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湖南省衡陽縣高三9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17屆湖南省衡陽縣高三9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17屆湖南省衡陽縣高三9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17屆湖南省衡陽縣高三9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17屆湖南省衡陽縣高三9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衡陽縣2017屆高三9月月考試題卷高三語文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并貼好條形碼。2.作答時,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第Ⅰ卷閱讀題甲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在詩歌中就是情與景的關系,但二者并不能簡單地直接地對等。因為詩歌中的景是在藝術改造基礎上的審美升華。情景的美有賴于人與自然關系的轉換生成。因此,雖然人與自然的和諧并非簡單的情景交融,藝術中情與景的交匯融合也不能代替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甚至對立,但是,經(jīng)過審美的轉換或藝術的過濾,藝術中的景物就會生成為與現(xiàn)實中的景物不同的新質,從而在藝術中成為一種全新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審美關系。就景物來自于自然(包括大自然和人造自然)而言,情與景的關系永遠也不可能脫離人與自然的關系這軸。因此,情與景的關系跟人與自然的關系之間存在著互通、互依、互用,就像藝術與生活之間總是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樣。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人與自然關系的嬗變對詩歌發(fā)展的影響這一重大命題就會在情與景交互作用和發(fā)展變化中得到驗證和落實。情與景的關系也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藝術化顯現(xiàn),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課題的重要子課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跟人與人,跟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任何一部詩歌史、任何一部文學史的綱骨,是缺一不可的三個維度。因此,既不能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簡單地歸結為人與社會的關系,即所謂“人學”范疇,也不能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看成文學中唯一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在情景關系上就是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一方面,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情感表達往往借助于寫景,而景物又隨人的氣質和主觀心情的變化而被選擇,具有不同的色調,因而“一切景語皆情語”,都離不開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制約。人與自然的關系因人與社會的關系而變化,人與社會的關系以人與自然的關系為表征。情與景跟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依依不舍、相互依存的關系。正是這種相互依存性,守衛(wèi)著人類的家園,維系著和諧。另一方面,景物的變化不僅反映了人與社會關系的變化,而且還會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從而產(chǎn)生感興和詩情。因此,不僅詩人的感情色彩受到人與社會關系變化的影響,而且人與社會關系的變化也受到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的影響。正是人在自然中的家園感和人與自然的親和,才使得詩人面對大自然時,產(chǎn)生唐人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的宇宙之思;杜甫產(chǎn)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的命運悲情。正是借助于大自然與人的親和,詩人的情感才有了親情般的依戀和宇宙般的寂寥,在近與遠、親與疏、小與大、實與虛、情與景、有與無之間形成張力,形成轉換,生成妙境。