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害知識_第1頁
小麥病害知識_第2頁
小麥病害知識_第3頁
小麥病害知識_第4頁
小麥病害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病害知識第1頁/共58頁一、小麥條銹病

WheatStriperust*

條銹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引起寄主光合作用面積減少,葉綠素被破壞,光合效率下降,同時掠奪植株的營養(yǎng)和水分,病菌產(chǎn)生的孢子堆突破表皮,致植株蒸騰量大增,造成受害植株灌漿不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流行年份可減產(chǎn)20%~30%,最嚴重時可造成顆粒無收。第2頁/共58頁1.癥狀

*主要發(fā)生于葉片,也危害葉鞘、莖和穗。病葉初形成褪綠條斑,后逐漸形成隆起的皰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橢圓形,鮮黃色,在葉片上沿葉脈縱向排列成整齊的虛線條狀。后期表皮輕微破裂,散出鮮黃色粉末(夏孢子)。小麥近成熟時,在葉鞘和葉片(背面顯著)上出現(xiàn)短線條狀、較扁平、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常數(shù)個愈合,表皮不破裂。小麥幼苗葉片上,以病菌侵入點為中心,菌絲體向四周擴展,形成同心圓狀排列的夏孢子堆。*條銹病與葉銹病、稈銹病的三種銹病的癥狀,可概括為“條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紅斑”第3頁/共58頁

小麥條銹病不同部位癥狀第4頁/共58頁

小麥三種銹病癥狀比較第5頁/共58頁三種銹病苗期葉部癥狀比較

三種銹病成株葉部癥狀比較

葉銹

稈銹

條銹

葉銹

稈銹

條銹第6頁/共58頁2.病原物*病原物為條形柄銹菌

(PucciniastriiformisWest.),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

夏孢子球形或卵圓形,淡黃色,表面有微刺,發(fā)芽孔排列不規(guī)則。冬孢子梭形或棒形,雙細胞,橫隔處有縊縮,頂端平截或略圓,褐色,下端色淺,具短柄。第7頁/共58頁

條銹夏孢子(3000X)

條銹冬孢子堆及冬孢子2390X第8頁/共58頁

1.夏孢子堆2.冬孢子堆第9頁/共58頁(1)生理*條銹病菌耐寒力強,發(fā)育與侵入所要求的溫度均較低。菌絲的生長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適溫度為10~15℃,萌發(fā)最適溫度為10~12℃,最低0℃,最高32℃:病菌對高溫的抵抗能力很弱,夏孢子在36℃下經(jīng)2d即失去活力,且在高溫下,空氣濕度越大,死亡也越快。此外,高溫下形成的夏孢子發(fā)芽率低,在25℃以上時形成的夏孢子,在蒸餾水中需經(jīng)6~8h后才開始萌發(fā),且萌發(fā)率不超過30%,而在20℃以下時形成的夏孢子,4h后即可萌發(fā),且萌發(fā)率可高達82%。第10頁/共58頁(2)生理分化*全世界已鑒定并命名了近100個條銹病菌的生理小種。我國經(jīng)過多年研究,選定了一套適合于我國實際情況的鑒別品種,包括Trigo、Ewreka、Fulhenb、保春128、南大2419、阿勃、早洋、阿夫、丹麥1號、尤皮Ⅱ號、豐13號、洛夫林13、抗引655、水源11、中四、洛夫林10、牛朱特等17個品種,并已鑒定出30多個生理小種,其中,條中30號和條中31號為新近發(fā)現(xiàn)的生理小種。第11頁/共58頁(3)寄主范圍

*

條銹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麥上,有些小種還可侵染大麥和黑麥的某些品種。此外,已發(fā)現(xiàn)有節(jié)節(jié)麥等14個屬(山羊草屬、鵝觀草屬、雀麥屬、堿草屬、大麥屬、黑麥屬、小麥屬等)多達74種的雜草寄主。另外,迄今為止尚未發(fā)現(xiàn)條銹病菌的轉主寄主。第12頁/共58頁3.病害循環(huán)*條銹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環(huán)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環(huán),但夏孢子又不能脫離寄主而長期休眠,因此,病菌在病害循環(huán)的各個階段均離不開其寄主。周年循環(huán)條銹病的周年循環(huán)包括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和春季流行等四個環(huán)節(jié)。(1)

越夏:越夏是條銹病周年循環(huán)的關鍵。條銹菌喜涼不耐熱,其越夏的溫度界限為20~22℃。在有感病麥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熱月(7~8月間)旬平均溫度在20℃以下的地區(qū),條銹病菌就能順利越夏;20~22℃的地區(qū),越夏困難,超過23℃的地區(qū),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葉片也不能正常發(fā)病,病菌不能越夏。第13頁/共58頁

