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_第1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_第2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_第3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_第4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一個主題:

揭示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本質特征,即: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基本原理.三個理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馬克思的資本主義上層建筑論。1編輯ppt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第一節(jié)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第二節(ji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第三節(jié)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2編輯ppt第一節(jié)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一個理論:馬克思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三個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形成;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意義。3編輯ppt第一節(jié)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4編輯ppt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5編輯ppt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

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兩條途徑:一是從小商品經濟中分化出來;二是由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6編輯ppt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

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2、資本的原始積累含義與實質:指以暴力手段迫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把生產資料和貨幣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途徑:對內使用暴力剝奪農民的土地;對外使用暴力掠奪殖民地的貨幣與財富。7編輯ppt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

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以機器大工業(yè)為基礎;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支撐。8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商品經濟的產生條件與發(fā)展階段商品的二因素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與貨幣的起源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9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1、商品經濟的產生條件與發(fā)展階段自然經濟:以生產使用價值為目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以創(chuàng)造價值為目的、為交換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產生的兩個歷史條件:

一是社會分工的出現(前提);

二是不同經濟利益主體的形成(根本)。10編輯ppt簡單商品經濟:

以個體勞動為基礎,以換取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市場對資源配置只是局部現象。

發(fā)達商品經濟:

以社會化生產為基礎,以滿足他人需要、為獲得價值為目的,市場對配置資源覆蓋全社會。1、商品經濟的產生條件與發(fā)展階段11編輯ppt1、商品經濟的產生條件與發(fā)展階段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qū)別與聯系: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相對應,主要回答生產是否用于交換,屬于本質層次。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相對應,主要回答資源配置的方式,屬于運行層次。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存在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必然要求。12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2、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概念:指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質與量的規(guī)定性。交換價值: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價值:質與量的規(guī)定性、本質與實體。商品二因素的對立與統一。13編輯ppt使用價值價值

商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商品中的本質因素

商品的自然屬性

商品的社會屬性

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

反映人與人的關系

不體現社會生產關系

體現社會生產關系

異質、異量

同質、異量

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物質基礎

商品交換的尺度

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決定商品交換的比例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共有的永恒范疇

商品經濟特有的歷史范疇

物品、產品、商品中都具有的共同屬性

商品中特有的本質屬性

商品使用價值與價值的比較14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3、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馬克思的獨創(chuàng)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含義勞動二重性的對立與統一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的關系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15編輯ppt具體勞動抽象勞動

各不相同的多種勞動形態(tài)

撇開具體形態(tài)的無差別人類勞動

制造商品的使用價值

形成商品的價值勞動的自然屬性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

勞動的社會屬性反映人與人的關系

勞動的個性

勞動的共性

人類社會生存的條件

比較勞動耗費的同一尺度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比較16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4、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社會勞動與私人勞動的含義二者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解決二者矛盾的方法是通過商品交換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將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17編輯ppt私人勞動社會勞動

由于私有制,

由于社會分工,

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缺少聯系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相互聯系

生產是個人的私事,具有盲目目性

生產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具具有比例性

勞動具有私人性質

勞動具有社會性質

形成具體勞動

決定抽象勞動

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比較18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5、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勞動時間與價值量的關系: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個別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價值量簡單勞動、復雜勞動與價值量的關系:簡單勞動-形成的價值量小復雜勞動-形成的價值量是倍加的簡單勞動19編輯ppt5、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勞動生產率的區(qū)分及影響因素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形成的價值總量不變;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同方向變化,與勞動生產率反方向變化。20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6、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與貨幣的起源價值形式發(fā)展的四個階段:簡單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特點-價值的反映極不充分擴大的價值形式:

特點-價值第一次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一般的價值形式:

特點-價值形式發(fā)生質的飛躍貨幣形式:

特點-金銀固定充當了一般等價物21編輯ppt6、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及其本質貨幣: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必泿诺奈宸N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貨幣產生后商品內在矛盾的外化及其意義22編輯ppt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