同樣,到了宋代,柳永面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八聲甘州》),再生思歸鄉(xiāng)愁;蘇軾面對“大江東去”(《念奴嬌》),醒悟了生命的虛無縹緲。唐詩與宋詞體制不同、風格各異、情調有別,但就圍繞人與自然關系而歌而嘆來說,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圓融境界,是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是一支支自然的曲,一首首永恒的歌。展示人與自然關系背景中詩歌的情景關系及其存在狀態(tài),并揭示其存在的原因,無疑會深化我們對詩歌情景關系的認識,進而加深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加深對文學內在規(guī)律的認識,為重寫中國詩歌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1.下列關于“詩歌中的情與景的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中情與景的關系不同于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或和諧或不和諧甚至對立的關系,但它不會脫離人和自然的關系而存在。B.詩歌中情與景的關系是人與自然關系經(jīng)過審美的轉換或藝術的過濾等藝術改造后的審美升華,是交合融匯,具有新的特質。C.詩歌中情與景的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存在密切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是研究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分支。D.詩歌中情與景的相互作用和變化作為一種人與自然關系的藝術化顯現(xiàn),能夠驗證和落實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解析:“能夠驗證和落實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錯,原文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嬗變對詩歌發(fā)展的影響這一重大命題就會在情與景交互作用和發(fā)展變化中得到驗證和落實”。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人類文學史的綱骨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這三個缺一不可的維度共同構成的,因此,不能單從某一維度去認識文學藝術。B.詩歌中的情景關系就是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的關系,其表現(xiàn)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色調因人與社會的關系變化,從而帶來人的氣質和主觀心情變化。C.作者通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杜甫《旅夜書懷》、蘇軾《念奴嬌》等詩詞,闡明詩人的情感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結果,從而借助自然現(xiàn)象抒發(fā)或宇宙之思、或命運悲情、或生命虛無縹緲等人生感慨。D.中國古典詩人之所以喜歡借助寫景來表達情感,是因為他們認為,以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顯露于外的征象,可以形象地表現(xiàn)人與社會的關系及其變化,從而詩人筆下景物的色調也無不打上詩人氣質情緒的烙印。解析:“一切景語皆情語”只是對話和互動的關系的一個方面。末句人的氣質、心情與景物關系顛倒,原文是“而景物又隨人的氣質和主觀心情的變化而被選擇,具有不同的色調”。答案:B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為一種全新的和諧的審美關系,詩歌中的情景關系之美是由人與自然的關系轉換生成而來的,但又受到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影響。B.詩情的產(chǎn)生是因為景物的變化而引起的人的感情的變化,正因如此,中國古代詩人借助自然的家園感和人與自然的親和,從而生成妙境,成就了自然之曲和永恒之詩。C.雖然不同時代的文學樣式有各自的特征,但從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而言都是相同的,即表現(xiàn)天地人合一的圓融境界,表現(xiàn)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D.文章多角度闡明人與自然關系背景下的詩歌情景關系及其存在的狀態(tài)和原因,對提升我們的思想認識和人文修養(yǎng)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解析:擴大范圍,缺少限定詞“……凡有意境者”。答案:C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題。武王問太公曰:“立將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國有難,君避正殿。