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第10課時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導學案一高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三單元第10課時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導學案一高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三單元第10課時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導學案一高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三單元第10課時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導學案一高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三單元第10課時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導學案一高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一)(1分鐘,學生閱讀下面的導學目標,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和方法)1.了解遼、夏、金、元政權的建立、發(fā)展和相關制度建設。2.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1分鐘,教師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崖山之戰(zhàn)是宋朝對蒙古進行的最后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余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何其壯哉!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這樣悲壯,這樣有節(jié)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拼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wèi)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曾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跡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xù)堅持抗元斗爭,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保?6分鐘,教師以問題引導和精講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一、讀史識史史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哆|史·百官志一》就材料和所學說說南北面官制的最大特點和產生的影響?!揪v要點】最大特點:因俗而治,蕃漢分治。影響:這種承認漢法、設立南面官的做法,實際上是對先進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護,有利于緩和矛盾,并促進了契丹向封建文明過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經濟發(fā)展。二、認識行省制(一)閱讀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圖,說說這一沿革的主要作用。【精講要點】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歷經多次變革,呈現出中央對地方控制不斷加強的趨勢,有利于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二)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行省制度的特點?!揪v要點】1.具有雙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2.既有利于中央集權,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達到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平衡。3.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與長官節(jié)制相結合的制度。4.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地解決了地方勢力坐大的積習。(三)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行省制度的作用【精講要點】1.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使中央集權在行政體制方面得到保證,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2.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3.是中國古代郡縣制的發(fā)展,是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嘗試,也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對后世政治制度產生重要影響。三、以圖說史:就元朝形勢圖(1330年)認識元的邊疆治理與疆域拓展史料【精講要點】1.行省區(qū)劃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管理及促進區(qū)域內文化認同;2.元設“宣政院轄地”管理西藏地區(qū)事務;3.琉球隸屬設置在福建晉江的澎湖巡檢司;4.今南海廣大海域在元代稱“萬里石塘”。四、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元朝政治統(tǒng)治的歷史貢獻1.結束了分裂割據和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重新實現了國家統(tǒng)一。元朝統(tǒng)一后的有效管轄措施,使其疆域空前廣闊。2.首創(chuàng)行省制度,這是歷史上從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又是強化中央集權的一項新的舉措,對后世乃至今天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3.盡管元朝統(tǒng)治者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分化政策,但這一時期各族人民互遷和相互的經濟文化交流,使民族交融出現又一次高峰,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時期。(16分鐘探究、小組討論、小組展示、完善答案)探究一、少數民族的漢化政策材料一契丹人之所以能超越突厥和回紇,建立起來一個現代化的帝國,幾乎全靠漢人的貢獻,所以遼帝國把漢人當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組織,完全為遷就漢人而設?!幾园貤睢吨袊耸肪V》材料二昔者金人草居野處……今也城郭宮室、政教號令,一切不異于中國?!幾浴端问贰り惲羵鳌凡牧先鸬蹏鴿h化太深的現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縟節(jié),一切以失敗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國為藍圖,國家階層唯一的工作是比賽誰更能敷衍?!袊鴼v代王朝將亡的各種亡征,一一具備?!幾园貤睢吨袊耸肪V》(1)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兩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漢化政策有什么相同之處?(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少數民族政權漢化的必然性。(3)材料三表明了怎樣的觀點?