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區(qū)測量課程設計報告_第1頁
黃島區(qū)測量課程設計報告_第2頁
黃島區(qū)測量課程設計報告_第3頁
黃島區(qū)測量課程設計報告_第4頁
黃島區(qū)測量課程設計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科技大學學生課程設計目錄一、黃島區(qū)測區(qū)概況2頁二、明確測量任務和確定測量方案3頁三、起始數據與坐標系選擇5頁四、平面GPS控制網布設8頁五、高程控制網布設與GPS高程擬合15頁六、加密控制網布設17頁七、圖根控制方案17頁八、數據處理與誤差預計18頁九、工程進度與經費預算20頁十、附錄24頁十一、課程設計總結28頁

一、黃島區(qū)測區(qū)概況黃島區(qū)(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是山東省青島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qū),總面積約為2096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71萬。其北部6街道與王臺鎮(zhèn)(含黃山經濟區(qū))、靈山衛(wèi)街道辦事處(含積米崖港區(qū))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地理位置黃島區(qū)屬魯東丘陵區(qū),呈西高東低之勢,境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有海拔100-400米的山峰45座,西部主要有小珠山山脈,陡峻挺拔,分別向東南綿延數十里,為西部的天然屏障。主峰海拔724.9米。黃島區(qū)地處北溫帶季風區(qū)域內,風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時風力大于8級天數為71天。2、地形黃島區(qū)屬魯東丘陵區(qū),呈西高東低之勢,境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有海拔100-400米的山峰45座,西部主要有小珠山山脈,陡峻挺拔,分別向東向西綿延數十里,為西部的天然屏障。主峰海拔724.9米,山基多為花崗巖和石灰?guī)r。藏馬山山巒跌宕俊秀,湖光山色,田園牧歌,生態(tài)植被豐實,自然資源優(yōu)勢明顯,加之候宜人,區(qū)位適中,素有“東有嶗山,西有藏馬”之稱。全區(qū)除辛安辦事處東部近海處有平均海拔3米的沖積平原外,其它均數丘陵山地。3、河流黃島區(qū)屬東南沿海水系,均為季節(jié)性河流。因境內山水相連,形成了源短流急,單獨直接入海的特點。較大的河流有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南辛安河、鐮灣河、獨垛子西河、陡崖子水庫,還有明嘉靖年間建造的馬濠運河等11條河流。河流總長34公里,流域面積83.2平方公里。4、海域開發(fā)區(qū)三面環(huán)海,海岸線長106公里,港汊眾多,水道縱橫,島礁棋布。有黃島、竹岔島、唐島、牛島等10余個大小島嶼,位于黃島與薛家島之間。二、明確測量任務和確定測量方案為了適應經濟發(fā)展,需要更準確的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市建工程,各類規(guī)劃設計的依據。所以委托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對開發(fā)區(qū)中的2000多平方公里進行1:2000的大比例尺測圖。1、測量任務測區(qū)中心位置為118°25′北緯36°,平均高程82米,西南邊界直角坐標x=3968km,y=133km;東北邊界直角坐標x=4006km,y=171km,測區(qū)面積1444平方公里。根據先控制,后加密逐級布網的原則,此次控制測量任務在于:建立GPS網或者三角網作為首級平面控制網;建立三等水準網作為首級高程控制網;在小珠山水庫以東設計加密控制網;GPS平面控制需要進行水準聯測(GPS高程擬合)。確定圖根控制方案2、測量方案全部測量任務由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承擔,現有工程師1名,技術員5名、工人16名;現有儀器,J1型經緯儀、J2型經緯儀二臺、S1和S2型水準儀各一臺、天寶R4接收機4臺。