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冊
第一單元地球與地圖第2講等高線地形圖考綱呈現KAOGANGCHENGXIAN1.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2.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應用及相關計算。3.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判讀及應用??季V解讀KAOGANGJIEDU1.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分析與判讀,能繪制地形剖面圖。(重點)2.掌握等值線圖的基本特征及判讀方法。思維導圖SIWEIDAOTU內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點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計算主觀題型之一地形特征類考點二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課時作業(yè)圖形突破之一等高線地形圖考點三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判讀與應用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計算海平面500m1500m1000m【等高線】是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同線等高同圖等距(全圖的等高距須一致)閉合,不相交密陡疏緩凸低為脊,凸高為谷山峰山峰山峰360362364365山峰:等高線封閉,且數值往里面增大若數值往里面減小則為盆地鞍部360364365364.2362358360360.4360.3鞍部山脊360.4358354350346山脊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山谷360.4358354350346山谷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典型的等高線表示洪積扇等高線呈圓弧形,并上密下疏。多有放射狀河流或季節(jié)河流。黃土塬頂部平坦,邊緣處溝谷縱橫。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數值大??λ固胤辶侄嗌介g盆地(壩子),山多陡峭孤峰。等高線稀疏處數值小。山峰等高線密集且平滑。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呈封閉新月形。一側陡,一側緩,緩坡為迎風坡。火山錐等高線封閉,呈較有規(guī)律的環(huán)狀,上密下疏。突出特點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深化整合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閉合等高線的判讀AB100200300200200大于大值小于小值200<A<300100<B<200PQ5080706060504030201.圖中關于P、Q兩點海拔的比較,正確的是P一定比Q低P一定比Q高P可能比Q低5mP可能比Q低20m3.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范圍可能是A.40m至50m之間 B.45m至60m之間C.50m至60m之間 D.50m至55m之間2.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①18m②21m③36m④43m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答案答案坡度大小的判斷同一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500700在同一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陡等高線分布越稀疏,則坡度越緩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則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C>A>D>B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B>D>A>C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A>C>D>B均勻坡、凹坡通視情況好,凸坡通視情況差,地勢高且無障礙物通視情況好凹坡均勻坡等高線疏密均勻凸坡等高線下密上疏等高線上密下疏坡的類型河流流向的判斷根據等高線的數值變化判斷出地勢的大致走向,再根據“水往低處流”即可判斷700600500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進行判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根據河流的支流流向進行判斷,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總是趨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斷地貌類型的判讀海岸線海拔為0米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海岸線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較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海拔高(10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海拔沒有一定標準,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相關計算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8844.438611H相=H高—H低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海拔:1000m氣溫:25℃海拔:3000m氣溫:13℃T差=(0.6℃×H相)/100m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陡崖的相對高度ΔH的取值范圍是:(n-1)d≤ΔH<(n+1)d陡崖崖頂的絕對高度:H大≤H頂<H大+d陡崖崖底的絕對高度:H小-d<H底≤H小250150200300350100海拔(米)0崖頂上限<250崖底下限>100崖頂下限≥200崖底上限≤150tb250150200300350100bt估算某地形區(qū)的相對高度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任意兩點之間有n條等高線,等高距為d,則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例證:如圖所示,求A、B兩點間的相對高度。A、B兩點之間有3條等高線,等高距為100m,利用公式可得A、B兩點間的相對高度為200m<H<400m估算坡度tanα=H/Lh為兩點相對高度,可由兩點等高線求出。(L為兩點距離,可由圖中比例尺與兩點圖上距離算出。α為坡度,可由h/L的值再從數學用表中查出)一般情況下,如果坡度大于25°,則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在山區(qū)能否修建梯田,常會用到坡度計算;此外山區(qū)道路修建也會對坡度進行估算HLα命題探究地形、地勢判斷1.在天津市南部地區(qū)發(fā)現的貝殼堤,是貝殼及碎屑物受潮水搬運,在海邊經較長時期堆積而形成的壟崗,可以作為當時海岸線的標志。