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 課堂練習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1.gif)
![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 課堂練習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2.gif)
![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 課堂練習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3.gif)
![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 課堂練習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4.gif)
![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 課堂練習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c38b7c24ac7117dd0a003a61eb0c69c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第1節(jié)形形色色的生物1.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的全部動物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D.地球的整個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2.不屬于生物的是()A.機器人B.植物和動物C.細菌和真菌D.炭疽桿菌3.生物學家已經發(fā)現、命名和記錄的生物有()A.50多萬種B.100多萬種C.200多萬種D.500多萬種4.下列不是單細胞生物的是()A.草履蟲B.衣藻C.酵母菌D.鯽魚5.下列哪種動物不是我國特有的()A.人揚子鱷B.白鰭豚C.金絲猴D.大熊貓6.物種的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遺傳多樣性B.變異多樣性C.環(huán)境多樣性D.氣候多樣性7.金魚品種的不同是由于()的不同而形成的。A.環(huán)境B.細胞質C.遺傳物質D.氣候8.生態(tài)系統是指()A.生物B.環(huán)境C.生物與環(huán)境D.土壤9.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是()A.海洋生態(tài)系統B.陸地生態(tài)系統C.森林生態(tài)系統D.生物圈10.下列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是()A.一片農田B.一塊草地C.生物圈D.一條河中所有的魚11.生物多樣性包括()A.物種多樣性B.遺傳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12.雨點打在含羞草的小葉上,葉片會立刻合攏,葉柄下垂,這一生命現象屬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B.生物需要呼吸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生物能生長和繁殖13.下列活動中不屬于人和動物排出體內廢物的方式是()A.出汗B.呼出氣體C.排尿D.排便14.青蛙能在水中產卵,卵能發(fā)育成蝌蚪,蝌蚪能生長成青蛙,長大了的青蛙又能產卵。這一過程主要體現了青蛙的哪一生命現象()A.排出體內廢物B.繁殖C.生長D.生長和繁殖15.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_________。16.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生態(tài)系統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生態(tài)系統。陸地生態(tài)系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生態(tài)系統。17.生物的特征表現為應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8.生物能進行_________,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__,呼出_________。19.生物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A.森林和草原B.陸生動物和人C.能夠飛翔的昆蟲和鳥D.樹林、草、陸生動物、細菌、真菌和人20.生物家族中包含()①植物②動物③細菌④真菌⑤病毒⑥太陽A.①②③B.③④C.⑥⑤⑥D.①②③④⑤21.下列關于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區(qū)別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能動,非生物不能動B.生物能與外界環(huán)境交換物質,非生物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沒有生命D.生物對環(huán)境有反應,非生物沒有22.下列所描述的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A.小雞破殼而出B.小魚在水中游動C.合歡的葉子在夜幕降臨時合攏起來D.氣象衛(wèi)星繞著地球運動23.會捕食小蟲的豬籠草屬于植物而不屬于動物的主要原因是()A.它沒有腿,不會運動B.它對外界刺激不能像動物那樣作出反應C.它不能排出體內的廢物D.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4.烏賊遇到敵害,會噴放出墨汁,這一現象說明了生物()A.能生長和繁殖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D.由細胞構成25.家中的盆花不宜放在臥室內過夜,這是因為()A.植物生活需要營養(yǎng)B.植物呼吸會吸收氧氣C.植物要生長D.植物對外界能產生反應26.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陽光、空氣,生活著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它們共同組成()A.生活環(huán)境B.環(huán)境因素C.生態(tài)系統D.生態(tài)平衡27.北方冰雪融化時,房檐邊上的冰柱會伸長,由小變大,這是不是生長?28.珊瑚蟲大多營群居生活,在它體內生活的還有藻類植物,藻類植物靠珊瑚蟲排出的廢物生活,同時給珊瑚蟲提供氧氣。珊瑚蟲一般生活在淺水區(qū)域,你認為這與它的()有關。取食B.吸呼C.繁殖D.生長29.植物的幼苗總會彎向光源的方向生長,根會朝向水源的方向生長。這些現象體現了生物的哪種特征()A.生長B.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D.攝取營養(yǎng)31.你聽說過捕蠅草嗎?捕蠅草生長在美洲,它的莖很短,葉片的構造十分奇特。在靠近莖的部分,葉片呈綠色,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葉端變成了肉質的,像一個可以隨意開合的貝殼,并且每半個葉片的邊緣上還生長有10多根又長又硬的剛毛。平時,“貝殼”向外張開,葉緣蜜腺中散發(fā)出甜蜜的氣味,同時發(fā)出紫外光。蒼蠅對紫外光特別敏感,當它飛過去,一旦觸動了剛毛,“貝殼”就在極短的時間里閉合,將獵物禁閉在“牢籠”里。當捕蠅草捕獲到獵物以后,那個像貝殼似的捕獵器又變成了它的“胃”,能及時地分泌出消化液,將獵物慢慢地消化。幾天后,當獵物被完全消化干凈了,葉子便再次張開,等待下一只獵物的落網。以上這段文字,表現出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32.(2004婁底)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A..生殖和發(fā)育B.生長C.新陳代謝D.遺傳和變異33.一般來說,一種生物不會由于個體死去而導致該物種的滅絕。這是因為生物有()A.生理現象B.生殖作用C.遺傳性D.適應性34.下列物體中,屬于非生物的是()A.水與石頭B.鳥與蝴蝶C.細菌與病毒D.樹與草35.在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運動B.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36.從太空遙望地球,地球美麗圖案中的藍色、綠色和白色部分分別是()A.水圈、巖石圈、大氣圈B.水圈、大氣圈、巖石圈C.巖石圈、水圈、大氣圈D.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答案:1.B(本題考查的是生物圈的概念、范圍。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的水圈和巖石圈的上層,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這里生存著各種各樣的生物。)2.A(考查學生對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斷能力。生物具有生長、發(fā)育、繁殖、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新陳代謝等特征,而非生物不具有這些特征。機器人雖然能從事多種活動,但它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3.C4.D5.C6.A7.C8.C9.D10.D(生態(tài)系統是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的。本題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一條河中所有的魚,只是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物,而沒有包含環(huán)境,所以不能是生態(tài)系統。)