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_第1頁
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_第2頁
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_第3頁
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_第4頁
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營養(yǎng)與能量平衡第一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體內(nèi)的能量,一方面不斷地釋放出熱量,維持體溫的恒定并不斷地向環(huán)境中散發(fā),另一方面作為能源可維持各種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能量的單位焦耳(joule,J),千焦耳(kilojoule,kJ)卡(calorie,cal),千卡(kilocalorie,kcalorie,kcal)1cal=4.184J,1J=0.239cal。

第二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能量的來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通常主要由食物來提供。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素當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能夠在體內(nèi)產(chǎn)生能量,營養(yǎng)學上將這三種營養(yǎng)素稱為“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另外,酒中的乙醇也能提供較高的熱能。能量的來源及能值第三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能值(1)食物能值:食物能值是食物徹底燃燒時所測定的能值,亦稱“物理燃燒值”,或稱“總能值”。食物能值通常是用彈式測熱器進行測定。用此法測定的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的能值分別為:碳水化合物17.15kJ(4.1kcal)脂肪39.54kJ(9.45kcal)蛋白質(zhì)23.64kJ(5.65kcal)第四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生理能值:生理能值即機體可利用的能值。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的生理能值分別確定為:碳水化合物

17.15kJ×0.98(消化率98%)=16.8kJ/g4.1kcal×0.98=4kcal/g脂肪

39.54kJ×0.95(消化率95%)=37.6kJ/g9.45kcal×0.95=9kcal/g蛋白質(zhì)(23.64-5.44)kJ×0.92(消化率92%)=16.7kJ/g(5.65-1.3)kcal×0.92=4kcal/g第五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1、碳水化合物:一般來說,機體所需能量的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jīng)消化產(chǎn)生的葡萄糖被吸收后,一部分產(chǎn)能被機體利用,另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貯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第六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通常情況下,腦組織消耗的能量均來自碳水化合物在有氧條件下的氧化,因而腦組織細胞對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腦組織細胞貯存的糖原細胞又極少,代謝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血糖,所以腦功能對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賴性。第七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脂肪:脂肪含能量最高,是體內(nèi)各種能源物質(zhì)的主要貯存形式。正常情況下,人體所消耗的能源物質(zhì)中有40~50%來自體內(nèi)的脂肪。第八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蛋白質(zhì):一般蛋白質(zhì)不做為能源物質(zhì)供能,人體在一般情況下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供能。但在特殊情況下,如長期不能進食或消耗量過大時,體內(nèi)的糖原和貯存脂肪已大量消耗后,將依靠組織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生氨基酸來獲得能量,以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蛋白質(zhì)通常分解為氨基酸,做為合成機體細胞成分以實現(xiàn)自我更新,也可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第九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熱能需要(或消耗)的

組成部分

能量需要(或消耗)=基礎代謝+體力活動所需(或消耗)熱能+食物熱效應+生長發(fā)育所需要(或消耗)的能量第十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基礎代謝(BM):(1)定義:基礎代謝(basalmetabolism)是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具體地說,它是在機體處于清醒、空腹(進食后12~16h)、靜臥狀態(tài),環(huán)境溫度18~25℃時所需能量的消耗。第十一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基礎代謝率:指人體處于基礎代謝狀態(tài)下,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面積(或每公斤體重)的能量消耗。一般來說,基礎代謝占人體總熱能消耗的60~70%。一般相對來說,男性>女性,兒童和青少年>成人,寒冷氣候下>溫熱氣候下。第十二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asicenergyexpenditure,

BEE)的測定

①用體表面積進行計算:體表面積(m2)=0.00659×身高(cm)+0.0126×體重(kg)-0.1603基礎代謝能量消耗=體表面積×BMR×24例題:一個50千克體重,身高160cm的25歲女子,計算其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MR=35.2)。第十三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引自《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第三版,第21頁年齡(歲)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1357911131517192025221.8214.6206.3197.7189.9179.9177.0174.9170.7164.0161.5156.953.051.349.347.345.243.042.341.840.839.238.637.5221.8214.2202.5200.0179.1175.7168.6158.8151.91485147.7147.353.051.248.445.442.842.040.337.936.335.535.335.2年齡(歲)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3035404550556065707580154.0152.7151.9151.5149.8148.1146.0143.9141.4138.9138.136.836.536.336.235.835.434.934.433.833.2.33.0146.9146.4146.0144.3139.7139.3136.8134.7132.6131.0129.335.135.034.934.533.933.332.732.231.731.330.9人體基礎代謝率第十四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②WHO建議的計算方法:WHO于1985年推薦使用下列公式(表3-2),計算一天的基礎代謝熱能消耗。年齡(y)公式(男)公式(女)0~33~1010~1818~3030~60>60(60.9×w)-54(22.7×w)+495(17.5×w)+651(15.3×w)+679(11.6×w)+879(13.5×w)+487(61.0×w)-51(22.5×w)+499(12.2×w)+746(14.7×w)+496(8.7×w)+829(10.5×w)+596注:w為體重(kg)。摘自TechnicalReportSerie724,Geneva,WHO,1985。我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我國兒童、青少年該公式適用,18歲以上人群按公式計算結(jié)果減5%。第十五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③直接用公式計算

