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_第1頁
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_第2頁
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_第3頁
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_第4頁
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9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進行的判據(jù)一、單選題1.(2023·廣東·統(tǒng)考一模)汽車尾氣的排放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利用高效催化劑處理汽車尾氣中的NO與CO的反應為2NO(g)+2CO(g)N2(g)+2CO2(g)△H<0。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O和1molNO發(fā)生上述反應,部分物質的體積分數(shù)(φ)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上述反應的正反應在高溫下才能自發(fā)進行B.曲線b表示的是φ(N2)隨時間的變化C.2v正(NO)=v逆(N2)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D.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t1)>M(t3)>M(t5)2.(2023·廣東江門·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氫還原輝鉬礦并用碳酸鈉作固硫劑的原理為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H。平衡時的有關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在低溫下可以自發(fā)進行B.粉碎礦物和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輝鉬礦的還原C.圖2中T1對應圖1中的溫度為1300℃D.若圖1中A點對應溫度下體系壓強為10MPa,則H2O(g)的分壓為5MPa3.(2023·廣東廣州·廣東實驗中學??寄M預測)常壓下羰基化法精煉鎳的原理為:。23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已知:的沸點為42.2℃,固體雜質不參與反應。第一階段:將粗鎳與反應轉化成氣態(tài);第二階段:將第一階段反應后的氣體分離出來,加熱至230℃制得高純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B.該反應達到平衡時,C.第一階段,在30℃和50℃兩者之間選擇反應溫度,選30℃D.第二階段,分解率較低4.(2023·廣東梅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在、溫度下,發(fā)生反應

,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c隨時間t的部分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密閉容器內(nèi)充入He,平衡逆向移動B.a(chǎn)曲線條件下,10~30min內(nèi)C.曲線b表示溫度下,反應過程中物質A的濃度變化D.在工業(yè)實際生產(chǎn)中,溫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生產(chǎn)效率5.(2023·廣東佛山·統(tǒng)考一模)向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發(fā)生反應X(g)+3Y(g)2Z(g),X的轉化率隨溫度t的變化如圖所示(不同溫度下的轉化率均為反應第10min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點的反應速率B.a(chǎn)、b、c點對應的大小關系為:C.c點時,每消耗的同時,消耗D.若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倍,則c點對應溫度下的增大6.(2023·廣東·校聯(lián)考一模)一定溫度下,向2L恒溫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2molNO2,發(fā)生反應,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曲線Ⅱ表示c(CO2)隨t的變化B.0~2min內(nèi),C.3min時,加入催化劑可同時增大NO2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D.3min時。充入N2增大壓強,該容器的氣體顏色不變7.(2023·廣東廣州·廣州市第二中學??寄M預測)一定條件下,在容積為10L的固定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ΔH<0,反應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min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B.曲線X表示NH3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C.0~8min,H2的化學反應速率v(H2)=0.75mol·L-1·min-1D.10~12min,N2的化學反應速率v(N2)=0.25mol·L-1·min-1二、原理綜合題8.(2023·廣東佛山·統(tǒng)考一模)碳中和是我國的重要戰(zhàn)略目標,以和為原料合成受到廣泛關注。該過程主要涉及以下反應:反應I

反應II

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反應I的_______0(填“>”、“<”或“=”),反應I和II的吉布斯自由能與熱力學溫度(T)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_______。(2)向密閉容器中充入、反應合成,平衡時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①在工業(yè)上,常選用作為合成溫度,原因是_______。②時對甲烷的選擇性=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選擇性=生成的物質的量/參與反應的的物質的量),該溫度下反應II的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分壓=組分物質的量分數(shù)×總壓)(3)光催化劑在光能作用下,電子發(fā)生躍遷,形成類似于電解池的陰陽極,將轉變?yōu)椤K嵝原h(huán)境下該過程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9.(2023·廣東深圳·統(tǒng)考一模)苯乙烯是生產(chǎn)塑料與合成橡膠的重要原料。氧化乙苯脫氫制苯乙烯的反應為:反應I:

已知:反應II:

反應III:

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I的__________。(2)下列關于反應I~III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標號)。A.及時分離出水蒸氣,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苯乙烯的含量B.保持恒定時,說明反應I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其他條件相同,反應II分別在恒容和恒壓條件下進行,前者乙苯的平衡轉化率更高D.反應III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3)在催化劑作用下,氧化乙苯脫氫制苯乙烯可能存在如下圖所示反應機理:該機理可表示為以下兩個基元反應,請補充反應ⅱ:?。海虎ⅲ篲_________.(4)常壓下,乙苯和經(jīng)催化劑吸附后才能發(fā)生上述反應I??刂仆读媳萚∶n(乙苯)]分別為1∶1、5∶1和10∶1,并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乙苯平衡轉化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①乙苯平衡轉化率相同時,投料比越高,對應的反應溫度越______(填“高”或“低”)。②相同溫度下,投料比遠大于10∶1時,乙苯的消耗速率明顯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冶降臐舛冗^低;ⅱ.__________。③850K時,反應經(jīng)tmin達到圖中P點所示狀態(tài),若初始時乙苯的物質的量為nmol,則v(苯乙烯)=______。(5)700K時,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過量和一定量乙苯,初始和平衡時容器內(nèi)壓強分別為和,則平衡時苯乙烯的分壓為______kPa(以含有、、p的代數(shù)式表示)。[已知:①混合氣體中某組分的分壓等于總壓與該氣體物質的量分數(shù)之積;以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進行計算,可得反應的分壓平衡常數(shù)。②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詳解】A.反應為放熱的熵減反應,則上述反應的正反應在低溫下才能自發(fā)進行,A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系數(shù)相同,且為氮氣系數(shù)的2倍,結合圖像比較物質的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量可知,曲線b表示物質的變化量較小,故b表示的是φ(N2)隨時間的變化,B正確;C.2v正(NO)=v逆(N2)時,此時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反應沒有達平衡狀態(tài),C錯誤;D.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M=m/n,氣體質量不變,但是氣體的總物質的量隨反應進行而減小,故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逐漸變大,故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t1)<M(t3)<M(t5),D錯誤;故選B。2.C【詳解】A.由方程式聚集狀態(tài)知ΔS>0,由圖1可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ΔH>0,則根據(jù)ΔG=ΔH-TΔS<0知,該反應為高溫下的自發(fā)反應,故A錯誤;B.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不利于反應向右進行,故B錯誤;C.根據(jù)圖像1,13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根據(jù)圖2可知,T1℃是正逆化學平衡常數(shù)相等,即此時平衡常數(shù)為1,故C正確;D.A點各組分的濃度之和為5mol/L,在同一容器中,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也等于濃度之比,所以A點對應溫度下體系壓強為10MPa時,H2O(g)的分壓為4MPa,故D錯誤;答案為C。3.A【詳解】A.由反應Ni(s)+4CO(g)Ni(CO)4(g)正反應是一個熵減的自發(fā)反應,故可判斷Ni(s)+4CO(g)Ni(CO)4(g)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A正確;B.該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4v生成[Ni(CO)4]=v生成(CO),B錯誤;C.Ni(CO)4的沸點為42.2℃,將粗鎳與CO反應轉化成氣態(tài)Ni(CO)4,選擇反應溫度應選50℃,C錯誤;D.Ni(s)+4CO(g)Ni(CO)4(g)的平衡常數(shù)K==2×10-5,第二階段反應為Ni(CO)4(g)Ni(s)+4CO(g),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5×104,故Ni(CO)4分解率較高,D錯誤;故答案為:A。4.C【分析】曲線a、b都在下降,說明a、b都是A物質的濃度變化情況,且b先達到平衡,反應速率更快,故b對應的是T2溫度。根據(jù)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量,結合反應比例可知曲線c為T1溫度下的B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詳解】A.恒容條件下充入He,各物質的分壓沒有發(fā)生改變,平衡不移動,A錯誤;B.a(chǎn)曲線條件下,10~30min內(nèi),反應速率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B錯誤;C.結合分析可知,a、b都是A物質的濃度變化情況,b對應的是T2溫度,C正確;D.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的轉化率提升,但溫度過低會導致反應速率過慢,不利于提高生產(chǎn)效率,D錯誤;答案選C。5.C【詳解】A.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a點X的轉化率為30%,故a點X的反應速率為:=0.03,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系數(shù)之比,故a點的反應速率,A錯誤;B.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a、b兩點10min時未達到平衡,而c點10min時達到平衡,溫度越高正、逆反應速率越快,故a、b、c點對應的大小關系為:,B錯誤;C.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c點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故有每消耗的同時消耗即正、逆反應速率相等,C正確;D.由反應方程式可知X(g)+3Y(g)2Z(g)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若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倍,即減小容器壓強,平衡逆向移動,則c點對應溫度下的減小,D錯誤;故答案為:C。6.C【詳解】A.投入活性炭和NO2,隨著反應時間的推移,NO2的物質的量減少,CO2和N2的物質的量增加,相同反應時間內(nèi)CO2增加的量是N2的兩倍,因此曲線I表示n(CO2)隨t的變化,曲線Ⅱ表示n(N2)隨t的變化,曲線Ⅲ表示n(NO2)隨t的變化,A項錯誤;B.碳是固體,濃度不隨著反應時間推移而變化,不能用于表示反應速率,B項錯誤;C.反應在此條件下2min后已經(jīng)達到平衡,3min時加入催化劑可以同時且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應的速率,C項正確;D.3min時向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N2,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NO2)增大,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加深,D項錯誤;故選C。7.B【詳解】根據(jù)圖知,隨著反應的進行,X的物質的量增大、Y的物質的量減少,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Y的物質的量變化量分別為△n(X)=(0.6?0)mol=0.6mol,△n(Y)=(1.2?0.3)mol=0.9mol,X、Y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0.6mol:0.9mol=2:3,則X是NH3、Y是H2。A.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不等,根據(jù)圖知,t1min時,NH3和H2的物質的量仍然在變化,沒有保持不變,則該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所以正逆反應速率不等,A項錯誤;B.根據(jù)以上分析知,X曲線表示NH3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B項正確;C.0~8min,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C項錯誤;D.10~12min,NH3的平均反應速,,再根據(jù)同一可逆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nèi)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氮氣反應速率為0.0025mol?L?1?min?1,D項錯誤;答案選B?!军c睛】本題A項是學生們的易錯點,學生們錯誤認為兩曲線相交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實際上是沒有真正理解t1時曲線相交的含義僅是X和Y的物質的量相同,不能表示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時應是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不一定相等,比如該題中第7min—10min物質的量保持不變,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第10min時改變條件使反應正向移動,第12min時再次達到平衡狀態(tài),物質的量保持不變。8.(1)

