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_第1頁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_第2頁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_第3頁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_第4頁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容量治療與血管活性藥如何選擇第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定義及診斷標準心源性休克(CS)主要指由心室泵功能損害而導致的休克綜合征,是心泵衰竭的極期表現(xiàn)。由于心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維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輸出量,導致血壓下降,重要臟器和組織供血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及重要臟器損害為特征的病理生理過程。第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其診斷標準包括三點:

1.低血壓,SBP<90mmHg或平均動脈壓<65mmHg,持續(xù)30分鐘;或需要血管加壓藥才能使血壓>90mmHg;

2.組織低灌注狀態(tài),例如意識障礙、皮膚濕冷、蒼白、紫紺、少尿(<30ml/h)、血清乳酸增高;

3.心輸出量減少和肺淤血,CI≤1.8L/min·m2或≤2.2L/min·m2(有循環(huán)支持);左室充盈壓或PCWP≥18mmHg。第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定義患者存在低血壓,低心排表現(xiàn)(心動過速,意識狀態(tài)改變,少尿,四肢厥冷),以及肺淤血心指數(shù)<2.2L/min/m2,PCWP>18mmHg必須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及IABP維持SBP>90mmHg第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1)絕大多數(shù)由急性心肌梗死(AMI)引起①大面積MI(占左室面積40%以上),由左室衰竭引起占74.5%②乳頭肌斷裂,急性二閉占8.3%③室間隔穿孔占4.6%④單獨右室梗死占3.4%⑤心臟破裂填塞占1.7%第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的其他病因(2)非MI引起①主A狹窄②急性心肌炎③肺栓塞④重度主狹、二狹⑤肥厚性心肌病流出道梗阻⑥快速心律失常(AF、VT)急性發(fā)作⑦藥物性(非DHP-CCB、β阻滯劑)

第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的流行病學NRMIregistry1995-2004年775家美國醫(yī)療中心的293,633例STEMI或新發(fā)LBBB患者,有25,311例CS,其中的29%出現(xiàn)在就診時。WorcesterHeartAttackStudy1975-1988年,約7.5%。Gusto-11995年,約7.2%。Babaevetal,JAMA2005,294-448GoldbergRJ,NEJM1991;325:1117HolmesDRJACC1995;26:668第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薈萃分析CurropinCritCear2006,12:431-436第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病情況6%~8%的STEMI

發(fā)生心源性休克,

是STEMI第一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發(fā)病非手術(shù)治療的病死率仍高達70%~80%有效的溶栓治療使病死率下降到約60%介入治療聯(lián)合血流動力學支持使病死率下降到50%HamzaHA,FrederickAA,JoelMG,etal.Cardiogenicshockcomplicatingacutecoronarysyndromes:Insightsfromthe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AmHeartJ,2012;163:963-971.第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高齡女性糖尿病或腦卒中史三支血管病變左主干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再發(f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危險因素第1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當左室心肌發(fā)生大面積壞死時,心肌收縮力顯著降低,心臟泵功能損害,致SV和CO下降收縮功能減退-LV舒張末容積增加-LVEDP增高,引起肺靜脈壓和肺毛細血管壓升高-導致間質(zhì)性肺水腫或肺泡性肺水腫低血壓和心動過速導致心肌和冠狀動脈灌注不良第1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心排量降低致組織器官低灌注和心肌細胞缺氧,使無氧酵解增加,乳酸堆積致乳酸酸中毒,惡化心肌能量代謝,心肌收縮力進一步下降缺血誘導iNOS上調(diào),NO產(chǎn)物和過氧亞硝酸鹽產(chǎn)生增加,導致心肌收縮功能障礙,及心肌頓抑心肌細胞凋亡、壞死和炎癥過程可能使心原性休克進一步惡化第1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病理生理第1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伴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變化肺水腫血氧不足低血壓冠脈灌注壓缺血進行性心功能不全代償性的血管收縮第1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梗死延展和梗死心肌的擴張是AMI伴發(fā)心源性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梗死延展是壞死區(qū)域向梗死邊緣缺血區(qū)域的延展。梗死心肌擴張過程中沒有壞死過程的進展,而是由于心室收縮期的切應力使得壞死心肌的肌束斷裂,導致梗死區(qū)域變薄和擴張,進而導致左心室功能的惡化。心源性休克時冠狀動脈灌注壓下降影響心室泵血,使得心排出量下降,進而進一步降低了心臟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灌注,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在許多病例中,僅有收縮功能的嚴重下降并不一定出現(xiàn)休克,相反在伴發(fā)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左室射血分值(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可能僅有中度降低[5],大約50%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左室較小或正常,提示心源性休克病理生理機制的復雜性。[5]RamanathanK,HarknessSM,NayarAC,etal.Cardiogenicshockinpatientswithpreservedleftventricularsystolicfunction:characteristicsandinsightintomechanisms[J].JAmCollCardiol,2004,43(5):241A.第1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右室功能不全為主的心源性休克占到AMI伴發(fā)心源性休克的5%[6]。傳統(tǒng)觀念認為,右心室功能不全性休克患者的治療側(cè)重于維持適當?shù)挠沂页溆瘔阂跃S持心排出量和適當?shù)淖笫仪柏摵?。然而,由于此時患者的右室舒張末期壓較高,常>20mmHg(1mmHg=0.1333kPa[6],導致室間隔向左室腔移動,這種凸向左室的機械作用降低了左室充盈,同時這種幾何形態(tài)的改變也降低了左室的收縮功能。因此,右室休克時積極的補液治療并非十分恰當,在一定程度上并有一定的誤導性。[6]JacobsAK,LeopoldJA,BatesE,etal.Cardiogenicshockcausedbyrightventricularinfarction:areportfromtheSHOCKregistry[J].JAmCollCardiol,2003,41(8):1273-1279.第1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7AMI伴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SBP<90mmHg血壓迅速下降>30mmHgHR>100bpm脈搏細速心音減弱皮膚濕冷尿量<30mL/hr胸痛呼吸急促心輸出量減少第1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心原性休克發(fā)生時間:與梗死相關動脈有關