綜合測區(qū)的條件和減少作業(yè)時間和勞動強度,經過我院最后確定具體測量方案如下:平面控制測量采用GPS,D級網,用4臺天寶R4接收機作業(yè)。(具體見設計書第四項)高程控制測量用S1,S2兩臺水準儀同時作業(yè)并且同步進行GPS高程擬合。(具體見設計書第五項)加密控制網采用GPS一級網三、起始數據與坐標系統(tǒng)1、已有數據資料1.1、已有平面控制數據xxx年由國家測繪局第x分局建立國家二等連續(xù)三角網,該二等網是按1954年大地測量法布設,經過平差計算,其測角中誤差為±1″,最弱邊相對中誤差為1:150000。測區(qū)內有三個二等點采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6°分帶,主子午線117°,二等點保留完好,其值如下表:點號xy高程前湖村3995786.3220622424.44212.47八道河3999847.5320628248.74234.56朱家溝3985562.4320630636.32173.461.2、已有高程控制起始數據1959年由國家測繪總局第x分局建立二等水準網,與結核病醫(yī)院前100處設水準標石一座,其系統(tǒng)為1956年黃海高程系,高程值30.827m。1.3、為經濟發(fā)展需要,xx測量隊曾在本地區(qū)測繪過1:5000比例尺地形圖,但為此而布設的控制網中大部分控制點遭到破壞,只有少數點可用。根據上述情況,確定對原有成果利用方案為:(1)測區(qū)內的三個國家二等點,精度符合現行規(guī)范要求,標石保存完好,其坐標可作為控制網起算坐標。(2)國家水準點可用作為測區(qū)三等水準網的起始數據。(3)對于1:15000比例尺地形圖可以作為此圖上設計和實施選點的依據。(4)對于標石尚好的三角點可以作為GPS測站點,以減少成本。2、坐標系統(tǒng)選擇2.1、GPS坐標系與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由于GPS是采用WGS-84坐標系,而我們控制點是北京-54國家大地坐標系,兩者間需要進行坐標轉換,坐標轉換可以在GPS數據處理是用軟件處理,具體見第四節(jié)GPS數據處理。2.2、局部坐標系的選擇與坐標轉換按高斯正形投影6°帶或3°帶所建立的高斯平面坐標系統(tǒng)通常稱為國家統(tǒng)一坐標系統(tǒng)。高斯投影會引起長度變形投影帶的邊沿長度變形越大。工程測量采用國家統(tǒng)一坐標系時,控制網的實測邊長應該化算為高斯平面邊長。測圖時地面長度化算為高斯平面邊長需要加入改正;另外,地面點如果高出橢球面一定高度,則地面長度歸算橢球面也要加入改正。這樣給測圖帶來不便。選著工程控制網局部坐標系統(tǒng)(或獨立坐標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控制長度變形在一定的精度內,實測水平邊長也可以代替高斯平面邊長,這對大比例地形測圖和工程測量十分有利。所以有必要進行國家大地坐標和局部坐標轉換。我國《工程測量規(guī)范》和《城市測量規(guī)范》均對長度綜合變形的容許值做了明確規(guī)定,選擇獨立坐標系時,應保證長度變形不超過±2.5cm/km(相對變形為1:4000)。求相對變形公式為:δs=(0.00123y2-其中y和H的單位為km.已知測區(qū)平均高程82m,測區(qū)中心位置為118°25′北緯36°。由高斯投影坐標正算公式計算y值為:在6度帶y=127738.0914在3度帶y=127738.0914注釋:因為118°25′在3°帶和6°帶的中央子午線都為117°所以計算出y值相同。將上述y值帶和H值帶入相對變形公式得δs=1/5300>所以不能選著國家3°或者6°帶。又應為平均高程為82m,不高。所以選擇保持國家統(tǒng)一的橢球面不變,“任意投影帶”,按高斯投影計算平面直角坐標。選擇測區(qū)中央經度作為中央子午線,即118°25′。此時y值為0,H=0.082km。計算相對變形為:δs=1/70000<1/40000將西南角和控制點坐標國家6°帶大地坐標轉化為任意帶局部坐標。使用南方KASS9.0計算測區(qū)中心位置118°25′為中央子午線的國家北京-54坐標(Y坐標加500km):點號XYH西南角3967290.6549484997.1690前湖村3994932.5231494822.4116212.47八道河3998907.6641500704.1282234.56朱家溝3984592.2876502883.0989 173.46四、平面GPS控制網布設與數據處理4.1控制點密度設計由1:5000地形圖,得道實測面積為1400多平方公里,每個控制點能控制面積Q=0.87S2。