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_第1頁
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_第2頁
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_第3頁
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_第4頁
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3年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五篇)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xù)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計劃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篇一

《機械基礎》課程是機械專業(yè)及相近專業(yè)的一必修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傳授有關機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但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學生的社會實踐機遇少,缺乏一定的感性知識。另一方面,本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與實踐結合緊湊。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對《機械基礎》進行了一系列教改摸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產(chǎn)生興趣是學好本課程的關鍵。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講解相關知識。如從學生熟悉的縫紉機、汽車前窗刮雨器、公交車門的啟閉、拖拉機自動卸料等入手來講授平面四桿機構;從電影放映機的卷片機構引入槽輪機構這一間歇運動機構;結合自行車、汽車的變速系統(tǒng)來介紹鏈傳動、齒輪傳動等有關內(nèi)容。這些實用性很強的實例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學生既想學、又能學;既激發(fā)了其學習興趣,又調(diào)動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殿堂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有效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啟發(fā)思維,鼓舞學生積極思考。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參與的權利和機遇,充分表達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擅長引導啟迪,俾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靜靜取受。〞實踐證明,教師滔滔講說,嘔心瀝血,方法不當,事倍功半。特別機械基礎這門枯燥、繁雜且不系統(tǒng)的課程,若照本宣科,不進行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學生必學之無味,學之困難。

再說《機械基礎》這門課學起來本身就很悶,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吧。說實話,當年在大學里學的時候就沒什么樂趣,何況現(xiàn)在面對這門課的是基礎很差的學生呢?因此為了喚起并始終保持學生適度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氣氛,可根據(jù)中職學生活躍、好動、愛講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譬如在介紹制動器時,我們可以采取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尤里卡〞博士做的一個試驗—讓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平地上快速騎車,然后剎車。請同學們選擇使自行車快速停下來的最有效的方法:a、剎前閘;b、剎后閘;c、先剎前閘,后剎后閘;d、先剎后閘,后剎前閘。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這個情境促使學生產(chǎn)生競爭心理,同學之間展開了猛烈的探討,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捎捎谒麄兲煜ぷ孕熊嚵?,也很有剎車的“經(jīng)驗〞。結果,選“d〞的同學最多?!坝壤锟è暡┦康拇鸢甘恰埃悒?,原因是自行車前閘的作用是制動,后閘的作用才是減速。同學們所以選“d〞,是重視了減速,而問題是“制動〞。接著就可以進入“制動器〞的教學。制動器的形式有錐形、帶狀、閘瓦式,等等,可請學生結合實際,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制動實例。最終得出結論:各種形式的制動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實現(xiàn)制動的。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必要的教學情境,使教學活動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師擅長提出問題,會影響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而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所以教師應當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設計適當?shù)膯栴},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種手段,加強直觀教學

本課程涉及到大量常用機構的運動過程和機械的內(nèi)部結構,為了能明了地講解有關知識,使學生能真正了解其本質(zhì),在教學中大量應用實物、教具、錄像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手段,加強直觀性教學,從而便于有關原理、理論知識的講解。例如,我們在講解有關鉸鏈桿機構等內(nèi)容時,借助可變模型,演示桿長的變化、機架的改變與機構類型的變化規(guī)律及桿長的變化及機架的變化與機構類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我們在講授液壓傳動中的換向閥工作原理、液壓基本回路工作原理等內(nèi)容時,借助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利用課件的圖文可變、生動活潑的特點,明白的反映了換向閥工作時各油路的通斷狀況。而介紹液壓回路的課件能明白反映油液的滾動方向、各控制元件的動作順序及執(zhí)行元件的工作狀況,明了、生動、直觀的講解,教學效果明顯,學生真正弄懂了大量問題,學到了有用的知識。

1、采用模型教學

在《機械基礎》教學中,接觸最多的是機構。每當引進一個新的機構時,我們應當以機構的模型導入,讓學生首先通過有動感、有顏色和形象逼真的模型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由于心理學研究說明,人對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有了感性認識,就降低學生對機構的認識難度。而且還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理,結合教學內(nèi)容可進行直觀教學。

2、采用多媒體教學

(1)、課件

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與呆板的黑板相比,更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課件不但是教師教學的表達工具,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單調(diào)模式,使學生開心的學習。

《機械基礎》教學會涉及到好多概念和具體的圖形。概念太多,而黑板的大小又受到限制,所以在設計板書時難免會碰見一些不便之處。對于一些包含關系較多的內(nèi)容,若采用下拉式菜單的形式,會因內(nèi)容拉得太長、太遠,使學生學了“后頭〞,忘了“前頭〞,造成不連貫的概念。而假使采用課件教學就顯然不同了,我們可以把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穿、系統(tǒng)地把握有關知識的效果。就拿聯(lián)軸器的類型來說吧,我們可以把固定式聯(lián)軸器、可移式聯(lián)軸器、安全聯(lián)軸器和萬向聯(lián)軸器放在第一層。假使想介紹可移式聯(lián)軸器的分類,我們可以直接點擊可移式聯(lián)軸器進入其次層,在其次層我們可以明了地看到它的分類,采用這種方式,學生要了解哪項就點擊哪項,可以讓學生便利的把握聯(lián)軸器的分類,而且還有助于教師的講解和課后總結。

(2)、動畫演示

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和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一些運動機構,然后進行播放,加深學生對該機構運動特點的理解。例如,鉸鏈四桿機構、凸輪機構、鏈傳動和齒輪傳動等。這些機構通過動畫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對機構特性的理解,并且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充分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貫徹夠用原則,突出重點

《機械基礎》這門課程由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

(一)常用機構,(二)常用零件,(三)液壓傳動。各個內(nèi)容既有自身的特點和知識體系,但他們之間也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特別是

(一)(二)部分的知識相互滲透。但學生在學習這門課時總感到內(nèi)容多而繁雜、知識比較散亂的感覺。怎樣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抓住重點和難點,這是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改變過去那種“我講你聽〞的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每次授課時,先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觀測時間,然后組織學生探討。勉勵學生發(fā)表看法,最終由教師總結歸納。這樣教師減少了繁瑣的簡單說教,學生也受到了必要的鍛煉。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篇二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

本人本學期擔任二年級《機械基礎》的教學工作?!稒C械基礎》全冊共有十章,本學期計劃學習后六章的內(nèi)容,在緊緊圍繞學校工作安排和指導處工作計劃下,為了更好的完成這六章的教學內(nèi)容,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學生知識現(xiàn)狀的分析

學生對《機械基礎》這門課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于簡單的零件圖已能識讀;但是大部分的學生對這門課的解題方法等還是沒有條理,因此更要加強學生解題能力。

(二)本學期的主要學習目標

第一章平面機構運動簡圖及自由度

1、把握機構組成的充分且必要條件

2、把握機構自由度、約束、運動副的基礎知識

3、平面機構的簡化畫法

4、把握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5、學習、把握平面機構自由度的實用意義其次章平面連桿機構

