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_第1頁
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_第2頁
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_第3頁
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_第4頁
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適應情況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比較分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日益加快,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農民工。近年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日益受到媒體、政府和學者的廣泛關注。農民工子女能否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教育問題,還是一個較復雜的社會問題。它不僅影響教育公平,而且事關小康社會的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與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展開研究,不僅關系到農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長,而且與整個社會的團結與穩(wěn)定有著密切的關系。農民工在進城過程中,對其子女的安排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讓其子女留守在家鄉(xiāng),由父母單方或祖父母監(jiān)護,這類孩子被稱為留守兒童;另一種選擇是帶著其子女從農村流動到城市,這類孩子被稱為流動兒童。目前,這兩類兒童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段成榮、周福林(2005)等學者推算全國留守兒童規(guī)模已經達到2290萬人;謝裊鵬(2006)推算全國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達2000萬人。讓子女獲得更優(yōu)質的教育,是農民工選擇將子女留在農村還是帶進城市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蛘哒f,農民工之所以選擇將子女帶進城市,其原因之一便是讓子女獲得更優(yōu)質的教育。那么,農民工這一愿望是否變成了現實呢?本文試圖通過對兩類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的比較分析,從一個側面對此問題做出回應。一、文獻回顧學校是兒童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適應學校生活是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個必要條件。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民工子女的學校適應情況也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很多學者對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進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曹述蓉(2006)通過對湖北省6縣304名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分析發(fā)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并不理想,表現出學習適應水平較低、社交—領導行為的適應情況較差、情緒適應水平很低、自我效能感差以及容易出現焦慮和孤獨感等特征。張鶴龍(2004)通過比較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發(fā)現,小學階段的留守兒童在學習行為、交往行為、社會參與等方面的學校適應情況比不上同齡的非留守兒童。彭文波、高亞兵(2008)則利用教師對學生學校適應情況的評定量表比較分析了650名留守兒童和698名非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其研究發(fā)現,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總體水平極顯著地低于非留守兒童;在學校適應情況良好的學生中,留守兒童顯著少于非留守兒童;不同性別、學齡階段、學習成績的留守兒童,其學校適應情況具有顯著差異性;監(jiān)護狀況的不同對不同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影響不明顯??梢?,無論從兒童的自我陳述層面,還是基于教師的評定層面,相關研究都得出了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不夠理想的結論。關于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代表性研究主要有:許傳新(2009)通過對成都市997名流動人口子女的調查發(fā)現,公立學校中的流動人口子女在人際交往、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適應良好,年級、媒介接觸、城市體驗、活動參與等因素對流動人口子女在公立學校的適應情況有顯著影響。孫曉莉(2006)通過對南京市兩所小學184名學生的調查發(fā)現,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不如城市兒童,但是,城市公立學校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狀況要好于打工子弟學校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狀況。從影響因素來看,同伴交往是影響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重要因素,同伴交往狀況越好,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越好??傊m然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開始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但是,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單一分析上,缺乏對兩類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比較分析,尤其對影響兩類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因素進行較為深入、系統(tǒng)分析的研究較少。