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三二模強化訓(xùn)練語文試卷(新高考Ⅰ)(含解析)絕密★啟用前
2022-2023學(xué)年高三二模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I)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分數(shù):1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術(shù)語來說,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體”。在中國,天地可合稱為天,人與天地合一,便是所謂“天人合一”。
中國的社會風俗里面也有“三位一體”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時令,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但同時有人造的節(jié)日。中國人把此二項混合看待,不加區(qū)別,如清明、冬至是自然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是人造節(jié)。中國人在節(jié)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話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親密配合,社會禮俗隨著天時節(jié)氣而多彩多姿。這亦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把我們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變化中而與之呼應(yīng)。這就是那人文參加進自然里面而演化成為一體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娛樂,極富禮樂意義,極富藝術(shù)性,亦極富傳統(tǒng)性,極富有關(guān)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啟示性與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對自己文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中國社會并非一耶教社會,中國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國人則追步西方,來過耶誕節(jié)日。這里面自不免夾雜著許多無情無理之盲目效顰。
再講中國的藝術(shù),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一幅畫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棟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間畫著一漁翁,或是趕著騾子做生意的,或是讀書彈琴的,或是倚著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這都是人。這是畫中之主。天有氣象,地有境界,人有風格。在此氣象境界之中有此風格,配合起來,這是一個藝術(shù)的世界。中國畫便要此“氣象”“境界”與“風格”之三者合一。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國畫要求在畫中見性情。
再來講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究竟人類理想最后要達到一個怎樣的境界?耶穌教說,世界末日到來,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獄,上帝不能天天老在愛著這世界。佛教講最后的清靜寂滅,一個無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脫了輪回眾生界。中國人則只講“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終極理想還是在這個世界上。
《三字經(jīng)》說:人之初,性本善?!靶员旧啤比?,即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中國古人說,人性稟賦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為堯舜”,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說大家有飯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遠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還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還要“天、地、人三位一體”,那才能真到達大同太平的境界。我們?nèi)澜缛祟?,都能達到一最高人格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化中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理想》)
材料二:
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心靈)、文明與文明的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有史以來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現(xiàn)代性的展開加劇了這些矛盾,沖突日趨緊張,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難題。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僅靠西方現(xiàn)代性的價值是不可能解決這些矛盾、化解這些沖突的。有識之士把眼光轉(zhuǎn)向包括中華文明在內(nèi)的其他文明。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利于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和而不同”的態(tài)度有利于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因此,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體現(xiàn)“中國”的方案?就是用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結(jié)合中國的實踐,提出既合乎中國的具體實際又具有普遍意義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僅是人類處理相互關(guān)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處理人類難題的智慧。
(摘編自陳來《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明節(jié)民俗包括踏青賞春、祭拜祖先等,故其雖屬自然節(jié)氣,也蘊含著人文精神,也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