1、了解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和應用

2、把握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形式與演化

3、把握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4、初步把握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第三章

凸輪機構

1、了解凸輪機構的分類

2、把握凸輪機構常用的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

3、把握用圖解法設計盤形凸輪輪廓曲線第四章

間歇運動機構

基本了解間歇運動機構的特點和類型第五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1、了解帶傳動的類型和國家標準

2、初步把握帶傳動的設計和計算

3、了解鏈傳動的類型和國家標準

4、初步把握鏈傳動的設計和計算第六章

齒輪傳動

1、了解齒輪傳動的主要類型

2、把握齒輪傳動的基本嚙合定律

3、把握漸開線齒輪嚙合的特點

4、把握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特別是模數(shù)m)

5、把握一對漸開線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第七章

蝸輪蝸桿傳動

1、了解蝸輪蝸桿的傳動類型和特點

2、把握蝸輪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3、把握蝸輪蝸桿傳動的左右手定則第八章

齒輪系

1、了解齒輪系的分類

2、把握定軸齒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3、把握行星齒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4、把握多級行星齒輪系的傳動比計算第九章

螺紋聯(lián)結和螺紋傳動

1、了解機械制造中常用的螺紋

2、了解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

3、了解螺紋聯(lián)結的預緊和防松第十章

軸及軸轂聯(lián)接

1、了解聯(lián)接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2、把握軸的結構設計

3、把握軸的設計計算

4、把握軸轂聯(lián)接工藝

李立

2023年10月15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篇三

[摘要]: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教材主要包括傳動知識、常用機構、軸系零件等內(nèi)容。作為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其概念繁雜,理論抽象,對于中技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之能更好為專業(yè)技術課服務,筆者做了一些淺顯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機械基礎興趣直觀教學

《機械基礎》課程是機械專業(yè)及相近專業(yè)的一必修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傳授有關機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但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學生的社會實踐機遇少,缺乏一定的感性知識。另一方面,本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與實踐結合緊湊。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校對《機械基礎》進行了一系列教改摸索,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產(chǎn)生興趣是學好本課程的關鍵。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講解相關知識。如從學生熟悉的縫紉機、汽車前窗刮雨器、公交車門的啟閉、拖拉機自動卸料等入手來講授平面四桿機構;從電影放映機的卷片機構引入槽輪機構這一間歇運動機構;結合自行車、汽車的變速系統(tǒng)來介紹鏈傳動、齒輪傳動等有關內(nèi)容。這些實用性很強的實例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學生既想學、又能學;既激發(fā)了其學習興趣,又調(diào)動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殿堂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有效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啟發(fā)思維,鼓舞學生積極思考。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參與的權利和機遇,充分表達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擅長引導啟迪,俾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靜靜取受。〞實踐證明,教師滔滔講說,嘔心瀝血,方法不當,事倍功半。特別機械基礎這門枯燥、繁雜且不系統(tǒng)的課程,若照本宣科,不進行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學生必學之無味,學之困難。

再說《機械基礎》這門課學起來本身就很悶,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吧。說實話,當年在大學里學的時候就沒什么樂趣,何況現(xiàn)在面對這門課的是基礎很差的學生呢?因此為了喚起并始終保持學生適度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氣氛,可根據(jù)中職學生活躍、好動、愛講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譬如在介紹制動器時,我們可以采取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尤里卡〞博士做的一個試驗—讓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平地上快速騎車,然后剎車。請同學們選擇使自行車快速停下來的最有效的方法:a、剎前閘;b、剎后閘;c、先剎前閘,后剎后閘;d、先剎后閘,后剎前閘。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這個情境促使學生產(chǎn)生競爭心理,同學之間展開了猛烈的探討,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捎捎谒麄兲煜ぷ孕熊嚵?,也很有剎車的“經(jīng)驗〞。結果,選“d〞的同學最多。“尤里卡〞博士的答案是“c〞,原因是自行車前閘的作用是制動,后閘的作用才是減速。同學們所以選“d〞,是重視了減速,而問題是“制動〞。接著就可以進入“制動器〞的教學。制動器的形式有錐形、帶狀、閘瓦式,等等,可請學生結合實際,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制動實例。最終得出結論:各種形式的制動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實現(xiàn)制動的。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必要的教學情境,使教學活動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師擅長提出問題,會影響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而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所以教師應當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設計適當?shù)膯栴},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種手段,加強直觀教學

本課程涉及到大量常用機構的運動過程和機械的內(nèi)部結構,為了能明了地講解有關知識,使學生能真正了解其本質(zhì),在教學中大量應用實物、教具、錄像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手段,加強直觀性教學,從而便于有關原理、理論知識的講解。例如,我們在講解有關鉸鏈桿機構等內(nèi)容時,借助可變模型,演示桿長的變化、機架的改變與機構類型的變化規(guī)律及桿長的變化及機架的變化與機構類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我們在講授液壓傳動中的換向閥工作原理、液壓基本回路工作原理等內(nèi)容時,借助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利用課件的圖文可變、生動活潑的特點,明白的反映了換向閥工作時各油路的通斷狀況。而介紹液壓回路的課件能明白反映油液的滾動方向、各控制元件的動作順序及執(zhí)行元件的工作狀況,明了、生動、直觀的講解,教學效果明顯,學生真正弄懂了大量問題,學到了有用的知識。

1、采用模型教學

在《機械基礎》教學中,接觸最多的是機構。每當引進一個新的機構時,我們應當以機構的模型導入,讓學生首先通過有動感、有顏色和形象逼真的模型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由于心理學研究說明,人對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有了感性認識,就降低學生對機構的認識難度。而且還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理,結合教學內(nèi)容可進行直觀教學。

2、采用多媒體教學

(1)、課件

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與呆板的黑板相比,更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課件不但是教師教學的表達工具,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單調(diào)模式,使學生開心的學習。

《機械基礎》教學會涉及到好多概念和具體的圖形。概念太多,而黑板的大小又受到限制,所以在設計板書時難免會碰見一些不便之處。對于一些包含關系較多的內(nèi)容,若采用下拉式菜單的形式,會因內(nèi)容拉得太長、太遠,使學生學了“后頭〞,忘了“前頭〞,造成不連貫的概念。而假使采用課件教學就顯然不同了,我們可以把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穿、系統(tǒng)地把握有關知識的效果。就拿聯(lián)軸器的類型來說吧,我們可以把固定式聯(lián)軸器、可移式聯(lián)軸器、安全聯(lián)軸器和萬向聯(lián)軸器放在第一層。假使想介紹可移式聯(lián)軸器的分類,我們可以直接點擊可移式聯(lián)軸器進入其次層,在其次層我們可以明了地看到它的分類,采用這種方式,學生要了解哪項就點擊哪項,可以讓學生便利的把握聯(lián)軸器的分類,而且還有助于教師的講解和課后總結。

