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_第1頁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_第2頁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_第3頁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_第4頁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頁肝病色證1《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肝生筋……肝主目,其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竅為目,有昧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這節(jié)文字是說明肝臟生理功效和病理改變,并以五行理論說明肝臟和自然環(huán)境聯(lián)絡。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頁肝病色證2依據(jù)肝生理病理情況和內臟與精神活動關系來說,怒是肝情志改變,所以肝病就輕易發(fā)怒;青(蒼)是肝色澤,所以肝病面見青色。按照人體解剖部位來說,肝是處于上腹部右方,但《內經》里有“肝左脾右”說法。這是指肝實體和功效氣化兩個問題而說。即肝實體居于右,肝氣化行于左,所以肝脈亦見于左關。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頁肝病色證3古代醫(yī)生從經驗中體會到肝病患者左邊有“動氣”(即有一個跳動感覺),而脅疼亦是肝病常見癥候。肝主筋,肝病則轉筋(筋脈痙攣)。肝主風,《內經》說;“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掉是動搖抽搐,眩是頭暈眼目昏黑,掉眩癥狀,多是肝風病。疝主肝,疝是一個類似“筋疝”病,普通證象是陰莖痛、筋拘急或癢或腫、精濁隨小便而下,這種筋疝多是肝經濕熱所致。因為肝與膽相表里,所以肝病就能出現(xiàn)聽覺減退甚至耳聾。以上所說,都是臨床上常見肝實病。

肝開竅于目,所以肝虛病,常見兩眼看物昏花不清;因為肝虛而影響到膽亦微弱,所以還有耳鳴和心慌,出現(xiàn)一個好像有些人要來捕捉自已一樣恐懼感覺。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頁心病色癥心赤善喜,舌紅口干,臍上動氣,心胸痛煩,健忘驚悸,怔忡不安,實狂昏冒,虛悲凄然。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5頁心病色癥1[譯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心生血……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難過……”。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6頁心病色癥2依據(jù)心臟生理病理情況和內臟與精神活動關系來說,喜是心情志改變,所以心病時,可有自喜自笑神情表現(xiàn)。赤是心色澤,所以心病面見紅色。心開竅于舌,心主熱,《內經》說:“諸逆沖上,皆屬于火”,所以心病就出現(xiàn)口干、心煩、舌紅等內熱癥狀;心部位在身體上部,故心病時臍以上有“動氣”。心是生命活動主宰,在臟腑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主掌精神活動。所以心病就會出現(xiàn)健忘、驚慌、心悸、怔仲等心神不安癥狀。因為心位在胸中,而胸廓像是宮城一樣,圍護著心、肺兩臟,所以心病也會牽及胸部,出現(xiàn)胸痛癥狀。

正因為心是主掌精神活動,假如熱邪侵乘所致有余實證,就會出現(xiàn)發(fā)狂神昏、眩冒等癥;反之,假如是不足虛證,則會出現(xiàn)神虛害怕,并感精神悲戚,凄苦不樂等癥。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7頁脾病色癥脾黃善憂,當臍動氣,善思食少,倦怠乏力,腹?jié)M腸鳴,病而下利,實則身重,脹滿便閑。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8頁脾病色癥1[譯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脾生肉……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9頁脾病色癥2依據(jù)脾臟生理病理情況來說,黃是脾色澤,所以脾病面見黃色。按內臟與精神活動關系講,憂思是脾情志改變,所以脾病時,通常有憂思神情表現(xiàn)。脾部位在身體中部,所以脾病時,當著臍部有“動氣”。脾主味,是因為脾病機主要關系于飲食和消化,所以脾病不但飲食降低,而且要出現(xiàn)腹?jié)M、腸鳴、下痢等病癥。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0頁脾病色癥3正因為脾氣不足,不能很好消化谷食,飲食精華就不能轉輸周身,所以出現(xiàn)四肢軟乏,身體倦怠,所以說脾主四肢。全部這些癥狀,多見于脾病虛證。