召將而詔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將軍。今某國不臣,愿將軍帥師應之也?!皩⒓仁苊肆钐凡俘S三日之太廟鉆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北面而立。君親操鉞持首,授將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瘡筒俑直?授將其刃,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勿以三軍為眾而輕敵,勿以受命為重而必死,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以辯說為必然?!皩⒁咽苊?拜而報君曰:‘臣聞國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專斧鉞之威,臣不敢生還,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許臣,臣不敢將。’君許之,乃辭而行。軍中之事,不聞君命,皆由將出,臨敵決戰(zhàn),無有二心。是故智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斗,氣厲青云,疾若馳騖,兵不接刃而敵降服。戰(zhàn)勝于外,功立于內,吏遷士賞,百姓歡說,將無咎殃。是故風雨時節(jié),五谷豐熟,社稷安寧?!蔽渫踉?“善哉!”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令三軍之眾,攻城爭先登,野戰(zhàn)爭先赴,為之奈何?”太公曰:“將有三禮。”武王曰:“敢問其目?”太公曰:“將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將必先下步,名曰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士卒之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饑飽。將與士卒共寒暑、勞苦、饑飽,故三軍之眾,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節(jié)選自漢墓竹簡校本《六韜》,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刪改)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B.C.D.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含義。A項,都是順承連詞,那么,就;B項,介詞,替/動詞,給予;C項,助詞,的/定語后置的標志;D項,副詞,才/副詞,于是。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將既受命/乃令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鉆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B.將既受命/乃令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鉆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C.將既受命/乃令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鉆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D.將既受命/乃令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鉆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給文言文斷句。“齋三日”中間不應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項;“令太史”后不應斷開,應在明確讓太史做什么后斷開,據(jù)此可排除B項;“卜吉日”中間不應斷開,據(jù)此可排除D項。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君王任命將軍時,應該在太廟親執(zhí)象征兵權的鉞和斧,鄭重地授給將軍,賦予他處理一切軍務的權力。B.將軍接受任命后,將再次請求君王給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戰(zhàn)勝敵人還需要智者出謀劃策、勇士英勇戰(zhàn)斗。C.如果將軍能做到“三禮”,那么無論攻城時還是野戰(zhàn)時,士兵們都會奮勇爭先,只想沖鋒,不愿后退。D.本文通過武王與太公問答,闡明了君王的立將之道和將軍的領軍之策,充分體現(xiàn)了太公高超的軍事智慧。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B項,“再次請求”于文無據(jù),“并表明戰(zhàn)勝敵人還需要智者出謀劃策、勇士英勇戰(zhàn)斗”理解錯誤,“智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斗”是將軍出征后的事。