11.C12.C13.D(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叫排泄,如出汗、呼出氣體、排尿等。而排便是消化后的食物殘渣的排出。)14.D15.生態(tài)系統16.生物圈陸地濕地海洋荒漠草原森林17.生長繁殖新陳代謝18.呼吸氧氣二氧化碳19.D20.D21.C(考查學生對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區(qū)分能力。有生命才能叫生物,否則就不是生物。)22.D氣象衛(wèi)星雖然能繞著地球運動,但氣象衛(wèi)星不是生物,所以就不屬于生命現象。)23.D(植物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而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4.B25.B(植物夜間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進行呼吸作用,吸人氧氣放出二氧化碳,與人爭奪氧氣。)26.C(生態(tài)系統是由生物和環(huán)境組成的。)27.不是生長。(生長是生物的特征。而冰柱是非生物,所以不具有生長的特征。)28.B(因為珊瑚蟲體內有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為珊瑚蟲提供氧氣,而藻類植物只有生活在淺海中才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29.B30.不正確。因為它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31.生物對外界刺激能作出反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32.C33.B34.A35.D(誤選B.動物能快速運動,植物不能;病毒無細胞結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所有的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36.A第1章第2節(jié)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1.對于生長在農田中的青蛙來說,它的環(huán)境是指()A.農田中的植物、蛇、昆蟲等B.陽光、空氣、水、土壤等C.上述A和B的總和D.上述A和B的總和加上其他的青蛙2.海灣淺水處長綠藻,稍深處長褐藻,再深處長紅藻。影響海洋植物分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陽光D.溫度C.氣體D.鹽度3.大雨過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響蚯蚓生活的因素是()A.溫度B.空氣C.水分D.陽光4.我國從東到西森林覆蓋率逐漸減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溫度C.陽光D.大氣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一差異的環(huán)境因素是()A.光B.水分C.溫度D.濕度6.仙人掌適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適宜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影響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空氣C.溫度D.土壤7.生物因素是指()A.所有的環(huán)境因素B.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C.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D.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8.在農田中,對田鼠有直接影響的生物因素是()①青蛙②蚯蚓③黏蟲④蛇⑤甘薯⑥貓頭鷹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④⑤⑥9.下列生物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A.水稻和稗草B.貓和老鼠C.人和豬D.螞蟻和蚱蜢10.下列這些相互關系中,屬于寄生現象的是()A.一只鳥在樹上筑巢B.蝙蝠給仙人掌傳授花粉C.蚊子吸人血D.血吸蟲在人體內生活11.沙漠里的一種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將洞口封住,夜間才出來活動。能正確解釋這種現象的是()A.鼠類對外界刺激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B.鼠類捕食行為的一種方式C.鼠類白天在為繁殖工作作準備D.鼠類對沙漠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12.北極熊體色為白色,這是它對環(huán)境的()A.影響B(tài).適應C.改變D.影響和適應13.下列實例哪項不能反映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A.竹節(jié)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B.壁虎身體的顏色與環(huán)境色彩幾乎融為一體C.企鵝、北極熊生活在寒冷的極地,它們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D.魚離開了水一段時間后就會死亡14.陸生植物的蒸騰作用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A.適應B.競爭C.影響D.反應15.下列實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A.森林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候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導致水質惡化D.螞蟻搬家16.地衣能在巖石上生長,又能使巖石腐蝕,說明生物體()A.都能適應環(huán)境B.與環(huán)境形成統一整體C.都能生長和繁殖D.既能適應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17.被稱為“地球的腎的是()A.森林生態(tài)系統B.草原生態(tài)系統C.濕地生態(tài)系統D.海洋生態(tài)系統18.生物的生存空間統稱為_________。生物生存_________離不開_________,同時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能_________,也能_________。19.環(huán)境中_________的因素,叫生態(tài)因素。生態(tài)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兩類。對于生活在池塘水底同一處的兩種水草來說,它們的_________因素相同,_________因素不同。20.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種因素。21.探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某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_________。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的實驗中,變量是_________,對照實驗的實驗條件分別_________是_________。22.環(huán)境中的濕度通常用_________來表示,它是指在特定溫度下空氣中實際_________與_________的百分比。23.在科學探究中,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數據,常常可以說明不同的問題。例如,在做“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實驗中,如果把裸地、草地和灌木叢中測量的數據分別求平均值以后進行比較,可以知道_________;如果把某處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線,可以了解_________;如果把三處的曲線畫在同一個坐標圖上,還可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24.將生物現象與其所表現出來的關系用線連起來。獅子捕食斑馬田里的水稻與雜草合作關系貓捉老鼠競爭關系螞蟻搬家捕食關系雄梅花鹿爭奪配偶共生關系??c蟹互惠互利25.關于生物生活環(huán)境的正確敘述是()A.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是一成不變的B.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四季不變C.一種生物可以在任何環(huán)境中生存D.任何生物都生活在它所適應的環(huán)境中26.下列有關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離不開環(huán)境,但不影響環(huán)境B.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C.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彼此孤立、互不影響D.環(huán)境不能制約生物的存在27.葫蘆蘚只能生長在背陰、潮濕的環(huán)境中,起決定作用的生態(tài)因素是()A.陽光B.溫度C.空氣D.水分28.松、杉、小麥等植物在強光下生長得好,人參、三七等植物在弱光下生長得好。對此有影響的環(huán)境因素是()A.光照B.溫度C.空氣D.土壤29.農民種水稻的田里經常長一種叫“稗”的雜草,在相同條件下,其種子的萌發(fā)率比水稻高,長勢好,成熟早,因此,很難把它從水稻田里驅除干凈。