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學常識_第1頁
歷史文學常識_第2頁
歷史文學常識_第3頁
歷史文學常識_第4頁
歷史文學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歷史文學常識第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文史常識:史料運用、天干地支、生肖稱謂、風俗節(jié)日、衣食住行文化、姓名稱謂、古代紀年、官職稱呼、天文歷法地理、文史體裁(詩、賦、詞、曲、小說;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通史、斷代史)、科舉考試等。立意:側(cè)重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積累。方式:借助文史常識來考查學生對歷史問題的理解。范圍:古代史的傳統(tǒng)文化較多。難度:以識記為主,知之者易,不知者難。訓練:找相關(guān)題目【規(guī)律總結(jié)】第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謚號是帝王、諸侯與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所給予的帶有褒貶性質(zhì)的稱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已出現(xiàn),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fù),直至清末。表褒的稱號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晉文公、秦穆公、漢武帝;表貶的稱號有靈、厲、煬、哀等,如周厲王、隋煬帝。后世帝王謚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威強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nèi)遠禮曰煬);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特立名號,叫廟號。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開國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從漢武帝開始有年號,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有的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如唐太宗年號“貞觀”、明太祖年號“洪武”、明成祖年號“永樂”;有的皇帝有兩個年號,如宋高宗年號“建炎”“紹興”、元世祖年號“中統(tǒng)”“至元”;有的皇帝有多個年號,如唐高宗有14個年號、武則天有17個年號。大體上來說,唐代以前的歿世帝王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以后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年號,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愛新覺羅?弘歷在位年號“乾隆”,稱乾隆皇帝。第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尊號、徽號:

“尊”為尊敬,“徽”為美好?!白鹛枴焙汀盎仗枴倍际菍ψ鹫呒由系奶?,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號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號。如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號可以上幾次,實際上都是臣子對他們的阿諛奉承。第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年全國文綜卷I,12】帝王謚號主要依據(jù)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

C、唐太宗D、清康熙帝該題考查古代帝王的謚號、廟號和年號B第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以下對六位帝王稱號歸類正確的是

A.尊號:秦始皇、成吉思汗

B.廟號: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C.年號:漢武帝、乾隆帝

D.謚號:漢武帝、成吉思汗

A第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清高宗實錄》、“文景之治”、《永樂大典》三個專有名詞中的“高宗”“文景”“永樂”分別是()A、謚號、年號、年號B、廟號、謚號、年號C、年號、尊號、廟號D、尊號、謚號、廟號第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避諱的對象有四類:1、國諱: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諱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2、官諱:是封建官場的下級官員為了巴結(jié)討好上司,主動避長官的名諱。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3、圣人諱:主要指避至圣先師孔子和亞圣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4、家諱: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僅限于親屬內(nèi)部。與別人交往時應(yīng)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第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寧夏文綜,26】中國古代有避諱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時,必須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項屬于這種情況的是A、漢初改“相邦”為“相國”B、唐初改“內(nèi)史省”為“中書省”C、北宋初改“昌南鎮(zhèn)”為“景德鎮(zhèn)”D、明初改“大都”為“北平”

該題考查古代的避諱制度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人們對皇帝或尊長不能直呼、直書其名,否則就有坐牢甚至丟腦袋的危險。在說話或者寫文章時,人們遇到應(yīng)該忌諱的人的名字時,必須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這就是避諱。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國改正月為端月。第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2嫦娥本名姮娥,西漢時,漢文帝名劉姮,為避帝諱改名為嫦娥。這件事情反映出()A、避諱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B、皇帝權(quán)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無上D、百姓對漢文帝的尊敬第1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姓氏起源】對于考究其來歷,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在上古的時候,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F(xiàn)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0多種類別。①以國名為氏。如齊、魯、晉、鄭、衛(wèi)、陳、蔡、曹、許等。②以封地(采邑)為氏。如周武王封岔生于蘇,岔生后代便姓蘇;晉國大夫畢萬于魏,其后世子孫以魏為氏。展禽(魯孝公兒子公子展的后裔)被封柳下,其后便得柳姓。③以官名為氏。晉國的荀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后以中行為氏;宋國執(zhí)政卿樂喜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以司城為氏。司徒、司馬、司空、司寇也是此類。④以職業(yè)(技藝)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⑤以出生地、居住地為氏。這類姓氏中,一般都帶邱、郭、門、鄉(xiāng)、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的居住地點。⑥以同周王或諸侯血緣關(guān)系遠近之稱為氏。周僖王之子虎稱王子虎,其孫稱王孫蘇;鄭穆公之子喜稱公子喜,其孫舍之稱公孫舍之。⑦以祖輩的字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國君的近親三代,公孫之子不屬公族而須另外立氏。這些貴子孫多以其祖父之字為其氏。如鄭國公子發(fā)字子國,其孫國參即以“子國”的末字為氏。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鄭國公子偃,字子游,其孫便姓游。周平王有庶子字林開,其后代以林為姓。⑧直接承襲姓為氏;⑨天子賜氏;⑩以次第為氏;⑾古代少數(shù)民族帶來的姓氏;⑿以謚號為氏;⒀因賜姓、避諱而改氏等。第1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9年全國文綜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時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字,則孟孫叔孫;氏于居,則東門北郭?!庇纱送普?,司馬、司徒等姓氏應(yīng)源自

