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醫(yī)技類-臨床醫(yī)學檢驗臨床血液(正高)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卷I一.綜合考核題庫(共50題)1.T淋巴細胞介導的超敏反應結果可以是()A、肉芽腫形成B、皮膚局部紅腫硬結C、移植排斥反應D、剝脫性皮炎E、肺結核空洞形成2.下列哪些指標支持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診斷A、MCV>85(fl)B、MCV<80(fl)C、MCH31(pg)E、MCHC<320g/L3.患兒男,9歲。因“間斷發(fā)熱伴咽痛1周”入院。體檢:左、右側頸部均可觸及4cm×4cm大小淋巴結,略有壓痛,可移動,其余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咽紅,雙側扁桃體Ⅱ度腫大,可見較多白色分泌物附著。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血細胞分析:白細胞16.0×10/L,中性粒細胞0.18,淋巴細胞0.65,單核細胞0.17,血紅蛋白113g/L,血小板165×10/L。應考慮診斷的疾病是A、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B、化膿性扁桃體炎C、上呼吸道感染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急性上呼吸道感染F、惡性組織細胞病G、脾功能亢進4.下列何種核型的AML對治療反應良好,緩解期較長()A、t(4;11)B、t(8;21)C、t(9;22)D、t(8;14)E、t(15;17)5.患者男性,61歲。全身乏力、體重減輕3月余。體檢:肝臟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壓痛。外周血象檢查:Hb96g/L,WBC66.5×10/L,PLT320×10/L,中性中幼粒細胞11%,中性晚幼粒細胞16%,中性桿狀核細胞24%,中性分葉核細胞31%,嗜酸性粒細胞5%,嗜堿性粒細胞5%,淋巴細胞8%。該患者可能診斷考慮的疾病有A、急性感染B、類白血病反應C、惡性腫瘤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E、急性粒細胞白血病F、再生障礙性貧血6.能夠反映血管壁內(nèi)皮細胞功能的指標是A、6-酮-PGF1αB、STGTC、去甲基-6-酮-PGF1αD、內(nèi)皮素(ET)E、血栓調(diào)節(jié)蛋白(TM)7.對造血起負調(diào)控作用的生長因子有()A、干擾素B、集落生長因子C、轉(zhuǎn)化生長因子D、腫瘤壞死因子E、胰島素類生長因子8.可出現(xiàn)BCR/ABL融合基因的疾病有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C、MDS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E、急性紅白血病9.低倍鏡觀察骨髓象,下列哪些說法正確A、觀察涂片染色情況B、對巨核細胞進行計數(shù)和分類C、判斷分裂象細胞的多少D、觀察各種的細胞形態(tài)特點E、觀察涂片中是否存在胞體大、成堆的異常細胞10.男性,65歲,手腳麻木伴頭暈三個月,并時常有鼻出血。體檢: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檢驗:血紅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數(shù)11OO×10/L,白細胞數(shù)21.6×10/L,以中性分葉核為主,NAP積分增高。首先考慮是下列哪一種疾病。()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B、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C、繼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D、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骨髓增生性疾病11.POEMS綜合征是指哪幾種癥狀同時發(fā)生A、多發(fā)性神經(jīng)病變B、器官腫大C、內(nèi)分泌病D、皮膚改變E、單株免疫球蛋白血癥12.血漿和血小板內(nèi)的P選擇素含量增高見于A、血小板巨大綜合征B、血小板減少癥C、急性心肌梗死D、腦血栓E、肺梗死13.患兒男,7歲。發(fā)熱2天伴皮膚紫癜。查體:T39.1℃,肝肋下2.5cm、脾肋下4cm,頸部淋巴結可觸及。該患兒要考慮可能的疾病有A、敗血癥B、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過敏性紫癜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F、再生障礙性貧血14.出血時間延長,可見于下列哪種疾病()A、血友病AB、血管性血友病C、單純性紫癜D、血小板無力癥E、XⅢ缺乏癥15.患者男性,48歲,乏力、體重減輕4月余。體檢:脾肋下5指,肝臟肋下2指,胸骨有壓痛。血象:Hb78g/L,WBC35.2×10/L,PLT196×10/L,中性中幼粒細胞11%、中性晚幼粒細胞17%、中性桿狀核細胞23%、中性分葉核細胞34%、嗜酸性粒細胞5%、嗜堿性粒細胞4%,淋巴細胞6%。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陽性率明顯減低。本病最可能的診斷()A、類白血病反應B、急性感染C、惡性腫瘤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E、急性粒細胞白血病16.下列組合哪項正確()A、缺失——delB、倒位——InvC、重復——dupD、易位——t(A;B)E、等臂染色體——I17.多發(fā)性骨髓瘤容易引起感染是由于A、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B、血黏度增高C、中性粒細胞減少D、血鈣增高E、化療藥物的應用18.某男,40歲,頭暈乏力一年半,加重伴皮膚黃染1個月;檢驗結果:血紅蛋白55g/L,白細胞3.0×10/L,血小板53×10/L,網(wǎng)織紅細胞18%;蔗糖溶血試驗陽性,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原陽性,尿含鐵血黃素陽性,血清鐵蛋白12.9μg/L;骨髓檢查示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45%,中幼、晚幼紅細胞為主。本病最有可能的診斷是A、缺鐵性貧血B、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C、PNH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E、PK缺乏癥19.常用的血液分子生物學技術可包括下列哪幾種()A、膜片鉗技術B、基因芯片技術C、Southern雜交技術D、核酸原位雜交技術E、熒光實時Q-PCR技術20.男性,45歲,確診慢性肝病10年,反復齒齦出血,鼻出血及皮膚紫癜半年住院。體檢:面色灰暗,可見肝掌及蜘蛛痣,皮膚散在瘀點,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癥(-)下列哪項凝血檢查一般最早出現(xiàn)異常A、PTB、CTC、APTTD、凝血酶凝固時間E、凝血酶原消耗時間21.如圖所示的異常紅細胞增多可見于()A、α地中海貧血B、β地中海貧血C、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D、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E、PNH22.下列哪些描述符合紅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特點A、胞體圓形或類圓形B、胞核圓形,居中C、胞質(zhì)顏色的變化規(guī)律為:深藍色→藍灰色→灰紅色→淡紅色D、胞質(zhì)中可有顆粒E、原始到成熟胞體由小到大演變23.下列哪些試驗有助于PNH的確診()A、尿含鐵血黃素試驗B、蔗糖溶血試驗C、酸溶血試驗D、蛇毒因子溶血試驗E、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24.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Hb電泳結果是()A、HbA增加B、HbH出現(xiàn)C、HbF增加D、HbA可增加,或降低,或正常E、HbA明顯減少或消失25.