80%發(fā)生在AMI發(fā)病的24小時內(nèi)晚發(fā)休克(>24小時)多與缺血復發(fā)或與并發(fā)機械并發(fā)癥有關第1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和體征胸痛,惡心、嘔吐、心悸氣促、出冷汗、口唇及甲床紫紺血壓低,脈壓差小,收縮壓<80mmHg,晚期袖帶測不到心率增快,>100次/分,心音低,可聞奔馬律呼吸淺而快,肺部濕性羅音外周血管收縮:四肢及面部皮膚濕冷、蒼白,花斑樣腎血流量降低:尿量減少(<20ml/h)腦循環(huán)灌注不足:神智改變,輕者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重者意識模糊或昏迷第1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驗室檢查ECG:相鄰兩個導聯(lián)ST抬高胸片:肺淤血,間質(zhì)肺水腫,肺泡性肺水腫UCG:LV擴大,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障礙,LVEF值降低血氣分析:PaO2和SaO2,代酸、呼酸,血乳酸濃度

,PaCO2

生化:心肌標志物增高,晚期:BUN、Cr、血K、GPT、GOT增高等血常規(guī):WBC

HB、HCT

(血液濃縮)第2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

必要時需行血液動力學監(jiān)測,以評價左心功能變化、指導治療及監(jiān)測療效監(jiān)測指標動脈血壓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心排血量及心臟指數(shù)(CI)漂浮導管血液動力學監(jiān)測適應癥心原性休克或進行性低血壓嚴重或進行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腫可疑機械并發(fā)癥(室間隔穿孔、乳頭肌斷裂或心包填塞)低血壓而無肺淤血、擴容治療無效第2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血液動力學監(jiān)測心原性休克的血液動力學指標變化

PCWP>18-20mmHgCI<1.8L·

min-1·

m-2SBP<90mmHg第2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右室心梗是心源性休克的一個重要原因1.下壁心梗常合并右室心梗2.下壁心梗,低血壓不易糾正,應想到右室心梗3.有休克表現(xiàn),但肺野清,無啰音,伴頸V怒張4.V4RST升高,即可診斷第2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血流動力學特點為右室收縮功能不全,致左室充盈壓不足,搏出量降低血流動力學異?;蛴跋窀淖?/p>