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社稷安危,一在將軍。今某國不臣,愿將軍帥師應之也。(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國家安危,全在于將軍?,F(xiàn)在某國不肯臣服,希望將軍率領軍隊去討伐它。(2)士兵們并不是愿意死亡和樂意受傷啊,只是因為將軍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冷暖饑飽,并且明確地了解他們的辛勞艱苦啊。解析:此題考查翻譯文中的句子。第(1)句的關鍵點:“一”,全;“臣”,名詞活用為動詞;“愿”,希望;“帥”,通“率”,帶領;“應之”,對付它,言外之意是“討伐它”。第(2)句的關鍵點:“好死而樂傷”,愿意死亡,樂意受傷;“為”,因為;“知……之審”和“見……之明”,句式結構一致,“清楚地知道”“明確地了解”,其中的“之”,只有結構作用,沒有實在意義,不必翻譯;句中的兩個“而”都是并列連詞。參考譯文:武王問太公說:“任命將軍的方法是怎樣的?”太公答道:“大凡國家遭遇危難,國君就避開正殿。(在偏殿上)召見將軍,向他下達詔令說:‘國家安危,全在于將軍?,F(xiàn)在某國不肯臣服,希望將軍率領軍隊去討伐它?!皩④娊邮苊詈?國君就令太史占卜,齋戒三天,前往太廟,用龜甲占卜,選擇吉日,向將軍頒授斧鉞。(到了吉日,)國君進入太廟門,面向西站立;將軍隨之進入太廟門,面向北站立。國君親自拿著鉞的上部,把鉞柄交給將軍,宣告:‘從此,軍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務,全由將軍處置?!缓笥钟H自拿著斧柄,將斧刃授予將軍,宣告:‘從此,軍中下至于淵的一切事務,全由將軍裁決。見到敵人虛弱就前進,見到敵人強大就停止。不要認為我軍眾多就輕敵,不要因為任務重大就拼死,不要因為身份尊貴就輕視部下,不要認為自己意見獨到而違背眾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辯而自以為是?!皩④娊邮苋蚊?拜而回答說:‘我聽說國事不可聽從外部的干預,軍隊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遙控指揮;臣懷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將帥受君主牽制而疑慮重重就不能專心一志去對付敵人。我既已奉命執(zhí)掌軍事大權,不獲勝利不敢生還,請您允許我按照上面的話全權處置一切。若不允許,我不敢擔此重任?!瘒鹪手?將軍就辭別君主率軍出征。軍中一切事務,不聽命于國君而全部聽命于將軍,臨敵作戰(zhàn),專心一意。因此智謀之士都愿替將軍出謀劃策,勇武之人都愿替將軍殊死戰(zhàn)斗,士氣昂揚直沖霄漢,行動迅速如快馬奔馳,武器未交鋒而敵人就已降服。取勝于國外,建功于朝廷,將吏得到晉升,士卒獲得獎賞,百姓歡欣鼓舞,主將沒有禍殃。因此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家安寧?!蔽渫跽f:“說得好啊!”武王問太公說:“我想使全軍將士,攻城時爭先登城,野戰(zhàn)時爭先沖擊,怎么才能做到這樣呢?”太公答道:“將軍有‘三禮’?!蔽渫跽f:“我能詢問一下具體的條目嗎?”太公說:“身為將軍,冬天不能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張傘篷,這樣的將軍叫禮將。將軍不能以身作則,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冷暖。翻越險阻關隘,通過泥濘道路,將軍必先下車馬步行,這樣的將軍叫力將。將軍不身體力行,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勞苦。軍隊宿營就緒,將軍才進入自己的宿舍;軍隊的飯菜做好,將軍才能開始就餐;軍隊沒有舉火照明,將軍也不舉火照明,這樣的將軍叫止欲將。將軍不能克制自己,就不能體會士卒的饑飽。將軍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勞苦,同饑飽,那么全軍官兵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憤怒。攻打高城深池時,即使面臨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卒也會爭先恐后奮勇登城;進行野戰(zhàn)時,雙方武器剛一交鋒,士卒就會前仆后繼勇往直前。士兵們并不是愿意死亡和樂意受傷啊,只是因為將軍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冷暖饑飽,并且明確地了解他們的辛勞艱苦啊。(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8~9題。和君貺題潞公東莊① 司馬光嵩峰遠疊千重雪,伊浦低臨一片天。百頃平皋連別館,兩行疏柳拂清泉。國須柱石扶丕構②,人待樓航濟巨川。蕭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窮僻置閑田③。注:①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至元豐八年(1085),退居洛陽,本詩即作于此段時期。君貺(kuàng),司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贈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彥博,潞國公是其封號。