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_第1頁
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_第2頁
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_第3頁
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_第4頁
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害發(fā)生和流行章第1頁/共34頁

一病害循環(huán)病害從前一生長季節(jié)開始發(fā)病,到下一生長季節(jié)再度發(fā)病的過程,又稱作病害循環(huán)(infectioncycle)。研究病害循環(huán)是病害防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據(jù)病害循環(huán)的特征擬定的。第2頁/共34頁再侵染病原物越冬越夏→初侵染→寄主發(fā)病,病原物繁殖

傳播包括:1、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2、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再次侵染;3、病原物的繁殖與傳播。第3頁/共34頁(一)病害發(fā)生前階段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在寄主植物收獲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種存活方式和在何種存活場所度過寄主休眠期。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與某一特定地區(qū)的寄主生長的季節(jié)性有關第4頁/共34頁

(1)越冬和越夏場所種子病株殘體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田間病株肥料第5頁/共34頁田間病株黃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連續(xù)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間露地植物和冬季在保護地植物上傳播和危害。田間病株包括:寄主植物其他作物野生寄主轉主寄主等。各種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間正在生長的病株的體內或體外越冬或越夏。大白菜軟腐病可以在田間生長的蕪菁屬寄主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種菜上越冬。第6頁/共34頁種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體和種子混雜在一起,以休眠孢子附著在種子上,病原物可以菌絲的形式侵入而潛伏在種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內部。種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帶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來源。第7頁/共34頁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體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場所。病原物以休眠體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病原物還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第8頁/共34頁

土壤寄居菌

soilinvaders在土壤中病株殘體上的存活期較長,但是不能單獨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細菌都屬于這一類。

土壤習居菌

soilinhabitants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土壤中可以長期存活,并且能夠在土壤有機質上繁殖。腐霉屬(Pythium)絲核屬(Rhizoctonia)引起萎蔫的鐮孢霉屬(Fusarium)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長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滅菌的作用。第9頁/共34頁病株殘體絕大部分非專性寄生的真菌和細菌都能在病株殘體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時期。專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殘體中存活一定時期。第10頁/共34頁病原物在病株殘體中存活時期較長,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組織的保護,對環(huán)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較強,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較小。殘體中病原物存活時間的長短,一般決定于殘體分解的快慢。無論是休眠孢子的萌發(fā)或病株殘體上孢子的產(chǎn)生,都與環(huán)境條件有關,尤其是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最大。第11頁/共34頁肥料病原物可以隨著病株的殘體混入肥料內,病菌的休眠體也能單獨散落在糞肥中。糞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長期存活而引起感染。玉米瘤黑粉病是由肥料傳播的,它的冬孢子不僅能夠在肥料中存活,而且可以不斷以芽生的方式產(chǎn)生小孢子。經(jīng)過動物消化道后,排出的糞便中仍具侵染能力。第12頁/共34頁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殘體、糞肥和種子表面越冬,春、夏季,越冬的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擔孢子和次生擔孢子,隨風傳播至玉米的幼嫩組織或葉鞘內,穿透寄主表皮或從傷口侵入葉片、莖干、節(jié)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組織。第13頁/共34頁侵入的菌絲在侵入點附近表現(xiàn)癥狀。分泌生長素和吲哚乙酸,刺激玉米細胞膨大。冬孢子成熟后飄散,可以引起再侵染。第14頁/共34頁寄生:以菌絲在受侵染的病株內越冬或越夏。休眠:病原物產(chǎn)生休眠體,以休眠體在植株內外存活。腐生:在病株殘體和土壤及各種有機物上腐生生活。(2)越冬和越夏的方式專性寄生的真菌不能進行腐生活,因此這類病原物大都在寄主體內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殘體越冬或越夏。第15頁/共34頁影響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因素凡是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病原物休眠的狀態(tài)減少病原物的方式①輪作②增加土壤有機質③施肥要注意第16頁/共34頁2病原物的傳播自然因素 風 雨 水 昆蟲 其它動物人為因素種苗或種子的調運農(nóng)事操作農(nóng)業(yè)機械第17頁/共34頁各種病原物的傳播方式和方法不同:真菌主要以氣流和雨水傳播細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蟲傳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體傳播寄生性種子植物可以由鳥類和氣流傳播線蟲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傳播。第18頁/共34頁一、氣流傳播1、產(chǎn)生孢子的真菌很容易隨氣流傳播。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產(chǎn)生孢子的數(shù)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輕。某些細菌可以隨氣流傳播,土壤中的細菌和線蟲也可被風吹走。2、氣流傳播距離一般比較遠,在1萬—2萬米以上的高空和離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真菌的孢子;但可以傳播的距離并不就是傳播的有效距離,因為部分孢子在傳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還必須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適應環(huán)境條件才能引起侵染。3、借氣流遠距離傳播的病害防治比較困難,因為除去注意消滅當?shù)卦蕉牟≡w以外,更要防止外地傳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時就有必要組織大面積聯(lián)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種最為有效。第19頁/共34頁二、雨水傳播1、植物的病原細菌和真菌的黑盤孢目和球殼孢目的分生孢子(膠質)多半都是由雨水傳播的。鞭毛菌的游動孢子是由雨水傳播的。雨水傳播對細菌病害更為重要。2、雨水傳播的距離一般都比較近,只有幾十米遠。3、對于這類雨水傳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滅當?shù)鼐椿蛘叻乐顾鼈兊那秩?,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灌溉水也能傳播病害,應當避免串灌和漫灌。第20頁/共34頁三、生物介體昆蟲、螨和某些線蟲是植物病毒的主要生物傳播介體,其中昆蟲或螨的傳播與病毒病害的關系最大。生物介體有時也是某些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場所。昆蟲也是一些細菌病害的傳播介體。如黃瓜條紋葉甲傳播黃瓜萎蔫病菌;玉米嚙葉甲傳播玉米細菌性萎蔫病。昆蟲也是一些線蟲病害的傳播介體。如松褐天牛傳播松材線蟲。鳥類除了傳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種子以外,還能傳播梨樹火疫病等細菌。第21頁/共34頁四、土壤傳播和肥料傳播土壤和肥料傳播即是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場所,也可以作為病原物傳播的載體。實際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動地被攜帶到異地而傳播病原物。土壤能傳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帶土的塊莖、苗木等可遠距離傳播病原物;農(nóng)具,鞋靴等可作近距離傳播。肥料混入病原物,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長期存活,可以由糞肥傳播病害。第22頁/共34頁五、人為因素傳播1、各種病原物都能以多種方式由人為的因素傳播。人為的傳播因素中,以帶病的種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調運最重要。農(nóng)產(chǎn)品和包裝材料的流動與病原生物傳播的關系也很大。2、人為傳播可以是遠距離傳播,不受自然條件和地理條件的限制。而農(nóng)事操作可近距離傳播病害,如TMV病毒是接觸傳染的;農(nóng)機具也可傳播病害,如犁地時機具帶土傳病。3、植物檢疫的作用就是限制這種人為的傳播,避免將危害嚴重的病害帶到無病的地區(qū)。第23頁/共34頁(二)病害在個體中的發(fā)展階段