矛盾7、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主要內容:價值量的形成客觀要求:等價交換的原則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自發(fā)上下波動作用條件:市場機制與市場調節(jié)23編輯ppt7、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積極作用:自發(fā)調節(jié)社會資源的配置自發(fā)刺激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自發(fā)形成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機制自發(fā)調節(jié)社會收入的分配24編輯ppt7、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消極后果:可能出現社會資源配置失調,造成浪費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可能導致壟斷的發(fā)生,阻礙技術的進步由于其作用的自發(fā)性、事后性和盲目性,因此難以很好地解決公平與效率的矛盾25編輯ppt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理論貢獻和歷史地位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26編輯ppt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1、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以勞動二重性學說為基礎,關于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的理論。它包括:價值的本質、價值實體、價值量、價值形式和價值規(guī)律的理論。它為剩余價值理論奠定了科學基礎,成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27編輯ppt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2、基本內容商品價值的質、價值的量、價值的形式發(fā)展及貨幣、價值的構成、價值的規(guī)律。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價值量決定、價值形式發(fā)展和貨幣起源、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形式與作用、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及其作用。28編輯ppt3、理論貢獻和歷史地位貢獻:揭示了價值的社會性和歷史性。地位:成為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29編輯ppt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4、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揚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首創(chuàng)了勞動二重性理論,為剩余價值論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理論基礎;揭示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30編輯ppt5、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

勞動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生產要素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必要條件。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31編輯ppt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6、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深化對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深化對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chuàng)造中作用的認識;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chuàng)造中作用的認識;深化對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分配關系的認識。32編輯ppt第二節(ji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一個理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

四個方面:剩余價值生產的前提條件資本雇傭勞動關系的形成剩余價值的生產、實現和分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33編輯ppt第二節(ji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34編輯ppt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個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及其特點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其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35編輯ppt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1、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勞動者擁有人身自由;二是勞動者一無所有。勞動力成為商品的社會歷史意義:它是在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形成,標志著商品生產發(fā)展的新階段。36編輯ppt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2、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及其特點勞動力價值:

指勞動力的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勞動力價值構成的三部分:

包括勞動者本人和養(yǎng)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資料價值,以及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的費用。勞動力價值的特殊性:

指勞動力價值的決定具有歷史和道德的因素.37編輯ppt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3、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其特點勞動力使用價值:即勞動者的勞動,亦即制造商品和創(chuàng)造價值,它是價值的源泉。勞動力使用價值的特殊性:

在于創(chuàng)造新價值。它不但創(chuàng)造出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而且能夠創(chuàng)造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即價值增殖—剩余價值。38編輯ppt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4、貨幣轉化為資本一旦貨幣所有者購買的勞動力帶來剩余價值,貨幣也就變成了資本。貨幣與資本的根本區(qū)別: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而資本能夠帶來剩余價值。39編輯ppt4、貨幣轉化為資本

貨幣與資本的區(qū)別:兩種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作為貨幣的貨幣運動)

W-G-W

(商品—貨幣—商品)

資本流通公式(作為資本的貨幣運動)

G-W-G’(貨幣—商品—貨幣)

(G’=G+△G)40編輯ppt

貨幣與資本的區(qū)別:在流通形式上的區(qū)別:流通的順序不同;流通的起點和終點不同;流通中媒介物不同。在流通內容上的區(qū)別:流通的對象不同;流通的目的不同;流通的限度不同。4、貨幣轉化為資本41編輯ppt貨幣與資本的區(qū)別:兩種流通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能否帶來△G。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但貨幣本身并非是資本。4、貨幣轉化為資本42編輯ppt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資本雇傭勞動關系形成的根源所有制和所有權所有制與所有權的區(qū)別與聯系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43編輯ppt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1、資本雇傭勞動關系形成的根源

