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考研政治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多選題(10題)1.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

B.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C.公有資產在各個地方和產業(yè)中都占優(yōu)勢

D.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2.夫妻關系包括

A.人身關系B.財產關系C.夫妻間的隸屬關系D.夫妻與雙方父母間的關系

3.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中所說的“人民大眾”,即革命動力包括

A.無產階級B.農民階級C.小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

4.在下列命題中,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A.一切經驗科學的概念和命題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經驗來證實

B.數學和邏輯的概念和命題來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創(chuàng)造

C.認識主體對客體信息選擇、重構,是實現主體正確反映客體的必要途徑

D.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chuàng)造客觀世界

5.鄧小平對時代主題科學判斷的基本思想有()

A.世界大戰(zhàn)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避免,有可能爭取較長時間的和平環(huán)境

B.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帶有全球性的戰(zhàn)略問題,是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矛盾全局的集中體現

C.和平與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和平是發(fā)展的前提,發(fā)展是保持和平的基礎

D.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這兩大問題中,和平基本得到解決,發(fā)展問題需各國共同努力

6.1990年鄧小平提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yè)發(fā)展的“兩個飛躍”是指

A.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B.從互助組到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飛躍

C.發(fā)展集體經濟

D.從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到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飛躍

7.我國目前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要求是

A.統籌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建設

B.統籌勞動就業(yè)和社會保障

C.統籌城鎮(zhèn)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

D.統籌公平和效率,統籌政府作用與市場效率

8.《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

A.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兼顧用人單位利益相結合

B.按勞分配與公平救助相結合

C.勞動者平等競爭與特殊勞動保護相結合

D.勞動行為自主與勞動標準制約相結合

9.第

28

資本主義經濟區(qū)別于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有()

A.它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商品經濟

B.它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

C.它是靠雇工經營的商品經濟

D.它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

10.

第24題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下列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是

A.民事主體違反合同的

B.民事主體不履行其他義務的

C.民事主體由于過錯侵害國家和集體的財產的

D.民事主體沒有過錯的,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

二、1.單項選擇題(10題)1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的最主要的區(qū)別是

A.創(chuàng)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B.強調了意識的能動性C.堅持了世界的可知性D.堅持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2.資本的價值構成是

A.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B.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C.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比例D.原料價值和勞動力價值的比例

13.貨幣在執(zhí)行某種職能時,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幣,而不必是現實的貨幣,這種情況屬于

A.價值尺度職能B.流通手段職能C.貯藏手段職能D.支付手段職能

14.感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是

A.回憶、理解、概括B.靈感、直覺、印象C.頓悟、判斷、推理D.感覺、知覺、表象

15.關于價值評價,下述錯誤觀點是

A.價值評價也是一種認識即價值認識

B.價值評價是對事物價值的評價性認識

C.價值評價其尺度僅僅是主體及其需要

D.價值評價主要判明客體對主體的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

16.在結構復雜、范圍廣泛的勞動資料系統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是

A.生產工具系統B.信息傳遞系統C.能源動力系統D.自動化控制系統

17.激變論在哲學上屬于

A.辯證發(fā)展的觀點B.只承認量變而否認質變的形而上學觀點C.只承認質變而否認量變的形而上學觀點D.辯證聯系的觀點

18.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其中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是

A.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重視思想政治工作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D.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

19.“樹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醫(yī)得生,遇庸醫(yī)致死”。這說明

A.外因不一定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B.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

C.外因在一定條件下能夠改變事物發(fā)展的進程

D.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

20.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國民黨一大D.中共四大

三、3.分析題(3題)21.毛澤東提出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意義何在?

22.(40)

23.計算該國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每一部門榨取的剩余價值和最終獲取利潤的差額。

四、5.簡答題(2題)24.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是怎樣的?

25.簡述人類歷史上的環(huán)境問題。

五、3.分析題(0題)26.(44)

六、單選題(0題)27.馬克思說:“蒸氣、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边@一論斷的含義是()

A.科技革命是對統治的極大威脅

B.科技革命對變革社會制度具有直接、決定作用

C.濫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會對人類造成“危險”

D.科技革命導致社會政治革命

參考答案

1.AB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yè)可以有所差別?!惫蔬xAB。

2.AB夫妻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夫妻在人格、地位和生育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平等的,在身份上是具有排他性的,不是隸屬關系。夫妻與雙方父母間的關系是家庭關系。因而AB選項正確。

3.ABCD

4.AB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的兩條基本路線。A項概念和命題由經驗來證實,即認識通過認識來證實,是唯心主義的觀點;B項概念和命題源于理性,即理性來源于理性,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唯物主義強調認識源于實踐。CD項是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的觀點,是正確選項。

5.ABC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并不意味著這兩個問題已經解決。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這兩大問題中一個也沒有得到解決。因此D選項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ABC。

6.ACBD選項是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鄧小平提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yè)發(fā)展的“兩個飛躍”是指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發(fā)展集體經濟。AC選項正確。

7.ABCD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五個統籌方面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統籌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建設;統籌勞動就業(yè)和社會保障;統籌城鎮(zhèn)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統籌公平和效率;統籌政府作用與市場效率。

8.ABCD四個選項均是《勞動法》的基本原則。ABCD四個選項均是正確選項。

9.ABC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0.ABCD

11.A解析:本題要求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最主要的區(qū)別。在ABCD四項選擇中,堅持世界可知性和堅持世界物質統一性,是所有唯物主義共有的特點,因而可以排除;強調意識的能動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區(qū)別之一,但唯物主義歷史觀是更為重要的區(qū)別,因為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根本的特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的發(fā)源地。所以應該選A。