A.官名B.爵位C.謚號D.行業(yè)【解析】題干的意思:以國名為氏,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吳、秦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以居住地為姓,如東門、北郭等字,表示不同環(huán)境的居住地點。而對于司馬、司徒等字詞則屬于古代的官職,所以這些姓氏是以官職為氏。故本題選擇A項。(2009年全國文綜卷II,12)關(guān)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乙匠陶?!庇纱祟愅疲?、侯、公孫等姓氏應(yīng)源自A.族號B.邑名C.爵號D.官名【解析】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0多種類別。那么,如題干所示:以國名為氏,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吳、秦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氏于謚,如文武、成宣等字,表示以謚號為氏;而對于王、侯、公孫等字詞都屬于對有功之臣所封的爵位名稱,所以這些姓氏是以爵位為氏。故本題選擇C項。【答案】A【答案】C第1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宗法觀念盛行的社會,姓氏也有貴賤之分。據(jù)《百家姓》中的排序“趙錢孫李”,“趙”姓并不是中國最大的姓氏卻排第一。由此可推斷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現(xiàn)在

A.西周B.唐朝

C.宋朝D.明朝C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所以當時趙姓最尊貴,因而被排在第一位。第1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1、中國姓氏產(chǎn)生的方式很多,除以時令、出生地為姓外,還有以古分封的國名、擔任的官職、封邑為姓的……就產(chǎn)生的方式而言,下列四個姓氏中區(qū)別于其他三個姓氏的是A.宋B.魯C.王D.衛(wèi)第1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齡的稱謂。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指2——3歲的兒童;垂髫:指9歲以下的兒童??偨?、9歲至13、14的少年;豆蔻:指女子十三歲;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歲;不惑之年:指四十歲;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歲;古稀之年:指七十歲;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期頤之年:一百歲。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第1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3《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實田”。黔首之稱,在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廣泛使用,含義與當時常見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選項中同屬于對百姓稱呼的是()①黎庶②蒼生③優(yōu)伶④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第1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5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guān)的稱謂來代替。下面屬于兒童到成人的年齡稱謂且按從小到大年齡稱謂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束發(fā)②而立③垂髫④總角⑤期頤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A、②⑦⑤⑧①B、③④⑩①⑥C、①③⑤⑥⑩D、④⑥⑨⑩②第1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2345678910111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計算方法:天干:(時間-3)÷10的余數(shù)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順序排列。例如2009年余數(shù)是6那么在十天干中第六位是己。地支:(時間-3)÷12的余數(shù)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順序排列。例如2009年余數(shù)是2,地支中的第六位就是丑。那么今年2009年就是己丑。生肖:算法同地支。那么2009年就是牛年。第1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生肖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推算方法:某年的天干就是這個年分的個位數(shù)所對應(yīng)的天干,地支就是這個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數(shù)的對應(yīng)地支,生肖的算法同地支。如1900年,個位是0,對應(yīng)的天干是“庚”;1900除以12余數(shù)為4,對應(yīng)的地支是“子”,那么1997年就為“庚子年”。再如2009年,個位數(shù)是9,對應(yīng)的天干就是“己”;2009除以12余數(shù)為5,對應(yīng)的地支是“丑”,那么2000年就是“己丑年”;對應(yīng)的生肖是牛,那么今年就是牛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來紀年的方法。其特點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組成一個紀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遠是單數(shù)對單數(shù)、雙數(shù)對雙數(shù),不可能出現(xiàn)奇偶相組合。C、60年一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