東莊,文彥博洛陽宅第。②丕構:大廈。③名相蕭何輔佐漢高祖,曾被視為左右手,殊榮加身,然而終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窮處”。8.詩歌前兩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詩句簡要描述。(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幅遼闊恬靜的山水田園畫。遠處嵩山重巒疊嶂,覆蓋著皚皚積雪,茫茫的伊水與天相連,渾然一色;近處遼闊平整的土地連接著樓臺,低垂的柳枝輕拂著清泉。9.詩歌第三聯(lián)主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來抒發(fā)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比喻(或雙關)。詩人用大廈需要柱石支撐比喻國家需要棟梁之材來輔佐大業(yè),用人要借助大船幫助才能渡過江河比喻人才需要得到君王的提拔重用才能施展理想抱負。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未能重用治國賢才的憂慮(或委婉地表達了對重獲君王重用的渴望)。(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孫權時期的舊跡已被歲月洗滌凈盡的兩句是“,”。

(3)《左傳·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認為當權者不能深謀遠慮的兩句是“,”。

答案:(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2)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乙選考題請考生從第三、四兩大題中任選一大題作答。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題號后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手 蕭紅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手:藍的,黑的,又好像紫的;從指甲一直變色到手腕以上。我們叫她“怪物”。教師點名每次一喊到王亞明,她站起來,把兩只青黑色的手垂得很直,肩頭落下去,面向著棚頂:“到,到,到?!比嗟耐瑢W都在笑??墒峭鮼喢鲄s安然地坐下去,青黑色的手開始翻轉著書頁。數(shù)學課上,她讀起題來也和讀文章一樣;午餐的桌上,那青色的手已經(jīng)抓到了饅頭,她還想著地理課本;夜里她躲在廁所里邊讀書,天將明的時候,她就坐在樓梯口。她的眼睛爬滿著紅絲條,貪婪,把持,和那青黑色的手一樣在爭取她不能滿足的愿望。校長已說過她幾次:“你的手,就洗不凈了嗎?操場上幾百條手臂都是白的,就是你,特別呀!真特別?!迸iL用她貧血的和化石一般透明的手指去觸動王亞明的青黑色的手,好像是害怕,微微有點抑止著呼吸,就如同讓她去接觸黑色的已經(jīng)死掉的鳥類似的?!暗膲艿?春天里散步的外國人又多,他們常常停在墻外看的。等你的手褪掉顏色再上早操吧!”大風在窗外倒拔著楊樹的那天,她背向著教室,也背向著我們,對著窗外的大風哭了,她用那已經(jīng)開始在褪著色的青黑的手捧著眼淚。這一次,好像風聲都停止了,她還沒有停止哭。宿舍搬家的那天,我似乎已經(jīng)睡著了,但能聽到隔壁在吵叫著:“我不要她,我不和她并床……”“我也不和她并床?!蔽以偌毬?就什么也聽不清了,只聽到嗡嗡的笑聲和絞成一團的吵嚷。夜里我偶然起來到過道去喝水。長椅上睡著一個人,立刻就被我認出來,那是王亞明,兩只黑手遮著臉孔。我想她一定又是借著過道的燈光在夜里讀書,可是她的旁邊沒有什么書本,包袱和一些零碎在地板上圍繞著她。我看看墻上的影子,那影子印在墻上和頭發(fā)一樣顏色?!皯T了,就是地板也一樣睡,念書是要緊的……爹爹可是說啦!三年畢業(yè),再多半年,他也不能供給我學費……這英國話,我的舌頭可真轉不過彎來?!彼x書的樣子完全和剛來的時候不一樣,那喉嚨漸漸窄小了似的,只是喃喃著,并且那兩邊搖動的肩頭也顯著緊縮和偏狹,背脊已經(jīng)弓了起來。我很小的聲音讀著小說,怕是攪擾了她。我讀的正是《屠場》上女工馬利亞昏倒在雪地上的那段。王亞明站在我的背后,我一點也不知道?!澳阌惺裁纯催^的書,也借給我一本……”我就把《屠場》放在她的手上。一天,我聽到床頭上有沙沙的聲音,仰過頭去,月光下,王亞明的黑乎乎的手把我借給她的那本書放在我的旁邊?!翱吹糜腥?”她并不回答我,頭發(fā)也像在抖著似的,用那和頭發(fā)一樣顏色的手橫在臉上。“馬利亞,真像有這個人一樣……那醫(yī)生知道她是沒有錢的人,就不給她看病……呵呵!”她笑了,借著笑的抖動眼淚才滾落下來:“我也去請過醫(yī)生。母親生病的時候,他先向我要馬車錢,我說錢在家里,先坐車來吧!人要不行了……他站在院心問我:‘你家是干什么的?’不知為什么,一告訴他是開‘染缸房’的,他就拉開門進屋去了……姐姐定親的那年,她的婆婆從鄉(xiāng)下來住在我們家里,一看到姐姐她就說:‘哎呀!那殺人的手!’從這起,爹爹就不許某個人專染紅的。我的手是黑的,細看才帶點紫色,那兩個妹妹也都和我一樣?!薄澳愕拿妹脹]有讀書?”