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_第1頁
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_第2頁
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_第3頁
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_第4頁
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文言文斷句練習題不少同學畏懼文言文斷句題。那么,給文言文斷句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呢?其實,給文言文斷句有時是有方法可循,有關鍵可抓的。在我們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關鍵,就會給文言斷句帶來方便。請大家先記住下面的口訣: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章法內(nèi)容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jù)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反復練。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nèi)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學生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斷句也結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內(nèi)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lián)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我們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全文,反復鉆研,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遍數(shù)讀多了,其意義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qū)哟?,把確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比如《塞翁失馬》,我們經(jīng)過通讀,就能了解文意及層次:該段文字講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馬、得馬和兒子墮馬的事,告訴人們不要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得”與“失”。“好事”與“壞事”,“福”與“禍”,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旧狭私馕恼碌拇笠庵螅瑪嗑鋾r,就可抓住 “失馬——得馬——兒子墮馬”這一發(fā)展過程,抓住人們的看法和“塞翁”的態(tài)度,去逐層、逐句點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后難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讓我們給畫線句子斷句,也就暗示了畫線部分前后可以斷開,這就為我們理解文段內(nèi)容和斷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一些明顯的標志 (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shù)牡胤綌嗑?。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jīng)常用“曰”“云”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nèi)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現(xiàn)的“其父曰”此“何遽不為??乎”。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通篇用了二十七個“也”字,幾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傳為美談。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重要標志。我們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于斷句: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末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例如清人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這段文字相當?shù)湫?。全段共有十七個句子,用了十七個標點符號。其中成為斷句標志的句末語氣詞共十一個(“乎”、“矣”、“也”、“焉”、“哉”,)連詞和凝固結構共三個(“則”“而”“然則”,)代詞兩個(“之”,)句首語氣詞(“豈”,也有人稱之為情態(tài)副詞)一個。當然,我們在抓虛詞標志斷句時,也要注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詞,詞性變了。“也”,用在句中舒緩語氣,可點斷,也可不點斷。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說乎?);“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無乃??乎(無乃不可乎?);“可得??歟”(可得聞歟?);“得無??乎”(得無異乎?)等,可以幫助斷句。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無”無“乃”何“以”“于是”然“則”等。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古人不知道語法結構,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jù)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shù)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jù)動詞位置及和前后詞語關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兩題,找到動詞“亡”“入”吊“”將“”“歸”賀“”,根據(jù)語法知識,仔細分析,便不會將“入”之后的處所“胡”斷為“胡人”,將“將??而歸”誤斷為“歸人”。另外,主語之后一般不斷句(“??者??也”式判斷句的主語之后應斷句)。謂語之后如果沒有賓語、補語就要斷句;如有賓語、補語一般不斷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謂語時,要和它的賓語斷開。賓語之后一般應斷句,定語和其修飾的中心詞之間一般不斷句。文言文語序和現(xiàn)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后,修飾語—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guī)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可見,語法分析能夠幫助準確斷句。