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

44編輯ppt2、所有制和所有權

生產資料所有制: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范疇。是一個社會或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即指占統治(主導)地位的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在現代社會,生產資料包括勞動力以外的全部要素,如土地、資本等。生產資料占有形式的基本分類有兩種:公共占有和私人占有。作為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有制有兩種形式:經濟意義的形式和法律意義的形式。45編輯ppt2、所有制和所有權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指事實上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歸誰支配,并憑借這種所有和支配,實現生產和獲得剩余產品。以實際占有為基礎,體現現實生產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并表現經濟利益的實現形式。生產資料擁有者成為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環(huán)節(jié)的支配者,而勞動力的擁有者則成為被支配、被統治的對象。46編輯ppt2、所有制和所有權

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指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的法律化、制度化。所有制的現實經濟形態(tài)具有了法律形態(tài),即所有權范疇。所有權是對財產占有關系的法律化。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為一種排他性權利,它強制地規(guī)定了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界限,直接影響到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資料的實際利用及其與勞動者的關系。47編輯ppt2、所有制和所有權

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法律意義所有權的出現,使得財產的占有權弱化為所有權下的一個權項與所有權分離了.在市場條件下,法律意義的“所有權”與經濟意義的“占有權”,因此都獲得了一個交易的價格:所有權獲得了財產轉讓的價格,占有權獲得了財產使用的價格。產權:由法律意義的所有權及派生出來的財產權利,包括使用權、轉讓權和受益權。48編輯ppt3、所有制與所有權的區(qū)別與聯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決定所有權: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fā)去認識。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tài),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或者法的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49編輯ppt4、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實現形式: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不同。奴隸社會:奴隸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的人身和勞動成果。奴隸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以剝削者對被剝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為基礎。50編輯ppt4、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占有基本生產資料土地,而失地農民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階級憑借超經濟強制的方式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農民與基本生產資料土地的結合,是以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條件的。51編輯ppt4、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資本主義制度: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而勞動者則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為生。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勞動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52編輯ppt4、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制度:資本家只能通過購買勞動力的方式,將出賣了勞動力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在一起,進行生產,并獲得剩余價值。生產資料和貨幣采取了資本的形式,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資本人格化的資本家,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資本雇傭勞動的關系。53編輯ppt4、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即資本雇傭勞動的制度。54編輯ppt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教材原有內容與結構)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資本積累資本的循環(huán)周轉與再生產工資與剩余價值的分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55編輯ppt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基本內容:

直接闡述剩余價值理論,即剩余價值的生產、實現和分配的理論。主要特點:

運用不同的科學方法,分析資本在生產、流通和分配過程中的運動規(guī)律。重要意義:

揭示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同時闡明商品經濟運行的一般規(guī)律。56編輯ppt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調整后的內容與結構)(一)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二)資本的流通過程—剩余價值的實現(三)資本運動總過程—剩余價值的分配(四)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重要意義57編輯ppt(一)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內容:一次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再生產的過程—資本的積累。

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意義: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價值增殖、資本積累。58編輯ppt(一)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剩余價值的生產資本及其本質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社會就業(yè)的影響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59編輯ppt(一)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1、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勞動過程:

指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即具體勞動制造商品、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價值增殖過程:

指超過一定點(即補償勞動力價值)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即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60編輯ppt1、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

指具體勞動轉移生產資料的舊價值,以及抽象勞動形成勞動力的新價值的過程(并沒有產生剩余價值)。

(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轉變?yōu)閮r值增殖過程的關鍵在于:

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超過了用來補償的勞動力價值,從而形成了價值增殖,即剩余價值。61編輯ppt2、剩余價值的生產必要勞動(時間)與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形成勞動力價值。剩余勞動(時間):形成剩余價值。剩余價值(m

):

指由勞動者的剩余勞動(時間)所創(chuàng)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即價值增殖。62編輯ppt3、資本及其本質資本:

是指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即帶來價值增殖的價值,它是一個歷史范疇。資本的本質:

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殼所掩蓋的一種社會生產關系;資本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它是一種運動;資本表現為占有和分配剩余價值的權力,成為它自身充滿活力和生機的源泉。63編輯ppt4、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劃分的內容:不變資本(c):

指表現為生產資料形態(tài)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價值量不變??勺冑Y本(v):