從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間的關系是()A.合作關系B.競爭關系C.捕食關系D.共生關系30.在實驗設計中,下列選項不能作為一組對照的是()A.25℃和0℃B.有光和無光C.有空氣和無空氣D.溫度和水分31.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國梧桐樹的葉紛紛落下,而松樹依然郁郁蔥蔥。這表明()A.法國梧桐不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B.松樹不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C.它們都不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D.它們都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32.為了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張華同學測定了校園草地一天中的濕度,數據見下表(單位:%)。請你根據數據回答:早晨(濕度值)中午(濕度值)晚上(濕度值)草地123123123819095757376939798對數據分析處理后,在下圖坐標上繪出一天中草地濕度變化曲線。OO(2)從表中反映出來的情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3)如果實驗當天有霧,能得出準確結論嗎?為什么?33.海水深處也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五彩世界,形態(tài)各異的海生動物應有盡有,但唯獨不會有綠色植物。請你解釋這一自然現象。34.“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蹦隳軐υ娭兴枋龅默F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嗎?35.松樹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地方,甚至巖石的縫隙中,松樹的根都能夠分泌出酸性物質,使巖石分解。這說明了什么問題?36.臺灣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況是:下層為熱帶雨林,中層為常綠闊葉林,上層為寒溫帶針葉林,頂端為高山草甸。同一座山自下而上有如此種類繁多的植被分布。請你簡述其中的道理。37.20世紀初,在美洲有一草原用來養(yǎng)鹿,人們?yōu)榱藬U大鹿群而大量捕殺鹿的天敵——狼和豹。請你分析20年后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38.“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你能對這兩句話描述的自然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嗎?39.(2004濟寧)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較多,出現此生理現象是下列哪種生態(tài)因素造成的()A.陽光B.溫度C.空氣D.水40.下列生物現象,主要受陽光因素影響的是()A.魚類的季節(jié)涸游B.仙人掌的葉刺C.變溫動物的冬眠D.人參在密林下才能生長好‘41.蘋果在北方生長得很好。在南方生長得不好,其主要原因是(1A.溫度B.濕變C.空氣D.土壤42.下列哪種現象不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A.沙漠鼠夜晚活動B.仙人掌的葉變成刺C.秋天大雁由北方飛向南方越冬D.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使土壤疏松43.山坡南面的樹木之北面的樹木長勢好,其主要原因是()A.溫度高B.陽光充足C.水分多D.空氣新鮮44.下列屬于生物間合作關系的是()A.七星瓢蟲捕食蚜生D.一群麻雀一塊去覓食C.兩只狗為爭骨頭而爭斗D.小鳥為占巢穴而在周圍鳴叫45.沙漠植物胡楊的根可伸到地下數米深,并且葉片很小.與此有關的因素是()A.溫度B.光照C.營養(yǎng)物質D.水分答案:1.D(青蛙的環(huán)境不僅指它的生存環(huán)境,而且還指影響它生活的各種生物因素。)2.A(不同藻類植物對光的需求量不同。)3.B(大雨過后,土壤板結,空氣不流通,土壤中缺少氧氣。)4.A(錯選B。因為影響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而不是溫度。)5.C(考查影響開花的外界因素。因為山寺溫度較低,所以開花較晚。)6.A7.C8.D(考查了田鼠與農田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田鼠被蛇和貓頭鷹吃,田鼠又吃甘薯,不吃蚯蚓和青蛙。)9.A(競爭關系是同種生物間為爭奪食物、空間和配偶而發(fā)生爭斗的關系。)10.D11.D12.B13.D14.C15.D16.D17.C18.環(huán)境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影響適應環(huán)境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19.影響生物形態(tài)、生理、分布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非生物生物20.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21.對照實驗溫度低溫潮濕和溫暖潮濕22.相對濕度含水量最大含水量23.植被不同,空氣濕度不同某處一天空氣濕度的變化三處濕度的不同和變化24.獅子捕食斑馬田里的水稻與雜草合作關系貓捉老鼠競爭關系螞蟻搬家捕食關系雄梅花鹿爭奪配偶共生關系??c蟹互惠互利25.D26.B27.D(錯選A。影響葫蘆蘚生存的決定因素是水,因為它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都離不開水。)28.A29.B(“稗”與水稻爭奪空間和養(yǎng)料。)30.D(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不能有兩個變量。)31.D(錯選A。法國梧桐落葉可以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度過寒冷的冬季。)32.(1)略。(2)一天之中,在同一地方,中午的濕度值最低,晚上的濕度值最高。(3)不能33.海水深處沒有陽光。綠色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所以海水深處沒有綠色植物。34.蝶黃與菜花顏色相近,不易被人或其他動物發(fā)現,是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表現。35.生物既能適應環(huán)境,又能影響環(huán)境。36.非生物因素—溫度對植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37.狼和豹的數量減少會引起鹿的數量增加,會使草原退化,引起沙化,破壞生態(tài)平衡;由于鹿的天敵減少,使得鹿奔跑速度減慢,從自然選擇角度講,鹿群的自然疾病也增多,引起鹿群退化。38.橘只適于生活在溫暖的地方;春天到來氣溫升高,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考查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39.C40.D41.A42.D43.B44.B45.D第2章第1節(jié)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1.首次提出生物學這個科學名詞的是()A.拉馬克B.林奈C.達爾文D.哈維2.古代的生物學大多用哪種研究方法()A.簡單的觀察法B.實驗法C.調查法D.比較法3.被稱為“分類學之父”的是()A.哈維B.林奈C.沃森D.克里克4.生物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A.林奈B.哈維C.達爾文D.沃森5.什么方法的運用使生物學進入實證科學的行列()A.調查法B,觀察法C.實驗法D.比較法6.使生物學研究進入到分子生物學階段的標志是()A.實驗法的運用B.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C.達爾文的進化論D.林奈的生物分類7.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的國家有()①美國②德國③法國④英國⑤日本⑥中國⑦韓國A.①②③B.②③C.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8.科學活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相互交流等。9.遠古時代的先民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過程中就已經涉及了有關生物的形態(tài)、分類和行為的基本知識。10.生物學是一門_________。19世紀初,法國學者__________________認為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首_________次提出“生物學”。11.分類學家們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多個界,每個界又分出若干門,可排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類單位。12.英國科學家達爾文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研究方法,揭示出所有生物都來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人類的祖先可能生活在_________。13.在生物學研究中較早運用實驗法的科學家是英國人_________,他發(fā)現了血液循環(huán)。14.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化、生態(tài)的科學。