第1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寧夏文綜卷,24】中國古代用12種動物與“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十二生肖相傳唐玄宗因?qū)匐u而熱衷斗雞。唐玄宗出生之年應(yīng)該是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2008年海南卷,1】中國古代以干支紀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戰(zhàn)爭發(fā)生于1894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1900年應(yīng)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這兩道題實際上是同一類題,考查的是傳統(tǒng)文化的干支紀年問題。干支紀年是我國傳統(tǒng)紀年方法。所謂干支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簡稱。因為地支和生肖都是十二個,所以每一個地支都對應(yīng)一個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第2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2)年號紀年法、(3)干支紀年法、(4)年號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紀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1900年庚子失敗后,清政府實行新政,教育制度也發(fā)生一些變化,期間,清政府通過了張之洞等人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史稱“癸卯學制”,按推算“癸卯學制”通過是在()

A.公元1902年B..公元1904年C.公元1906年D.公元1908解析:根據(jù)推算是農(nóng)歷1903年,實際是公歷1904年1月第2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6我國農(nóng)歷采用“干支”紀年,2008年是農(nóng)歷戊子年,我國喜迎奧運。2010年世博會又將在我國上海召開。2010年是農(nóng)歷()A、丁亥年B、己丑年C、庚寅年D、辛卯年例題7甲午戰(zhàn)爭中,各地人民“同申義憤,愿做前驅(qū)”,“壯夫老幼,死戰(zhàn)不降”。就在日軍占領(lǐng)威海衛(wèi)那年,一姚姓夫婦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虜”,寄托了人民抗日的決心和勇氣。這位“姚破虜”的生肖應(yīng)該是屬()A、蛇B、馬C、羊D、猴第2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8下圖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地(北京東城區(qū)張自忠路23號)?,F(xiàn)門口懸掛“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室”匾。外間西墻上鑲有一長方形漢白玉刻石,上刻“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二十五分孫中山先生在此壽終。”刻石上懸掛孫中山遺像。右方鏡框內(nèi)是在此寫的《總理遺囑》,左邊鏡框為致蘇聯(lián)書。條案上放著《建國方略》《中山全書》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樣子陳列。按我國古代傳統(tǒng)干支紀年方法,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應(yīng)是()

A、乙丑年B、甲子年C、乙寅年D、丙寅年第2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金豬去,玉鼠至,賀歲夜無眠;舉金樽,對玉闕,瑞雪似舞翩;家為天,人如仙,快樂走人間;眾親朋,闔家歡,新春福祿全!”這是2008年春節(jié)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豬”“鼠”與農(nóng)歷紀年相配。這源自

A.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

B.中國古代的農(nóng)業(yè)文明

C.中國原始的圖騰崇拜

D.中國原始的自然崇拜B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游牧與農(nóng)耕兩種文化并重的產(chǎn)物。豬是農(nóng)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鼠則是人們追求智慧的象征。第2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紀月常用序數(shù)

用“孟”“仲”“季”分別表示一季中的三個月。

陰歷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第2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天色紀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

隅中日中日昳晡時

日入

黃昏人定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現(xiàn)代時間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時辰中國古代還有報更(打更)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一更(17-21時)、二更(21-23時)、三更(23-1時)、四更(1-3時)、五更(3-5時)第2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1、在古時一天計為十二時辰,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對應(yīng)十二個時辰,又把晚上分為五更。平時常說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對應(yīng)于今天的什么時間A、23時到01時B、01時到03時C、03時到05時D、24時到02時例2、舊時干支計時法,一夜為五更,一整天則為十二個時辰,每一更和每一時辰都合約現(xiàn)在的兩小時。一更(鼓)是戌時19時至21時左右,那五更(五鼓)是A子時半夜23時至凌晨1時B丑時凌晨1時至3時C寅時3時至5時D寅時5時至7時A、C、第2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春

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驚蟄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夏

季立夏5月5--7日小滿5月20--22日芒種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秋

季立秋8月7--9日處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冬季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第2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清明后,谷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谷雨前,先種棉;谷雨后,種瓜豆”。下列關(guān)于這些諺語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兩個節(jié)氣②二十四節(jié)氣是北宋沈括制訂的③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性可言④這些諺語我國古代農(nóng)民對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總結(jié)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最早把二十四節(jié)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tǒng)一起來的歷法的制訂,應(yīng)歸功于

A.漢武帝B.僧一行

C.沈括D.郭守敬C.C.第2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3、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寶貴遺產(chǎn),早在秦漢時期,二十四節(jié)氣就已經(jīng)完全確立。古人根據(jù)一年內(nèi)太陽的位置變化把二十四節(jié)氣分列在十二個月中,每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叫“節(jié)氣”,第二個節(jié)氣叫“中氣”。據(jù)此推算,五月份的“中氣”應(yīng)該是()A.芒種B.夏至C.立秋D.處暑【解析】根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五月份的節(jié)氣有芒種和夏至,前者是“節(jié)氣”,后者是“中氣”

