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_第1頁
傳播學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_第2頁
傳播學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_第3頁
傳播學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_第4頁
傳播學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

一、概念題

1.傳播學(北京師范大學2003、2007研:華東師范大學2007研)

2.信息(復旦大學2005研;廈門大學2002研

3.馬克思主義精神交往論(北京大學2001研)

二、簡答題

1.什么是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為什么說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是妨礙社會發(fā)展的重要

因素?

2.簡述宣傳與傳播的異同。(中國人民大學2003研)

三、論述題

1.論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學2003、2005研)

2.試述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成就、原則和前景。(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傳播學(北京師范大學2003、2007研;華東師范大學2007研)

答: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社會信息系統(tǒng)本身。傳

播學的研究任務是通過對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各部分的結構、功能、過程以及互動關系的考察,

探索、發(fā)現和克服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科學方法,找到社會信息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的機制,山

此來推動社會的健全發(fā)展。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傳播學形成于20世紀初至40年代的美國,

它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它的發(fā)展從新聞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信息論、系統(tǒng)

論、控制論等諸多學科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

2.信息(復旦大學2005研;廈門大學2002研)

答: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間任何不確定因素的東西。包括消息、資料、情報、數據、

圖像、知識、思想等等。信息是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顯示事物的存在狀態(tài)與變化

規(guī)律。信息的特性有:①信息的共享性;②信息的擴散性;③信息的傳遞性;④信息的擴充

性;⑤信息的濃縮性;⑥信息的替代性。

3.馬克思主義精神交往論(北京大學2001研)

答:馬克思主義精神交往論是指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傳播觀。該理論認為:精神生產和精神交

往與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是一種辯證的相互作用關系,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質生

產和物質交往的制約以外,還具有自己的能動性和相對獨立性。馬克思主義精神交往論為確

立唯物主義的傳播觀提供了重要的出發(fā)點。

二、簡答題

1.什么是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為什么說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是妨礙社會發(fā)展的重要

因素?

答:(1)傳播障礙是指阻礙社會信息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因素,包括結構障礙和功能障礙。如制

度是否合理、傳播渠道是否暢通、信息系統(tǒng)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傳播隔閡是指由于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系統(tǒng)的參與者具有不同的價值

觀、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而產生的傳播上的無意誤解或有意曲解。傳播隔閡包括個人之間的隔

閡,個人與群體的隔閡,成員與組織的隔閡,群體與群體、組織與組織、世代與世代、文化

與文化的隔閡等。

(3)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會造成社會成員的認知、判斷、決策和行動的混亂,帶來一

系列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妥善地解決,必會影響社會的正常發(fā)展,嚴重的甚至會

造成社會混亂和國家解體。

2.簡述宣傳與傳播的異同。(中國人民大學2003研)

答:(1)宣傳與傳播的含義

①宣傳是運用各種有意義的符號傳播一定的觀念,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的行動的一

種社會行為,它的基本職能是傳播一種觀念、理論、方針、政策、倫理道德、立場態(tài)度。

②傳播是人類對現實進行的象征性表述,以及這種表述得以成為可能的物質手段和制度條

件,它直接表現為信息的社會流動和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宣傳與傳播既有聯系,也有區(qū)別。

⑵宣傳與傳播的相同點

宣傳本質上是一個傳播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傳播形態(tài)。宣傳的主要元素與傳播一樣,包括

傳者、媒介、信息、受眾和效果。

(3)宣傳與傳播的不同點

傳播是一個一般的范疇,它概括了人類社會的一切信息傳遞活動,包括新聞、娛樂、告、書

刊評論、公關、宣傳、演講等。而宣傳則是一個特殊的范疇,它特指那些借助于各種手段來

對受眾施加一定影響的有目的的一種傳播形態(tài),一般強調其政治含義。

三、論述題

1.論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學2003、2005研)

答:(1)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①傳播學只有和一定的歷史、社會、文化條件相適合才能發(fā)展

傳播學最先出現在美國,對于引進這門學科的其他國家來說,傳播學是舶來品。但是,引進

不是照搬也不是移栽,而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途徑,最根本的是要通過引進達到系統(tǒng)了解、

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創(chuàng)造、為我所用的目的。如果傳播學不與一定的歷史、社會、文

化條件相適應,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長出來,不與所在國家傳播實踐相結合并為其服務,

而只是簡單地販賣和照搬,那必然不會有長遠的發(fā)展,甚至遭到人們的拒絕和反對。

②本土化建設是走向世界的前提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對于中國傳播學來說,本土化建設既可以增強其學科個性和民

族特點,也可以推進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適應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趨勢。隨著中國社會

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快速發(fā)展,具有中國本土化特征的、能夠解釋中國社會的傳播現象和傳播

問題的傳播學研究必然會成為國際主流傳播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2)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應采取的做法

①辨證的學習西方傳播學

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既不是一概排斥西方傳播學,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傳播學,它實

際上是“迎中有拒、拒中有迎”,即迎新不迎1口,排污不排外,努力把內面和外面兩個世界

的優(yōu)點和精華都收歸己用。

②針對中國國情,聯系傳播實際,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學術中吸取營養(yǎng)

只有適應中國的社會特征、文化積淀和受眾的心理態(tài)勢、意識取向等條件,才能真正在中國

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才能真正融入中國的主流文化,成為?個有機組成部分,也才能

參與國際傳播研究的溝通與交流,取得與國外學者平等對話的地位與權利,并為國際傳播學

術作出貢獻。

2.試述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成就、原則和前景。(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答:傳播學進入中國已有20年的歷史。20年來,我國學者在引進和介紹西方傳播學的基本

理論和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績也是顯著的。下面就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成

就、原則和前景進行具體論述:

(1)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成就

①確立了以大眾媒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基本思路

信息社會與市場化經濟的需要決定了我國傳播學者對傳播新技術進行闡釋與理解的工具性

思路。這一思路在傳播學研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結果是,確立r以研究現代傳播媒介對社

會影響為主體的傳播學研究的學術地位,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傳播領域的研究與影響。

②傳播學研究的視野得到擴展,研究內容進一步細化

目前,我國的傳播學研究已經確立了傳播對文化、社會和個人的多重影響,以及傳播對建構

人的日常生活的多重功能等論題。傳播學研究從二元對立到多種研究范式并存的這種變化,

大大擴展了我國傳播學者對事物的認識,使研究對象與研究觀察開始了由比較單一向多元

化、多視角的轉變。人際傳播、網絡傳播、跨文化傳播、國際傳播、發(fā)展傳播、傳媒教育、

健康傳播、傳播的文化研究、傳播與文化多樣性、文化霸權、對外傳播、媒介素質教育等內

容的研究相繼展開,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③傳播學的研究方法開始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

我國的傳播學研究有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兩種形態(tài)。實證研究使我國傳播學者對傳播的認識

建立在現實行為的經驗事實基礎之上。在越來越多地強調實證研究的同時,思辨研究依舊是

我國傳播學研究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④學術資源不斷豐富,學術交流日益頻繁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舉辦的傳播學研究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明顯增多,我國還建立了各

種以傳播學研究命名的學術網站??梢?,“傳播學研究在中國”這一概念已經具有了實際意

義。

⑤文獻資料積累增加

在我國傳播研究近三十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在知識的積累與傳遞方面,從傳播學著作的出版量