若是脾病實證,出現(xiàn)證象就不一樣了。普通脾實病多見身體沉重、腹部脹滿等癥。這是因為水濕實邪停滯,阻遏了陽氣,脾主肉,脾主腹,因而身重、腹部脹滿。另外脾實還會有大便閉結情況。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1頁肺病色癥肺白善悲,臍右動氣,灑浙寒熱,咳唾噴嚏,喘呼氣促,膚痛胸痹,虛則氣短,不能續(xù)息。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2頁肺病色癥1[譯注]《索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肺生皮毛……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休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3頁肺病色癥2肺色主白,所以肺臟有病時面見白色。依據(jù)內臟與精神活動關系來說,憂悲為肺情志表現(xiàn),所以肺病時,經常會有悲愁憂思不歡樂神態(tài)出現(xiàn)。肺主皮毛,也主宣化,為體內外氣休交換主要器官,而皮膚之汗孔也有散氣作用,所以肺肚有病,就會出現(xiàn)像毛發(fā)悚然怕冷、身熱或周身皮膚作病。肺主氣,司呼吸,它病患,主要表現(xiàn)在呼吸系統(tǒng)為多,所以肺臟有病時,可出現(xiàn)唾痰、噴嚏、流涕、咳嗽、氣促等肺臟木病,而胸痹、胸痛等肺之外有證象也可合并發(fā)生。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4頁肺病色癥3以上這些證象,像咳逆、喘促、胸脅脹滿等是因為肺氣尖宣,或肅降瀆職,氣壅逆上所致,屬于實證;而少氣不足以息是因為肺氣不足,宗氣鼓動無力所致,屬于虛證。

依據(jù)古代醫(yī)生經驗,當肺臟有病時,不但有上述各種癥候,在右脅部還會出現(xiàn)“動氣",這也是臨床上所應注意.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5頁腎病色癥腎黑善恐,臍下動氣.肢脹腫喘,溲便不利,腰背少腹,骨病欠氣,心懸如饑,足寒厥逆。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6頁腎病色癥1[譯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謧I……"。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7頁腎病色癥2依據(jù)腎臟生理病理情況來說,黑是腎色澤,所以腎病時面見黑色。按內臟與情神活動關系講,恐是腎情志改變.所以腎病時可有易于驚慌神情表現(xiàn),腎部位在身休偏下,腎病時在臍下有“動氣”。腎為水臟,主津液,所以水閉、腹脹、喘滿痰飲而不能平臥等癥狀出現(xiàn),都與腎病機相關。腎開竅于二陰(即生殖器和肛門),所以腎病就影響到大小便不正常。因為腎與膀胱相表里,腎病不但小便不利,而且小腹部亦作脹滿。腎主骨,腎病往往腰背與骨俱作痠病,骨弱無力;腎主欠,腎病還時有呵欠發(fā)生。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8頁腎病色癥3《金匱要略.奔豚氣病篇》說:“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慌得之。”說明奔豚氣病,因為驚慌所致,發(fā)作時候,腎積氣由下向上沖逆,非常難受,發(fā)過了就還復正常。當腎氣由下向上沖逆時候,在心胸中就出現(xiàn)一個懸空而饑餓、悶亂欲嘔等感覺,這種癥狀都是奔豚病所常見。腎病另一個證象,就是兩足嚴寒厥逆。這是因為腎處于身體之偏下部位,依據(jù)“諸厥屬下”道理,故常見厥逆腳冷。

總來說:腎病虛證,多見腰夜背痛、耳鳴耳聾、大便泄下、兩足嚴寒、遺情、陽萎、盜汗等。腎病實證則多見大便閉結、小便短赤甚則尿血;至于奔豚氣病,亦多屬腎病實證。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19頁五臟色癥之概括上述五條,是說明五色合五臟病和五臟病各自特殊癥狀;并從其各自特殊癥狀里,分辨屬虛屬實。至于五臟各自所主,就是人體臟腑組織之間復雜聯(lián)絡以及體內與體外環(huán)境之間相互關系。為了便于對照了解,這里恨據(j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以及《金匱真言論》等篇相關內容,列表以下,方便參考(表3):

