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如何寫古詩詞篇一:自己寫古詩的主要方法
自己寫古詩的主要方法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詩詞理解才能。
平時要多看一些古詩詞,文言文之類的。寫詩要注重平仄,押韻,對仗等。所謂押韻,是把同一韻部,也就是同一韻母組成的字,放在詩的固定位置上,以構(gòu)成和諧的音樂美。
在絕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處,即押在句末一字上。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土。這首詩的韻腳就是“光〞、“霜〞、“鄉(xiāng)〞。
絕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須是仄音的。押韻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從上古的>、>,到定型的唐詩,一直到今天的詩歌,都是要講押韻的。
沒有和諧的音韻,吟詠起來就不朗朗上口了。可用舊時韻書“平水韻〞,但該詩韻有107個韻部,使用不易,因為分韻太窄;也可用新韻,即以普通話語音來押韻,韻目只有18個韻部。
正格絕句,平起首句不入韻和仄起首句不入韻,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韻即可;別格絕句,平起首句入韻和仄起首句入韻,必須在
一、二、四句末字押韻,以構(gòu)成和諧而美妙的音樂性。平仄,是腔調(diào)的講究。平聲即陰平聲、陽平聲字,仄聲即上聲、去聲和入聲字。簡單地說就是平聲是漢語拼音中的一二聲,仄聲就是三四聲。
絕句的格律,有四種格式,分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舉例如下:1、平起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碧波〃詠樹
平平仄仄平平仄〔深居沃野枝繁茂〕,仄仄平平仄仄平〔碧葉千張似玉雕〕。仄仄平平平仄仄〔本是同根同血脈〕,平平仄仄仄平平〔為何颯颯起風濤〕。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平仄仄〔岸邊風拂柳〕,仄仄仄平平〔雀躍樹枝頭〕。仄仄平平仄〔放鴨河中漾〕,平平仄仄平〔清波蕩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韻為別格
包德珍〃夜思
平平仄仄仄平平〔天心隨意弄迷離〕,仄仄平平仄仄平〔常使伊人費苦思〕。仄仄平平平仄仄〔未必風濤初識我〕,平平仄仄仄平平〔松花江水洗胭脂〕。
包德珍〃新春絮語
平平仄仄平〔吟虹出遠天〕,仄仄仄平平〔蘭水一詩泉〕。仄仄平平仄〔月帶群星至〕,平平仄仄平〔笑聲來枕邊〕。
3、仄起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碧波〃暴風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陣狂飆如猛獸〕,平平仄仄仄平平〔飛沙走石信天游〕。平平仄仄平平仄〔屋摧樹倒禾苗折〕,仄仄平平仄仄平〔暴戾人間萬象蹂〕。
李頻〃渡雙江
仄仄平平仄〔嶺外音書斷〕,平平仄仄平〔經(jīng)冬復歷春〕。平平平仄仄
〔近鄉(xiāng)情更怯〕,仄仄仄平平〔不敢問來人〕。
4、仄起首句入韻為別格
包德珍〃詠李白
仄仄平平仄仄平〔行路方知蜀道難〕,平平仄仄仄平平〔千篇斗酒海天寬〕。平平仄仄平平仄〔胸中日月吟風處〕,仄仄平平仄仄平〔何止吳歌楚舞寒〕。
碧波〃詠日
仄仄仄平平〔宇宙現(xiàn)穹隆〕,平平仄仄平〔金輪掛太空〕。平平平仄仄〔環(huán)球光耀彩〕,仄仄仄平平〔萬物顯春榮〕。
至于對仗,一般地講,絕句可用對仗,也可不用對仗,是否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強求。假設(shè)視為截取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就可以全詩用對仗,例如:曾金美〃贈友人(碧波詩詞讀后感)碧水粼粼含雅韻,波光閃閃奏清音。詩心美美如佳釀,詞意甜甜欲醉人。假設(shè)視為截取律詩的首尾兩聯(lián),就可以全詩不用對仗,例如:碧波〃桃花春風吹醒故林叢,蕊滿枝頭綻嫩紅。神韻猶如仙子美,惹來蜂蝶吻嬌容。假設(shè)視為截取律詩的前兩聯(lián),那么前聯(lián)不對仗而后聯(lián)對仗,例如:司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清楚。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反之,假設(shè)視為截取律詩的后兩聯(lián),那么前聯(lián)對仗而后聯(lián)不對仗,例如: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篇二:如何寫古體詩
如何寫古體詩
一:詩的根本分類
如今所說的古詩,主要是分成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所謂的近體詩,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格律詩。這個概念對初學的人比擬容易混淆,大家注意一下。