“沒有,我將來教她們,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讀得好不好,讀不好連妹妹都對不起……他們在家吃咸鹽的錢都給我拿來啦……我哪能不用心念書,我哪能?”她又去摸觸那本書。我看著地板上的花紋,我想她的眼淚比我的同情高貴得多。還不到放寒假。一天早晨,王亞明整理著手提箱和零碎。沒有人和她去告別,她向我們每個人笑著,同時也好像從窗口在望著遠方。“我的父親還沒有來,多學一點鐘是一點鐘……”這最后的每一點鐘都使她流著汗,在英文課上她忙著用小冊子記下來黑板上所有的生字,連教師隨手寫的她也記了下來。地理課上她又費著力氣模仿著黑板上畫的地圖……好像這最末一天的所有都必得留下一個痕跡。下課時,我看了她的小冊子:完全記錯了!英文字母,有的脫落一個,有的多加一個……她的心情已經(jīng)慌亂了。太陽停在顫抖的掛著雪的樹枝上面,鳥雀剛出巢的時候,她的父親來了。他用圍著脖子的白毛巾擄去胡須上的冰溜:“你落了榜嗎?你……”冰溜在樓梯上溶成小小的水珠?!皼]有,還沒考試,校長告訴我,說我不用考啦,不能及格的……”她的父親站在樓梯口,腰間掛著的白手巾動也不動?!霸賮?把書回家好好讀讀再來。呵……呵?!辈恢浪蛘l在說著。那被朝陽拖得苗長的影子,跳動著在人的前面先爬上了木柵門,人也好像和影子一般輕浮。他們就向著遠方,向著迷漫著朝陽的方向走去。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越遠那閃光就越剛強,刺痛了我的眼睛。(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A.小說敘述了一位來自底層家庭的女孩進入就讀期間遭遇種種歧視、嘲諷的現(xiàn)象,取材小卻意味深遠,帶有鮮明的進步色彩。B.校長嚴厲地訓誡王亞明,不允許她出操,是因為她認為王亞明不講衛(wèi)生,一雙青黑色的手有礙觀瞻,破壞了形象。C.“我也不和她并床?!蓖瑢W對王亞明的排斥讓王亞明在陷入了被孤立的處境,而這種排斥和孤立,與校長的看法行為是有關系的。D.作者擅長通過細節(jié)展示人物心理?!氨镌跇翘萆先艹尚⌒〉乃椤薄把g掛著的白手巾動也不動”暗示了父親得知王亞明被勸退的消息后恨鐵不成鋼的失望、憤怒。E.小說結尾的描寫意味深長,“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發(fā)出剛強的閃光,刺痛了“我”的眼睛,也沉重地向讀者發(fā)出心靈的質詢,表達了作者對人物深切的愧疚之情。解析:B項,“認為王亞明不講衛(wèi)生”是表層理解,校長的舉動反映的是對底層勞動人民的鄙夷;D項,“恨鐵不成鋼的失望、憤怒”錯,映襯出的是人物的失落、無奈、沉重的心情;E項,“表達了作者對人物深切的愧疚之情”與原文不符。答案:選A給3分,選C給2分,選B給1分;選D、E不給分。(2)小說以“我”的視角敘述故事,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以第一人稱敘述,使情節(jié)更為真實可信;②通過“我”與王亞明的交往過程展開王亞明的身世背景的介紹,使敘事更加集中;③以一個同情者的視角敘述王亞明的故事,容易凸顯小說的矛盾沖突,有利于表達小說主題。(3)請概括小說中王亞明這一形象的特點,并做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外表樸素,家境貧寒,有一雙青黑色的手;②學習勤奮、生活要求低,不放過任何一點學習的機會;③性格憨厚樸實,忍辱耐勞,默默忍受他人的奚落、歧視。(4)小說以“手”為題,意味深長。結合全文,分析這一意象在文中的作用。(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情節(jié)結構上,“手”的意象貫串全文,是小說的一根線索,使小說情節(jié)更為緊密;②形象刻畫上,王亞明的“黑手”凸顯了人物貧苦的身世,刻畫出一個底層勤苦女孩的形象;③表現(xiàn)手法上,王亞明的“黑手”與女校長“透明的手”形成鮮明的對比,暗示階層的差異;④主題表達上,小說通過敘述王亞明因一雙“黑手”而飽受歧視的事實,揭示了底層勞動人民不受尊重的社會現(xiàn)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引發(fā)讀者深深的思考。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自然女神”卡森的涅槃出生農(nóng)民家庭的雷切爾·卡森在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下熱愛自然,閑暇時她酷愛閱讀,喜歡描寫自然和動物的書刊。1929年,她進入賓州女子學院攻讀英國文學。二年級時的一門生物學課喚醒了她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決定轉而主修動物學,這在科學界鮮有女性的時代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舉動。1932年,卡森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動物學碩士學位,其后在馬里蘭大學教了幾年動物學,并繼續(xù)在馬薩諸塞州的伍德豪海洋生物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但由于父親去世,她失去了經(jīng)濟支持,又需贍養(yǎng)老母,不得不停止學業(yè)。1936年她成為美國漁業(yè)管理局海洋生物學家,開啟了她的公務員生涯,成為有史以來在這個政府機構擔任專業(yè)職務的第二位女性。