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15mmHg

心臟指數(shù)(CI)≤2.2L·

min-1·

m-2X線胸片肺野清晰,無肺淤血的影像學改變第2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臨床表現(xiàn)右心功能不全:頸靜脈怒張,Kussmaul征陽性(深吸氣時頸靜脈怒張)心原性休克表現(xiàn)無呼吸困難,肺內(nèi)無啰音心電圖右胸導聯(lián)ST段抬高第2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源性休克的治療基本治療原則包括:一般處理抗栓治療補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糾正酸堿失衡和電解質(zhì)紊亂盡快施行血運重建術(shù),改善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采用機械裝置輔助循環(huán),如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術(shù)(IABP)等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治療并發(fā)癥、防治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及DIC、繼發(fā)性感染等第2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處理原則處理原則不同于嚴重左心室功能障礙引起心原性休克主要治療原則:早期診斷盡早再灌注治療(盡快PCI開通右冠,溶栓不一定有效)維持右心室前負荷(補液)、降低右室后負荷,避免使用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ACEI/ARB和硝酸脂類)維持右室同步化,糾正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根據(jù)PCWP調(diào)節(jié)補液量和速度如補液1000-2000ml血壓仍不回升,可適當靜脈應用正性肌力藥物

第2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伴心源性休克的治療原則AMI合并CS,迅速恢復梗死相關血管的血流是關鍵;再灌注治療是治療的最終目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采用綜合性治療措施,包括血管活性藥物、呼吸支持、血流動力學支持、腎臟替代治療、再灌注治療;血液動力學支持包括IABP、心室輔助裝置、體外膜氧合器,可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臟泵血功能;機械輔助裝置通過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有效支持,能夠糾正失代償期休克患者急轉(zhuǎn)直下的血流動力學紊亂狀態(tài),改善組織灌注,提高患者生存率。第2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對于CS患者,多數(shù)情況下應考慮冠狀動脈原因引起,也就是AMI導致CS。對于AMI患者應該進一步檢查可能發(fā)展為休克的臨床征象,尤其是心率大于75次/分,以及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體征。繼發(fā)于AMI的CS患者,無論距離開始胸痛的時間多長,均需要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對于已經(jīng)確診的心臟驟停后CS,尤其是電擊復律成功后的,應常規(guī)進行冠脈造影。然后通過血管成形術(shù)或者特殊的冠狀動脈搭橋術(shù)進行再灌注治療。繼發(fā)于AMI的CS,或者可能進展為CS的AMI,應該在具有相應心血管專家、具備心臟介入技術(shù)、心臟外科技術(shù)的醫(yī)學中心進行處理[1]。[1]LEVYB,BASTIENO,KARIMB,etal.Expertsrecommendationsforthemanagementofadultpatientswithcardiogenicshock[J].AnnIntensiveCare,2015,5(17):1-10.第2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補充血容量AMI后CS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適當補充血容量是控制CS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表現(xiàn)為肺充血的患者,應首先給予正性肌力支持。對于無肺充血表現(xiàn)的患者,擴容可作為提高心輸出量的優(yōu)化選擇。應根據(jù)CVP及PCWP等監(jiān)測指標調(diào)整液體輸注的速度和用量。對于液體的選擇,膠體類如羥乙基淀粉被認為在擴大血容量方面優(yōu)于晶體類,但有腎損傷甚至死亡的嚴重副作用。目前晶體類是合理的一線選擇,5%葡萄糖首選,其他可選擇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等[9]。[9]MenonV.Managementofcardiogenicshockcomplicating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EurHeartJCardiovasCare,2015,4(3):531-537.第3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療(三)擴容療法:(3)具體方法:

1.

開始20min輸入100ml,

2.觀察CVP升高

2cmH2O、PCWP不超過20mmHg或增加值不超過7mmHg時,可繼續(xù)擴容或補液的總量達500~750ml。第3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效果判斷不足指標:①癥狀及體征:仍口渴、外周循環(huán)不良、四肢濕冷、脈細而速②

血壓80mmHg、脈壓

20mmHg、休克指數(shù)(脈率/血壓)1.0③

尿量

30ml/h、比重1.020④CVP8cmH2O

(三)擴容治療第3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擴容治療補足指標:癥狀及體征:口渴感消除、頸靜脈充盈良好、四肢暖、脈有力而不快,血壓90mmHg、脈壓30mmHg、休克指數(shù)0.8,尿量