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講究互相照應,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常常是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于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例如“故福之為禍/禍之為?!?,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鳖}目做完回頭看,根據(jù)要求細檢驗題目做完后,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借語感,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后的每一句話的內(nèi)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nèi)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錯。例如:“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余萬,斬首亦如之?!保ā顿Y治通鑒》卷十六)這段話中,雖然每句話本身都講得通,但“爭投水死者十余萬”一句有悖情理:營壘崩潰,打了敗仗,棄甲逃命的兵士,為什么“爭投水死”呢?他們爭著投水,是為了活命,而不是自殺。因此,正確的標點,應在“爭投水”后加上一個逗號。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反復練。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階梯,有了它還不能確保走進科學的殿堂,因為進入本身是需要行動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從何而來?以課本為本,掌握實詞、虛詞,文言句法、詞法,培養(yǎng)扎實的文言功底;熟讀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古人云“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多做一些專題練習。這樣,正確斷句的能力就會在閱讀中形成,在實踐中成熟,在運用中提高。附:句首標志詞語1、發(fā)語詞:夫、蓋、凡、若夫、嗟夫、且夫、今夫等。2、事件詞:是時、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頃等。3、謙敬詞:下官、臣、竊、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4、人稱或指示代詞:吾、余、予、爾、汝(女)、彼、此等。5、疑問詞:何、誰、孰、安、胡、焉、奚等。6、復音虛詞:然則(然)、是故(故)、是以、得無、大抵、何其等。文言文斷句練習題將下列文段斷句:(一)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孫行猛政子貢非之曰獨不聞子產(chǎn)之相鄭乎推賢舉能抑惡揚善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子產(chǎn)卒國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聞竽琴之音其生也見愛死也可悲(三)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然明謂子產(chǎn)曰毀鄉(xiāng)校如何子產(chǎn)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四)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馮簡子能斷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否而又善于辭令裨諶能謀謀于野則獲謀于邑則否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chǎn)乃問四國之為于子羽且使多為辭令與裨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應對賓客是以鮮有敗事(五)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shù)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莊宗怒曰孤為效命者設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鎮(zhèn)令三軍別擇一人為帥孤請歸太原以避賢路(六)樂廣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頓愈(《晉書》)(七)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之有饑者蒙袂輯履貿(mào)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禮記檀弓下》)(八)(趙圍于秦)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于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取材于《資治通鑒·周紀五》)(九)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選自《白居易·草堂記》)(十)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豢蓸O深不可測也文言文斷句練習題參考答案(一)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譯文:管寧和華歆一起鋤菜園子,掘出了一塊金子,管寧如同沒見到一樣,照常干活;華歆將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寧和華歆一起同席讀書,門外邊有官員的儀仗喧嘩而來,管寧聽而不聞照樣念書,華歆則放下書跑出去看熱鬧去了。等華歆回來,管寧已經(jīng)將坐席割開,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保ǘ┆毑宦勛赢a(chǎn)之相鄭乎∕推賢舉能∕抑惡揚善∕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譯文:難道沒有聽說過子產(chǎn)作鄭國相的事嗎?推舉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眾的人,對有很高道德修養(yǎng)的人,不責備他的小毛病。壓制邪惡,褒揚善行;對有杰出謀略的人不去計較他的缺點,對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責他的小毛?。患壹腋辉?,人人充足,監(jiān)獄卻空閑了起來。(三)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譯文:人們早晚回來到這里游玩,來議論我們執(zhí)政的好與壞。他們認為好的,我們就推行它,他們憎惡的,我們就改正它。這是我的老師啊,為什么要毀掉它呢?(四)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chǎn)乃問四國之為于子羽∕且使多為辭令∕與裨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應對賓客。譯文:鄭國將有諸侯之間重大政治活動的時候,子產(chǎn)就向子羽詢問四周鄰國所做的事情,并讓他多參加談判等交涉的活動。然后和裨諶一同乘車去到郊外,讓他謀劃怎樣做可行,怎樣做不行。然后把計劃告訴馮簡子,讓他參與決斷。一切準備妥當,就交給子太叔讓他去執(zhí)行,來應對各國賓客。(五)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shù)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六)樂廣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睆V乃告其所以??