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_第1頁
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_第2頁
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_第3頁
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_第4頁
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從《地鐵站臺》看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

摘要:美國詩人龐德,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意象派運動主要發(fā)起人。其《地鐵站臺》充分體現(xiàn)了意象派的創(chuàng)作原則,被看作意象派詩歌的典范。本文通過對《地鐵站臺》的分析,著重討論了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意象主義;意象派詩歌;中國古典詩歌;龐德

艾茲拉·龐德(EzraPound),美國詩人,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意象派運動主要發(fā)起人。龐德還是一個熱衷于介紹中國古典詩歌和哲學的翻譯家,經(jīng)他改編并翻譯了《神州集》、《詩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其誤譯常被作為翻譯界研究的話題。龐德終生不懈地推崇中國詩學,1915年,他曾在《詩刊》上撰文說,中國詩“是一個寶庫,今后一個世紀將從中尋找推動力,正如文藝復興從希臘人那里找推動力”。無論是他用意象派風格翻譯的李白的《長干行》,還是他本人的意象派詩歌作品都反映了中國古典詩歌對其意象主義的影響。

一、意象主義與意象派詩歌

1908年前后,受法國象征主義詩歌影響,以龐德為首的西方詩人們,發(fā)起了一場旨在改變英國維多利亞王朝頹靡詩風的意象主義詩歌運動,推動了英美兩國詩歌向現(xiàn)代詩的轉(zhuǎn)變。1908年,在英國倫敦,龐德與英國評論家托馬斯·休姆一起創(chuàng)立了意象派詩歌,目的是使詩歌擺脫浪漫主義的傷感情調(diào)和無病呻吟,力求使詩具有藝術(shù)的凝練和客觀性;文字要簡潔,感情要含蓄,意象要鮮明具體;整個詩給人以雕塑感,線條明晰有力,堅實優(yōu)美,同時又要兼有油畫的濃郁色彩。1912年,龐德與希爾頓·道利特爾和奧爾丁頓討論了意象派詩歌的原則,并在1913年第6期的《詩刊》上發(fā)表了意象派的綱領(lǐng),主要有三條:1.直接處理無論是主觀的或客觀的“事物”;2.決不使用任何對表達沒有作用的字;3.在韻律方面,按照富有音樂性的詞句的先后關(guān)聯(lián),而不是按照一架節(jié)拍器的節(jié)拍來寫詩。1914年,經(jīng)龐德的努力,《意象主義者》詩集出版。從此,意象派詩歌在英美詩壇上激起強烈反響,成為陣容強大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派別。意象派是象征主義的一個分支和變種,它源于象征主義,但有不同于象征主義,象征主義重飄忽的音樂性,意象派則重堅實的雕塑性;象征主義常用隱晦的象征和神秘的夢幻來暗示某種心理狀態(tài),意象派則用鮮明、質(zhì)感、凝練的意象來與詩人的情思融為一體。意象派詩歌還受中國古典詩詞和日本俳句的影響。意象派對詩歌的要求是:詩歌必須凝縮、簡練、含蓄。突出意象美,抓住寫詩時的內(nèi)在沖動的節(jié)奏感,不必過多追求形式與韻律。他們著重用視覺意象引起聯(lián)想,表達那一瞬間的真實感受。龐德認為,“在人的一生中,奉獻出一個意象比寫出長篇累牘的大部頭著作更為有益”。

二、《地鐵車站》與意象主義

龐德創(chuàng)作的《地鐵車站》(InaStationoftheMetro)常被譽為意象詩的典范、意象派的壓卷之作。這首詩其實很短,僅有兩行: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

Petalsonawet,blackbough.

譯文為:人群中這些臉龐的隱現(xiàn);

濕漉漉、黑黝黝的樹枝上的花瓣。

之所以被稱為意象派的經(jīng)典之作,是因為這首詩包容著意象派詩歌的全部特征。而本詩的最大特點就是意象派常用的“意象迭加”(superposition)手法。詩的上下兩行,分別呈現(xiàn)了兩組互相對應(yīng)的意象。一是地鐵車站的人群中,幽靈般顯現(xiàn)的面孔;二是濕漉漉的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行詩句之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比喻關(guān)系,而是兩組意象之間的相互疊加的關(guān)系?!叭巳?、臉龐”這一組意象是直接的現(xiàn)實,是詩人看到的直觀形象,是一幅直觀的視角畫面:熙熙攘攘、人流涌動的地鐵車站,在人流中突然閃現(xiàn)出幾張嫵媚的面孔?!俺睗聍詈跇渲?、花瓣”這一組意象是由現(xiàn)實的剎那感覺所引起的相似聯(lián)想:人群——潮濕黝黑樹枝;臉龐——花瓣。就這樣,兩重意象在詩人的心中交替閃現(xiàn),形成了詩歌畫面上的意象疊加。如果再進行深一步的探究,這兩重復合意象在畫面疊加后,詩人想暗示什么呢?或許是美在瞬間消逝后的失落感;或許是身在喧囂浮躁的城市中對田園和大自然的一種向往;或許是在單調(diào)擁擠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渴望;或許……疊加的意象中滲透著詩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讀者又能從疊加的意象中找到各自不同的生命體驗。這使得詩產(chǎn)生了無窮的意義。龐德認為詩歌應(yīng)具體,避免抽象,刪除一切無助于“表現(xiàn)”的詞匯。他在《意象主義幾個“不”》一文中指出:“不要用多余的詞,不要用不能揭示什么東西的形容詞……不要沾抽象的邊……不要用裝飾或好的裝飾?!倍撛娭械摹澳橗嫛焙汀盎ò辍倍际蔷唧w的,可感知的意象。高度精簡的詩句,有效地表達了詩人的直接印象。因此說,《地鐵車站》充分體現(xiàn)了意象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象征著意象主義詩歌的高峰。這首詩在西方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詩歌從19世紀陳舊的寫作手法和抒情習慣中擺脫出來,給現(xiàn)代文學帶來了啟示。