〔關(guān)于詩的種類,問題是相當重復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沉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如今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法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shù)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詩是按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按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樂府產(chǎn)生于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jīng)不再配音樂了。由于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后來又產(chǎn)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chǎn)生于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后,詞產(chǎn)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采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diào)?,都是近體詩的形式?!?/p>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于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guī)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shù),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lián)〔或除了首尾兩聯(lián)〕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shù)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guī)那么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按照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那么。在形式上它們就等于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于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那么屬于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于古體,有些屬于近體?!埠罄m(xù)〕
二:格律概說
格律體是在唐以后形成的,而且形成了一套相當嚴格的格律制度,包括詩詞都有。律詩的規(guī)那么是:
一是用韻有嚴格的規(guī)定,大家翻開這個地址: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按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里用不著詳細表達。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
詩韻共有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所以我們在這一節(jié)里只談平聲韻;至于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材纤未居尤勺幽昶剿藙Y編?壬子禮部韻略?是107韻。106是把迥和拯兩韻合并。雖然大多數(shù)韻書采用106韻,但不能說107韻為錯〕
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于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大家不需要理解它為什么這么分,寫詩的時侯,押哪個韻,就只能用這個韻部。
一般來說,初唐的詩,不是那么嚴謹合律,但是中唐晚唐的詩,對押韻是相當?shù)貒乐?。在這里舉例說明一下押韻:
比方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比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里押的就是上平十四部的寒韻:難,殘,干,寒,看。
二是平仄有嚴格的規(guī)定。
大家看看這個地址,我總結(jié)出了十六種譜式。大家記熟了以后不用再對照著看。
我們平常說的平仄,那么它的根本規(guī)律就是:你一句詩哪個位置應(yīng)當用平,應(yīng)當用仄,都有相當嚴的規(guī)定。
無論是平仄還是押韻,都需要辯別四聲,到今天為止,四聲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比方竹,菊在古韻中都是入聲部,可是如今讀起來是平聲。
古音和今音的對照,大概是這樣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聲約等于古音的平聲,今音的第三第四聲,約等于古音的仄聲。
詳細來講講四聲。四聲,這里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腔調(diào)。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腔調(diào)是怎樣構(gòu)成的。所以這里先從腔調(diào)談起。
腔調(diào),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上下、升降、長短構(gòu)成了漢語的腔調(diào),而上下、升降那么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腔調(diào)來說,共月四個腔調(diào):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diào)〔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diào)〔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diào)〔有時是低平調(diào)〕;去聲是一個高降調(diào)。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腔調(diào),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腔調(diào)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1〕平聲。這個腔調(diào)到后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腔調(diào)到后代有一局部變?yōu)槿ヂ暋?/p>