指表現為勞動力形態(tài)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價值量增大。64編輯ppt4、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劃分的依據:根據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不變資本(c):是剩余價值生產的必要條件??勺冑Y本(v):是剩余價值生產的唯一源泉。65編輯ppt4、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劃分的意義:揭示了剩余價值產生的真正來源;對分析可變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其他重要的經濟概念和理論奠定了基礎。66編輯ppt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商品價值的構成:w=c+v+m(或W=C+V+M)

其中,c:舊價值;(v+m):新價值;(c+v):為預付資本。剩余價值率:

m’=m/v—物化勞動形式,或:

m’=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活勞動形式指可變資本的增殖程度,即工人創(chuàng)造m能力;

亦指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程度。剩余價值量:M=m’·v67編輯ppt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日時間長度(或提高勞動強度),即絕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12小時

必要勞動6小時

剩余勞動6小時延長3小時m1’=m/v=6/6=100%m2’=m/v=9/6=150%68編輯ppt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指在工作日時間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即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縮短必要勞動2小時12小時必要勞動6小時剩余勞動6小時m3’=m/v=8/4=200%69編輯ppt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必須降低勞動力的價值首先要提高生活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依賴企業(yè)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即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怎樣實現的即降低生活資料價值同時要提高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導致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70編輯ppt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實現過程:通過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降低勞動力價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來實現的,這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鍵。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又是各個資本所有者提高企業(yè)個別勞動生產率、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71編輯ppt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超額剩余價值:指企業(yè)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這是企業(yè)在獲取剩余價值之外,相比部門內其他企業(yè)所多得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它在本質上仍屬于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范疇;當大多數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時,個別企業(yè)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消失,全部企業(yè)均獲得相對剩余價值。72編輯ppt設:1雙鞋/小時,C-10元/雙、V-1元/小時

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前:預付資本:c+v=10×12+6=126(元)(10.50元/雙)

售出:W=c+v+m=126+6=132(元)(11.00元/雙)

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預付資本:c+v=10×24+6=246(元)(10.25元/雙)

個別價值:W=c+v+m=246+6=252(元)(10.50元/雙)

社會價值:W=11.00×24=264(元)∴超額剩余價值=264-252=12(元)

全部剩余價值=社會價值-預付資本=264-246=18(元)

[或:全部m=m+超額m=6+12=18(元)]

新價值=v+m=W-c=264-240=24(元)

分析:24元12小時;12元6小時;6元3小時。

計算:超額剩余價值實質屬于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必要勞動6小時剩余勞動6小時12小時73編輯ppt問題思考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與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區(qū)別和聯系?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與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的區(qū)別與聯系?有人說,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歷著第三次科技革命,電子計算機、數控機床等自動化裝置在生產中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因此,科學和技術成為價值的源泉。試問,這種觀點該如何認識呢?74編輯ppt6、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能否創(chuàng)造新價值?能否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

不能。因為它們依然屬于不變資本,只是新價值和m生產的必要條件,而不是新價值和m生產的源泉。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能否創(chuàng)造更多剩余價值?能。因為它們是先進設備,能夠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獲取高額m的手段。因此,在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價值和m生產的唯一源泉,仍然是勞動者的剩余勞動。75編輯ppt單選題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于()

A.它表現為勞動的價格

B.它是勞動力的價值

C.它是勞動者必要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

D.它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態(tài)76編輯ppt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

勞動力與勞動的區(qū)別與聯系:勞動力: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它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創(chuàng)造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它是一種特殊商品,有價值。勞動:指勞動力的使用,是人的活動。它本身并非商品,既沒有價值,也沒有價格。77編輯ppt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

勞動不是商品,它既沒有價值,也沒有價格:如果勞動是商品,那么它在出賣前就應當獨立存在;如果勞動是商品,那么它的價值量就無法決定;如果勞動是商品,那么它不是違反了價值規(guī)律,就是違背了剩余價值規(guī)律。78編輯ppt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工資及其本質: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馬克思對勞動力和勞動的科學區(qū)分:

在理論上是一個偉大貢獻?!斑@里并不是純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牽涉到全部政治經濟學中一個極重要的問題?!?9編輯ppt

