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技術的應用心理學B證_第1頁
咨詢技術的應用心理學B證_第2頁
咨詢技術的應用心理學B證_第3頁
咨詢技術的應用心理學B證_第4頁
咨詢技術的應用心理學B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諮詢技術在學校教育的應用王志寰第一頁,共三十一頁。在開始之前人是一道白光,我們所處的社會像棱鏡,人一進入社會就被分解成不同顏色,受苦的心靈選擇把自己處在某種受贊許的色光中,無法完整地看待自己。與任何人搏斗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那時從你眼中看到的都是對立的敵意,所有人都變成你的對手,跟生命搏斗則讓生命變成你搏斗的對手。不要把評價你的權力交給你以外的任何人,也不要期待你的真實被你以外的人何人發(fā)現(xiàn)。每個人一出生都有兩個國籍:適應的國度和不適應的國度,盡管我們都喜歡前者的護照,但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我們都會成為另一個國度的公民,或短暫或漫長。每個核心的痛苦都有他們渴望滿足的需求,每個核心的痛苦背后多有一顆受傷的心與苦苦煎熬的情緒第二頁,共三十一頁。諮詢歷程介入?yún)f(xié)助改變結構化及建立關系了解當事人的世界結案評估當事人(問題假設與概念化)不結案第三頁,共三十一頁。心理諮詢工作的內涵1. 咨詢歷程:個案抱怨、呈現(xiàn)問題→咨詢師對問題進行結構及概念化(problemsconstructionandformulation)→尋求可能的問題解決途徑(potentialsolutions)→設定咨詢目標(settinggoals)→作業(yè)設計(tasksdesignedtoreachthesolution)。2. 了解問題的目的不在探索問題的成因,而在認識問題的性質,及問題運作的模式3. 咨詢師需詳細詢問來談者問題發(fā)生的時地、過程、次數(shù)、時程、如何開始、如何繼續(xù)、如何結束以及涉及關系人及其言行,以明了個案處境,得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連鎖性(Murphy&Duncan,1997)。4. 了解個案問題的性質,是想從問題發(fā)生的固定循環(huán)模式中,找到協(xié)助個案找到可以「停止」目前問題繼續(xù)發(fā)生的方法,而停止問題持續(xù)發(fā)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打斷問題發(fā)生模式的循環(huán)。5. 問題了解的最終目的在為咨商訂出明確的目標。否則咨商會變成在個案的抱怨中打轉。6. 咨詢師必須了解即使每個人面對同樣一個問題,每個人的詮釋及其看重的重點不盡相同。7.心理諮詢要處理的并不是個案傳達的訊息,而是了解透過這些信息個案企圖營造什么印象。第四頁,共三十一頁。個案概念化個案概念化就是一個生命嘗試去了解另一個生命的歷程。一個人如何去試著了解另一個人?這個任務就像拿一枝微弱燭光,探索一間陰暗的城堡,忽明忽暗的光線讓房子變成晦暗不明。有些人在探索的過程中顯得平順自然,有些人則跌跌撞撞。然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在看人的同時都有一張隱形的地圖。第五頁,共三十一頁。現(xiàn)象與本質生活的每一天、每個遭遇的人事物都是一種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這個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現(xiàn)象世界紛亂而復雜,但其本質卻受到隱藏。我們容易受到事物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所吸引,而忽略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無法看清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將使我們處理問題時容易費盡氣力,但徒勞無功。第六頁,共三十一頁。關于現(xiàn)象與本質每個人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都有其心理本質。每個現(xiàn)象背后的心理本質在表現(xiàn)的時候可能被當事人所知覺(發(fā)生在意識層面),也可能不被當是人知覺到(發(fā)生在非意識層面)。當這個心理的本質沒有被了解、接納、或滿足時,現(xiàn)象會朝三個方向發(fā)展:將現(xiàn)象的強度改變:增強或是減弱。改變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方式:轉移或扭曲。改變心理本質的內容:替代或轉換。第七頁,共三十一頁?,F(xiàn)象與本質外顯的表現(xiàn)(認知的、行為的、情緒的、需求的)現(xiàn)象本質驗證干預假設1假設2假設3驗證1驗證2驗證3干預1干預2干預3失戀后,與其他女孩互動會有罪惡感恐懼裝扮移情破壞感受角色領悟澄清面質第八頁,共三十一頁。助人技巧模式工作任務探索建立支持與發(fā)展性的合作關系鼓勵當事人說故事鼓勵當事人探索想法與感受催化感受的激起共情的理解行動鼓勵當事人探索可能行動協(xié)助當事人決定行動催化行動技巧的發(fā)展對當事人嘗試改變做反饋協(xié)助評估改變并修正改變計劃協(xié)助處理行動后果的感受洞察共同建構新的了解

