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_第1頁
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_第2頁
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_第3頁
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_第4頁
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管理——安全巡查培訓內(nèi)容之一第一頁,共三十六頁。

化學危險品是指具有燃燒、爆炸、毒害、腐蝕等性質,和在生產(chǎn)、儲存、裝卸、運輸、使用等過程中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化學品?;瘜W危險品的定義第二頁,共三十六頁。化學危險品的分類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易燃液體

易燃固體和自燃物品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有毒品

腐蝕品化學危險品的分類第三頁,共三十六頁。

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如水理過程中使用的瓶裝氨、瓶裝氯、罐裝氫,實驗室及檢修現(xiàn)場使用的瓶裝氧氣、乙炔等。第一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四頁,共三十六頁。

指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如水理過程中使用的聯(lián)氨,實驗室使用的無水乙醇、石油醚等。

第二類:易燃液體第五頁,共三十六頁。

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能散發(fā)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如實驗室使用的鎂金屬、硝化物、磷化物等。第三類:易燃固體和自燃物品第六頁,共三十六頁。

指處于高氧化態(tài),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如實驗室使用的重鉻酸物、雙氧水等。第四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七頁,共三十六頁。

指進入機體后,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器官組織發(fā)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作用,擾亂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統(tǒng)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實驗室使用的氰化物、砷化物、大部分的苯類有機物。第五類:有毒品第八頁,共三十六頁。

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并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小時內(nèi)出現(xiàn)可見壞死現(xiàn)象。最常見的如鹽酸、苛性堿藥品。

第六類:腐蝕品

第九頁,共三十六頁。擴散性

易燃易爆性

毒害性突發(fā)性化學事故的主要特性第十頁,共三十六頁。

易燃易爆的化學品在常溫常壓下,經(jīng)撞擊、摩擦、熱源、火花等火源的作用,能發(fā)生燃燒與爆炸。燃燒爆炸的能力大小取決于這類物質的化學組成。可燃性氣體燃燒前必須與助燃氣體先混合,如可燃氣體從容器泄漏,與空氣混合,就會形成空氣與可燃氣體的混合氣體。混合氣體達一定濃度范圍時內(nèi)遇明火即燃爆。易燃易爆性

第十一頁,共三十六頁。

化學事故中化學物質溢出,可以向周圍擴散,比空氣輕的可逸散于空氣中擴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隨風飄蕩,致使燃燒、爆炸與毒害蔓延擴大。比空氣重的多漂流于地表、溝、角落等處,可長時間積聚不散,造成遲發(fā)性燃燒、爆炸和造成毒物濃度增高,引起人員中毒。

擴散性

第十二頁,共三十六頁。

化學物質引發(fā)的事故,多是突然爆發(f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或瞬間即產(chǎn)生危害?;瘜W危險物品一旦起火,一轟而起,迅速蔓延,燃燒、爆炸交替發(fā)生,加之有毒物質的彌散,迅速產(chǎn)生危害。突發(fā)性

第十三頁,共三十六頁。

有毒的化學物質,不論其是脂溶性的還是水溶性的,都有進入機體與損壞機體正常功能的能力。這些化學物質按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機體達一定量時,便會引起機體結構的損傷。破壞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毒害性

第十四頁,共三十六頁。主要化學危險源分布序號危險品危險性分類涉及的生產(chǎn)崗位1鹽酸腐蝕品除鹽精處理廢水化驗2燒堿腐蝕品除鹽精處理廢水氫站

3液氯(氣)腐蝕有毒爆炸氧化劑循環(huán)水、生活水加氯4液氨

易燃腐蝕有毒爆炸水汽站、化驗崗位

5聯(lián)氨

腐蝕有毒爆炸還原劑

水汽站6聚丙烯酰胺

低毒品廢水處理崗位7聚合鋁

低腐蝕品凈水、廢水處理崗位

8各類分析試劑

化驗室的各有關試劑第十五頁,共三十六頁。基礎性的安全管理基礎性的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

安全標識防護用品

排氣設施沖洗設施消防器材

安全保衛(wèi)

勞動衛(wèi)生應急藥品

第十六頁,共三十六頁。基礎性的安全管理(續(xù))管理制度

化學危險品必需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要突出責任制的落實。相關的危險品庫,化驗室也應有對應的管理制度(如劇毒藥品應有兩把鎖,鎖匙分別由兩人保管)。

防護用品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防護帽、防護服、防護眼鏡和面罩、呼吸防護器、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相關的崗位及人員必須配備、配齊個人防護用品。安全標識