B.中國山水畫講究天、地、人三位一體,除畫中之主“人”外,畫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人類理想的境界。
D.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既能助力中華民族發(fā)展及中國社會建設(shè),也有助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難題。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在論述中都采用立論與駁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
B.傳統(tǒng)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國人盲目效顰,過耶誕節(jié)日,原因是國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國人信仰“性本善”,這并非意味著人生而至善,而是說人人均可以為善,都能達到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戰(zhàn)爭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的紛爭,要實現(xiàn)世界大同,修養(yǎng)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關(guān)鍵。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屬于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項是(3分)
A.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禮記·大學(xué)》)
B.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
C.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歸去來兮辭并序》)
4.國畫大師傅抱石說:“中國繪畫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請結(jié)合材料一簡析中國畫是如何體現(xiàn)中國人的精神特點的。(4分)
5.如何傳承與發(fā)展中華文化,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與意義?請綜合材料信息簡要回答。(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大明湖之春老舍
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刮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干二凈,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候,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鐘吧,屋中就非點燈不可了;風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已像煮過一回,嫩葉幾乎全破了!濟南的秋冬,風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濟南的三大名勝,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響亮好聽!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lián)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xiàn)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現(xiàn)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暗亍蓖饬糁鴰讞l溝,游艇沿溝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無波。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艇行溝內(nèi),如穿高粱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夏天總算還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綠葉兒。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么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恰似掙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話雖如此,這個湖到底得算個名勝。湖之不大與不明,都因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開土壩,挖深了湖身,它當然可以馬上既大且明起來:湖面原本不小,而濟南又有的是清涼的泉水呀。這個,也許一時作不到。不過,即使作不到這一步,就現(xiàn)狀而言,它還應(yīng)當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滿可以不算數(shù)兒,配作個名勝與否簡直沒多大關(guān)系。因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難找的東西呀。水,可太難找了。濟南城內(nèi)據(jù)說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還非有個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這個湖是少不得的。設(shè)若我游湖時,只見溝而不見湖,請到高處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則見城北灰綠的一片——大明湖;城外,華鵲二山夾著彎彎的一道灰亮光兒——黃河。這才明白了濟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這樣多呀。
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過蘇州的往往只記得此地的點心,逛過西湖的提起來便念叨那里的龍井茶,藕粉與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許比一過眼的美景更容易記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還真許是它馳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論怎么說吧,這些東西既都是水產(chǎn),多少總帶著些南國風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帶著一束束的大白蓮花出賣,在北方大概只有濟南能這么“闊氣”。