男BEE=66+13.7×體重(kg)+5.0×身長(cm)-6.8×年齡(y)女BEE=65.5+9.5×體重(kg)+1.8×身長(cm)-4.7×年齡(y)④簡單的方法成人男性按每公斤體重每小時1kcal(4.18kJ),女性按0.95kcal(3.97kJ),和體重相乘直接計算⑤WHO于1985年推薦使用靜息代謝率(restingmetabolicrate,RMR)代替BMR,計算一天的基礎代謝能量消耗。第十六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WHO于1985年提出用靜息代謝率(restingmetabolicrate,RMR)代替BMR

摘自NutritionScienceandApplications,第二版,第190頁,1997年。年齡(y)體重(kg)4050576470778491100男性10~1818~3030~60>60135112911343102715261444145911621648155115401256177116581621135118761750169114231998185717721526212119641853162122432071193517162401220920391837女性10~1818~3030~60>60123410841177101613561231126411211441133413251195152714371386126816001525143813311685162814991404177117311560147818561833162115521966196616991646第十七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影響基礎代謝因素:(1)體表面積(體型與機體構(gòu)成):相同體質(zhì)量者,瘦高體型的人體表面積大,其基礎代謝率高于矮胖者,人體瘦體組織消耗的熱能占基礎代謝的70%--80%

(2)年齡及生理狀態(tài):生長期的嬰幼兒基礎代謝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一般成人<兒童,老年人<成年人(3)性別:同齡女性基礎代謝率低于男性5~10%第十八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環(huán)境溫度與勞動強度:寒冷氣溫下>溫帶氣溫下;勞動強度高者>低者(5)應激狀態(tài):一切應激狀態(tài)均可使基礎代謝升高。(6)激素:激素對細胞的代謝及調(diào)節(jié)都有較大影響。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使基礎代謝率明顯升高;去甲腎上腺素可使基礎代謝率下降25%。第十九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基礎代謝的測量:(1)氣體代謝法:能量代謝始終伴隨著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故可根據(jù)氧的消耗量推算能量消耗量。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一種特制的代謝車。(2)以體表面積計算:基礎代謝=體表面積*基礎代謝率*24

體表面積(m2)=0.00659*身高(cm)+0.0126*體重(kg)-0.1603第二十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體力活動的能量消耗(TEE)

也稱運動的生熱效應,是構(gòu)成人體總能量消耗的重要部分。人體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體力活動的差別。通常各種體力活動所消耗的能量約占人體總能量消耗的15~30%。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消耗的能量,主要取決于體力活動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影響體力活動能量消耗的因素:

1、肌肉越發(fā)達者,活動能量消耗越多;

2、體重越重者,活動能量消耗越多;

3、勞動強度越大,持續(xù)時間越長,活動能量消耗越多;

4、與工作的熟練程度有關。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食物的熱效應(TEF):1、定義:

也稱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指人體攝食過程中所引起的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xiàn)象,即攝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活動及營養(yǎng)素和營養(yǎng)素代謝產(chǎn)物之間相互轉(zhuǎn)化過程中的能量消耗。食物熱效應對于人體是一種損耗而不是一種收益。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不同的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其食物熱效應不等

脂肪:消耗本身產(chǎn)生能量的4%~5%

碳水化合物:消耗本身產(chǎn)生能量的5%~6%

蛋白質(zhì):消耗本身產(chǎn)生能量的30%

混合性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相當于其基礎代謝所需熱能的10%。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機制:(1)消化活動(2)熱能散發(fā):各種營養(yǎng)素消化吸收后轉(zhuǎn)變成ATP貯存的量不一樣。(3)體內(nèi)的合成代謝:三種供能營養(yǎng)素經(jīng)消化吸收后在體內(nèi)轉(zhuǎn)變成脂肪所消耗的能量不同(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生長發(fā)育正在生長發(fā)育的肌體要額外消耗能量維持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的所需能量主要用于形成新的組織及新組織的新陳代謝。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人體能量消耗的測定方法1.直接測熱法(directcalorimetry)