血小板在止、凝血過程中的作用有A、黏附作用B、凝聚作用C、與FⅩa、Ca、FⅤa形成凝血活酶D、與FⅨa、Ca、FⅧa組成復合物激活FXE、血塊收縮作用26.臨床血液學和血液學檢驗的研究對象主要是A、造血組織和血液的基礎理論B、造血組織和血液的臨床疾病C、造血組織和血液疾病的實驗診斷D、造血組織和血液的生理、生化E、造血組織和血液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27.下列哪項不符合α-醋酸萘酚脂酶染色A、少數(shù)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單核系細胞呈陽性,陽性反應不能被NAF抑制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粒細胞陰性或陽性,陽性反應不被NAF抑制C、正常情況下,幼紅細胞大多數(shù)陰性,少數(shù)呈弱陽性D、正常情況下,淋巴細胞系統(tǒng)多數(shù)陰性,少數(shù)弱陽性,陽性反應不能被氟化鈉抑制E、正常情況下,巨核細胞和血小板呈陰性28.哪些貧血屬于小細胞性貧血()A、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B、缺鐵性貧血C、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D、再生障礙性貧血E、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29.G-6-PD酶缺陷可見于下列哪些疾病A、藥物誘發(fā)溶血性貧血B、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C、蠶豆病D、先天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E、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30.男性,54歲,因發(fā)現(xiàn)左側肩胛區(qū)包塊伴胸背部疼痛3個月就診,查體:肝脾不大,血常規(guī)未見異常。胸X線片見肋骨、肩胛骨、胸椎多處溶骨性破壞。血清蛋白電泳出現(xiàn)窄底高峰,尿蛋白(+++)。局部包塊活檢后發(fā)現(xiàn)原始漿細胞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下一步需要的檢查是A、肝功能B、骨髓檢查C、磁共振D、腰椎MRIE、B超31.能夠反映血管壁內(nèi)皮細胞功能的檢查是()A、6-酮-PGFB、STGTC、去甲基-6-酮-PGFD、內(nèi)皮素(ET)E、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32.骨髓取材滿意的指標為A、抽吸骨髓液時患者有特殊的痛感B、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C、顯微鏡下涂片有骨髓特有的細胞,如巨核細胞、漿細胞、網(wǎng)狀細胞等D、骨髓中中性桿狀核粒細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比值E、骨髓成熟細胞︰幼稚細胞>3︰533.AhematopoieticstemcellisdefinedasA、acellwithextensiveself-renewalandproliferativepotentialB、.acellonlytoproducedauctorcellswithidenticalcharacteristicsC、.acellwiththecapaatytodifferentiateintotheprogenitarsofallthebloodcelllineagesD、acellwiththecapacitytoproducesomehematopoieticgrowthfactorssuchasSCF,GM-CSFsetalE、.acellwiththecapaatytoexpresssomespecificsurfaceantigenssuchasCD3434.血管內(nèi)皮細胞釋放的促凝物質(zhì)A、vWFB、血小板活化因子(PAF)C、TFD、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E、TFPI35.屬于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疾病有A、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B、PNHC、冷凝集素綜合征D、新生兒溶血癥E、藥物誘導的免疫性溶血性貧血36.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可呈陽性的有()A、單核細胞B、淋巴細胞C、早幼粒細胞D、晚幼紅細胞E、吞噬細胞37.正常情況下,血液在血管內(nèi)不發(fā)生凝固的主要原因是()A、纖溶活性增強B、血管內(nèi)膜光滑完整C、纖溶系統(tǒng)作用D、有抗凝物質(zhì)存在E、血液流動快38.引起細胞外鐵明顯增加而鐵粒幼紅細胞可減少的疾病是A、感染B、肝硬化C、多次輸血后D、白血病E、慢性腎炎39.在抗栓治療時常用的抗凝治療藥物有()A、肝素B、低相對分子質(zhì)量肝素C、華法林D、阿司匹林E、噻氯吡啶40.關于POX染色下述哪些說法正確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常陽性或陰性B、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呈強陽性C、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呈陰性或弱陽性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呈陰性E、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呈陰性41.流式細胞術可用于下列哪些項目檢測()A、細胞分選B、血小板病診斷C、白血病免疫分型D、凝血因子活性測定E、造血干/祖細胞計數(shù)42.患者女,40歲,發(fā)熱1周,意識淡漠1d入院。查體:體溫40℃,球結膜及前臂皮膚有片狀出血,BP80/50mmHg(10.6/6.7kPa),HR140次/min。實驗室檢查:Hb90g/L,WBC21×10/L,血小板52×10/L,血培養(yǎng)大腸桿菌生長,F(xiàn)g2.0g/L,PT15s(對照11s),診斷為大腸桿菌膿毒癥,并發(fā)DIC可能。為確診是否有DIC,需要進行的檢查是A、APTTB、凝血酶凝結時間(TCT)C、3P試驗D、FDP測定E、PTF、D-二聚體測定G、血小板計數(shù)H、Bβ15-42肽測定I、F1+2測定J、血漿蝰蛇毒時間43.下列哪種疾病可引起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SLEB、Evans綜合征C、DICD、高血壓E、惡性淋巴瘤44.目前"凝血常規(guī)"檢驗項目主要包括A、APTTB、vWF:Ag測定C、PTD、TTE、Fg定量測定45.某患者血涂片見圖1,骨髓涂片見圖2,該患者可能為()A、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B、巨幼細胞貧血C、陣發(fā)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癥D、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E、鐵粒幼細胞貧血46.符合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特點的是A、骨髓比外周血中有更多的異常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比例增加或正常C、原始淋巴細胞增多D、單核細胞常增多E、異型淋巴細胞>10%47.患者,男性,35歲,入院時呈半昏迷狀態(tài)。體檢:鞏膜黃染,肝肋下2cm,穿刺部位滲血不止。檢驗:血小板58×10/L;A/G為0.92,ALT681U;APTT90s(對照45s);PT28s(對照13s);TT35s(對照18s);BPC8×10/L;血漿D-二聚體陽性(膠乳凝集法)。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A、原發(fā)性纖溶亢進B、血友病C、血管性血友病D、DICE、ITP48.評價檢驗結果的常用指標主要是A、靈敏性B、特異性C、ROC曲線D、準確度E、Cutoff值49.