15.下列哪種職業(yè)與生物學有聯系()A.司機B.工程師C.幼兒教師D.藥劑師16.運用下列哪種現代技術能培育出試管嬰兒()A.物理B.化學C.生物D.數學17.日常生活中為防止各種危害健康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非典”、禽流感等的發(fā)生,都與_________的發(fā)展有密切關系。18.請將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用線連接起來。林奈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達爾文生物分類系統哈維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的理論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環(huán)19.閱讀下面資料,回答問題。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HGP)于1990年正式啟動。其主要目標有:識別人類DNA中所有基因(超過10萬個);測定組成人類DNA的30億堿基對的序列;將這些信息儲存到數據庫中;開發(fā)出有關數據分析的工具;致力于解決該計劃可能引發(fā)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經過多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1999年11月2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員和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科學家們慶祝人類基因組計劃公布DNA測序工作完成第10億個堿基對的測定。12月1日,一個由英、美、日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已經破譯了人類第22對染色體中所有(545個)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的基因序列,這是人類首次了解了一條完整的人類染色體的結構,它可能使人們找到多種治療疾病的新方法。研究顯示,第22對染色體與免疫系統、先天性心臟病、精神分裂、智力遲鈍和白血病以及多種癌癥相關。完成對第22對染色體的測定將對這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起到幫助作用。這一成果是宏大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一個里程碑。(1)1990年,被譽為生命“登月計劃”的國際啟動,主要由哪些國家的科學家共同參與?_________________。(2)2000年6月26日,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共同發(fā)布了_______________。(3)你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會對你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嗎?請談一談。20.蚯蚓是在土壤中穴居的動物,輕易不到地面上來。而在夏日,大雨過后,常會在草地、花園或農田中見到地面上爬動的蚯蚓。請你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蚯蚓為什么會爬到地面上來。請通過做實驗來驗證你的觀點。21.生物科學技術正在或將會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這一切需要生物學作基礎,你能說出幾項生物科技發(fā)展的成果嗎?22.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是()發(fā)現的。A.達爾文B.沃森和克里克C.林奈D.袁隆平23.生物科學家在哪一年已經初步弄清了人類基因組圖譜()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1916年24.生物學分類的基本單位是()A.門B.目C.綱D.種25.下列哪一項說明人類的生產需要生物科學知識()A.三峽大壩截淹選擇在枯水期B.“神舟”五號飛船進行第五次飛行試驗C.利用細菌生產、制造動物胰島素D.納米材料用于衣服制作26.新中國成立以來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重要科學成就有()A.培育出一系列雜交水稻B.成功完成斷肢再植手術C.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D.A、B、C都對答案:1.A2.A3.B4.C5.C6.B7.D8.觀察調查實驗查閱文獻資料9.采集植物漁獵動物10.自然科學拉馬克11.植物動物界門綱目科屬種12.考察調查分類比較非洲13.哈維14.形態(tài)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15.D16.C17.生物學18.林奈——生物分類系統達爾文——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的理論哈維——血液循環(huán)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雙螺旋結構19.(1)人類基因組計劃美、英、德、法、日、中(2)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3)略提示:對特殊疾病基因的確定;有利于優(yōu)生和產前診斷,應用遺傳座位專一性的分子探針,可檢測出疾病基因的攜帶者,使父母了解其子女出現遺傳缺陷的危險程度;加強對癌癥的認識和治療。20.夏日,大雨過后,由于土壤板結,空氣不流通,土壤中缺少空氣,蚯蚓到地面上進行呼吸。(實驗略)21.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技術等。22.B23.C24.D25.C26.D第2章第2節(jié)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響尾蛇能對哪種獵物進行追尋()活的未被咬傷的老鼠B.被它咬傷的或咬死的老鼠沒被它咬死的老鼠D.以上三者都行2.響尾蛇靠什么追尋獵物()A.聽覺B.視覺C.嗅覺D.體溫3.研究響尾蛇捕食老鼠的實驗設計中需要幾只死老鼠()A.一只B.兩只C.三只D.數量不限4.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排列順序是()①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表達交流④制定計劃⑤實施計劃⑥得出結論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5.鼠婦生活的環(huán)境是()A.干燥的環(huán)境B.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C.有光的環(huán)境D.水中6.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所用鼠婦的數量是()A.1只B.5只C.10只D.8只7.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將實驗盒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這是為了()A.提供一種無光的條件B.便于觀察C.控制變量D.設置一個對照實驗8.生物科學工作者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來研究生物科學,其中_________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9.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_________開始的。然后可以根據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嘗試著對這一問題的答案作出_________。10.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恒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11.王明同學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其做法如下:將一只剛捉到的鼠婦放到一邊是濕土、另一邊是干土的木盒中,用一塊黑紙遮住濕土的一邊,然后計時觀察,共觀察10次,結果如下表(√表示存在):明處√√暗處√√√√√√√√由此,他得出鼠婦喜歡生活在無光的環(huán)境中的結論。你同意王明的實驗方案和結論嗎?(2)如果不同意,請指出他的方案和結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12.1747年,有位科學家將12名病情嚴重的壞血病患者分組,其中2人每天給2個橘子和1個檸檬,其他10人不給橘子和檸檬。結果,進食橘子和檸檬的2個人6天后病情大為減輕,26天后兩人都恢復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后來,科學家從檸檬汁中提取出一種活性物質,取名維生素C,也被稱為抗壞血酸。(1)你認為科學家發(fā)現維生素C的過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種研究方法?(2)你能用一句話表述這位科學家要研究的問題嗎?13.下面是昆蟲學家做的一個對照實驗:第一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山地背景中,然后放人幾只雞,1分鐘后,山地蝗被吃掉4只。第二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綠色草叢的背景中,然后放人了同樣數目的雞,1分鐘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根據以上實驗完成下表。