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_第1頁
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_第2頁
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_第3頁
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_第4頁
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頸外側區(qū)的結構第1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綱要求1、掌握副神經(jīng)的行徑及其局部的定位標志以及與頸深淋巴結的關系。2、理解以胸鎖乳突肌為標志的頸叢皮支的行徑和分布。3、理解臂叢的組成及局部位置。4、了解頸根部與胸及上肢的位置聯(lián)屬關系。5、理解椎動脈三角的組成及其內容結構的局部位置(胸導管,迷走神經(jīng),喉返神經(jīng),鎖骨下動、靜脈,甲狀頸干及其分支,椎動、靜脈,胸廓內動、靜脈,頸交感干及神經(jīng)節(jié))。6、掌握以前斜角肌為中心的結構毗鄰關系。Back第2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概述胸鎖乳突肌區(qū)既該肌覆蓋的區(qū)域,有些結構已在前面描述過;頸外側區(qū)是由胸鎖乳突肌后緣、斜方機肌前緣和鎖骨中份圍成的區(qū)域;頸根部則是指頸部和胸部之間移行的部位,沒有絕對的界限。

Back第3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表面解剖第4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詳細內容一、胸鎖乳突肌區(qū)(一)境界:胸鎖乳突肌區(qū)既該肌覆蓋的區(qū)域

第5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內容1.頸襻:由第1~3頸神經(jīng)前支的分支構成。來自第1頸神經(jīng)前支的部分纖維先隨舌下神經(jīng)走行,至頸動脈三角離開此神經(jīng),稱為舌下神經(jīng)降支或頸拌上根,該根沿頸動脈鞘的淺面下降,在環(huán)狀軟骨水平與來自頸叢的第2、3頸神經(jīng)的頸拌下根合成頸拌。頸拌發(fā)出支配舌骨下肌群的分支。第6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頸動脈鞘:鞘的淺面有:胸鎖乳突肌、胸骨甲狀肌、肩胛舌骨肌下腹、頸襻、甲狀腺上、中靜脈;鞘的后方有:甲狀腺下動脈通過,隔椎前筋膜與頸交感干、椎前肌和頸椎橫突等;鞘的內側有:咽和食管頸部、喉和氣管頸部、喉返神經(jīng)和甲狀腺側葉等。第7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頸叢:位于胸鎖乳突肌上段與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之間。分支有皮支、肌支和膈神經(jīng)。4.頸交感干:由上、中、下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及其節(jié)間支組成。位于脊椎兩側。頸上神經(jīng)節(jié),頸中神經(jīng)節(jié)、頸下神經(jīng)節(jié)。第8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頸根部(一)境界前界:胸骨柄后界:第1胸椎體兩側界:第1肋中心標志:前斜角肌第9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內容和毗鄰1.胸膜頂:突入頸根部,高出鎖骨內側1/3上緣2~3cm。前、中、后斜角肌覆蓋其前、后及外側。前方:鎖骨下動脈及其分支、鎖骨下靜脈、膈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及左側的胸導管。后方:靠近第1、2肋、頸交感干和第1胸神經(jīng)前支。外側:臂叢;內側:氣管、食管及左側胸導管和喉返神經(jīng)。上方:第7頸椎橫突、第1肋頸和胸膜上膜(Sibson筋膜)第10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鎖骨下動脈第1段:(1)椎動脈(2)胸廓內動脈(3)甲狀頸干(4)頸肋干第2段:第3段:有時發(fā)出頸橫動脈或肩胛上動脈第11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淋巴導管:(1)胸導管:沿食管左側出胸廓上口,平第7頸椎高度形成胸導管弓,多直接注入左靜脈角;左頸干、左鎖骨下干和左支氣管縱隔干通常注入胸導管末端,也可單獨注入靜脈。胸導管毗鄰:前:頸動脈鞘;后:椎動、靜脈、頸交感干、

甲狀頸干、膈神經(jīng)和鎖骨下動脈。第12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右淋巴導管:出現(xiàn)率為20%左右。長1.0~1.5cm,在右頸根部接受右頸干、右鎖骨下干和右支氣管縱隔干,注入右靜脈角。4.鎖骨下靜脈:沿第1肋上面,鎖骨與前斜角肌之間,向內與頸內靜脈匯合成頭臂靜脈。5.迷走神經(jīng):右迷走神經(jīng)下行于右頸總動脈和右頸內靜脈之間,經(jīng)鎖骨下動脈第1段時發(fā)出右喉返神經(jīng);左迷走神經(jīng)在左頸總動脈和左頸內靜脈之間下行入胸腔。第13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膈神經(jīng)位于前斜角肌表面,椎前筋膜深面。有第3~5頸神經(jīng)前支組成。前方: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中間腱、頸內靜脈、頸橫動脈和肩胛上動脈;左側前方還有胸導管弓;內側:頸升動脈。副膈神經(jīng)出現(xiàn)率為48%,多起于頸5或頸5、6。

57%副膈神經(jīng)在鎖骨下靜脈下方與膈神經(jīng)結合。第14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椎動脈三角:位于頸長肌、前斜角肌和鎖骨下動脈第1段之間。三角內主要有:椎動、靜脈、甲狀腺下動脈、頸交感干、頸胸神經(jīng)節(jié)等。第15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一)境界:位于胸鎖乳突肌后緣、斜方肌前緣和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緣之間。(二)內容:1.副神經(jīng):出頸靜脈孔后、沿頸內靜脈前外側下行,經(jīng)二腹肌后腹深面,胸鎖乳突肌上部前緣穿入并發(fā)出分支支配該肌。第16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頸叢和臂叢的分支:(1)頸叢皮支:在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穿出封套筋膜,分布于頭、頸、胸前上部和肩上部皮膚。第17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臂叢分支有:肩胛背神經(jīng),支配菱形肌胸長神經(jīng),支配前鋸肌肩胛上神經(jīng),支配岡上、下肌第18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鎖骨上三角(肩胛舌骨肌鎖骨上三角)(一)境界:又稱鎖骨上大窩。位于胸鎖乳突肌后緣、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鎖骨上緣中1/3之間。第19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內容:1.鎖骨下靜脈及靜脈角:2.鎖骨下動脈:3.臂叢:Back第20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習操作1、復習頸外靜脈及頸叢的皮神經(jīng)。觀察頸筋膜的淺層包裹胸鎖乳突肌,在此肌的后緣,延續(xù)覆蓋著頸外側區(qū),到達斜方肌前緣又包裹該肌。

2、復查胸鎖乳突肌。在該肌上部前緣的深面,可找到進入該肌的副神經(jīng)。副神經(jīng)發(fā)支支配此肌后,再自肌后緣中點稍上方穿出,進入頸外側區(qū),沿該神經(jīng)追蹤至其進入斜方肌處。

3、在斜角肌前方暴露鎖骨下靜脈。查看它向外側續(xù)于腋靜脈,向內側行至前斜角肌內側緣處與頸內靜脈匯合,形成靜脈角,并向內下合成頭臂靜脈。復查頸外靜脈注入鎖骨下靜脈。第21頁,共2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在左側靜脈角處尋找胸導管。它沿食管左側由胸部上行至頸根部,弓形轉向外側,經(jīng)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jīng)的后方,椎動脈的前方,轉向前下和左靜脈角。試查匯入的左頸干、左鎖骨下干和左支氣管縱隔干及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