第3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祭掃親人的墳?zāi)故乔迕鞴?jié)的主要習俗。這種習俗的積極意義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精神

c.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D.增強愛國愛家的意識D.第3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京劇臉譜,是根據(jù)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采用某些色彩的。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guān)羽、姜維、常遇春,用作輔色暗示人物命運,如蔣忠、華雄、高登等;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項羽、楊七郎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彪悍、陰險、兇狠殘暴,如龐涓、宇文成都、典韋。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剛強驍勇、粗獷、桀驁不馴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程咬金、公孫勝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象征陰險狡詐的壞人,如曹操、嚴嵩、趙高、秦檜、司馬懿等。第3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理山川

1.陰陽(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實際上是一種方位指示,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于北半球,以我們的視點來觀察太陽,從東方升起經(jīng)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水一般呈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叭罩赵魂枴?,因為山峰高聳,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陽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我國歷史上的許多地名及地理表述與此關(guān)系密切,如衡陽、漢陽.江陰等。

2.中原、關(guān)中、江南、嶺南、塞北。中原:“中原”一詞原是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后來發(fā)展到專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地區(qū)。從東晉南北朝以后,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qū)的地理范疇。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流域。

3.關(guān)中:“關(guān)”指古代的函谷關(guān),以東為關(guān)東,以西為關(guān)西?,F(xiàn)代,人們習慣上認為儀隴以東至黃河西岸、秦嶺以北的涇河和渭河流域為關(guān)中地區(qū)。明清以后,“關(guān)”主要指山海關(guān),今東北三省稱為關(guān)東、關(guān)外。4.江南:“江”指長江。由于長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東北,因此古代以這段江為界,來區(qū)分東西或左右。古代的江東或江左,,指長江下游江蘇南部一帶;江西或江右,指長江下游現(xiàn)在安徽省中部地區(qū)。江南現(xiàn)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

5.嶺南:嶺指五嶺,嶺南泛指五嶺以南地區(qū),又名嶺外。

6.塞北:塞北即長城以北地區(qū),其自然條件比較差。塞北亦稱塞外、口北、口外等。

7.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8.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漢朝前,"關(guān)"特指函谷關(guān);明清時以至現(xiàn)在稱東北三省為"關(guān)外"。

第3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0.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后來有時指太行山。)

11.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

京口--鎮(zhèn)江

金陵、建業(yè)、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

臨安、錢塘--杭州

姑蘇、吳郡--蘇州

淮上、江都、維揚--揚州

會稽--紹興

長安--西安

奉天--沈陽

直沽--天津)

12.五岳(東岳泰山

西岳華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13.【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nèi)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qū)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qū)稱作江東?!窘蟆考唇瓥|。【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窘稀块L江以南的總稱【淮左】淮水東面?!疚饔颉抗糯Q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qū)。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tǒng)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qū)第3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全國文綜卷I,12】中國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往往體現(xiàn)了該地與相鄰山、水的關(guān)系?!瓣帯钡姆轿皇茿、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2008年全國文綜卷II,1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陽?!毕铝懈黜椫校瑑烧呔鶎儆凇瓣枴钡姆轿皇茿、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這兩道題考查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陰陽問題。古代地名中的“陰”

“陽”實際上是一種方位指示,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于北半球,以我們的視點來觀察太陽,從東方升起經(jīng)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水一般呈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叭罩赵魂枴保驗樯椒甯呗?,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陽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我國歷史上的許多地名及地理表述與此關(guān)系密切,如衡陽、江陰等。DA第3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學史過程中,經(jīng)常碰到“河西”、“河東”、“河南”、“河北”、“江東”、“江南”、“關(guān)東”、“關(guān)中”、“關(guān)西”、“東洋”、“西洋”、“南洋”和“北洋”等一些歷史地理概念。下列選項中屬于同一歷史地理概念的是!”()①《群英會蔣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雹诶钋逭赵娫疲骸爸两袼柬椨穑豢线^江東?!雹邸冻啾谥畱?zhàn)》:“江表英豪,咸歸附之?!雹堋妒酚?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盇、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第3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國的別稱】赤縣、神州、中華、華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區(qū)、、九牧、八州、禹城、禹跡、禹甸、海內(nèi)、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外國人稱呼中國,中文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yīng),或以為從“絲綢”的“絲”讀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