(2)、動畫演示

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和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一些運動機構,然后進行播放,加深學生對該機構運動特點的理解。例如,鉸鏈四桿機構、凸輪機構、鏈傳動和齒輪傳動等。這些機構通過動畫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對機構特性的理解,并且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充分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由于機械行業(yè)在生活中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所以我們可以到現(xiàn)場拍攝一些零件的加工過程,加深學生的了解。如齒輪的加工工藝,可以讓學生了解齒輪根切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以及如何避免;或者直接購買一些相關光盤讓學生觀看機構在機器中的應用,讓學生身臨其境、易于理解、把握,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

三、貫徹夠用原則,突出重點

《機械基礎》這門課程由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

(一)常用機構,(二)常用零件,(三)液壓傳動。各個內(nèi)容既有自身的特點和知識體系,但他們之間也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特別是

(一)(二)部分的知識相互滲透。但學生在學習這門課時總感到內(nèi)容多而繁雜、知識比較散亂的感覺。怎樣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抓住重點和難點,這是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門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必需、夠用〞的原則。對于理論偏深、偏多的推導、證明等內(nèi)容大量刪減,而實用性較強、與生產(chǎn)實踐結合緊湊的內(nèi)容加強和多講,突出教學重點。在具體講授過程中,打破原有的編排順序,將常用的機構和常用零件的有關內(nèi)容結合起來講授,加強知識的連貫性,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接受和記憶。加強有關零件的結構設計、維修、安裝、調(diào)試等內(nèi)容的講解。在介紹液壓傳動的有關內(nèi)容時,除了介紹液壓傳動的必備基本知識外,重點介紹液壓元件作用、安裝和維護及基本回路的作用、檢修和故障診斷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正是生產(chǎn)第一線技術人員經(jīng)常碰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改變過去那種“我講你聽〞的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每次授課時,先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觀測時間,然后組織學生探討。勉勵學生發(fā)表看法,最終由教師總結歸納。這樣教師減少了繁瑣的簡單說教,學生也受到了必要的鍛煉。

四、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基本技能

本課程不但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與工程實際結合緊湊,重視實踐性教學是學生學好這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首先充分利用校內(nèi)試驗室和實習車間,做好每次試驗和操作訓練,其次,組織學生到有關工廠參觀,進行現(xiàn)場教學,在工人的指導工作下,拆裝簡單的機械,以獲取直接參與的經(jīng)驗。例如,在介紹軸的有關知識時,先組織學生進行減速器的拆裝,通過拆裝了解大量零件,如:軸承、齒輪軸、鍵、箱體等,同時一邊拆裝,一邊講解這些零件的特點,安裝要求,軸的結構設計等知識,最終由學生先歸納所學的知識,教師再進行總結。改變了以往學生反映:這一部分難懂,不好把握的現(xiàn)象。

眾所周知,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了加強實習和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外,同時要能夠通過實踐性教學來促進理論教學。在理論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有關概念和理論外,還需具備熟練的解題思路和技巧的能力。要提高這種能力,就要反復多練,除了提高學生的規(guī)律思維能力外,還應提高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繪圖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入一些工程中的問題,由于工程中的問題更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去加以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一些針對工程中的大作業(yè)。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能力、綜合應用和計算能力及繪圖能力,又為今后從事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篇四

機械基礎

第一篇

機構及機械零件基礎

尋常一臺完整的機包括三個基本部分:(1)(2)(3)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一、低副

兩構件以面接觸組成的運動副稱為低副

1、若組成運動副的兩個構件只能作相對轉動,這種運動副稱為轉動副或回轉副

2、若組成運動副的兩個構件以面接觸,且沿某一固定直線或曲線(如圓?。┳飨鄬σ苿樱@種運動副稱為移動副。

其次節(jié)

平面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一、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一個作平面運動的自由構件具有三個自由度。

活動構件的自由度總數(shù)減去運動副引入的約束總數(shù)就是該機構相對于固定件的自由度數(shù),以f表示即

f=3n-2pl-ph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是:機構的原動件數(shù)目必需等于機構的自由度。

其次章

平面連桿機構由若干剛性構件用低副聯(lián)接而成,也可稱為平面低副機構。

平面連桿機構的優(yōu)點是:由于機構中名構件之間的運動副都是低副制造比較簡單,承載能力大;

平面連桿機構的缺點是:為實現(xiàn)繁雜運動規(guī)律或運動軌跡設計的平面連桿機構一般比較繁瑣,且多數(shù)另能近似滿足設計要求;機構構件較多時,有較大的積累誤差。

第一節(jié)

平面四桿機構的分類及其應用

一、全轉動副的四桿機構(又稱鉸鏈四桿機構)

1、曲柄搖桿機構

2、雙曲柄機構

具有兩個曲柄的鉸鏈四桿機構稱為雙曲柄機構。

3、雙搖桿機構

兩連架桿均為搖桿的四桿機構稱為雙搖桿機構。

二、含有移動副的四桿機構

1、曲柄滑塊機構

當四桿機構中有一連架桿為曲柄,另一連架桿相對于機架往復移動而成為滑塊時,則這個四桿機構稱為曲柄滑塊機構。

2、導桿機構

四桿機構、其連架桿1為曲柄,連架桿3對滑塊2的運動起導向作用,稱為導桿。

第三章

凸輪機構的間歇運動機構

平面連桿機構運動副及其分類機構分析的基本知識原動部分工作部分傳動部分

第一節(jié)

凸輪機構的應用和分類

凸輪機構按其運動形式,分為平面凸輪機構和空間凸輪機構兩種。

凸輪機構運動簡圖(a)平面凸輪機構(b)空間凸輪機構(c)移動凸輪機構1凸輪2從動件3機架

一、凸輪機構的應用及特點

凸輪是一個具有一定形狀的曲線輪廓或凹槽的構件。當凸輪運動時,通過其輪廓或凹槽與從動件接觸,使從動件實現(xiàn)預定的運動。止輪機構主要由凸輪、從動件和機架組成。凸輪與從動件之間可以通過彈簧力、重力或幾何形狀封閉等方法來保持接觸。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完全取決于凸輪輪廓的形狀。

二、凸輪機構的分類

1、按凸輪的形狀分類①②③盤形凸輪,也叫平板凸輪。移動凸輪圓柱凸輪。

2、按從動件端部形狀分類①②③

第四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第一節(jié)

帶傳動概述

一、帶傳動的類型

1、按傳動原理分類①②摩擦式帶傳動齒合式帶傳動尖頂從動件滾子從動件平底從動件

2、按傳動帶的截面形狀分類①平帶②v帶③圓形帶④多楔帶⑤同步帶

二、帶傳動的特點

1、由于帶具有彈性與撓性,可起到緩沖和減振的作用,運轉平穩(wěn),噪聲小

2、可用于遠距離(兩軸中心距離較大)的傳動。

3、結構簡單,便于維護。

4、由于它靠摩擦力進行傳動,當傳動負荷過載時,帶會在帶輪上進行打滑,故能起到過載保護作用。

5、帶傳動效率(與齒輪傳動相比)較低,平均效率一般為n=0.94~0.97。

6、帶靠摩擦傳動,摩擦簡單起電。因此,不能用在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合,如某些化要車間。