你認為是否正確?試說明你的理由?!窘馕觥康?1)問可從材料中“幾乎全靠漢人”“完全為遷就漢人”“一切不異于中國”等信息得出其相同點。第(2)問可從漢族文化先進、友好往來、鞏固統(tǒng)治等角度分析。第(3)問可從材料三中“一切以失敗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國為藍圖”得出該學者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觀點不正確,可從漢化的積極性及金滅亡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敬鸢浮浚?)①任用漢人;②學習漢族政治制度;③接受漢族先進文化。(2)①長期以來,漢族文化比少數民族文化先進;②民族間的友好往來促進了少數民族發(fā)展及民族交融趨勢的出現;③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④統(tǒng)治者對先進文化的仰慕。(3)觀點:金朝漢化太深導致金的滅亡。不正確。理由:金實行漢化政策推動了女真族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進步意義;金滅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咎骄靠偨Y】一、“蕃漢分治”制度(南面官、北面官制度)1.背景遼建立后,統(tǒng)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境內民族眾多,習俗各異;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極不平衡。2.目的有效地對境內人民分別進行管理。3.內容遼政權采取“因俗而治”的做法,其統(tǒng)治原則是“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在中央有兩套統(tǒng)治機構,南面官統(tǒng)治漢人,由漢人和契丹人擔任;北面官統(tǒng)治契丹人和漢族以外的其他各族人,均由契丹人擔任。這就是兩面官制度,其實質是民族分治的政治制度。二、遼和西夏政治統(tǒng)治的特點以及原因1.特點(1)都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內容,如遼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舉制度。(2)對本民族和漢人實行不同的統(tǒng)治方式,如遼統(tǒng)治者采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政治制度。2.原因遼、西夏統(tǒng)治的北方地區(qū),民族和漢族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為了適應不同情況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三、元朝時期的民族關系的特點及其原因1.特點元朝民族關系具有濃厚的民族歧視、民族壓迫色彩和急速的民族大交融并存的特點。2.原因(1)政治上“四等人制”的形成使元朝法律有著其階級性獨具的特點,在軍事征服過程中,根據征服的先后順序和投降與否而給予被征服人民不同的政治地位。(2)元朝少數民族屬于游牧民族,生產力往往落后,故設置等級制度以強調自己的政治權利優(yōu)越。(3)鞏固和加強統(tǒng)治的需要。【典例示范】遼建國后,針對契丹“草居野處,無有定所”的現狀,實行“分營置部”“凡民(男子)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太宗(耶律德光)既得幽云十六州,乃采唐制。這說明遼實施了()。A.民族分化政策 B.民族歧視政策C.“蕃漢分治”制度 D.漢化政策【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遼對契丹原地采取一種統(tǒng)治制度,對幽云地區(qū)采取“唐制”,這顯示了遼因俗而治的“蕃漢分治”制度,所以答案為C項?!敬鸢浮緾(3分鐘,根據思維導圖對本節(jié)課內容和素養(yǎng)進行小結)(4分鐘完成課堂檢測,2分鐘核對答案。)1.(2021·安徽滁州高一期末)遼的疆域遼闊,居民有突厥諸族、女真人及漢等,為了治理人口構成復雜的國家,創(chuàng)立南北面官制度,其設立的原則為“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這說明遼朝()。A.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的政策B.強化南北分裂對峙政治局面C.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體制D.實施分化相權的三省六部制【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得出遼朝建立了南北面官制,這是一種因俗而治的行政體制,C項正確;南北面官制并不是民族壓迫政策,也不是為了強化南北分裂,排除A、B兩項;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時期實行的,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敬鸢浮緾2.(2021·山東德州高一期末)宋神宗對遼和西夏的評價:“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比之漢、唐,最為強盛?!边@反映出遼和西夏()。A.軍事實力遠超前代 B.統(tǒng)治方式更加成熟C.文明程度高于中原 D.對外政策趨于防守【解析】根據材料“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比之漢、唐,最為強盛”可知,宋神宗的意思是遼和西夏兼有農牧兩種經濟,與漢、唐時期僅有單一游牧經濟的北方民族政權相比,更加難以對付,這反映出遼和西夏的統(tǒng)治方式更加成熟,B項正確;宋神宗的話反映出這一時期遼和西夏民族政權兼顧游牧、農耕,沒有強調遼、西夏的軍事實力,A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遼和西夏是少數民族政權,其文明程度不如中原地區(qū),因此“文明程度高于中原”的表述不符合史實,C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遼和西夏的統(tǒng)治方式更加成熟,沒有體現其對外政策情況,無法得出其對外政策趨于防守的結論,D項錯誤?!敬鸢浮緽3.(2021·安徽高一期末)公元977年,北宋在鎮(zhèn)(今河北正定)、易、雄、霸(今屬河北)、滄(今滄州東南)五州設“榷務”,“輦香藥、犀、象及茶與交易”。但是,榷場貿易時開時閉。與此直接相關的是()。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B.宋遼之間關系變化C.經濟重心的遷移D.民眾需求的季節(jié)性【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是北宋北部的少數民族政權,宋遼邊境設立榷場進行商品貿易,材料中榷場貿易時開時閉,嚴重影響宋遼之間的關系,故選B項;材料現象不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排除A項;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D項不是榷場貿易時開時閉的主要原因,排除?!敬鸢浮緽4.(2021·山東聊城高一期末)一個王朝奉行何種民族觀及民族策略,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意志、能力;二是當時的客觀政治環(huán)境;三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兩宋時期多個政權并立,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甚為不利。對北宋而言,形勢最嚴峻的時期應是()。A.10世紀末B.11世紀初C.11世紀末D.12世紀初【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2世紀初金朝攻滅遼朝以后隨即南下,此時北宋面臨著新興的金朝的威脅,并在1127年被金朝攻滅,所以北宋最嚴峻的時期是12世紀初,故選D項;綜上所述可知,A、B、C三項與題意不符,排除。【答案】D5.元朝時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學于南夏,樂江湖而忘鄉(xiāng)國者眾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