小麥條銹菌越冬、越夏示意圖第14頁/共58頁(2)

秋苗感染:秋季,隨著越夏區(qū)小麥收割,越夏菌源隨氣流遠程傳播至平原冬麥區(qū),導致秋苗感染。(3)

越冬:旬平均氣溫低至2℃時,侵入后的菌絲體仍可緩慢擴展,當旬平均溫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進入越冬階段。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發(fā)病的潛育菌絲狀態(tài)在麥葉組織內休止越冬。在大部分冬麥區(qū),雖然冬季嚴寒使入侵的條銹病菌停止擴展,但只要受侵組織不被凍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病菌越冬的病葉均為冬前最后生出的葉片,由于這些葉片生理年齡小,越冬后通常僅葉尖被凍死而其基部組織仍能恢復生長,一直可存活至春季返青以后。

第15頁/共58頁(4)

春季流行:小麥返青后,越冬病葉中的菌絲體復蘇,旬平均溫度上升到5℃時,開始產(chǎn)孢,持續(xù)20多天。產(chǎn)生的夏孢子經(jīng)氣流傳播到周圍返青后的新生葉片上,遇春雨或結露時,侵染該葉片組織;新葉發(fā)病后又逐代擴大侵染,引起春季流行。病菌的侵染過程

夏孢子萌發(fā),從氣孔侵入,在寄主組織中不斷擴展蔓延,當原侵入點(即菌落中心)產(chǎn)生另一批數(shù)個孢子堆后,菌落外緣的菌絲仍能繼續(xù)向四周伸長蔓延,并陸續(xù)形成新的孢子堆。因此,在幼苗葉片上,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圓狀,而在成株期葉片中,由于受到維管束組織的阻礙,菌落只能在葉脈間向兩端擴展,故孢子堆排列成虛線條狀。

第16頁/共58頁1.侵入栓開始侵入寄主細胞壁(300800)侵入栓已穿過寄主細胞壁(32980)第17頁/共58頁4.發(fā)病因素*條銹病能否流行,取決于小麥品種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及氣候條件。品種抗病性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是條銹病流行的必要條件。菌源秋苗發(fā)病重,冬季又比較溫暖,便有較多的帶菌病葉順利越冬。氣候條件冬季溫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氣溫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則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發(fā)生,并持續(xù)發(fā)展,造成病害早流行、大流行。第18頁/共58頁5.流行預測*根據(jù)預報時間的長短,可分為冬前長期預測、早春中期預測和穗期短期預測。冬前長期預測根據(jù)秋季小麥苗期發(fā)病輕重和氣象預報,對翌年該病的發(fā)生情況作粗略估計。早春中期預測在小麥返青至拔節(jié)期,根據(jù)上年秋苗發(fā)病情況、冬季溫度、早春溫度和濕度以及病菌越冬情況和未來的天氣預報對今后病害發(fā)生與流行的可能性作出預測。穗期短期預測在小麥孕穗至抽穗期,根據(jù)當前病情及近期的天氣預報,對短期內條銹病的流行情況作出預測。

第19頁/共58頁6.防治*采用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藥劑及栽培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1)抗病品種的選育和利用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條銹病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2)藥劑防治在種植感病品種的地區(qū),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藥劑防治是減輕病害的重要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銹病的有效藥劑。(3)加強栽培管理

①適期播種;②冬、春麥自生麥苗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寄主;③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南方麥區(qū)注意開溝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濕度;北方麥區(qū)要注意灌溉。

第20頁/共58頁二、小麥白粉病

Wheatpowderymildew

小麥受害后,可致葉片早枯,分蘗數(shù)減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致減產(chǎn)5%~10%,重病田減產(chǎn)達20%以上,局部嚴重地區(qū)減產(chǎn)30%~50%,種植感病品種的田塊甚至絕產(chǎn)。第21頁/共58頁1.癥狀典型病狀為病部表面覆有一層白色粉狀霉層。組織受侵后,先出現(xiàn)白色絨絮狀霉斑,逐漸擴大并相互聯(lián)合成長橢圓形的較大霉斑或不規(guī)則型的霉層,表面漸呈粉狀(分生孢子)。嚴重時粉狀霉層覆蓋葉片大部或全部,霉層厚度可達2mm左右。后期霉層漸變?yōu)榛疑粱液稚?,上面散生黑色小顆粒(閉囊殼)。霉層下面及周圍的寄主組織褪綠。病葉早期黃化、卷曲并枯死。莖和葉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縮不抽穗。第22頁/共58頁小麥白粉病第23頁/共58頁2.病原*病原物有性態(tài)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DC.)Speer],子囊菌亞門布氏白粉菌屬,危害小麥的為該菌的小麥?;?/p>