1941年卡森的第一本書《海風下》出版。1951年,她完成了《我們周圍的海洋》一書。該書出版立即引起轟動,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發(fā)行,并于同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圖書獎??ㄉ慌e成名,于是從政府機構辭職開始了她的專業(yè)寫作生涯。1955年她又出版了《海的邊緣》。這些作品構成了關于海洋的傳記并使她成為著名的科普作家??ㄉ淖髌分凶罹哂绊懥Φ漠斖扑慕?jīng)典之作《寂靜的春天》。1958年,一位朋友給卡森寫信說自家后院的野鳥都死了,并猜測這是飛機噴灑的殺蟲劑所致??ㄉ纱碎_始關注化學殺蟲劑和農(nóng)藥污染問題,并著手調查,獲取翔實的證據(jù)??ㄉ貞浾f:“我知道得越多,就越感到可怕。作為一位自然主義者,我一定要寫一本書,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的了?!鳖A見會有來自化學公司的尖刻批評,她準備了長達55頁的資料來源備注和一長列審閱過她的手稿的專家姓名。1962年《寂靜的春天》問世,如一枚重磅炸彈,激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震動??ㄉ惺芊N種詆毀和污蔑?;ぎa(chǎn)業(yè)界把她看作敗壞他們形象的罪魁禍首,指責卡森“煽情”和“歇斯底里”,是“危言聳聽”。工業(yè)巨頭孟山都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荒涼年代》,以奚落的口吻模仿《寂靜的春天》,描述殺蟲劑禁用后恐怖的自然世界。然而卡森很快獲得公眾的青睞,特別是在一家主要電視網(wǎng)制作了專題節(jié)目之后。人們在節(jié)目中看到,接受采訪的卡森平靜而理性。寫作期間就身患乳腺癌的卡森沒有太多反駁的機會,于1964年去世。在其支持者的推動下,美國成立了環(huán)保署,頒布了多項環(huán)保法規(guī),多個國際環(huán)保組織相繼成立。美國政府也于1972年下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DDT(滴滴涕,是有機氯類殺蟲劑型)的使用。關于她的爭議至今一直存在。美國農(nóng)業(yè)微生物學教授鮑德溫批評卡森過分渲染了化工產(chǎn)品對大自然的負面影響。英國環(huán)境與社會學教授普萊蒂表示,造成鳥類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耕作方式的變革減少了鳥類的食物,而非DDT。2000年,《自然》雜志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呼吁在發(fā)展中國家重新使用DDT。作者舉例說,DDT的被禁是瘧疾死灰復燃的主要原因。有趣的是,如今DDT早已沒有了專利權限制,很多已經(jīng)開發(fā)出高價替代品的化工企業(yè)轉而反對重新使用DDT。事實上卡森早已洞察了這一玄機:“這是一個工業(yè)占主導地位的時代,任何掙錢的方法,無論其代價有多大,都很少遇到挑戰(zhàn)?!笨ㄉ⒉皇翘焐墓膭诱?。她堅信自己所掌握的事實和表達能力?!艾F(xiàn)在我可以相信我至少起到了一點作用”,她在1962年給朋友的信中謙遜地寫道,“但認為一本書可以帶來徹底的改變是不切實際的”。然而,在這點上她是大錯特錯了。正如傳記作者琳達·利爾所指出:“面對人身攻擊,身患致命重病,雷切爾·卡森仍然為人們樹立起一個令人信服的榜樣——一個人的力量是可以帶來改變的。”或許她的最大意義不在于給出了答案,而在于提出了問題。(有刪改)相關鏈接①卡森寫作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農(nóng)業(yè)部正計劃大量生產(chǎn)和使用各種化學殺蟲劑。1957年,麻州由于使用殺蟲劑滅蚊造成大批野生動物死亡;紐約的長島東部為了撲滅一種飛蛾,竟不顧后果大面積噴灑DDT和柴油混合物;最嚴重的一次是1959年對小紅莓噴灑化學殺蟲劑,導致了全國性的憤怒抗議,迫使農(nóng)業(yè)部在感恩節(jié)旺季時下令禁止小紅莓上市銷售。 (《堅強的現(xiàn)代“環(huán)境運動之母”》)②她反復地推敲過《寂靜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話。寫作的時候,她強忍著切除乳房的痛苦,同時還接受著放射治療。書出版兩年后,她逝世于乳腺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的研究有力地證明了這一疾病與有毒化學品的暴露有著必然聯(lián)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卡森確確實實是在為她的生命而寫作。 (《<寂靜的春天>再版序言》)(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A.在大學學習期間,雷切爾·卡森棄文從理,轉而修習動物學,并刻苦研讀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一名政府專家,為女性在科學界的發(fā)展樹立了榜樣。B.1941年,雷切爾·卡森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海風下》,實現(xiàn)了從政府專家到科普作家的角色轉變,此后創(chuàng)作了《我們周圍的海洋》《海的邊緣》等一系列作品,構成了一部海的傳記。