同是農民工子女,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處于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這兩類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有無差異?有什么樣的差異?這些差異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目前學術界對這些問題還沒有給出較明確的回答。因此,對兩類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與其影響因素展開對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在本項研究中,“學校適應”是指兩類兒童在學校不斷地在學習方法、行為習慣、社會交往等方面做出種種調適,從而適應自身所處學校環(huán)境的過程。本項研究具體從學習方法適應、學習環(huán)境適應、行為習慣適應和人際交往適應四個方面對其進行測量。二、調查的實施與樣本的選擇(一)調查的實施本文所用資料來自課題組于2009年3月在四川省進行的一項大規(guī)模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查。調查資料的收集工作由成都理工大學社會學系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在每一所被抽中的學校,利用學生自習課、班會課或思想品德課,將學生集中起來,在調查員對調查目的、意義以及填答注意事項進行解釋之后,由學生自己填寫問卷。學生填答問卷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舉手示意,調查員現場解答。學生填答非常認真、仔細,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問卷的填答質量。(二)樣本的選擇調查分為留守兒童調查和流動兒童調查兩部分。本文中,“流動兒童”是指隨父母打工流動從四川農村遷移到成都市區(qū)就讀于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兒童?!傲羰貎和笔侵冈谡{查時點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隨在父母身邊、接受父母照顧而被留在四川農村由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為監(jiān)護,就讀于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兒童。本項研究對“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之所以都強調“四川農村”,是為了保證兩類兒童在學校教育起點方面的基本相似性,以便在下文分析影響因素時更為嚴格地考察農村勞動力外出對兒童學校教育的影響。留守兒童調查以四川省東部、中部地區(qū)農村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學生為抽樣框,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具體做法是:首先從四川省東部、中部地區(qū)隨機抽取3個縣(市),分別是華鎣市、安岳縣、儀隴縣,然后在每個縣(市)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抽得慶華鎮(zhèn)、林鳳鎮(zhèn)、回春鎮(zhèn)為樣本鄉(xiāng)鎮(zhèn),接著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抽取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在每所小學抽取四年級至六年級各兩個班,在每所初中抽取初中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各兩個班,這樣,共抽取6所學校的36個班。在每個被抽中的班,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以該班的所有學生為調查對象。在1792名學生樣本中,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742份,有效回收率為97.3%。其中,留守兒童1425名,占81.8%。流動兒童調查以成都市主城區(qū)農民工子女中的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學生為抽樣框,同樣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具體做法是:從成都市5個主城區(qū)隨機抽取3個城區(qū),在每個城區(qū)抽取兩所成都市指定的接納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學校,一共抽取了6所學校。其中,3所學校為小學到初中的“一貫通”學校,3所學校為只有小學階段或只有初中階段的學校。在3所“一貫通”學校分別抽取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各兩個班,在只有小學階段和只有初中階段的學校分別抽取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各兩個班,初中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各兩個班。這樣,共抽得54個班。在每個被抽中的班,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以該班中所有四川籍農民工子女為調查對象。這樣,總共得到913名學生樣本,實際回收有效問卷891份,有效回收率為97.5%。樣本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三、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學校生活適應情況的比較(一)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學校學習環(huán)境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包括校舍、師資、教學條件、教學手段、校風、學風等,這些都是影響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過調查學生對老師教學內容、講課語言與速度等情況的感受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針對每個指標,本文設計了5個選項:完全符合、比較符合、說不清、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對這5個選項進行賦分。這5個選項的分值依次為1~5分。得分越高,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越好;得分越低,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越差。