圖中所示古海岸線分布地區(qū)地勢的總體變化趨勢是A.由東北向西南傾斜 B.由西向東傾斜C.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D.由北向南傾斜√解析由圖中古海岸線曲線的時間變化特點及等高線的變化規(guī)律可推知,圖示古海岸線分布地區(qū)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解析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處以陡崖的圖例進行標注,則兩條等高線之間為兩側坡度陡峻的峽谷。地形、地勢判斷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qū)的地貌特征,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m)圖”?;卮?~3題。2.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部分表示的地形單元是A.山脊 B.陡崖 C.斷塊山脈 D.峽谷√地形、地勢判斷3.圖中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積物②突出小基巖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地形、地勢判斷解析310米等高線位于圖中陡崖下方,部分與圖中代表陡崖的圖例重合。圖中灰色部分是導致310米等高線與陡崖圖例斷斷續(xù)續(xù)分開的原因。因此灰色部分應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積物或突出的基巖。等高線數值的判讀技巧讀等高線數值時,要注意把握六字:“順勢、順序、對稱”?!绊槃荨㈨樞颉本褪敲鞔_高低趨勢依次讀;“對稱”就是利用等高線的“四種對稱”方法來判讀等高線數值,即“低點對稱”——河谷兩側、鞍部兩側、海峽(島嶼)兩側,“高點對稱”——山頂兩側。等高線相關計算讀下圖,完成第4題。解析圖中最高處海拔在80~85m之間,最低處海拔在20~25m之間,所以高差為55<Δh<65,最大高差無限接近65m,但不能是65m。4.圖示區(qū)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50m B.55m C.60m D.65m√5.圖中有一處適合開展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至陡崖最高處,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為A.65米 B.95米 C.135米 D.225米等高線相關計算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題?!痰雀呔€相關計算解析攀巖運動適宜在陡崖處進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多條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據此可知陡崖出現在圖中西南側三條等高線相交處。根據圖中等高線數值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判斷其等高距為50米。根據陡崖的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出陡崖的相對高度為大于等于100米小于200米,則運動員在攀巖運動中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為135米。圖形突破之一等高線地形圖學科素養(yǎng)提升“地坑院”是黃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立體化展示了這個“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圖為“某地坑院村落景觀圖”,右圖為“某黃土塬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典型例題右圖中,適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讀左圖知,地坑院村落建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qū)。讀右圖知,丁地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適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項正確。甲地東北側為溝谷,位于溝谷的頂部,水土流水容易導致地坑院村落坍塌,不適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項錯誤;乙、丙兩地地勢起伏大,不適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項錯誤。典型例題通用方法(1)讀數值,判海拔和相對高度。(2)讀等高線最大值和數值變化,判地形類型和坡向。(3)讀線的疏密,判坡度和落差。(4)讀線的走向,判地形延伸方向。(5)讀線的彎曲,判地形部位。(6)讀線的局部閉合,判高度范圍。學以致用讀“北半球中緯度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完成1~2題。1.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為A.先向東,再向東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東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解析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再結合指向標可判斷出圖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東北流?!虒W以致用2.該區(qū)域的東面臨海,區(qū)域內有一個村莊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這個村莊可能是圖中的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解析該地位于北半球,夏季日出東北方向,冬季日出東南方向。該村莊夏季能夠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說明該村東南部有山地阻擋。圖中只有丙村東南方向有山地遮擋,在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學以致用下圖中等高線最大值為500米,最小值為100米,等高距為100米。據此完成3~4題。3.等高線①和②的海拔分別為A.100米300米 B.200米400米C.100米400米 D.200米300米解析因為河谷處地勢最低,則河谷兩側的等高線值為最小值,故①為100米;已知等高距為100米,從而推理②等高線值為300米?!虒W以致用4.圖中③、④、⑤三條河流中畫法不正確的有A.0條 B.1條 C.2條 D.3條解析河流應位于山谷處,根據等高線“凸高為低,凸低為高”的原則,可知④處比兩側低為河谷。而③⑤兩處比兩側高為山脊,不可能發(fā)育河流?!痰雀呔€地形圖的應用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兩點適宜修建水庫壩址的是B,理由是B處位于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庫區(qū)位于“口袋型”的洼地、小盆地,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和庫容。