放置或使用化學危險品的部位或崗位,必須有相應的安全標識或警告牌。標明危險品的名稱,注明其危險性質。如“易燃氣體、有毒氣體、易燃液體、氧化劑、劇毒品、有毒品、腐蝕品”;“防止腐蝕、防止中毒、嚴禁煙火”等。第十七頁,共三十六頁。基礎性的安全管理(續(xù))

排氣設施由于化驗或水處理工作中常常產(chǎn)生有毒或易燃的氣體,因此凡是有藥品存放或使用的地方,均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通風設施一般有3種:全室通風、局部排氣罩和通風柜。沖洗設施

應在大量使用或儲放酸堿、氨、氯等部分或崗位設置噴淋器,以便人體不慎接觸藥品后的沖洗。應在上述部分設置沖洗水裝置(沖洗水閥、水管等),以便在發(fā)生藥品泄漏或擴散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沖洗用水。

消防器材

應根據(jù)儲放或使用藥品的性質及其危險性放置相應數(shù)量的滅火器材。第十八頁,共三十六頁。基礎性的安全管理(續(xù))安全保衛(wèi)

劇毒品應鎖在專門的毒品柜中,建立需經(jīng)申請、審批、雙人登記簽字的領用制度及雙鑰匙保管制度。每日工作完畢檢查危險品儲藏間、化驗室水、電、氣、扇、窗等內(nèi)容,進行安全登記后方可鎖門。勞動衛(wèi)生應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安排接觸化學危險品人員的定期體檢工作,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減少職業(yè)病發(fā)生。應急藥品

醫(yī)用藥品:在儲放或使用危險品的部位或崗位,應配設急救箱;化學藥品:根據(jù)危險品的類別與性質配置低溶度的碳酸氫鈉或硼酸及硫代硫酸鈉溶液,作為酸堿燒傷時的應急涂洗用;

救護演練:每年應開展一次危險品事故處理演練第十九頁,共三十六頁。危險品的安全儲運要求

(一般規(guī)定)

裝卸時嚴禁肩扛、背負、沖撞、摔碰、翻滾,必須輕裝輕卸裝卸、搬運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操作后應更衣洗澡危險品儲于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遠離火種、熱源易燃易爆試劑應貯于鐵柜,柜的頂部有通風口要注意危險品的存放期限每瓶藥品必須貼有明顯的與內(nèi)容物相符的標簽第二十頁,共三十六頁。1、嚴禁強氧化性的物質和還原性的物質進行混合。如硝酸與油脂混合接觸

2、氧化性鹽類和強酸混合接觸,會生成游離的酸或酸酐,呈現(xiàn)極強的氧化性,與有機物接觸時,能發(fā)生爆炸或燃燒,如高錳酸鹽等與濃硫酸等強酸接觸,存在發(fā)生強烈氧化反應并引起爆炸的可能。3、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危險品混合接觸后,生成不穩(wěn)定的物質。例如液氨和液氮混合,在一定條件下會生成極不穩(wěn)定的三氯化氮,有引起爆炸危險。危險品安全儲運要求(混合接觸的規(guī)定)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六頁。

危險品安全使用要求(1)使用操作、傾倒易燃液體時應遠離火源(2)加熱易燃溶劑必須在水浴或嚴密的電熱板上緩慢進行,嚴禁用火焰或電爐直接加熱。(3)在蒸餾可燃物時,要時刻注意儀器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

(4)易發(fā)生爆炸或爆沸的操作不得對著人進行,必要時操作人員應戴面罩。

(5)可能散發(fā)有毒氣體或蒸汽的化學反應或加熱應置于通風柜中進行(6)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時,應立即清洗干凈,不得靠近燈火以防著火。(7)嚴禁可燃物與氧化劑一起研磨。在必須進行性質不明的試驗時,應盡量先從最小劑量開始,同時要采取安全措施。(8)易燃液體的廢液應設置專用貯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六頁。危險品安全使用要求(續(xù))(9)電爐、電熱板、電烤箱周圍嚴禁有易燃物品。(10)進行有危險性的工作,如氯瓶的切換,應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應能清楚操作的全過程。(11)夏季打開易揮發(fā)溶劑瓶塞前,應先用冷水冷卻,瓶口不要對著人。(12)稀釋濃硫酸的容器,燒壞或錐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時用水冷卻。(13)在蒸餾可燃物時,要時刻注意儀器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

(14)化驗室內(nèi)禁止吸煙、進食,不能用實驗器皿處理食物。(15)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長發(fā)要扎起,不應在食堂等公共場所穿工作服。進行有危險性的工作要加戴防護用具。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六頁。前方偵察、撲救、疏散人員應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