關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A、臨床上常見靜脈血栓形成B、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紅細胞膜缺陷所致的溶血C、外周血小球形紅細胞大于10%D、滲透脆性增加:于5.2~7.2g/L的低滲鹽水開始溶解,4.0g/L完全溶解E、應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所致繼發(fā)性球形細胞增多癥相鑒別50.如圖所示的異常紅細胞可見于哪些疾病()A、再障B、巨幼細胞貧血C、骨髓纖維化D、鉛中毒E、缺鐵性貧血卷II一.綜合考核題庫(共50題)1.正常成人紅細胞中Hb不包括()A、HbAB、HbAC、HbHD、HbFE、HbBarts2.關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是一種白血病組織在造血組織中無限增殖所致的惡性血液病B、其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主要見于中老年人C、其易并發(f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D、很少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及睪丸白血病等并發(fā)癥E、其化療后完全緩解率較高3.下列正常細胞中,哪些胞質(zhì)中可有空泡A、有核紅細胞B、粒細胞C、單核細胞D、漿細胞E、肥大細胞4.彌漫性肝病常發(fā)生出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VitK常常很少或根本無糾正效果B、常有血小板質(zhì)量或數(shù)量上的缺陷C、ELT??s短D、VitK依賴性凝血因子濃縮物治療有效E、FⅧ/C一般降低5.溶血性貧血時紅細胞中??梢夾、豪焦小體B、棒狀小體C、Auer小體D、卡-波環(huán)E、中毒顆粒6.常用于血友病鑒別診斷的排除試驗有()A、FⅧ∶CB、FⅨ∶CC、BTD、vWF∶AgE、復鈣交又試驗7.繼發(fā)性脾功能亢進多見于下列哪些疾病()A、感染性疾病B、免疫性疾病C、瘀血性疾病D、血液系統(tǒng)疾病E、類脂質(zhì)沉積類疾病8.血細胞分化是指A、分化過程是可逆的B、分裂后產(chǎn)生新的子細胞在生物學性狀上產(chǎn)生了新的特點C、通過特定基因的表達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質(zhì)D、血細胞失去某些潛能,轉(zhuǎn)變?yōu)榫哂行鹿δ芗毎倪^程E、分化后的新細胞與原來的細胞有了質(zhì)的不同9.PAgT試驗質(zhì)量保證要求A、選用枸櫞酸鹽抗凝劑B、選用EDTA抗凝劑C、采血順利,避免產(chǎn)生氣泡D、試驗前十天必須停用抑制血小板藥物E、注意誘聚劑的質(zhì)量和濃度10.下列哪些因素可以使紅細胞變形性下降A、紅細胞膜蛋白異常B、形成變性珠蛋白小體C、紅細胞膜磷脂減少D、維生素B缺乏E、Fe缺乏11.患者女,57歲?;继悄虿?0年,高熱1周前來就診。實驗室檢查:Hb106g/L,PLT412×10/L,WBC38×10/L,中性中幼粒細胞0.10,中性晚幼粒細胞0.15,中性桿狀核粒細胞0.15,中性分葉核粒細胞0.34,嗜酸粒細胞0.01,嗜堿粒細胞0.01,淋巴細胞0.20,單核細胞0.04,成熟中性粒細胞可見中毒顆粒和空泡。診斷考慮的疾病有A、惡性腫瘤B、類白血病反應C、脾功能亢進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E、骨髓纖維化F、淋巴瘤G、急性粒細胞白血病H、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12.G-6-PD缺乏的篩檢試驗是A、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B、熒光斑點試驗C、Heinz小體生成試驗D、G-6-PD定量檢測E、紅細胞自身溶血試驗13.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征有A、原始單核細胞增多B、血清溶菌酶降低C、牙齦腫脹口腔潰瘍最顯著D、皮膚黏膜浸潤較多見E、不易發(fā)生腎功能損害14.急性白血病預后不良的因素包括A、年齡>60歲B、WBC>50×10/LC、伴有多系病態(tài)造血的AMLD、PLT<100×10/LE、有明顯臟器浸潤15.關于粒/紅比值錯誤的是()A、正常人約為2~4:1或3:1B、增生性貧血時粒/紅減低C、再生障礙性貧血時粒/紅減低D、各種類型白血病時粒/紅均增高E、各階段粒系百分數(shù)總和與各階段幼紅細胞百分數(shù)總和之比16.關于血栓前狀態(tài)的血液有形成分和無形成分的生化學和流變學發(fā)生的變化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血管內(nèi)皮細胞壞死B、血小板和白細胞被激活或功能亢進C、凝血因子含量減低或活性減弱D、血液凝固調(diào)節(jié)蛋白含量減少或結構異常E、纖溶成分含量減低或活性減弱17.以下細胞化學染色哪項可用于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診斷A、過氧化物酶染色B、特異性酯酶染色C、非特異性酯酶染色D、過碘酸-雪夫反應E、鐵染色18.下列哪些不是急性再障的血象表現(xiàn)()A、正常細胞性貧血B、網(wǎng)織紅細胞>2%C、血紅蛋白下降緩慢D、血小板<10×10/LE、中性粒細胞<0.5×10/L19.血管內(nèi)溶血的特點包括()A、脾臟不一定腫大B、血紅蛋白尿C、血紅蛋白血癥D、血清結合珠蛋白升高E、寒戰(zhàn)、高熱、腰背酸痛20.纖溶酶原(PLG)是()A、肝臟合成的一種單鏈糖蛋白B、以無活性的酶原形成存在C、參與分解FⅡ、Ⅴ、ⅧD、其血漿濃度為200mg/LE、與AT形成復合物21.有關多發(fā)性骨髓瘤,哪項正確A、血清蛋白電泳均可見單株峰球蛋白B、IgG型最常見C、血清堿性磷酸酶增高D、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輕鏈從尿中排出產(chǎn)生E、均可見骨破壞22.骨髓病性貧血可繼發(fā)于A、腫瘤骨轉(zhuǎn)移B、骨髓纖維化C、骨髓有破壞性抗體D、骨髓紅系成熟障礙E、EPO生成減少23.造血干細胞的特征是()A、自我更新B、定向分化C、對稱分裂D、多向分化E、不均一性24.男性,35歲,發(fā)熱1周伴鼻出血,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瘀斑,血紅蛋白15g/L,白細胞為1.5×10/L,血小板為150×10/L。骨髓檢查顯示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與幼稚細胞占85%,POX強陽性,染色體檢查有t(15;17)。本例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其臨床分型為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急性髓系白血病M1型C、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D、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E、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25.男性,54歲,因舉重物時突感腰部劇烈疼痛就診,查體:肝脾不大,血常規(guī)HGB100g/L,血小板和白細胞未見異常。肝功球蛋白152g/L,免疫蛋白提示IgA35g/L。X線片提示肋骨、胸椎多發(fā)性溶骨性破壞,腰椎壓縮性骨折?;颊咦羁赡茉\斷是A、急性白血病B、多發(fā)性骨髓瘤C、骨髓轉(zhuǎn)移癌D、類風濕關節(jié)炎E、淋巴瘤26.女性,35歲,左上腹脹伴納差,消瘦乏力兩個月。有輕度貧血貌,胸骨輕度壓痛,脾臍下4cm。白細胞250×10/L,分類中有較多中晚幼粒細胞。骨髓檢查符合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變。若疑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最可靠的檢查是A、血常規(guī)B、NAP積分C、骨髓檢查D、肝睥B超E、BCR/ABL融合基因27.患者男性,59歲。有高血壓病史5年,否認其他疾病史。于晚餐后4小時突發(fā)胸悶、惡心、嘔吐胃內(nèi)容物,伴上腹疼痛,到急診室就診。