在診療五臟病癥時,雖可按他們各自獨特色澤癥狀分辨,但五臟病機和發(fā)病情況亦絕不是各自孤立,其中有彼此關聯(lián)或相互影響,一臟有病能夠累及他臟,引發(fā)各種復雜癥狀改變,這一點應該給予注意。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0頁五臟病色生克論正病正色,為病多順,病色交織,為病多逆,母乘子順,子乘母逆,相克逆兇,相生順吉。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1頁五臟病色生克論1[譯注]這節(jié)是以五色合五臟病依據(jù)五行生克規(guī)律來推診順逆吉兇望診方法。

普通說來,各臟正病,應見各臟正色,這么多是順證若是病色交織,則是逆證為多。但其中依據(jù)五臟生克規(guī)律,相生就順,相克就逆。所謂相生順,這里面又包含子乘母小逆和母乘子大順;所謂相克為逆,這里面也包含色克病大兇和病克色小順。舉例來說,譬如肝病,正常應該出現(xiàn)青病色;肝病見青色,叫做正病正色,這病是順。假如肝病不見青色,而是出現(xiàn)其它色澤,這是病色交織。這種病色交織之中,還有各種區(qū)分:若肝病見到黑色,糧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這是母(腎水)乘子(肝木),是相生中順證;若肝病見到赤色,依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這是子(心火)乘母(肝木),是相生中逆證;若肝病見到黃色,黃是脾土正色,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這是肝木克脾土,稱為病克色,即使病重,但肝本臟病不至于加深,所以是兇險病中順象;若肝病見到白色,白是肺金正色。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這是肺金克肝木,稱為色克病,肝病本身已經很重,再加上肺金克伐,所以是兇險病中逆象。

以上是肝臟病正色和病色交織舉例,其余四臟都可仿照這個方法類推。茲列示意表如表4。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2頁五臟病色生克論2[譯注]這節(jié)是以五色合五臟病依據(jù)五行生克規(guī)律來推診順逆吉兇望診方法。

普通說來,各臟正病,應見各臟正色,這么多是順證若是病色交織,則是逆證為多。但其中依據(jù)五臟生克規(guī)律,相生就順,相克就逆。所謂相生順,這里面又包含子乘母小逆和母乘子大順;所謂相克為逆,這里面也包含色克病大兇和病克色小順。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3頁五臟病色生克論3舉例來說,譬如肝病,正常應該出現(xiàn)青病色;肝病見青色,叫做正病正色,這病是順。假如肝病不見青色,而是出現(xiàn)其它色澤,這是病色交織。這種病色交織之中,還有各種區(qū)分:若肝病見到黑色,糧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這是母(腎水)乘子(肝木),是相生中順證;若肝病見到赤色,依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這是子(心火)乘母(肝木),是相生中逆證;若肝病見到黃色,黃是脾土正色,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這是肝木克脾土,稱為病克色,即使病重,但肝本臟病不至于加深,所以是兇險病中順象;若肝病見到白色,白是肺金正色。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這是肺金克肝木,稱為色克病,肝病本身已經很重,再加上肺金克伐,所以是兇險病中逆象。

以上是肝臟病正色和病色交織舉例,其余四臟都可仿照這個方法類推。茲列示意表如表4。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4頁面色結合兩眼神

診療疾病并區(qū)分疾病善惡色生于臟,各命其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光晦神短,了了神足,單失久病,雙失即故。[譯注]這節(jié)是說明以面色結合兩眼神來診療疾病并區(qū)分疾病善惡。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5頁面色結合兩眼神

診療疾病并區(qū)分疾病善惡五色生自五臟,并反應在面上一定部位。神臟于心,即使不能直接捉摸得到,但它能夠經過兩眼反應出來,即所謂“外候在目”。人眼光,如呆是晦暗,表明神短,是將要患病或病勢嚴重觀象;假如眼光清瑩,清爽分明(即了了意思),表明神氣充分,是沒有疾病或病將痊愈現(xiàn)象。所以,在診察疾病時,色與神二者都要注意。普通說來,假如面色不正?;蚴巧駳獠蛔悖呔悠湟?,這是久病現(xiàn)象;假如面色既不正常,神氣又不充分,既失色,又失神,這就是險惡死癥現(xiàn)象。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6頁面色結合兩眼神