7、對于傳動比要求比較嚴格的場合,不能采用帶傳動。

其次節(jié)

鏈傳動概述

一、鏈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鏈傳動由裝在平行軸上的鏈輪和跨繞在兩用人才鏈輪上的環(huán)形鏈條所組成,以鏈條作中間撓性件,靠鏈條與鏈輪輪齒的嚙合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鏈傳動結構簡單,耐用、維護簡單,適用于中心距較大的場合。與帶傳動相比,鏈傳動能保持穩(wěn)定確鑿的平均傳動比;沒有彈性滑動和打滑需要的張緊力小;能在溫度較高、有油污等惡劣環(huán)境條件下工作。與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制造和安裝精度要求較低,成本低廉,能實現(xiàn)遠距離傳動;但瞬時速度不均勻,瞬時傳動比不恒定;傳動中有一定的沖擊和噪聲。

依照鏈條的結構不同,傳動力用的鏈條主要有滾子鏈和齒形鏈兩種,齒形鏈具有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承受沖擊性能好,工作可靠等優(yōu)點,但結構繁雜,重量較大,價格較高。

第四章

一、概述

齒輪傳動是機械傳動中應用最廣泛的傳動形式。其主要優(yōu)點是:傳動確鑿可靠,效率高,壽命長,適應的載荷和速度范圍廣,能在空間任意兩軸間傳遞運動和動力等;主要缺點是制造和安裝要求精度較高,兩軸相距較遠刊機構巨大,不適合用在距離傳動的場合。

二、齒輪傳動的類型

齒輪傳動

第一節(jié)

齒輪傳動概述

其分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按兩齒輪輪軸的相對位置分類①兩齒輪軸線平行圓柱齒輪傳動,平行的圓柱齒輪,雙可依照輪齒相對軸線的方向分為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和人字形齒輪傳動三種。圓柱齒輪依照嚙合狀況又可分成外嚙合齒輪傳動內(nèi)嚙合輪傳動及齒輪與齒條傳動等。②③①兩齒輪軸線相交的錐齒輪傳動。兩員線相交的錐齒輪傳動又有直齒錐齒輪傳動和曲齒錐齒輪傳動兩種。兩齒輪軸線相錯的齒輪傳動,兩軸線相錯的齒輪傳動又可分為交織軸斜齒輪傳動和蝸桿蝸輪傳動。

開式齒輪傳動。開式齒輪傳動的齒輪外露齒輪上簡單落上灰塵,不能保證良好的潤滑,簡單產(chǎn)生磨損。這種類型的傳動多用于傳動齒輪較大的場合,如礦山設備、建筑設備等。②閉式齒輪傳動。閉式齒輪傳動的齒輪全部安裝在封閉的剛性箱體內(nèi),安裝確切,潤滑良好,工業(yè)企業(yè)的設備多數(shù)采用該類型。按齒輪齒廓的曲線形狀可分可為漸開線齒輪傳動擺線齒輪傳動和圓弧齒輪傳動等;工程中常用漸開線齒輪傳動,其簡單加工制造,費用低,廣泛應用在各類設備中。

其次節(jié)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的名稱和基本尺寸

一、齒輪各部分的名稱

2、按齒輪的工作條件分類

3、按齒輪廓的曲線形狀分類

齒廓嚙合線

1、齒頂圓。過齒輪頂端的圓為齒頂圓,是齒輪上最大的圓(或直徑)。其半徑和直徑分別用ra和da表示。

2、齒根圓。過輪齒根部的圓為齒根圓,其半徑和直徑分別用rf和df表示。

3、分度圓。在齒頂圓與齒根圓之間,取一個圓作為計算齒輪各部分尺寸的基準,稱為分度圓,其半徑和直徑分別用r和d表示。分度圓上的齒厚s、齒槽寬e、齒距p、壓力角a等分別規(guī)定這些符號一律不加腳標。而其他圓上的參數(shù)必需指明是哪個圓上的參數(shù),如基圓齒厚符號為sb、齒頂圓壓力角符號為aa等。

4、齒頂高。齒頂圓和分度圓之間沿半徑方向的高度稱為齒頂高,用ha表示。

5、齒根高。齒根高和分度之間沿半徑方向的高度稱為齒根高,用hf表示。

6、全齒高。齒根圓和齒頂圓之間沿半徑方向的高度稱為全齒高,用h表示。

7、齒距。任一圓上,相鄰兩齒對應點間距離不齒距。分度圓上的齒距(簡稱齒距或周節(jié))用p表示。

8、齒厚。在齒輪同一圓周上,一個輪齒左右兩齒廓間的距離(弧長)稱為齒厚。分度圓齒厚用s表示。

9、槽寬。分度圓上,一個齒槽兩側齒廓間的弧才稱為槽寬,用e表示。顯然

p=s+e

10、齒輪寬度。輪齒沿軸線方向的寬度稱為齒輪寬度,用b表示。

二、漸開線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

1、模數(shù)

工程上規(guī)定比值p/∏于整數(shù)或選擇簡單的有理數(shù),并稱之為齒輪模數(shù),以m表示,單位為㎜。所以可將上式寫成d=mz

2、壓力角

我國規(guī)定分度圓上的壓力角a=200,稱為標準壓力角。

3、齒頂高系數(shù)和頂隙系數(shù)

齒頂高ha=ha*m

齒根高hf=ha+c=(ha*+c*)m

第三節(jié)漸開線齒輪的嚙合

一、漸開線齒輪連續(xù)傳動的條件

為了保證齒輪能夠連續(xù)傳動,就必需使前一對輪齒尚末脫離嚙合時,后一對輪齒已經(jīng)進入嚙合。

第四節(jié)

一、概述

斜齒圓柱齒輪是逐漸進入和退出嚙合,同時嚙合的輪齒數(shù)較直齒圓柱齒輪為多,重合度較大。與直徑齒輪傳動相比,其傳動平穩(wěn),承載能力大,適合于高速及大切率傳動,斜齒輪的主要缺點是產(chǎn)生軸向力。

第五節(jié)

錐齒輪傳動的概念

一、概述

錐齒輪用來傳遞兩相交軸的運動和動力。其傳動可以看成是兩個錐頂共點的圓錐體相互作純滾動。

第六節(jié)

蝸桿傳動

當兩傳動軸既不平行,也不相交,而在空間垂直相錯且要求傳動比較大時,可以采用蝸桿傳動,如下圖,本節(jié)探討常用的普通圓柱蝸桿蝸輪傳動。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一、特點