體檢:BP80/50mmHg,T37.4℃,HR56次/分,上腹部輕度肌緊張伴壓痛。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A、心絞痛B、心肌梗死C、急性心肌炎D、急性胰腺炎E、急性肺動脈栓塞F、急性腦梗死28.患者男,55歲,乏力、消瘦3年。實驗室檢查:WBC3.02×10/L,Hb64g/L,PLT45×10/L,骨髓檢查原粒細胞(Ⅰ型+Ⅱ型)0.08,粒、紅、巨三系細胞均有病態(tài)造血,形態(tài)學診斷MDS-RAEB。病態(tài)造血的是A、幼紅細胞巨幼樣變B、幼紅細胞核形不規(guī)則、核出芽、核碎裂C、幼粒細胞核漿發(fā)育不平行D、中性顆粒減少或缺如E、幼粒細胞巨型變F、小巨核細胞G、巨核細胞胞質(zhì)顆粒減少29.多發(fā)性骨髓瘤骨骼受累的臨床表現(xiàn)有A、骨硬化B、早期可無骨骼X線所見C、溶骨性損害D、骨質(zhì)疏松E、病理性骨折30.下列哪項符合血管的生理作用A、參與一期止血B、激活血小板C、促凝作用D、抗血栓E、不參與凝血的調(diào)節(jié)31.下列哪種疾病臨床上不同時存在貧血及脾腫大A、缺鐵性貧血B、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再生障礙性貧血D、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E、G-6-PD缺乏癥32.患者男,65歲,因乏力、咳嗽、流涕5d就診。查體:貧血貌,雙下肢皮膚有少量陳舊性出血點,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規(guī):WBC2.77×10/L,Hb83g/L,PLT21×10/L,血涂片鏡檢觀察,未發(fā)現(xiàn)原始及幼稚細胞,可見有核紅細胞,紅細胞大小不勻,可見到巨大紅細胞。為明確診斷,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檢查。有關骨髓穿刺技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臨床上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脛骨、肋骨等B、骨髓穿刺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嚴防骨髓感染C、制備骨髓涂片時,抽取的骨髓液量一般為0.6mlD、載玻片應保持清潔干燥、中性、無油膩E、使用載玻片時只能手持載玻片邊緣,切勿觸及載玻片表面F、若骨髓液細胞成分多,骨髓黏稠,制片時則應取較大角度,速度相對較快G、骨髓涂片6~10張為宜,并要求取外周血涂片同時送檢33.正常骨髓象,下列哪項正確A、原紅<2%B、原粒<2%C、早幼紅<10%D、早幼粒<5%E、淋巴細胞20%~25%34.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A、骨髓增生極度活躍B、原粒+早幼粒占骨髓有核細胞的50%~60%C、有核紅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的20%左右D、原淋巴+幼淋巴占骨髓有核細胞的10%E、單核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的3%~8%35.AML-M7(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細胞中下列化學染色為陽性的有()A、POXB、PASC、SBBD、NANEE、ACP36.骨髓“干抽”可見于下述哪些情況()A、缺鐵性貧血B、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C、再生障礙性貧血D、真性紅細胞增多癥E、巨幼紅細胞性貧血37.關于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東南亞為高發(fā)區(qū)之一B、我國北方多見C、出現(xiàn)靶形紅細胞,嗜堿性點彩紅細胞D、遺傳性珠蛋白基因缺失E、紅細胞滲透脆性顯著降低38.關于溶血性貧血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血清間接膽紅素增加B、尿膽原增高C、血涂片可見幼稚紅細胞D、血清結合珠蛋白增加E、骨髓紅細胞系統(tǒng)增生39.關于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碎片X可與纖維蛋白原競爭凝血酶B、碎片E可以抑制凝血活酶的生成C、碎片X可與FM形成復合物,阻止FM的交聯(lián)D、碎片Y和D可抑制纖維蛋白單體的聚合E、所有碎片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釋放反應40.有關纖維蛋白原的降解產(chǎn)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Dimer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降解產(chǎn)物B、纖維蛋白單體可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見的絮狀物C、FDP各碎片仍具有與纖維蛋白(原)相同的抗原性D、D-Dimer是原發(fā)性纖溶的有效指標E、FDP、D-Dimer是診斷DIC的重要指標41.醋酸AS-D萘酚醋酶(AS-DNAE)染色多呈陽性的是A、早幼粒細胞B、中性桿狀核粒細胞C、幼單核細胞D、淋巴細胞E、原始粒細胞42.下列哪項不符合正常血細胞的PAS反應A、原始粒細胞均陽性,早幼粒細胞以后階段陽性逐漸增強B、少數(shù)正常有核紅細胞呈陽性反應C、大多數(shù)正常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D、嗜酸性顆粒呈陽性,嗜堿性顆粒呈陰性E、巨噬細胞和漿細胞呈陰性43.關于再障的診斷標準,下列正確的是()A、全血細胞減少,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B、可有肝脾腫大C、骨髓至少1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做骨髓活檢等檢查)D、能除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E、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有效44.受檢血漿的凝血酶時間延長,可被甲苯胺藍糾正,表明A、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B、凝血因子Ⅱ、Ⅴ、Ⅶ缺乏C、有FDP或異常纖維蛋白原存在D、有肝素存在E、有類肝素物質(zhì)存在45.血小板計數(shù)常用的方法有A、免疫比濁法B、發(fā)光法C、顯微鏡計數(shù)法D、電阻法E、激光法46.粒細胞增生、分化、成熟和釋放入外周血的過程分為A、增生池B、成熟池C、貯存池D、循環(huán)池E、邊緣池47.下列哪些指標支持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診斷()A、MCV65flB、MCV88flC、MCH22pgD、MCH31pgE、MCHC0.2848.下列哪種蛋白質(zhì)屬于纖溶抑制物A、PLGB、PLC、凝血酶D、α-抗纖溶酶(α-AP)E、α-巨球蛋白(α-MG)49.下列哪項是血栓前狀態(tài)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標志物()A、β-TGB、t-PAC、PAID、P-選擇素E、TM50.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征有()A、多見于兒童與年輕人B、肝脾淋巴結腫大C、易發(fā)生DICD、牙齦腫脹、口腔潰瘍最顯著E、皮膚粘膜浸潤較多見卷III一.綜合考核題庫(共50題)1.關于多發(fā)性骨髓瘤的預后敘述正確的是A、完全緩解三年左右,骨髓瘤細胞可急速擴增,病情惡化B、可發(fā)展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C、可轉(zhuǎn)化為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D、可發(fā)展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E、可逐漸出現(xiàn)骨髓衰竭2.診斷ITP時,一般用下列哪項指標A、血小板計數(shù)B、血小板平均體積C、骨髓涂片檢查D、血小板壽命測定E、血小板抗體檢查3.