(china)”或閩南話的“茶”。

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第3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9下列詩文中含有“天下”、“全國”之意的是()①司馬光《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海內(nèi)大亂,將軍起兵江東。”②《阿房宮賦》:“六王畢,四?!!雹劾畎住豆棚L》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④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第3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6年上海卷,22】早在先秦時期,中國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已十分明顯。就文學而論,北方注重說理,南方傾向抒情。比如大量運用神話材料,描繪神奇瑰麗境界,給人強烈審美愉悅的詩人屈原就生活于A、中原B、齊魯C、楚地D、巴蜀【2007上海卷,25】20世紀初期,中國曾“以俄為師”。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蘇俄③蘇聯(lián)④獨聯(lián)體⑤俄羅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第3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下列詩文中含有“中國”別稱的是

①楚失華夏②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③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④長夜難明赤縣天⑤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華夏、九州、神州、赤縣都是中國的別稱。芙蓉國指的是湖南。答案為A。第4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主要節(jié)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農(nóng)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寒食:清明前兩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禁火三日

清明:四月初,踏青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第4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據(j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那么,中秋節(jié)祭月的典禮可能起源于

A.先秦時期B.秦漢時期

C.唐宋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辈牧厦枥L的最有可能是哪個時期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

A.漢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A中秋節(jié)祭月的典禮反映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是生產(chǎn)力相對低下的產(chǎn)物。選項所列四個時期,先秦時期生產(chǎn)力水平最為低下,人們的科學知識也比較貧乏。C弓}文出自《東京夢華錄》,北宋建立后將開封改名為東京,作為都城。可見,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東京中秋之夜的繁華和賞月習俗。第4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6年上海綜合能力測試試卷】二、非選擇題25、古往今來,中國形成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右面兩圖描述了某一節(jié)日的部分場景,該節(jié)日是春節(jié)。兩圖反映的節(jié)日活動分別是貼春聯(lián)、放鞭炮。第4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919年5月,北京學生發(fā)動了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紀念這次愛國運動的節(jié)日是()A、青年節(jié)B、教師節(jié)C、護士節(jié)D、勞動節(jié)第4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節(jié)日習俗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公約》的規(guī)定,一般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分為靜態(tài)與動態(tài)兩種方式,其中確認、立擋、研究、保存、保護屬于前者,宣傳、弘揚與振興屬于后者。以下選項中屬于動態(tài)保護方式的有()①保存民間節(jié)日習俗②傳承尚有活力的節(jié)日文化③復(fù)活失去火力的節(jié)日文化④記錄失去活力的民間節(jié)日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④某政府機構(gòu)欲申報一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委托一課題組開展研究。如何你是該課題組負責人,請優(yōu)先申報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理由是1、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2、弘揚傳統(tǒng)文化等。(合理即給分)C、第4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年全國卷Ⅱ,12】古人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強調(diào)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這一主張屬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該題考查古代祭祀功能A第4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紀念女媧說等等。由此不能說明端午節(jié)()A、是某一歷史事件或人物故事發(fā)生的產(chǎn)物B、積淀的是廣博的底蘊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C、背后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質(zhì)在民俗心態(tài)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A第4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上海卷,4】從《上??h竹枝詞》中,可以知道許多古代的節(jié)日習俗,其中與端午節(jié)相關(guān)的是A、拜年未了接財神,爆竹通宵鬧比鄰B、月餅堆盤月樣圓,南園向最盛香煙C、童兒接隊放風箏,風卷紙錢灰滿路D、浦江午日鬧龍舟,紅兒綠女沿灘看【2008年寧夏文綜卷,32】民國時期,民間多因循傳統(tǒng),視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元旦”,1949年以后則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這一變化表明A、民國時期傳統(tǒng)節(jié)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傳統(tǒng)節(jié)日徹底改變C、近代西方節(jié)日在中國得到普及D、西方節(jié)日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D第4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依據(jù)中國古代歷法把正月作為歲首。這一節(jié)日最早應(yīng)起源于

A.秦始皇時期B.漢武帝時期

c.宋太祖時期D.唐太宗時期

2.春聯(lián)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下列新中國成立以來某地農(nóng)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聯(lián),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①扎根農(nóng)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紅②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③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jīng)濟建設(shè)共展宏圖④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BB第4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11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所寫的習俗發(fā)生在A、元旦B、端午節(jié)C、春節(jié)D、中秋節(jié)例122008年,中國政府將清明節(jié)定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清明節(jié)原本是A、紀念慶賀節(jié)日B、宗教祭祀節(jié)日C、歲時農(nóng)事節(jié)日D、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第5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文房四寶】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玖鶗?/p>