(2)甲村計劃修建引水渠,在擬定的Ⅰ、Ⅱ兩個方案中,較合理的是Ⅰ。(3)在C、D兩地適宜大面積發(fā)展種植業(yè)的是C。(4)圖中適宜建設療養(yǎng)院的地點是E,理由是該處地形平緩,靠近名勝古跡,環(huán)境優(yōu)美。(5)G、F兩地相比較,適合建設港口的是G,理由是該處有天然港灣,陸上交通便利。(6)甲、乙、丙三個村落中,最可能發(fā)展成城市的是甲。
深化整合等高線地形圖與“點”的區(qū)位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因該處筑壩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庫區(qū)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證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和庫容港口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區(qū),即陸域平坦、水域深闊的避風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口,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港口水庫壩址等高線地形圖與“點”的區(qū)位療養(yǎng)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向陽坡、背山面水、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線通過,交通便利宿營地應避開河谷、河邊,以預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發(fā)避開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傷害應選在地勢較高的緩坡或較平坦的鞍部宿營宿營地療養(yǎng)院等高線地形圖與“點”的區(qū)位航空港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易排水的地方,地質條件還要好注意盛行風向,并保持與城市有適當的距離等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方氣象站航空港等高線地形圖與“線”的區(qū)位引水線盡可能短,避免通過山脊等障礙,并盡量從地勢高處引水到地勢低處,使水自流輸油管道,路線也應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鐵路、公路線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建在坡度和緩的地區(qū)翻山時應選擇緩坡,并盡量通過鞍部陡坡處線路要呈“之”字形彎曲,以降低坡度,保證運輸安全另外還要充分考慮路線的長度,避免跨越河流建隧道,避免通過高寒區(qū)、沙漠區(qū)、沼澤區(qū)、永久凍土區(qū)、地下溶洞區(qū)等引水、輸油線路鐵路、公路線等高線地形圖與“面”的區(qū)位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yè)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區(qū)宜發(fā)展耕作業(yè),山地、丘陵地區(qū)宜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湖、海、水庫等水域宜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業(yè)一般選在等高線間距較大即地勢平坦開闊處,節(jié)省建設投資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交通線經過,交通便利農業(yè)生產布局工業(yè)區(qū)選址等高線地形圖與“面”的區(qū)位一般山區(qū)聚落多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地勢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積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山區(qū)聚落規(guī)模小、數量少平原地區(qū)聚落數量多、規(guī)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qū))聚落分布命題探究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旅游。下圖為“該山區(qū)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⑥處為露營和觀景的備選地點。讀圖回答下題。1.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解析②地位于山谷附近,與河流距離適中,易于取水,并且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開闊,最利于作為露營地。而①地位于河谷,易受水災;③地位于陡崖處,不安全;④地位于山頂附近,氣溫較低,地勢較陡。在鄉(xiāng)村振興計劃中,某行政村擬修建的村史館和培訓中心分別位于該村西南部和東北部。該村東西寬2千米,南北長1千米,主干道從南向北穿過,河流自東向西流經該村。讀圖,回答第2題。2.與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解析A對:甲圖中主干道呈南北方向,河流大致呈東西方向,村史館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培訓中心位于行政村的東北部,與材料中描述的信息相符。B錯:乙圖中村史館位于行政村的東北部,培訓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與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C錯:丙圖中主干道呈東西方向,河流大致呈西北—東南方向,與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D錯:丁圖中主干道呈東西方向,河流大致呈東北—西南方向,村史館位于行政村的東南部,培訓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北部,與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4題。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3.近水且受水患影響最小的居民點是A.④ B.③ C.② D.①√解析圖中四個居民點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區(qū),地勢較低,易受水患影響。而①地位于地勢稍高的鞍部地帶,受水患影響最小。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河流①~②段流向為從西北流向東南B.②居民點最容易發(fā)展成為城鎮(zhèn)C.由⑤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較耗體力D.站在M山頂可以通視圖中的所有居民點等高線圖中“點狀地理事物”的選址解析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河流①~②段為從西南流向東北;圖中最容易發(fā)展成為城鎮(zhèn)的應是位于河流交匯處的③地;由⑤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山時,先穿越山脊再經過河谷,地勢起伏很大;