侵染過程(infectionprocess):指病原物的侵染從侵入寄主到發(fā)病的全過程,簡稱病程。分4個時期:1、接觸期(contactperiod)指病原物從休眠狀態(tài)轉變?yōu)榛钴S的侵染狀態(tài),或者從休眠場所向寄主生長的場所移動以準備侵染寄主。。第24頁/共34頁2、侵入和抗侵入

從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關系為止的一段時間為侵入階段。(1)侵入途徑:A:角質層或表皮的直接侵入;B:自然孔口(氣孔水孔皮孔)的侵入;C:自然或人為造成的傷口侵入。(2)影響病原物侵入的條件主要是水分,和溫度,濕度。多數(shù)真菌的孢子只有在水中才能順利萌發(fā)。真菌孢子的萌發(fā)和細菌的繁殖都有最適得溫度。(3)寄主的抗侵入病原物侵染寄主時,寄主植物固有的形態(tài),生理特性或對病原物所作出的生理反應,可以抵抗病原物的侵入。第25頁/共34頁3、擴展和抗擴展從建立寄生關系到植物表現(xiàn)明顯癥狀為止,潛育期。一般病害的潛育期有的較短,有的較長。大斑病:7天。黑粉?。阂荒?。果樹病害3~5年。在真菌性病害中,從病原物侵入到開始在寄主表面出現(xiàn)孢子為止的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作物品種的抗病性測定的標準之一是測定潛伏期的長短。潛育期和潛伏期是病原物在寄主體內擴展和寄主植物抗擴展的階段。第26頁/共34頁4、發(fā)病期(diseasedperiod)

從表現(xiàn)癥狀到病斑不再擴展為止,是病害繁殖個體,發(fā)展的過程。即指出現(xiàn)癥狀一直到生長期結束甚至植株死亡為止的整個階段。局部性癥狀,全株性癥狀環(huán)境條件對寄主癥狀的表現(xiàn)和新的繁殖體的產(chǎn)生有很大影響,寄主的抗病性也有影響。第27頁/共34頁初次侵染再次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開始生長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發(fā)病以后,有的可以產(chǎn)生孢子和其它繁殖體,傳播后引起的侵染引起植物生長季最初的侵染引起病害在生長季節(jié)中的蔓延(三)病害在群體中的發(fā)展階段第28頁/共34頁潛育期短的病害,再次侵染可重復發(fā)生,造成病害流行。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數(shù)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沒有再次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這些病害幾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類可以采用種子處理的方法防治。發(fā)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還要解決再次侵染的問題,防治效率的差異也較大。第29頁/共34頁病害在植物群體中發(fā)展有兩種情況(1)只有出此侵染沒有再次侵染的病害稱為單循環(huán)病害(2)有再侵染的病害,在侵染次數(shù)的多少因病害種類和環(huán)境條件而異。少循環(huán)病害和多循環(huán)病害(四)延續(xù)階段一年生的作物收獲以后,病原物即轉入越冬或越夏階段,到下一生長季節(jié)再引起病害。第30頁/共34頁病害循環(huán)著重從寄主方面考慮;生活史則從病原物方面考慮。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們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環(huán)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

植物病害循環(huán)與病原物的生活史區(qū)別第31頁/共34頁侵染果實葉片組織內的卵孢子卵孢子從腐爛的葉組織中釋放出來春天,卵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孢子囊從孢子囊內釋放的游動孢子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