科學區(qū)分勞動力與勞動的重要意義:是理解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的形成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本質的關鍵;透過工資的現象,把握工資的本質,進一步揭示剩余價值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勞動雖沒有價值,但能創(chuàng)造價值,它創(chuàng)造的全部價值包括勞動力價值和剩余價值,勞動者只能獲得其中的一部分,即勞動力價值;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格”或全部勞動的報酬,模糊了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的界限,掩蓋了剝削的真相。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80編輯ppt

工資在現象上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的原因:由于人的勞動能力在使用前看不見,而看到的只是勞動,因此工資好像就是勞動的價值;因為工資一般是在勞動之后才支付,所以它被誤認為是勞動的價值;由于工資與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熟練程度有關,因此工資所支付的似乎是勞動的價值;因為勞動至今仍是人們謀生的手段,所以工資往往被看作是勞動的報酬。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81編輯ppt7、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工資的形式:計時工資制(基本形式)計件工資制(基本形式)血汗工資制(泰羅制與福特制,雙重作用)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名義工資:貨幣工資,不反映實際生活狀況.實際工資:用貨幣工資購買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它反映實際生活狀況。工資水平的變動趨勢:

一方面,名義工資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實際工資也呈曲折上升的趨勢。82編輯ppt8、資本積累社會再生產兩種形式:

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社會擴大再生產兩種形式:

外延式、內涵式。社會再生產的三重性:

物質資料再生產、資本價值再生產和經濟關系再生產的統一。資本積累的涵義:指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即把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使資本總量增大。83編輯ppt8、資本積累資本積累的實質:即不斷地利用已經獲取的剩余價值,作為擴大再生產的手段,以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積累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價值。資本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源泉。資本積累的動因:兩條經濟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剩余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內在動力;市場競爭規(guī)律的作用—外在壓力。84編輯ppt8、資本積累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剩余價值率的高低;勞動生產率的水平;所用資本與所費資本的差額:所用資本:投入生產中的全部資本量。所費資本:在生產中實際耗費的資本量。預付資本的多少;積累率的大?。ㄖ阜e累額在剩余價值總量中所占的比重)。85編輯ppt9、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資本有機構成在提高。資本的構成: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實物形式看指由生產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率。資本的價值構成—從價值形式看指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間的比率。資本有機構成—從兩種資本構成之間的關系看指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所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通常用c:v來表示。86編輯ppt9、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社會擴大再生產與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趨勢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前提:個別資本的增大個別資本增大的兩種形式:一是資本積聚,二是資本集中。87編輯ppt10、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資本積聚:指通過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即依靠自身的資本積累,實現個別資本總量的增大—“滾雪球”。資本集中:指通過把已有的分散的小資本聯合起來,實現個別資本總量的增大—“堆雪人”。兩條具體途徑:一是吞并,“大魚吃小魚”;二是合作,組織股份公司。兩種途徑都是通過競爭和信用來實現。88編輯ppt10、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的區(qū)別:資本積聚不僅使個別資本增大,而且使社會資本也增大;資本集中只是使個別資本增大,而社會資本沒有變化。資本積聚由于受剩余價值總量、社會財富增長程度和社會資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資本集中則不受這種限制,增長速度迅速。89編輯ppt10、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的聯系:資本積聚為資本集中創(chuàng)造條件;資本集中也必然加速資本積聚。90編輯ppt11、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社會就業(yè)的影響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導致相對過剩人口。相對過剩人口:

含義是指勞動力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其需求。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產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相對過剩人口的三種基本形式:

流動的、潛在的、停滯的。91編輯ppt12、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指包含著兩種截然相反而又相互聯系的積累,即一極是財富作為資本在資本家手中的積累,另一極是創(chuàng)造這些財富的無產階級的貧困的積累。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guī)律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必然造成社會階級的兩極

分化。92編輯ppt12、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無產階級貧困化無產階級的相對貧困化:

指無產階級的工資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即在無產階級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中,無產階級的工資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工人同資本家之間的貧富差別越來越大。無產階級的絕對貧困化:

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的經濟生活狀況的絕對惡化。在經濟危機爆發(fā)時,失業(yè)人口大量增加;實際工資下降;大量工人生活在“貧困線”下。93編輯ppt12、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資本的原始積累: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完全確立之前,通過暴力手段迫使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把生產資料和財富迅速集中到資本家手中的歷史過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實質:

指資產階級對內和對外的暴力剝奪。94編輯ppt12、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愈來愈具有社會性;另一方面,資本愈來愈集中于少數人手中。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加劇,必然導致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所取代。95編輯ppt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調整后的內容與結構)(一)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形成(二)資本的流通過程—剩余價值的實現(三)資本運動總過程—剩余價值的分配(四)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重要意義96編輯ppt(三)資本運動總過程-剩余價值的分配

內容:m在產業(yè)資本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首先分割

——利潤、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m在產業(yè)資本、商業(yè)資本、借貸資本、銀行資本、股份資本之間的二次分割

——商業(yè)利潤和借貸利息;

m在土地所有者與農業(yè)資本之間的再分割

——土地所有權和地租。

方法:轉化分析法。

意義:資本主義—社會分配關系的本質;社會主義—經濟結構、經濟杠桿、經濟利益。97編輯ppt(三)資本運動總過程-剩余價值的分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的重要意義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借貸資本和利息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股份資本和股息土地所有權和地租剩余價值分配及其實質98編輯ppt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所費資本轉化為成本價格(c+v→k)成本價格(k)涵義: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和,它構成生產成本或生產費用,即成本。商品價值構成:w=c+v+m→w=k+m99編輯ppt

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成本價格形成的意義:

一是決定企業(yè)經營的盈虧;

二是關系企業(yè)競爭的成敗。成本價格的局限性:

一是掩蓋了商品價值形成的實質;

二是掩蓋了商品價值增殖的實質。100編輯ppt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潤(p)涵義:指成本價格形成后,當剩余價值不僅被看作所費資本(成本價格)的增加額,而且被看作所用資本(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余價值在觀念上就獲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商品價值構成:w=c+v+m→w=k+m→w=k+p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101編輯ppt利潤與剩余價值的關系:

m是p的本質,p是m的轉化形式。二者的數量一致、來源相同,但反映的經濟關系不同。利潤形成的意義:使本質形態(tài)的剩余價值轉化為現象形態(tài)。利潤的局限性:它進一步掩蓋了剩余價值(即價值增殖)的真正來源。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102編輯ppt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m’→p’)利潤率(p’)涵義:它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即:p’=m/(c+v)。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的關系:p’由m’轉化而來;二者量不同,即p’=m/(c+v)<m’=m/v;二者質也不同,即反映的經濟關系不同。103編輯ppt利潤率形成的意義:它反映全部預付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即資本的投入與產出的比率,資本生產和經營的效率,亦即“將本求利”。利潤率的局限性:它掩蓋了可變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亦掩蓋了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剝削程度。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104編輯ppt影響利潤率大小的因素:由年利潤率(P’),得知:P’=M/(c+v)=m’·v·n/(c+v)=m’·n/(c/v+1)p’與m’成同方向變化p’與n成同方向變化p’與c/v成反方向變化p’與c的節(jié)省程度成同方向變化p’與原材料價格成反方向變化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105編輯ppt影響利潤率大小的因素企業(yè)年預付資本量年預付資本c年預付資本vc/vm’mp’nP’甲8060203/1120%2430%260%乙10080204/1100%2020%120%106編輯ppt社會生產中的兩種競爭與兩種結果: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商品社會價值;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平均利潤率。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

)107編輯ppt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p’→p’)平均利潤率(p’)形成的前提:在m’相同的不同生產部門,由于c/v和n不同,則p’不同。為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必然引起部門之間以資本轉移為特征的競爭,致使等量資本能夠獲得等量利潤。108編輯ppt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平均利潤率(p’)形成的過程:

資本轉移→生產規(guī)模變化→市場供求狀況改變→商品價格變化→利潤率變動→各部門利潤率大體趨于均衡時,平均利潤率(p’)形成。109編輯ppt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__平均利潤率(p’)的涵義:p’是p’的轉化形式,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它是指社會剩余價值總額與社會資本總額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p’=∑(c+v)__p’110編輯ppt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平均利潤率形成的意義:

確立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重要原則。平均利潤率的局限性:它進一步掩蓋了可變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也使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剝削關系神秘化。111編輯ppt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平均利潤是利潤的轉化形式平均利潤(p)的涵義:它是指不同生產部門根據平均利潤率所獲得的與其投資量大小相適應的利潤,即:__p

(c+v)×

p’=__112編輯ppt平均利潤的實質:它不僅是p的轉化形式,而且也是m的特殊轉化形式,它的形成實現了剩余價值總量在不同部門之間的重新分割?!嗥骄麧櫬逝c平均利潤的形成,只不過是不同部門之間通過競爭,重新瓜分剩余價值的過程。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113編輯ppt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

)∵等量資本可以獲得等量利潤,平均利潤的多少似乎只和資本數量有關,而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無關,這就使利潤不僅在質上,而且在量上都表現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嗥骄麧櫜粌H在質上與m不同,而且在量上也與m不同。114編輯ppt平均利潤形成的重要意義:它致使剩余價值總量在不同部門之間的重新分配,實現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平均利潤的局限性:它掩蓋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也使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剝削關系進一步神秘化。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p→p)115編輯ppt

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生產價格(k+p)的涵義:它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是商品的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商品價值構成:w=c+v+m→w=k+p—116編輯ppt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生產價格與價值的關系:二者是形式與內容、現象與本質的關系;生產價格在質和量上都與價值存在一定的差別,即:生產價格在質上只同資本相聯系,同活勞動沒有關系;在量上與價值經常不一致?!?17編輯ppt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生產部門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商品價值利潤率%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余價值的差額平均利潤與剩生產價格品價值的差額生產價格與商cvm’mc+v+mp’p’pp-mk+p(k+p)-(c+v+m)食品703010030130302020-10120-10紡織80201002012020202001200機械901010010110102020+10120+10合計24060603606003600118編輯ppt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生產價格與價值背離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在質上,商品的生產價格是由商品價值轉化而來;在量上,雖然個別生產部門的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不一致、商品的生產價格與價值不一致;但是全社會各部門存在“兩個總額一致”,即平均利潤總額與剩余價值總額一致、商品的生產價格總額與價值總額一致.∴二者的背離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19編輯ppt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商品的市場價格由生產價格所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以生產價格為中心上下波動。價值規(guī)律轉化為生產價格規(guī)律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形式發(fā)生變化

—120編輯ppt生產價格規(guī)律的作用自發(fā)調節(jié)資本轉移和優(yōu)化配置;刺激部門內部對超額利潤的追逐,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實現剩余價值在全社會范圍內的重新分配。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121編輯ppt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c+v+m

k+p

)超額剩余價值轉化為超額利潤(m超→p超)超額利潤是超額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它是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個別生產價格=個別成本價格+平均利潤社會生產價格=部門平均成本價格+平均利潤122編輯ppt理論意義:

科學解決了勞動價值論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原則之間的矛盾,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歷史意義:

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各部門之間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共同剝削關系,從而揭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4、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的重要意義123編輯ppt4、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的重要意義現實意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只有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才能促使各種資源自由流動,實現優(yōu)化配置;企業(yè)只有具備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才能使其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只有建立由市場形成為主的價格機制,才能使價格信號正確引導企業(yè)行為。124編輯ppt5、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商業(yè)資本涵義:指產業(yè)資本中商品資本的獨立化形態(tài),它是在流通中專門經營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yè)利潤為目的的一種職能資本。運動公式:G-W-G’

(G’=G+△G)職能:執(zhí)行商品資本的職能,即買賣商品,實現價值。125編輯ppt5、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商業(yè)利潤

涵義:指商業(yè)資本通過商品的購銷差價,按平均利潤率的要求,從產業(yè)資本那里分割到的一部分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即為平均利潤。