(B.graminisf.sp.tritici);危害大麥的為該菌的大麥?;?B.graminisf.sp.hordei)。小麥?;筒磺趾Υ篼?,大麥?;筒磺趾π←?。無性態(tài)為串珠粉狀孢(OidiummonilioidesNees),半知菌亞門粉孢屬。第24頁/共58頁(1)形態(tài)*菌絲體表生,有暗色的鐮形剛毛,在寄主表皮細胞內形成指狀深裂的吸胞吸取養(yǎng)分。表生菌絲垂直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梗基部球形。分生孢子淡灰黃色或無色,單胞,卵形或橢圓形,成串產(chǎn)生于分生孢子梗頂端。閉囊殼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至黑色,聚生或散生,常埋生在菌絲層內。附屬絲發(fā)育不良;通常很短,一般不分枝,罕見叉狀分枝1次,壁薄,平滑,無(罕見1個)隔膜,褐色或淡褐色。殼內含7~28個子囊,多為12~20個。子囊卵形至橢圓形,有明顯的柄,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胞,卵形至橢圓形,無色至淡黃色。第25頁/共58頁1.閉囊殼

2.子囊3.分生孢子梗4.吸器5.鐮形剛毛第26頁/共58頁(2)生理分生孢子萌發(fā)對濕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在相對溫度0%~100%的條件下均可萌發(fā),并以飽和濕度或接近飽和濕度而不形成水滴時萌發(fā)最好,在水滴中不能萌發(fā)。萌發(fā)溫度范圍為0.5~30℃,適宜溫度10~20℃。*

閉囊殼在-3~25℃和相對濕度0%~98%的條件下可存活1~3個月。在1~27℃范圍內均可形成子囊孢子,以10~20℃為最適。在適溫10~20℃和飽和濕度下,病菌才能形成并釋放子囊孢子,10℃時釋放最多,25℃以上時,子囊孢子釋放明顯減少。子囊孢子萌發(fā)對溫、濕度的要求與分生孢子相似。子囊孢子侵入寄主的最適溫度為10~20℃,在適溫下,只需1d即可侵入寄主,在5℃下,則需2d以上才可完成對寄主的侵入

。

第27頁/共58頁(3)寄主范圍*小麥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麥,有時可在燕麥和黑麥上寄生。大麥白粉病菌只危害大麥。最近報道,栽培一粒小麥;瓦維洛小麥、莫加小麥、斯卑爾脫小麥和印度圓粒小麥以及披堿草屬(Elymusspp.)植物也可感染白粉病。第28頁/共58頁(4)寄生?;?病菌具有明顯的寄生專化性,根據(jù)其對小麥或大麥品種致病力的差異,小麥白粉病菌或大麥白粉病菌可分為若干個生理小種。各國所鑒定的小種數(shù)目不等。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小麥白粉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定工作,至今,已記錄的生理小種達60多個,但因各地采用的鑒別品種及小種命名方法不同,結果難以相互比較。

第29頁/共58頁3.病害循環(huán)病菌的越夏與初侵染源病菌的越夏有兩種方式:

在夏季氣溫較低地區(qū)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麥苗或夏播小麥上繼續(xù)侵染繁殖,或以潛育菌絲狀態(tài)越夏。

在低溫干燥地區(qū)或在低溫干燥條件下以閉囊殼混雜于種子間或在病殘體上越夏,并成為秋苗發(fā)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傳播和秋苗感染分生孢子可借助高空氣流作遠距離傳播。首先感染越夏區(qū)的秋苗,引起發(fā)病并產(chǎn)生分生孢子,后向附近及低海拔地區(qū)和越夏區(qū)傳播,侵害這些地區(qū)的秋苗。第30頁/共58頁

侵染過程

侵入潛育期病菌的越冬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部葉鞘或葉片組織中或上面越冬。再侵染與春季流行早春氣溫回升,小麥返青后,潛伏越冬的病菌恢復活動,產(chǎn)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擴大危害。適宜溫、濕度條件下,病菌不斷產(chǎn)生分生孢子,對寄主頻繁進行再侵染。第31頁/共58頁4.發(fā)病因素*春季是白粉病主要流行時期,其流行程度主要取決于寄主抗病性和氣候條件等因素。寄主抗病性小麥品種間對白粉病的抗性存顯著差異。