此法數(shù)據(jù)準確度高,但儀器設備投資大,實際工作中很少使用。2.間接測熱法(indirectcalorimetry)原理:測定一定時間內(nèi)O2的消耗量就可計算生成的熱量。實際應用中,按每消耗1L氧氣可產(chǎn)生20.3kJ(4.852kcal)的熱能,產(chǎn)熱量則可按下式計算出來:產(chǎn)熱量=20.3(kJ/L)×O2(L)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體力活動水平(Plysicalactivitylevel,PAL)計算法能量消耗量或需要量=BMR×PAL4.膳食調(diào)查這種方法受膳食記錄時間和調(diào)查對象數(shù)量的影響,因此結(jié)果不夠準確,但由于其簡單易行,現(xiàn)在被廣泛采用。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來源及供給量熱能來源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一般條件下,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來源,其次是脂肪,蛋白質(zhì)的主要作用不是供熱。蛋白質(zhì):4.35kcal/g凈能:4kcal/g

脂肪:9.45kcal/g凈能:9kcal/g

碳水化合物:4.10kcal/g凈能:4kcal/g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專家建議:

成人的碳水化合物占熱能的55~65%,脂肪20~30%,蛋白質(zhì)10~15%。年齡越小,蛋白質(zhì)和脂肪供能占的比例相應增加。成人脂肪攝入量一般不宜超過總能量的30%。第三十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般來講,動物性食品:脂肪、蛋白質(zhì)植物性食品:油料作物:脂肪糧食: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質(zhì)豆類:脂肪、植物性蛋白質(zhì)蔬菜水果:熱能少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五、能量代謝失衡

維持能量平衡和理想的體質(zhì)量是人體處于良好營養(yǎng)與健康狀態(tài)的前提。人體能量代謝的最佳狀態(tài)是達到能量消耗與能量攝入的平衡。這種能量平衡能使機體保持健康并能勝任必要的社會生活。能量代謝失衡,即能量缺乏或過剩都對身體健康不利。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各種強度的體力活動及能量消耗

譯自UnderstandingNutrition第八版,第240頁,1999年?;顒訌姸饶芰肯臉O輕BMR×1.3輕BMR×1.6(男)BMR×1.5(女)中重BMR×1.7(男)BMR×1.6(女)重BMR×2.1(男)BMR×1.9(女)極重BMR×2.4(男)BMR×2.2(女)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能量的推薦攝入量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的膳食營養(yǎng)素需要量標準是以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yǎng)素供給量(recommendeddieteryallows,RDAs)來表示。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10月修訂了1988年的RDAs,并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ChineseDRIs)來說明中國居民不同人群對膳食中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要標準。

六、能量的參考攝入量(DRIs)及食物來源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ChineseDRIs):主要包括4項內(nèi)容指標平均需要量(EAR)推薦攝入量(RNI)適宜攝入量(AI)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能量和蛋白質(zhì)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能量和蛋白質(zhì)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能量的供給與食物來源

通常碳水化合物向人體提供的熱能較合適的比例為占總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質(zhì)占10%~15%。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zhì)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中。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七、能量代謝狀況的評價能量代謝狀況的評價可分為量與質(zhì)兩個方面(一)量的方面主要是評價能量的攝入量與消耗量或需要量是否平衡,以平衡為佳。體重為能量平衡的常用觀察指標。標準體重=身高-105。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通常成年人(18—65歲)可用體質(zhì)指數(shù)(BMI)來判斷體重是正常、肥胖還是消瘦。BMI=實際體重(kg)/身高(m)2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提出的亞洲人體重分級的建議:亞太地區(qū)的成人的BMI正常值為18.5—23,大于23屬于超重,23—25屬于肥胖,大于30以上屬于極度肥胖。BMI小于18.5屬消瘦。輕度消瘦:17~18.4超重:25~29.9

中度消瘦:16~16.9

重度消瘦:<16肥胖:>30判斷兒童肥胖與否應用正常生長曲線圖表。第四十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給孩子繪制“生長發(fā)育曲線圖”,并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根據(jù)母乳喂養(yǎng)兒的生長狀況發(fā)布的兒童生長標準做參考,讓母乳媽媽能夠更安心地監(jiān)測寶寶的發(fā)育狀況,更有依據(jù)地向家人展示孩子的身高體重發(fā)育良好,也適合糾結(jié)孩子身高體重的媽媽學習安心。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一款專業(yè)軟件繪制生長發(fā)育曲線圖,下載地址/community/group21668/topic_2002021_1.html?b=1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質(zhì)的方面

主要評價3種供能營養(yǎng)素的分配百分率是否合理。我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蛋白質(zhì)占10-15%,脂肪供能占總能量的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