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第六次周考歷史試題_第1頁
高一下學期第六次周考歷史試題_第2頁
高一下學期第六次周考歷史試題_第3頁
高一下學期第六次周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2-1頁 第=page1*2頁 =page*2-1春季學期第六周周考歷史試卷(75分鐘,100分)背誦考(8分)簡述新航路開辟的原因(任答四點即可)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選擇題(該部分共2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6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發(fā)明了圖畫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兩河流域的古巴倫出現了楔形文字;公元前兩千年中葉,中國的黃河中下游流域出現了甲骨文,與此同時,西亞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倫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創(chuàng)造了22個輔音字母文字。這些可用來證明,人類文明()A.呈現出多元化特點B.因社會的不同分工而產生C.在交融中逐漸趨同D.起源于國家和文字的成熟3.諾亞與洪水的故事是歐洲在中世紀以來文學藝術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而且包括巴比倫、希臘、印度、中國等文明古國在內,世界各地絕大多數文化中都有形形色色的世界大洪水傳說。這類傳說體現了()A.早期人類文明的共性B.宗教神學的廣泛傳播C.遠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劣D.文明古國間交流就繁4.在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qū)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畫了一些裸體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糧斗等祭品走向神龕,一位祭司或首領穿著長袍,長袍帶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舉著,瓶上還刻畫了水邊的大麥田、羊隊、水果和獅子等內容。由此可知,當時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qū)()A.土地由王室和神廟占有B.已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C.出現了一系列城市國家D.產生了明顯的階級分化5.早在城邦民主政治機構如公民大會和議事會出現的時候,古雅典市政公共建筑也出現了。市政廣場是交流信息、參與市政議會和公民大會的“民眾集會之所”。這反映了雅典城邦()A.小國寡民、城市自治的特征明顯B.城市建設服務于政治需要C.為古典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D.市政建筑水平領先于世界6.大流士將波斯帝國劃分為若干行省,由總督負責行政和稅收。帝國中央政府鑄造金幣,行省只能鑄造銀幣、自治市只能鑄造銅幣。大流士還讓一些被征服地區(qū)的原統(tǒng)治者參與地方政權,對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時,也參照各地原有法律。這些措施()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B.擴大了帝國的統(tǒng)治基礎C.借鑒了羅馬帝國的智慧D.消弭了各族之間的矛盾7.公元2世紀,羅馬的道路系統(tǒng)幾乎遍及帝國全境,東起幼發(fā)拉底河,北達蘇格蘭低地,穿越不列顛、歐洲、北非、小亞細亞和阿拉伯、敘利亞及美索不達米亞的沙漠。羅馬四通八達的公路網()A.推動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B.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C.消除了帝國民族間差異D.加快了羅馬城市化進程8.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讓羅馬教會必須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尋求新的政治保護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權勢。而法蘭克王國從克洛維到查理大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和進行擴張,也深知需要羅馬教會這樣一個有力的精神工具。這表明,法蘭克王國時期()A.教會的權力大于世俗王權B.基督教控制了西歐精神世界C.國王利用教會擴大了疆域D.教會與王權相互需要與利用9.12世紀初,法國瑯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國王路易六世買回城市自治權,但是,高德理又要重新統(tǒng)治瑯城。1112年,瑯城居民起義,成立“公社”殺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頒發(fā)特許狀,承認瑯城自治。由此可知()A.天主教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沖擊B.市民采取多種方式維護自身權益C.法國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權與教權斗爭10.西歐封建社會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儀式。9世紀封巨的效忠誓詞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愛其所愛,仇其所仇。主人凡踐履協約,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予我,賜我以應得,則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據此可知,封君封臣()A.相互依存B.地位平等C.關系和睦D.利益趨同11.《莊園敕令》是法蘭克王國于公元8世紀末頒行的整頓王室領地經濟的條例。敕令規(guī)定管家應該把莊園上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供應國王日常需要,一類供應戰(zhàn)爭需要。敕令提到要制備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干酪等,還指示要宰殺牛、羊熬煉脂肪,預備足夠數量的肥鵝、肥雞,準備各色蔬菜等。這反映出莊園()A.生產規(guī)模很大B.是獨立的政治集團C.自營程度很高D.受國王的直接管理12.瑪雅人信奉多神,神靈的職能有部分重合。在羽蛇神庫庫爾坎神廟的臺階上,瑪雅人懷著莫大的崇敬刻下了一條自天而降的羽冠巨蟒的形象,因為羽蛇神每年到來的時間正與雨季相同,對于瑪雅人來說,這就是播種玉米的時節(jié)。由此推知,瑪雅人()A.有精準的歷法B.盛行精耕細作C.重視農業(yè)生產D.重視供奉神靈13.哈里發(fā)獎勵游學,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猶如蜜蜂一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發(fā)給發(fā)奮的學生們,并且孜孜不倦地編輯許多不亞于現代百科全書的典籍。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國內的經濟繁榮B.地處東西方文化中心C.伊斯蘭教的推動D.當政者重視科技文化14.高麗朝實行中央集權制的貴族政治體制,進行了以國王為主導的儒禮制度建設,確立儒家禮法的君臣尊卑觀念和宗法等級制,改變佛教一統(tǒng)的文化局面。高麗朝此舉意在()A.實現意識形態(tài)儒家化B.確立國王文化主導權C.改變佛教一統(tǒng)的局面D.強化王權和中央集權15.從15世紀80年代起,西歐就渲染土耳其人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蠻,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輿論。