30ml/h、比重1.020,CVP8~12cmH2O,PCWP18~20mmHg。

24小時內(nèi)液體總量應控制在1500~2000ml第3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血管活性藥物如何選擇?《2015法國FICS成人心源性休克的管理》推薦:1.通過正性肌力藥物和(或)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可使平均動脈壓(MAP)至少達到65mmHg,或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允許更高。2.心源性休克應使用去甲腎上腺素來維持有效灌注壓。(強烈推薦)3.腎上腺素可被用作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合治療的替代治療,但它可增加心律失常、心動過速和高乳酸血癥的風險。(弱推薦)4.多巴酚丁胺應被用于心源性休克時低心排血量的治療。(強烈推薦)5.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或左西孟旦不作為一線用藥。(強烈推薦)第3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血管活性藥物在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心輸出量減低的CS患者中起到穩(wěn)定病情的作用[7]。雖然90%CS患者使用兒茶酚胺類藥物,但是隨機對照研究的證據(jù)有限。在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中,相對于去甲腎上腺素,應用多巴胺發(fā)生心律失常的比例增加,病死率沒有降低。而去甲腎上腺素的病死率相對較低。因此,對于血壓偏低的患者,去甲腎上腺素應該作為縮血管藥物的一線選擇[1]。另外,一些研究認為兒茶酚胺類藥物增加住院期間死亡風險,因為這些藥物增加心肌耗氧量,并且由于縮血管作用而影響微循環(huán)和組織灌注,所以不宜長期大劑量使用。出于安全性的考慮,目前指南強烈推薦僅僅在非常必要時使用兒茶酚胺類藥物,并且使用盡可能低的劑量。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通過β1-腎上腺能受體刺激改善心臟收縮功能,可以考慮選擇多巴胺。CS時,避免使用β受體阻滯劑[8]。作為縮血管藥物,臨床實踐中多巴酚丁胺可以和去甲腎上腺素同時使用,以改善心肌收縮力[1]。[1]LEVYB,BASTIENO,KARIMB,etal.Expertsrecommendationsforthemanagementofadultpatientswithcardiogenicshock[J].AnnIntensiveCare,2015,5(17):1-10.[7]AMADOJ,GAGOP,SANTOSW,etal.Cardiogenicshock:Inotropesandvasopressors[J].RevPortCardiol,2016,35(12):681-695.[8]REDDYK,KHALIQA,HENNINGRJ.Recentadvance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WorldJCardiol,2015,7(5):243-276.第3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S患者藥物治療的基石是正性肌力藥物和血管加壓藥物的使用。如果收縮壓<90mmHg,則可考慮使用多巴胺進行升壓治療,使用多巴胺時需根據(jù)血壓水平從合適劑量開始,逐漸滴定直到維持患者正常范圍內(nèi)的收縮壓。如果需要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多巴胺,則應考慮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替代。去甲腎上腺素是α受體介導的強有力的動靜脈收縮劑,有輕微的β受體激動劑效果,同時較少產(chǎn)生變時和致心律失常效果。去甲腎上腺素也應該從低劑量開始(1~4μg/min),同時避免溢出,否則有可能導致組織蛻皮及局部壞死。當患者的血壓恢復到90mmHg,則可考慮使用多巴酚丁胺,其可有效的增加心排血量,同時不會造成血壓的大幅度波動。第3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15],對于休克患者而言,使用多巴胺會比去甲腎上腺素發(fā)生更多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心房顫動等心律失常,而且在CS的患者亞組發(fā)現(xiàn)多巴胺的使用會增加病死率。其確切原因尚不可知,推斷為多巴胺使患者心率升高,增加了缺血性事件的發(fā)生率[15]。因此,從目前的研究來看,CS患者更適合使用去甲腎上腺素,在血壓維持正常水平之后則可以使用多巴酚丁胺,因為它具有較好的增強心肌收縮力的效果。[15]deBackerD,BistonP,DevriendtJ,etal.Comparisonofdopamineandnorepinephrineinthetreatmentofshock[J].NEnglJMed,2010,362:779-789.第3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對于血流動力學嚴重不穩(wěn)定的AMI合并CS,目前仍然沒有確鑿證據(jù)推薦某一種具體藥物。在適當補液的基礎上,常合并使用以下正性肌力藥物和血管活性藥物。3.1正性肌力藥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具有α和β受體興奮作用,增強心肌收縮和增加搏出量,心排血量增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心室充盈壓,促進房室結(jié)傳導。前者適用于心排出量低、左室充盈壓低、體循環(huán)阻力正?;虻拖碌幕颊撸貏e是合并低血壓者后者適用于心排出量低、左室充盈壓高、體循環(huán)阻力和動脈壓在正常范圍內(nèi)的患者[16]。BackerDD,ChochardD,AldecoaC,etal.Comparisonofdopamineandnorepinephrineinthetreatmentofshock[J].NEnglJMed,2010,54(5):214-215.第3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由于不同劑量的血流動力學效果不同,多巴胺應用過程中劑量控制非常嚴格。(4~5)μg·kg-1·min-1劑量具有血管擴張作用,并增加腎小球濾過率。