對于D級網《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18314-2009中規(guī)定GPS平均邊長為5~10km,所以每個控制點能控制面積為21.75km2,得到測區(qū)GPS控制點大概為16~64個。綜合測區(qū)實際情況,為了減少后期加密控制的作業(yè)量,最后在1:5000地形圖上選取了26個點均勻分布在測區(qū)。詳細見1:10萬地形圖。4.2控制點精度設計根據《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18314-2009中規(guī)定GPS,D級網應滿足下列要求:B、C、D、E級GPS的精度指標級別相鄰點基線分量中誤差相鄰點平均離/km水平分量/mm垂直分量/mmB51050C102020D20405E20403精度分級級別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系數AAABCDE≤3≤5≤8≤10≤10≤10≤0.01≤0.1≤1≤5≤10≤20最簡獨立閉合環(huán)或附合路線邊數的規(guī)定級別ABCDE閉合環(huán)或附合路線的邊數≤5≤6≤6≤8≤104.3控制點選擇a、周圍應便于安置接收設備和操作,視野開闊,視場內障礙物的高度角不宜超過15°;b、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fā)射源(如電視臺、電臺、微波站等),其距離不小于200m;遠離高壓輸電線和微波無線電信號傳送通道,其距離不得小于50m;c、附近不應有強烈反射衛(wèi)星信號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d、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測量手段擴展和聯測;e、地面基礎穩(wěn)定,易于點的保存;f、AA、A、B級GPS點,應選在能長期保存的地點;g、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舊有控制點;h、選站時應盡可能使測站附近的小環(huán)境(地形、地貌、植被等)與周圍的大環(huán)境保持一致,以減少氣象元素的代表性誤差。4.4埋石GPS點的標石類型及其適用級別按規(guī)程,C級以下臨時性工程網點,可埋沒簡易標志。各種類型的標石應設有中心標志。基巖和基本標石的中心標志應用銅或不銹鋼制作。普通標石的中心標志可用鐵或堅硬的復合材料制作。標志中心應刻有清晰、精細的十字線或嵌入不同顏色金屬(不銹鋼或銅)制作的直徑小于0.5mm的中心點。并應在標志表面制有“GPS”及施測單位名稱。各種標石的規(guī)程,見附錄B。各種天線墩必須附有強大對中裝置。4.4.1埋石作業(yè)(1)各級GPS點的標石應用混凝土灌制。在有條件的地區(qū),也可用整塊花崗石、青石等堅硬石料鑿制,但其規(guī)格應不小于同類標石的規(guī)定。(2)埋沒天線墩、基巖標石、基本標石時,應現場澆灌混凝土。普通標石可預先制做,然后運往各點埋沒。(3)埋設標石,須使各層標志中心嚴格在同一鉛垂線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mm。強制對中裝置的對中精度不得大于1mm。(4)當利用舊點時,應首先確認該點標石完好,并符合同級GPS點埋石要求,且能長期保存。必要時需要挖開標石側面查看標石情況。如遇上標石被破壞,可以下標石為準,重埋上標石。(5)方位點應埋設普通標石,并加適當標注,以便與GPS點相區(qū)分。(6)GPS點埋石所占土地,應經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門同意,并辦理相應手續(xù)。新埋標石時應辦理測量標志委托保管書,一式三份,交標石保管單位或個人,上交和存檔各一份。利用舊點時需對委托保管書進行核實,若委托保管情況不落實應重新辦理。4.4.2標石外部整飾各類GPS點混凝土標石灌制時,均應在基上壓印GPS點的類級、埋設年代和國家設施勿動的字樣。4.4.3埋石結束上交資料a、填寫了埋石情況的GPS點之記;b、土地占用批準文件與測量標志委托保管書;c、埋石工作總結。