與洞察鼓勵當事人決定在其想法、感受、行動上所要扮演的角色共同討論諮詢關系(依附、投射、誤解、抗拒、移情)第九頁,共三十一頁。諮詢技術探索階段:最安全的技術:重述、摘要、簡述語意(抽象內容不可以用)抽象內容時使用:具體化澄清問題的技術:探索、開放式語句問題聚焦的技術:封閉式問句、面質、澄清貫穿全程的技術:共情、尊重、了解、 真誠第十頁,共三十一頁。諮詢技術洞察階段:增加視窗的技術:面質、解釋、重新框架增加可能性的技術:奇蹟式問句、評分量尺、模範參考增加動機的技術:問題外化、奇蹟式問句增加支持度技術:高層次共情、自我坦露、立即性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諮詢技術行動階段:增加行動的技術:行動計劃、家庭作業(yè)、角色扮演增加動機的技術:動機式會談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cvcv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個案討論張小貞(女20歲,大二)由男友(李小忠,20歲,大二)主動前來大學生活動中心進行第一次晤談,小忠告訴諮詢師,小貞常常因為心情不好而跟他吵架,希望能勸勸小貞,第一次談戀愛的小貞與男友交往一年多,關系分分合合常常爭吵,小貞被診斷有輕微的憂郁,常懷疑男友背著自己上網(wǎng)交其他女友,若約會時小忠不小心遲到十分鐘,小貞就會不停的哭鬧、甚至出手摔東西、推打小忠,小忠表示自己絕對愛著小貞,但面對小貞的情緒失控不知所措,小貞在此晤談中卻以比較自責的方式陳述自己有問題,覺得男友的確愛她,但因自己小時候曾遭受父親暴力,母親亦于十一歲時離家拋棄小貞與其哥哥,故自覺對于愛情較無安全感,期望小忠給予機會,也希望自己改掉對于男友不信任的“習慣”,男友在此晤談中亦發(fā)牢騷表示小貞的猜疑心過重、加上情緒控制不佳,使得自己好幾次都想放棄這段愛情,但因自己也曾經(jīng)小時候目睹父親拿刀追殺母親,覺得小貞很像自己的母親,而不忍心拋棄小貞。兩人都期望能由諮詢師的幫忙,改善小貞的情緒問題。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思考1. 思考來談者為什么在這樣不合理的信念或行為中打轉?如果來談者的信念或行為是”維系”其問題的主因,如果”有點改變”真的對來談者那么好,那么來談者為什么不做?咨詢師需要思考:

a.來談者持續(xù)在不合理的信念或行為中”獲益”些什么?