然而,大型試驗并未顯現(xiàn)以前所倡導的腎臟保護作用[12]。在(5~10)μg·kg-1·min-1劑量時,多巴胺增強心肌收縮力,而在10μg·kg-1·min-1以上時,主要是血管收縮作用。長期使用多巴胺誘發(fā)心動過速,并導致病死率升高。在歐洲,多巴胺的應用受到限制,選用的血管收縮劑是去甲腎上腺素。[12]FriedrichJ,AdhikariN,HerridgeM,etal.Meta-analysis:low-dosedopamineincreasesurineoutputbutdoesnotpreventrenaldysfunctionordeath[J].AnnInternMed,2005,142(7):510-524.第3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多巴酚丁胺是一種強β1受體激動劑,具有變時和變力作用。起始劑量范圍是(2~3)μg·kg-1·min-1,在(2.5~10)μg·kg-1·min-1劑量范圍內(nèi),存在劑量-效應線性關系。當>20μg·kg-1·min-1時不但未顯示進一步的治療益處,而且可以觸發(fā)諸如心動過速等。如果患者已經(jīng)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則多巴酚丁胺有時需要更高的劑量。連續(xù)長時間應用時(48h),機體對多巴酚丁胺的敏感性和反應性將快速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多巴酚丁胺的β2受體激動作用可以引起外周擴張作用和體循環(huán)血管阻力(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SVR)下降,所以多巴酚丁胺不推薦作為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第4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氨力農(nóng)和米力農(nóng):雙異吡啶類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具有顯著的正性肌力和血管擴張作用,能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壓,改善左心室功能。西地蘭:洋地黃類強心劑,可加重梗死區(qū)心肌運動失調(diào)及擴大梗死范圍,誘發(fā)室性心律失常,適用于伴有房顫、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心衰患者,需注意中毒反應。第4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血管擴張性藥物硝酸甘油:擴張動脈、靜脈,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從而減輕心臟的負擔,適用于有肺充血而無心排血量減少的患者。硝普鈉:擴張動脈、靜脈,使周圍血管阻力減低,因而有降血壓作用,使心臟前、后負荷均減低,心排血量改善,適用于既有肺充血又有外周阻力增高的患者。酚妥拉明:通過阻斷α1受體和直接舒張血管,使肺動脈壓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興奮心臟,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適用于低心排出量、外周灌注不足而無肺充血的患者。莨菪堿:抑制副交感神經(jīng),使心率加快,血管擴張,適用于外周血管痙攣明顯且伴有心動過緩的患者。第4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3血管收縮性藥物間羥胺:主要激動α受體,升壓持久,有中等度加強心臟收縮的作用,可增加腦及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需先糾正血容量不足。去甲腎上腺素:主要激動α受體,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與小靜脈都收縮(但冠狀血管擴張),外周阻力增高,血壓上升。與心肌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jié)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多。需保持或補足血容量。第4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去甲腎上腺素可以快速糾正顯著的低血壓狀態(tài)(收縮壓<70mmHg)和對多巴胺無反應的心源性休克,是心源性休克時血管收縮劑的第一選擇。由于其高效性,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xié)會(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CC/AHA)指南建議去甲腎上腺素用于嚴重的低血壓。靜脈輸注時在(0.1~1)μg·kg-1·min-1劑量范圍內(nèi),能夠有效提升平均動脈壓。而在劑量>1μg·kg-1·min-1時,其導致炎癥、心律不齊、心臟毒副作用變得突出和明顯。在酸中毒沒有糾正時,去甲腎上腺素的效果顯著下降。第4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盡管這些兒茶酚胺類藥物能夠維持CS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但并不能長久改善癥狀甚至會縮短生存期[16]。這可能與兒茶酚胺類藥物增加心肌氧耗、提高cAMP濃度、使細胞內(nèi)鈣增高,導致心肌細胞死亡以及增加了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等因素有關。同時,腎上腺素能受體的激活也降低免疫系統(tǒng)功能[15]。因此,在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情況應盡可能少的使用兒茶酚胺類藥物。16]ThackrayS,EasthaughJ,F(xiàn)reemantleN,etal.Theeffectivenessandrelativeeffectivenessofintravenousinotropicdrugsactingthroughtheadrenergicpathway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meta-regressionanalysis[J].EurJHeartFail,2002,4:515-529.