從調查結果(見表2)看,大多數農民工子女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良好,但是,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表現出了非常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流動兒童中,對“有些老師講話,我聽不太懂”、“老師講授的內容太難,聽起來吃力”、“老師講課的速度太快,我跟不上”、“我覺得學習比較吃力”持否定態(tài)度的學生分別有77.1%、71.0%、72.9%和60.3%,分別高出留守兒童8.9個、14.7個、11.1個和11.5個百分點??ǚ綑z驗結果表明,這些差異在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再從均值看,流動兒童在上述4個指標上的得分均值依次為4.18分、3.96分、4.01分和3.68分,分別高出留守兒童0.31分、0.44分、0.36分和0.36分。F檢驗結果表明,這些差異在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上述分析結果一致表明,流動兒童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情況要好于留守兒童。(二)學習方法適應情況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重要手段。在一定意義上說,方法問題就是能力問題。在學習型社會,學習的最終目的與其說是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不如說是學會學習,掌握良好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掌握了最佳的學習方法,“就可自捕無窮之魚”。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民工子女對學習方法的適應對于其成長和成才至關重要。本文主要通過調查學生課堂發(fā)言、完成作業(yè)、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等方面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適應情況。針對每個指標,本文設計了5個選項: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說不清、比較符合和完全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對這5個選項進行賦分。這5個選項的分值依次為1~5分。得分越高,學習方法適應情況越好;得分越低,學習方法適應情況越差。從調查結果(見表3)看,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在學習方法適應情況方面表現出了非常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流動兒童中,自我報告“課堂上踴躍發(fā)言”、“按時完成作業(yè)”、“課后經常復習”、“經常與同學交流學習問題”、“課前經常預習”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分別占39.1%、73.5%、47.4%、45.4%和51.6%,分別高出留守兒童10.5個、2.7個、9.5個、3.9個和8.4個百分點??ǚ綑z驗表明,這些差異在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再從均值看,流動兒童在上述5個指標上的得分均值依次為2.99分、4.02分、3.30分、3.20分和3.39分,分別高出留守兒童0.39分、0.13分、0.26分、0.16分和0.24分。F檢驗結果表明,這些差異在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上述分析一致表明,流動兒童的學習方法適應情況要好于留守兒童。(三)人際交往適應情況人際交往適應是學校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兒童正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自身發(fā)展不成熟,情緒性格不穩(wěn)定,容易產生人際交往適應方面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調查學生對自卑感、人際交往困難、孤獨感等方面的感受來了解學生人際交往適應情況。針對每個指標,本文設計了5個選項:完全符合、比較符合、說不清、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對這5個選項進行賦分。這5個選項的分值依次為1~5分。得分越高,人際交往適應情況越好;得分越低,人際交往適應情況越差。從調查結果(見表4)看,大多數農民工子女對人際交往的適應情況良好,但是,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人際交往適應情況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流動兒童當中,自我報告“我有一種莫名的自卑感”、“在這里感到人際交往適應困難”、“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學習生活”、“在這所學校朋友少,有一種孤獨感”、“與同學的交流常常會陷入困境”不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分別占71.3%、65.2%、66.5%、73.5%和70.4%,分別高出留守兒童34.3個、4.4個、7.1個、1.5個和9.9個百分點??ǚ綑z驗表明,這些差異在總體中也是真實存在的。再從均值看,流動兒童在這5個指標上的得分均值依次為4.06分、3.83分、3.82分、4.04分和4.04分,分別高出留守兒童0.81分、0.15分、0.20分、0.04分和0.36分。F檢驗結果表明,除在“朋友少,有一種孤獨感”這項指標上的得分均值外,兩類兒童在另外4項指標上的得分均值都在1%的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上述結果一致表明,流動兒童的人際交往適應情況要好于留守兒童。(四)行為習慣適應情況孩子的智力發(fā)展無疑是重要的,但孩子良好品德及習慣的培養(yǎng)同樣不能忽視。行為習慣就像人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成人”的必由之路。農民工子女能否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其適應學校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過調查農民工子女遲到、曠課、上課講小話等方面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適應情況。針對每個指標,本文設計了4個選項:經常發(fā)生、有時發(fā)生、很少發(fā)生、從沒有過,并將其分別賦值為1~4分。得分越高,行為習慣適應情況越好;得分越低,行為習慣適應情況越差。