M山頂與⑤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绦陆撩窦竟?jié)性地轉場在冬、夏牧場之間。下圖為“新疆某地冬、夏牧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等高線圖中“線狀地理事物”的選址5.圖中四條轉場線路最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等高線圖中“線狀地理事物”的選址解析路線①有部分路段等高線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線②經過山脊,不合理;路線④經過了山頂或山間小盆地,該地區(qū)地勢起伏較大,不合理;路線③沿著山谷,有牲畜飲用水源,等高線分布比較均勻,坡度較和緩。6.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回答下題。等高線圖中“面狀地理事物”的選址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qū)位于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解析黃土高原地處半濕潤與半干旱的過渡地區(qū),降水較少,蒸發(fā)旺盛,林木密集區(qū)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較低、水分條件較好的山谷地帶?!痰匦纹拭鎴D的繪制、判讀與應用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1確定剖面線。在等高線圖上畫出一條剖面線(可能為已知,如下圖中的A—B)。2建坐標??v坐標表示高度,橫坐標表示水平距離。3確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圖的5、10、15、20倍,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4描點。將剖面線與等高線的所有交點(或僅描關鍵點,如最高點、最低點)按其水平距離和高程轉繪到坐標圖中。5連線。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順次連接,注意相鄰兩點間的升降趨勢(如下圖中8、9兩點高度相同,兩者之間為河谷,地勢較低)。AB間的剖面圖如下: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與原圖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據要求確定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提示判斷地形剖面圖是否準確的關鍵點單位:m1看起止點海拔是否準確A在200m~250m之間,B在250m~300m之間2看極值點是否準確a在250m~300m之間;b在150m~200m之間;c在350m~400m之間3看地勢起伏是否一致從A到B經過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緩慢降低的過程確定是否通視通視問題可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與“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有時僅看兩地的高差不能確定視野情況。因為兩地之間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況下,凹坡也不能通視,如下圖中,A點不能看到B點。受河流侵蝕作用影響,上游橫剖面圖上河谷呈“V”型下游沉積作用明顯,河谷呈“U”型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關系及河流流向拓展利用剖面圖判定河流流向命題探究地形剖面圖與等高線地形圖的對應1.某中學地理小組對下圖所示區(qū)域進行考察。在同學們繪制的地形剖面圖中,依據下圖甲、乙兩處連線繪制的是√解析從上圖可以看出,甲位于小山頂上,依次經過了一個山谷的上游、一個山脊和一個低地,低地中又出現了一個高于300米的高地,然后在一個山脊的坡上到達乙地,全程最低處海拔200米,對照選項中四個圖的剖面線起伏狀況,可判斷出C項正確。地形剖面圖與等高線地形圖的對應地形剖面圖的轉繪與應用2.某山區(qū)的一所學校,擬組織學生對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進行調查。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判斷在E、F、G三個地點中,能目測到車輛經過H處的是__________。G地形剖面圖的轉繪與應用(2)試用地形剖面圖解釋你所做的判斷,并作簡要說明。答案見下圖。從剖面圖上可以看出G地到H點之間沒有障礙,可以清晰地觀察。GH之間地形剖面圖主觀題型之一地形特征類學科素養(yǎng)提升下圖示意關中地區(qū)和楚河地區(q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典型例題說出渭河平原南北兩側(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異。答案南側:以山地為主,地勢較高(南高北低),起伏較大。北側:以高原為主,地勢較低(北高南低),起伏較小。思考方向答題思路地形類型地形以××為主(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分布××(地形類型)分布于××(方位)地勢地勢高(低);××(方位)高,××(方位)低[或自××(方位)向××(方位)升高(降低)]地形平坦(崎嶇)或地勢起伏大(小)海岸線海岸線平直;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島嶼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廣布)、冰川地貌發(fā)育(廣布)學以致用1.讀“美國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qū)及周邊區(qū)域圖”,
描述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qū)的地形特征。解析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qū)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東部是山地,西部沿海是平原,地勢東高西低。答案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學以致用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蓉歐快鐵”運行線路圖(圖1),甲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圖2)。據圖2,描述圖1中甲區(qū)域的地形特征。解析地形特征要從地形類型和地勢特點兩方面描述,結合圖中等高線特點可知該地甲區(qū)域海拔大多在1500m以上,地表起伏大,以山地、高原為主;西南高,東北低。答案高原、山地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東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勢起伏大,西南(南)高,東北(北)低。課時作業(yè)基礎落實練等高線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內容的重要形式。據此回答第1題。1.下列地形圖所對應的等高線圖,正確的是A.尖頂—甲圖 B.圓頂—乙圖