診療疾病并區(qū)分疾病善惡人神氣好壞,從兩眼中能夠判斷出來。神氣有沒有、充分與不充分以及神氣清濁等,在極大程度上關系到疾病頂后善惡。那末,究競怎樣掌握神氣診療方法呢?不論診奈哪一個面色,都要有神氣;所謂神氣,就是有光、有體。光是指外面明朗,體是指里面潤澤。凡是氣血調達,陰陽沒有偏勝,在神色上就會現(xiàn)有光又有體,叫做光體俱備。大凡常人,五臟調和,五色都察受胃氣而流露在皮毛之間,反應胃氣是正常黃色中包含著精氣(從前醫(yī)生叫它為“精氣內舍”),這種既不問外浮露,又不混濛不清情神之氣,就是有胃氣表現(xiàn)。也就是萬色有神、有光有體。是正常健康現(xiàn)象。正如龔氏所言:衛(wèi)氣自胃氣中來,這里可說是神氣也自胃氣中來。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7頁面色配合眼色診療疾病面目之色,各有相當,交互錯見,皆主身亡,面黃有救,眥紅疹瘍,眥黃病愈,睛黃發(fā)黃。

[譯注]這節(jié)是說明用面色配合兩眼顏色來診療疾病方法。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8頁面色配合眼色診療疾病1顏面和兩眼,都各有其相宜色澤。顏面色澤: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等,在前面己經提到,至于眼睛色澤是:瞳人應見黑色,黑睛應見微黑透青,眼白應見白色,內外兩眼角應見微紅色,這些都是普通正常色澤。假如眼睛顏色有異常改變,而顏面色澤也失掉了正常色澤,這就叫做交互錯見,都是疾病嚴重反應?!端亻g.五臟生成篇》說:“面黃目青、面黃目白、面黃目赤、面黃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p>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29頁面色配合眼色診療疾病2這段文字說明面目出現(xiàn)不正常色澤,關鍵在于面色是否是黃色;假如面色黃,說明中土未敗,胃氣尚存,即使眼色有了改變,還是有解救可能,不至影響整個生機。假如眼色改變了,面色也異常了,這就是危及生命現(xiàn)象了。也說明胃氣存在是否,在診療上必須給予重視。

在眼望診里,還應該注意到傷寒癥兩眼角都紅見癥,這是將要發(fā)生疹子和瘡瘍先兆。因為兩眼角是屬心,疹瘍多是血絡有熱,心火較盛,所以首先反應為兩角發(fā)紅。奴果兩眼胞出現(xiàn)黃色,是疾病將要痊愈征象;因為眼胞是屬脾,眼胞見黃色是脾土之氣漸復,所以病將痊愈。假如兩眼白睛都出現(xiàn)黃色,這是濕熱內盛將發(fā)黃疸現(xiàn)象。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0頁眼睛神情動靜

區(qū)分疾病陰陽、生死閉目陰病,開目病陽,胰朧熱盛,時瞑①衄常,陽絕戴眼,陰脫目盲,氣脫眶陷,睛定神亡。

[注]①瞑:ming,音明。閉眼睛叫瞑。

[譯注]本節(jié)講是依據(jù)眼睛神情動靜,以區(qū)分疾病陰陽、生死等診療方法。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1頁眼睛神情動靜

區(qū)分疾病陰陽、生死1凡是病人開眼喜見人是陽證,閉眼怕見人是陰證。因為開眼是因為陽氣盛,閉眼是因為陰氣盛緣故。若是眼目胯朧昏糊、暗濁、不清爽屬熱,甚至是熱邪傳里,腎水被劫熱盛之癥。當患衄血病人,有時常見閉眼。兩眼向上直視、叫做戴眼,是陽氣斷絕危重癥侯;看不見事物.像眼盲那樣,這是陰氣將脫癥候;眼眶急劇下陷,是臟腑精氣脫盡現(xiàn)象;眼睛定而不轉,往往是痰熱內閉等一類重癥。戴眼、目盲、眶陷、睛定這些見癥,都是危重或垂死證象。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2頁眼睛神情動靜