請你再思考一下,以上實驗中,變量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問題?組別放入蝗蟲蝗蟲顏色背景顏色放入雞時間剩余蝗蟲第一組第二組14.為了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如下表所示:花盆光照溫度水分小麥種子種子萌發(fā)數量1有光20℃充足20粒2無光20℃不充足20粒(1)你認為他設計的這個探究實驗是否能確定結果只是由這個變量引起的?如果不能,應如何修改?(2)在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這個實驗中,變量是什么?(3)為什么每組要用加粒種子做實驗?只用2粒種子做實驗行嗎?15.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假如宇宙飛船能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可將火星土壤放入一個密閉的箱子內,然后向箱內通人混合氣體(徹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無機鹽和有機營養(yǎng)物質。接著可以通過測定氣體的成分比例是否發(fā)生變化來作出判斷。這一實驗是基于()的假設進行的:A.具有生命的物體都能進行繁殖B.具有生命的物體都能進行新陳代謝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單細胞的生物16.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①觀察法②實驗法③分析法④調查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7.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的變量是()A.光照B.濕度C.溫度D.空氣18.(2004湘潭)鼠婦,也叫“潮蟲”(見右圖),屬于節(jié)肢動物。體呈橢圓形,長約15-20毫米,生活在陸地陰暗潮濕處,人們常在花園、花壇、山坡或草坪等處潮濕的花盆、石塊或磚塊下發(fā)現它。當人們移開花盆、翻開石塊或磚塊后,它就會很快地爬到其他隱蔽的地方去。這是光在影響它的生活嗎?現在提供鼠婦20只、硬紙盒、濕泥土、記錄本、計時器、手電筒、紙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選用,請設計一個探究光照是否影響鼠婦生活的實驗。(1)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2)你的實驗假設是_________。(3)你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先在硬紙盒內鋪一層濕泥土,并在中央畫一條線,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預期的結果是_________。(5)實驗結束后,應將鼠婦_________。答案:1.B2.C3.B4.B5.B6.C7.D8.觀察調查分類實驗實驗法9.提出問題知識經驗假設10.光照溫度濕度11.(1)不同意。(2)重只鼠婦;一側干土,一側濕土,應放重10只鼠婦;兩側都放濕土。(對照實驗應只有1個變量,而王明設計的實驗中存在兩個變量,光照和濕度。而且只放了1只鼠婦,可能存在誤差,放10只鼠婦能減少誤差,從而說明問題。)12.(1)實驗法。(2)橘子和檸檬對治療壞血病是否有效。13.見下表組別放入蝗蟲蝗蟲顏色背景顏色放入雞時間剩余蝗蟲第一組30只灰褐色灰褐色山地6只1分鐘26只第二組30只灰褐色綠色草叢6只1分鐘0只變量是背景顏色。說明體色與環(huán)境相適應者更容易生存下去。14.(1)不能。因為有兩個變量,應該只有一個變量。(2)水分。(3)每組選取20粒,可確保實驗數據準確。每組選2粒不行。15.B16.D17.A18.(1)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2)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3)把一側蓋上紙板,另一側蓋上玻璃板,在兩側的中央放同樣數目的鼠婦,并進行觀察(4)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5)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第1單元綜合測試題1.下列除哪項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現()A.蜻蜓點水B.種子萌發(fā)C.森林著火D.人的呼吸2.下列哪個區(qū)域不屬于生物圈的范圍()A.大氣圈的上部B.大氣圈的底部C.整個水圈D.巖石圈的上層3.下列哪種生物能進入到大氣圈()A.蜜蜂B.野山羊C.猩猩D.鯉魚4.我國特有的、棲息于淡水中的、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是()A.熊貓B.金絲猴C.揚子鱷D.白鰭豚5.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是()海洋生態(tài)系統B.生物圈C.陸地生態(tài)系統D.濕地生態(tài)系統6.下列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是()一片農田B.一塊草地C.一片森林D.一群羊7.在下列影響兔子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中,哪種不屬于非生物因素()A.陽光B.溫度C.狼D.水8.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決定這種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A.陽光B.水分C.溫度D.海拔高度9.黃山迎客松的探伸姿態(tài)是受下列哪種因素影響的結果()A.情感B.風C.濕度D.溫度10.“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描述的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的什么關系()A.捕食B.競爭C.合作D.追逐11.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動又能改變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這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并能主宰環(huán)境B.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環(huán)境能適應生物C.生物只能適應環(huán)境,不能影響環(huán)境D.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12.發(fā)現DP4A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是()A.達爾文B.哈維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13.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是()A.調查法B.實驗法C.比較法D.觀察法14.為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影響實驗的其他因素應()A.相同B.不同C.相似D.隨意15.下列哪項是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的一組對照實驗條件()A.陰暗、明亮B.潮濕、干燥C.溫暖、寒冷D.食物多、食物少1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絕大多數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氣,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對來自環(huán)境中的各種_________作出反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構成的。17.生物有別于非生物,即它們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18.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_________、_________和實驗等。19.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發(fā)現并提出_________、作出_________、制定并實施_________、得出_________和表達交流等重要步驟。20.實驗方案中一般只設_________變量因素,對每個變量因素應該設置_________實驗。21.連線題。大樹底下好乘涼生物適應環(huán)境蛔蟲身被角質層鯨四肢退化生物影響環(huán)境蛇在冬天冬眠南海赤潮一片22.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边@句俗語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A.營養(yǎng)物質B.進行呼吸C.對刺激作出反應D.生長發(fā)育23.下列不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進行呼吸B.生物都生活在水中C.生物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生物都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24,蘋果、梨等果樹不能在熱帶地區(qū)栽種,主要受下列哪項因素的限制()溫度B.濕度C.陽光D.水分25.駱駝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因此適于生活在()A.極地B.水中C.荒漠中D.高山上26.下列生物與環(huán)境的組合中,生物不能正常生存的是()A.蚯蚓與有機質豐富的土壤B.仙人掌與干旱的沙漠C.小魚與餌料豐富的池塘D.帶魚與水清草綠的湖泊27.