抗凝血酶能滅活的因子包括A、FVaB、FⅡaC、FⅧaD、FⅩaE、Fg4.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的病理生理特點A、血小板聚集B、病理性凝血酶生成C、纖維蛋白在微血管內(nèi)沉積D、微血栓形成E、原發(fā)性纖溶亢進5.紅細胞膜的功能包括哪些()A、維持紅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和變形性B、參與紅細胞內(nèi)外物質(zhì)的運輸C、與免疫復合物的清除有關D、調(diào)節(jié)補體的活性E、具有抗原性6.APTT和PT都延長多見于()A、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B、外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C、共同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D、血液循環(huán)中存在抗凝物質(zhì)E、各種血栓與止血改變處于代償階段7.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的物質(zhì)A、HBGFB、ADPC、TGF-αD、TGF-βE、PDGF8.骨髓損傷使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主要機制有A、藥物引起的損傷B、化學毒物及放射線C、免疫因素D、異常細胞浸潤骨髓E、細胞成熟障礙--無效造血9.關于巨幼細胞性貧血的鑒別診斷,正確的是A、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B、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肝脾疾病等C、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可以血清維生素Bl2水平測定相鑒別D、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E、溶血性貧血10.EPO的造血作用主要包括A、刺激造血干細胞向紅系方向發(fā)展B、促進幼紅細胞分化成熟C、促進幼紅細胞形成血紅蛋白D、減少紅系祖細胞凋亡的比例E、增強紅細胞的壽命11.外周血涂片觀察成熟紅細胞形態(tài)對下列哪些疾病有診斷意義()A、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B、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C、再生障礙性貧血D、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E、G-6-PD缺乏癥12.具有下列哪些染色體核型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預后較好A、t(8;21)(q22;q22)B、t(9;22)(q34;q11)C、inv(16)(p13.1;q22)D、t(15;17)(q22;q12)E、t/del(11)(q23)13.下列有關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陳述,哪些是正確的A、這些患者的帶狀皰疹患病率類似于霍奇金淋巴瘤或其他類型的惡性淋巴瘤病者的發(fā)病率B、這些患者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受損C、對細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D、除帶狀皰疹外,對其他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常高于正常人E、這些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14.骨髓有核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時,下列哪些細胞不在計數(shù)和分類范疇A、成骨細胞B、桿狀核粒細胞C、脂肪細胞D、分葉核粒細胞E、淋巴細胞15.患者男,67歲,因頭痛、頭暈、乏力、心悸、四肢發(fā)麻、身體不適就診。查體:面色深紅,略發(fā)紺,口唇及黏膜紫紅,下肢腫脹并發(fā)現(xiàn)有發(fā)紺,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見異常。血常規(guī)檢查紅細胞7.20×10/L,血紅蛋白227g/L,白細胞計數(shù)18.2×10/L,血小板623×10/L。骨髓穿刺:干抽現(xiàn)象,深紅色。此患者可能的診斷是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B、骨髓纖維化C、真性紅細胞增多癥D、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E、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F、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6.關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血清中的抗體,正確的是A、抗病毒殼抗原IgG抗體出現(xiàn)在開始表現(xiàn)臨床癥狀時,并持續(xù)終身B、抗病毒殼抗原IgM抗體首先出現(xiàn),4~8周內(nèi)消失C、抗單核細胞的抗體于起病早期出現(xiàn),8~12周內(nèi)消失D、抗單核細胞的抗體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特異性抗體E、本病患者血清中的嗜異性凝集抗體可被牛紅細胞吸附而不被豚鼠腎吸附17.有關慢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老年人發(fā)病率高B、淋巴結、肝、脾腫大C、可并發(f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D、骨髓涂片中淋巴細胞>10%E、以上都不是18.T祖淋巴細胞的表型有()A、CD34B、TDTC、CD10D、CD7E、CD819.癌基因活化的途徑包括A、染色體重排B、點突變C、基因轉(zhuǎn)錄活性增加D、染色體DNA降解E、RNA/蛋白質(zhì)大分子合成20.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加速期可大量出現(xiàn)哪些細胞A、原粒細胞B、原淋巴細胞C、原單核細胞D、早幼粒細胞E、中幼粒細胞21.正常情況下粒細胞胞質(zhì)中的特異性顆粒包括下列哪些A、嗜酸性顆粒B、中性顆粒C、嗜天青顆粒D、中毒顆粒E、嗜堿性顆粒22.粒細胞減少癥的病因包括A、骨髓損傷B、循環(huán)粒細胞分布異常C、需求增加,消耗加速D、家族或遺傳因素E、中性粒細胞功能缺陷23.哪些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常明顯增加()A、缺鐵性貧血B、再生障礙危象C、溶血性貧血D、失血性貧血E、巨幼細胞性貧血24.男性,35歲,貧血已半年,經(jīng)各種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淺表淋巴結未及。血象:RBC2.30×10/L,Hb70g/L,WBC3.5×10/L,白細胞分類可見幼稚粒細胞為3%,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粒細胞為3%,早幼粒為4%,紅系有巨幼樣變,可見小巨核細胞。骨髓鐵染色,細胞外鐵為(+++),鐵粒幼細胞為47%,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為19%。本病最可能的診斷為()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B、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C、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D、缺鐵性貧血E、巨幼細胞性貧血25.下列哪些疾病表現(xiàn)出PAdT減低A、血管性血友病B、肝硬化C、巨大血小板綜合征D、糖尿病E、血栓性疾病26.變性珠蛋白小體生成試驗陽性見于A、PNHB、PK酶缺乏C、HbS病D、G-6-PD酶缺陷E、不穩(wěn)定血紅蛋白病27.