1、傳動比大,動力傳動中可取i=10~80,分度機構可達1000,故機構緊湊。

2、傳動平穩(wěn),噪音小

3、蝸桿蝸輪傳動可實現(xiàn)自鎖,常用于需要反向自鎖的設備中。蝸桿蝸輪傳動的主要缺點效率較低,發(fā)熱和磨損嚴重。為減少摩擦和磨損,提高傳動效率,蝸輪齒圈常需用寶貴的青銅制造。

第五章

螺紋聯(lián)接與螺旋傳動

螺紋聯(lián)接和螺旋傳動都是利用具有螺紋的零件進行工作的,前者作為緊固聯(lián)接件,后者則作為傳動件。

第一節(jié)

螺紋的基本知識

一、螺紋的類型

螺紋有外螺紋和內(nèi)螺紋之分,二者共同組成螺紋副用于聯(lián)接或傳動。螺紋有米(公)制和英制兩種,我國除部分管螺紋外都采用米制螺紋。常用的螺紋牙型有三角型、矩形、梯形和鋸齒形等。按螺旋繞行方向的不同,螺紋可分為右旋螺紋和左旋螺紋,尋常用右旋螺紋。按螺旋線的數(shù)目,還可將螺紋分為單線(單頭)螺紋和多線螺紋,一般常用的是單線螺紋。

二、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

現(xiàn)以圓柱普通螺紋為例說明螺紋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1、大徑d與外螺紋牙頂或內(nèi)螺紋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圓術體的直徑,是螺紋的最大直徑,在有關螺紋的標準中稱為公稱直徑。

2、小徑d1:與外螺紋牙底或內(nèi)螺紋牙頂相重合的假想圓柱體的直徑,是螺紋的最小直徑,常選此直徑作為強度計算的依據(jù)。

3、中徑d2:在螺紋的軸向斷面內(nèi)牙厚與牙槽寬相等處的假想圓柱的直徑。

4、螺距p:螺紋相鄰兩牙在中線上對應兩點間的軸向距離。

5、導程s:同一條螺旋線上兩牙間的軸向距離。導程s、螺距p及線數(shù)z之間的關系為s=zp。顯然對單線螺紋而言其螺距與導程相等。

6、螺紋升角^:按螺紋中徑所在的圓柱量得。由圖6-4可得

tan^=s/

7、牙型角a和牙側角b:在螺紋的軸向斷面內(nèi),螺紋牙型相鄰兩側邊的夾角稱為牙型角。牙型側邊與螺紋軸線的垂線間的夾角稱為牙側角,三角形和梯形螺紋具有對稱的牙側角,鋸齒型螺紋如下圖。其牙側角是不對稱的。

三、常用螺紋的特點及應用

由于三角形螺紋副中的摩擦屬于楔面摩擦,自鎖性能好,即只要適當控制螺紋升角,即可得到良好的自鎖性,從而提高了連接的可靠性。三角形螺紋的牙根厚、強度高,但效率低,故多用于緊固聯(lián)接。

1、普通螺紋

普通螺紋即米制三角形螺紋,其牙型角為a=600,螺紋大徑d稱為螺紋的公稱直徑,以㎜為單位。

2、管螺紋

管螺紋是英制螺紋,公稱直徑為管子的內(nèi)徑??蓪⒐苈菁y分為550非螺紋密封管螺紋和用螺紋密封的管螺紋。

其次節(jié)

一、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

1、螺栓聯(lián)接

這種聯(lián)接是利用一端有頭、另一端有螺紋的螺栓穿過被聯(lián)接件的光孔,擰上螺母將被聯(lián)接件聯(lián)成一體。

2、雙頭螺柱聯(lián)接

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和螺紋聯(lián)接件雙頭螺柱的兩端加工成螺紋,聯(lián)接時一端擰緊在被聯(lián)接件之一的螺紋孔內(nèi),另一端穿過另一被聯(lián)接件的通孔,再旋上螺母。

3、螺釘聯(lián)接

螺釘?shù)臈U部一般全部為螺紋,其聯(lián)接的特點是不用螺母,用途與雙頭螺柱聯(lián)接相像,多用于不需經(jīng)常拆卸的場合。

4、緊定螺釘聯(lián)接

將緊定螺釘旋入一零件的螺紋孔中,并以其末端頂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嵌入相應的凹坑中,以固定兩個零件的相對位置,并傳遞不大的力或轉矩。

5、地腳螺栓聯(lián)接

地腳螺栓的一端為鉤頭、另一端為螺紋,與螺母相聯(lián),其作用是將設備固定在地基上。

第三節(jié)

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和防松

一、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

大多數(shù)狀況下,在裝配螺栓時要預緊螺母。

二、防松

一般在靜載荷和溫度不高的狀況下,擰緊螺母后,只靠螺紋之間的預緊力f產(chǎn)生的摩擦力是能自鎖的,不會自行松脫,但在沖擊、振動或變載荷作用下,螺紋之間的摩擦力可能減小或消失,聯(lián)接有可能松脫而發(fā)生事故,因此,這種螺紋聯(lián)接時,必需考慮防松問題。

第四節(jié)

螺旋傳動

在機械中,有時需要將轉動變?yōu)橹本€移動。螺旋傳動是實現(xiàn)這種轉變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傳動,分別為螺旋壓力機和螺旋千頂,工作部分的直線運動都是利用螺旋轉動來實現(xiàn)的,又如機床給機構中采用螺旋傳動實現(xiàn)刀具或工作臺的直線進給。

螺旋傳動是由螺桿、螺母和機架組成的螺旋機構來完成的,主要用于將回轉運動轉變?yōu)橹本€運動,同時傳遞運動和動力的場合。螺旋傳動一般采用梯形螺紋或鋸齒形螺紋。

第六章

軸承

軸承是用來支承軸及軸上零件、保持軸的旋轉精度和減少轉軸與支承之間的摩擦和磨損,軸承分兩大類: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軸承按所受載荷方向的不同,又可分為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兩種。

第一節(jié)

滑動軸承的類型與構造

滑動軸承按其工作表面的摩擦狀態(tài)有液體摩擦和非液體摩擦之分。摩擦表面完全被潤滑油隔開的軸承稱為液體摩滑動軸承。

摩擦表面不能被潤滑油完全隔開的軸承稱為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

一、向心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一般是由軸瓦、殼體、連接零件及附屬的潤滑、密封等裝置組成。常用的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類型與構造

1、整體式滑動軸承

典型的整體式向心滑動軸承,系由軸承座和軸瓦構成。

2、剖分式滑動軸承

剖分式向心滑動軸承,它由軸承座、軸承蓋、雙頭螺柱、螺母和對軸瓦等組成。

3、自動調(diào)心式滑動軸承。

二、推動滑動軸承

推力滑動軸承由軸承座

1、襯套

2、向心軸瓦3和環(huán)狀推力軸瓦4等組成。

其次節(jié)