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陽文陰文】我國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筆畫凸起的叫陽文,凹下的叫陰文。

【歲寒三友】指古詩文中經(jīng)常提到的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竹、蘭、菊。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yī)、中國畫第5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廣東卷,20】京劇的京指的是下列哪個朝代的京城A、漢B、唐C、宋D、清【2008年海南卷,4】京劇是我國國粹,它主要是由()A、元雜劇發(fā)展而來的B、北京地方劇種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劇種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劇種傳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第5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9年臺州市一模,12】《論語》有曰:“禮為用,和為貴。”奧運會開幕式的“和”文化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我們泱泱大國的氣度?!昂汀弊衷谧畛踉熳謺r的含義指的是A、下棋平局B、戰(zhàn)事休止C、人際關(guān)系和諧D、音律和諧解析:《書?舜典》記載:“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通過音律的和諧之聲來展現(xiàn)所追求的境界,這是古人最早對于“和”的論述。第5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清科舉考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1)等級: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xiāng)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

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

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內(nèi)容:四書五經(jīng)等,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第5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3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載:“初,魯肅聞劉表卒,……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jù)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群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備甚悅?!边@段話中的“孫討虜聰明仁惠”的“討虜”是指()A、爵名B、官名C、籍貫D、郡望例題14我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其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贾羞M士就稱金榜題名。與“金榜”有關(guān)的進士科、殿試、天子門生,分別開始于()A、隋朝、唐朝、南宋B、唐朝、唐朝、北宋C、隋朝、唐朝、明朝D、隋朝、唐朝、北宋第5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簡稱【六經(jīng)】指的是六部儒家經(jīng)典,即在“五經(jīng)”外,另加《樂》?!径氖贰繌摹妒酚洝返健睹魇贰返亩牟考o傳體史書,被稱為“正史”,其中《史記》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斷代史。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東漢以后始稱《史記》,西漢司馬遷撰?!举Y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全書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是一部對后代產(chǎn)生很深影響的編年體通史。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我國古代圖書分類,始于晉荀勗(xu)。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史,指各種體裁的史學著作;子,指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學、醫(yī)學等著作;集,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

【史書編寫方式】分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三種。

(1)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由司馬遷首創(chuàng)?!抖氖贰啡羌o傳體。

(2)編年體是按年月日先后順序來記述史實的史書體裁,如《左傳》、《資治通鑒》。

(3)紀事本末體是以歷史事件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這種體裁在南宋時才出現(xiàn)

第5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反映了()A.唯物論思想B.辯證法思想

C.無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解析】天下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可是摧毀堅強的東西,沒有什么能超過它,因為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它,這反映了辯證法思想。

3.中國古代的許多成語出自先秦諸子,下列成語出自《莊子》的是()A.春風化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守株待兔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C.朝三暮四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貴神速置之死地而后生

【解析】A出自《孟子》;B出自《韓非子》;C《莊子》;D出自《孫子》

4.午飯煮面喜歡的一句話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它應(yīng)該是出自《詩經(jīng)》中的哪一部分()A.《風》B.《雅》C.《頌》D.《楚辭》

【解析】《詩經(jīng)》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出自各地民歌,有對愛情、勞動等事物的吟唱;《雅》多系貴族祭祀的詩歌;《頌》乃宗廟祭祀之詩歌。

第5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的簡稱)是儒家經(jīng)典,也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其中《論語》作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教育的必讀書目始于

