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一)(1分鐘,學生閱讀下面的導學目標,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和方法)1.結合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等史實,認識國民黨統(tǒng)治在全國的確立及其性質。2.知道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認識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確立及其意義。3.結合紅軍長征的過程,認識紅軍長征的歷程及意義。(1分鐘,教師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蔣介石、汪精衛(wèi)相繼背叛革命后,中國國民黨已變成一個由代表地主、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集團控制的政黨。1927年秋,南京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簡稱“寧”,武漢簡稱“漢”,史稱“寧漢合流”?!皩帩h合流”的實質是中國國民黨各個派系的暫時聯(lián)合,他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寧漢合流”后的政府,仍稱南京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如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挽救革命,是怎樣探索和開辟新的革命道路的?(14分鐘,教師以問題引導和精講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一、以圖識史:國共十年對峙大事件梳理國共十年對峙時期重大史實?!揪v要點】包括三個方面:1.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政治上,“寧漢合流”“東北易幟”實現(xiàn)形式上的統(tǒng)一;經(jīng)濟上,民族工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2.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的探索:中國共產黨吸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先后發(fā)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等,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3.紅軍長征: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紅軍長征的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從政治經(jīng)濟方面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精講要點】1.政治上,逐步建立對全國的統(tǒng)治(1)1927年秋,南京、武漢兩個國民政府合并,實現(xiàn)了“寧漢合流”,成為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標志著國民黨—黨專制統(tǒng)治的建立。(2)1928年4月,國民政府派兵北上,討伐奉系軍閥。1928年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tǒng)一了全國。(3)1929-1930年間,新軍閥之間爆發(fā)混戰(zhàn),最后蔣介石集團取得勝利。2.經(jīng)濟上,民族工業(yè)有一定發(fā)展(1)措施:整頓稅務;控制金融;改革幣制;開展“國民經(jīng)濟建設運動”。(2)特點:民族工業(yè)顯著發(fā)展;官僚資本迅速膨脹;美國在華經(jīng)濟勢力急劇增長。三、讀史識史:土地改革史料:過新年,過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產黨軍來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過新年,過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鐮,高舉紅旗開大會,工農翻身掌政權。——1928年的歌謠說一說中國共產黨在根據(jù)地開展土地革命的意義?!揪v要點】調動農民革命積極性,使其更加擁護中國共產黨,堅定發(fā)展生產、支持革命的信念,促使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壯大。四、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工農武裝割據(jù)”的原因【精講要點】1.必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農村統(tǒng)治相對薄弱;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2.可能性中國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國民革命的影響;全國革命形勢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等。五、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長征勝利的意義【精講要點】(1)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2)實現(xiàn)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zhàn)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3)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wěn)固的革命根據(jù)地,使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有了穩(wěn)固的后方。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建立陜甘寧抗日根據(jù)地,以陜甘寧抗日根據(jù)地為基點,將革命輻射到全國。(18分鐘探究、小組討論、小組展示、完善答案)探究一、中國共產黨開辟民主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材料一湘贛邊界的秋收暴動是在共產黨的旗幟下進行武裝斗爭的偉大嘗試,它在開始時也是以攻占大城市為目標的,在暴動遭到嚴重挫折時,毛澤東能夠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在實踐中開始闖出一條與農民相結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jù)地以保存和發(fā)展革命力量的道路。這條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方向?!幾渣S允升等著《毛澤東與中共早期領導人》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做出《中國現(xiàn)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強調了“暴動”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動的發(fā)動非常之重要;輕視城市工人,僅僅當作一種響應農民的力量,是很錯誤的……城市工人的暴動是革命的勝利在巨大暴動內得以鞏固而發(fā)展的先決條件……當然,最激烈地主張暴動的,是共產國際新任全權代表羅明納茲。會后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黨組織發(fā)出了一系列要求組織暴動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敗?!幾匀~永烈《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材料三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是完全正確的。這次會議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的新的領導,是中共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遵義會議后,黨中央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政治路線,是完全正確的?!白蟆眱A路線在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都被逐漸地克服了。(1)結合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分析當時黨內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樣的分歧,并分析產生這一分歧的原因。(2)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概括分析遵義會議召開的背景、特點。(3)結合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分析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中所體現(xiàn)出的特點和歷史作用。【解析】第(1)問第①小問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實踐中開始闖出一條……保存和發(fā)展革命力量的道路”“城市工人的暴動是革命的勝利在巨大暴動內得以鞏固而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分析概括即可;第②小問從革命所處的環(huán)境、黨自身的錯誤和共產國際的指示等方面來分析。第(2)問第①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②小問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是中共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進行概括。第(3)問第①小問從理論與實踐逐漸相結合的角度來分析;第②小問從革命成果、黨的建設等方面來概括。【答案】(1)分歧: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還是走城市中心道路。原因:國民革命失敗后,革命面臨嚴重危機,而八七會議沒有指明革命的道路;照搬了蘇聯(lián)革命道路;黨的主要領導人犯了“左”傾錯誤,對國情缺乏科學認識;共產國際錯誤的指示。(2)背景: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迫使紅軍進行長征,由于“左”的錯誤仍在黨內居于統(tǒng)治地位,革命處于危急時刻。特點:集中全力糾正了當時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是中共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3)特點: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馬克思主義與國情相結合;不斷吸取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黨在不斷與右和“左”的錯誤的斗爭中探索出正確的革命道路。