而事實上西歐人對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人民的生活了解很少。西歐人對士耳其的敵意是由于()A.社會制度的對立B.人文精神的發(fā)展C.海外擴張的需要D.宗教改革的推動16.1418年,葡萄牙享利王子創(chuàng)設地理研究院,網羅各地學者,包括地理學者、制圖學者、數學家、天文學家以及會各種語言的專家。這些人里,有基督教、猶太人和穆斯林。他的這種做法()A.推動了近代科學的興起B(yǎng).深受地理大發(fā)現的影響C.直接促成環(huán)球航行開展D.增加葡萄牙的貿易機會17.地理大發(fā)現后,中國的絲綢與瓷器工藝品和制作技術在歐洲迅速傳播,其他藝術(如中國裝潢與建筑等)也陸續(xù)傳到歐洲。與此同時,原產美洲的作物近三十種引種到中國,歐洲傳教士也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天文、歷法的知識。這反映新航路開辟()A.實現了物種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B.推動了中西方之間物質文化的交流C.推動了中國人近代海洋意識的形成D.實現了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變18.1609年荷蘭的格勞秀斯發(fā)表《海洋自由論》,主張海洋應自由利用:1635年英國的賽爾登發(fā)表《海洋封閉論》,則認為英國君主有權占有四周的海洋。這反映出當時()A.海外殖民競爭激烈B.自由市場初步形成C.英國荷蘭勢均力敵D.商業(yè)聯系日益緊密19.17世紀以后的一段時期,墨西哥、秘魯經常出現土著人跑到山洞或他人難以企及的山嶺中祭拜傳統(tǒng)神靈的現象。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當時()A.新航路開辟促進了文化傳播B.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與融合C.世界市場形成過程的殘酷性D.早期殖民擴張的客觀進步性20.1499年,威尼斯總督吉羅拉真·普列里說,事實已經非常明顯,里斯本將取代威尼斯成為歐洲貿易的中心。他寫道,“匈牙利人、日耳曼人、佛蘭德人和法國人,以及所有翻山越嶺到威尼斯花大價錢購買香料的人如今都將轉向里斯本”。材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改變了歐州貿易中心B.創(chuàng)新了商業(yè)經營模式C.發(fā)現了美洲“新大陸”D.引起了歐洲的價格革命21.1609年,荷蘭成立阿姆斯特丹銀行,該銀行由市政府提供保證金,經營貨幣兌換、客戶轉賬等業(yè)務,為世界貿易提供金融服務,它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多邊支付體系”。這一現象的出現()A.推動了荷蘭制造業(yè)發(fā)展B.順應了價格革命的趨勢C.體現了商業(yè)革命的發(fā)展D.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22.到十六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了四倍多,谷物漲了五倍。英、法、德等物價平均上漲二倍到二倍半。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歐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B.奧斯曼帝國阻斷商路使物資緊缺C.新航路開辟使大量金銀流入歐洲D.葡萄牙人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商路23.西班牙從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一直上升,到16世紀末,物價平均上漲4倍多,法國、英國和德國則平均上漲兩倍到兩倍半。在英國的??巳?,一夸特小麥的價格在1543-1544年不到10先令,兩年后上漲到19先令,幾經波折后到1556-1557年漲到32先令。西歐國家的價格波動()A.受股份公司的操縱控制B.引發(fā)西歐國家殖民爭奪C.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變革D.導致歐洲白銀大量外流三、非選擇題(共2道小題,其中24題12分,25題14分,合計26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新航路的開辟及歐洲人的殖民擴張,促進了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為適應世界性貿易的需要,西歐各國相繼建立了經營某一地區(qū)貿易的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銀行、信貸、匯兌等金融業(yè)務迅速發(fā)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產變成了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煙草等逐漸成了各國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傳統(tǒng)的國際貿易的商品絲綢、瓷器、茶葉、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場的拓寬,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國際商業(yè)中心的地位被倫敦、巴黎、安特衛(wèi)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國、法國、尼德蘭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歐各國經濟發(fā)展最快的地方。——摘編自熊家利、彭順生《論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商業(yè)革命》材料二: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約輸·梅納德凱恩斯曾將1550至1605年這一時期的西北歐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編年史上,從末存在過對商人,投機者和暴發(fā)戶來說如此持久、如此可貴的一個良機。在這些黃金般的歲月里,近代資本主義誕生了。”——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業(yè)貿易的變化并分析這些變化的影響。(7分)(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并論證材料二中的觀點。(5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從公元前1世紀建立,到公元4世紀末分裂,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設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島之外的地區(qū)。羅馬民族在政治上處于主導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臘人除外》被稱為“蠻族”。什么是羅馬民族呢,那就是羅馬人和意大利人,他們在語言、經濟和文化上關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國天下的核心力量。據一種比較適中的估計,整個帝國人口約5400萬,意大利約有人口600萬。行省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權。不斷成熟的羅馬法通行于帝國全境,但整人帝國的羅馬化程度很淺,羅馬人使用的拉丁語,在帝國東部只在政府機關和城市中通行,廣大農村則仍是各自語言的世界。——摘編自劉家和、王教書《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材料二: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至東漢末,全國百余郡,實施統(tǒng)一制度、法今。通過察舉制度的實施,構建起研習儒經、崇尚教化、執(zhí)行統(tǒng)一政策的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