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通假字_第1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通假字_第2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通假字_第3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通假字_第4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通假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通假字

2023年新高考第一輪總復(fù)習(xí)

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通用;假:借代。

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如《桃花源記》中“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要”為通假字,“邀”為本字。

通假字辨識方法微積累通假字類別通假字成因1、以簡易代繁難古書傳抄受工具及文獻(xiàn)載體的制約,故有意選擇簡單易寫的字以替代筆畫繁難的字,選用常見字來替代生僻字。2、刻意存古著書者為了古雅而使用前代的通假字。3、以委婉代避忌因為忌諱,而使用一些委婉語詞。如“尿”,古書多作“溺”;“沒”通“歿”。

4、音變通假指由于古今方雅語音變化而形成的文字通假現(xiàn)象。一、通假字成因1.同音通假

如: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也:通“斑”,頭發(fā)花白。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通“畔”,水邊,水畔。

已-矣、已-以、蚤-早、零丁-伶仃、世-逝、由-猶2.音變通假

音變通假使用的借字與本字讀音不同,其識別難度比音同通假更大。

趣-趨、卒-猝、蓋-盍、向-響、鄉(xiāng)-向、于-迂二、通假字類別音近通假注意:

對通假字的考核主要集中在音同通假字與常見的音變通假字上。音同通假字由于讀音相同,可以嘗試帶入相同讀音的字進(jìn)行推斷,如“蚤”與“早”;音變通假要求學(xué)生有一定的通假字積累,能夠掌握一些常見的實用通假字以應(yīng)對考試,如“蓋”與“盍”。

如:贏糧而景從:通“影”,像影子一樣。至莫夜月明:通“暮”,夜晚。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通“旨

”,立意。使臣奉璧,拜送于庭:通“廷”,朝廷。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通“拒

”,把守;通“納”,接納。當(dāng)室者死,三年釋其政:通“征”,賦稅。二、通假字類別形近通假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

解釋不通,考慮通假!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亂代替,因為通假字往往是約定俗成的,所以平時要積累。三、通假字辨識方法《燭之武退秦師》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何厭之有失其所與,不知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共小試牛刀厭知已通“供”,供給

通“智”,明智

通“饜”,滿足通“矣”,了

同(近)音字相替代機(jī)——幾小試牛刀①圖窮而匕首見②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③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見——現(xiàn),出現(xiàn)

冥——溟,海①拜送書于庭②卜子妻寫弊褲也①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庭——廷,朝廷弊——敝,破舊的內(nèi)——納,放進(jìn)來增加形旁、撤掉形旁與替換形旁涂——途,道路鞏固運用1.一日伯兄期年家課,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2011年安徽卷《萬貞文先生傳》)明確:豫,同“與”,參與。翻譯:有一天他的伯兄期年在家授課,貞文先生想要參與,伯兄笑他說:“你知道什么?”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下列文章劃線句子中的通假字。2.至是見明將亡,遂屬.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2009江蘇卷《書沈通明事》)明確:屬,同“囑”,囑托,托付。翻譯:等看到明朝大勢已去即將滅亡,于是就把家人囑托給沈通明,而自己浮海遠(yuǎn)去。4、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有刪改)3.其治,責(zé)大指.而已,不苛小。(2011年江西卷《汲黯》)明確:指,同“旨”,意旨。翻譯:他的治理,只是責(zé)成大體意旨,不苛求細(xì)節(jié)。翻譯不通的字,考慮通假①反同返,返回