歷史作用:使中國革命多次轉危為安,黨由幼稚走向了成熟,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指明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妥善處理了黨內的分歧,為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探究總結】一、“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1.含義“工農武裝割據(jù)”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jù)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2.關系武裝斗爭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進行土地革命,鞏固和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內容,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農民群眾參加武裝斗爭,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jù)地;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zhàn)略陣地,是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3.歷史意義(1)“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奠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理論基礎,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就是因為堅持了這條道路,才取得了最終勝利。(2)“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發(fā)展了馬列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馬列主義暴力革命原則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典范,是對中國人民革命實踐經(jīng)驗的概括和總結。(3)“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工農民主專政,實際上是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人民民主專政的具體嘗試,為在中國建立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人民共和國積累了經(jīng)驗。二、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1.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從而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與建設道路。2.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它們在立場、觀點、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民主化;毛澤東思想不僅在內容上為馬克思主義增添了許多新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豐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以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三、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特點及其原因和認識俄國十月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特點工人武裝起義奪取中心城市,由城市到農村,最后奪取全國勝利先是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原因俄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正確決策,周密準備;二月革命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xù)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使俄國國內各種矛盾激化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農村是反動勢力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中國是農業(yè)國,無產階級力量薄弱,但廣大農民是革命可靠的同盟軍;國民革命失敗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主要力量占據(jù)中心城市,中國共產黨以城市為目標的武裝起義都受到挫敗認識無產階級革命是以暴力為基礎的,走什么樣的道路則由各國具體情況決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典例示范】下面是近代中國階級結構示意圖。對示意圖解讀最準確的是()。A.“工農武裝割據(jù)”局面已經(jīng)形成B.說明了實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C.無產階級還不成熟,力量弱小D.中國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解析】結合示意圖信息可知,近代中國階級結構中占比最高的是農民階級。因此,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有利于改善民生,動員廣大農民參加民主革命。故選B項?!敬鸢浮緽(3分鐘,根據(jù)思維導圖對本節(jié)課內容和素養(yǎng)進行小結)(4分鐘完成課堂檢測,2分鐘核對答案。)1.1928年6月,國民政府將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將舊京兆區(qū)各縣并入河北省,改北京為北平。這主要是為了()。A.清除北洋軍閥殘余勢力B.淡化北京傳統(tǒng)政治中心地位C.遏制日本對華北的侵略D.鞏固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地位【解析】材料只是提及了地區(qū)改名,未提及裁軍,故A項錯誤;B項不是主要目的,故錯誤;當時日本還沒有侵略華北,故C項錯誤;南京國民政府削弱北京的地位,是為了鞏固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故D項正確。【答案】D2.(2021·江蘇揚州高一期末)《西行漫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一位農民說“如果讓我們選擇,我們當然要紅軍。我的一個兒子就在紅軍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白軍來了要糧食,從來不說一句付錢的話”。這一場景發(fā)生在()。A.國民革命時期B.土地革命時期C.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析】根據(jù)“我們當然要紅軍”可得出是在土地革命時期,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積極參加紅軍,參與革命,B項正確;A、C、D三項時期都沒有紅軍的說法,排除?!敬鸢浮緽3.1935年10月,陳云在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寫道:此次會議“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zhàn)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這說明()。A.中國共產黨開始從幼稚走向成熟B.紅軍已粉碎國民黨的“圍剿”C.中國共產黨建立了完整的領導核心D.紅軍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解析】根據(jù)材料“1935年10月”“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zhàn)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可知這次會議是遵義會議,這次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故A項正確;遵義會議召開時紅軍還沒有粉碎國民黨的“圍剿”,故B項錯誤;遵義會議撤換“左”傾領導人,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不能說明中國共產黨建立了完整的領導核心,故C項錯誤;紅軍長征勝利會師才意味著紅軍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4.(2021·河南許昌高一期末)有學者指出,紅軍長征開始后,最重要的會議從通道會議算起,有黎平會議、猴場會議,直至遵義會議。應當強調,遵義會議所起的歷史作用是其他會議所不能代替的,是這一系列會議的卓越代表和偉大標志。這主要是因為遵義會議()。A.成功解決了軍事路線的問題B.發(fā)揚民主擴大參會范圍C.從根本上糾正了“左”傾錯誤D.播撒了中國革命的種子【解析】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此前的幾次會議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軍事路線問題,這在當時是最緊迫和最重要的,只有紅軍生存下來了才談得上其他問題的解決,而遵義會議從根本上解決了紅軍的軍事路線和軍事指揮問題,避免了紅軍的全軍覆沒,故選A項,排除B項;從根本上糾正“左”傾錯誤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排除C項;D項是紅軍長征的意義,排除?!敬鸢浮緼5.標語是社會各種變革力量用來宣傳自己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鳳凰陵園公墓管理辦法
- 新疆煤田火災管理辦法
- 公司投資評價管理辦法
- 人工智能在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
- 煤礦班組建設實施建議
- 煤層氣開采過程中壓力分布的研究
- 硅酸鹽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 企業(yè)培訓計劃書設計與實施效果評估
- 體育中考成績分析與改進策略
- 噪聲污染心理應激-洞察及研究
- 中國各省區(qū)地圖、基本資料
- 2025年上半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限公司“脫貧家庭畢業(yè)生”招聘(173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關于辦公室安全的培訓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之小題狂練600題(實驗題):測量電壓表或電流的內阻(10題)
- 2024年工廠車間主管年終總結
- 血管導管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課件
- 中建全套消防專項施工方案
- 出國境保密培訓
- 2023年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B卷)
- DB11T 2104-2023 消防控制室火警處置規(guī)范
-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節(jié)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