下列生態(tài)因素中,屬于生物因素的是()A.適宜的溫度B.土壤中的微生物C.水分D.陽光28.在一塊農田中,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是()A.溫度D.水分C.雜草D.土壤29.下列關于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生物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B.生物的生活也影響著環(huán)境C.生物都受生態(tài)因素的制約D.生物的生活也改造著環(huán)境30.海洋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物絕大部分是()A.浮游植物B.各種魚類C.海帶等大型藻類D.各種動物31.農田生態(tài)系統中作為主體的是()A.人B.家禽C.家畜D.農作物32.在下列生態(tài)系統中,自動調節(jié)能力最強的是()A.溫帶草原B.熱帶雨林C.北方針葉林D.南方闊葉林33.蚯蚓生活在陰暗、潮濕、富有有機質的土壤中,能從土壤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這說明生物能_________。同時蚯蚓的生命活動過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這說明生物能_________。34.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中:(1)為什么測定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叢中的_________濕度,能說明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2)裸地、草地和灌木叢中空氣濕度會有何差別?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測量時,為什么每次要多記錄幾組數據,而且求平均值呢?35.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宰一般為15%-30%,林下苔蘚、枯枝落葉層對降水還可以再截留,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較高的水分滲透性。據研究,某地一個森林覆蓋宰高的4、溪水區(qū),在于旱季節(jié)其水流量較無林小溪水區(qū)高4倍左右。這說明森林能夠()A.調節(jié)氣候B.括養(yǎng)水源C.防風固沙D.過濾塵埃36.油松生活在海拔1知米的山上,下列環(huán)境因素中不屬于其生態(tài)因素的是()A.土壤的酸堿度B.海拔高度C.溫度D.雨水的季節(jié)分布37.北歐的棕熊有冬眠習性,而生活在北極的白熊卻無冬眠習性,這說明()A.白熊比棕熊更適應寒冷環(huán)境B.它們的身體結構不同C.棕熊不適應寒冷環(huán)境D.白熊與棕熊食性不同38.夏季的樹林空氣濕潤,涼爽宜人,這是由于樹木的()A.光合作用產生氧氣B.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C.蒸騰作用蒸騰水分D.貯藏作用貯藏營養(yǎng)39.評價一個國家環(huán)境質量好壞,主要指標之一便是平均每人占有多少平方米的()A.耕地面積B.綠地面積C.造林面積D.草原面積40.人們在沙漠中植樹時,必須選用耐干旱的樹種,否則難以成活;當沙漠上的樹木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就會使一定區(qū)域內的氣候有所改善。請分析回答:(1)影響樹成活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_________;該事實說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須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2)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41.雷鳥冬天換上白色羽毛,大大減少了被捕食的機會。有的時候冬季少雪,或遲下雪,這種情況下,雷鳥換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這種現象表明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遼闊的草原上,鹿群在自由自在地吃著青草,人們在如地毯般柔軟的草地上盡情地唱歌、跳舞;適宜的溫度、光照、水分、空氣、土壤等,讓青青的小草長得很繁盛。但如果鹿群大量增加,或人類過度地開發(fā)資源,都可能會破壞草原。讀完這段話,請你說出:(1)影響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2)影響草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3)影響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43.玉米和水稻不能間作套種,起限制作用的生態(tài)因素是()A.陽光B.空氣C.水分D.溫度44.梧桐樹等喬木在冬天落葉,松樹等喬木四季常青,這些現象說明()A.只有松樹適應環(huán)境B.它們都適應環(huán)境C.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D.梧桐樹不能適應寒冷環(huán)境45.東北某林區(qū),山下是落葉闊葉林,山腰是紅松林,而山頂是冷杉林。造成這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人陽光B.水分C.溫度D.土壤46.影響小麥產量的生態(tài)因素不包括()A.陽光和溫度B.植物高度和開花時間C.水分和土壤肥力D.害蟲和田間雜草47.海洋中產生赤潮造成大量魚類死亡,原因是()A.缺少氧B.缺少食物C.有毒物質濃度太高D.缺少陽光48.駱駝背上的駝峰是駱駝的一個重要標志,其駝峰的形成說明()A.環(huán)境對生物的適應B.環(huán)境對生物的改造C.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D.生物的結構與環(huán)境沒有關系49.(2004威海)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huán)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1)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huán)境嗎?(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為什么?(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環(huán)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陰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從中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什么?答案:第1單元綜合測試題1.C2.A3.A4.D5.B6.D7.C8.C9.B10.A11.D12.D13.B14.A15.A16.二氧化碳刺激細胞17.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18.調查分類19.問題假設計劃結論20.一個對照2l.大樹底下好乘涼生物適應環(huán)境蛔蟲身被角質層鯨四肢退化生物影響環(huán)境蛇在冬天冬眠南海赤潮一片(大樹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赤潮是水域中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會使水中缺氧,造成魚蝦死亡。這都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22.A23.B24.A25.C26.D(帶魚是海洋魚類,只能生活在海水中,不能生活在淡水中。)27.B28.C29.D30.A31.D32.B33.適應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34.(1)因為這三個地域只有植物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光照、溫度等,這樣,測量的濕度若存在不同,則是因植物不同引起的。(2)假設在相同條件下,灌木叢的濕度>草地的濕度>裸地的濕度(3)多次測量,可以有效地排除偶然因素引起的誤差;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使實驗數據準確,更接近實際。35.B36.B(生態(tài)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有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37.A(錯選C。棕熊冬眠是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表現,棕熊、白熊都能適應嚴寒的環(huán)境,只是形式不同,適應程度不同。)38.C39.B40.(1)水分適應環(huán)境(2)生物適應環(huán)境并影響環(huán)境41.(1)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42.(1)溫度、光照、水分、空氣、土壤等(2)鹿群、人(3)草、人43.C44.B45.C46.B47.A48.C49.(2)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huán)境(或光影響鼠婦的分布)(3)光不可以。只有一只鼠婦的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4)鼠婦在明亮和陰暗環(huán)境中的平均值(平均值更接近實驗結論,減小了誤差)。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在環(huán)境中。