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 教案_第1頁
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 教案_第2頁
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 教案_第3頁
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 教案_第4頁
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沁園春·長沙教案(一)【背景資料】一、寫作背景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二、補充注釋《沁園春》:詞牌名。沁園:東漢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園林,后為外戚竇憲所奪(見《后漢書》)?!肚邎@春》詞牌,相傳由此得名。據(jù)《詞譜》載,《沁園春》雙調(diào),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韻;下片12句,五平韻。【教學目標】一、知識教育目標1.了解《沁園春

長沙》的寫作背景。2.了解詞的發(fā)展簡史。3.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1.訓練學生誦讀能力。2.著重訓練學生抓準詞中意象的能力。三、德育滲透目標1.培養(yǎng)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熱愛。

2.感受革命前輩的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熱情。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1.以樂景寫哀,以情言志。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詞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里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diào),詞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寫山河的壯麗,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詞人正是在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里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2.對比手法的運用。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3.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爭”字、“擊”字、“翔”字等【學生活動設計】1.課外提前準備:注音,細讀注解,反復讀,完成預習作業(yè)。2.課堂隨教師誦讀——美讀——成誦。

3.觀看多媒體。

4.自由討論?!菊n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步驟】一、明確目標1.課內(nèi)美讀成誦。2.通過抓住主要意象來把握內(nèi)容大意。二、誦讀

背誦1.抽查學生朗讀,教師點評。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

3.全班誦讀,背誦。三、簡要交代寫作背景1.指導閱讀詞前說明文字。2.對下闕有關內(nèi)容的解說。這首詞寫于1925年深秋,大約是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毛澤東同志從1911年至1925年,曾數(shù)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一座又一座崢嶸高峰。“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qū)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特別是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qū)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四、就“意象”問題作必要的點撥(重點)“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詞人情思的形象。本詞的上片描寫了一幅湘江秋景圖,通過寒秋、霜天(氣候)、萬山(層林盡染)、湘江(碧透,百舸爭流)、飛鷹,游魚(萬類競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研究型拓展(多媒體字幕)1.把這首詞和《舶沁園春

雪》作比較,自選角度,寫300至400字賞析短文。(面試很可能會抽到這樣的,技術兩首進行比較)2.把《沁園春

長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較賞析。附1:

香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五、布置作業(yè)六、完成課后練習四。七、板書設計:(應該要在前面)沁園春·長沙

目標:誦讀、領會;品味、鑒賞

意象:“意”詩人的思想感情

“象”所寫的客觀物象

上闕:

秋景絢麗多彩、充滿生機寫景提出“誰主沉浮”

下闕:

抒情意氣風發(fā)、激昂慷慨

設問回答“誰主沉浮”1、沁園春·長沙教案(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欣賞詩歌,主要是欣賞他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重點)。欣賞詩詞的主要途徑是品味誦讀。一、導入:

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初中學過的《沁園春·雪》中已經(jīng)感受到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和磅礴氣勢。

這堂課我們學習他用“沁園春”作詞牌的另一首詞“長沙”。(文字投影:《沁園春·長沙》毛澤東一九二五年)讓我們通過誦讀,一起來品味這首詞的語言,領會它的意境,感受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二、寫作背景介紹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五卅(sa四聲)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三、朗誦、領會1、老師先朗讀這首詞,同學們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字音。2、老師領讀,學生跟讀。3、同學朗讀,盡可能把握好節(jié)奏。四、評價、鑒賞:1、師:詩歌語言的跳躍性很大,語序倒裝,成分省略。(本詞的開頭三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調(diào)整好正常語序,翻譯。)生:在深秋時節(jié),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著湘江水滾滾北去。2、師:說得不錯?!蔼毩ⅰ蹦芊窀臑椤罢玖ⅰ薄爸绷ⅰ钡龋可翰恍??!蔼毩ⅰ辈粌H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3、師:一個“看”字(領字),一直統(tǒng)領到哪里?

生:“萬類霜天竟自由”。

師:“看”是領字,要稍加停頓,以下幾句要讀得抑揚頓挫,還要注意關鍵字的重讀,要情緒飽滿,充滿興奮喜悅之情。4、師:詩人看到了什么?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湘江秋色圖?“山紅”“林染”“紅碧”“舸爭”“鷹擊”“魚翔”“萬類競”5、師:這幾句視角變換、寫景順序極有特色?!翱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詩人是怎樣看的?

生:放眼望去。(遠景)

模仿“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詩人的視線又怎樣?

生:收回來。(近觀)

模仿“鷹擊長空”怎樣看?寫的什么景?

生:(仰視),寫的是“高景”“魚翔淺底”怎樣看?寫的是什么景?

生:(俯瞰),寫的是“低景”6、師: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咱們班誰的表演能力最強?師:“遠望千山萬嶺,楓林如染,像熊熊燃燒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發(fā),像戰(zhàn)場上無數(shù)奮進的勇士。抬望眼,雄鷹展翅,矯健勇猛,翱翔長空;低眉處,魚翔戲水,自由輕快,生機盎然。”7、師:好。在這幾句中,哪幾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生:染、擊、翔。生:用了擬人手法。生:“染”讓人聯(lián)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師:“擊”改成“飛”可以嗎?生:不好?!皳簟蹦茱@示出雄鷹展翅奮飛,搏擊長空的強勁有力,“飛”太一般了。師:“翔”改為“游”好像更準確一些,魚兒怎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呢?生:“翔”寫出了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8、師:最后一句“萬類霜天競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擴展到世間萬物,并做了哲理性升華。既然世間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的生活,在斗爭中獲得生存自由,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特別是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不是更應該競自由嗎?這實際是對被壓迫人民的一種什么?

生:號召和呼喚9、師:上闋提出“誰主沉浮”的問題,下闋是怎樣回答的呢?“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百侶”與上闋的哪個詞呼應?生:“獨立”。師:對?!伴僮又蕖笔乔嗄昝珴蓶|與同學、戰(zhàn)友們常來游覽的舊地。很自然地回憶起往昔不尋常的歲月。10、師:下闋的領字是哪個?一直統(tǒng)領到哪里?生:憶?!凹S土當年萬戶候”。11、師:“恰”──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強勁有力”他們指點江山“江山”代指什么?生:國家大事。師:“指點”就是評點、關心,并且寫出激勵昂揚的文章,宣傳真理,蔑視權貴,把大軍閥大官僚視為糞土。這幾句是回憶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誰主沉浮”。12、師:可能有同學要問:為什么這幾句就能回答“誰主沉浮”?生:這些青年有才華、有能力主宰國家命運。師:是的,這些朝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