C.平頂—丙圖 D.凹地—丁圖√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山地的尖頂表現在等高線圖上有較為鮮明的棱角,如丁圖所示;圓頂的等高線基本呈同心圓分布,如乙圖所示;平頂的等高線中心有明顯的平面,如甲圖所示;丙圖所示的等高線,內有示坡線,表示越往中間海拔越低,為凹地。1234567891011121314下圖為“我國某湖泊等深線圖”,圖中等深距為10米。讀圖,完成第2題。解析圖中等深距為10米,根據等深線的條數可以判斷該湖泊最大深度為60~70米,結合四個選項,可能為65米,所以B項正確。2.該湖泊最大深度可能為A.55米 B.65米 C.75米 D.85米√1234567891011121314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讀圖,完成第3題。3.甲、乙間修建一條山區(qū)公路,比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據山區(qū)修路原則,應盡量少穿越等高線。甲、乙間修建山區(qū)公路,比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該方案穿越等高線條數少,路程也較短,坡度最緩;方案1、方案4穿越等高線條數多、坡度陡;方案2在甲處坡度較大,且比方案3路線長。1234567891011121314讀“我國某區(qū)域等高線簡圖”,完成第4題。4.圖中陡崖頂部P點A.海拔可能為450米B.距丁村的水平距離約為500米C.可直視丙村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離可能為398米√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P處海拔范圍是500~600米;距丁村的水平距離大約600~700米(可借助比例尺量算);與丙村之間有山脊阻擋,不能直視;D項考查的是陡崖相對高度的計算,可以用(n-1)d≤Δh<(n+1)d(n為重合的等高線條數,d為等高距)計算;也可用頂部和底部高度范圍相減計算,即(500~600)-(200~300)=(200~400),陡崖相對高度范圍是200~400米。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據地形對氣溫的影響,最低氣溫出現在海拔最高處。讀圖知圖中最高點介于600~650米之間,結合氣溫隨高度遞減規(guī)律,最高點與山頂最大溫差約為1.3℃,據此可計算圖中最低氣溫不會低于1.7℃。下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50米,AB段為河流。讀圖,回答第5題。5.某觀察者測得山頂的氣溫為3℃,僅考慮海拔對氣溫的影響,則圖中最低氣溫不會低于A.0.9℃ B.1.7℃ C.2℃ D.3℃√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①處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向外減小,為山峰,海拔高,起伏大,不適宜露營,②處位于山脊不適宜露營,③處南部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陡,可能出現落石等現象,不適宜露營,④處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且位于谷地一側海拔較高處,適宜露營,所以D正確。右圖為“某島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第6題。6.圖中最適合露營的地點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先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勢高低,進而可判斷河流流向,圖中兩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調水線路的選擇先要考慮能否自流,圖中①線和②線都是自海拔低處調水到海拔高處(小鎮(zhèn)),水不能自流,不合理;③線可能要穿過山脊,工程量大;④線可自流,工程量小,所以最合理的引水線路是④線。讀圖,完成第7題。7.圖中兩條小河的流量相當,進入小鎮(zhèn)的引水線最合理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圖中等高距為50m,最高點海拔介于900~950m之間,最低點海拔介于350~400m之間,則最高點與最低點高差范圍為500~600m,注意不能等于500m或600m,故B正確。下圖是“福州市城區(qū)邊緣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讀圖,完成8~9題。能力提升練8.圖中最高點和最低點的高差可能為A.500m B.550mC.600m D.650m√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進山不見寺”,說明寺廟位于低凹處;“占地17000m2”,說明寺廟面積較大。圖中丁處為閉合等高線,符合“小于小的”特征,為地勢低凹處,且面積較大。故該寺廟最可能位于丁處。9.圖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廟,有“進山不見寺”的特點。該寺廟最可能位于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說明兩河中的其中一條的支流發(fā)生了溯源侵蝕。找到a、c兩河相連處,根據河谷附近的等高線特征(凸向高值),可知a河的海拔較低,a河支流落差較大,相連后奪得c河支流的部分河水,下游②處流量明顯增大。B正確。右圖示意某地的等高線分布。讀圖,完成第10題。10.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A.① B.② 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MN一線附近地形剖面圖繪制如下: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第11題。11.在甲、乙、丙、丁四處觀察,正確的判斷是A.甲處能看到乙處
B.乙處能看到丙處C.丁處能看到丙處
D.甲處能看到丁處結合此圖。判斷答案為B?!?23456789101112131412.有關下圖虛線或字母處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斷正確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頂B.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工程設備租賃合同書模板
- 聘用合同范本標準版7篇
- 2025盈江婦幼中心工程建設工程委托監(jiān)理合同
- 2025勞動合同書(全國版)
- 2025網絡廣告服務合同(設計、制作、發(fā)布)
- 課題申報參考:考慮消費者囤積和直播促銷長期影響的供應鏈協(xié)調優(yōu)化策略研究
- 2024年電池組配件項目投資申請報告
- 家庭影音設備的使用技巧與體驗提升
- 7年級道法試題 答案 7年級道法試題
- 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方案
- (完整版)高考英語詞匯3500詞(精校版)
- 我的家鄉(xiāng)瓊海
- (2025)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課題庫(附含答案)
- 《互聯(lián)網現狀和發(fā)展》課件
- 【MOOC】計算機組成原理-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上海健康醫(yī)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 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guī)范(2024年版)解讀
- EDIFIER漫步者S880使用說明書
- 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二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IP授權合作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