突砣灰饨?,沉疴頓愈。(《晉書》)譯文:樂廣有一個好朋友,好久沒有來了,樂廣去問原因。朋友回答說:“以前在你辦公的地方坐著,蒙你給酒我喝。我剛剛要喝酒,看見杯子里有一條蛇。我感到很惡心,喝了酒之后,就病了,就好久沒有拜訪你?!碑敃r,河南官府辦公的地方,墻上掛著一張用牛角裝飾的弓,弓上用漆畫著蛇。樂廣猜想他杯子里的蛇是弓的影子,就請朋友再來原來的地方擺酒,對朋友說:“酒禮貌是不是又出現(xiàn)了蛇?”朋友回答說:“跟以前見的一樣?!睒窂V把原因告訴了他。朋友頓時明白了,病一下子就好了。(七)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劉基《郁離子·捕鼠》)譯文:有一個趙國人家里發(fā)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墻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饑寒交迫還很遠,為什么要把那貓趕走呢?(八)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之。有饑者,蒙袂、輯履,貿(mào)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禮記檀弓下》)齊國發(fā)生了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饑民來,給他們吃。有個人餓得很厲害,用衣袖蒙著臉面,拖著鞋子,踉踉蹌蹌地走來。黔敖見了,左手拿著飯菜,右手端著湯,吆喝道:“喂!快來吃吧?”那饑民抬眼望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吆喝來的飯菜才餓到這個地步的。”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這個人始終不肯吃,便活活餓死了。(九) (趙圍于秦)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于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評分標準]//為必斷處,對7處得5分,對6處得4分,對5處得3分,對4處得2分,對3處得1分,對1-2處不得分。/為可斷可不斷,此處斷句不得分,亦不減分?!熬融w”后斷句,“卻秦師”后也必須斷句,反之亦然,否則減1分。錯誤的斷句,錯一處減1分,減完為5分為止?!緟⒖甲g文一】(趙國被秦國圍困)齊國、楚國去解救趙國。趙國人糧食匱乏,向齊國請求救助,齊王不答應。周子說:“趙國對于齊國、楚國來說,是強有力的屏障。猶如牙齒有嘴唇,如果嘴唇?jīng)]有了,那么牙齒會感到?jīng)龅?。如果現(xiàn)在趙國滅亡了,馬上禍患就會危及到齊國和楚國。況且,救趙國,會顯示我們高尚的節(jié)義;擊退秦國的軍隊,可以張顯我們的名聲。不做這些而吝惜糧食,這不是為國家的長遠考慮啊?!保ㄊ窘馕觥看鸢福嚎飶]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評分說明:①學生答卷一律用“/?!薄?/是”為方便閱卷評分設計的標志。②“//”處斷句每處得1分?!?/和”“/以”外處斷句,酌情減分,減完5分為止。這道題考查文言斷句,這種方式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考查,是一種“一巧撥千斤”的考查方式。文言文斷句的題目沒有要求加標點,而是要求用 “/斷”句。這樣考查既符合文言文“句讀”的特點,又降低了難度,是一種合理的命題方式??赡苁强紤]到選文內(nèi)容較為陌生,命題把原文分成了兩段,進一步降低了難度。但是,本題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考生只有讀懂大意,才能按照文言文表達的習慣斷句。第一段,“甲天下山”處的斷句若在“甲天下”后斷似乎也可以,而且“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說法是學生們很熟悉的;但是,如果這樣斷,下文的“山山”連用就無法說通。實際上,第一個“山”字屬于前句,第二個“山”字屬于后一句;所以,斷在“天下山”后才妥當?!霸幌銧t”處的斷句,按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斷在“香爐峰”后較順口,但是下文的“北寺”就顯得很突兀,其實這兩句話的結構和內(nèi)容 (交代位置和名稱)都較為相似,這樣看來斷在“香爐”后更為合理。另外,在古詩文中一些專用名詞的中心詞往往不出現(xiàn),如“自古圖牒,未有雁蕩”中的雁蕩山,就只用了“雁蕩”二字,又如“天姥連天向天橫”中的天姥山,就只用了“天姥”二字?!霸贿z愛寺”處的斷句,如果把上文的兩句話當成對偶句處理,斷到 “遺愛”后,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這樣一來,下文就成了“寺介峰寺間”,與上下文不搭調(diào),因此斷在“遺愛寺”后才合理。本段中的兩個“曰”字也頗具干擾性,文言文中 “曰”字后常常有停頓,這時“曰”字往往譯為“說”,可是這里的“曰”是“叫”的意思(與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中的“曰”字用法相同),斷在“曰”后把動賓拆開,顯然不妥。第二段的陳述對象較為明確——“太原人曰樂天”,斷句的關鍵是弄清句意,弄清陳述對象?!耙姸鴲壑碧幍臄嗑漭^好確認,由于“而”這個承接虛詞,將“見”和“愛”兩個動詞緊密連接在一起,“之”字是它們共同的賓語。“戀戀不能去”處的斷句,由于陳述部分動詞較多,謂語動詞不易確認,但虛詞“因”字提示了前后兩部分是順承關系, “不能去”后的斷點就較好判斷。完成這道題,考生如果單純以某些固定程式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曰”字后多要停頓等)作為標志,而忽略斷句的主要依據(jù)是理解文意,顯然不妥。必須以讀懂語句為根本,才可能斷對。二、初中文言文練習題2.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余,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1)解釋下列各句中劃線詞在文中的意思。上自勞軍 天子且至 囊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①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②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3)對此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文主要記敘漢文帝細柳營勞軍的故事,重點勾畫出周亞夫“真將軍”的形象。細柳營常備不懈、嚴陣以待,文帝處處被要求遵循軍令,足見軍紀嚴明,令行禁止。寫皇帝和群臣從細柳營軍門出來后的反應,從正面表現(xiàn)了周亞夫善于治軍的特點。本文情節(jié)回環(huán)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鮮明,充分展示了周亞夫的才華與個性?!敬鸢浮浚?)慰問或犒勞;將要;先前(2)①任命河內(nèi)郡的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在細柳。 ②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穿戴盛甲。(3)C【解析】【分析】⑴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①句意: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勞:犒勞、慰勞;②句意:皇上將要駕到。且:將要;句意:先前的。囊:從前、過去。⑵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軍,駐軍。句意是:委派河內(nèi)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②之,去、往、到。