從調查結果(見表5)看,大多數農民工子女在學校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表現,但是,也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上課講小話方面,兩類兒童中,上課從來不講小話的只占1/10左右。同時,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適應情況也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流動兒童自我報告從沒有過“上課遲到”、“曠課”、“上課吃東西”的學生分別占53.8%、79.6%和62.2%,分別高出留守兒童5.7個、8.1個和7.0個百分點。卡方檢驗表明,這種差異在總體中也是真實存在的。這說明,流動兒童在學校的行為習慣適應情況要好于留守兒童。四、影響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因素分析(一)變量的選取與說明1.被解釋的變量。學校適應情況是本文有關分析的被解釋變量,它是運用因子分析法對上述測量學校適應情況4個方面的18個指標進行復合而成的。經過因子分析后,測量學校適應情況的18個指標被概括為人際交往的適應情況、學習方法的適應情況、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和行為習慣的適應情況4個因子。以每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對各因子得分進行線性加權求和,得到了學校適應情況的綜合得分。2.解釋變量。本項研究選取的解釋變量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兒童自身社會特征因素。目前學者們研究發(fā)現,性別(例如孫曉莉,2006)、年級(例如許傳新,2009)、是否是獨生子女(例如祁正慶,2009)、學習成績(例如彭文波、高亞兵,2008)等兒童自身社會特征因素對其學校適應情況有顯著影響?;谇叭说倪@些研究,本項研究主要考察性別、是否是獨生子女、年級、學習成績這些自身特征因素對兩類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影響。其中,學習成績變量采用李克特量表進行測量,設計了5個選項:下等、中偏下等、中等、中偏上等、上等,這5個選項的分值依次為1~5。得分越高,學習成績越好;得分越低,學習成績越差。二是兒童家庭特征因素。親子關系是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徐劍,2008)。本文擬對親子關系與兒童學校適應情況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同時,對于兒童的家庭經濟條件對其學校適應情況有無影響這一問題,目前還沒有研究進行驗證和分析。因此,本文還將對兒童的家庭經濟條件與其學校適應情況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對于家庭經濟條件因素,本文擬以兒童自評家庭經濟條件與其他同學相比處于何種等級狀況作為測量指標,設計了5個選項: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和上等,并采用李克特量表依次對這5個選項進行了1~5分的賦分。得分越高,家庭經濟條件越好;得分越低,家庭經濟條件越差。對于親子關系因素,本文以兒童自評與父母關系的好壞作為測量指標,設計了5個選項:很不好、不太好、一般、比較好和非常好,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對這5個選項依次進行了1~5分的賦分。得分越高,親子關系越好;得分越低,親子關系越差。三是大眾傳媒接觸因素。目前學者們研究發(fā)現,網絡接觸狀況(例如卓蘭芳等,2008)、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例如許傳新,2009)對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有顯著影響。本文以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和每周上網的時間作為指標,考察大眾傳媒接觸因素對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影響。四是相對剝奪感因素。師生關系是影響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徐劍,2008)。本文擬對兒童在學校體驗到的相對剝奪感與其學校適應情況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疾煜鄬儕Z感的具體指標為:“是否經常感到老師看不起你?”、“是否經常感到其他同學看不起你?”、“在學校你感到被別人嘲笑和諷刺嗎?”、“你覺得學校在評獎評優(yōu)方面公平嗎?”、“你覺得班級在推選班干部方面公平嗎?”。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對這5個指標進行測量,并對其進行正向五級賦分,分值越高,兒童在學校的被排斥感和不公平感越強烈。通過因子分析法,這5個指標可以簡化為兩個因子,將其分別命名為社會排斥感因子和社會不公平感因子。這兩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2.17%。有關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詳見表6。(二)模型的構建以學校適應情況的綜合得分為因變量,以兒童自身社會特征、家庭特征、傳媒接觸、社會排斥感、社會不公平感為自變量,建立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為:(1)式中,β為標準化回歸系數或β權數,表示各個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的大小和方向,通過分析和比較β值,可以了解各個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的相對效果。利用有關數據分別對全體農民工子女、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與有關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建立的回歸模型分別為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三)結果與分析從模型回歸結果(見表7)可以看出:以上文所列出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預測全體農民工子女的學校適應情況時,可以削減34.6%的誤差;預測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時,可以削減28.3%的誤差;預測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時,可以削減34.5%的誤差。同時,各個回歸模型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說明,本文所建立的回歸模型有意義,有關影響因素對兒童學校適應情況具有一定的解釋力。