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生物學 4第四次實驗_第1頁
細胞生物學 4第四次實驗_第2頁
細胞生物學 4第四次實驗_第3頁
細胞生物學 4第四次實驗_第4頁
細胞生物學 4第四次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次實驗實驗九植物細胞骨架的制片技術及形態(tài)觀察實驗十細胞有絲分裂標本的制備與形態(tài)觀察實驗九植物細胞骨架的制片技術及形態(tài)觀察實驗目的1.掌握光鏡下細胞骨架的基本形態(tài)結構。

2.了解微絲的顯示方法。細胞骨架細胞質骨架(cytoskeleton)指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的網(wǎng)絡結構。細胞質骨架包括微絲(microfilament)、微管(microtubule)和中間纖維(intemediatefilament)。微絲確定細胞表面特征,使細胞能夠運動和收縮。微管確定膜性細胞器的位置和作為膜泡運輸?shù)膶к?。中間纖維使細胞具有張力和抗剪切力。其它骨架成分:細胞核骨架、細胞膜骨架、細胞外基質。細胞核(紫色)與細胞骨架

細胞骨架是由微管蛋白(黃色)形成的微管和由肌動蛋白(藍色)形成的微絲等組成。實驗原理

用TritonX-100溶液處理細胞時,可使細胞質膜中和細胞質中的全部脂質和部分蛋白質被溶解抽提,但細胞骨架蛋白質不受破壞而被保存。經(jīng)固定和考馬斯亮蘭(非特異性蛋白質染料)染色后,可在光鏡下觀察到由微絲組成的纖維束(藍色)。實驗用品1.材料:洋蔥2.藥品:

0.2MpH7.3磷酸緩沖液(PB)

0.01M磷酸鹽緩沖液(PBS):0.2MPB50ml加0.15M氯化鈉50ml雙蒸水定至1LM-緩沖液:50mM

咪唑,0.5mM

氯化鎂,50mM

氯化鉀,1mMEGTA[乙二醇-雙-(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1mMEDTA(乙二胺四乙酸),1mMDTT(二硫蘇糖醇),4mM

甘油

1%TritonX-100(用M-緩沖液配制)

3%戊二醛(用0.01MPBS配制)

0.2%考馬斯亮藍R250(用少許無水乙醇溶解,然后用12.5%三氯醋酸定容,裝瓶備用)3.用具:燒杯、剪刀、鑷子、手術刀、滴管、稱量瓶、顯微鏡、載玻片等實驗方法1.用鑷子撕取若干片洋蔥鱗片的內表皮(不要用靠近鱗片邊緣的表皮),剪成0.5×0.5cm大小,放入容器中,加入PBS,浸泡3min;2.吸去磷酸鹽緩沖液,加入1%TritonX-100,處理30min(28℃恒溫箱)。然后用M-緩沖液洗3~5次,每次5min;3.再加入3%戊二醛液,固定20min(28℃恒溫箱);然后用PBS洗3~5次,每次5min;4.然后用0.2%考馬斯亮藍染色20min(在載玻片上進行);之后用PBS沖洗至水無色;5.制片,并觀察實驗結果。

取內表皮,置于載玻片上,加PBS浸2min

吸去PBS,加2~3滴1%TritonX-100,處理25min

吸去TritonX-100,用M-緩沖液洗3次,每次2min

吸去M-緩沖液,加2~3滴3%戊二醛,固定15min

用PBS洗3次,每次2min

吸去PBS,加2~3滴0.2%考馬斯亮藍,染色15min

用PBS洗2次,每次2min,吸干,鏡檢細胞骨架標本觀察作業(yè)在顯微鏡下截取細胞骨架的圖片,并加以標注。原理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體細胞的基本增殖方式。通過DNA的復制,以及染色體的分裂,實現(xiàn)遺傳物質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的子細胞。實驗十細胞有絲分裂標本的制備與形態(tài)觀察有絲分裂的特點和意義

特點: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結果1個細胞變?yōu)?/p>

2

個細胞,且兩個子細胞與母細胞遺傳物質在質量上和數(shù)量上完全一致。

意義:保證了物種遺傳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維持了個體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細胞有絲分裂為了便于描述人為地劃分為六個時期:間期(interphase);前期(prophase);前中期(premetaphase);中期(metaphase);后期(anaphase);末期(telophase)。間期

包括G1期、S期和G2期。

G1期:

是從細胞分裂完成到DNA開始復制的時期,有大量RNA和蛋白質形成;S期:

是DNA進行復制階段,DNA含量加倍;G2期:

合成與有絲分裂有關的物質。前期①染色質凝縮,②分裂極確立與紡錘體開始形成,③核仁解體,④核膜消失。前期開始的標志:第一個特征:染色質開始濃縮、凝集形成染色體。第二個特征:細胞骨架解聚,有絲分裂紡錘體開始裝配。前期中期所有染色體排列到赤道板上,標志著細胞分裂已進入中期。后期2條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并移向兩極。末期

從染色單體到達兩極,至形成兩個新細胞為止的時期。涉及子核的形成和胞質分裂兩個方面。細胞有絲分裂周期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1.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與動物細胞的標準細胞周期非常相似,含有G1期、S期、G2期和M期四個時期。2.植物細胞不含中心體,但在細胞分裂時可以正常組裝紡錘體。3.植物細胞以形成中板的形式進行胞質分裂。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用品1.材料洋蔥根尖2.器材顯微鏡、解剖針、鑷子、蓋玻片、載玻片、培養(yǎng)皿等3.試劑

70%乙醇、45%醋酸、改良堿性品紅染液實驗方法1.取材:將洋蔥置于盛有水的小燒杯上,使其鱗莖浸入水中,室溫培養(yǎng)3~5d,每天換水。待其根尖長到2~3cm時,切取1cm左右的根尖。2.預處理:將根尖浸入蒸餾水中,放置冰箱(4℃)中處理24h。減緩細胞的有絲分裂,使處在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量增多,便于觀察。也可用秋水仙素進行處理。3.固定:取出材料,放入卡諾氏固定液中固定3h左右。固定液用量約為材料體積的15倍以上,若固定不好,會影響以后的步驟。實驗方法4.解離:將固定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幾次,然后用1mol/L的HCl

在60℃處理30min左右。或用6mol/L的HCl

室溫處理5~10min。5.染色和制片:將解離后的根尖用水漂洗3次,放在載玻片上,用鑷子輕輕搗碎。用堿性品紅染色5~10min后,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染料,蓋上蓋玻片,用鉛筆或橡皮頭輕輕敲打,使細胞彼此離散。6.鏡檢: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細胞,如果細胞染色過深,可加上45%的醋酸(或95%乙醇),進行分色處理。分色時,一般是在蓋玻片的一邊滴加45%的醋酸,另一邊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液體。如果細胞重疊比較嚴重,可用橡皮頭再次輕輕敲打,直至細胞在玻片上呈淡淡的云霧狀為止。

注意:敲打時不要使細胞在玻片上發(fā)生扭動,而使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根尖分區(qū)示意圖

roottip.Examinethesquarecellsjustinsidetherootcap.Thisistherootmeristem(embryonictissue)wheremitosisisoccurring.Fartheruptherootistheelongationzone,wherecellsarelongrectangles;thesecellsarenotundergoingmitosis.顯微觀察低倍鏡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