(1)抗病性類型

(2)抗病性遺傳

(3)抗病機制氣候條件

(1)溫度

(2)濕度

(3)日照第32頁/共58頁5.預測預報*小麥白粉病預測預報方法有發(fā)病程度預測和防治適期預測兩種。發(fā)病程度預測是將病情普查和系統(tǒng)調查結合起來,然后根據(jù)多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作出預報。防治適期預測是通過指示田調查和大田普查,確定藥劑防治田塊和防治適期。

第33頁/共58頁6.防治*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賴于抗病良種的選育和利用,輔以藥劑防治和栽培防病措施。(1)抗病品種的選育和利用(2)藥劑防治防治指標:病情指數(shù)1以上或病葉率10%以上。通常于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藥,防治效果最佳。

拌種:按每100kg種子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0g拌種,兼治條銹病、紋枯病等,或用2%烯唑醇按種子量1%~2%拌種,對麥苗安全,可促進植株生長。生長期:三唑酮(每公頃用有效成分120g,大流行年份或在感病品種上,用150~180g)、烯唑醇(每公頃用有效成分60~90g),需施藥2次,間隔期為7~10d。第34頁/共58頁三、小麥紋枯病

Sharpeyespotofwheat*

一般病田病株率為10%~20%,重病田塊可達60%~80%以上,特別嚴重田塊的枯白穗率可高達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就可能有部分莖蘗死亡,未死亡的病蘗也會因輸導組織被破壞、養(yǎng)分和水分運輸受阻而影響麥株正常生長發(fā)育,導致麥穗的穗粒數(shù)減少,籽粒灌漿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減產(chǎn)10%左右,嚴重時高達30%~40%以上。第35頁/共58頁1.癥狀*小麥不同生育階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葉鞘和莖稈。葉鞘癥狀發(fā)病初期,在近地表的葉鞘上產(chǎn)生淡黃色小斑點,后發(fā)展成典型的黃褐色梭形或眼點狀病斑。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并向內發(fā)展延及莖稈,基部莖節(jié)腐爛幼苗不抽新葉,猝倒而死亡。中后期,葉鞘上的梭形病斑聯(lián)合,呈云紋狀,中間淡黃褐色,周圍有較明顯的棕褐色環(huán)圈。第36頁/共58頁莖部癥狀

病斑梭形,邊緣褐色,中部灰白至草黃色。病斑可沿葉鞘恂植株上部擴展,直至劍葉,可形成青褐色至黃褐色花稈,葉鞘及葉片早枯。病株間濕度高時,病斑也可向內發(fā)展深入莖稈,導致爛莖,造成倒伏、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下部葉鞘的病斑表面產(chǎn)生白色霉狀物,并糾集成團,淡黃色至黃褐色,最后形成許多散生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直徑1~2mm的小顆粒狀物(菌核)。菌核由少量菌絲與葉鞘組織相連,較易脫落。第37頁/共58頁根部癥狀呈褐色干腐.重病苗逐漸死亡,輕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葉片小而挺直,暗灰藍色,久不落黃。這種病苗在田間成片發(fā)生,造成缺苗和小老苗,遠看呈禿斑狀,故有“鬼刈頭”之稱。

第38頁/共58頁2.病原*病原物有性態(tài)為禾谷角擔菌[Ceratobasidiumgraminearum(Bourd.)Rogers],擔子菌亞門角擔菌屬,無性態(tài)為禾谷絲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VanderHoeven),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茄絲核菌(R.solaniKühn)也可引起小麥紋枯病。第39頁/共58頁

形態(tài)

病菌在病組織內外形成薄膜狀、易剝離的菌絲層。菌絲多分枝,分枝處呈直角或銳角,分枝基部稍縊縮,分枝附近有一隔膜。禾谷絲核菌的菌絲較細,白色、灰白色,多分隔,每細胞內含2個核;茄絲核菌的菌絲較粗,灰白至淡褐色。病菌的菌絲體常在小麥生長中后期于病部纏繞成密聚的菌核。菌核初為白色,后漸變淺黃至褐色,球形、扁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表面粗糙,上生4個擔子梗,擔孢子單細胞,橢圓形,基部稍尖,無色。第40頁/共58頁1.擔孢子2.擔子3.菌絲4.原擔子第41頁/共58頁