與社會需求來看,傳播學研究的文獻積累一直呈現出上升趨勢。近些年來,我國出版了大量

傳播學著作、教材與論文。我國的傳播學譯著也已進入規(guī)?;M時期,一些有質量的譯叢

不斷問世。止匕外,一些科研單位和高校還開展了建設傳播學研究數據庫的工作。

⑥專業(yè)研究隊伍形成

隨著傳播學研究與信息傳播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傳播學研究領域已經建設了一支專研究隊

伍,并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2005年2月,“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傳播學

分會”獲得批準成立,這標志著我國傳播學研究進人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時期。

(2)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原則

①正確處理“批判”和“借鑒”的關系

西方的傳播理論,無論是“管理”學派還是“批判”學派,其誕牛的環(huán)境與考察的對象都是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傳播活動,其結論不可能原封不動地照搬于中國社會。換言之,以資本主

義社會為研究對象的西方傳播學,并沒有為我國提供一套能夠分析、考察和解決處于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中國社會中的傳播問題的現成理論。我國傳播學者對西方傳播學理論

必須進行全面、系統(tǒng)、客觀的分析,既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全盤否認;既要汲取其中具有

科學價值的精華,也要對?些意識形態(tài)的偏見和唯心主義的糟粕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批判和

借鑒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才是我國傳播學界對西方傳播學惟可取的態(tài)度。

②實現傳播學的本土化和中國化

這是中國傳播學者多年來的奮斗目標,在已經召開的五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上,它??直都是

一個核心議題。這項工作在傳播文化史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例如,在已經出版

的許多傳播學教材中,編者都已經或多或少地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傳播思想進行了?定程度

的發(fā)掘。1990年,沙蓮香主編的《傳播學》?書專門設有一章論述“中國的傳統(tǒng)傳播方式

及其特點”;1997年,孫旭培主編的《華夏傳播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傳播進行了較為全

面的分析與探索。但是,除此之外,我國傳播學在本土化、中國化方面還沒有重大突破。

③研究傳播學,要從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這一基本宗旨出發(fā)要使傳

播學成為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學科,我國就必須把傳播學研究與中國國情、與

中國的現實情況密切結合起來。簡言之,我國傳播學者應該把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

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狀況作為主要考察對象,來探索中國社會信息傳播活動中的各種理論

和實踐課題,包括如何通過理順我國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以及社會的、群體的、組織的、

人際的現實傳播關系,來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等重大問題。建設有中國特

色的社會主義傳播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中國傳播學者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3)我國開展傳播學研究的前景

我國的傳播學研究己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只要不斷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開拓、進取,就一

定能大有作為。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傳播學研究應該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要進一步深化傳播學基礎研究,為傳播學在新世紀的發(fā)展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做出更大的貢獻,奠定堅實的基礎。

②要進一步做好國外傳播學代表性著作、論文的系統(tǒng)翻譯、評介工作,全面了解和批判吸收

國外傳播研究的成果。?是要系統(tǒng)地譯介國外傳播學的經典性、代表性論著;二是要

系統(tǒng)地譯介傳播學批判學派的代表論著;三是要系統(tǒng)地譯介傳播學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成果。

③傳播研究要系統(tǒng)、全面。大眾傳播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我國傳播研究的重點。與此同時,

我國還要開展傳播學的重要分支如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跨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研究。

此外,網絡傳播將很快成為我們生產、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條件,并將根本改變傳統(tǒng)新聞與大

眾傳播的面貌,網絡傳播研究將成為我國亟待研究和建立的傳播學新領域。

④要加強對國際傳播的研究,為在世界上樹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嶄新形象,創(chuàng)造良好的國際

輿論環(huán)境做出貢獻。良好的國際傳播將有助于推動和促進各國人民和政府之間的相互了解,

化解矛盾與沖突。我國應注重了解和研究國際傳播和國際傳媒,特別是目前主導國際信息流

通和國際輿論的國際傳播,根據國際傳播和跨文化傳播的特點和規(guī)律,制訂正確的國際傳播

戰(zhàn)略,創(chuàng)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

⑤要通過長期的認真研究、批判吸收和自主創(chuàng)造,在解決我國傳播實踐重大實踐問題的過程

中,發(fā)現和提出一些重大的、經得起考驗的傳播學或大眾傳播學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

成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傳播學理論體系。

總之,我國的傳播學研究已具備良好的基礎,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的社會主義傳播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仍需中國學者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

一、概念題

1.信息爆炸

2.“信息過載”(信息超載)(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浙江大學2001、2003研)

3.信息高速公路

4.古登堡(清華大學2001研;四川大學2004研)

5.莫爾斯電碼(清華大學2002研)

6.媒介發(fā)展的30年法則(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研)

二、簡答題

1.簡述人類社會的媒介發(fā)展歷史。(上海交通大學2005研)

2.技術在新聞傳媒的形態(tài)變化中有怎樣的作用?(復旦大學2004研)

3.簡述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階段。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信息爆炸

答:信息爆炸是指媒介發(fā)達帶來的社會信息絕對量的增加,它主要體現為人類擁有的信息量

以指數函數的速度急劇增加,倍增的時間周期越來越短的現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結果是其所

產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沖擊著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結構

和形態(tài),并推動著信息社會的到來。

2.“信息過載”(信息超載)(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浙江大學2001、2003研)

答:“信息過載”是指在一個具體的信息傳播活動中,當?個人或一個系統(tǒng)接收到太多的信

息數據,需要進行意義確定處理時,發(fā)生的信息飽和甚至于過載的現象。信息的意義確定是

一個過濾過程、把關過程,當信息被傳播、被表現時,受者需要對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流進行

判斷和評價,確定與自己有關、有用的信息,而拋棄與己無關無意義的信息。無意義的信息

表現容易造成傳播過程中的噪聲,影響讀者對信息的組織處理。如果接收的信息流量太大、

太亂,針對某個受者來說,就會出現信息過載的可能。

3.信息高速公路

答: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種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纜網絡和信息系統(tǒng)工程,是一種集廣播、電視、

電話、傳真、電子郵政、電子出版、計算機通信等各種信息媒介于一體,對音聲、影像、文

字、數據等進行綜合處理和傳輸的多媒體雙向信息系統(tǒng)。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見于美國總統(tǒng)在1992年發(fā)表的國情咨文,倡議者認為,信息高速

公路將永遠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溝通的方式,產生比工業(yè)革命更為深刻的影響。

4.古登堡(清華大學2001研;四川大學2004研)

答:古登堡是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人,他的發(fā)明導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動了西方

科學和社會的發(fā)展。15世紀40年代,德國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術的基礎上,發(fā)

明了金屬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壓榨機改裝成了印刷機,使得文字信息的機械化生產

和大量復制成為可能,標著人類進入印刷時代的新紀元。

5.莫爾斯電碼(清華大學2002研)

答:莫爾斯電碼是美國人莫爾斯于1844年發(fā)明的一套由點和劃兩種符號組成的代碼。莫爾

斯電碼發(fā)明后,人們開始使用這套電碼通過無線電傳輸信息,開始了人類利用無線電的新紀

元。在無線電發(fā)明后一百年中,莫爾斯電碼一直是人類夠溝通信息的重要方式。直到現在,

莫爾斯電碼仍以它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被當作軍事通信的一種重要后備手段。

6.媒介發(fā)展的30年法貝IJ(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研)