區(qū)分疾病陰陽、生死2眼能夠視物辨色,主要是由五臟精氣蘊合上注于目所致。所以,眼色澤或神情有異常,對診療疾病有極為主要意義。

[附]以上各節(jié)所講各種望診方法,在診療上是有參考價值。除此之外,在臨床上還有一個是舌診,另一個是診指紋,也是望診中主要組成個別,現(xiàn)補充于下: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3頁一、望舌分部及內容

古人說:舌為心之苗,舌為脾之外候。望舌是把舌面劃分為幾個部位以候臟腑。它分法有二:一是以胃經劃分:舌尖屬上脘,舌中屬中脘,舌根屬下脘,此法適合用于胃腸疾病。二是以五臟劃分,舌根屬腎,舌中屬脾(胃),舌尖屬心(肺),舌邊屬肝(膽)。

望舌主要是觀察舌質與舌苔改變。全舌肌肉脈絡組織,統(tǒng)稱舌質;舌面上所生一層苔狀物,稱為舌苔。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4頁1.舌質望診l.舌質望診:舌質望診主要是觀察神、色、形、態(tài)改變。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5頁(l)望舌神(l)舌神是看舌質榮枯。榮,是舌質有生氣、有光彩,即使有病也較為順利;枯,是失去光澤,沒有血色、沒有生氣,這是嚴重疾病。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6頁(2)望舌色(2)正常舌色是深淺適中、鮮而潤澤淡紅色。色不正常,就是病態(tài)。色較正常更紅,多屬熱證、實證,紅而干是胃津已傷;色較正常淡是寒證、虛證。舌淡紅,光而無苔,是氣分和陰分兩虧征象;舌質鮮紅,在溫病是象,在虛勞則主陰虛。舌質絳色(深紅色),多見于溫病邪熱傳入營分;全舌鮮絳,是心包絡受邪;舌尖獨絳,是心火盛;若絳色而似千,手摸之覺有津液,是津虧而濕熱上蒸,或有濁痰;舌絳而上有粘膩,似苔非苔,是中焦挾有穢濁證象。舌質紫色,有寒熱之分。色深紫干枯屬熱,色淺濕潤屬寒;紫色深而遍布全舌,是臟腑熱極;全舌淡紫而帶滑多是寒證;紫暗而濕潤,多有瘀血。舌質藍色,是氣血兩虧重癥。藍色微而不滿布全舌,是溫疫,或濕溫熱邪不解;全舌藍色而有苔,是臟腑已受損傷;

若全舌藍而光無苔,則是氣血虧極不治之癥。舌色見全黑,是血已敗傷現(xiàn)象。

大致舌黑而潤多屬虛寒;舌黑而干焦多屬熾熱。

(2)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7頁(3)望舌形(3)觀察舌形,主要是分辨老嫩、芒刺、裂紋、脹癟(bie)。老是舌質堅斂蒼老,不論舌苔白、黃、灰、黑,病多屬實。嫩是舌質浮胖嬌嫩,或舌尖邊有齒印,不論有何種苔色,病多屬虛。舌上有芒刺高起,是熱邪內結現(xiàn)象。舌有裂紋是熱盛,或是血虛而陰不足。舌胖大而腫為脹,病多屬血分,或是痰飲,或是濕熱內蘊。舌薄而瘦為癟,舌瘦薄嫩色淡紅為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若癟而紅絳,是陰虛熱盛,津液大傷。舌形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8頁望舌態(tài)(4)舌態(tài)診療,可分軟、硬、戰(zhàn)、痿、歪、舒、縮、吐弄等八種:凡舌體柔軟、靈活而紅潤,多為有胃氣,有病亦較輕。舌頭強硬,每并見言語蹇澀,外感病和雜病都會發(fā)生這種舌象。舌頭戰(zhàn)動不定叫舌戰(zhàn),多見于虛證和肝風。舌軟不能自如掉動為痿,多屬熱灼陰傷;久病見舌絳而痿,是陰虧之極。舌偏斜為歪,多見于中風病人。舌頭伸長,是舌筋肌舒縱所致,凡舌伸而不能縮,干枯無苔,是死候;伸而能縮,舌體津潤尚可挽救。舌體收緊而不能伸長為縮,凡舌短縮強硬,神昏譫語、多屬危重之癥。舌伸長而弛緩為吐舌;舌微出口外,隨即收入口內,或舌舔唇上下左右為弄舌,二者多屬心脾有熱,均是重癥危癥。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39頁2.舌苔望診2.舌苔望診,舌苔生成,一是由胃氣所生,二是為邪氣上升,三是飲食積滯所成。正常舌苔,由胃氣形成,薄白而清凈,干濕適中,不滑不燥,或略有薄淡黃苔。診察舌苔,普通分苔形與苔色兩個方面。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0頁(l)苔形:應分真假、有沒有、偏全、改變、厚薄、潤燥、腐膩等各類: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1頁真假舌苔堅實密著于舌面,象從舌面上生出而有根,叫做真苔,是病邪匯結表現(xiàn)。凡病早期、中期,舌苔有根比無根為深、為重;后期舌苔厚而無根,比之有根為惡。但有舌面上一層厚苔,看上去像似無根,其下卻已生出一層新苔,則是疾病好轉現(xiàn)象。