生理禾谷絲核菌生長溫度范圍為5~35℃,適溫為20~25℃。菌絲生長速度較慢;茄絲核菌的生長溫度范圍15~35℃,適溫為25~30℃。菌絲生長速率較快。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上,禾谷絲核菌在’20~25℃條件下形成菌核需11d,菌核淡褐色,小而圓,數(shù)量少,均勻分布或集中于培養(yǎng)皿中心,茄絲核菌在25~30℃下,4d即可形成菌核,菌核黑褐色,球形且較大,散生。第42頁/共58頁3.病害循環(huán)*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殘體上越夏和越冬,病殘體中的菌絲體也有一定的傳病作用。未經(jīng)腐熟的帶有病殘體和病土的有機肥也可傳播病害。

第43頁/共58頁4.發(fā)病因素1.溫度當日均溫度在10℃以下時,病害發(fā)展緩慢,超過15℃,病情開始上升;20~25℃時則迅速發(fā)展,病株率和病害嚴重度都急劇上升;達30℃左右時,病害發(fā)展基本停止。秋、冬溫暖,春季低溫寒冷、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于發(fā)病。2.栽培措施冬麥播種過早、過密,施用氮肥過多,冬前麥苗生長過旺或麥田草害嚴重,土壤或田間濕度過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連作,發(fā)病均較嚴重的帶病秸稈直接還田或施用未經(jīng)腐熟的糞肥等,也有利于發(fā)病。3.品種抗病性小麥品種間對紋枯病的抗性有一定差異。

第44頁/共58頁五、防治*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應采用以栽培防病措施為基礎、藥劑種子處理為重點、重病田早春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1.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1)適期播種

(2)控制密度

(3)合理施肥

(4)防除草害

(5)麥田管理

(6)選用抗病品種第45頁/共58頁2.藥劑防治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1%的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可以壓低冬前發(fā)病基數(shù),減輕危害,達到控病目的,早春噴藥防治:播種時未進行種子處理、春季有紋枯病發(fā)生的麥田,于返青期用井岡霉素向麥株下方病部噴施1~2次,每次每公頃用藥量為5%井岡霉素水劑2250ml兌水900kg。

第46頁/共58頁四、小麥赤霉病

Wheatheadscab*小麥發(fā)生赤霉病后一般可減產(chǎn)10%~20%,嚴重時達,80%~90%,甚至顆粒無收。病麥粒中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多種對人、畜有害的毒素,人、畜誤食后可致發(fā)熱、嘔吐、腹瀉等癥狀,懷孕母畜中毒后可引起流產(chǎn)。第47頁/共58頁1.癥狀*主要發(fā)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于苗期引起苗枯、基腐等癥狀。穗腐小麥揚花后出現(xiàn)。最初在穎殼上呈現(xiàn)邊緣不清的水漬狀褐色斑。漸蔓延至整個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后期,在穎殼縫隙處和小穗基部出現(xiàn)粉紅色膠質霉層(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在高濕條件下,粉紅色霉層處產(chǎn)生藍黑色小顆粒(子囊殼)。苗枯是由種子或土壤帶菌引起的。病苗芽鞘變褐色腐爛,根冠隨之腐爛。病苗黃瘦以至枯死。氣候或土壤潮濕時,枯死苗基部可見粉紅色霉層。*成熟期,有時發(fā)生基腐和稈腐癥狀。植株基部或莖稈部組織受侵后變褐色腐爛,病部可見粉紅色霉層,嚴重時可致全株枯死。

第48頁/共58頁

小麥赤霉病病穗第49頁/共58頁2.病原*病原物有性態(tài)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Schw.)Perch],子囊菌亞門赤霉屬;無性態(tài)為禾谷鐮孢(FusariumgrarninearumSchw.),半知菌亞門鐮孢屬。其他多種鐮孢,如燕麥鐮孢[F.a(chǎn)venaceum(Fr.)Sacc.]、黃色鐮孢[F.culmorum(W.G.Sm.)Sacc.]、串珠鐮孢[F.moniliforme(Sheld.)Snyder&Hansen]、彎角鐮孢(F.camptocerasWr.&Rg.)等均可引起赤霉病。第50頁/共58頁

赤霉病病菌形態(tài)圖1.子囊殼

2.子囊殼剖面

3.子囊及子囊孢子

4.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

5.分生孢子

第51頁/共58頁(1)形態(tài)

*

分生孢子產(chǎn)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單生的側生瓶梗或繁復分枝的末端瓶梗上。有的菌株可在粘孢團中產(chǎn)生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頂端鈍或略收縮,基部有明顯的踵狀足胞,多數(shù)有3~6個,少數(shù)1~2個或6~9個隔膜,單個孢子無色,聚集時呈粉紅色黏稠狀;小型分生孢子為單細胞,橢圓或卵圓形,一般很少產(chǎn)生。子囊殼球形或近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