答:媒介發(fā)展的30年法則是指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未來研究所所長保爾?薩佛提出的關于媒

介發(fā)展的理論。他認為,在過去5個世紀的人類傳播史中,新技術、新媒介取代舊技術、舊

媒介的速度(如果可以取代的話),并不如人們想象得那么迅速、那么順利。它往往至少需要

30年的時間,即所謂的“30年法則”。

二、簡答題

1.簡述人類社會的媒介發(fā)展歷史。(上海交通大學2005研)

答:媒介(media)是傳播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歷史上的每一次媒介變革,都會給現實的媒介

發(fā)展提供一些重要的啟示。傳播媒介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來自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受到社會

制度和文化的影響。為了清楚地描述媒介變革的歷史軌跡,可以以重大媒介變革為標志來考

察媒介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迄今為止,媒介至少經歷了四次重大的變革,而正在發(fā)展的媒介

態(tài)勢則是人類正在經歷的有史以來最重大、最深刻的第五次變革。具體來說,人類社會的媒

介發(fā)展歷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最古老的媒介

人類最古老的媒介是人的身體本身,人們使用手、臉等身體部位來進行動作、表情等非語言

傳播,然后才產生了語言。語言傳播使身體在傳播中的作用更顯得重要。雖然此后人類發(fā)明

了各種各樣的媒介和各種各樣的設備,但至今身體在傳播中的媒介作用依然存在。人類還為

擴大身體的傳播發(fā)明了很多發(fā)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如語言、圖畫、標記、表達深遠意義的飾

性圖案和烽煙、旗鼓等。

(2)文字媒介的誕生

在語言產生后的10多萬年的人際交往和生存斗爭中,人類的先祖?zhèn)冇謱W會了把聲音同發(fā)出

聲音的人分離開來并加以保存的技術,這就產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原始時代的

結束,文明時代的開始。?旦有了簡化的書面語言和紙這樣便于攜帶的媒介,信息就能長久

地保存和傳播,不受時空的限制。

(3)印刷媒介革命

印刷媒介革命帶來了印刷媒介的普及。教育的發(fā)展大大地促進了書籍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到

16世紀,幾乎在所有西歐國家,都建立了大學。宗教改革使得對《圣經》和其他宗教著作

的需求量大增。此外,科學、哲學和文學的發(fā)展都要求出版越來越多的書籍?;钭钟∷l(fā)明

了近200年以后,現代意義上的新聞報紙開始出現。17世紀初,定期出版的報刊首先誕生

于德國。之后,歐洲各國先后出現了日報。最早的II報也于1660年在德國萊比錫創(chuàng)辦,即

《萊比錫新聞》,它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某種意義上,報紙和印刷書籍相比

更是一種革新,是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形式的發(fā)明。和其他文化傳播形式相比,還在于它的個

人主義和現實傾向,世俗性和適用性,滿足了?個新興階級—以城市為基礎的商業(yè)和專業(yè)

人員——的需要。它的新奇并不在于它的科學技術或傳播方式,而在于時刻變化和在自由的

社會政治氣候下對各個階層的影響。

(4)電子媒介——電訊技術的發(fā)展

電子媒介的出現是社會發(fā)展與科技進步的綜合產物。19世紀后半葉,由于電的發(fā)現和無線

電技術的發(fā)展,開始誕生了一大批電子媒介,電訊、電話、電影、廣播、電視等等都是19

世紀至20世紀人類的偉大發(fā)明。電子媒介對人類社會產生著重大的影響,電子媒介的出現

是與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的發(fā)明密切聯系在一起的。電話、電報和無線電的發(fā)明形成龐大的

電訊媒介和電訊產業(yè);電話、電報與無線電的發(fā)明創(chuàng)立了電子媒介和電訊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

也拉開了20世紀電子時代的帷幕。

①電子媒介——電影的發(fā)展。電影作為傳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現在19世紀末,但內容上它并

不新鮮,它只不過是將傳統(tǒng)的娛樂轉移到了一種新的傳播形式上。

②電子媒介——廣播的誕生與媒介的國際化。廣播的發(fā)明首先得益于無線電技術的發(fā)展。世

界上公認的第一個標準廣播電臺是美國匹茲堡的KDKA電臺。到1930年,無線電廣播幾乎

遍及全世界。當代國際廣播已發(fā)展成為遍及世界五大洲的發(fā)達國家和眾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全球

性龐大事業(yè)。

③電子媒介——電視時代的開始。電視的出現是媒介發(fā)展史上的一場革命。電視是科學發(fā)現

與傳播事業(yè)發(fā)展的結晶。二戰(zhàn)后電視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時期。

④以計算機、互聯網絡和多媒體為代表的新傳播的發(fā)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現了融合的新

趨勢。

電子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會。

2.技術在新聞傳媒的形態(tài)變化中有怎樣的作用?(復旦大學2004研)

答:(1)對新聞媒介形態(tài)的變化而言,技術扮演了核心的推動作用。沒有技術的進步,就不

可能有媒介形態(tài)與功能的不斷進步。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早期,由于生產力和技術水平極端低

下,人類只能憑借體語和簡單的信號進行信息傳遞。隨著社會的進步,語言和文字得以發(fā)明,

這促成了人類傳播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變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進行編碼并傳布久遠。中國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fā)明,更為人類傳播提供了簡便的載體,并為信息的大規(guī)模復制和廣泛傳

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促成了電子媒體的誕生,人類信息傳播的速度大為

提升。隨著衛(wèi)星和互聯網的出現,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流動,人類媒介技術的進步,

使得人類以時間壓縮空間成為當今時代最為鮮明的特征。

(2)盡管技術的進步對媒介的演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術不是決定媒介發(fā)展的根本

力量。技術對媒介的影響,是在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文化環(huán)境中進行的。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

技術在媒介演進中的角色。應該承認,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所產生的信息傳遞需求,是媒介

演進的根本決定要素,正是這種需要,推動著人類不斷改進技術,并迅速應用于媒介領域,

從而不斷提高人類控制和傳播信息能力。

3.簡述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階段。

答:從媒介普及的角度,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⑴初級信息化階段(20世紀50—80年代)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報刊、廣播、電視得到高度普及,單一功能的個人媒介和家用媒介日趨多

樣化,社會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驟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后)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①大眾媒介進一步發(fā)達,廣播電視進入數字化多頻道和衛(wèi)星傳播時代;

②微型電腦普及到家庭;成為個人進行綜合信息處理的媒介;③以計算機、互聯網絡和多媒

體為代表的新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現了融合的趨勢;④跨國界傳播的II常

化;⑤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國策。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

一、概念題

1.編碼和解碼(北京大學2001研;中國人民大學2002研)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學2006研;中國人民大學2006研)

3.符號的任意性(深圳大學2005研)

4.訊息(message)(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研;武漢理工大學2005研)

5.非語言傳播(上海交通大學2005、2006研:)

6.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清華大學2007研)

7.傳播情境(武漢理工大學2005研)

8.符號互動(廈門大學2005研)

9.象征性文化(symbolicculture)(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二、簡答題

1.如何理解語言符號的曖昧性?