我寫過一本小說——《大明湖》——在一·二八與商務(wù)印書館一同被火燒掉了。記得我描寫過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詞句全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給我畫過一張油畫,也畫的是大明湖之秋,現(xiàn)在還在我的屋中掛著。我寫的,他畫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這里大概有點意思。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濟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處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墻上走走,俯視秋湖,敗柳殘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合:土壩上偶爾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扒f稼”已都收了,湖顯著大了許多,大了當然也就顯著明。不僅是湖寬水凈,顯著明美,抬頭向南看,半黃的千佛山就在面前,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還生著短短的綠葉。往南往北,往東往西,看吧,處處空闊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桑先生那張畫便是在北城墻上面的,湖邊只有幾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藍色,柳葉兒半黃。湖外,他畫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聯(lián)成一幅秋圖,明朗,素凈,柳梢上似乎吹著點不大能覺出來的微風。
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注】出錯了題呢!
(原載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風》第三十六期)
【注】亢德先生: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時任《宇宙風》雜志編輯,《大明湖之春》即是由他出題目向老舍先生約稿。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春天的大明湖名不副實,作者沒有繼續(xù)描寫其破敗景象,筆鋒一轉(zhuǎn),思考背后的成因與解決辦法,可見作者對大明湖的喜愛之情。
B.濟南三大名勝中的千佛山在大明湖面前“滿可以不算數(shù)兒”,因為在北方山不難找,水不容易找,大明湖可顯濟南的特色與可貴。
C.“在北方大概只有濟南能這么‘闊氣’”,“闊氣”一詞表現(xiàn)了大明湖大白蓮花的名貴和豐富,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與自豪之情。
D.大明湖的秋比春美,容易吸引文人墨客創(chuàng)作,主要原因是殘破的土壩適合秋天,“莊稼”都收了,顯得湖大,周圍的自然景色更顯其美。
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并不直接寫“大明湖之春”,先寫北方風大,狂風吹敗了花草,吹走了春意,表面上偏離了主題,實際上為下文的描寫蓄勢。
B.土壩擋水,水黑無波,“莊稼”遮景,作者以視覺、嗅覺和聽覺寫出了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的特點。
C.“天色由灰而黃”“城北灰綠的一片”“灰亮光兒”“水作灰藍色”,灰色調(diào)在散文中多次出現(xiàn),客觀地寫出大明湖的景物特點。
D.散文不僅把不美的“大明湖的春”當成寫作的主要對象,還寫了大明湖的水產(chǎn)、秋以及桑先生的油畫,形散神聚,引人思考。
8.作者最后用了不少的筆墨寫“大明湖之秋”的美,本文卻仍以“大明湖之春”為題,請簡要談?wù)勀愕睦斫?。?分)
9.自然風光的美丑跟文學(xué)本身的美丑似無直接的聯(lián)系。大明湖的春天不美,甚至有些丑,可是讀起來并不讓人討厭,請結(jié)合文本,從語言和內(nèi)容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達到這一效果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貞觀三年,太子少師李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賜步輿令三衛(wèi)舉入東宮詔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綱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太子嘗商略古來君臣名教,竭忠盡節(jié)之事,綱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為難,綱以為易?!泵客抡摪l(fā)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志,太子未嘗不聳然禮敬。
貞觀六年,詔曰:“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堯?qū)W尹壽,舜學(xué)務(wù)成昭,禹學(xué)西王母。前代圣王未遭此師,則功業(yè)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況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無師傅,安可以臨兆民者哉?《詩》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虿粚W(xué),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師之位?!?/p>
貞觀八年,太宗謂侍臣曰:“上智之人,自無所染,但中智之人無恒,從教而變。況太子師保,古難其選。成王幼小,周、召為保傅,左右皆賢,日聞雅訓(xùn),足以長仁益德,使為圣君。秦之胡亥,用趙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誅功臣,殺親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惡,誠由近習。朕今為太子、諸王精選師傅,令其式瞻禮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訪正直忠信者,各舉三兩人。”
貞觀十一年,以禮部尚書王珪兼為魏王師,太宗謂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曰:“古來帝子,生于深宮,及其成人,無不驕逸,是以傾覆相踵,少能自濟。我今嚴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驅(qū)使,甚知剛直,志存忠孝,選為子師。卿宜語泰,每對王珪,如見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p>
貞觀十七年,太宗謂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曰:“三師以德道人者也。若師體卑,太子無所取則?!庇谑窃t令撰太子接三師儀注:太子出殿門迎,先拜三師,三師答拜;每門讓;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四》,有刪改)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太A宗B賜C步D輿E令F三G衛(wèi)H舉I入J東K宮L詔M皇N太O子P引Q上R殿S親T拜U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