來源:產業(yè)資本向商業(yè)資本讓渡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實質:是產業(yè)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126編輯ppt商業(yè)利潤的獲得產業(yè)資本:720c+180v=900(設c全部轉移)商品總價值:720c+180v+180m=1080(m’=100%)商業(yè)資本:100

社會總資本為:900+100=1000由于180m必須在社會總資本1000之間平均分配所以平均利潤率為:180/(900+100)=18%產業(yè)資本獲得的產業(yè)利潤:900×18%=162產業(yè)資本的出廠價格:900+162=1062商業(yè)資本的銷售價格:1062+(100×18%)=1080商業(yè)資本獲得的商業(yè)利潤:1080-1062=18127編輯ppt5、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商業(yè)資本所有者與商業(yè)店員的關系商業(yè)店員的勞動:買賣商品,實現了產業(yè)資本讓渡給商業(yè)資本的那一部分剩余價值。其勞動包括:必要勞動:所實現的剩余價值,商業(yè)資本所有者以工資形式補償商業(yè)店員勞動力價值的耗費。剩余勞動:所實現的剩余價值,構成商業(yè)資本所有者的利潤。128編輯ppt商業(yè)店員的工資:

來源于產業(yè)工人所生產的剩余價值,但這決不表明商業(yè)店員也參與了對剩余價值的分割。原因在于二者勞動的分工不同:

產業(yè)工人的勞動是生產出剩余價值,而商業(yè)店員的勞動則是實現了剩余價值。5、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129編輯ppt6、借貸資本和利息借貸資本涵義:指借貸資本所有者為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所有者(即產業(yè)資本家或商業(yè)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它是從職能資本運動中獨立出來的特殊資本形態(tài)。來源:產業(yè)資本或商業(yè)資本在其循環(huán)中產生的閑置的貨幣資本的轉化形式。公式:G-G’

(G’=G+△G)130編輯ppt6、借貸資本和利息利息涵義:指貨幣所有者通過借貸關系,從職能資本那里獲得的平均利潤中的一部分,它是剩余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作為雙重(所有者和使用者)存在的借貸資本,在借貸過程中獲得的平均利潤由此分割為兩部分:一是借貸利息,歸貨幣所有者所有;二是企業(yè)利潤,歸職能資本所有者所有。131編輯ppt6、借貸資本和利息利息:實質:是剩余價值在借貸資本和職能資本之間的分割。來源:歸根結底是產業(yè)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一部分。利息率:涵義:指在一定時間內,利息與借貸資本的比率,即:利息率=利息/借貸資本132編輯ppt銀行涵義:指專門經營貨幣資本業(yè)務的企業(yè),也是借貸關系的中介,其基本職能是吸收存款和發(fā)放貸款。銀行資本涵義:指經營銀行業(yè)務所能支配的貨幣資本,它包括兩部分:一是自有資本,所占比例一般不大;二是借入資本,通常占有較大比例。7、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133編輯ppt銀行利潤涵義:指由貸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的差額,在扣除銀行業(yè)務費用之后的余額,它在數量上相當于平均利潤。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來源:歸根結底是產業(yè)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中的一部分。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自有資本7、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134編輯ppt8、股份資本和股息股份資本涵義:指股份公司通過發(fā)行股票的方式籌集的企業(yè)資本,但是它并不是一種獨立的資本形態(tài)。股份公司涵義:是根據法定程序,通過發(fā)行股票集資聯合經營的企業(yè)。它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信用制度的發(fā)展而產生的。135編輯ppt8、股份資本和股息股份公司它是資本經營的組織形式,以資本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為前提。作為法人組織,它一般包括:權力機構、經營管理機構、監(jiān)督機構。其具體形式為: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三者之間各司其職、權責明確、相互制約;形成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體系。136編輯ppt8、股份資本和股息股份公司它表明,單個資本經營方式轉變?yōu)槁摵腺Y本經營方式,這是在不改變所有制性質的前提下,對社會生產關系進行的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