被,通“披”,指穿。句意是: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⑶C項有誤,寫皇帝和群臣從細柳營軍門出來后的反應,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周亞夫善于治軍的特點,不是正面描寫。故答案為:⑴①慰問或犒勞;②將要;③先前。⑵①任命河內(nèi)郡的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在細柳。②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穿戴盛甲。⑶C【點評】⑴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意義。答題時應注意,解釋文言文實詞意義包括:重點動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同時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⑵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答題時應注意,遵循“一一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注意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⑶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和篩選信息。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給我給我選項的意思,把各個選項對照相應語段,找到關鍵語句,然后結合文章內(nèi)容、寫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誤?!緟⒖甲g文】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nèi)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噬嫌H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驅(qū)馳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噬系南刃行l(wèi)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wèi)隊說: “皇上將要駕到?!辨?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 “我要進營慰勞軍隊?!敝軄喎蜻@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驅(qū)車奔馳?!庇谑腔噬系能囮犚仓缓美№\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便跪拜,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皇上因此而感動,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辭去。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他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甲】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⑤,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選自《入關告諭》)【注釋】①族;滅族。②偶語:兩個人在一起談論。③棄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變、安頓不動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陽東。(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上書諫寡人者誹謗者族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問其故門庭若市燁然若神人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將選文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概括【甲】文的主要內(nèi)容。(5)【甲】文中齊威王給群臣吏民下達命令,【乙】文中劉邦入關前給百姓寫告諭,他們這樣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 ①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②我和諸侯們約定,先入關的人做這里的王。(3)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齊王納諫及其結果。(5)齊威王是為了廣開言路,使齊國強盛,劉邦是為了安撫百姓,贏得民心?!窘馕觥俊痉治觥浚?)A??的人。B原來;原因。C好像。D連詞,表并列。(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時時:不時。間或:偶然。故此句可以翻譯為: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②王:這里做動詞有,為王。故此句可以翻譯為:我和諸侯們約定,先入關的人做這里的王。(3)這句話的大意是:(我們)是為民眾除害,不是想來推動危害大家,不用驚恐!根據(jù)句意及語法結構,這句話的斷句方法是:為父老除害 /非有所侵暴/無恐!(4)本段先寫齊威王下令納諫及獎勵方法,然后寫臣民納諫的情況,最后寫納諫所產(chǎn)生的效果。據(jù)此概括為:齊王納諫及其結果。(5)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并概括【甲】鄒忌曰: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保馑季褪钦f,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怎么才能不受蒙蔽呢,必須廣開言路,修明政治,這樣才能使齊國富強?!疽摇渴莿畹娜腙P告諭,在這個告諭中,劉邦首先陳述秦法的嚴酷,然后陳述與眾諸侯的約定,接著與父老約法三章,最后說我是在這里等待諸侯實踐諾言的,因此劉邦是為了安撫百姓,贏得民心。故答案為:⑴B;⑵①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②我和諸侯們約定,先入關的人做這里的王。⑶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三R王納諫及其結果。⑸齊威王是為了廣開言路,使齊國強盛,劉邦是為了安撫百姓,贏得民心?!军c評】⑴此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居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⑵本題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時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⑶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⑷本題考查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需要在文章各個部分尋找關鍵的詞語,提取關鍵的信息來組織表達。⑸本題考查概括文章中心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句,認真思考語句中蘊含的意思,然后再綜合起來概括作答。4.