B.“有不可奪之志”與“百畝之田,勿奪其時”(《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奪”字含義相同。
C.“朕比尋討經(jīng)史”與“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兩句中的“比”字含義不同。
D.禮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祭祀、禮儀、科舉、學(xué)校等,長官為禮部尚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子曾與李綱商討君臣倫理綱常和效忠盡節(jié)之事。李綱認為受托于先王、輔佐儲君很容易,其言辭激昂,態(tài)度慷慨,令太子肅然起敬。
B.太宗認為先代圣明的帝王,都有道德高尚的師傅。而自己位居歷代帝王之后,智慧不比圣人,如果沒有師傅的指教,是不能夠君臨天下的。
C.太宗認為人的善惡受身邊人的影響。周成王成為圣君,得益于周、召的諄諄教誨,而胡亥啟用趙高為師,學(xué)習刑法,屠戮功臣親族,成為暴君。
D.太宗對房玄齡說,王珪剛毅正直,心存忠孝,因此選他做皇子的老師。太宗告誡房玄齡,見到王珪時要像見到自己一樣加以尊敬,不能懈怠。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夫不學(xué),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三師以德道人者也。若師體卑,太子無所取則。
14.唐太宗對約束皇子、尊師重學(xué)的重要性認識深刻,所采取的具體做法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行舟①憶永和兄弟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shù)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guān)情。
長年②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注】①詩人乘船離家前往吳地;②長年:古時對船工的稱呼。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一”字突出了詩人剛啟程,故鄉(xiāng)之思、前路茫茫之憂便涌上了心頭。
B.頷聯(lián)“云猶凍”運用比喻,云似凍住一般,陰沉天色也是詩人情感的外化。
C.頸聯(lián)“數(shù)點”表明家鄉(xiāng)漸行漸遠,詩人卻仍不愿收回視線,寫出鄉(xiāng)愁難遣。
D.尾聯(lián)“南來鯉”無理而有情,無端認為魚是從家鄉(xiāng)游來的,卻顯至深之情。
16.除詩題外,全詩無一字提及手足之情,而手足之情甚濃。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師說》中,韓愈認為郯子、萇弘等人雖是賢者,但與孔子相比,“_____________”,而孔子以他們?yōu)閹?,其原因是人們懂得道理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此罷了。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寫周瑜的儒將裝束;“_____________”一句,寫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
(3)“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平時棲隱在深淵之中,能騰云駕霧,興風化雨。古代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ChatGPT誕生及其給人留下的“驚艷”印象,未必是因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術(shù),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夠更加“聰明”地解答用戶的提問。對于重復(fù)性的、記憶性的問題,人工智能確實越來越①了,但人工智能看似“聰明”,實則只是無意識的表現(xiàn)。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人工智能對創(chuàng)造性工作來說②。人工智能學(xué)者王詠剛就認為:“無論是AI對話、AI寫文章還是AI作畫,大規(guī)模預(yù)訓(xùn)練模型固有的非確定性、發(fā)散性、天馬行空的特點,恰好可以成為激發(fā)人類靈感的好幫手?!比说撵`感并非從天而降的,很多時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龐大數(shù)據(jù)庫,可以扮演“巨人”的作用,讓創(chuàng)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隨著語料素材的積累,比ChatGPT更“聰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③。對此,人們與其焦慮“機器取代人工”,不如敞開胸懷,歡迎技術(shù)進步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改變。人類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與觀念的創(chuàng)新,機器當好“秘書”,在科學(xué)與文化領(lǐng)域取得更深遠的突破。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20.請將文中畫橫線部分改寫成兩個反問句,讓情感表達得更強烈一些。(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陳列于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朱德的扁擔”,論形狀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它和別的扁擔一樣,都是竹子做的,約三四尺長,中間稍寬,兩頭略尖。但這①。扁擔挑起的是希望。在井岡山斗爭的艱苦歲月,大家一起挑糧,鼓舞的是士氣,凝聚的是軍心和民心,預(yù)示著革命勝利的希望。②。軍長帶頭挑糧,戰(zhàn)士藏起扁擔,這“一挑一藏”里,彰顯了官兵之間的濃濃真情。扁擔孕育的是精神。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克服不了的困難。時下,扁擔的實用價值也許并不大了,但其中蘊含的不畏艱難、團結(jié)克敵的精神,卻③。
小小扁擔,一頭挑著艱辛,一頭挑著希望;一頭挑著使命,一頭挑著民心;一頭挑著過去,一頭挑著未來。
21.下列句子的“大家”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在書法藝術(shù)領(lǐng)域,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為“北宋四大家”。
B.譬如衰敗人家的子弟,看見別家的興旺,多說大話,擺出大家架子。
C.《大家手筆》專欄發(fā)表了一篇名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文章。
D.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談得熱鬧,氣氛熱烈。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
《狂人日記》中,魯迅借狂人之口發(fā)出了怒吼:“從來如此,便對么?”
