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_第1頁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_第2頁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_第3頁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_第4頁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

關鍵詞:麻疹;IgM抗體;IgG抗體;血清學

摘要:目的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學特征,探討麻疹發(fā)病原因。方法對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麻疹IgM抗體,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再用ELISA法檢測麻疹IgG抗體。結果麻疹IgM抗體陽性率為%,合格標本采集率%。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陽性率%;出疹與采血間隔天數(shù)長,IgG抗體陽性率和GMT高,≤1歲組病例IgG抗體陽性率和GMT水平最低。結論麻疹發(fā)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種麻疹疫苗和接種后原發(fā)性免疫失敗,提高血清樣本采集率和開展風疹血清學鑒別診斷是惠州市加強麻疹實驗室監(jiān)測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麻疹;IgM抗體;IgG抗體;血清學

SeroepidemiologicalsurveyofmeaslescasesinHuizhouCity.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seroepiden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measlesinHuizhouCityanddiscussthedetailedcauseofmeasles.Methods390seracollectedfrommeaslescasesin2003~2005weredetected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forIgMantibodies,andthecaseswhowereconfirmedofmeaslesspecificIgMpositiveweredetectedbyELISAforIgGanti-bodies.ResultsTheaveragepositiverateof%,thequalifiedsamplecollectingrate%.Theaverageposi-tiverateofIgGinconfirmedIgMpositives%;Thelongertheintervalduringrashandsamplingwas,thehighertheIgGpos-itiverateandthegroupagedlessthan1yearhadthelowestpositiverateandtheGMTamongdifferentagedgroups.ConclusionNovaccinationandfailureofprimaryvaccinationarethemaincausesfortheonsetofimprovethesamplecollectingrateandcarryoutrubellaserologicalidentificationassayareurgentlyneeded.

Keywords:Measles;IgMantibody;IgGantibody;Serology

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別報告麻疹疑似病例584例、216例、343例,報告發(fā)病率分別為/10萬、/10萬、/10萬,無死亡病例。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發(fā)病以小年齡組為主,15歲以下病例占%,病例最小33d,最大52歲。為了探討麻疹發(fā)病規(guī)律,現(xiàn)將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資料來源惠州市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麻疹實驗室檢測數(shù)據(jù)庫。

血清標本的采集標本來自2003~2005年各縣CDC和臨床醫(yī)療機構送檢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合格血清標本指病例出疹后4~28d內(nèi)采集,血標本無明顯溶血現(xiàn)象,無污染,分離的血清量大于50μl,標本冷藏運輸或冷凍保存。

檢測方法用抗體捕捉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麻疹IgM抗體,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再用ELISA法測定麻疹IgG抗體,血清抗體滴度≥1∶200為陽性。檢測試劑由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室提供,由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麻疹實驗室完成樣本檢測。

統(tǒng)計方法用統(tǒng)計軟件分析。

2結果

麻疹實驗室監(jiān)測一般情況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共報告麻疹疑似病例1143例,采集血清標本390例,麻疹IgM抗體陽性率%,標本采集率%;合格血清標本130例,合格率%,麻疹實驗室血清學診斷率%。

麻疹疑似病例IgM抗體檢測結果

麻疹病例IgM抗體按采血時間分布以出疹距采血時間劃分,疹后3d內(nèi)、疹后4~6d、疹后7~28d采血的標本例數(shù)及IgM抗體陽性率分別為260例、%;95例、%;35例、%,IgM抗體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麻疹病例及IgM抗體按免疫史分布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告的1143例麻疹疑似病例中采集了血清標本的390例,兩者免疫史兩兩進行比較,病例免疫史分布所占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水平

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中麻疹IgG抗體陽性率2003~2005年185例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中IgG抗體陽性120例,陽性率%,幾何平均滴度為1∶,IgG抗體陽性率和GMT最高15~歲組,其次20~歲組,最低≤1歲組,20歲以下人群IgG抗體陽性率和GMT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不同年齡組IgG抗體陽性率和GM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疑似病例和麻疹實驗室檢測病例按免疫史分布

不同免疫史的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情況185例麻疹IgM陽性病例按免疫史劃分,免疫史為0、1劑、2劑、不詳?shù)牟±齀gG抗體陽性率和GM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不同采血時間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情況以采血時間劃分,出疹當天、疹后1~6d、疹后7~28d采血的麻疹病例IgG抗體陽性率、GMT、高抗體率隨采血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出疹當天采血的病例IgG抗體水平最低,IgG抗體陽性率、GMT、高抗體率在不同的采血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2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按年齡分布

表3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按免疫史分布

表4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按采血時間分布

3討論

在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實驗室監(jiān)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實驗室網(wǎng)絡建設在麻疹監(jiān)測中起到重要作用[1,2]。根據(jù)惠州市麻疹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報告,2003~2005年共報告麻疹疑似病例1143例,其中臨床診斷725例,實驗室確診302例,臨床確診32例,排除84例。15歲以下年齡發(fā)病占大多數(shù),無MV免疫史及不詳?shù)恼剂?,提示MV接種率低是麻疹多發(fā)的主要因素。如果只分析采集了血標本的實驗室檢測病例數(shù)據(jù),同樣能獲得重要的流行病學信息。將390例實驗室檢測病例按免疫史分布進行分類,發(fā)現(xiàn)病例中無MV免疫史及不詳?shù)恼剂?,185例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中15歲以下病例占了%,反映出小年齡發(fā)病的特征及MV接種率低的情況。按照《廣東省麻疹監(jiān)測方案》的要求,對所有疑似麻疹病例進行血清學診斷與鑒別診斷。我市麻疹病例血清采集率和實驗室確診率低于35%,與方案要求差距較大,主要是臨床醫(yī)生不重視和病例不配合等綜合因素導致臨床采血困難。此外,麻疹實驗室未同步開展風疹IgM檢測,對麻疹IgM陰性病例無法進一步進行風疹鑒別診斷。因此,提高血清樣本采集率和開展風疹監(jiān)測對加強麻疹實驗室建設勢在必行,開展麻疹病毒學監(jiān)測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IgG抗體自然麻疹感染后12~15d出現(xiàn),28~31d達到高峰[3]。本次檢測結果符合這一規(guī)律,185例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麻疹IgG抗體陽性,IgG抗體水平在出疹后28d內(nèi)隨時間推移而逐漸上升。此外,麻疹IgG抗體水平的高低與年齡有關,基本上表現(xiàn)為年齡越小,檢測出的麻疹IgG抗體水平越低,但20歲以上人群例外,低于15~19歲組,估計小年齡組原發(fā)性免疫反應為主,病例初次接觸麻疹病毒產(chǎn)生初次免疫應答,IgG抗體產(chǎn)生速度較慢。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越趨完善加快了免疫應答的速度,也可能暴露機會增多,部分病例不是初次接觸病毒,如31例病例是出疹當天采血,有%IgG抗體≥1∶3200,存在二次應答過程使IgG抗體水平短時間內(nèi)快速產(chǎn)生。二次應答通常更快、更強,與初次免疫應答具有質量上的差異[3]。

本次檢測結果顯示病例免疫史分布對IgM抗體陽性率和IgG抗體水平的影響沒有明顯的差異,說明有免疫史而發(fā)病主要是原發(fā)性免疫失敗,提示應提高接種質量和加強冷鏈管理。

參考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