2.為什么說傳播是一個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武漢理工大學2006研)

三、論述題

為什么說傳播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意義與符號的兩度“翻譯”過程?(上海大學2002研)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編碼和解碼(北京大學2001研;中國人民大學2002研)

答:編碼和解碼是指大眾傳播中符號與信息相互轉化的兩個相反的過程。編碼(encode)

是指將信息轉化成便于媒介載送或受眾接受的符號或代碼的過程。在大眾傳播中,這一過程

表現為傳播從業(yè)者采集、編輯、制作傳播內容的活動。解碼(decode)是與編碼相反的過程,

即把接收到的符號或代碼轉化為受傳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過程。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學2006研;中國人民大學2006研)

答:“能指”和“所指”是索緒爾語言學中的術語?!澳苤浮敝刚Z言的聲音形象,“所指”指

語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索緒爾認為,任何語言符號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

比如英語的“tree”這個單詞,它的發(fā)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樹”的概念就是“所指”。

“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索緒爾認為,某個特定的能指和某個特定的所指

的聯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約定俗成的。比如在“樹”這個詞中,樹的概念和“樹”的特定發(fā)

音不是必然結合在一起的,“樹”在英文中的讀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讀音明顯不同,但

卻都能表達了“樹”的意思。這就是符號的任意性原理。

3.符號的任意性(深圳大學2005研)

答:符號的任意性是指構成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聯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約定俗成的。比

如在“樹”這個詞中,樹的概念和“樹”的特定發(fā)音不是必然結合在一起的,“樹”在英文

中的讀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讀音明顯不同,但卻都能表達了“樹”的意思。符號的任意

性原則是索緒爾語言學的一條重要原則,它支配著索緒爾的整個語言的語言學系統(tǒng)。

4.訊息(message)(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研;武漢理工大學2005研)

答:訊息(message)是指由一組相互關聯的有意義的符號組成,能夠表達某種完整意義的信

息。訊息是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社會互動的介質,通過汛息,兩者之問發(fā)生意義的交換,達

到互動的目的。訊息一詞,在中文中也譯成“消息”、“文告”等等,這是一個與信息意思相

近又有微妙區(qū)別的概念。信息的外延更廣,它包括訊息在內。訊息也是一種信息,其特點是

能表達完整的意義。在傳播過程研究中,學者們使用''訊息”的概念,是為了強調社會傳播

的互動是意義完整的互動。

5.非語言傳播(上海交通大學2005、2006研)

答:非語言傳播又稱“非言語溝通”,是指人類運用非言語符號來傳遞和交流信息的過程,

足人際傳播的一種基本方式。非語言傳播符號可以分為三種形式:①語言符號的伴生符。如

聲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體、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聲音語言或文字的伴物;②

體態(tài)符號(gestur-e)。例如動作、手勢、表情、視線、姿勢等等;③物化、活動化、程式化的

符號。如儀式和習慣、服裝和飲食、美術和建筑等等。

6.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清華大學2007研)

答: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是瑞士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的奠基者,結構主義學說的

開創(chuàng)者,其符號理論促進了符號學科的建立。

索緒爾1857年生于日內瓦,1878年發(fā)表了《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則系統(tǒng)》。1881年他到

法國巴黎,在整整卜年問他培養(yǎng)了梅耶、格拉蒙等語言學家,建成了法蘭西學派。1907年

起,他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索緒爾去世后,他的學生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索緒爾的一些手

稿及其它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于1916年在法國巴黎出版。此書曾多

次再版,并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其影響遍及全世界。

7.傳播情境(武漢理工大學2005研)

答:傳播情境是指傳播學中的語境,即對特定的傳播行為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的外部事物、

條件或因素的總稱,它包括具體的傳播活動(如二人對話)進行的場景,如什么時間、什么地

點、有無他人在場等等。在廣義上,傳播情境也包括傳播行為的參與人所處的群體、組織、

制度、規(guī)范、語言、文化等較大的環(huán)境。在很多情況下,傳播情境會形成符號本身所不具有

的新意義,并對符號本身的意義產生制約。

8.符號互動(廈門大學2005研)

答:符號互動即象征性社會互動,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傳遞象征符和意義而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響的過程。它是在社會關系中產生的,既是社會關系形成的紐帶,又反過來體現了社會關

系。由于象征符與意義是一個統(tǒng)一體,所以有的學者將象征性社會互動稱為符號互動,也有

的學者稱為意義互動。象征性互動是揭示傳播這一社會過程的??個基本概念。象征性社會互

動通常具有賦予行為動機和確定行為取向的功能。

9.象征性文化(symbolicculture"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答:“象征性文化”是指在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中,將文化理解為符號體系尤其是象征性符

號體系來把握。人類在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以語言為代表的象征符體系,從而擺脫了自然和

生物學意義上的束縛。然而這些象征符體系一旦形成,也就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作為能動的

力量作用于社會。

二、簡答題

1.如何理解語言符號的曖昧性?

答:符號是人們交流意義的基本手段,但是,符號所傳達的意義并不總是很清晰的,有時甚

至很模糊。語言符號的暖昧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語言符號本身意義的模糊

有些詞語包容范圍很大,往往不容易分清。例如“水果”?詞的范圍就很大,從典型的水果

到不太典型的水果,往往不易明確劃分。一些新語和流行語的意義也具有這種曖昧性。2)

語言符號的多義性

多義性指一種符號具有兩種以上的意義,在某一語境下判斷不準應該屬于哪一種。語言符號

的多義性是常見的,-個單詞或詞組、-個句子都可能具有多種意義。除此之外,同音異義

詞匯的存在,也是造成語言符號之多義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語言符號具有曖昧性和多義性,這種暖昧性和多義性有時會成為人們之間溝通意義的障礙,

但這種障礙不是難以克服的,人們可以借助傳播過程中的其他條件或情境來消除語言符號的

曖昧性和多義性。

2.為什么說傳播是一個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武漢理工大學2006研)

答:(1)符號化(encoding)是指傳播者將自己要傳遞的訊息或意義轉換為語言、音聲、文字或

其他符號的活動。符號解讀(decoding)是指傳播對象對接收到的符號加以闡釋和理解,讀取

其意義的活動。

(2)傳播是一個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的原因

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目的是交流意義,換句話說即交流精神內容。但是,精神內容本身是無形

的,傳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種可感知的物質形式,借助于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傳播對象也只

有憑借這些符號才能理解意義,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活動首先表現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

的過程。不僅如此,傳播對象對傳來的信息作出反應——反饋的過程也伴隨著在符號解讀基

礎上的再次符號化活動。表述和理解功能是符號的基本功能之一。

三、論述題

為什么說傳播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意義與符號的兩度“翻譯”過程?(上海大學2002研)答:

人類傳播是一種交流和交換信息的行為,符號是信息傳播的介質,人類只有通過符號才能相

互溝通信息;意義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目的。將

傳播過程理解為意義與符號的兩度“翻譯”過程的原因如下:

(1)傳播的過程首先表現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

符號是人類傳播的介質,人類只有通過符號才能夠相互溝通信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目的是

交流意義,換句話說即交換精神內容。但是,精神內容本身是無形的,傳播者只有借助于某

種可以感知的物質形式,借助于符號才能夠表現出來,而傳播對象也只有憑借這些符號,才

能理解意義。因此,我們說,傳播的過程首先表現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符號化即傳

播者將自己要傳遞的訊息或者意義轉換為語言、聲音、文字或者其他符號的活動。符號解讀

是指傳播對象對接收到的符號加以闡釋和理解,讀取其意義的活動。不僅如此,傳播對象對

傳來的信息作出反應——反饋的過程也伴隨著在符號解讀基礎上的再次符號化活動。

(2)傳播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互動雙方通過符號或者符號體系來交流或者交流意義的活動