A.漢朝B..唐朝C.宋朝D.明朝C第5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5我國古代圖書分類,始于晉荀勗(xu)。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史,指各種體裁的史學著作;子,指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學、醫(yī)學等著作;集,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閱墨子的光學八條等方面的論述應(yīng)該查閱()A、經(jīng)部 B、史部C、子部D、集部例題16古人為詩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謚號命名;以書齋命名;以作者字、號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號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詩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A、《杜工部集》(杜甫)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C、《飲冰室合集》(梁啟超)D、《夢溪筆談》(沈括)第5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史料運用1、史料分類:(1)、按照史料產(chǎn)生的時期、出處劃分:一般將史料區(qū)分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2)、按照史料的載體劃分:可以分為實物史料、文獻史料。2、史料辨?zhèn)蔚乃姆N基本方法。(1)從目錄上來辨別其真?zhèn)?。?)從古書所引用的材料來鑒別其真?zhèn)巍#?)從古書的內(nèi)容來鑒別其真?zhèn)?。?)從古書的文法、體例、風格來鑒別其真?zhèn)巍4送?,實物史料還可以從制作原料、手跡、款式等方面來辨別其真?zhèn)螁栴}。第6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4年上海卷,2】就論證端午節(jié)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證據(jù)應(yīng)當最有說服力?A、古籍的記載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聲明D、學者的解釋【2005年上海卷,8】人們通常根據(jù)文獻資料研究歷史,而今以口述回憶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興起。下列最適合用口述史方法進行研究的是A、紅軍戰(zhàn)士長征日記B、解放初期的糧價波動情況C、鴉片貿(mào)易的統(tǒng)計資料D、文革時期的民眾生活狀況第6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6年上海卷,2】近年某地發(fā)現(xiàn)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銅方鼎,方鼎內(nèi)壁刻有小篆。對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據(jù)玉面人的年代推算,應(yīng)為母系氏族時期B、青銅器是商朝標志性器物,故應(yīng)在商朝C、商朝時期出現(xiàn)青銅銘文,估計在西周時期D、根據(jù)文字判斷,墓主最早應(yīng)是秦朝人第6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6年上海卷,19】無論學習還是研究歷史,都離不開材料的搜集和甄別。以下能證明鐵較易冶煉的是A、地殼中最豐富的元素是氧,但就整個地殼而論是最多的元素。B、普通工匠在手力鼓風機的小型泥爐內(nèi)經(jīng)低溫還原法就能制成鐵。C、古代較好的鋼有中國的鑌鐵、制作大馬土革波紋刀的印度鋼。D、最初所用的鐵是隕星里的自然鐵,要經(jīng)過加熱和錘擊處理,但這東西太稀罕了。第6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年上海卷,33】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釋、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端,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對不義之事的羞辱,辭讓的心情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特別強調(diào)“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chǎn)。問題:(6分)(1)文中哪些屬于史料?(抄在答題紙上)(2分)(2)文中哪些屬于史料解釋?(抄在答題紙上)(2分)(3)文中哪些屬于歷史評價?(抄在答題紙上)(2分)第6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上海卷,13】最近,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為增補共產(chǎn)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的照片費盡周折。假設(shè)尋找時發(fā)現(xiàn)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證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1921年10月開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簽發(fā)的蘇聯(lián)護照C、1921年7月初和馬林在上海的合影D、1925年向共產(chǎn)國際匯報五卅運動情況的俄文原稿第6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上海卷,23】司湯達小說中的人物曾說:“自從蒸汽機成為世界的王后以來,貴族頭街已成為無用之物。”結(jié)合所學史實,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A、客觀真實,可以采信B、主觀臆斷,有待考證C、背離史實,不足為信D、小說家言,皆不可信【2008年上海卷】2008年5月10日,胡錦濤主席訪問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該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當初是為從唐朝來的鑒真和尚建的道場。以下研究鑒真東渡歷史的方法和途徑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閱歷史文獻B、參觀唐招提寺C、咨詢專家學者D、觀看故事片《鑒真東渡》第6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年全國文綜Ⅱ,23】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亞諾斯總結(jié)說:“要確切認識西方的歷史或非西方的歷史,沒有一個包括這兩者的全球性觀點是不行的;只有運用全球性觀點,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個時代中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這種相互影響對決定人類歷史所起的重大作用?!弊髡咴谶@里強調(diào)A、從西方的角度認識非西方的歷史B、從非西方的角度認識西方的歷史C、用比較的方法認識西方和非西方的歷史D、用整體性的觀點認識西方和非西方的歷史第6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全國卷Ⅱ,23】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guān)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xiàn)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guān)的東西。”在這里,布羅代爾強調(diào)的是A、史學是當代人的歷史認識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歷史C、史學無需窮盡人類文明的歷史D、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第6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8年廣東單科卷,4】齊國管仲說:“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事農(nóng)。民事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zhàn)勝,戰(zhàn)勝者地廣……”某研究者據(jù)此得出“中國精耕農(nóng)業(yè)的產(chǎn)生與專制國家農(nóng)業(yè)政策密切相關(guān)”的結(jié)論。該判斷:A、材料充分、理解準確,結(jié)論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準確,結(jié)論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準確,結(jié)論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準確,結(jié)論不合理第6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7青島的余美紅老師在給學生講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時,引用了她父親講給她的一個事例:“當時我7歲,你叔叔4歲,鬼子打南京時,人們四處逃難。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軍砸開咱家大門,保姆被殺,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槍,昏死過去,僥幸撿了一條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記述歷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絕對不能以傳聞(口述)為證據(jù)撰寫論文或記事。B、傳聞(口述)也是考證歷史的有效證據(jù)之一,不可完全否認其價值的有效性。C、口述歷史帶有濃厚的主觀意識,沒有可信度。D、口述歷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據(jù)口述者的誠信度而定第7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8當以調(diào)查、訪問和回憶等口述記錄資料為主要研究對象和依據(jù)的口述史學悄然興起的今天,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歷史的當事人或親歷者以及事件內(nèi)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題最適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A、“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發(fā)生B、“國家干預(yù)經(jīng)濟危機”的措施C、“美蘇之間冷戰(zhàn)”的五十年D、德國法西斯制造“奧斯維辛集中營”屠殺慘案第71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19希羅多德在《歷史》中寫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輕信的人的話。至于我本人,在這部書中保持那個總的規(guī)則,就是把各國的傳統(tǒng)按照我聽到的樣子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蹦阏J為希羅多德撰寫《歷史》遵循的是:A、堅持觀察判斷調(diào)查的原則B、展現(xiàn)各國傳統(tǒng)風貌的原則C、保存人類歷史功績的原則D、保持歷史原始信息的原則第72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20章實齋云:“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即史料)?!笔妨系膬r值有高低。近年來,對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鴻章的爭議頗多,以下材料最有價值的是A、長篇歷史小說《李鴻章》B、“文革”中出版《李鴻章反動言論》C、關(guān)于李鴻章的史學論著D、部分李鴻章奏折、書信的影印件第73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特殊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職業(yè)的稱謂。一些以技藝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yè)的字眼。