三、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主義的影響

《地鐵車站》一共兩句話,十四個單詞,創(chuàng)造了四個意象:面孔、人群、花瓣和樹枝。全詩雖然一個動詞也沒有,但每一個名詞就是一幅畫面,幾個畫面依次出現(xiàn),產(chǎn)生一種比興效果,使讀者輕易地把幾個意象聯(lián)系在一起。作者采用陰濕的樹枝比喻幽暗的地鐵以及其中的人群,通過鮮艷的花瓣形容人的美麗面龐,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氣氛融洽、意象鮮明的畫面。詩中省去了動詞、中間亦無連接詞,剩下的只有形容詞、名詞以及英文中必不可少的冠詞。因此,高度精簡的詩句,達到了意象派詩人所追求的空靈境界,體現(xiàn)出龐德不懈追求的簡潔、精確和直接的口語化風格。而這首詩所體現(xiàn)的短小精悍、意象迭加和意旨含蓄的特征正與中國古典詩歌以意象表達情感的藝術(shù)原則一致。讓人自然聯(lián)想到了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敝挥檬畟€漢字就活靈活現(xiàn)地描述了這樣一幅讀者仿佛看到在茅店里過夜的旅人剛剛聽到雞聲報曉,就起床看天色;雖然掛在天邊的月亮還未落山,可是為了某種原因,不得不收拾行裝,匆匆上路;轉(zhuǎn)眼之間就走出了畫面,只在鋪著一層寒霜的板橋上留下了他的腳印。而且龐詩的形式、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都與白居易《長恨歌》中的“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非常相似。無論是白詩還是龐詩的前一句都是面孔,后一句都是花,中間都無連接詞。龐德自己曾說過,這首詩“是處在中國詩的影響之下的”。

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和文論里,意象出現(xiàn)得很早并富有深廣的文化底蘊。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首先提出“意象”這一概念:“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彼究請D《二十四詩品》云:“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敝袊诺湓姼鑷乐?shù)母衤珊蜐h語特殊的句法造成句法標記的省略,運用意象的拼接,從而形成詩句的高度精簡和濃縮。其實,中國在很早就有了意象詩。屈原是意象詩的開山祖。他的代表作《離騷》就是杰出的自傳性意象詩,它所表現(xiàn)濃郁的悲劇色彩,堅貞的人格情操,執(zhí)著的生命體驗為意象詩開辟了先河。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把中國意象詩張揚個體主體性推向了頂峰。他揚棄了屈原意象詩中政治、倫理、道德成分,藝術(shù)上,時空大幅度跨越組接。意象的不規(guī)則性與跳躍性,與詩人大起大落感情的抒發(fā)完美的統(tǒng)一,充分體現(xiàn)了‘飄逸豪放’的風格特征,出色地創(chuàng)造了中國意象詩的嶄新意境”(吳晟,2000:26)。

在中國古詩中不乏成功“意象”的例子,如陶淵明《飲酒詩·五》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作者理智的人生追求和深邃的情感的疊合。孟浩然之《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0個字便寫出了日暮時分的景物和傳遞出了人在旅途的萬千感觸。中國古詩中運用“意象迭加”手法的詩也很多:“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他不僅模仿中國古典詩歌,而且還譯介過許多中國古典詩歌。龐德根據(jù)著名漢學家費諾羅薩的遺稿翻譯出19首中國古典詩歌,于1915年以《神州集》為名出版,這本小冊子當時在美國詩壇引起了巨大轟動。它被稱為龐德對英語詩歌的“最持久的貢獻”。美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S·艾略特稱龐德為“我們時代的中國詩的發(fā)明者”。由于《神州集》翻譯的成功,李白、王維等中國古代大詩人的名字在美國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龐德《神州集》翻譯的出版,帶動了英美詩人、翻譯家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

四、結(jié)束語

“人群中這些臉龐的隱現(xiàn);濕漉漉、黑黝黝的樹枝上的花瓣?!弊鳛楝F(xiàn)實人生圖景的只是那嘈雜的地鐵車站中種種物象,這與詩人心中含有的對都市生活繁忙、擁擠、陰冷的不愉快感受、厭倦情緒相糾合,便意化為了“濕漉漉的黑色枝條”。而詩人內(nèi)心追尋美的熱情又與不時掠過的可愛面孔相融合萌生出了“開放的許多花瓣”。這里沒有比喻,沒有象征,而就是那“人心營構(gòu)之象”或“一剎那間情感與理智復合”的產(chǎn)物——意象。這首《地鐵車站》典型反映了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意象主義的影響。如龐德所言:“讀中國詩歌即可明白什么是意象派?!?/p>

參考文獻:

[1]劉保安.地鐵車站與意象主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1卷,第3期.

[2]楊興松.柏鈞.埃茲拉·龐德及其意象派詩歌.在地鐵里車站.簡評[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25卷,第3期.

[3]王曉莉.從《在地鐵站上》看意象派詩歌的特色與成就[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第30卷,第6期.

[4]楊佩聰.龐德與漢唐詩人意象經(jīng)營的異同[J].中國韻文學刊.1999年第2期.

[5]康連星.龐德與中國古典詩歌[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月第27卷,第3期.

[6]周芳.中國古典詩歌對龐德的意象派詩歌影響原因之探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1卷,第5期.

[7]何清.龐德的意象論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意象說[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9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