〔3〕去聲。這個腔調(diào)到后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腔調(diào)是一個短促的調(diào)子?,F(xiàn)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nèi)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一個調(diào)類。北方的大局部和西南的大局部的口語里,入聲已經(jīng)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yōu)殛幤?,有的變?yōu)殛柶?,有的變?yōu)樯下?,有的變?yōu)槿ヂ?。就普通話來說,
入聲字變?yōu)槿ヂ暤淖疃?。其次是陽平;變?yōu)樯下暤淖钌?。西南方言〔從湖北到云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p>
古代的四聲上下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如今不能詳細知道了。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平聲應(yīng)該是一個中平調(diào),上聲應(yīng)該是一個升調(diào),去聲應(yīng)該是一個降調(diào),入聲應(yīng)該是一個短調(diào)。?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清楚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表達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這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guān)系是很親密的。在韻書中。不同腔調(diào)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腔調(diào)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甚么字歸甚么腔調(diào),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里。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yīng)該注意的是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動詞的時候解作“做〞,就讀平聲〔陽平〕;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里。這種情況比現(xiàn)代漢語多得多。如今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贊;去聲,名詞,聲譽。
污,平聲,形容詞,污穢;去聲,動詞,弄臟。
數(shù),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shù)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jīng)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曬〕,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后來變?yōu)槿ヂ暎且饬x詞性都不變?!巴暋ⅰ皣@〞,“看〞都屬于這一類?!巴暫汀皣@〞在唐詩中已經(jīng)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詩中,往往也還讀平聲〔讀如刊〕。在現(xiàn)代漢語里,除“看守〞的看讀平聲以外,“看〞字總是讀去聲了。也有比擬復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時有平去兩讀,至于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這個沒有方法,大家以后只能多看多記。
三,說說對仗
對仗是指句子的意義相對或相反,律詩中嚴格要求對仗的只有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
詞的分類是對仗的根底。古代詩人們在應(yīng)用對仗時所分的詞類,和今天語法上所分的詞類大同小異,不過當時詩人們并沒有給它們起一些語法術(shù)語罷了[38]。按照律詩的對仗概括起來,詞大約可以分為以下的九類:
1、名詞2、形容詞3、數(shù)詞〔數(shù)目字〕4、顏色詞5、方位詞6、動詞7、副詞8、虛詞9、代詞
同類的詞相為對仗。我們應(yīng)該特別注意四點:〔a〕數(shù)目自成一類,“孤〞“半〞等字也算是數(shù)目?!瞓〕顏色自成一類?!瞔〕方位自成一類,主要是“東〞“西〞“南〞“北〞等字。這三類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d〕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
連綿字只能跟連綿字相對。連綿字當中又再分為名詞連綿字〔鴛鴦、鸚鵡等〕。不同詞性的連綿字一般還是不能相對。
專名只能與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名詞還可以細分為以下的一些小類:
為了說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詩的第一二兩句叫做首聯(lián),第三四兩句叫做頷聯(lián),第五六兩句叫做頸聯(lián),第七八兩句叫做尾聯(lián)。
對仗一般用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如今試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尊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后續(xù)〕第二章:音韻