4.5GPS作業(yè)觀測4.5.1在儀器滿足要求后觀測應滿足相應規(guī)范要求各級GPS測量基本技術要求規(guī)定級級別項目AAABCDE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101015151515同時觀測有效衛(wèi)星數≥4≥4≥4≥4≥4≥4有效觀測衛(wèi)星總數≥20≥20≥9≥2≥4≥4觀測時段數≥10≥6≥4≥2≥1.6≥1.6級級別項目AAABCDE時段長度min靜態(tài)≥720≥540≥240≥60≥45≥40快速靜態(tài)雙頻+P(Y)碼≥10≥5≥2雙頻全波≥15≥5≥2單頻或雙頻半波≥30≥5≥2采樣間隔S靜態(tài)30303010~3010~3010~30快速靜態(tài)5~55~155~15時間中任一衛(wèi)星有效觀測時間min靜態(tài)≥15≥15≥15≥15≥15≥15快速靜態(tài)雙頻+P(Y)碼≥1≥1≥1雙頻全波≥3≥3≥3單頻或雙頻半波≥5≥5≥5注:1、在時段中觀測時間符合表中第七項規(guī)定的衛(wèi)星,為有效觀測衛(wèi)星;2、計算有效觀測衛(wèi)星總數時,應將各時段的有效觀測衛(wèi)星數扣除其間的重復衛(wèi)星數;3、觀測時段長度,應為開始記錄數據到結束記錄的時間段;4、觀測時段數≥1.6,指每站觀測一時段,至少60%測站再觀測一時段。4.5.2觀測作業(yè)的要求(1)觀測組必須嚴格遵守調度命令,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作業(yè)。(2)經檢查接收機電源電纜和天線等各項聯結無誤,方可開機。(3)開機后經檢驗有關指示燈與儀表顯示正常后,方可進行自測試并輸入測站、觀測單元和時段等控制信息。(4)接收機啟動前與作業(yè)過程中,應隨時逐項填寫測量手簿中的記錄項目,測量手簿格式、記錄內容及要求見附錄D。(5)接收機開始記錄數據后,觀測員可使用專用功能鍵和選擇菜單,查看測站信息、接收衛(wèi)星數、衛(wèi)星號、衛(wèi)星健康狀況、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測量殘差、實時定位的結果及其變化、存儲介質記錄和電源情況等,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或未預料到的情況,應記錄在測量手簿的備注欄內,并及時報告調度組織者。(6)每時段觀測開始及結束前各記錄一次觀測衛(wèi)星號、天氣狀況、實時定位經緯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須觀測記錄氣象元素的等級GPS網點,每時段氣象觀測應不少于2次。一次在時段開始時,一次在時段結束時。時段長度超過2h時,應每當UTC整點時增加觀測記錄上述內容一次,夜間放寬到4h。(7)氣象觀測所用通風干濕表需懸掛在測站附近,與天線相位中心大致等高度處。懸掛地點應通風良好,避開陽光直接照射,便于讀數??蘸袣鈮罕砜芍糜跍y站附近地面,其讀數應顧及至天線相位中心高度,加入相應的高程修正。當測站附近的小環(huán)境與周圍的大環(huán)境不一致時,可在合適的地方量測氣象元素,然后加上高差修正化為天線相位中心處的氣象元素。(8)每時段觀測前后應各量取天線高一次,其測量方法及要求見附錄D。兩次量高之差不應大于3mm,取平均值作為最后天線高。若互差超限,應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記入測量手薄記事欄。(9)除特殊情況外,不宜進行偏心觀測,若迫不得已進行時,應測定歸心元素,其方法可參考附錄F或GB/T17942。(10)觀測員要細心操作,觀測期間防止接收設備震動,更不得移動,要防止人員和其他物體碰動天線或阻擋信號。(11)觀測期間,不得在天線附近50m以內使用電臺,10m以內使用對講機。(12)天氣太冷時,接收機應適當保暖;天氣很熱時,接收機應避免陽光直接照曬,確保接收機正常工作。(13)一時段觀測過程中不允許進行以下操作:a、接收機關閉又重新啟動;b、進行自測試;c、改變衛(wèi)星仰角限;d、改變數據采樣間隔;e、改變天線位置;f、按動關閉文件和刪除文件等功能鍵。(14)在GPS快速靜態(tài)定位測量中,同一觀測單元期間a、參考站觀測不能中斷;b、參考站和流動站采樣間隔要相同,不能變更。(15)經認真檢查,所有規(guī)定作業(yè)項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記錄與資料完整無誤,且將點位和覘標恢復原狀后,方可遷站。4.6外業(yè)成果記錄4.6.1記錄類型GPS測量作業(yè)所獲取的成果記錄應包括以下三類:a、觀測記錄(磁盤、光盤或磁帶存儲);b、測量手簿;c、其他記錄,主要有觀測計劃、偏心觀測資料等。