流式細胞儀可以檢測()A、白細胞DNA含量B、白細胞吞噬能力C、白細胞表面抗原D、白細胞趨化性E、白細胞抗體28.男性,13歲,反復發(fā)熱,深黃色尿2年。體檢:鞏膜輕度黃染,脾肋下2.5cm。檢驗:血紅蛋白90g/L。網(wǎng)織紅細胞12%;血涂片顯示紅細胞呈小球形,中央蒼白區(qū)消失;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原強陽性?;颊呖赡転橄铝心姆N疾病()A、肝炎B、缺鐵性貧血C、鐵粒幼細胞貧血D、再生障礙性貧血E、溶血性貧血29.屬于成熟B細胞腫瘤(WHO分類,2008)的是A、Sezary綜合征B、脾邊緣帶淋巴瘤C、多毛細胞白血病D、淋巴漿細胞淋巴瘤E、蕈樣霉菌病30.骨髓穿刺發(fā)生“干抽”常見于A、骨髓纖維化B、白血病C、再生障礙性貧血D、多發(fā)性骨髓瘤E、骨髓轉(zhuǎn)移癌31.下列哪些酶參加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謝A、激肽釋放酶B、環(huán)氧化酶C、血栓素合成酶D、磷酯酶AE、磷酯酶C32.目前“凝血常規(guī)”檢驗項目主要包括()A、APTT試驗B、vWF∶Ag測定C、PTD、TTE、Fg定量測定33.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進行血象檢查可出現(xiàn)A、血沉正常B、血小板減少C、血沉顯著增快D、貧血E、發(fā)現(xiàn)骨髓瘤細胞34.下列細胞化學染色臨床意義大致相同的是A、過氧化物酶(POX)染色B、蘇丹黑(SBB)染色C、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染色D、酸性磷酸酶(ACP)染色E、氯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CE)染色35.下列FAB分型中,正確的是()A、AML-M1: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系標記,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B、AML-M3:骨髓中異常早幼粒細胞≥30%(非紅系細胞),胞內(nèi)常有成束的Auer小體C、AML-M2:骨髓中原始粒細胞占30%~89%(非紅系細胞),單核細胞>20%D、AML-M4是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的一種以原始和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原、幼單核+單核細胞≥20%(非紅系細胞)E、AML-M6:骨髓中紅細胞系>50%,且常有形態(tài)學異常,骨髓非紅細胞系原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Ⅰ+Ⅱ>30%36.關于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描述正確的是A、慢淋絕大多數(shù)為T細胞性B、為一種功能不全的淋巴細胞增生C、本病主要發(fā)生于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D、全身淋巴結進行性腫大為較突出的體征E、出血是常見的死亡原因37.某男,出現(xiàn)右膝關節(jié)血腫。實驗室檢測結果:PT14.6s,APTT150s、FIB2.9g/L,加正常血漿糾正后測定PT為14.0s(對照13.0s)、APTT為46.0s(對照30.0s)。FⅧ∶C為110%,F(xiàn)Ⅸ∶C為5%。該病人初步診斷為()A、vWDB、血友病BC、遺傳性因子Ⅺ缺乏癥D、血友病AE、因子Ⅷ的抑制物存在38.符合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診斷標準的是A、臨床上有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B、血象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并常有幼稚嗜酸性粒細胞C、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形態(tài)異常D、原粒細胞<5%E、除外其他原因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9.關于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一種單鏈糖蛋白B、主要由血管內(nèi)皮細胞合成和釋放C、單鏈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易被纖溶酶裂解形成雙鏈D、游離狀態(tài)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與纖溶酶原的親和力高E、屬于絲氨酸蛋白酶40.臨床上同時存在貧血及脾腫大的疾病是()A、缺鐵性貧血B、再生障礙性貧血C、巨幼紅細胞性貧血D、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E、G-6-PD缺乏癥41.血漿蛋白異常引起的出血傾向多見于A、牙齦B、鼻C、皮膚D、肢E、胃42.纖溶酶原激活物包括()A、t-PAB、u-PAC、SKD、凝血酶原E、PK43.對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診斷有意義的試驗是A、白細胞計數(shù)B、血小板計數(shù)C、出血時間D、纖維蛋白原定量E、血漿D-Dimer定量44.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包括A、碎片DB、碎片CC、碎片ED、碎片AE、碎片Y45.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1-ETO基因可見于A、M1B、M2C、M3D、M4E、M546.骨髓涂片低倍鏡觀察的內(nèi)容有A、觀察取材、制片、染色情況是否滿意B、判斷骨髓增生程度C、計數(shù)1.5cm×3.0cm面積中巨核細胞計數(shù)D、觀察有無特殊細胞E、分類200~500個有核細胞,仔細觀察形態(tài)特征47.下列哪些屬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A、血管收縮反應B、促凝物質(zhì)釋放反應C、激活血小板D、激活凝血途徑E、局部血液粘度下降48.急性再障骨髓象檢查非造血細胞比例增高,非造血細胞是指()A、淋巴細胞B、粒細胞C、巨核細胞D、漿細胞E、肥大細胞49.正常人血液在血管內(nèi)不發(fā)生凝固的主要原因A、正常的血流B、血管內(nèi)膜光滑完整C、纖溶系統(tǒng)作用D、有生理性抗凝物質(zhì)存在E、纖溶活性增強50.血管外溶血的特點不包括()A、脾腫大B、血紅蛋白血癥C、血漿結合珠蛋白升高D、貧血、黃疸E、血紅蛋白尿卷I參考答案一.綜合考核題庫1.正確答案:A,B,C,D,E2.正確答案:B,C,E3.正確答案:A,B,D為進行診斷應考慮進行的檢查包括A、外周血細胞顯微鏡分類B、EB病毒抗體檢測C、嗜異性凝集試驗D、血液細菌培養(yǎng)E、骨髓細胞學檢查F、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G、淋巴結穿刺細胞學檢查H、腹部超聲波檢查正確答案:A,B,C,D,E,G該患者若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需要進行鑒別的疾病包括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C、百日咳D、再生障礙性貧血E、淋巴瘤F、白喉G、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正確答案:A,B,C,E,F4.正確答案:B,E5.正確答案:B,D為明確診斷考慮做的檢查有A、骨髓細胞學檢查B、腹部超聲波檢查C、Ph染色體檢查D、CFU-GM集落培養(yǎng)E、血吸蟲檢查F、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正確答案:A,C,D,F該患者若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象檢查會出現(xiàn)的改變有A、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極度活躍B、粒紅比例明顯增高C、原始粒細胞>10%D、骨髓可發(fā)生輕度纖維化E、巨核細胞減少F、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正確答案:A,B,D,G,H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要點是類白血病反應A、有原發(fā)疾病B、粒細胞中毒性改變明顯C、外周血中性粒細胞>100×10/LD、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積分顯著增高E、骨髓細胞增生極度活躍F、無Ph染色體正確答案:A,B,D,F提示:該患者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后緩解出院。