滾動軸承的基本構造和類型

一、滾動軸承的基本構造

滾動軸承有多種結構型式,其基本構造由是外圈

1、內(nèi)圈

2、滾動體3和保持架4組成。

二、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和應用

第一種分類法:按其承受載荷的作用方向,可分成三大類,即徑向接觸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和軸向接觸軸承。

1、徑向接觸軸承

這類軸承主要用于承受徑向載荷,可分為:深溝球軸承、圓柱滾軸承、調(diào)心球軸承等。

①深溝球軸承

2、向心角接觸軸承

這類軸承能同時承受徑向與單向軸向載荷,可分為: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等。

3、軸承向接觸軸承

軸承只能承受軸向載荷。軸承兩個套圈的內(nèi)孔直徑不同,直徑較小的套圈緊配在軸頸上,直徑較大的套圈安放在機座上,稱為座圈。

第2種分類法:按滾動體形狀可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①球軸承。球狀滾動體與內(nèi)、外圈滾道為點接觸,故承載能力、耐沖擊能力低,但極限轉速較高,價格低廉。

滾子軸承。滾動體與內(nèi)、外圈滾道為線接觸,承載能力、耐沖擊能較高,但極限轉速低,價格較貴。

其次篇

液壓與氣傳動

液壓與氣傳動都是以有壓流體(壓力油或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zhì),進行運動和動力傳遞的一種傳動方式。

第七章

液壓傳動基本知識

第一節(jié)

液壓傳動的基本概念

一、液壓傳動裝置的組成

一個完整的液壓傳動裝置是由四部分組成的。

1、動力元件。液壓泵,它給液壓系統(tǒng)提供壓力油,是將電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為油液的液壓能的元件。

2、執(zhí)行元件。液壓缸或液壓馬達,是將油液的液壓能轉換為驅動工作部件的機械能的元件。實現(xiàn)直線運動的執(zhí)行元件叫做液壓缸;實現(xiàn)旋轉運動的執(zhí)行無件叫做液壓馬達。

3、控制調(diào)理元件。各種控制閥、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等,用以控制調(diào)理液壓系統(tǒng)油液的滾動方向、壓力和流量,以滿足執(zhí)行元件運動的要求。

4、輔助元件。輔助元件包括油箱、濾油器、蓄能器、熱交換器、壓力表、管件和密封裝置等。

二、液壓傳動的優(yōu)缺點

1、液壓傳動的優(yōu)點

與機械傳動、電氣傳動相比,液壓傳動的優(yōu)點如下:

①從結構上看,與機械傳動相比傳遞同樣載荷,液壓傳動裝置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安裝便利,便于和其他傳動方式聯(lián)用,易實現(xiàn)較遠距離操縱和自動控制。

②從工作性能上看,速度、轉矩、功率均可作無級調(diào)理,能迅速換向的變速,調(diào)速范圍寬,動作快速性好。

③從使用維護上看,元件的自潤滑性好,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過載保護,使用壽命長;元件易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標準化、通用化,便于設計、制造、維修和推廣使用。

2、液壓傳動的缺點

①由于存在油液的漏損和阻力損失,因此系統(tǒng)的效率低。

②液壓元件的加工的裝配精度要求較高,成本較高。

③系統(tǒng)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故液壓傳動不宜在高溫柔低溫的場合使用。

④系統(tǒng)的故障原因有時不是易查明。

第八章

液壓元件

第一節(jié)

液壓泵

液壓泵是將電動機(或其他原動機)輸入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壓力能的能量轉換元件。在液壓系統(tǒng)中,液壓泵是動力元件,作為動力源,向液壓系統(tǒng)供給液壓油,是液壓系統(tǒng)的“心臟〞是液壓系統(tǒng)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常用液壓泵的種類

液壓泵的種類多,按其結構不同可分為柱塞泵、葉片泵、齒輪泵及凸輪轉子泵等;按輸出的流量能否調(diào)理可分定量泵和變量泵。按額定壓億的高低又可分為低壓泵、中壓泵和高壓泵。

其次節(jié)

液壓缸和液壓馬達

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作用與液壓泵正好相反,它是將液壓能轉變?yōu)闄C械能的轉換元件,在液壓傳動系統(tǒng)中屬于執(zhí)行元件。

一、液壓缸是液壓系統(tǒng)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執(zhí)行元件。依照液壓缸的結構形式,可分為活塞式、柱塞式和搖擺液壓缸。依照液壓缸-的驅動方式,可分為單作用液壓缸和雙作用液壓缸兩大類。

第三節(jié)

液壓控制閥

液壓閥的種類好多,根據(jù)其工作特點和用途的不同可分為三大類:

1、方向控制閥,如單向閥、換向閥等。

2、壓力控制閥,如溢流閥、順序閥、減壓閥等。

3、流量控制閥,如節(jié)流閥,調(diào)速閥等。

一、方向閥

方向閥用來控制油液的定向、換向和閉鎖等,它包括單向閥和換向閥。

1、單向閥

單向閥的作用是使油液只能沿一個方向滾動,因此亦稱逆止閥。

2、換向閥

換向閥的作用通過閥心的運動,變換油流方向或截斷油路來對油流進行方向控制。

二、壓力閥

壓力閥用來控制液壓系統(tǒng)中的壓力,以實現(xiàn)恒壓、限壓、減壓或穩(wěn)壓,或利用系統(tǒng)中壓力的變化來控制某些液壓元件的動作,壓力閥是利用閥心所受的液壓作用力和彈簧力的平衡關系來進行工作的。

壓力閥按用途可分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和壓力繼電器等。

第九章

液壓基本回路及液壓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液壓基本回路

一、方向控制回路

在液壓系統(tǒng)中,起控制執(zhí)行元件的起動、中止(包括鎖緊)及換向作用的回路,稱為方向控制回路。

1、換向回路

運動部件的換向,一般可采用各種換向閥來實現(xiàn)。

2、閉鎖回路

為了使執(zhí)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中止后漂移或竄動,可采用閉鎖回路。

第十章

氣壓傳動

氣壓傳動系統(tǒng)是以壓縮空氣不工作介質(zhì)實現(xiàn)動力傳遞和工程控制的系統(tǒng),與機械、電氣、液壓傳動相比,由于氣壓傳動的工作介質(zhì)的空氣,因此具有來源便利、不污染環(huán)境、節(jié)能、高效、動作迅速、維護簡單等優(yōu)點,此外,氣動元件結構簡單、成本低、壽命長,使得氣壓傳動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在機械、輕工、航空、交通運輸?shù)刃袠I(yè)中得到廣泛應用。

第一節(jié)