第4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兒茶酚胺可能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大劑量的兒茶酚胺引發(fā)炎癥反應,進而減低心功能,且能引發(fā)心律失常和進一步的心肌損害。盡管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通常能夠改善血流動力學,但卻不能顯著提升生存率,因此心源性休克時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必須謹慎。第4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其他左西孟坦:鈣離子增敏劑,直接與肌鈣蛋白相結(jié)合,使鈣離子誘導的心肌收縮所必需的心肌纖維蛋白的空間構(gòu)型得以穩(wěn)定,從而使心肌收縮力增加,而心率、心肌耗氧無明顯變化,具有強力的擴血管作用,主要使外周靜脈擴張、心臟前負荷降低,適用于傳統(tǒng)治療(利尿劑、洋地黃類)效果不佳并且需要增加心肌收縮力的CS患者。第4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左西孟旦通過與肌鈣蛋白C結(jié)合,穩(wěn)定Ca2+-肌鈣蛋白C復合物,增強心肌收縮力。2003年,Delle等[13]首次報道其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成功應用。研究表明,在對去甲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反應不佳的患者中,加用左西孟旦能夠在幾小時內(nèi)顯著改善血流動力學[14],甚至較IABP的作用更為迅速[15],并能顯著改善右心衰竭的血流動力學[16]。初始量起始(10mg/kg,10min),然后24h持續(xù)靜脈給藥[(0.05~0.2)mg·kg-1·min-1],依血壓調(diào)整。由于鉀通道介導的外周血管擴張作用,左西孟旦能夠引起后負荷下降,這種低血壓效應如不加關注可能引起器官灌注下降。[14]RussM,ProndzinskyR,ChristophA,etal.Hemodynamicimprovementfollowinglevosimendantreatment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ndcardiogenicshock[J].CritCareMed,2007,35(12):2732-2739.[15]ChristophA,ProndzinskyR,RussM,etal.Earlyandsustainedhaemodynamicimprovementwithlevosimendancomparedtointra-aorticballooncounterpulsation(IABP)incardiogenicshockcomplicating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AcuteCardCare,2008,10(1):49-57.[16]RussM,ProndzinskyR,CarterJ,etal.Rightventricularfunctioninmyocardialinfarctioncomplicatedbycardiogenicshock:improvementwithlevosimendan[J].CritCareMed,2009,37(12):3017-3023.第4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左西孟旦通過增加肌絲敏感性的鈣攝入,增強心肌收縮作用和發(fā)揮血管擴張?zhí)匦?。但其真正應用于CS的實踐經(jīng)驗是非常有限的,并缺乏隨機試驗證據(jù)。因為其擴張血管,進而引起血壓下降,臨床應該謹慎應用[7]。[7]AMADOJ,GAGOP,SANTOSW,etal.Cardiogenicshock:Inotropesandvasopressors[J].RevPortCardiol,2016,35(12):681-695.第4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劑(phosphodiesteraseⅢinhibitor,PDE-Ⅲi)能夠抑制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的鈣蓄積、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代表藥物是米力農(nóng)[(0.375~0.75)mg·kg-1·min-1]和依諾昔酮[(1.25~7.5)mg·kg-1·min-1]。PDE-Ⅲi可與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應用。尤其是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患者對這種聯(lián)合應用反應良好。PDE-Ⅲi應當避免長期應用,因為PDE-Ⅲi治療與惡性心律失常和病死率升高相關,還可以由于肺內(nèi)分流的形成導致氧合惡化。在嚴重的低血壓狀態(tài)下,PDE-Ⅲi應當避免首劑應用。第5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DE抑制劑通過增加環(huán)磷酸腺苷水平發(fā)揮正性肌力作用。相對于多巴胺,曾應用過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可以從應用PDE抑制劑中獲益。但是,應用PDE抑制劑有增加惡性心律失常的風險。目前指南建議左西孟旦或者PDE抑制劑可以考慮逆轉(zhuǎn)β受體阻滯劑的影響,適合由于應用β受體阻滯劑引起的低灌注,為ⅡbC推薦[1,9]。[1]LEVYB,BASTIENO,KARIMB,etal.Expertsrecommendationsforthemanagementofadultpatientswithcardiogenicshock[J].AnnIntensiveCare,2015,5(17):1-10.[9]WOLFGANGVSC,MATTHIASP,GEORGE,etal.Long-termintravenousinotropesinlow-outputterminalheartfailure?[J].ClinResCardiol,2016,105(6):471-481.第5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療(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