過程意義就是人對自然事物或者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是人類以符

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這是一個極為廣義的概念,在這里,人類在傳播活動中交流

的一切精神內容都包括在意義的范疇之中。意義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與

人之間的社會傳播,實質上也就是意義的交流。

綜上所述,傳播的過程不僅僅是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同時也是互動雙方通過符號或者

符號體系來交流或者交流意義的活動過程,換句話說,人類傳播在現象上.表現為符號的交流,

而實質上是交流精神內容,即意義。因此,人類社會的傳播過程可以理解為意義與符號的兩

度“翻譯”討程。

一、概念題

1.傳播者(上海大學2005研)

2.模式(廈門大學2005研)

3.傳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學2005研)

4.反饋

5.并時反饋(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研)

6.噪音

7.單向傳播

8.雙向傳播

9.前饋

10.循環(huán)模式(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二、簡答題

1.簡述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北京大學2003研;四川大學2006研)

2.簡述馬萊茲克模式(華中科技大學2006研)

3.請畫出韋斯特利―麥克萊恩模式并闡釋其含義。(清華大學2005研)

4.比較傳播的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tǒng)模式的異同,以及由此看出傳播學研

究的發(fā)展如何。(復旦大學2003研)

三、論述題

傳播模式經歷了從直線模式、循環(huán)模式到系統(tǒng)模式等變化過程,請從傳播模式發(fā)展變化的角

度,分析傳播思想的變遷與進步。(武漢大學2003研;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傳播者(上海大學2005研)

答:傳播者是指傳播內容的發(fā)送者,是信息傳播鏈條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播者主要解決“傳播

什么”和“如何傳播”的問題,因此,傳播者不僅決定著傳播過程的存在與發(fā)展,而且決定

著信息內容的質量、數量與流向。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傳播者具有以下

八個特征:①傳播者具有政治傾向性;②傳播者控制了大眾傳播的過程;③傳播者的受教育

程度較高;④傳播者大都受過專業(yè)訓練;⑤傳播者有機會對成千上萬的人產生影響;⑥傳播

者與受眾一般不直接交流;⑦傳播者能獲得特殊的雙重報酬;⑧傳播者的工作緊張程度較高。

2.模式(廈門大學2005研)

答:模式是指科學研究中以圖形或程式的方式闡釋對象事物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雙重

性質:①模式與現實事物具有對應關系,但又不是對現實事物的單純描述,而具有某種程度

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質;②模式與一定的理論相對應,又不等于理論本身,而是對理論的一

種解釋或素描,因此,一種理論可以有多種模式與之相對應。模式雖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

是人們理解事物、探討理論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傳播學研究中,模式的使用是很普遍的。

3.傳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學2005研)

答:傳播模式是指對傳播活動的內在機制與外部聯系進行的一種直觀的簡潔的描述,也是一

種象征性的擁有同現實傳播活動相同的結構屬性的合乎邏輯的設想。在傳播學研究中,?個

優(yōu)秀的傳播模式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征:①呈現性;②整體性:③超陳性;④啟發(fā)性;⑤實用

性。??個優(yōu)秀的傳播模式常具有以下五種功能:①構造功能;②解釋功能;③引導功能;④

筒化功能;⑤預示功能。

4.反饋

答:反饋指受傳者對接收到的訊息的反應或回應,也是受傳者對傳播者的反作用。獲得反饋

訊息是傳播者的意圖和目的,發(fā)出反饋訊息是受傳者能動性的體現。反饋是體現社會傳播的

雙向性和互動性的重要機制,其速度和質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質而有不同,但它總是傳播過程

不可或缺的要素。

5.并時反饋(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研)

答:并時反饋是指?種與信息傳遞行為同時發(fā)生并為傳播者同時接收的反饋。并時反饋的優(yōu)

點在于:傳播與反饋之間的時距很短,傳播者可以迅速地在大腦中將剛剛進行的活動和剛剛

得到的反饋進行對照分析,從而做出判斷,找到癥結。

6.噪音

答:噪音原為無線電通信領域的用語,指電波載傳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物理干擾,在引入到

傳播學研究中后,它指在傳播過程中對訊息以及傳達、反饋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產生干擾的障礙

因素。噪音的概念最早由香農提出,后由德弗勒做了進一步擴展。噪音的存在會使傳播的信

息發(fā)生衰減或失真現象,如電視節(jié)目信號播出后發(fā)生圖像扭曲、聲音斷續(xù)等現象。社會傳播

的過程中也有噪音干擾現象,如虛假、捏造、歪曲的信息等,社會傳播中消除噪音干擾的主

要做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傳播量和傳播次數、揭露虛假信息等等。

7.單向傳播

答:單向傳播指缺乏反饋或互動機制的傳播,即信源發(fā)出的信息,經過傳播渠道而抵達信宿

的單向過程。在單向傳播中,傳播者與受傳者只是單方面的“給予”和“接受”關系。在現

實社會生活中,純粹的單向傳播是少見的。一般來說,人類的傳播活動都是具有雙向性和互

動性,但這種雙向性和互動性有強弱之分,大眾傳播由于缺乏反饋的及時性和靈活性,屬于

一種單項性較強的傳播活動。

8.雙向傳播

答:雙向傳播指存在著反饋和互動機制的傳播活動。在雙向傳播過程中,傳受雙方相互交流

和共享信息,保持著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一般來說,人類的傳播活動均具有雙向性,

但這種雙向性有強弱之分。對話、打電話或計算機通信等屬于雙向性較強的傳播活動,而報

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活動的雙向性較弱。

9.前饋

答:前饋是指受傳者在傳播活動發(fā)生前對傳播媒介的希望與要求,如要求報紙刊登某些方面

的內容,希望電視臺播放某類節(jié)目等。聽眾點歌,預約電視等,都是在獲得受眾前饋的基礎

上開辦的節(jié)目。獲得受眾前饋,可以提高傳播活動的計劃性和針對性,對改進傳播效果,提

高媒介企業(yè)的效益有重要意義。

10.循環(huán)模式(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答:循環(huán)模式是施拉姆在奧斯古德的基礎上于1954年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文中提出

的過程模式。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傳播過程的循環(huán)性。這就內含了這樣一種觀點:信息會產

生反饋,并為傳播雙方所共享。另外,它對以前單向直線模式的另一個突破是:更強調傳受

雙方的相互轉化。它的出現打破了傳統(tǒng)的直線單向模式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其缺點是未能區(qū)分

傳受雙方的地位差別,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傳受雙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這個模式雖然

能夠較好地體現人際傳播尤其是面對面?zhèn)鞑サ奶攸c,對大眾傳播過程卻不能適用。

二、簡答題

1.簡述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北京大學2003研;四川大學2006研)

答:(1)德弗勒互動模式的基本內容

德福勒模式是在香農一韋弗的數學模式基礎之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傳播過程模式,它克服了前

者單向直線的缺點,明確補充了反饋的要素、環(huán)節(jié)和渠道,使傳播過程更符合人類傳播的互

動特點。同時,這個模式還擴展了噪音的概念,認為噪音不僅對訊息而且對傳達和反饋過程

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或要素都會發(fā)生影響。德福勒模式適用范圍較廣,包括大眾傳播在內的各