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正確選擇最適應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

一般規(guī)定

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的要求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六頁。

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的要求

(特殊規(guī)定)可燃性金屬

此類火災嚴禁用水滅火,酸堿式滅火機、泡沫式滅火機和二氧化碳滅火機,通用型干粉滅火機和“1211”也無濟于事,撲滅可燃性金屬類火災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是用砂土覆蓋??扇夹砸后w

如無水乙醇、石油醚等著火。撲滅此類火災可用泡沫式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機,干粉滅火機和“1211”滅火機??扇夹詺怏w

如聯(lián)氨等著火,可使用“1211”滅火機或干粉滅火機。

衣服著火衣服著火時應立即以毯子之類蒙蓋在著火者身上以熄滅燃燒著的衣服,不應慌張跑動,否則加強氣流流向燃燒著的衣服,使火焰加大。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六頁?;瘜W危險品傷害的搶救安全規(guī)定

化學燒傷

皮膚燒傷對策

1、立即移離現(xiàn)場,迅速脫去被藥品沾污的衣褲、鞋襪2、無論酸、堿或其它化學危險品燒傷,立即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15~30分鐘。然后采取相應的中和性藥品涂洗。3、新鮮創(chuàng)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不用臟布包裹。4、燒傷病人應及時送醫(yī)院。眼燒傷的對策1、迅速在現(xiàn)場用流動清水沖洗,千萬不要未經(jīng)沖洗處理而急于送醫(yī)院。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3、如萬一無沖洗設備,應把頭部埋入清潔盒水中,把眼皮掰開、眼球來回轉動洗滌。4、電石、生石灰(氧化鈣)顆粒濺入眼內(nèi),應先用蘸石臘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水沖洗。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六頁。化學危險品傷害的搶救要求

級別

常見的毒物名稱

一級(極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鉛酸鹽與重鉛酸鹽、氰化物

二級(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鉛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四氯化碳、硫化氫、甲醛、苯胺、氟化氫、一氧化碳

三級(中度危害)

苯乙烯、甲酸、硝酸、硫酸、鹽酸

四級(輕度危害)

溶劑汽油、丙酮、氫氧化鈉、四氟乙烯、氨

職業(yè)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六頁?;瘜W中毒的基本對策

1、吸入中毒者,應迅速脫離中毒現(xiàn)場,向上風向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并注意保暖。2、化學毒物沾染皮膚時,應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30分鐘。頭面部受污染時,首先注意眼睛的沖洗。3、口服中毒者、如為非腐蝕性物質、應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F(xiàn)場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壓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4、對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者,應進行心肺復蘇術,主要的方法有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5、參加救護者,必須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中毒現(xiàn)場必須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如時間短,對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見的氯、氨、硫化氫等,可暫用浸濕的毛巾捂住口鼻部。在搶救病人的同時,應想方設法阻斷毒物泄漏處、阻止蔓延擴散。6、及時送醫(yī)院急救。護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如化學物不明,則需帶該物料及嘔吐物的樣品,以供醫(yī)院及時攝測。

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六頁。

常見的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防范對策

酸鹽

性狀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為無色有刺激性液體,工業(yè)品因含有鐵、氯等雜質而微帶黃色。鹽酸屬無機強酸,有酸味,腐蝕性極強。極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濃鹽酸(一般為36%,試劑可達38%)在空氣中發(fā)煙,遇氨蒸氣則生成白色煙霧。能與許多金屬或其氧化物、堿類、鹽類等發(fā)生化學反應。常用的鹽酸濃度在31%左右。

危害

鹽酸有毒,腐蝕性極強。濃鹽酸接觸人體能導致嚴重燒傷,濺入眼內(nèi)會導致永遠失明。接觸皮膚會產(chǎn)生皮炎和光敏作用。吸入鹽酸蒸氣會引起咳嗽、窒息、導致呼吸道潰瘍。誤服會引起粘膜、食管和胃燒傷、咽下困難、惡心、嘔吐、極度口渴、腹瀉,及至發(fā)生循環(huán)性虛脫甚至死亡。對策

接觸和使用鹽酸,特別是濃鹽酸時,應穿戴規(guī)定的防護用具,保護眼睛和皮膚。應采取措施,防止氯化氫氣體逸出而污染大氣和進入體內(nèi)。

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六頁。常見的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防范對策