4.6.2記錄內容觀測記錄項目主要有:a、載波相位觀測值、C/A碼偽距和P(Y)碼偽距等;b、對應觀測值的GPS時間;c、GPS衛(wèi)星星歷參數;d、測站和接收機初始信息:測站名、測站號、觀測單元號、參考站或流動站、時段號、近似坐標及高程、天線及接收機編號、天線高、觀測日期、采樣間隔、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測量手簿分為四種。AA、A與B級靜態(tài)定位測量一種,C、D與E級靜態(tài)定位測量一種,GPS快速靜態(tài)定位參考站測量一種,及GPS快速靜態(tài)定位流動站測量一種,格式見附錄D。4.6.3記錄要求(1)觀測前和觀測過程中應按要求及時填寫各項內容,書寫要認真細致,字跡清晰、工整、美觀。(2)各項觀測記錄一律使用鉛筆,不得開刀和涂改,不得轉抄和追記,如有讀、記錯誤,可整齊劃掉,將正確數據寫在上面并注明原因。其中天線高,氣象讀數等原始記錄不得連環(huán)涂改。(3)手簿整飾,存儲介質注記和各種計算一律使用藍黑墨水書寫。(4)外業(yè)觀測中接收機內存儲介質上的數據文件應及時拷貝成一式兩份,并在外存儲介質外面適當外制貼標簽,注明網區(qū)名、點名、點號、觀測單元號、時段號、文件名、采集日期、測量手簿編號等。兩份存儲介質應分別保存在專人保管的防水、防靜電的資料箱內。(5)接收機內存數據文件卸到外存介質上時,不得進行任何剔除、刪改和編輯。(6)測量手簿應事先連續(xù)編印頁碼并裝訂成冊,不得缺損。(7)其他記錄,亦應分別裝訂成冊。五、高程控制網布設與GPS高程擬合按照要求進行三等水準測量。三等水準路線在高等級水準網內加密,布設成附和路線和閉合環(huán)路線,單獨的附合路線長度不超過200km;為了有利于測圖和GPS高程擬合,在1:5萬地形圖上共選擇了13個三等水準點均勻分布在測區(qū),其中10個三等水準點與GPS點聯測。并且將二等國家水準點聯測到GPS控制網中以提高擬合精度。水準觀測技術指標如下圖:(來源《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1、水準點的布設與埋石,(1)水準網布設成閉合環(huán)或網滿足上面要求。(2)應將點位選在土質堅實、穩(wěn)固可靠的地方或穩(wěn)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3)當采用數字水準儀作業(yè)時,水準路線還應避開電磁場的干擾。(4)宜采用水準標石,也可采用墻水準點。標志及標石的埋設應符合規(guī)定。(5)埋設完成后,二、三等點應繪制點之記,其他控制點可視需要而定。必要時還應設置指示樁。2、水準觀測主要指標六、加密控制網布設為了滿足測量要求,且減少工作量,我院決定采用GPS一級控制網在D級網聯測作為加密控制網。在小珠山水庫以東相近的兩個D級GPS點分別進行一級GPS加密,使其成為附合網,提高精度。一級GPS網精度指標:等級平均距離/km固定誤差/mm比例誤差/mm最弱邊相對中誤差一級1≤10≤101/2萬(來源《衛(wèi)星定位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T73-2010)七、圖根控制方案直接供測圖使用的點是圖根控制點。圖根平面控制點可以采用圖根導線點、圖根三角、交會方法和GPSRTK等方法。圖根高程可以采用圖根水準或圖根三角高程測定。圖根點的精度,相當于鄰近等級控制點的點位誤差,不應大于圖上0.1mm,高程中誤差不應大于測圖基本等高距的1/10。圖根控制點(包括已知高級點)的個數,應根據地形復雜、破碎程度或隱蔽情況決定其數量。就常規(guī)成圖方法而言,一般平坦而開闊地區(qū)每平方米千米圖根控制點的密度,對于1:2000比例尺測圖不少于15個。八、數據處理與誤差預計1、數據處理1.1根據規(guī)范GPS,D級網可采用商業(yè)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所以擬采用中海達HGO軟件1.0.12版本處理。1.2高程控制網,擬采用武漢大學科傻系統(tǒng)。2、誤差預計2.1GPS網誤差預計使用科傻GPS數據處理軟件V3.0進行誤差預計得到結果。如下:(為完全列出平差內容)最后根據預計結果符合測量精度要求。2.2高程控制網誤差預計視高級起算點的誤差與測量誤差等影響,水準網最弱點高程中誤差不超過3cm,由設計知邊長為85km,三等水準每千米全中誤差6mm。由MH=MWL/4得MH=2.7cm<3cm。水準網布設附合精度要求。九、工程進度與經費預算1、GPS控制網觀測進度共有GPS點26個,用4臺接收機采用靜態(tài)定位方法觀測。