種類型的社會傳播過程,都可以通過這個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說明。

(2)德弗勒互動模式的不足

該模式沒有超越從過程本身來說明傳播過程的范疇。事物的運動過程不僅僅取決于過程的內

部因素,還要受制于外部條件或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外

部影響因素是“噪音”,但是,影響傳播過程的外部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的全部復雜性,并不是

一個簡單的“噪音”概念所能說明的。

2.簡述馬萊茲克模式(華中科技大學2006研)

答:馬萊茲克模式是由德國學者馬萊茲克1963年在《大眾傳播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在

這個模式中,馬萊茲克把大眾傳播看做是包括社會心理因素在內的各種社會影響力交互作用

的“場”,這個系統(tǒng)的每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都是這些因素或影響力的集結點,大眾傳播場就是大眾

傳播過程中諸種社會關系的群集和總和,他認為無論是傳播者還是接受者的行為,都是在一

定的“社會磁場”中進行的,而在與社會的互動中顯示其傳播的性質和作用。

馬萊茲克的系統(tǒng)模式說明,社會傳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評價任何一種傳播活動,解釋

任何一個傳播過程即便是單一過程的結果,都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而必須對涉及該活動或過

程的各種因素或影響力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的分析。

3.請畫出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并闡釋其含義。(清華大學2005研)

答:圖4—8為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韋斯特利―麥克萊恩模式的目的是想以保有以前

那些簡單模式特點——傳播雙方與外界事物有著密切聯系的方式,來達到反映大眾傳播的復

雜情況的效果。

(1)這個模式包括以下五個要素:

①x是社會生活中可以被感知、能夠為大眾媒介所傳播的事物。

②A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傳播者。它既可以由個人,也可以由組織來承擔。

③C是傳播的中介和渠道,由媒介組織及其成員承擔。他們既可以在數量眾多的A中依據

自己所設想的受眾需要和興趣選擇信息,也可以直接在x中進行這種選擇。c為B充當信息

選擇代理人的角色,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A。

@B表示受眾。他們因生活的需要而必須獲取和應用來自c的信息。

⑤f表示反饋。其中mA是受眾B向傳播者A發(fā)出的反饋,fB。是受眾B向媒介組織c表

達的反饋。C作為守門人在選擇信息時要受到來自B的反饋的影響。fco是媒介對信息來源

A發(fā)出的反饋。這種反饋可能會鼓勵、改變乃至抵制A的意圖。

(2)這個模式的特點如下:

①信息選擇具有多樣性。傳播來源可以在各種事件中進行選擇,大眾傳播媒介由可以在各種

信息來源中選擇,同時大眾媒介也可以在各種事件中直接進行選擇。

②傳播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節(jié)性。社會上數量眾多的大眾媒介問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在這種競爭

的過程中,它們也互相取長補短、自動調節(jié),以適應社會優(yōu)勝劣汰的發(fā)展機制。⑧信息反

饋具有重要性。只有反饋才能真正保證傳播過程中所有要素間關系的系統(tǒng)性。

4.比較傳播的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tǒng)模式的異同,以及由此看出傳播學研究的發(fā)

展如何。(復旦大學2003研)

答:模式是對客觀事物的內外部機制的直觀而簡潔的描述,是對現實的一種同構或預期。模

式按所用符號可以分為文字模式、圖表模式、數學模式三類,按模式作用可以分為結構性模

式和功能性模式兩種。傳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圖表構成的功能性模式。傳播模式研究

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和社會系統(tǒng)模式。

(1)傳播的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tǒng)模式的不同點:

①線性模式把傳播視為單向流動的過程,拉斯韋爾的5W模式是典型的線性模式。線性模式

揭示了傳播的基本要素,但未能在模式中更多的顧及人的因素、社會因素,忽視了訊息的內

容、傳播的效果等等。

②控制論模式在線性模式的基礎上引入了反饋的概念,把傳播看成一個循環(huán)、平衡的自我調

節(jié)系統(tǒng)。但是,這類模式仍然忽視了傳播過程的社會背景;

③系統(tǒng)傳播模式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傳播放人一個宏觀的社會背景中加以考察,并

視之為整個社會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2)傳播的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tǒng)模式的相同點:

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和社會系統(tǒng)模式是傳播模式研究過程所經歷的三個發(fā)展階段。線性模

式和控制論模式是對傳播過程內部的微觀認識,而社會系統(tǒng)模式是對傳播過程外部關系的宏

觀認識。

(3)通過三種模式的比較,可以看到,傳播學的發(fā)展是由微觀視角向宏觀視角發(fā)展的一個過

程,同時也是一個逐漸擺脫簡單化的過程。在系統(tǒng)模式下,對傳播的研究必須綜合考慮微觀

的和宏觀的各種要素,在一個復雜多元的視角下考察人類的傳播活動和傳播系統(tǒng)的運行。

三、論述題

傳播模式經歷了從直線模式、循環(huán)模式到系統(tǒng)模式等變化過程,請從傳播模式發(fā)展變化的角

度。分析傳播思想的變遷與進步。(武漢大學2003研;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答:模式是以圖形或程式的方式對客觀事物內外部機制直觀而簡潔的描述。模式是相應現實

事物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是對相應理論的一種解釋和素描。因此,傳播模式的發(fā)展變化印證

了傳播思想的變遷和進步:

(1)直線模式與線性傳播思想

直線模式或稱“五w”模式、拉斯韋爾程式。這“五w”分別是Who(誰)、Sayswhat(說了

什么)、Inwhich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whom(向誰說)、withwhal,effect(有什么效果)。

拉斯韋爾程式第一次將傳播活動明確地表述為由五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構成的過程。雖考慮到了

受傳者的反應,卻沒有提供一條反饋渠道,因而這個模式沒有揭示人類傳播的雙向和互動性

質,也忽略了社會環(huán)境對傳播的影響。

(2)循環(huán)模式下的傳播思想

認識到直線模式的局限性,1954年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一文中受c?E?奧斯古德

觀點的啟發(fā),提出了傳播“循環(huán)模式:該模式與直線模式有明顯的不同點在于:①該模式

沒有傳播者和受傳者的概念,傳播雙方都是傳播的主體,通過訊息的授受處于你來我往的相

互作用之中。②該模式的重點不在于分析傳播渠道中的各種環(huán)節(jié),而在于解析傳播雙方的角

色功能;參加傳播過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階段都依次扮演著譯碼者、解釋者和編碼者的角色,

并相互交替著這些角色。

該模式的不足在于:首先,它把傳播雙方放在完全對等的關系中,與傳播實際情況不符;其

次,這個模式能夠體現人際傳播,特別是面對面?zhèn)鞑サ奶攸c,卻不能適用大眾傳播的過程。

在此模式下的傳播思想引入了反饋的概念,把傳播看成一個循環(huán)、平衡的自我調節(jié)系統(tǒng),受

眾的地位及其能動性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得以重視,但仍然未能認識到傳播過程中社會背景的

制約。

(3)系統(tǒng)模式對社會背景的考量

直線模式與循環(huán)模式只考察微觀單一的傳播過程,并不能揭示社會傳播的總體血貌。1959

年美國的賴利夫婦提出了傳播系統(tǒng)模式,告訴人們任何一種傳播過程都表現為一定的系統(tǒng)活

動,而多重結構是系統(tǒng)傳播的本質特點:①從事傳播的雙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個體系統(tǒng),