根據模型的估計結果,可以對影響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影響因素做以下分析:(1)“流動”還是“留守”對農民工子女學校適應情況的影響具有顯著性。對農民工子女全體樣本的回歸結果顯示,在排除本項研究所涉及到的其他因素的影響后,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綜合得分比留守兒童的綜合得分高4.8%。這說明,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確實要好于留守兒童。西方解釋單親家庭對孩子影響的“社會等級理論”強調,父母的管教、約束對子女的學校適應情況有積極影響(石艷玲,2005)。留守兒童所在的家庭,或者是周期性的“單親家庭”,或者是隔代撫養(yǎng)的“特殊家庭”,由于父母一方甚至雙方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受父母的管制和影響比流動兒童少得多,從而不利于其對學校生活的適應。尤其是在隔代撫養(yǎng)的家庭中,祖父母輩對孩子“重養(yǎng)輕教”,關愛有余,教育不夠,部分老人甚至對孫輩自覺或不自覺地陷入了溺愛、畸形之愛之中,對留守兒童過度寬容甚至放縱,這不利于留守兒童對學校生活的適應。(2)不同自身特征因素對農民工子女學校適應情況具有不同的影響。無論是農民工子女全體樣本,還是流動兒童樣本或留守兒童樣本,學習成績對其學校適應情況都有積極影響,兒童自評學習成績越高,其學校適應情況就越好。這可能是因為,要想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兒童一般需要在實踐中摸索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并根據學習目標、學習任務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更容易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良好評價,從而提高其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形成健全、良好的自我意識。這對兒童適應學校生活非常有利。性別因素對農民工子女全體樣本和留守兒童樣本的學校適應情況有顯著影響,男生的學校適應情況比不上女生。這一結論支持了石艷玲(2006)以及彭文波、高亞兵(2008)的分析結論。而流動兒童在性別上則不存在這種差別。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農村地區(qū)的留守女童更多地受到傳統(tǒng)文化和鄉(xiāng)村習俗的影響,更多、更早地參與了家務勞動和生活管理,也更善于與人合作,從而更有利于其適應學校生活;二是女生身心發(fā)育的時間比男生早,比男生“更聽話”、“更懂事”,自我管理能力更強,父母管制的缺失對其學校適應情況的消極影響相對較小,因而其學校適應情況好于男生。年級因素對農民工子女全體樣本和留守兒童樣本的學校適應情況有消極影響,年級越高,兒童學校適應情況越差。而這種影響在流動兒童中則不存在。這可能是因為小學四年級至初三年級的兒童處在社會化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和行為發(fā)展加劇的時期。隨著年級的升高,兒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迅速,自我意識高漲,成人意識和反抗意識越來越強烈,容易出現好奇、反抗、叛逆、沖動等心理與行為特點。因此,在這一階段,父母的監(jiān)管與引導尤為重要。然而,由于缺乏父母的監(jiān)管與引導,留守兒童更容易出現一些不良行為,從而影響其學校適應情況。是否是獨生子女對留守兒童學校適應情況有積極影響,即留守獨生子女的學校適應情況要比留守非獨生子女好。而在流動兒童中,其學校適應情況則不存在這種差別??赡艿脑蛴袃蓚€:第一,獨生子女能享有更優(yōu)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和更多樣化的智力投資,這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其對學校的適應情況也不會受到大的影響;第二,由于缺少同兄弟姐妹交往的家庭環(huán)境,獨生子女“被迫”更多地與同學和同齡伙伴來往,這有利于鍛煉獨生子女與“他群體”交往的能力,學習更多“他群體”中的交往規(guī)則。因而,即使父母不在身邊,留守獨生子女也能較好地適應學校生活。(3)家庭背景因素中,自評家庭經濟條件變量對兩類兒童學校適應情況的影響不顯著,而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具有積極影響。無論是流動兒童還是留守兒童,對親子關系的評價越高,其學校適應情況越好。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作為兒童接觸到的第一位老師和對兒童影響時間最長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對兒童產生著影響,成為兒童學習的榜樣。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利于父母觀察和了解子女在認知方面的特點,進而有的放矢地去指導、開發(fā)兒童的潛能,特別是在孩子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這種恰當的教育與指導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受到父母關愛、鼓勵和支持的孩子,也更愿意在父母的指導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提高自身的知識技能,并在父母的支持下大膽地去探索和認識未知世界,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4)大眾傳媒接觸因素中,每周上網的時間對兒童學校適應情況影響不顯著,而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對兩類兒童的學校適應情況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無論是農民工子女全體樣本,還是流動兒童或留守兒童樣本,兒童每天平均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學校適應情況就越差。這可能是因為,如果兒童看電視成癮,依賴電視,靠電視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就很容易形成虛擬人格,或者引起心理障礙與生理失調,形成孤僻、自私、冷漠、無情的性格。這些都將會阻礙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往,影響其在學校的人際交往適應和學習適應。同時,在大眾傳播媒介日趨商業(yè)化的時代,為了追求收視率,某些傳媒不惜以色情、暴力、兇殺、淫穢等內容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這對接受信息能力強而分辨信息能力弱的兒童具有極不好的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