C.1962年,雷切爾·卡森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這是卡森最有影響力的作品,直接推動了政府環(huán)保政策的變革,成為環(huán)保運動里程碑意義的作品。D.盡管雷切爾·卡森在創(chuàng)作時反復推敲,但《寂靜的春天》面世后卻是飽受非議,然而這并不影響這本書以及卡森的生態(tài)思想本身的價值。E.雷切爾·卡森本身就是一名環(huán)境惡化的受害者,為保衛(wèi)自然生態(tài)挺身而出,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最終用生命為環(huán)保事業(yè)殉道。她的死無愧于“自然女神的涅槃”的贊美。解析:A項,“獲得博士學位”錯,原文中說卡森因家庭原因停止了學業(yè)。B項,卡森是在《我們周圍的海洋》一書獲得巨大成功之后從政府辭職,成為一名專職作家的。C項,“直接推動了政府環(huán)保政策的變革”表述不當,原文是“在其支持者的推動下”。答案:選E給3分,選D給2分,選C給1分;選A、B不給分。(2)促使雷切爾·卡森撰寫《寂靜的春天》一書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一位朋友寫給卡森的信,使卡森由此開始關注化學殺蟲劑和農(nóng)藥污染問題,這是卡森寫作的直接動因;②20世紀50年代,美國各地大量濫用各種化學殺蟲劑,已造成巨大的環(huán)境危機,這是卡森寫作的背景動因;③卡森從小熱愛自然,關注自然,自然主義者的使命感是卡森寫作的內在動因。(3)雷切爾·卡森并不因種種詆毀和污蔑失去公眾的認可,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勇敢無畏,有責任感,敢于面對和挑戰(zhàn)化工產(chǎn)業(yè)的攻擊;②平靜理性,嚴謹客觀,用事實說話,著述擁有翔實的證據(jù);③堅定執(zhí)著,至死不渝,忍受病痛,用生命寫作。(4)材料結尾總結雷切爾·卡森的一生,認為“她的最大意義不在于給出了答案,而在于提出了問題”。請結合材料與現(xiàn)實,談談其“最大意義”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引起民眾開始關注環(huán)境問題;②推動了科學界重新審視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③用生命讓后人重新思考個人力量與社會變革的關系;④促使今天的人們重新反思如何平衡經(jīng)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第Ⅱ卷表達題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1)巴薩頭牌球星梅西,就對恩里克的非常不滿,梅西甚至認為球隊到了換帥才能扭轉危局的時刻。

(2)那些年風雨一起,那些年,那些年我混過也愛過,到最后各奔前途,我也曾經(jīng)憧憬過,后來沒結果。

(3)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23日表示,日本領導人如果,將使日本朝著危害亞洲、危害世界,甚至危害日本自身的危險方向越走越遠。

A.獨斷專行飛揚跋扈一意孤行B.飛揚跋扈獨斷專行一意孤行C.一意孤行飛揚跋扈獨斷專行D.一意孤行獨斷專行飛揚跋扈解析:獨斷專行: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飛揚跋扈:驕橫放肆。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固執(zhí)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根據(jù)語境,A項正確。答案:A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為務農(nóng)的收入無法讓家庭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與孩子待在一起。B.近年來,“藥價虛高”“藥物招標采購不規(guī)范”等問題一直被社會詬病,為此,國務院新出臺了政策,要嚴懲一些藥品領域的腐敗案件。C.對近日海南北部出現(xiàn)大范圍空氣污染的原因,專家解釋說,在五指山、尖峰嶺等山脈阻擋下,使得區(qū)域性污染物集中在北部而無法得到稀釋。D.中華“春節(jié)符號”經(jīng)過歷時一年的全球征集,終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fā)布,但如何讓它真正成為代表春節(jié)的符號,有關方面還要認真思考。答案:D解析:A項,“否則”與“如果有一點辦法”重復贅余;B項,搭配不當,“案件”要“嚴辦”;C項,缺少成分,“在……下”不能做“使”的主語。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3分)隨著霧霾頻發(fā),油品質量對環(huán)境的影響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測試表明,一些城市空氣中P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