這些個體系統(tǒng)的內在活動形成人內傳播;②個體系統(tǒng)與其他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形成人際傳

播;③個體系統(tǒng)分屬于不同的群體系統(tǒng)形成群體傳播;④群體系統(tǒng)的運行又是在更大的社會

結構和總體社會系統(tǒng)中進行的,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大環(huán)境保持著相互

作用的關系。

從系統(tǒng)模式中可以看到社會傳播微觀的、中觀的和宏觀的各種系統(tǒng),每個系統(tǒng)既相對獨立,

又與其他系統(tǒng)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既受到其內部機制的制約又受到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的廣泛

影響。系統(tǒng)傳播模式把傳播放人一個宏觀的社會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視之為整個社會過程的

一個組成部分,從而使傳播制度環(huán)境和媒介規(guī)范理論研究得以重視,豐富了傳播思想。

歸納而言,從直線模式、循環(huán)模式到系統(tǒng)模式,對傳播過程的認識經歷了從單向、孤立、封

閉到雙向、多元聯系、開放的過程,是傳播學山微觀視角向宏觀視角發(fā)展、逐漸擺脫簡單化

的過程。在系統(tǒng)模式下,對傳播的研究必須綜合考慮微觀的和宏觀的各種要素,在一個復雜

多元的視角下考察人類的傳播活動和傳播系統(tǒng)的運行,體現了傳播過程模式研究的不斷發(fā)展

與完善,同時也體現了大眾傳播思想的不斷變遷與進步。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

一、概念題

1.人際傳播(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研;南開大學2004研;浙江大學2002研)

2.親身傳播(上海交通大學2007研)

二、簡答題

1.簡述傳播學關于人際傳播功能的基本內容。(武漢大學2004.研)

2.網絡傳播擴大了哪些人際傳播功能?(復旦大學2004研)

3.簡述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區(qū)別。(中國傳媒大學2003研)

三、論述題

簡論人際傳播的虛擬化。(深圳大學2004.研)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人際傳播(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研;南開大學2004研;浙江大學2002研)

答:人際傳播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由兩個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組成的新

的信息傳播系統(tǒng)。人際傳播是一種最典型的社會傳播活動,也是人與人社會關系的直接體現。

人際傳播的特點有:①人際傳播傳遞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②人際傳播的信息的

意義更為豐富和復雜;③人際傳播雙向性強,反饋及時,互動頻度高;④與組織傳播和大眾

傳播相比,人際傳播屬于一種非制度化的傳播。

2.親身傳播(上海交通大學2007研)

答:親身傳播是指以語言為主要手段,以人體自身為媒介的個人對個人的傳播。親身傳播最

常見的是兩個人面對面的交談,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言語傳播,如面對面交談、遠距離

電話會談等;②文字傳播,如私人信件、電報、傳真、E-maik手機短信等;③體態(tài)語言

傳播,如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號傳播,如革命時期地下.|:作者的窗外懸掛物、

海上航行時的信號旗等。親身傳播的最大特點是信息傳播有明確的對象,屬于定向傳播。其

好處是傳播信息針對性強,反饋快,互動快,可以迅速調整傳播內容和方法。與其他傳播方

式相比,親身傳播的不足之處在于傳播面窄,傳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二、簡答題

I.簡述傳播學關于人際傳播功能的基本內容。(武漢大學2004.研)

答: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問的信息傳播活動,是由兩個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信

息傳播系統(tǒng)。人際傳播的特點在于:人際傳播傳遞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人際傳

播的信息的意義更為豐富和復雜;人際傳播雙向性強,反饋及時,互動頻度高;與組織傳播

和大眾傳播相比,人際傳播屬于一種非制度化的傳播。

(1)人際傳播社會功能的基本內容包括:①人際傳播是社會成員交流和交換信息的重要渠道;

②是實現社會協(xié)作的重要紐帶;③是傳承社會文化的重要工具;④是完成個人社會化的基本

條件;⑤是完善和發(fā)展自我的重要途徑。

(2)關于人際傳播社會功能的研究領域

①人際傳播在個人社會化中的作用。庫利的“鏡中我”理論、米德的“主我與客我”理論,

以及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塔爾德的“社會模仿”理論等等,都是揭示人際傳播在個人社會化過

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

②對大眾傳播效果的影響,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見領袖”與“兩級傳播”理論、“創(chuàng)新一普

及”理論等等。

2.網絡傳播擴大了哪些人際傳播功能?(復旦大學2004研)

答: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是由兩個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信

息傳播系統(tǒng),它是人們之間傳遞和交流知識、意見、感情、愿望等的社會行為。網絡傳播的

特性擴大了人際傳播功能,具體表現為擴大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傳遞信息功能。計算機網絡建構的初衷就是實現信息的傳遞和分享,而人們上網的最主

要目的也就是傳遞或獲取信息。盡管因特網還只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但是今天網上

的信息已經足夠豐富,只要擁有足夠的金錢、時間和精力,不出家門便能盡知天下事,而且

還可以將信息復制、轉發(fā)給任何人。

(2)協(xié)調人際關系功能。網絡傳播能夠起到交流感情、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作用。雖然網上不可

能進行直接的面對面的人際傳播,但與傳統(tǒng)的書信、電話、電報等間接人際傳播相比,明顯

要方便快捷而且成本要低得多。在計算機網絡這個虛擬空間,人際傳播的空間被無限擴大了,

任何有著特殊興趣的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知音,只要有共同興趣,就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和

分享,真正實現了人際交流的平等。

(3)調節(jié)情緒,滿足心理需求功能。網絡傳播的虛擬性決定了它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傳播有

著很大的不同。①網絡傳播使得人際傳播的調節(jié)情緒、滿足心理需求功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

發(fā)揮。②網絡傳播的匿名性給信息的發(fā)送者帶來一種安全感。③基于文本的網絡傳播,給信

息的接收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問。

3.簡述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區(qū)別。(中國傳媒大學2003研)

答:人際傳播(intel~personalcommunica!ion)是指在兩者之問或者在兩個以上的人之間,面對

面或憑借簡單媒介如電話、書信等非大眾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而大眾傳播

(masscommunication)是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yè)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

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根據上述定義,可以看到,兩者的區(qū)別

主要有:

(1)傳播者不同。人際傳播的傳播者是非組織性的普通個人,而大眾傳播的傳播者則是組織

化的專業(yè)傳播者,如記者、編輯等。

(2)媒介不同。人際傳播一般不借助媒介而面對面交流,或只是憑借簡單的人際媒介進行傳

播,而大眾傳播則是通過復雜媒介,如電視、廣播、報紙等進行傳播,技術性很強。

(3)傳播內容不同。人際傳播的內容搬是私人性的話題,主觀性較強,而大眾傳播的內容

一般是具有公眾性的新聞信息以及娛樂信息。

(4)受眾不同。人際傳播中,傳者與受傳者的角色是交互的,互動性強,而在大眾傳播中,

傳者與受眾的地位比較固定,受眾是隱匿的大規(guī)模社會公眾,反饋具有延遲性。

(5)影響范圍不同。人際傳播在兩個或數個人間進行,因而影響是小范圍的,而大眾傳播則

會在廣大的社會范圍產生巨大影響。

三、論述題

簡論人際傳播的虛擬化。(深圳大學2004.研)