氣壓傳動基本知識

一、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組成

氣壓傳動系統(tǒng)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氣源裝置。氣源裝置即壓縮空氣的發(fā)生裝置,其主體部分是空氣壓縮機(簡稱空壓機)。它將原動機(如電動機)供給的機械能轉換為空氣的壓力能并經(jīng)凈化設備凈化,為各類氣動設備提供清白的壓縮空氣。

2、執(zhí)行機構。執(zhí)行機構是系統(tǒng)的能量輸出裝置,如氣缸和氣馬達,它們將氣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并輸出到工作機構上去。

3、控制元件??刂圃怯脕砜刂茐嚎s空氣的壓力、流量和滾動方向,以便使執(zhí)行機構完成運動規(guī)律的元件,如各種壓閥、流量閥、方向閥和規(guī)律元件等。

4、輔助元件。系統(tǒng)中除上述三類元件外,其余元件稱輔助元件,如過濾器、油霧器、消聲器、散熱器、傳感器、放大器及管件等。它們對保證系統(tǒng)可靠、穩(wěn)定和持久地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節(jié)

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元件及裝置

一、氣源裝置

1、空氣壓縮機

二、氣動執(zhí)行元件

氣動執(zhí)行元件中將壓縮空氣的壓力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能量轉換裝置,包括氣缸和氣馬達。氣缸用于實現(xiàn)直線往復運動,氣馬達用于實現(xiàn)旋轉運動。

三、氣動控制元件

氣動控制元件是指在氣動系統(tǒng)中,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流量和方向等的各類控制閥。它包括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以及具有一定規(guī)律功能的氣動規(guī)律元件。

機械基礎教學計劃安排篇五

機械基礎教案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機器機構構件和零件等基本概念2.了解本課程的內(nèi)容性質(zhì)和任務

1)了解工程力學的基本知識和相應簡單扼要的計算2)了解機械機械工程材料的基礎知識;3)了解常用的機構和機械傳動原理;4)了解金屬零件的聯(lián)接和支承5)了解液壓傳動的基本內(nèi)容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探討法、演示法、參觀法、調(diào)查法、練習法、試驗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自學輔導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訓作業(yè)法等。

手段:常規(guī)或現(xiàn)代(多媒體投影、音像資料、各種教具、實物、案例素材文件等)。

三、教學重點、難點:

機器與機構、構件和零件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四、課時分派計劃:2課時布置作業(yè):0-1,0-2實施狀況及課后教學效果分析

當人們拓展視野、深入到創(chuàng)造物質(zhì)世界活動中時會發(fā)現(xiàn),單純的數(shù)學、物理或化學,往往無法解決實際應用問題。不同的應用領域,需要將數(shù)、理、化知識適度綜合,高度概括,從而形成解決問題更為直接、更為有效的理論體系,這便產(chǎn)生了諸如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工程、化學工程、建筑工程等門類眾多的應用工程科學。它們是創(chuàng)造人類社會多姿多彩物質(zhì)世界的應用理論基礎。

一、本課程的研究對象

機械工程的研究對象是機械。

什么是機械?機械是機器與機構的總稱。1.機器

機器是用來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和信息,能減輕或替代人類勞動的工具。

圖1一1所示的臺鉆是比較常見的典型機器。觀測其工作過程:電動機1轉動,驅動帶傳動,帶傳動又將運動和動力傳遞給變速箱2內(nèi)的齒輪系,變速箱中的主軸與鉆頭3直接聯(lián)接,從而熔話動與動力傳涕給了鉆頭。最終完成對工件的切削加工。

圖o-2所示為牛頭刨床,它由電動機1通過帶傳動3和齒輪傳動裝置2實現(xiàn)減速,又通過暇動導桿機構9改變運動形式,使滑枕5帶動刨刀7作往復移動來實現(xiàn)刨削。

由上述兩例分析說明,機器尋常由三大部分組成:原動裝置一傳動裝置一執(zhí)行裝置。機械最常見的原動裝置是電動機。傳動裝置和執(zhí)行裝置尋常是由一些機構或傳動組成(如臺鉆的傳動裝置為帶傳動和變速箱,牛頭刨床的執(zhí)行裝置為搖擺導桿機構等)。2.機構

機構是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組合。圖0一3所示為實現(xiàn)滑枕運動的搖擺導桿機構,它由若干構件(大齒輪6,滑塊1、3,導桿2,滑枕4)組合而成。從運動的角度看,構件是機器中運動的最小單元。3.機械零件

從制造的角度看,機器是由大量零件組成的。零件是不可拆的最小制造單元。

一個零件可能是一個構件(如圖o-3中的導桿)。但多數(shù)構件是由若干零件固定聯(lián)接而成的剛性組合。如圖。一4所示的齒輪構件,就是由軸、鍵和齒輪聯(lián)接而成。

4.運動副

構件與構件之間既保證相互接觸和制約,又保持確定的運動,這樣一種可動聯(lián)接稱為“運動副〞。只允許被聯(lián)接的兩構件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內(nèi)作相對運動的運動副稱為平面運動副。依照接觸特性,平面運動副可分為低副和高副。構件問的接觸形式為面接觸的運動副稱為低副。常見的平面低副有回轉副和移動副。圖0一5b所示為回轉副及其運動簡圖符號,回轉副有時也稱為鉸鏈(圖o一5c);圖0一5a所示為移動副及其運動簡圖符號。構件間的接觸形式為點、線接觸的運動副稱為高副。如圖o-6所示,在凸輪機構和齒輪機構中,構件1和構件2形成的運動副均為高副。

綜上所述,歸納要點如下:

1)構件與零件的區(qū)別在于:構件是機械運動的基本單元,零件是機械制造的基本單元;有時一個零件就是一個構件,但尋常構件由多個零件剛性固接而成。2)機器與機構的區(qū)別在于:雖然機器和機構都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且機器可以是一個機構或由若干構件與零件組成,但機器具有能代替或減輕人類勞動,完成功能轉換的特征,而機構則不具有此特征。

3)平面運動副可分為低副和高副:低副為面接觸;高副為點或線接觸。

二、本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

1.機械產(chǎn)生的步驟

實際應用的機械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尋常要經(jīng)歷這樣一些步驟:1)根據(jù)工作要求,用規(guī)定的機構運動簡圖符號勾畫出機器和機構的運動簡圖,并分析構件的運動速度和加速度等狀況,尋常稱之為機械的運動設計。

2)按類比法,確定所要設計零件的材料;對鐵碳合金材料,還要考慮其熱處理方式。這一步驟可稱之為機械的材料設計。

3)根據(jù)機器運動設計的簡圖,對各構件或零、部件進行受力分析,最終確定零件的受載狀況,尋常稱之為機械的工程力學分析。

4)根據(jù)零件的最大受載和零件可能產(chǎn)生的失效破壞形式,按設計準則確定零件的主要參數(shù),這稱之為機械c零件)的強度設計。5)計算零件的全部幾何尺寸,按機械制圖標準規(guī)范和公差協(xié)同要求畫出零件工作圖,尋常稱之為機械零件的結構設計。.