-165(2)

350℃下CH4的體積分數(shù)很大,而CO的體積分數(shù)幾乎為0,即此溫度下CH4的選擇性較大,制得的CH4純度較高

93.75%

0.22(3)CO2+8H++8e-=CH4+2H2O【詳解】(1)由題干信息可知,反應I即,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則該反應的<0,反應I和II的吉布斯自由能與熱力學溫度(T)之間的關系圖所示信息可知,曲線2代表反應I的變化關系,故-165,故答案為:<;-165;(2)①由題干圖像可知,350℃下CH4的體積分數(shù)很大,而CO的體積分數(shù)幾乎為0,即此溫度下CH4的選擇性較大,制得的CH4純度較高,故在工業(yè)上,常選用350℃作為合成溫度,故答案為:350℃下CH4的體積分數(shù)很大,而CO的體積分數(shù)幾乎為0,即此溫度下CH4的選擇性較大,制得的CH4純度較高;②由題干圖像可知,450℃時,CH4的體積分數(shù)為37.5%,CO的體積分數(shù)為2.5%,根據(jù)碳原子守恒可知,CO2對甲烷的選擇性=×100%=93.75%,假設CO2總共轉化量為xmol,則0.9375x轉化為CH4,0.0625x轉化為CO,根據(jù)三段式分析可得:,,該溫度下達到平衡時,CH4的物質的量為:0.9375xmol,H2O的物質的量為:1.875x+0.0625x=1.9375xmol,H2的物質的量為:3-3.75x-0.0625x=(3-3.8125x)mol,CO的物質的量為0.0625xmol,CO2的物質的量為1-0.9375x-0.0625x=(1-x)mol,根據(jù)CO2的體積分數(shù)和H2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有:3-3.8125x=0.9375x,解得x=0.63mol,平衡時體系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0.9375xmol+1.9375xmol+(3-3.8125x)mol+0.0625xmol+(1-x)=4-1.875x=4-1.875×0.63=2.81875mol,H2的分壓為:=0.212p總,CO2的平衡分壓為:=0.131p總,CO的平衡分壓為:=0.014p總,H2O的平衡分壓為:=0.433p總,反應II的Kp===0.22,故答案為:93.75%;0.22;(3)光催化劑在光能作用下,電子發(fā)生躍遷,形成類似于電解池的陰陽極,將CO2轉變?yōu)镃H4,該過程發(fā)生還原反應,故酸性環(huán)境下該過程的電極反應式為:CO2+8H++8e-=CH4+2H2O,故答案為:CO2+8H++8e-=CH4+2H2O。9.(1)(2)AB(3)(4)

過多地占據(jù)催化劑表面,導致催化劑對乙苯的吸附率降低

(5)【詳解】(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I=反應II+反應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