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1頁
2020年中考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2頁
2020年中考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3頁
2020年中考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4頁
2020年中考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中考信息給予題透析專題透析信息給予題又稱為新情境題,其形式是根據題中所給的新信息、新知識,使考生經過短時間的臨場閱讀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其思維活動中要較多地運用到比較思維、整體思維、歸納演繹思維、遷移思維、辨證思維等多種思維方法,有時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某一問題。信息給予題的特點:(1)題干所給信息往往是學生未曾學過的新知識或是新情境。(2)題中信息具有啟發(fā)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3)解答問題時,要運用從新信息中抽象出來的新知識和新規(guī)律并將之與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信息給予題的基本形式:題干(敘述部分)+若干簡短問題題干是向學生提供解題信息,它可以是對某一實驗、生活現(xiàn)象或工業(yè)過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對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化學反應)或一系列物質間相互關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說明已知的條件、提供基礎知識或為解決問題鋪設臺階。問題部分往往是圍繞題干給出的信息主題展開的,一種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情境問題,或借助你己具有的能力去獲得新的知識并解答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常以連環(huán)式、漸進式、并行式或綜合式的結構關系形成系列,構成對主題的比較完整的研究。問題部分的形式較多的是要求書寫化學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學反應新規(guī)律、得出己知物質的未知性質或未知物質的相關性質等新知識、或進行一些與情境相關的計算等,也有一些題目出現(xiàn)了與評價或設計相聯(lián)系的新題型。解答信息給予題的一般過程:1、閱讀理解要求認真審題,盡可能多的獲取相關的有用信息。2、分析所給信息,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3、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法,與已有知識建立聯(lián)系,進行類比推理,將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識或新方法。我們可以用圖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給予題的解題模式:問刈接受信息比亞聯(lián)系已知4g捕捉關鍥因任美應-■〃?.出閱讀不音g與.搭橋 ^交聯(lián) 先件同題解決t +t +'推理T信息處理 信息加工 信息運用圖1 ……精題解讀例1(安徽省)“豆腐起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學式:CH3N0。。下列有關亮氨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由四種元素組成 B.一個分子中含一個氧分子C.一個分子由22個原子構成 D.屬于有機物剖析:本題以給予的信息:亮氨酸的化學式(CgRNOJ為載體考杳化學式的意義及有機物的概念。通過化學式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亮氨酸是由C、H、N、0四種元素組成的,且C、H、N、0四種原子的個數比為6:13:1:2,即一個亮氨酸分子含有22個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不可能在含有其它分子,因此B錯,亮氨酸含有C元素,是有機物。說明:本題是老樹開新花,化學式的意義是儲戶總化學的重點內容,本題以新情景引入,以亮氨酸為載體來進行考杳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的同學在考試中一看到題設情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就開始緊張,從本題看,其實大可不必。只要認真審題,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沉著應戰(zhàn),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思考:此類題目還可■能是根據所給的信息材料,寫出有關的方程式或化學式,如:痕檢是公安機關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紋的一種重要方法,硝酸銀顯現(xiàn)法就是其中一種:人的手上有汗跡,用手動用白紙后,手指紋線就留在紙上。硝酸銀溶液就跟汗跡中的氯化鈉作用,生成氯化銀,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氯化銀在光照條件下分解生成銀粒和另一種單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銀粒呈灰褐色,隨著反應的進行,銀粒逐漸增多,由灰褐色逐漸變成黑色,從而顯現(xiàn)出黑色的指紋線。(AgNO3+NaCl==AgClI+NaNO3:2AgCl光照2Ag+CLt)例2(南京市)市場上有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缺氧癥狀的便攜式制氧器,利用過碳酸鈉固體A(化學式為2Na£03?3HQ)和灰黑色固體B(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反應制得氧氣,某同學對A、B兩種物質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圖2所示:另做實驗發(fā)現(xiàn),B在①、③反應前冒腐量均不變,且可重復使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第②步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B在①、③反應是可能起 作用。(3)寫出D、E兩種物質的化學式:D:Eo剖析:本題中過碳酸鈉是給予的新信息,同學們比較陌生,通過閱讀題目中的提示“B在①、③反應前后質量均不變,且可重更使用”可以推測出B是催化劑,它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通過觀察圖2,由A的化學式2Na:C03-3比0二推測,其生成物C中可能含有碳酸根,而其中加入CaCl二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D,從而確定了C中含有碳酸根,也就確定了D為CaCCh:過氧化氫被催化劑催化分解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因此E為氧氣。由于混合物分離后得到的是固體B和溶液C,所以第②步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過濾。說明:本題由于有陌生物質過碳酸鈉的出現(xiàn),所以可能對C溶液中加入CaCL溶液后產生的沉淀的判斷造成影響。這是就要回到題目中多讀幾遍題目,從題目中對過碳酸鈉化學式的提示大膽推測C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從而得出答案。思考:催化劑雖然不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但是在中考中經常出現(xiàn),它通常會以實驗室制氧氣為背景來考查,實驗室如用氯酸鉀制氧氣,則催化劑通常是二氧化鐳;如用過氧化氫來制氧氣則催化劑的種類較多,但通常也是二氧化鎰。答案:(1)過濾(2)催化作用(3)CaCOs0:例3(荷澤)初中化學教材中“家庭小實驗”是利用家庭口常生活用品進行化學學習和探究的活動。食鹽、食醋、純堿等均為家庭廚房中常用的物質,利用這些物質你能完成的實驗是()①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②鑒別食鹽和純堿③檢驗雞蛋殼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A. B.①③C.②?D.②③④剖析:由于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需要有AgNCh溶液,而這是家庭所不具備的,因此“家庭小實驗”不能完成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的鑒別。由于純堿和醋能反應放出二氧化碳,從而產生大量氣泡,而食鹽不能,因此在家庭中可以用食醋來鑒別食鹽和純堿。由于雞蛋殼和水垢中都含有碳酸鈣,而碳酸鈣能和醋反應二氧化碳和其他溶于水的物質,因此在家庭中能進行檢驗雞蛋殼能否溶于酸和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的實驗。說明:該題將物質的鑒別融于“家庭小實驗”中這一真實情境中,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紙筆測驗要設置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實際問題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評價學生能力”的評價要求。思考:同學們在中考復:習中要注意將課本中的“觀察與思考”和“活動與探究”進行知識的遷移,并盡可能的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答案:D典題精煉1、(長沙)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假藥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嚴重后果。而該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藥的原料即來自于江蘇泰興化工總廠的假“丙二醇”。其真丙二醇的化學式為C3H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丙二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2B.丙二醇的相對分子質量是76C.丙二醇充分燃燒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