燒堿

性狀

氫氧化鈉純品為無色透明的結晶,有塊狀、片狀、棒狀或粒狀。工業(yè)品中因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而使外觀呈白色不透明的固體。具有很強的吸濕性,長時間曝露在濕空氣中會完全潮解成粘稠狀液體。極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水溶液呈強堿性,且有滑膩感。腐蝕性極強,能侵蝕、破壞纖維和有機物。對策

氫氧化鈉對一切生物細胞和纖維組織均有嚴重的傷害性。進入體內(nèi)能引起嘔吐、虛脫;吸入混有燒堿的灰塵可能傷害呼吸道。對策

接觸和使用氫氧化鈉時,要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和橡膠靴,防止燒堿觸及皮膚和眼睛。清掃工作場地時要帶口罩,以防含有燒堿微粒的塵土進人體內(nèi)。如不慎被燒堿沾染了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工作場地應隨時有硼酸或稀醋酸溶液(2%)和水管備用。第三十頁,共三十六頁。常見的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防范對策

聯(lián)氨性狀

聯(lián)氨為無色透明的發(fā)煙性液體。有獨特的臭味。劇毒。相對密度l.032,熔點-51.7℃或在-65℃以下(兩種共晶混合物);沸點119.4℃;閃點和引火點72.8℃。與水和醇互溶;不溶于氯仿和乙醚。腐蝕性極大,能破壞玻璃、橡膠、軟木。與氧化劑接觸,會引起自燃自爆。具有強堿性、強還原性和強滲透性。在空氣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危害與對策

肼有劇毒,強烈侵蝕皮膚及阻害體內(nèi)的酶。蒸氣能侵蝕粘膜,并導致頭昏;刺激眼睛,使眼紅腫、化膿。損害肝臟,使血糖降低、血液缺水,并引起貧血。有文獻指出,肼具有潛在的致癌危險。急性中毒時,可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空氣中肼的最高容許濃度0.1mg/m3。肼易燃易爆。與氧化劑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遇氧化汞、金屬鈉、氯化錫、2,4-二硝基氯化苯時發(fā)生劇烈反應。著火時用大量水撲滅。用水霧驅散蒸汽。將溢出液體沖稀成為不燃性混合物。也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沙土等滅火。肼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46%~100%(體積)。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六頁。常見的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防范對策

氯氣

性狀

氯為黃綠色氣體,有窒息性氣味,比空氣重二倍多,故氯氣在空氣中是聚集在下層;液態(tài)氯為黃綠色液體,在常壓下即氣化,故需在壓力下裝在耐壓鋼瓶內(nèi)才能保持其液態(tài)。

在日光下與其他易燃氣體混合時易發(fā)生爆炸和燃燒。氯是非常活潑的元素,具有強氧化性,可與絕大多數(shù)的元素或化合物進行化學反應。氫和金屬粉末在氯氛中能燃燒。危害與對策

氯氣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和腐蝕性。有劇毒,特別對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刺激粘膜。導致眼睛流淚,使眼、鼻、咽部有燒灼、刺痛和窒息感。吸入后可引起惡心、嘔吐、上腹痛、腹瀉等癥狀。吸入過多可導致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直至死亡。生產(chǎn)環(huán)境空氣中氯的最高容許濃度為2mg/m3。生產(chǎn)和使用氯的操作人員,應穿戴規(guī)定的防護用具。如不慎吸入氯氣時,應立即脫離工作現(xiàn)揚,進行急救。泄漏時撤離危險區(qū),戴隔離式防毒面具處理現(xiàn)場,先用稀堿中和,再用特大量水沖洗殘液。嚴禁使用霧狀噴水;嚴禁向滲漏的容器上噴水。第三十二頁,共三十六頁。常見的化學危險品的性狀與防范對策

性狀

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臭味。密度7.7lg/cm3(0℃)。熔點-77.7℃。沸點-33.5℃。易溶于水,溶于醇和乙醚。氨在適當壓力下可變成無色液體液氮,并放出多量的熱;當壓力減低時,則氣化而逸出,同時吸收周圍大量的熱。因此,液氨可用作致冷劑。有水存在時對銅有較強的化學腐蝕作用,當空氣中含有16%~25%氨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氨水(氫氧化銨)是氨的水溶液。工業(yè)品為無色液體,約含10%~25%氨的水溶液,具有濃重辛辣窒息性氣味。密度(25℃)0.99g/cm3。熔點-77℃。能溶于水,呈堿性,與酸類產(chǎn)生中和作用。有極強的刺激臭,對人體眼、鼻及破損皮膚有敏感的刺激性。危害與對策

屬無機有毒氣體,接觸者應穿戴防護用具。第三十三頁,共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