12.B解析:考查對資本有機構成的掌握。資本的有機構成可以從物質和價值形式兩方面分為資本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前者為由技術水平決定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之間的量的比例,后者為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所以,B項是正確選項。C項是資本的技術構成,A項不符合題干要求,D項是錯誤的選項。

13.A解析:貨幣的價值尺度是指用來表現和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功能,所以可以不需要現實的貨幣,而只用觀念或想象的貨幣即可。

14.D解析:感性認識形式問題出題率很低、因而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問題,但此題比較容易,只要記住了感性認識的形式是感覺、知覺表象,就能選擇正確。

15.C

16.A

17.C解析:考查點是激變論的錯誤。量變與質變是不可分的。量變積累著質變,質變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然而形而上學割裂量變與質變的關系,表現為兩種錯誤的傾向。一種是夸大量變否認質變,此為庸俗進化論;一種是夸大質變否認量變,表現為激變論,又叫災變論。據此,C為應選項,A、B、D為淘汰項。

18.C

19.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外因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外因是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它能加速或延緩事物甚至暫時改變事物的發(fā)展進程,但它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發(fā)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據。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0.A解析:本題考查對中國民主革命綱領的認識。中共二大在正確分析中國社會的性質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綱領。

21.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十分落后、各地發(fā)展極不平衡的東方大國中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以蘇聯為鑒戒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并對這一道路進行了努力的探索。這一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第一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擺脫蘇聯模式獨立自主地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開端。第二這一探索中形成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十分落后、各地發(fā)展極不平衡的東方大國中,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以蘇聯為鑒戒,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并對這一道路進行了努力的探索。這一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第一,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擺脫蘇聯模式,獨立自主地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開端。第二,這一探索中形成

22.中國資產階級包括依附于帝國主義的大資產階級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動搖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中國共產黨同中國資產階級的復雜關聯主要表現在同資產階級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統一戰(zhàn)線這是中國革命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特點。中國資產階級包括依附于帝國主義的大資產階級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動搖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中國共產黨同中國資產階級的復雜關聯主要表現在同資產階級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統一戰(zhàn)線,這是中國革命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特點。

23.0依據題意:平均利潤率:全社會剩余價值總額全社會預付資本總額=120/300=40%甲、乙、丙三部門最終獲取利潤:甲部門利潤:甲部門預付資本總額×平均利潤率=100×40%=40乙部門利潤:乙部門預付資本總額×平均利潤率=100×40%=40丙部門利潤:丙部門預付資本總額×平均利潤率=100×40%=40甲部門最終所獲利潤與剩余價值的差額:40-90=-50乙部門最終所獲利潤與剩余價值的差額:40-20=20丙部門最終所獲利潤與剩余價值

24.上層建筑是被經濟基礎決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極地反映經濟基礎相反上層建筑一經建立起來就對經濟基礎產生巨大的反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集中表現為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當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先進的經濟基礎的時候這一社會的上層建筑就幫助它形成、鞏固和發(fā)展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當這一社會的經濟基礎變?yōu)楦嗦浜蟮慕洕A的時候這一社會的上層建筑就極力維護這種經濟基礎妄圖使其免于滅亡這時它就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社會的進步。上層建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但這并不是說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沒有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以前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新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和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表現為新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總有些不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立刻適合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要求需要采取適當措施逐步完善起來。另一種情形是反動的上層建筑和阻礙生產力發(fā)展的落后的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即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現存的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已經變得陳舊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因而這種經濟基礎應該發(fā)生根本變革。但是反動的上層建筑卻極力維護它阻礙它的根本變革。這樣就形成了經濟基礎自身的變革要求和上層建筑阻礙這種變革之間的矛盾需要用新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取代舊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才能最后解決。上層建筑是被經濟基礎決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極地反映經濟基礎,相反,上層建筑一經建立起來,就對經濟基礎產生巨大的反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集中表現為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當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先進的經濟基礎的時候,這一社會的上層建筑就幫助它形成、鞏固和發(fā)展,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當這一社會的經濟基礎變?yōu)楦嗦浜蟮慕洕A的時候,這一社會的上層建筑就極力維護這種經濟基礎,妄圖使其免于滅亡,這時它就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社會的進步。上層建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但這并不是說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沒有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以前,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新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和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表現為新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總有些不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立刻適合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要求,需要采取適當措施逐步完善起來。另一種情形是反動的上層建筑和阻礙生產力發(fā)展的落后的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即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現存的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已經變得陳舊,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因而這種經濟基礎應該發(fā)生根本變革。但是反動的上層建筑卻極力維護它,阻礙它的根本變革。這樣就形成了經濟基礎自身的變革要求和上層建筑阻礙這種變革之間的矛盾,需要用新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取代舊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才能最后解決。

25.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人類的生產活動和其他活動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的事如栽培植物、馴養(yǎng)動物、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疏通河道等但是人類也做了不少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事。由于人類的活動所引起的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從而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產生的不利影響稱之為環(huán)境問題。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存在不同的環(huán)境問題。在人類發(fā)展的初期靠采集和狩獵為生常常由于過度的采集和狩獵消滅了一個地區(qū)的許多物種破壞了自己的食物來源被迫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這是漁獵時代的環(huán)境問題和采取的解決辦法。一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期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產生了原始農業(yè)和原始畜牧業(yè)解決了漁獵時代的環(huán)境問題。但是在整個古代農業(yè)的自發(fā)的發(fā)展特別是刀耕火種的農業(yè)技術破壞了大片森林很多地方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一些哺育了人類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的沃野變成不毛之地。這是農業(yè)社會的環(huán)境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yè)的發(fā)展大量廢棄物排向環(huán)境引起空氣、水源、土壤、動植物的污染自然凈化能力下降自然資源再生能力衰減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