第3章第1節(ji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1.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2.下列除哪項外其他都是單細胞生物()A.衣藻B.草履蟲C.變形蟲D.玉米3.下列可以調整光線強弱的是()遮光器和載物臺B.反光鏡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鏡D.反光鏡和鏡臂4.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的標準是什么()用眼睛瞄一瞄低倍物鏡和通光孔對齊轉到一定的角度D.轉動時,看到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且有“咔”的響聲5.對光以后,從目鏡中看到的視野應該是()有直接陽光的B.白亮的C.暗灰色的D.黑暗的6.怎樣在顯微鏡視野內尋找洋蔥表皮細胞()A.在鏡筒上升過程中用右眼尋找B.在鏡筒上升過程中用左眼尋找C.在鏡筒下降過程中用右眼尋找D.在鏡筒下降過程中用左眼尋找7.顯微鏡的視野中,發(fā)現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應向()方向移動玻片標本。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8.在玻片上有一“p”字母,則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應該是()A.pB.dC.bD.q9.顯微鏡的目鏡為5×,物鏡為40×,該顯微鏡放大倍數是()A.5倍B.40倍C.45倍D.200倍10.要想換用顯微鏡上的另一個物鏡,必須()A.轉動準焦螺旋B.使鏡筒先下降C.轉動轉換器D.卸下原來的物鏡11.實驗結束后,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的目的是()·A.防止他人看B.以免壓壞顯微鏡C.防止灰塵落人物鏡D.以免壓壞物鏡12.當你發(fā)現顯微鏡鏡頭不清潔時,除去污物的正確方法是()A.用紗布擦B.用手擦C.用紙巾擦D.用擦鏡紙擦1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滴加0.9%的生理鹽水的目的是()A.殺菌觀察效果好B.易蓋蓋玻片C.易染色D.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14.制作口腔上皮細胞時,漱口的目的是()A.清除口臭B.沖刷下口腔上皮細胞C.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D.防止口腔發(fā)炎15.在低倍鏡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是()A.方形B.扁平圓形C.立方形D.圓柱形16.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蓋蓋玻片的方法是()A.將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上B.將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快速蓋上C.將蓋玻片放在載玻片上,推向中央D.將蓋玻片迅速蓋在載玻片上17.在植物細胞中,控制物質出入細胞的結構是()A.細胞膜D.細胞壁C.細胞質D.細胞液18.動物細胞同植物細胞明顯的區(qū)別是()A.呈圓形B.有細胞間質C.沒有細胞壁D.細胞形態(tài)差別很大19.下列結構屬于植物細胞特有的是()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核D.葉綠體①②①②④⑥⑤③⑥(1)寫出圖中各結構的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2)圖中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含有遺傳物質的是_________;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3)鹽腌黃瓜絲溢出的黃瓜汁水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_________。(4)動物細胞沒有圖中的_________。21.下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圖,請回答:(1)用字母和箭頭寫出正確的操作順序_________。(2)B中滴的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3)簡述操作A時的方法和目的?(4)如果在D過程中滴的水太多,材料和蓋玻片容易浮動,應如何處理?24.使用顯微鏡對光時,若光較強,應使用()A.大光圈、平面鏡B.小光圈、平面鏡C.大光圈、凹面鏡D.小光圈、凹面鏡23.顯微鏡的物鏡越長,則放大倍數()A.越大B.越小C.放大倍數與鏡長度無關 D.不能確定24.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結構時,所要觀察的材料必須是透明的,其原因是()A.便于放置在載玻片上B.能讓光線透過C.不易污染物鏡D.易于染色25.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裝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該選擇的組合是()A.目鏡10x,物鏡10xB.目鏡10x,物鏡20xC.目鏡10x,物鏡40xD.目鏡10x,物鏡4x26.如果不動顯微鏡的其他部分,只是轉動轉換器,將物鏡由10~轉換成45×,視野中的光線將會()A.變亮B.變暗C.無變化D.無規(guī)律變化27.小華在顯微鏡下觀察玻片時,在視野中看到有一黑點,轉動物鏡和移動裝片,黑點都沒有發(fā)生位移,因此可以斷定黑點最可能是在()A.反光鏡上B.目鏡上C.物鏡上D.裝片上28.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先用“16x”的目鏡和“10x”的物鏡觀察,然后用“10x”的目鏡和“40x”的物鏡觀察,兩次觀察的結果()A.視野一樣亮B.物像都是倒像C.細胞的數目一樣D.細胞的大小一樣29.下面列出了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中,幾種實驗用具的用途,正確的一項是()A.鑷子刮取口腔上皮B.稀碘液染色C.吸水紙擦凈載玻片D.涼開水浸沒口腔上皮細胞30.下列不屬于動物細胞的是()A.肌肉細胞B.番茄果肉細胞C.血細胞D.神經細胞31.下圖表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和某植物細胞。請回答:(1)圖中[6]_________對細胞起_________作用。(2)若B取自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辛辣物質存在于[]_________中,其內液體叫_________。(3)若B取自植物的綠色部分,則細胞中有綠色的[]_________。(4)在普通顯微鏡下不易看清的結構是圖中[]_________。(5)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相比都具有:[5]___________、[2]_________、[4]_________三個結構,而且功能基本相同。(6)A與B相比較,主要區(qū)別是無[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32.下面是某同學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操作過程:①拿起兩根消毒牙簽,將一端貼在口腔左側內壁上,用力刮幾下。②將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中央的生理鹽水中蘸一下。③向生理鹽水中滴加一滴稀碘液。④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地平放在水滴上。⑤用顯微鏡觀察。根據以上過程回答:(1)請指出上述操作中有哪些錯誤,并改正。(2)上述過程中還缺少什么步驟?這對實驗有什么影響?33.夏天吃西瓜時,沙瓤中看到一個個亮晶晶的小顆粒,實際上是()A.一個細胞B.一種組織C.一個器D.一粒種子34.西紅柿有酸味、甜味,這些物質存在于西紅柿的()A.細胞質里B.細胞間質里C.細胞液里D.細胞核里35.人的紅細胞必須生活在0.9%的生理鹽水中,若將紅細胞置于濃鹽水中,紅細胞會失水、皺縮,從而喪失運輸氧氣的能力。這些事實說明()A.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狀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C.無機鹽容易進出細胞D.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36.切開蘋果、梨等水果時會流出一些汁液,這些汁液主要來自()A.細胞質B.細胞核液C.細胞液D.線粒體37.洗滌劑對細胞有損害,它主要是直接損傷了()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38.某海關繳獲了一批走私物品,在清點時發(fā)現了一包生物樣品,但從外形上分辨不出該樣品是取自動物還是植物,你能借助一定的器材,并運用所學知識將它鑒定出來嗎?39.(2004日照)“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蘇東坡的著名詩句。產于我國南方的荔枝很甜,是因為其果肉細胞內糖分含量很高。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細胞的()A.細胞質內B.細胞核中C.液泡中 D.葉綠體中40.(2004煙臺)用顯微鏡觀察物像,若光線弱時,應選用()A.大光圈、平面鏡 B.大光圈、凹面鏡C.小光圈、平面鏡 D.小光圈、凹面鏡41.(2004婁底)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A.調節(jié)圖像清晰度B.調節(jié)鏡筒升降C.調節(jié)光強度D.調節(jié)光線角度42.