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炯住可酱ㄖ?,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歌,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來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1)對下面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組是( )A.①古來共談共:共同②高峰入云入:聳入B.①五色交輝交:交相②四時俱備俱:都C.①猿鳥亂鳴亂:紛亂②沉鱗競躍競:爭相,爭著D.①蓋竹柏影也蓋:只是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大概(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3)“自康樂(謝靈運)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這句話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1)D(2)(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兩個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3)①這句話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陶情怡樂于這美妙的山水之中; ②這句話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自己歸隱林泉的終身志趣?!窘馕觥俊痉治觥浚?)ABC解釋正確。D蓋:原來是。但:只是。(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亦:也;相與:共同,一起;步:散步,漫步;中庭:院子里。這個句子翻譯時要調(diào)整一下語序。故此句可以翻譯為:(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兩個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3)這句話的大意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言外之意是別人都不能欣賞到這奇麗的景色,而我今天也能像謝靈運一樣,欣賞到這種奇麗的景色,也就是說我的思想和情趣是和謝靈運一樣的,因此這句話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陶情怡樂于這美妙的山水之中以及歸隱林泉的終身志趣。故答案為:⑴D;⑵(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兩個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⑶①這句話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陶情怡樂于這美妙的山水之中;②這句話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自己歸隱林泉的終身志趣?!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意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因此平時要對文言詞語歸類記憶。如文言實詞可從詞類活用、古今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多方面歸類。解題時,如遇到課本中學過的,可運用聯(lián)想法,結合語境分析比較做出選擇。⑵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⑶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內(nèi)涵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的內(nèi)容與主旨,分析出其深層內(nèi)涵。5.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于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币蜥尭趬派?,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后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北韲@息而去。后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節(jié)選自《后漢書·逸民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身孰若/保全大下乎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龐公是一位避世隱居的高人,自食其力,從沒有進過城府。荊州刺史劉表去請龐公出山。特意帶了很多錢財表示城意。龐公不愿做官,運用比喻給劉表講了一番人各有志的道理。龐公的妻子也是一位不慕榮華富貴的人,與龐公志趣相投。【答案】(1)A(2)世上多數(shù)人都給子孫留下危險,現(xiàn)在只有我留給后代平安,只是留的東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沒有留下。(3)B【解析】【分析】(1)根據(jù)句意和語法結構斷句,這句話的大意是: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次延請,不能使龐公屈就侯爵之位,說他;你保全了你一個人,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 ?據(jù)此可知這句話的斷句方法為: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故選A。(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以:把;雖:只是。故此句可以翻譯為:世上多數(shù)人都給子孫留下危險,現(xiàn)在只有我留給后代平安,只是留的東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沒有留下。(3)ACD正確。B文中并沒有荊州刺史劉表去請龐公出山。特意帶了很多錢財表示城意的內(nèi)容,其實劉表能其中去請,就是最大的誠意。故答案為:⑴A;⑵世上多數(shù)人都給子孫留下危險,現(xiàn)在只有我留給后代平安,只是留的東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沒有留下。⑶B【點評】⑴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解答時可以了解文言斷句的一些常識,還可以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然后再根據(jù)語感和結構進行劃分。⑵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還要注意分析和扣準得分點,即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⑶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閱讀文言文多方面的能力。答這樣的題,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關鍵語句的意思,分析文章寫作手法及人物形象,最后再辨析每個選項并作出選擇?!咀g文】龐公是南郡襄陽人。