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教案設計參考_第1頁
師說教案設計參考_第2頁
師說教案設計參考_第3頁
師說教案設計參考_第4頁
師說教案設計參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師說教案設計參考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學問,把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qū)分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育虛心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導學流程:

一、了解感知

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非常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峻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哄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庇纱丝梢婍n愈敢于抵抗流俗,倡言師道,士氣珍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注音:

愚()句讀()諛()經傳()

郯()萇()聃()蟠()巫()

2.用課文原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老師的職能是什么?

②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③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結論?

二、深化學習

1、找通假字,并解釋。

(1)傳道受業(yè)解惑

(2)或不焉,或師焉

2.一詞多義

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郯子之徒

③吾從而師之

④句讀之不知

⑤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歟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十年春,齊師伐我

③吾師道也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于:

①恥學于師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師不必賢于弟子

⑤不拘于時

道:

①聞道有先后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會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異義

⒈古之學者必有師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從而師之⒋吾從而師之

古:古:

今:今:

⒌學校而大遺⒍今之眾人

古:古:

今:今:

4、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吾從而師之:

3.吾師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則恥師焉:

7.學校而大遺:

8.不恥相師

10.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5、特別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恥學于師。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師不必賢于弟子。

5)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時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p>

②老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p>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②“師道”指什么?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由于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判“恥學于師”的人,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結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

于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學校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p>

c.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p>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學問,就要向很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動身,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第4段。

①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白寫作緣由。

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談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老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緣由。(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三、遷移運用

1、讀與論師道有關的文章。

2、古今中國文化尊師名言:

(1)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2)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盾髯?大略》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4)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5)學者必求師,從師不行不謹也。-----程頤

(6)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