材料二:
意大利杰出的繪畫大師莫迪里阿尼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里,許多成年人的肖像只有一只眼睛露出來。別人問他是何用意,他說:“因為我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p>
讀了以上兩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愕目捶ā?/p>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xué)年高三二模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I)
語文參考答案
1.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除畫中之主‘人’外,畫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錯,原文材料一“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這是畫中之主”,中國山水畫講究的是“三位一體”,也就是說三者合一,不能說“人”是畫中之“主”。故選B。
2.A【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在論述中都采用立論與駁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錯,材料二“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開篇即亮明觀點,沒有對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也沒有采用駁論的方式進行論述。故選A。
3.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二,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群己合一”等。C.翻譯為:因此圣明的國君規(guī)定民眾的產(chǎn)業(yè),一定要使百姓向上足以贍養(yǎng)父母,向下足以養(yǎng)活妻子孩子。講的是明君如何治理天下,不符合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故選C。
4.(1)中國畫要“氣象”“境界”與“風格”三者合一;(2)中國畫有人文理想作襯托;(3)中國畫在畫中見性情。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結(jié)合“天有氣象,地有境界,人有風格。在此氣象境界之中有此風格,配合起來,這是一個藝術(shù)的世界。中國畫便要此‘氣象’‘境界’與‘風格’之三者合一”可知,中國畫要“氣象”“境界”與“風格”三者合一;
結(jié)合“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可知,中國畫有人文理想作襯托;
結(jié)合“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國畫要求在畫中見性情”可知,中國畫在畫中見性情。
5.(1)應(yīng)樹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隨西方,堅守對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2)讓“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為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3)用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問題。(4)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為人類提供精神指引。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結(jié)合材料一“大家對自己文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可知,應(yīng)樹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隨西方,堅守對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
結(jié)合材料一“中國人則只講‘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終極理想還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nèi)澜缛祟悾寄苓_到一最高人格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可知,讓“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為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
結(jié)合材料二“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可知,用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問題。
結(jié)合材料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可知,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為人類提供精神指引。
6.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表現(xiàn)了大明湖大白蓮花的名貴和豐富”錯誤,“闊氣”一詞不是表現(xiàn)大明湖大白蓮花的名貴和豐富,而是通過大明湖的大白蓮花表現(xiàn)濟南水產(chǎn)的豐富和名貴。故選C。
7.B【解析】本題考查賞析文章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B.“聽覺”錯誤,結(jié)合“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等是視覺描寫,“艇行溝內(nèi),如穿高粱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假若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一些荷香”是嗅覺描寫,沒有用到“聽覺”。故選B。