b.透過此一信念或行為來談者是否可以保護自己。

c.來談者逃避改變帶來的威脅。

d.不合理的信念比合理的信念對來談者而言更實際。

2. 來談者通常對問題的抱怨或描述繁復眾多,但對問題的結構卻往往非?!眴伪 保╰hin&weak,可出現(xiàn)在語言表述或行為,如哭泣、微笑等),此一單薄通常代表以下意義:a. 粗造的歸因、怪罪、或卸責(此與來談者自我認同有關)。b. 使來談者自我功能殘障(ego-functionimpairment)。c. 使來談者將事件與自我隔離。3.咨詢師應思考的議題:a. 如果咨詢師眼中只看到來談者的創(chuàng)傷,只會讓來談者重新反覆經(jīng)歷他的創(chuàng)傷。b. 如果咨詢師自己心中只有一個單薄的問題結構,將會把來談者看成是無力、脆弱的。c. 如果咨詢師開始覺得自己應該作些什么,或感到時間緊迫時,表示咨詢師已經(jīng)未與來談者同在,同時也表示咨詢師開始主導來談者及整個咨詢歷程。d. 咨詢師的焦慮往往來自迷失方向、自我遲疑,若遲遲無法為此次咨商錨定(anchor),就會心急。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孩子的基本需求基本生活需求:安全與生理需求。情感的需求:情感的被接納、被重視、情感支持與交流。存在的需求:生活的存在感、成就感(肯定)、與控制感。人際的需求:合作與競爭、關系的舒適與人際接納。自我的需求:自我獨立、自我評價、自我接納。求知的需求:好奇探索、學習動機、成就動機、創(chuàng)造力。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孩子滿足需求的方式積極主動積極被動孩子尋求成人肯定或讚許的內容,並在這些方向上尋求積極表現(xiàn),以獲取成人認同,方法可能有:成就與積極表現(xiàn)。孩子為尋求成人肯定努力表現(xiàn)出討好成人或曾經(jīng)聽到、看到受到成人支持的方式,表現(xiàn)出乖巧、撒嬌、可愛、討喜等。消極主動消極被動增加表現(xiàn)的強度,出現(xiàn)騷擾、鬧、煩成人增加表現(xiàn)的強度或扭曲轉移,出現(xiàn)違規(guī)、攻擊等增加表現(xiàn)的強度或扭曲轉移,出現(xiàn)消極或自我放棄等增加表現(xiàn)的強度,出現(xiàn)健忘、拖延、不負責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孩子常見的現(xiàn)象扭曲情緒上:使用情緒作為一種“武器”,加大或降低情緒強度,達到防衛(wèi)、保護、吸引注意等目的。行為上:透過行為挑戰(zhàn)、試探的方式,試圖激起成人或環(huán)境的反應。認知上:透過表達與社會期望相左的、不符合成人期待的、挑戰(zhàn)社會道德與價值的觀點,試圖引起成人或環(huán)境的注意及反應。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孩子常見的現(xiàn)象扭曲情緒上:焦慮抑郁憤怒行為上:侵擾行為、違犯行為與違反規(guī)定行為攻擊(指向自己、指向別人)認知上:向自己:無望感、罪惡感、負罪感、虛無感、無助感向他人:怪罪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情緒的產(chǎn)生情緒升起的位置在身體與心理的斷裂處,而腦想要加以彌補。生命是一雙鞋,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但你無法阻止別人硬塞雙名牌鞋給你你的身體是你的交通工具,大腦是你的方向盤,你的自我是你的能量系統(tǒng)(正/負能量)外在事物要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都必須得到我們的授權我們社會設定的目標啊,都像蹺蹺板一樣,把一端的人捧得高高的,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星星,另一端的人就落得低低的,低到只能吃泥巴過日子「為什么一樣的人到了教室外面就顯得自由?」下課鈴聲響起,全班精神一振,一個建造來上課的地方,大家跑來以后,卻都指望著下課。原來,重視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那個人或那件事就擁有一個可以操控你的遙控器。校園里的人很多,但這么多人里面,能令你睡醒時期待的,能令你想念時微笑的,卻非常少,有時連一個都沒有。第二十頁,共三十一頁。情緒是什么情緒出現(xiàn)的目的(為什么人需要有情緒):趨近vs.逃離情緒是心理的舌頭,就像骨折與痛苦一樣情緒會不斷”調節(jié)”我們所經(jīng)驗到的”現(xiàn)實”,情緒是身體和心理間的橋梁,情緒連接個體與世界情緒應該是你的朋友而不是對手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情緒怎么從朋友變對手消極情緒與積極情緒不良的情緒處理習慣:壓抑、隱藏執(zhí)著忽略、偽裝、否認怪罪、批評情緒勒索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焦慮及其發(fā)展焦慮就是擔心,當現(xiàn)實中或想像中發(fā)生的事讓人感到不安時,焦慮就因應而生。適度的焦慮可以增加個體的表現(xiàn)水準,但過度的壓力則會損害個體表現(xiàn)水準。焦慮的強化會讓個體覺得無法承受,因此個體會采取某些行為試圖讓自己覺得好過,包括:反覆的動作、刺激出痛覺等。焦慮的變形會讓個體合理地將焦慮轉移到其他對象上,包括:進食、購買、囤積、傷害、異常恐懼或擔憂、軀體化、刻板的行為等。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焦慮及其發(fā)展焦慮害怕?lián)鷳n煩躁

