,在那個時候是非常自然的。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面前只有一個榜樣。那就是已經(jīng)成功的俄國革命,而俄國革命正是從城市開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然而仿效俄國人成功的經(jīng)驗并沒有在中國取得成功。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第16頁/共34頁

次序國軍隊

中共軍隊

比例

第一次10萬多4萬多

約2.5:1

第二次20萬3萬多

約7:1

第三次30萬3萬多

約10:1

第四次30多萬7萬多

約4:1

第五次50萬8萬多

約6:1中央蘇區(qū)五次反“圍剿”敵我力量對比圖為什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我們在軍事上的單純防御錯誤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五次“圍剿”的主要原因?!泄仓醒腙P于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決議1、敵我力量懸殊(直接原因)2、左傾錯誤指導(根源)三、紅軍長征第17頁/共34頁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經(jīng)過1934年10月瑞金1935年1月遵義會議第18頁/共34頁

遵義會議內容

意義

①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軍事路線③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是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身問題,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①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領導,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③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第19頁/共34頁

材料三:……看一個黨是否成熟,還要看它能否獨立自主地解決本國革命的實際問題?!伯a(chǎn)國際曾給予我們黨和中國革命不少有益的幫助;但是,毋庸諱言,共產(chǎn)國際的許多錯誤指導,也曾使中國革命受到嚴重損失。事實證明,依靠遠離各國的國際指揮中心來發(fā)號施令,很難適合各國革命的具體實際。長征途中,我們黨與共產(chǎn)國際的電臺聯(lián)系中斷了。中國革命的許多實際問題,只有靠中國同志自己來解決。

——節(jié)選《遵義會議——偉大的轉折》

學習與思考第20頁/共34頁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經(jīng)過1934年10月瑞金1935年1月遵義會議1935年10月吳起鎮(zhèn)會師1936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第21頁/共34頁赤水渡口太平渡瀘定鐵索橋終年積雪的夾金山茫茫水草地陜北吳起鎮(zhèn)吳起鎮(zhèn)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寧甘肅會寧城紅一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遵義三軍會師會寧1936.10第22頁/共34頁

材料1:“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huán)生、危在旦夕的戰(zhàn)斗……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chǎn)黨人贏得了中國?!薄锷に鳡柶澆铮绹骷遥?.長征勝利的意義

材料2: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L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珴蓶|

根據(jù)以上材料,結合課本知識,想一想:長征的勝利有什么歷史意義?第23頁/共34頁

1.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轉危為安

2、保存了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的精華。

——保存精華3、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chǎn)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獋鞑セ鸱N探究:什么是長征精神呢?第24頁/共34頁

紅軍長征途中,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zhàn),長征路上,紅軍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軍74華里,共爬過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積雪,渡過24條河流,經(jīng)過11個省,通過6個不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fā)時86000人,到陜北是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一公里就有三四個紅軍戰(zhàn)士獻出生命。第25頁/共34頁

“草地上渺無人煙,”戴醫(yī)生說,“……沒有人,一個也沒有……看不到人的影子,聽不到人的聲音,也沒有可以談話的人。沒有人從這條路上走過,沒有房屋,只有我們自己。就好像我們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p>

長征途中,婦女無法照料孩子。劉英說:“聽起來可能很殘忍,但他們不得不把孩子托給別人或扔掉……扔掉孩子就像扔掉裝備一樣”。

第26頁/共34頁永恒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長征精神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

長征精神是戰(zhàn)天斗地、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長征精神就是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精神。第27頁/共34頁國共對峙的十年

——中國共產(chǎn)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十年大革命失敗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認識武裝斗爭的重要性提出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jù)被迫長征獨立解決問題八七會議城市失敗反圍剿失敗遵義會議走向成熟長征的勝利轉危為安第28頁/共34頁十年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時間實踐探索理論探索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1927-19301930-19341934-1937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反圍剿

長征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制度

井岡山(發(fā)展生產(chǎn))十幾個根據(jù)地1931蘇維埃瑞金八七會議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左”傾錯誤遵義會議

1931蘇維埃政權瑞金精讀教材第29頁/共34頁總結升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四個轉移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根據(jù)地建立→形成“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

工作重心由(城市)——(農村)2.(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八七會議的正確決策;“左”傾冒險主義錯誤→遵義會議的正確決策)

最高決策由(錯誤)——(正確)3.(瑞金→陜北)

革命中心由(南方)——(北方)

4.(1927~1936年內戰(zhàn)→1937年國共合作抗戰(zhàn))中國時局由(內戰(zhàn))——“(一致對外)”第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