音韻,英文Rhyme。音是音節(jié)的音,韻是韻律的韻。結(jié)合起來看呢,音節(jié)是說詩詞讀起來要抑揚頓挫,不要呆板或者拗口;韻律是說讀來覺得順口,讓人不知不覺就讀完了。音韻好比一個人的外貌,內(nèi)容是靈魂,技巧是風度。外貌不好,靈魂和風度再強也是不完好的?!捕訉N恼勥^字的外形問題,不過我認為那太過了〕
音韻說起來比擬復雜,其實它有個大原那么,那就是讀起來不可太滑或者太澀,尤其是不可太滑。基于這點考慮,大致就可以推斷出詩里面為什么不允許三連平等。一般人們說到詩的音韻,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什么意思呢?七言里面一句有七個字的,這七個字第一三五字是可平可仄的,但第二四六字須按“平仄平〞或“仄平仄〞來排,最后一字即是韻腳或者仄聲綜合一下一句里面的變化,七言可分為以下幾種格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
以上四種就是最規(guī)那么的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式。比擬一下四種句式,應(yīng)該注意到是對“三連平〞和“三連仄〞刻意防止了的,“三連平〞和“三連仄〞都是指一句結(jié)尾時的句式音韻,三連平顯得結(jié)的太滑,三連仄顯得結(jié)的太澀。初寫詩一定要防止三連平,這是大忌。
按照“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的原那么,上面的句式是可以做變化的,比方第一種句式可以變作“平平平仄仄平仄〞或“仄平平仄平平仄〞等幾種方式,這種也可以承受,假設(shè)變得太拗口了可以拗救,拗救應(yīng)是專門有一課來講的。
五言和七言大同小異,五言的標準句式把七言頭兩字砍去即可。
詩的音韻主要在讀上,寫完了自己多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不諧的地方。讀多了甚至連呼吸都會注意到,比方這個字是吐氣音還是吸氣音,如何才能把這些方塊字完美的交融起來,深化研究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人們還提倡“不要以律害意〞,很多人就抓住這一點要求廢律,我想這些人可能對什么叫音律都還分不清吧?!安灰月珊σ猕曔@個提法是對的,但那是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比方實在找不到更適宜的字來代替目前的字,這種情況還可以拗救的,再不就寫成古體。新詩不象舊體詩那么多規(guī)矩,但好的新詩其實是很注重音律的,只是很多外行人看不懂罷了。
寫了一點,意思不知道說清楚沒有,但肯定是說得不很完好,從未寫過這種文字,提筆草草,大家就原諒了吧。
另附一點別人的東西,可以參照來看的:
“平仄,或者說是調(diào)平仄,意思是在說話或者寫作中,在適當?shù)牡胤揭笃铰暫拓坡晠f(xié)調(diào),
以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平仄在古代和如今是不同的,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腔調(diào)有四種: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去聲。把這四種腔調(diào)分為平仄兩類,陰平、陽平是平聲,上聲、去聲是仄聲。這樣分,是因為陰平和陽平的聲音都比擬長,沒有降,有共同的特點,所以歸入平一類,平是平直的意思;上聲和去聲的聲音都比擬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點,所以歸入仄一類,仄是窄促的意思。
舊詩詞的平仄與現(xiàn)代漢語有所不同,因為當時的四聲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陰平、陽平、上、去。舊四聲的調(diào)值本質(zhì)怎樣,如今還有許多爭論。我們讀舊詩詞、寫作格律詩,哈哈認為只要知道同如今的明顯區(qū)別就行了,特別是寫舊體詩,哈哈是主張用今聲今韻的,反對照過去的韻書照搬照用,因為那樣寫出來的東西,大家讀起來有時會有很明顯的別拗的感覺。舊的平聲不分陰陽,如如今讀陰平的“忠〞、“功〞,讀陽平的“同〞、“紅〞,舊時都入一東韻,在詩詞中可以押韻。仄聲除上、去以外,還包括入聲。入聲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話中漸漸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話里變?yōu)槠铰?。因此,我們用普通話語音讀舊詩,有時會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結(jié)句“萋萋滿別情〞中的“別〞,照格律應(yīng)該是仄聲,因為古代乃是入聲字,可是如今讀平聲,就變?yōu)槠铰暳?。此外,上聲變?yōu)槿ヂ暤淖忠灿幸恍?,如“市〞、“道〞等,因為都屬于仄聲的范圍,在平仄運用上關(guān)系不大。
平聲高揚、開朗、綿長,仄聲消沉、收斂、短促,音的性質(zhì)各有特點,因此產(chǎn)生的情調(diào)也就不一樣。按照音樂的要求——和諧、變化、抑揚頓挫等,假設(shè)可以使兩者互相配合,交織出現(xiàn),聽起來就感到悅耳,否那么就感到沉悶、單調(diào)。比方說,“走馬觀花〞是仄仄平平,“騎驢觀花〞是平平平平,“走馬看葉〞是仄仄仄仄,三種說法比照起來,顯然是“走馬觀花〞好,因為聲音有抑揚,有變化,和諧而不單調(diào)。?紅樓夢?第五十回即景聯(lián)句,鳳姐起句“一〔舊是仄聲〕夜北風緊〞是仄仄仄平仄,李紈續(xù)句“開門雪尚飄〞是平平仄仄平,顯然是續(xù)句更加悅耳,因為平仄協(xié)調(diào)。不只是詩,散文或日常說話也有一個調(diào)平仄的問題,只不過沒有韻文表現(xiàn)的那么明顯。比方日常生活中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為什么不說“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后者平仄不協(xié)調(diào),說起來拗口。