住在峴山向陽的一面,從不去城中,夫妻之間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次延請不能使龐公屈就侯爵之位,說他 :你保全了你一個人,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龐公笑著說:鴻鵠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棲息的地方,黿鼉 (大鱉)在深淵下面晚上也可以休息,我住的房子小舍也不過只是人的巢穴, (我們)都各得了棲宿的地方而已,天下并不是我所能保全的。因而在田上耕作,妻子在前。劉表問 :先生住在田畝之中,不肯出來做官,有什么能夠遺留給子孫呢?龐公答道:世人都把危險(的錢財)留給子孫,我現(xiàn)在卻留下平安給他們。只是遺留的東西不同,并非完全沒有留下啊 !劉表嘆息而去,之后龐公與妻兒一起登鹿門山采藥不返。6.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炯住苦捣?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乙】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愛樂善。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節(jié)選自《宋史·范仲淹傳》)(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下劃線詞的意思。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是進亦憂: 微斯人: 性至孝: 以母在時方貧: (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3)【甲】文中“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是什么?請用原文句子回答。(4)結合[甲】【乙】兩文,概括范仲淹的形象?!敬鸢浮浚?)思想感情;指“居廟堂之高”;如果沒有;非常、極其;正(2)①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后來雖然顯貴,不是招待賓客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勤儉節(jié)約;孝順父母;樂善好施?!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這幾個詞語都是古今異義,不要以今釋古。(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以,因為。故此句可以翻譯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貴:顯貴;賓客:招待賓客;重:兩種以上。故此句可以翻譯為:后來雖然顯貴,不是招待賓客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3)結合語境分析,作者自問自答,先提出 “何哉”的問題,接著就做出回答,這個答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結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分析,【甲】文范仲淹要學習古仁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可以看出范仲淹勤儉節(jié)約;從“性至孝可以看出范仲淹孝順父母;從“而好施予,泛愛樂善”可以看出范仲淹樂善好施。故答案為:⑴思想感情;指“居廟堂之高”;如果沒有;非常、極其;正⑵①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后來雖然顯貴,不是招待賓客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⑷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勤儉節(jié)約;孝順父母;樂善好施。【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意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因此平時要對文言詞語歸類記憶。如文言實詞可從詞類活用、古今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多方面歸類。解題時,如遇到課本中學過的,可運用聯(lián)想法,結合語境分析比較做出選擇。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做此題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⑶本題考查理解理解句子內(nèi)涵的能力。答題時要結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層內(nèi)涵并從文中篩選出恰當?shù)木渥蛹纯?。⑷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質(zhì),而不是指外表特征。從人物的具體行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方面進行分析:也可以描寫人物所使用的正面、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進行分析;還可以從文章所使用的寫作手法,如對比、襯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議論語句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緟⒖甲g文】范仲淹內(nèi)心剛毅外表謙和,性情極其孝順,因為母親在世時正貧困,后來雖然顯貴,不是招待賓客(賓客到來)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的衣食,僅僅能自給。然而(范仲淹)喜好施舍給予,廣施愛心,樂于行善。(范仲淹)死的時候,天下各地聽說的人,都替他嘆息。7.閱讀選文,回答問題(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節(jié)選)(乙)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jīng)坝?,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袁中道《游岳陽樓記》節(jié)選)(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TOC\o"1-5"\h\z①②③④⑤連月不開開( )②至若春和景明 景(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去( )則有心曠神怡 曠( )亦甚雄快甚(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①日星隱曜,山岳潛形。②時有小舫往來。(3)從修辭角度,賞析(甲)文中“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妙處。(4)“遷客騷人”和袁中道都沒有達到范仲淹所說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試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原因?!敬鸢浮浚?)放晴;日光;離開;開闊;很,非常(2)①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 ②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3)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靜靜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水清月圓的特點。(4)“不以物喜,不以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