8.①“大明湖之春”是作者友人亢德先生出的題目,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緣由。②文末以秋景反襯春景“不大、不明、不湖”的特點,貌似離題,但意脈一以貫之,難掩作者對大明湖的眷戀與喜愛。③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對大明湖現(xiàn)狀的遺憾與惋惜之情,標題有暗示性,能夠引起讀者深思。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結(jié)合“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及注釋可知,“大明湖之春”是作者友人亢德先生出的題目,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緣由。
描寫大明湖的秋在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雖然有不少筆墨描繪了“大明湖的秋”的美,但文章主體部分還是“大明湖之春”。結(jié)合“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話雖如此,這個湖到底得算個名勝……就現(xiàn)狀而言,它還應(yīng)當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還真許是它馳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文末以秋景反襯春景“不大、不明、不湖”的特點,貌似離題,但意脈一以貫之,難掩作者對大明湖的眷戀與喜愛。
結(jié)合“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lián)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xiàn)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么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恰似掙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文章描寫大明湖,不寫春之明媚而展示春之衰微破敗,體現(xiàn)了作者對大明湖現(xiàn)狀的遺憾與惋惜之情、對未來惴惴不安的隱憂之感;作者寫作本文時,中國正逢多事之秋,“沒有春天”的大明湖正是整個中華大地的表征,文章標題有暗示性,能夠引起讀者深思。
9.①作者的語言樸素直白但幽默風趣,拉開了讀者與實物的距離,向真實的“丑”灌注了藝術(shù)美的生氣。②大明湖本身不美,但作者是作為名勝來體現(xiàn)其美的,表現(xiàn)了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③作者除了大明湖之春,還寫了水產(chǎn)和秋天的美,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淡化了讀者對“丑”的印象。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文章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
語言角度:“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刮了走”“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艇行溝內(nèi),如穿高粱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么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恰似掙命”,不說北方風大,把春天毀了,卻說那春天“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刮了走”;不說大明湖名不副實,卻說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等,語言樸素直白但幽默風趣,拉開了讀者與實物的距離,向真實的“丑”灌注了藝術(shù)美的生氣。
內(nèi)容角度:“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無波。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話雖如此,這個湖到底得算個名勝”“就現(xiàn)狀而言,它還應(yīng)當算作名勝”,可見,大明湖本身不美,但作者是作為名勝來體現(xiàn)其美的,表現(xiàn)了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
“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作者除了大明湖之春,還寫了水產(chǎn)和秋天的美,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淡化了讀者對“丑”的印象。
10.ELS【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太宗就賞賜他一輛特制的轎子,命令東宮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詔令皇太子攙扶他上殿,并親自拜見?!百n步輿”“令三衛(wèi)”“詔皇太子”“親拜”的主語都是“太宗”,且都是相對獨立的動作,因此E、L、S三處應(yīng)分別斷開,故選ELS。
11.B【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B.錯誤。使之改變;耽誤,違背。兩句中的“奪”的含義不同。句意:有一種堅定不可動搖的意志。/數(shù)百畝的田地,不要違背(破壞)了它們的生長時間。C.正確。近來;挨著。句意:我近來研討經(jīng)史。/即使遠在天邊也像鄰居一樣近。D.正確。故選B。
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太宗告誡房玄齡,見到王珪時要像見到自己一樣加以尊敬”錯誤。文中是“卿宜語泰,每對王珪,如見我面”,太宗要求房玄齡可以對魏王李泰說,見到王珪要像見到自己一樣尊敬。故選D。
13.(1)(如果)不學(xué)習,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國之道,不這樣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2)三師是用德行來教導(dǎo)別人的人。如果三師的地位低下,太子就無法確認尊師的準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夫”,句首發(fā)語詞;“則”,就,便;“致”,使;“未之有”,賓語前置句式,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2)“……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道”,通“導(dǎo)”,教導(dǎo),引導(dǎo);“卑”,卑微,低賤;“則”,準則。