6)根據(jù)零件工作圖,進行加工制造的工藝設計。

7)用機床(或數(shù)控機床)對零件進行制造加工。8)裝配,試車。2.本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

1)工程力學基礎;2)機械工程材料基礎;

3)常用機構與機械傳動;4)聯(lián)接與支承零部件;5)液壓傳動。

思考題與習題

o-1為什么機器中要用機構?機器與機構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0-2分辯自行車、機械式手表、汽車、臺虎鉗等何為機器?何為機構?

第一篇工程力學基礎

第一章靜力學概要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了解力的兩種效應和力的三要素

2.了解靜力學的基本力學規(guī)律,本書要求把握靜力學的四個基本公理。3.了解受力圖的基本畫法4.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1.學習重點1).了解力的兩種效應和力的三要素2).了解靜力學的基本力學規(guī)律,本書要求把握靜力學的四個基本公理。2.學習難點1).了解受力圖的基本畫法2).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相互探討法為主

四、講授課時8課時

如圖1—1所示,在對工程實際對象(如汽車、船舶、機床、衛(wèi)星等)進行力學分析時,首先要把它理想化,即合理抽象為力學模型,這樣才便于進行數(shù)學描述,得到數(shù)學模型。這一過程也簡稱為“建模〞。然后進行計算,一般用計算機數(shù)值求解。隨后,對得出結果加以分析,特別要與試驗結果相比較,如誤差符合要求,則終止分析,如誤差大,往往要修改力學模型再分析。由此可見,力學模型直接決定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它是力學分析的基礎,十分重要。

靜力分析的常用模型為剛體。實際物體在受力作用時,其內(nèi)部各質(zhì)點間的相對距離總要發(fā)生一定的伸長或縮短,即變形。由于這種變形尋常十分微小,在對某些問題的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引入“剛體〞這一為分析便利而假設的力學模型。所以說,剛體是在力作用下不變形的物體。.

剛體靜力學是研究剛體在力系的作用下平衡規(guī)律的科學,簡稱為靜力學。

第一節(jié)靜力學基礎

一、靜力學基本概念1.力

力是物體間的機械作用。這種作用有兩種效應:使物體產(chǎn)生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和形狀變化,前者稱為運動效應,后者稱為變形效應。

物理學中學過,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如圖1—1所示。因此可用有向線段oa表示,矢線始端o表示力的作用點,矢線方向表示力的方向,按一定比例尺所作線段oa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計算時,力的單位采用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n;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原工程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kgf。n與kgf的換算關系是lkgf=9.807n力對剛體只有運動效應(包括平動、轉動及其特例——平衡)。這樣,力的三要素可改述為大小、方向、作用線。這種作用在剛體上的力沿其作用線滑移的性質(zhì)稱為力的可傳性,如圖1—2所示。如圖1—3a所示剛性環(huán)與圖1—3b所示柔性環(huán)均在二力作用下處于平衡,即f,=f。力f,沿作用線滑移前后,對剛性環(huán)的運動效應一致;但對柔性環(huán)的變形效應,則由呈橢圓形到僅有局部變形,二者區(qū)別很大。這說明力的可傳性只適用于剛體模型。

2.分布力與集中力在物理學中和工程簡化計算中,物體的受力一般認為力集中作用于一點,稱為集中力。實際上,任何物體間的作用力都分布在有限的面積上或體積內(nèi),應為分布力。集中力在實際中并不存在,它只是分布力的理想化模型。但由于分布力的分布規(guī)律比較繁雜,因此計算時需簡化為集中力。

圖1—4a、b所示為靜置在路面上的車輪胎和水壩。輪胎是彈性的,其所受的力作用在以寬度為b表示的小面積內(nèi),當b同其它尺寸(如汽車輪距)相比較很小時,即可忽略不計,而用集中力fr代替,但在車輛動力學中,則要考慮彈性變形后的分布力,要用彈性力學來解決。水壩受到的靜水壓力分布在壩與水的接觸面上,為面分布力,作近似計算時,將壩體簡化為變截面梁的線分載荷,如圖1-4b中的虛線三角形所示,在分析壩體的平衡時,可用集中力的大小與作用位置代替分布力。3.理想約束

理想約束是對物體間接觸性質(zhì)和連接方式的理想化處理。

物體的受力可分為兩類:約束力和主動力。約束施加于被約束物體的力稱為約束力或約束反力;除約束力以外的其它力稱為主動力或載荷,如物體的重力,結構承受的風力、水力,機械零件中的彈簧力、電磁力等。本課程中,主動力一般是給定的(實際工作中則往往需要自行確定),對物體進行的受力分析只是分析約束力。

接觸面的物理性質(zhì)分為絕對光滑(理想約束)和存在摩擦(一般為非理想約束)兩種。這里主要介紹理想約束。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約束模型。

(1)理想岡li性約束這種約束也是剛體,它與被約束間為剛性接觸。常見的有:1)光滑接觸面。當物體與固定約束(圖l一5a)或活動約束(圖1—5b)間的接觸面十分光滑,其摩擦可忽略不計時,即可簡化為這類約束,其約束反力的方向為公法線挖的方向,稱為法向反力,記為fn。2)光滑圓柱鉸鏈。這種約束簡稱為柱鉸,包括固定柱鉸(圖1—6)和活動柱鉸(圖1—7),實際是平面回轉副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常簡稱為固定鉸鏈和活動鉸鏈。這種光滑面約束,其約束體與被約束體的接觸點在兩維空間內(nèi)是未知的,因此其約束反力可用一對正交力f。、f,表示.

(2)理想柔性約束如圖1—8所示,柔性線繩受物體外力(如重力)作用,此時線繩約束力與外力方向相反,并一定沿著線繩方向。當忽略摩擦時,這種約束稱為理想柔性約束。工程中常遇到的鋼索、鏈條、傳動帶等物體均可近似認之為柔性約束。

二、靜力學公理

靜力學公理是人類經(jīng)過長期經(jīng)驗積累和實踐驗證總結出來的最基本的力學規(guī)律。它概括了力的一些基本性質(zhì)。下面簡要介紹四個公理。1.兩力平衡公理

剛體受兩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充分和必要條件是: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圖1—9a),即f1一f2這個公理總結了作用于剛體上最簡單的力系(兩個力以上的一組力)平衡所必需滿足的條件。這個條件對剛體來說,既必要又充分。但對非剛體來說,這個條件是不充分的。例如對柔性約束,受兩個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時可以平衡,而受兩個等值、反向的壓力作用時就不能平衡。若剛體受兩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這兩個力的方向必在兩力作用點的連線上,此剛體稱為二力體,假使剛體是桿件,也稱二力桿(圖1—9b)。.2.加減平衡力系公理

在任意一個已知力系上,可隨意加上或減去一平衡力系,這不會改變原力系對物體的作用效應。

這一公理對研究力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