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_第1頁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_第2頁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_第3頁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_第4頁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藏象學說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頁第一節(jié)概述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頁藏象學說主要內容和特點一、概念

藏象學說:

是研究人體各臟腑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效、病理改變及其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相互關系,以及臟腑之間、臟腑與形體官竅及自然社會環(huán)境之間相互關系學說。

藏象: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頁二、研究對象和內容1、對象臟腑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脈、膽、骨、髓、腦、女子胞

經絡精、氣、血、津、液、神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4頁2、內容:研究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神生理功效、病理改變及其相互關系。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5頁三、特點:

1、以五臟為中心整體觀

2、以“象”來考查“臟”功效

3、解剖、生理、病理緊密結合

4、親密聯(lián)絡臨床辯證論治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6頁第二節(jié)臟腑一、五臟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7頁(一)心(與小腸相表里)

1、概述2、主要生理功效:

①主血脈②主神志

3、系統(tǒng)連屬:

在志為喜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在液為汗【附】:心包原文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8頁

小腸(心與小腸相表里)

1、受盛化物

2、泌別清濁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9頁(二)肺(與大腸相表里)1、概述

2、主要生理功效: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fā)和肅降

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jié)3、系統(tǒng)連屬:在志為悲(憂)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原文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0頁

大腸(肺與大腸相表里)傳化糟粕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1頁(三)脾

(與胃相表里)1、概述2、主要生理功效:①脾主運化運化水谷運化水液②脾氣主升

脾主統(tǒng)血

3、系統(tǒng)連屬:

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原文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2頁

胃(脾與胃相表里)

1、主受納、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為和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3頁(四)肝(與膽相表里)1、概述2、主要生理功效:

①主疏泄調暢氣機助脾運化調整情志調整生殖功效②主藏血3、系統(tǒng)連屬: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體合筋,其華在爪開竅于目原文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4頁

膽(肝與膽相表里)1、貯存和排泄膽汁2、主決斷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5頁(五)腎(與膀胱相表里)1、概述2、主要生理功效:①主藏精促進機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效原動力②主水

主納氣3、系統(tǒng)連屬:在志為恐在液為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fā)開竅于耳及二陰【附】:命門原文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6頁

膀胱(腎與膀胱相表里)儲備、排泄尿液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7頁二、六腑(一)膽(肝與膽相表里)1、貯存和排泄膽汁2、主決斷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8頁(二)胃(脾與胃相表里)

1、主受納、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為和

(三)小腸(心與小腸相表里)

1、受盛化物

2、泌別清濁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19頁

(四)大腸(肺與大腸相表里)傳化糟粕(五)膀胱(腎與膀胱相表里)儲備、排泄尿液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0頁(六)三焦(孤腑)

1、通行原氣

2、運行水液“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1頁(一)

五臟之間關系主要從生理病理兩方面去聯(lián)絡1、心與肺氣與血2、心與脾血運行和生成3、心與肝血運行、貯藏和調整、精神情志4、心與腎陰陽相濟、水火既濟;病理:心腎不交、水氣凌心第二節(jié)臟腑之間關系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2頁5、肺與脾氣和水液6、肺與肝氣機調整7、肺與腎水液代謝、呼吸運動8、肝與脾消化和血液9、肝與腎精血、肝腎互生10、脾與腎先天與后天相互滋生五臟之間,在生理上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3頁(二)六腑之間關系主要表達在飲食物消化、吸收和廢物排泄。生理上“以通用為用”、“以降為順”,病理上以通降失調多見。治療上以通為補。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4頁六腑功效傳化示意圖

飲食物胃

膽汁小腸清者脾全身水液膀胱尿液濁者大腸糞便(糟粕)泌別清濁病案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5頁第三節(jié)、精、氣、血、津液、神

一、精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含:腎藏之精氣臟腑之精水谷之精氣、血、津、液自然界精微物質狹義:腎所藏生殖之精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6頁二、氣1、概念2、氣生成和運動生成:腎中之精氣水谷之精氣自然界之清氣運動:升降出入運動失常,叫氣機失常3、氣功效推進作用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7頁4、氣分類1)元氣:“原氣”“真氣”起源:分布:主要功效:推進溫煦激發(fā)2)宗氣:“大氣”起源:分布:主要功效:行呼吸行氣血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8頁3)營氣:“榮氣”起源:分布:主要功效:營養(yǎng)全身化生氣血4)衛(wèi)氣:起源:分布:主要功效:a.護衛(wèi)肌表,抗御外邪

b.溫煦臟腑,潤澤皮毛

c.調整,控制肌腠開闔,汗液排泄以維持體溫相對恒定營氣和衛(wèi)氣之間關系: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29頁三、血

1、概念

2、血生成:

營氣津液均起源于水谷精微精氣

3、血運行

4、血功效:滋潤營養(yǎng)

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0頁四、津液

1、概念:水津液

2、津液生成、輸布和排泄

3、津液功效:

a滋養(yǎng)、濡潤

b化生血液

c調整機體陰陽平衡

d排泄代謝產物

4、病理表現(xiàn)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1頁五、神

1、概念:廣義、狹義

2、生成:

形和神之關系: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存則神在形亡則神亡

3、神作用由心所主、總領各臟腑功效活動

4、常見病理現(xiàn)象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2頁六、精、氣、血、津液、神相互關系

1、氣與血關系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血為氣之母血能載氣、生氣2、氣與津液之間關系氣能生津、行津、攝津,津能載氣。常見病理:耗氣傷津傷津耗氣如亡陽亡陰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3頁

3、血與津液關系:相互轉化相互滲透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津枯血燥”,“耗血傷津”。

4、精與氣血關系精與氣精與血

5、神與精氣、血、津液之間關系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4頁謝謝!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5頁以五臟為中心整體觀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五竅舌目口鼻耳及二陰形體脈筋肉皮骨髓五華面爪唇毛發(fā)五液汗淚涎涕唾情志喜怒思悲憂恐驚五季夏春長夏秋冬五氣火風濕燥寒五味苦酸甘辛咸五色赤青黃白黑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6頁《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薄端貑枴づe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鹅`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薄鹅`樞·營衛(wèi)生會》說:“血者,神氣也?!薄鹅`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薄皾釟鈿w心,淫精與脈”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7頁《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于肺?!薄夺t(yī)宗必讀》說:“肺葉白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慢,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龠?!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氛f:“諸氣僨郁,皆屬于肺?!薄胺沃餍兴薄ⅰ胺螢樗显础?。腠理:指皮膚、肌肉和臟腑紋理;指皮膚與肌肉交接地方,又稱“皮腠”。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8頁《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痿論》曰:“脾主身之肌肉?!薄捌⒅鬟\化水谷之精,以生養(yǎng)肌肉,故主肉?!薄鹅`樞·五味》“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薄叭艘晕笟鉃楸?。”“有胃氣則存,無胃氣則亡。”“脾裹血,溫五臟。”《金貴要略注》“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tǒng)攝?!薄毒霸廊珪て⑽浮贰胺灿诓觳≌撸仨毾炔煳笟?;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敝嗅t(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39頁

《素問·五臟生成篇》“故人臥血歸于肝”王冰注釋:“脾裹血,心行之,人動則血歸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薄秲冉洝贰案问苎芤暎闶苎懿?,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p>

《素問·五臟生成篇》“肝之合筋,其榮爪也?!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贰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p>

《脈經》“肝之余氣,溢于膽,聚而為精汁?!薄额惤洝贰案螝怆m強,非膽不停,肝膽互濟,勇敢乃成。”中醫(yī)學的正常人體觀專家講座第40頁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