14.①以身作則,教諭皇子尊敬師傅。②設(shè)三師之位。③選正直忠信之人為師。④制定尊師禮儀制度。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太子少師李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賜步輿,令三衛(wèi)舉入東宮,詔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可知,以身作則,教諭皇子尊敬師傅。②由原文“可即著令,置三師之位”可知,設(shè)三師之位。③由原文“朕今為太子、諸王精選師傅,令其式瞻禮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訪正直忠信者,各舉三兩人”可知,選正直忠信之人為師。④由原文“于是詔令撰太子接三師儀注”可知,制定尊師禮儀制度。
參考譯文:
貞觀三年,太子少師李綱,患有腳疾,不能穿鞋走路。太宗就賞賜他一輛特制的轎子,命令東宮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詔令皇太子攙扶他上殿,并親自拜見。李綱為太子陳說君臣父子之間的道義,以及問候起居的禮節(jié)、檢視膳食的方法,講得暢達明白,義正辭嚴,使聽講的人忘記了疲倦。太子曾經(jīng)與李綱商討自古以來君臣規(guī)范和竭忠盡節(jié)之事,李綱大義凜然地說:“接受托孤,輔佐年幼的國君,代理國政,古人認為很難,我卻覺得很容易?!彼看伟l(fā)表言論,言辭態(tài)度總是慷慨激昂,有一種堅定不可動搖的意志。太子沒有不肅然起敬的。
貞觀六年,太宗下詔說:“我近來研討經(jīng)史,凡是圣明的帝王哪一個沒有師傅呢?先前所呈上來的官職的法令中竟不見有三師的職位,想來不妥。為什么這么說呢?堯曾向尹壽學(xué)習,舜曾向務(wù)成昭學(xué)習,禹曾向西王母學(xué)習。前代的圣明君主如果不曾受這些老師的教育,他們的功業(yè)就不會那么顯揚天下,他們的聲名也不會在史籍中記載流傳。何況我位居歷代帝王之后,智慧比不上圣人,如果沒有師傅的指教,怎么能夠統(tǒng)率眾多百姓呢?《詩經(jīng)》上不是說么:‘不犯過失不忘本,一切按照老規(guī)矩辦事。’(如果)不學(xué)習,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國之道,不這樣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應(yīng)當立即擬定法令,設(shè)立三師的職位?!?/p>
貞觀八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智慧高明的人,自然不會受周圍環(huán)境的熏染,但智慧中等的人就不穩(wěn)定了,會隨著所受的教育而改變。況且太子的師保人選,自古以來就很難選擇。周成王年幼的時候,周公和召公擔任太保太傅。左右都是賢明之人,他天天接受有益的教導(dǎo),足以增長仁義道德,于是成了圣明的國君。秦朝的胡亥啟用趙高做他的太師,趙高用苛刑峻法來教育他,等到秦二世繼位之后,就誅戮功臣,屠殺宗族,殘暴酷毒,很快就滅亡了。因此可知人的善惡,確實可以受到周遭環(huán)境和左右親近的習染和影響。我今天想為太子及諸王精心選擇師傅,讓太子和諸王瞻仰效法師傅的禮儀風度,從中受到教益。你們可為我尋訪正直忠信的人,各自舉薦三兩個人來?!?/p>
貞觀十一年,任命禮部尚書王珪兼任魏王李泰的師傅,太宗對尚書左仆射房玄齡說:“自古以來,帝王的兒子生長在深宮當中,到他長大成人之后,無不驕橫淫逸,因此相繼敗亡,很少有能夠自己擺脫這種結(jié)局的。我如今要嚴加管教子弟,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寧保全。王珪長期以來為我效勞,我深知他性情剛毅正直,心存忠孝,所以選他做我兒子的師傅。您可以對李泰說,每當見到王珪就如同見到我一樣,應(yīng)該加以尊敬,不得怠慢。”
貞觀十七年,太宗對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說:“三師是用德行來教導(dǎo)別人的人。如果三師的地位低下,太子就無法確認尊師的準則。”于是下令制定太子接待三師的禮節(jié):太子必須出殿門迎接三師,太子應(yīng)先拜三師,三師行禮時太子答禮;每逢進門出門時,都要讓三師先行;三師坐定后,太子才可以就座;給三師寫信,開頭要先寫“惶恐”二字,最后要寫上“惶恐再拜”四字。
15.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分析的能力。B.“運用比喻”說法錯誤。“云猶凍”指云彩也仿佛凍結(jié)了,形容云彩一動不動,是夸張的手法,而非比喻。故選B。
16.①首聯(lián)極寫路途遙遠,單調(diào)乏味,暗寫對兄弟的思念之深;②頷聯(lián)借景抒情,天氣陰冷、無風起浪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詩人離鄉(xiāng)后的黯淡心境,不由加深了思念之情;③頸聯(lián)借“數(shù)點家山”表現(xiàn)了對家鄉(xiāng)兄弟的依依不舍之情,大雁的叫聲牽動了詩人滿懷的愁緒;④尾聯(lián)烹煮鯉魚,用鯉魚傳書的典故寫出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和對兄弟的思念之情。(任選三點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記事。“一掛吳帆”是說自水路前去吳地,“不計程”是無法計算路程,極言家鄉(xiāng)至吳地的水路遙遠;下句承接上句,從船只多次的停泊與開行再寫行舟之久。兩個“幾回”,表現(xiàn)出水路行程的單調(diào)與乏味,暗寫對兄弟的思念之深。
頷聯(lián)寫景。上句寫天空,下句寫江面。江南秋色本是迷人,更何況此次又是江行,然而映入詩人眼簾的卻是“天寒”“云凍”“江闊”“浪生”,表現(xiàn)了天色的陰霾、沉重,可見日色的晦暝,更增加了慘淡的氣氛。此聯(lián)雖是景語,但也表現(xiàn)了詩人離鄉(xiāng)遠行時那黯淡、凄涼的心境,加深了思念之情。
頸聯(lián)寫景。上句寫“家山”為“數(shù)點”,可見詩人自登舟離家的那一刻起,就凝望著越來越遠去的故鄉(xiāng);從“常在眼”三字,可見當這“數(shù)點”“家山”從視線中消失之際,它的形象卻時時浮現(xiàn)在詩人眼前,浸透了詩人難以排遣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表現(xiàn)了對家鄉(xiāng)兄弟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的“寒雁”點明時值深秋,此時大雁又正飛向詩人離別了的家鄉(xiāng),長空一聲雁叫自然會牽動詩人滿懷的愁情。