②第一個“坐”同座,座位③女同汝,你

④采同彩,彩色

⑤振同賑,賑濟(jì)四、微積累1.“反”通“返”,返回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說”通“悅”,高興秦王說。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3.“坐”通“座”,座位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因擊沛公于坐。4.“畔”通“叛”,背叛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二章》)畔主背親。5.“倍”通“背”,違背6.離,通“罹”,遭受。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離騷,猶離憂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泮”為“畔”,邊岸隰則有泮。外被項籍之災(zāi),內(nèi)離.牧堅之禍,豈不哀哉!7.“女”通“汝”,你女為人臣子。9.“蚤”通“早”10.“郤”通“隙”,隔閡、嫌怨。令將軍與臣有郤。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觸龍說太后》)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11.“內(nèi)”通“納”,收入;放進(jìn)來;接受;上交毋內(nèi)諸侯。交戟之士不內(nèi)(《鴻門宴》)愿拜內(nèi)之于王。12.匪,通“非”,不是。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詩經(jīng)·邶風(fēng)》)13.“屬”通“囑”,勸人喝酒;托付14.不,通“否”或師焉,或不焉。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舉酒屬客。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賣酒者匪.唯長者,抑或智士哉15.“厭”,通“饜”。飽;滿足。16.“知”通“智”。明智,聰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7.“罷”通“?!?,疲勞,年老體弱的百姓罷勞。(《漢書·成帝紀(jì)》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論積貯疏》)暴秦之欲無厭。夫晉,何厭之有19.“慧”通“惠”/“惠”通“慧”口慧之人必?zé)o信。(《淮南子》)甚矣,汝之不惠?。ā队薰粕健罚?1.“取”通“娶”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孔雀東南飛》)18.受,通“授”,傳授死即舉大名耳!(《史記·陳涉世家》)項莊則入為壽。(《鴻門宴》)20.“即”通“則”/“則”通“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法令亡常。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1)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jīng)·氓》)(2)于嗟鳩兮,無食桑葚。(《詩經(jīng)·氓》)(3)碩鼠碩鼠,無食我麥!(《詩經(jīng)·碩鼠》)(4)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左傳·鄭伯克段于鄢》)(5)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6)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寡人之于國也》)22.“亡”通“無”,沒有什么。23.無”通“毋”,不要。24.“被”通“披”,讀“pī”25.孰,通“熟”,仔細(xì)。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尊通“樽”,酒杯。⒒或師焉,或不焉一尊還酹江月26.尊,通“樽”,酒杯。①散著。被發(fā)行吟澤畔(《屈原列傳》)②穿。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27.豫,通“與”,參與29.“屏”通“摒”,舍去。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xué)》)凡疾不計久近淺深,藥一入口不效,即屏去?!顿涐t(yī)者湯伯高序》其治,責(zé)大指.而已,不苛小。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屈原列傳》)每有宴游,輒辭以疾,未嘗參預(yù)。先生欲豫焉。30.指,同“旨”,意旨。28.“與”通“歟”,語氣詞,相當(dāng)于“嗎”。曰:“可得聞與?”(《莊暴見孟子》)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父沒,或勸之仕。31.卒,同“猝”,倉猝,突然。32.沒,通“歿”,去世。33.“羞”通“饈”,美味食物。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祭十二郎文》)34.“見”通“現(xiàn)”。①出現(xiàn)圖窮而匕首見。②顯現(xiàn)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馬說》)35.“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37.“要”通“邀”,邀請。36.“鄉(xiāng)”通“向”。①面向。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xí)x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以送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②從前。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xué)》)張良出,要項伯(《鴻門宴》)38.“爾”通“邇”,近,接近。39.“甫”通“父”,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40.“蓋”通“盍”,何,怎么。

41.“曷”通“何”。戚戚兄弟,莫遠(yuǎn)具爾(《詩經(jīng)·行葦》)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核舟記》)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解?!?①什么。例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記》)②什么時候。例曷至哉(《君子于役》)以書趣光世會兵者王,光世訖不行。《宋史·列傳第二百七忠義三》即馳書告臺省趣發(fā)餉。42.趣,通“促”,催促。43.“拂”通“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44.“裁”通“才”,剛剛。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45.“材”通“才”,才能。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46.“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47.“決”通“訣”,離別。48.“距”通“拒”。

49.“考”通“拷”,拷打。欲殺嵩,考?xì)㈦S嵩行者(《三國志·魏書·劉表傳》)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荊軻刺秦王》)①把守。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鴻門宴》)②抵抗。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jī)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50.“零丁”通“伶仃”,孤苦無依,孤獨的樣子。51.“陵”通“凌”,欺凌。

52“列”通“裂”,分裂。零丁孤苦(《陳情表》)見陵之恥除矣。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后序》)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夢游天姥吟留別》)54.“陽”通“佯”,假裝。56.“質(zhì)”通“贄”,見面禮。53.“從”通“縱”,合縱。55.景”通“影”,像影子一樣。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皆陽應(yīng)曰:“諾?!?《記王忠肅公翱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屈原列傳》)57.“適”通“謫”,譴責(zé),懲罰。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荊軻刺秦王》)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58.“振”通“震”,震動。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脹懣,無所不至。副史崔應(yīng)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jìn)之于朝。58.少,通“稍”,略微。59.利,通“痢”,腹泄。60.矢,通“屎”。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2.樹立一種意識:一旦按照一般意義講不同,就要往通假上考慮??紤]與之音近、形近的字有沒有能替換它并解釋得通的。課堂小結(jié)1.積累常見??嫉耐僮帧Un后提升(1)無以,則王乎:()(2)然則廢釁鐘與:()(3)王說,曰:“詩云……”:()(4)為長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無不為已:()(8)蓋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無不為已:()(12)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13)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1)“以”通“已”,停止。句意: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wù)動萌实陆y(tǒng)一天下的道理好嗎?(2)“與”通“歟”,語氣助詞,表疑問。句意:既然這樣,那么廢棄祭鐘的儀式嗎?(3)“說”通“悅”,高興。句意:齊宣王很高興,說:“《詩經(jīng)》說……”(4)“枝”通“肢”,肢體。句意:向老者折腰行禮。(5)“刑”通“型”,做榜樣。句意: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6)“已”通“矣”,語氣詞,相當(dāng)“了”。句意: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7)“已”通“矣”,語氣詞,表示感嘆。句意:沒有不做的了。(8)“蓋”通“盍”,何不;“反”通“返”,返回,回到。句意: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呢。(9)“涂”通“途”,道路。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10)“愬”通“訴”,控訴,訴說。句意: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