根據GB/T183142009要求,D級網60%的時段需要觀測兩次,這樣最少理論觀測期數Smin=26×1.6÷4=11(時段)根據GB/T183142009要求,采用靜態(tài)定位方法測量D級網,觀測時段長度不得低于60min,假定根據點間距離和交通狀況,每期之間搬站所需時間平均為60min,并估計午休及其它情況,每日觀測4期,則最好工作天數為dmin=11/4=3(天)由于項目工作天數短不設休息時間,但為了應付各種復雜情況,語氣要1天額外工作天數。這樣GPS網觀測天數為4天。現擬定7月1日開始工作,則作業(yè)具體,見調度表:儀器編號觀測點觀測時間起始時間備注1P267月1日早8:009:10P027月1日早10:2011:30P037月1日下2:003:10P067月1日下4:105:20P097月2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37月2日下2:00觀測兩個時段3:103:204:30P197月3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57月3日下2:003:10儀器編號觀測點觀測時間起始時間備注2P257月1日早8:009:10P247月1日早10:2011:30P027月1日下2:003:10P047月1日下4:105:20P077月2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17月2日下2:00觀測兩個時段3:103:204:30P217月3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67月3日下2:003:10儀器編號觀測點觀測時間起始時間備注3P027月1日早8:009:10P017月1日早10:2011:30P047月1日下2:003:10P077月1日下4:105:20P107月2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47月2日下2:00觀測兩個時段3:103:204:30P207月3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87月3日下2:003:10儀器編號觀測點觀測時間起始時間備注4P247月1日早8:009:10P237月1日早10:2011:30P017月1日下2:003:10P057月1日下4:105:20P087月2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27月2日下2:00觀測兩個時段3:103:204:30P227月3日早8:00觀測兩個時段9:109:2010:30P177月3日下2:003:102、高程控制網進度預計共有57個高程控制點,其中12個與GPS點聯測,水準路線構成兩個附合閉合環(huán)大約都為85km,但共有35km的共有路線。所以實測水準路線長度大約為135km進行三等水準測量,每一組大約每天測3km,共兩組施測。所以大約需要23天??紤]天氣和其它情況多計算兩天,共需25天。水準測量也于7月1號開始大約25號結束。3、加密與測圖工程預計一個小組大約一天加密測圖面積平均為0.5km2,則140多平方公里兩個小組左右,大約需要需要5個月左右。3、經費預算項目單價(元/天)總工作數(天)總費用(元)天寶R4接收機折舊100×441600S1水準儀折舊50×1251250S2水準儀折舊50×1251250GPS觀測人員勞務100×441600水準觀測人員勞務150×42515000GPS標石200265200水準點標石100454500GPS差旅費2004800水準差旅費50251250生活其它開支200251000加密測圖儀器折舊5015065000加密測圖人員100×8150120000總計218450十、附錄水準中心標石水準中心標石C、D、E級測量手薄記錄格式點號點名圖幅編號觀測員日期段號觀測日期接收機名稱及編號天線類型及其編號存儲介質編號數據文件名近似緯度°′″N近似經度°′″E近似高程m采樣間隔s開始記錄時間hmin結束記錄時間hmin天線高測定天線高測定方法及略圖點位略圖測前:測后:測定值m修正值m天線高m平均值m時間(UTC)跟蹤衛(wèi)星號(PRN)及信噪比緯度°′″經度°′″大地高m天氣狀況記事快速靜態(tài)定位參考站測量手薄記錄格式點號點名圖幅編號觀測記錄員觀測日期觀測單元號接收機名稱及編號天線類型及其編號時段號數據文件名采樣間隔s開始記錄時間hmin結束記錄時間hmin天線高測定天線高測定方法及略圖點位略圖測前:測后:測定值m修正值m天線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