尾聯(lián)敘事。詩人在“鯉”前加了“南來”二字,表明魚是從家鄉(xiāng)來的,然后借用這習見的事,通過《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典故,抒發(fā)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寫出對兄弟的思念之情。
17.(1)其賢不及孔子術(shù)業(yè)有專攻(2)羽扇綸巾一尊還酹江月(3)示例1: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xué)》)示例2: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李賀《李憑箜篌引》)示例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名篇理解和默寫的能力。重點注意的字,如“攻”“綸”“酹”“淵”“嫗”“壑”“嫠”等。
18.①得心應(yīng)手②一無是處③應(yīng)運而生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形容“對于重復(fù)性的、記憶性的問題,人工智能確實越來越”熟練,因此可填“得心應(yīng)手”。得心應(yīng)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運用自如。
第二空,根據(jù)后文語境可知,該空形容人工智能對創(chuàng)造性工作來說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因此可填“一無是處”。一無是處:一點兒對的地方也沒有。
第三空,形容隨著語料素材的積累,比ChatGPT更“聰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xiàn),因此可填“應(yīng)運而生”。應(yīng)運而生:原指順應(yīng)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隨著某種形勢而產(chǎn)生。
19.人的靈感并非從天而降的,很多時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產(chǎn)生的,而人工智能背后的龐大數(shù)據(jù)庫,可以扮演“巨人”的角色,讓創(chuàng)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語病有:
“很多時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分殘缺,其后應(yīng)加“產(chǎn)生的”;
“扮演……作用”搭配不當,應(yīng)該為“扮演……角色”或“發(fā)揮……作用”。
20.①難道人們應(yīng)該焦慮“機器取代人工”,而不敞開胸懷,歡迎技術(shù)進步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改變嗎?②難道人類不應(yīng)該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與觀念的創(chuàng)新,讓機器當好“秘書”,使科學(xué)與文化領(lǐng)域取得更深遠的突破嗎?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句式變換的能力。
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畫橫線部分可以分成“人們與其焦慮‘機器取代人工’,不如敞開胸懷,歡迎技術(shù)進步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改變”和“人類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與觀念的創(chuàng)新,機器當好‘秘書’,在科學(xué)與文化領(lǐng)域取得更深遠的突破”兩個部分,然后用“難道……嗎?”改變句式,注意“難道……嗎?”這個反問相當于一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融合教育課件
- 2025-2030全球空氣制純水機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3-HAP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阻燃聚乙烯膜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數(shù)據(jù)安全交換解決方案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口服固體制劑用冷鋁包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無縫合金鈦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純度2-氯吡啶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地磅測試服務(wù)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倉庫地板標記膠帶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圖像敘事的跨學(xué)科視野-洞察分析
-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指南2024解讀
-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課件)-小學(xué)生主題班會
- 2025年中考英語總復(fù)習:閱讀理解練習題30篇(含答案解析)
- 陜西省英語中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4年)
- 基于OBE理念的世界現(xiàn)代史教學(xué)與學(xué)生歷史思維培養(yǎng)探究
- 施工現(xiàn)場揚塵污染治理巡查記錄
- 2024年列車員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中南大學(xué)《藥理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無人機測繪技術(shù)》項目3任務(wù)2無人機正射影像數(shù)據(jù)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