假苔是舌苔不著實,好像涂在舌上一樣,不象從舌上生出而無根就是。一是常于飲食之后即退去,是里虛或無?。欢怯刑τ猩?,擦之即去,病較輕淺;三是久病胃氣虛乏,不能接生新苔。普通假苔,多與過服寒藥、熱藥相關。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2頁有沒有病本無苔而突然有苔,是胃濁上泛,或屬熱邪漸盛;病本有苔而突然退去,是胃陰千涸,胃乏生發(fā)之氣。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3頁偏全觀察舌苔分布或偏或全,能夠診知病變所在。苔滿布全舌稱全,苔偏于左、右、內、外等一側稱偏。全苔滿布,是邪氣散漫。偏于一邊,是邪在半表半里,舌心無苔,是陰虛、血虛或胃氣傷所致。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4頁改變舌苔改變,隨時反應著疾病改變。如溫病發(fā)病之后,舌苔往往由白轉黃;黃苔退后,又復生白苔,這是疾病向愈現(xiàn)象。若病勢發(fā)展,或由誤治,舌苔可由白或黃而變老黃或黑色。假如苔退急驟,變?yōu)闊o苔,是邪氣內陷,正不勝邪現(xiàn)象。舌苔真退真化,必先由化而后才退,由密而漸疏、由有而漸無,這是真退。假如滿舌厚苔突然退去,舌底仍留污質膩濕,這是假退。一二天里,依然要繼續(xù)生出厚苔。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5頁厚薄舌苔薄,多為疾病早期,病情輕淺;舌苔厚,多顯示邪已入里,病情較深或里有積滯。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6頁潤燥舌苔潤澤,表示津液未傷;舌苔千燥,是津液已耗。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7頁腐膩舌苔如腐渣,揩之可去,是陽氣有余,能化胃中濁腐之氣上升。舌苔粘膩,中心稍厚,邊薄光滑,多是陽氣被陰邪所抑,必有濕濁痰飲,或食積頑痰。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8頁望苔形總結大抵觀察舌苔厚薄,可知邪氣深淺;苔潤燥,可知津液存亡;苔腐膩,可知腸胃之濕濁。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49頁望苔色內容(2)舌苔顏色,主要有白、黃、灰、黑等分別。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50頁1白苔,是最常見舌苔。主風寒濕邪,主表證。白而薄滑,同時又有發(fā)燒惡寒、脈浮頭病,多屬外感風寒。白苔厚滑,同時又有寒熱、骨節(jié)疼痛,這是外寒引動內濕之癥。白苔粘膩,又見發(fā)燒、頭痛、身疼而口不渴,這是濕邪在氣分。白苔薄而干,多為肺津巳傷。白苔如積粉,多為疫癥初起,邪入膜原等。

金匱要略四診心法要訣第51頁2黃苔,主里,主陽明熱邪,熱在氣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