(2004郴州)顯微鏡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呈“p”型的圖案在顯微鏡下,可看到的物像是()A.“p”型B.“b”型C.“d”型D.“q”型43.“(2004濰坊)夏天人們最喜歡吃西瓜,西瓜內含有大量的水和糖類物質,這些物質主要存在于西瓜果肉細胞的()A.細胞壁中B.細胞質中C.液泡中D.細胞核中44.(2004威海)切西瓜時會流出許多汁水,這些汁水是西瓜細胞的()A.細胞質B.液泡C.細胞液D.細胞核45.(2004濟寧)用下表三臺顯微鏡(編號為A、B、C)分別觀察同一裝片的洋蔥表皮細胞。請回答下列問題:臺號目鏡物鏡A5×8×B10×10×C15×40×(1)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是__________________號。(2)觀察到的個體細胞面積最大的顯微鏡是__________________號。(3)目鏡最長的是_________號顯微鏡。答案:1.A2.D3.C(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兩個面,可調節(jié)光線的強弱。)4.D5.B6.B7.D(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而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與它相反,應向右下方移動。)8.B(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只要將字母平面旋轉180度后就是看到的物像。)9.D10.D11.D12.D12.D13.D14.C15.B16.A17.A18.C19.D20.(1)細胞壁細胞膜葉綠體細胞核液泡細胞質(2)細胞壁細胞核葉綠體(3)液泡(4)細胞壁、葉綠體、液泡21.(1)D—C—A—B(2)稀碘液對細胞進行染色(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將一端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然后輕輕放平,避免蓋玻片下產生氣泡。(4)用吸水紙吸。22.B23.A(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24.B(觀察材料透明,才能使光線通過,否則就不能觀察。)25.D(在同一視野中,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組合乘積越小,看到的細胞體積越小,細胞數目越多,否則將相反。)26.B27.B28.B29.B30.B31.(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2)[3]液泡細胞液(3)[1]葉綠體(4)[5]細胞膜(5)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6)葉綠體細胞壁液泡32.(1)①刮取口腔上皮細胞不能過于用力,以免損傷口腔內壁。②轉移細胞時不能僅在生理鹽水中蘸——下,而應涂抹幾下。③稀碘液不能直接滴在生理鹽水中,應該先蓋好蓋玻片,再滴在蓋玻片一側。④蓋玻片不能平放在水滴上,應該先讓一側接觸水滴。(2)少了“擦拭玻片”和“用涼開水漱口”兩步。這樣玻片可能會不干凈,刮取的碎屑中可能混有食物殘渣,影響觀察。33.A34.C35.A36.C37.B38.取少量該樣品制成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依據其細胞結構進行鑒別。39.C(因為液泡內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因此糖分位于液泡內。)40.B41.C(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圈大時通過的光線多,光圈小時通過的光線少。)42.C43.C44.C45.(1)A(只有放大倍數最小,看到的細胞數目才最多。)(2)C(只有放大倍數最大,觀察到的單個細胞的面積才會最大。)(3)A(放大倍數越小的目鏡,其長度越長。)第3章第2節(jié)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1.變形蟲的運動器官是()A.足B.翅C.偽足D.鰭2.變形蟲的()將細胞與外部環(huán)境分開,既有保護作用又能進行物質交換。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液泡3.下列物質中,能供給細胞能量的物質是()A.水B.糖類C.無機鹽D.氧氣4.細胞中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場所是()A.細胞膜B.細胞核C.線粒體D.液泡5.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著控制作用的結構是()A.細胞質B.細胞核C.細胞壁D.線粒體6.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載體是()A.蛋白質B.細胞膜C.染色質D.脂肪7.動、植物體生命活動的單位是()A.細胞B.組織C.葉綠體D.器官8.19世紀30年代后期創(chuàng)立“細胞學說”的科學家是()A.羅伯特,虎克和達爾文B.拉馬克和達爾文C.沃森和克里克D.施萊登和施旺9.植物細胞中,能將太陽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的結構是()A.細胞核B.葉綠體C.線粒體D.細胞膜10.細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支持和保護B.控制物質的進出C.使細胞內有機物分解和釋放能量D.儲存遺傳物質11.細胞的生活靠的是細胞各種結構的分工協作。請你將細胞中的下列結構與相應的功能用線連接起來。a.細胞膜A.動力車間b.葉綠體B.控制物質進出c.線粒體C.遺傳信息庫d.細胞核D.使光能變成化學能12.人體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A.水B.電能C.食物D.陽光13.在洋蔥根尖生長點內,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結構是()A.葉綠體B.線粒體C.細胞核D.以上三者均是14.生物的遺傳信息庫是指()A.細胞壁D.細胞核C.細胞質D.細胞膜15.線粒體存在于()中。A.動、植物細胞B.植物細胞C.動物細胞D.植物根細胞16.能夠把細胞中的有機物分解,同時釋放出能量供給細胞利用的結構是()A.細胞膜B.細胞核C.線粒體D.葉綠體17.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中,儲存的能量屬于()A.光能B.化學能C.電能D.熱能18.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細胞的控制中心是()A.線粒體B.液泡C.細胞質D.細胞核19.用一根玻璃針將一個變形蟲(注:變形蟲的身體就是—個細胞)切為兩半,有核的一半能繼續(xù)存活.無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將一個變形蟲的核取出.無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單獨的細胞核則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個細胞核,這個變形蟲能生活正常。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1)_________在細胞產生后代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2)正常細胞的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是_________。(3)從上述實例可知,細胞能正常完成多項生命活動必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20.醫(yī)生給低血糖病人在靜脈內注射5%的葡萄糖,其主要目的是()A.供給全面營養(yǎng)B.供給水分C.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D.供給能量21.我們日常所說的“血緣關系”,其中的“血”,實際上是把它當作下列哪一項使用()A.血液B.血漿C.血細胞D.遺傳物質22.生物學家得到一些細胞的碎片,這些碎片可以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這些碎片是()A.葉綠體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水電工程招投標代理服務合同
- 2025年帶燈座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制作度服務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綠色建筑項目施工資料審核承包合同范本
- 車輛出質抵押合同范本
- 個人股東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三相中頻電源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臨建混凝土勞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程合同風險預警與防控策略
- 加工彈簧合同范本
-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 2022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市政工程設施養(yǎng)護維修估算指標
- 課堂嵌入式評價及其應用
- 《管理學基礎》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短視頻:策劃+拍攝+制作+運營課件(完整版)
- 基金會財務報表審計指引
- 藍色卡通風好書推薦教育PPT模板
- 2022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畢業(yè)設計46
- 智能化系統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