一年后患者因高熱、骨關節(jié)疼痛再次入院。外周血WBC126×10/L,PLT96×10/L,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為33%,嗜堿性粒細胞22%。此時應考慮的疾病是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B、感染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變D、骨髓纖維化E、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F、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3)型正確答案:C6.正確答案:A,C,D,E7.正確答案:A,C,D8.正確答案:A,B,D9.正確答案:A,B,E10.正確答案:D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A、血小板數(shù)增多B、血小板功能異常C、凝血因子合成減少D、鼻粘膜下血管畸形E、鼻粘膜炎癥正確答案:B該病臨床上易并發(fā)。()A、血栓形成B、溶血C、肺部感染D、骨骼破壞E、皮膚出血正確答案:A11.正確答案:A,B,C,D,E12.正確答案:C,D,E13.正確答案:A,B,D,E提示:血常規(guī)檢查:Hb78g/L,WBC34.2×10/L,N23%,L61%,M3%,還有一些儀器無法分類的細胞。為進一步診斷要考慮做的實驗室檢查有A、血培養(yǎng)B、骨髓細胞學檢查C、骨髓細胞化學染色D、腎功能檢查E、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F、CEA正確答案:A,B,C提示:患兒外周血涂片檢查,發(fā)現(xiàn)大量幼稚淋巴細胞,考慮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純汗撬杓毎麑W檢查可能發(fā)現(xiàn)的變化有A、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B、粒紅比例明顯倒置C、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30%D、可見副原始淋巴細胞或Rieder細胞E、籃細胞少見F、巨核細胞減少正確答案:A,C,D,F患兒骨髓細胞化學染色可發(fā)現(xiàn)的特點有A、過氧化物酶(POX)染色陽性B、蘇丹黑(SBB)染色陰性C、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陽性D、糖原(PAS)染色陽性E、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往往減低F、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細胞陽性,B細胞陰性正確答案:B,D,F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并發(f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向血病的診斷標準包括A、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癥狀和體征B、腦脊液壓力增高C、腦脊液白細胞>0.05×10/LD、腦脊液涂片見到白血病細胞E、腦脊液涂片見到Auer小體F、腦脊液蛋白>450mg/L正確答案:A,B,D,F14.正確答案:B,D15.正確答案:D確診本病的首選檢查是()A、骨髓象檢查B、腹部超聲波檢查C、BCR/ABL融合基因檢查D、電鏡超微結構檢查E、造血干細胞集落培養(yǎng)正確答案:C該病人骨髓象檢查不會出現(xiàn)下列何種情況()A、原始粒細胞12%B、粒紅比增高C、骨髓可發(fā)生輕度纖維化D、巨核細胞增多E、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增多正確答案:A病人治療后癥狀緩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熱,骨關節(jié)疼痛,再次入院。經(jīng)骨髓象檢查發(fā)現(xiàn)骨髓中原粒細胞為31%。此時應考慮下列何種疾病()A、骨髓纖維化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型)C、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D、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E、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變正確答案:E16.正確答案:A,B,C,D,E17.正確答案:A,C,E18.正確答案:C在詢問病史時,下列哪項最為重要A、有無服用藥物史B、有無電離輻射史C、有無消化道出血史D、有無膽石癥史E、有無醬油色尿發(fā)病史正確答案:E哪項輔助檢查最具確診價值A、骨髓鐵染色B、脆性試驗C、血清游離血紅蛋白測定D、Ham試驗E、Coombs試驗正確答案:D19.正確答案:B,C,D,E20.正確答案:A檢驗結果凝血酶原時間16s(對照12s)表示下列哪組凝血因子缺乏A、因子Ⅱ、因子Ⅶ、因子Ⅸ、因子ⅩB、因子、因子Ⅻ、因子Ⅺ、因子ⅧC、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ⅧD、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Ⅴ、因子ⅦE、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正確答案:E本例引起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DICB、原發(fā)性纖溶C、肝病D、vWDE、血友病正確答案:C21.正確答案:C,D22.正確答案:A,B,C23.正確答案:A,B,C,D24.正確答案:C,D,E25.正確答案:A,B,C,D,E26.正確答案:B,C27.正確答案:A,E28.正確答案:A,B,E29.正確答案:A,C30.正確答案:B骨髓中發(fā)現(xiàn)異常漿細胞0.54,最可能的診斷為A、急性白血病B、類風濕芙節(jié)炎C、骨髓轉(zhuǎn)移癌D、多發(fā)性骨髓瘤E、淋巴瘤正確答案:D可采用以下治療,除外A、干擾素B、美法侖C、維A酸D、帕米膦酸二鈉E、造血干細胞移植正確答案:C31.正確答案:A,C,D,E32.正確答案:A,B,C,D33.正確答案:A,C,E34.正確答案:A,B,C35.正確答案:C,D,E36.正確答案:A,B,C,D,E37.正確答案:B,C,D,E38.正確答案:A,B,E39.正確答案:A,B,C40.正確答案:A,B,C,D,E41.正確答案:A,B,C,E42.正確答案:A,B,C,D,E,F,G,H,I可用于與原發(fā)性纖溶鑒別的試驗是A、Bβ1~42肽測定B、F1+2測定C、SFMC測定D、D-二聚體測定E、APTT、PT測定F、3P試驗G、血小板計數(shù)H、血漿PLG含量和活性測定I、血漿Fg含量測定正確答案:A,B,C,D,F,G關于DI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DIC不是一種獨立的凝血障礙性疾病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繼發(fā)性纖溶亢進期3個階段不能截然分開C、臨床上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D、急性早期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是微血管廣泛血栓形成E、急性DIC如不及時搶救,預后嚴重正確答案:A,B,C,E43.正確答案:A,B,C,E44.正確答案:A,C,D,E45.