答: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由兩個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

信息傳播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方式主要有二人談話、書信往來、打電話等,互聯網出現后,

電子郵件、QQ、MSN聊天等人際傳播方式大行其道,網絡中人際傳播越來越虛擬化。

(1)人際傳播的特點

①人際傳播傳遞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傳播。傳播者

不僅可以使用語言,而且能夠運用體姿、表情、眼神、動作等多種手段來傳達信息。

②人際傳播的信息的意義更為豐富和復雜。在面對面的情況下,多種渠道和多種手段的配合,

會形成特殊的傳播情境,這種特殊的情境會產生新的意義。③人際傳播雙向性強,反饋及時,

互動頻度高。雙方的信息授受以一來彳主的形式進行,傳受雙方不斷交換角色,隨時根據對

方的反應把握、修改、補充傳播內容或傳播方法。

④人際傳播屬于一種非制度化的傳播。非制度化主要指傳播關系的成立上具有自發(fā)性、自主

性和非強制性,人際傳播是建立在自愿合意基礎上的,是一種相對自由和平等的傳播活動。

(2)人際傳播的虛擬化

人際傳播的虛擬化就是人與人之間并不是面對面,而是通過手機、互聯網等媒介進行信息的

收授,具有不確定性、虛擬性。人際傳播虛擬化導致本來可以面對面解決的問題,現在更多

的依賴網絡,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少了,發(fā)短信代替了打電話,MSN代替了面對

面的交流。

①網絡中人際傳播的特點

網絡傳播超越大眾傳播正在于其互動性,網絡傳播的其他特點也是基于這種互動性。網絡成

功地把自己虛擬化,使得人們仿佛可以無屏障地在網絡中直接同他人和現實世界交流。

a.網絡聊天具有信息的流動與控制無中介、雙向、傳收雙方自由平等參與,不受時間空間

的限制等特點。

b.網絡聊天方式具有廣泛性。人們可以不斷地變換交流的對象,這些交流對象的來源廣泛,

基本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

c.網絡傳播形式雖不依賴口頭語言,其聊天信息的文本和圖本也可視為人際傳播口頭形式

的延伸,傳播形式基本是無組織的,內容以線性或非線性的方式呈現。

d.從傳播的接收與限制看,網絡傳播形式是互動,反饋是即時的,雖然一定程度受到時間

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對方不在線或網絡忙而無法接通),但機動性較強。

②網絡中人際傳播的虛擬化

網絡中的人際傳播具有許多傳統(tǒng)面對面?zhèn)鞑ゲ痪哂械奶攸c:匿名性,虛擬性,多重角色交互,

不穩(wěn)定的多樣化和充分的自由原則。因此網絡中人際傳播是虛擬化的人際傳播。

a.匿名性使得每個人可以用“化身”在網絡虛擬社區(qū)中與他人進行互動、選擇的自由度高

于真實世界許多。大多數情況下,網友如果不愿意繼續(xù)溝通,可以隨時中止,而沒有太多的

壓力和包袱。人際傳播的虛擬化使得這種傳播更加自由、自信和自足,人們在虛擬的人際交

流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窗口中自由切換,選擇不同的心境和興趣。

b.人際傳播的虛擬化允許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方面疏遠了現實世界的人際關系,另一

方面在虛擬中與他人互動關系的逐漸建立,人們可以跨越時空障礙與生理限制,在虛擬空間

實現一般不能達到的人際傳播功效。

c.網絡中人際傳播的虛擬化也是傳受雙方探索新的身份認同的過程,以網絡隔離為基礎,

經由網絡聯結功能,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塑造自己的新身份認同,進而稱為自我認同的一部

分。

③虛擬化的人際傳播的社會化功能

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的一大功能便是強調在個人社會化中的作用,人際傳播特別是初級群體中的

人際傳播對個人人格的形成、社會價值和行為規(guī)范的接受等等,都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人

際傳播的虛擬化完全可能造成人們認知上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混淆,有些人借著在虛擬世

界培養(yǎng)與人相處的能力,在真實世界更加順利地生活,也有人以網絡上的人際傳播驅逐了真

實世界的人際交流,追求虛擬空間帶來的人際關系的滿足,逃避真實世界生活的壓力,患上

“網絡沉迷癥”。

(3)應對人際傳播虛擬化

①人際傳播虛擬化的利弊

虛擬的環(huán)境下,人們的心態(tài)更接近本我,減少了現實社會給人們的身心造成的壓力。但也因

此出現了許多問題。有些人一旦投身網絡關系后,會有意識的減少對他人的同情心和憐憫,

因為他們不能辨別真假,但這也使一些真正有問題并希望通過網絡求助的人喪失了得到援助

的機會。所以網絡除了對人際關系有一定益處之外,也同樣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誤傳和欺騙。

②應對人際傳播虛擬化

網絡造成的人際傳播的虛擬化既有有利的方面,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正確利用網絡虛擬人

際傳播有利一面的同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減少它的不利影響。這就要求作為網絡媒介

控制主體的政府、行業(yè)組織、網絡媒介內部管理職能部門加強監(jiān)管力度,從技術、規(guī)范、道

德各個層面上加強對網絡信息的過濾,加強“把關人”的影響力。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

一、概念題

1.群體傳播(南開大學2004研)

2.群體壓力(北京師范大學2003研;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3.趨同心理

4.流言(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二、簡答題

1.組織內傳播一般有哪些渠道?(武漢理一大學2006研)

2.舉例說明在面臨群體壓力時的社會趨同性心理。(南開大學2005研)

三、論述題

在關于傳聞的三個要素"重要性、模棱度、批判能力”(impotlance;ambiguity:criticala.bility)

中,大眾傳媒在哪兩個要素上可以發(fā)揮作用以抑止傳聞的進一步蔓延?宜采取哪些傳媒的工

作方式來引導輿論?(中國人民大學2006研)

在流言的社會蔓延過程中,大眾傳媒可以在哪些方面發(fā)揮作用以抑止流言的惡性蔓延?宜采

取哪些傳媒的工作方式來引導輿論?(中國人民大學2006研)

考研真題與經典訓練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群體傳播(南開大學2004研)

答:群體傳播是指群體與成員、成員與成員間的傳播互動機制。日本學者巖原勉認為:“群

體傳播就是將共同目標和協(xié)作意愿加以連接和實現的過程?!边@個過程形成群體意識和群體

結構,而這種意識和結構一旦形成,又反過來成為群體活動的框架,對個人成員的態(tài)度和行

為產生制約,以保障群體的共同性。因此,群體傳播是群體生存和發(fā)展的一條基本的生命線。

群體傳播在群體意識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群體壓力(北京師范大學2003研;武漢理工大學2007研)

答:群體壓力是指群體中的多數意見對成員中的個人意見或少數意見所產生的壓力。在面臨

群體壓力的情況下,個人和少數意見一般會對多數意見采取服從態(tài)度?!皞€人服從集體、少

數服從多數”是群體活動的一個基本原則。它不僅是群體保持協(xié)調統(tǒng)??的前提,也是人的社

會合作性的體現。

3.趨同心理

答:趨同心理也叫做遵從性,是指個人希望與群體中多數意見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

群體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況下,個人被迫接受多數意見,正是出于這種擔憂。

4.流言(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

答:流言是?種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通常發(fā)生在社會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不

確定性,而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