軀體化1.煩躁不安2.抗議行為幼兒期/兒童期1.咬指甲2.拉頭發(fā)3.害怕?lián)鷳n4.身體不適5.選擇性緘默1.煩躁不安2.攻擊破壞青春期1.咬指甲,摳皮2.拔頭發(fā)3.恐懼擔憂4.軀體化癥狀5.社會退縮焦慮的意義與心理機制:焦慮是心理的“發(fā)燒”,只是有人溫度較高有人比較低。焦慮的孩子就是驚弓之鳥,背后的機制是“自我要求”。焦慮的來源就是“要求”,此腰球來自“內在”與“外在”。維持焦慮的因素:壓力、持續(xù)的要求、挫折、無效的應對方式。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焦慮及其發(fā)展焦慮的問題表現(xiàn)方式:壓力與直接的焦慮反應:考試焦慮、就學焦慮。轉移的焦慮反應:

a.刺激出新的感覺緩和焦慮感:咬指甲、拔毛、摳皮。

b.對自己或身體的擔憂、對他人的擔憂。

c.尋求刺激行為、物質使用及成癮行為。

d.儀式化行為:強迫行為。逃避的焦慮反應:厭(懼/拒)學、異常的恐懼、社交恐懼。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面對孩子的焦慮第一步(Step1):在生理層面上降低孩子對焦慮的反應,呼吸、肌肉放松、運動、享受。第二步(Step2):強化孩子面對焦慮時的武器裝備。第三步(Step3):了解孩子的焦慮來源(對自己的要求或環(huán)境的要求),并與孩子重新審視對焦慮來源的看法。第四步(Step4):重新審視你與孩子的關系。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抑郁及其發(fā)展抑郁就是心情低落,當現(xiàn)實的情況超出我們期望、與我們期望有落差、或造成我們的失落、悔恨、遺憾時就會產(chǎn)生,這是一種對內的責怪或自我懲罰,同時也是一種向外求助的方式。抑郁的強化會顯著削弱個體動力。抑郁的變形會在認知(向內:無望、絕望、罪惡,向外:怪罪)、行為(向內:攻擊自己,向外:攻擊他人或物)及欲望(顯著增加或減少)上出現(xiàn)。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抑郁及其發(fā)展抑郁的表現(xiàn)方式:典型表現(xiàn):情緒強度降低、反應強度降低。非典型表現(xiàn):異常的激躁不安、易怒。抑郁的意義與機制:情緒未被孩子察覺及處理會累積在孩子的心里。情緒不是你想要就會有,不想要就不會有。讓孩子情緒失控的條件:外在的不接受、內在的不接受。抑郁的持續(xù)因素:缺乏情緒支持、抑郁的有效性、無效的應對方式、反芻思維。第二十八頁,共三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