(3)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jié)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jié)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第74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題4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有“貧賤之交”、“金蘭之交”、“刎頸之交”;、“患難之交”、“莫逆之交”、“竹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車笠交”、“君子交”、“神交”等。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屬于()A、金蘭之交B、貧賤之交C、刎頸之交D、莫逆之交第75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數(shù)字三常識】.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藥婆、接生婆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nóng);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nóng)

.三山五岳: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第76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陰陽五行】

中國古代哲學,以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認為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陰陽的對立和統(tǒng)一,是萬物發(fā)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nèi)在、物質(zhì)性的,均屬陰。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zhì)的運動。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zhì)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同時,以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guān)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相生、相克的運動中維持著協(xié)調(diào)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含義。第77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下列思想主張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學②基督教教義③道教的《太平經(jīng)》④朱熹的理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C基督教是外來宗教,其教義與陰陽五行學說無關(guān),②不符合題意。董仲舒結(jié)合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主張,改造儒學,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短浇?jīng)》是東漢道教的主要經(jīng)典,以陰陽五行學說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救窮,自食其力。朱熹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是從理學(主要是陰陽五行說)出發(fā)的。第78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文史常識高考試題的特點1、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代表高考改革方向。①導(dǎo)向性:高考具有“指揮棒”的作用,以此來引導(dǎo)一線教學關(guān)注新課標、新課改、新高考,關(guān)注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推動大歷史觀念的形成。高考試題不可能嚴格依據(jù)教材照本宣科式地命題,具備前瞻性和導(dǎo)向性,體現(xiàn)了大綜合的高考趨勢。②新穎性:高考歷史試題以能力立意,大多數(shù)試題通過“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考查“三基”(基礎(chǔ)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如上述高考例題,材料、情景與問題都是新的,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忌赏ㄟ^獲取和解讀題干的相關(guān)信息,以及平時文化常識的積累作答,這是能力立意的體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試題的新穎性。③趣味性2、題量不多,考查內(nèi)容廣泛。適當關(guān)注第79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文史常識試題的復(fù)習對策1、平時注重文史知識的積累2、在課堂教學中適當拓展,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3、利用已考過的文史常識題積累文史常識和提升解題能力已經(jīng)考過的文史常識試題具有基礎(chǔ)性和典型性的特點,需要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推而知之,可進一步豐富常識。文史常識試題一般是以提供新情境的材料為主,學生可通過獲取和解讀題干的相關(guān)信息,推斷出正確答案。第80頁,共8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07年全國文綜卷I,12】帝王謚號主要依據(jù)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

C、唐太宗D、清康熙帝該題的情景是新的,但分析能力強的考生可以根據(jù)題目本身材料提供的信息“帝王謚號主要依據(jù)其生前行為而議定”一句的提示,提煉核心信息“生前行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