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13種元素2、(汕頭市)去年年底哈爾濱一所化工廠發(fā)生爆炸,大量泄漏的硝基苯(化學式為C6HsNO?)造成松花江大面積水體污染。下列關于硝基器的說法正確的是A.硝革苯是氧化物B.硝基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C.硝基苯分子由14種元素組成D.硝基米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3、(肇慶市)已知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0-0(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0-0(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則卜.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單質A.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單質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圖示中共有4種分子D.該圖示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4、(宿遷市)科學家發(fā)現(xiàn)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動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據此推斷,當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變化后,結果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A.電子 B.中子 C.質子 D.該原子的原子核5、(連云港市)蒼梧晚報報道,我市預計明年四月就可以乘上使用壓縮天然氣(CNG)為燃料的公交車和出租車。CNG就是將天然氣多級壓縮后,儲存至高壓容器中作為燃料。K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If? >A.CNG的主要成分是CE B.使用CNG燃料可減小空氣污染C.CNG的主要成分是CH30H D.CNG完全燃燒的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6、(泰州市)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陸“土衛(wèi)六”的“惠更斯”號探測器發(fā)回了350張照片和大量數據。分析指出,“土衛(wèi)六”“酷似地球經常下雨”,這種“雨”的成份是液態(tài)甲烷。下列關于“土衛(wèi)六”的推測中錯誤的是??A.“土衛(wèi)六”上地表溫度與地球表面相近“土衛(wèi)六”上存在有機分子C.“土衛(wèi)六”地貌的形成可能與液態(tài)甲烷沖刷有關D.“土衛(wèi)六”上存在液態(tài)甲烷與氣態(tài)甲烷的相互轉化7、(泰州市)目前,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最經濟最理想的獲得氫能源的循環(huán)體系(如圖3)o太陽能燃料電池圖3卜.列說法錯誤的是??太陽能燃料電池圖3A.燃料電池能夠使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B.該氫能源的循環(huán)體系能夠實現(xiàn)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在此循環(huán)中發(fā)生了反應:2H2O=2£=2H2t+O2tD.目前化學家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尋找合適的光照條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劑8、(河北?。┦謾C、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中使用的鋰電池,具有體積小、充電時間短、放