平仄是漢語語音的客觀存在,求平仄協(xié)調(diào)乃是人為,但“求〞是人為,至于怎樣才算協(xié)調(diào)卻不是人為。以律詩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調(diào)的變化是以兩個音節(jié)為單位的,有人稱之為“音步〞或“節(jié)〞,而這個“音步〞的重點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變通而后不可變通。這是語言音樂性的自然要求,假設(shè)不這樣,而硬要以一個音節(jié)或三個音節(jié)為單位,或變動一個“音步〞的后一個音節(jié),就會失去語言的音樂性。
要想理解平仄,對平仄有更深的認識,最好多讀讀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詩,也就是律詩和絕句,因為格律詩對平仄要求是比擬嚴的。以五言律詩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調(diào)平仄是格律詩的重要條件,講究很多,限制很嚴。一句之內(nèi),兩個鄰近的音步要變,如仄仄之后必須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連的情況,那是因為句末必須用仄,所以把平聲提到前面,連用三仄的道理一樣。前邊已經(jīng)說過,音步的重點在后一音節(jié),所以在詩作中,音步的第一個音節(jié)可能不合格律,這就是常說的“一三五不管〞〔當然有時不能不管〕,
篇三:怎么寫詩詞
一、總述:詩詞那些事兒
二、什么是詩、什么是古詩
三、押韻、四聲、平仄名詞解釋
四、為什么要有韻、有平仄
五、詩韻
六、關(guān)于新韻、平聲韻
七、近體詩的格律
八、詩的對仗
九、關(guān)于詞、曲和聯(lián)
十、詩詞之我見
***友誼提示***
我根據(jù)從簡單到復雜、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順序,將全文重新排列了一遍。
初學者,看第七章“近體詩的格律〞時,可以簡單略過,先看完后文,然后重新再去深化理解這一點。
附:
?自命本志令?〔半駢體〕
題解:自,自己;明,聲明;本,本來;志,意愿;令,短文。
大師有云:“治文先以騷選,那么托體必高,摛詞必雅,
精者求氣韻,觕者獵藻繢,皆可名家。〞
竊以為,所謂詩詞文,皆有二要:一者曰形,二者曰神。
形,文字語言韻成格律之美也;神,應(yīng)景應(yīng)物而生胸中之臆也。
有形無神,勢必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讀之索然無味;
有神無形,便如有骨無皮、有氣無力,觀之少嫌不美。
由此思之,遂或有得焉:
過求于神,非矯揉造作必鄙陋粗野;過求于形,那么晦澀難懂生僻不通也。
是故文之形神俱備,猶如畫之遷想妙得。
然那么縱有千般才華好名聲,亦不及無德無行之一言。
故余雖愚,愿勤勉為學,存善納德。肆意涂鴉之劣作,亦添規(guī)格于其后。
欲以傳古之風、扶正視聽。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吾之責也。
是愿可行乎?
二、什么是詩、什么是古詩
1【詩的種類】
什么是詩我就不多講了,“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此乃文學之祖、藝術(shù)之根。就文學體裁而言,詩分為兩大類:古典詩歌、現(xiàn)代詩歌,本文著重討論的將是前者。古典詩歌簡稱古詩,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的詩歌作品,準確的定義是:[以漢語言文言文為載體,以語言節(jié)奏的和諧性再現(xiàn)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shù)]。說白了就是用文言文
寫的詩的統(tǒng)稱。
古詩又分兩類,古體詩〔又稱古風〕和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近體詩也就是所謂的格律詩。由于初唐晚期,作詩才有了很多格律、聲韻、對仗方面的嚴格要求〔就像如今寫記敘文的幾個要素一樣,也即是格律詩的官方定義〕,所以后人把唐代以前的詩以及后代繼承漢魏六朝寫法的詩都稱為古體詩。
考慮到當下一些五花八門的詩作,格律詩完全是談不上,就算是古體詩的要求也沒能達標,但它又是用文言文寫的,所以個人在本文中將添加一個類別:“自由詩〞,有點類似于“打油詩〞的意思?!舶矗捍蛴驮婋m也很自由,但有其本意,所以筆者為免誤導別人,棄而不用之〕
本篇將主講近體詩,至于古體詩和自由詩,就是相對的要求越來越寬,筆者將作出簡要區(qū)分。
2【古典詩歌的字數(shù)標準】
普及知識:一般一首古詩,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假設(shè)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每個符號為一句,每兩句為一聯(lián)。每一聯(lián)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對句。四聯(lián)分別叫做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首,頭;頷,下巴;頸,脖子;尾,尾巴〕。
2.1[古體詩]
[五言古詩]、[七言古詩]、[雜言古詩]〔雜言詩一般并入七言古詩〕
[五言古詩]每句五個字,全詩句數(shù)不拘多少,但我所見過的都是偶數(shù)句,如李白?月下獨酌?。
[七言古詩]每句七個字,全詩句數(shù)不拘多少,但我所見過的都是偶數(shù)句,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雜言古詩]參雜著五字句和七字句,甚至還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子句、八字句、九字句,字數(shù)不拘多少。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篇幅有限,不具引〕
2.2[近體詩〔律詩、絕句〕]