正確答案:A,C,D46.正確答案:B,E47.正確答案:D關于該患者,錯誤的說法是()A、該DIC發(fā)生很可能是由肝病引起B(yǎng)、3P試驗一定陽性C、因子Ⅱ、Ⅴ、Ⅹ缺乏D、TT延長是由于低纖維蛋白血癥和/或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增多引起E、出血時間一定延長正確答案:B48.正確答案:A,B,D49.正確答案:B,C,D,E50.正確答案:B,C,D,E卷II參考答案一.綜合考核題庫1.正確答案:C,E2.正確答案:A,C,E3.正確答案:C,D4.正確答案:A,B,C,D5.正確答案:A,D6.正確答案:C,D,E7.正確答案:A,B,C,D8.正確答案:B,C,D,E9.正確答案:A,C,D,E10.正確答案:A,B,C11.正確答案:B,D為明確診斷需做的檢查有A、骨髓細胞學B、Ph染色體C、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D、腹部超聲波檢查E、免疫球蛋白測定F、BCR/ABL融合基因G、骨髓活檢正確答案:A,B,C,D,F,G該患者若是類白血病反應,其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要點是A、有原發(fā)疾病B、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積分顯著增高C、嗜酸及嗜堿性粒細胞增多D、無Auer小體E、無Ph染色體F、骨髓鐵染色正常G、硝基四氮唑藍試驗呈陽性反應H、維生素B水平常升高正確答案:A,B,E12.正確答案:A,B,C13.正確答案:A,C,D14.正確答案:A,B,C,E15.正確答案:C,D16.正確答案:B,D,E17.正確答案:A,B,C,D18.正確答案:B,D19.正確答案:A,B,C,E20.正確答案:A,B,D21.正確答案:B,D22.正確答案:A,B23.正確答案:A,D,E24.正確答案:D本例出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功能異常B、纖溶亢進C、血小板減少D、白血病細胞釋放促凝物質(zhì)引起DICE、血中有類似抗凝物質(zhì)出現(xiàn)正確答案:D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細胞可能的特征變化有A、胞質(zhì)少,有空泡B、細胞體積小,染色質(zhì)較粗C、細胞大小不一,以大細胞為主,染色質(zhì)疏松D、以中晚期階段的幼稚細胞為主,核漿發(fā)育不平衡E、胞質(zhì)中較易見到奧式小體,可呈柴捆狀正確答案:E25.正確答案:B首選藥物是A、干擾素B、美法侖C、維A酸D、帕米膦酸二鈉E、羥基脲正確答案:B3年后患者外周血中發(fā)現(xiàn)漿細胞計數(shù)為3.1×10/L,該患者應是A、急性髓性白血病B、多發(fā)性骨髓瘤骨轉(zhuǎn)移C、漿細胞反應性增多D、漿細胞白血病E、發(fā)展為MDS正確答案:D26.正確答案:E患者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提示預后最差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白細胞達500×10/LB、慢性期伴巨脾者C、加速期伴骨髓增生活躍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粒變E、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淋變正確答案:D如果本例以后多次骨髓穿刺均干抽,骨髓活栓銀染色顯示網(wǎng)狀纖維明顯增生,其最可能的診斷是A、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B、血吸蟲病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纖維化D、類白血病反應E、血小板增多癥合并骨髓纖維化正確答案:C27.正確答案:A,B,D為明確診斷,有必要進行的實驗室檢查是A、血、尿淀粉酶B、血常規(guī)C、尿常規(guī)D、TnlE、CK-MBF、ALT正確答案:A,B,C,D,E若尿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尿糖(++++),酮體(++),此時應立即進行的檢查是A、空腹血糖B、餐后2小時血糖C、隨機血糖D、HbAlcE、OGTTF、胰島素正確答案:C若血糖檢查結果為19.8mmol/L,應立即補充的檢查是A、肝功能B、動脈血氣分析C、血電解質(zhì)D、血脂E、BUNF、血Cr正確答案:B,C,E,F為了鑒別高血糖是應激所致還是原來已經(jīng)有糖尿病,以下指標最有參考價值的是A、空腹血糖B、餐后2小時血糖C、隨機血糖D、HbA1cE、OGTTF、胰島素正確答案:D在無法直接測定血漿滲透壓的情況下,以下指標有助于了解血漿滲透壓水平的是A、血BUNB、血肌酐C、血尿酸D、血糖E、血氯F、血鈣正確答案:A,D,G以下指標可用于糖尿病分型的是A、抗核抗體B、抗Sm抗體C、抗TPO抗體D、抗ICA抗體E、抗SSA、SSB抗體F、抗TG抗體正確答案:D28.正確答案:A,B,C,D,E,F,GWHO(2008)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分型有A、RCUDB、RARSC、RCMDD、RAEBE、RAEBtF、CMMLG、MDS-U正確答案:A,B,C,D,GRARS的形態(tài)學特征有A、外周血原始細胞<1%B、外周血幼紅細胞>1%C、骨髓中幼紅細胞<3%D、骨髓中原始細胞<5%E、環(huán)狀PAS陽性幼紅細胞<15%F、環(huán)狀鐵粒幼紅細胞>15%G、原始細胞>20%正確答案:A,D,F有關髓過氧化物酶(MPO)染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提示患者采用化療或誘導化療藥物治療,療效不滿意,4個月后再次骨髓檢查,原始細胞明顯增多,為鑒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細胞化學染色。)A、一般在取材涂片后48h內(nèi)染色B、嗜酸粒細胞MPO染色為陰性反應C、嗜堿粒細胞MPO染色為陰性反應D、在急性白血病分類及鑒別中,MPO染色是必不可少的E、ANLL患者MPO染色陽性F、MPO基因定位于17號染色體長臂G、ALL患者MPO染色為陰性正確答案:A,C,D,F,G29.正確答案:B,C,D,E30.正確答案:A,B,C,D31.正確答案:A,B,C32.正確答案:B,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礦產(chǎn)資源開采土地租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車輛買賣私人交易車輛信息保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城市基礎設施面積補差及智慧化服務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社區(qū)車庫租賃及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采砂項目技術支持人員勞務服務合同
- 2025年中國扭力護套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大理石斜角果皮箱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繩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服裝陳列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多用途通信線路查對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大連機場招聘10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豇豆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 奢侈品管理概論完整版教學課件全書電子講義(最新)
- 文藝美學課件
- 中藥炮制學教材
- 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電氣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講解pptx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