[律詩]又分為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詩每句五個字,共八句,全詩四十個字;七言律詩每句七個字,共八句,全詩五十六個字。如: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絕句]相當于是律詩的上半局部,所以絕句也分為五言和七言,字數(shù)為相應(yīng)律詩的一半,分別為二十字、二十八字。如:
王昌齡?參軍行?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另外,還有一種五言長律〔又叫五言排律〕〔七言長律非常罕見,算是特例〕,每句五個字,共十二句,或更多。其實可以說是三首〔多首〕同韻腳的絕句排在一起。
如:錢起?湘靈鼓瑟?〔為篇幅所限,不具引〕
三、押韻、四聲、平仄名詞解釋
1〕【押韻】也叫葉韻〔音協(xié)〕、協(xié)韻
所謂押韻,是指把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簡單的理解就是現(xiàn)代漢語里同韻母的字。
但但凡詩,都講究押韻的,縱然是現(xiàn)代詩,沒有定性要求,但大但凡好的、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都有押韻。
如:徐志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韻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它可以構(gòu)成聲音的回環(huán),也就是形成一種音樂美,讀起來很通順。
不單是詩,很多相聲里的段子、平常的順口溜,還有一些格言里的句子,它都有押韻。
如:
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里提拉著五斤鰨犸。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里別著個喇叭。——?經(jīng)典繞口令?〔a韻〕
人生就象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莫生氣歌?〔i、ü的韻〕
當然了,韻也有嚴格與廣泛之分。在古詩里面,上訴的“來〞和“彩〞不能通押〔通押:也就是互相押韻的意思〕,而近體詩對韻的要求又要比古體詩細致的多。至于沒有押韻的文言文詩,那就只能列為自由詩一類了。
2〕【四聲】
古代漢語有四個腔調(diào):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如今的普通話里,入聲已經(jīng)消失,平聲分
為陰陽,成為新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通俗的說就是: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而原來的入聲字那么分別轉(zhuǎn)入了后來四個腔調(diào)里面去了。
所以在我們研讀古代文人的作品或者學習古詩詞寫作時,一定要注意到這個腔調(diào)的變化,有些我們?nèi)缃褡x一聲、二聲的字,以前是入聲。
〔入聲,短促、音調(diào)高,現(xiàn)下很多方言里都能體會,如:白、屋、月、讀、夕等?!?/p>
如:杜甫?春夜喜雨?最后一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濕這個位置,是不能用平聲字的,而濕字剛好就是古入聲字。
3〕【平仄】
所謂平,指的就是舊四聲里面的平聲〔包括新四聲的一聲、二聲〕;所謂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上、去、入三聲〔新四聲的三聲、四聲〕。
比方五言絕句的一種句式:平平仄仄平。
這個意思是:這五個字必須先兩個平聲,再兩個仄聲,然后一個平聲。
如:黃河入海流。
四、為什么要有韻、有平仄
這局部內(nèi)容,我準備站在初學者的角度,以提問和解答的方式來闡述。
【問題】1:為什么要有韻呢,沒有韻的話,寫起來多方便?
在上一章里已經(jīng)說過,這是為了形成一種回環(huán)美。至于要深究這個問題,這是屬于聲韻學的范疇。等學到最后,自然就可以體會到了。詩歌是一種美學的藝術(shù),韻是最根本的,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初入此道而言,無法詳細解釋其中的道理,但是人對美都是有感覺的。所以歷代文人,對這點,持疑問態(tài)度的不多,我也就不多講了。
【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日照市高三下學期3月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工程車運輸簡單合同
- 2025合同模板化工產(chǎn)品購銷合同范本
- 洗煤廠承包合同
- 商鋪個人租房合同
- 職稱聘任合同書
- 演講稿格式及范文二十-多篇
- 提升學習能力
- 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銷對接合作合同
- 二手房獨家代理合同
- 《共情的力量》課件
- 2022年中國電信維護崗位認證動力專業(yè)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多選題)
- 《電氣作業(yè)安全培訓》課件
- 水平二(四年級第一學期)體育《小足球(18課時)》大單元教學計劃
- 《關(guān)于時間管理》課件
- 醫(yī)藥高等數(shù)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城市道路智慧路燈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 水泥采購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 醫(yī)院招標采購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試行)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廣州市勞動仲裁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