電時間長等優(yōu)點,放電時的工作原理是鋰(Li)跟二氧化錦作用生成LiMnO?。(1)在LiMnO?里,鋰元素顯+1價,則鎰元素的化合價為(2)寫出鋰電池放電時的化學方程式 (3)鋰電池充電時,是將電能轉化為能;9、(肇慶市)隨意丟棄廢舊干電池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而廢舊干電池中的許多物質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請根據圖4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中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屬于氧化物的是(寫化學式)。(2)將鋅皮洗凈后可用于制取氫氣,則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取干電池內的填充物溶于水,過濾,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燒黑色不溶物得MiiOzo①MnO?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中起的是作用:②將A的溶液分為兩份,一份加入燒堿溶液,加熱產生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可知該氣體的化學式為:另一份加入AgNC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則可推知A物質的化學式為o10、(南寧市)“小嘟咪月餅”袋內有一個小紙袋,上面寫著“脫氧劑”。它的作用是除氧,以達到保鮮的目的。三位同學打開包裝袋,看到“脫氧劑”為灰黑色粉狀,還有少量的紅色粉末。提出問題:該“脫氧劑”中的黑色、紅色粉末各是什么? '甲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為氧化銅,紅色粉末是銅粉。乙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為鐵粉,紅色粉末是氧化鐵。丙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是活性炭,紅色粉末是氧化鐵。(1)你認為一一同學的猜想較合理,理由是 ,(2)請你參照圖5的形式,將你初步驗證該同學的猜想的實驗過程用框線表示出來。雙氧水MnOj

和HgO加熱 -.雙氧水MnOj

和HgO加熱 -.「 聲火星的木條 .啟弟上「Tii色固體陽無色氣向—_魯OEZZh帶火星的木條T無色氣體I~T復燃HO;1圖5任色粉末

為HgO(3)對它還可探究的新問題是(答其中一種)o11、(濱州市)工業(yè)上是用氨氣還原氧化銅制取銅的。某?;瘜W興趣小組為探究該反應能否進行并驗證其生成物,查閱了大量資料并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查閱到的信息:

(1)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點體,不易燃,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鉞晶體和熱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2)氨氣還原氧化銅制取銅的反應原理:2NH3+3CuO==3Cu+N2+3H2O某小組設計了如圖6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試回答:(1)寫出裝置A中試管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裝置B所起的作用是;(3)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雉生素C泡描片功能二幫無人體維生素L增強機體抵抗力主要成分二維生需C輔科成分二碳酸氮軸、氯化鈉、酒石酸晶體、專精、糖精鈉何樸切蘿卜笠、橘味杳精、檢味香端、雄生素B.(4)你認為該小組的實驗設計還存在著哪些不足,12、(鎮(zhèn)江市))小芳同學從超市購買了一瓶維生素雉生素C泡描片功能二幫無人體維生素L增強機體抵抗力主要成分二維生需C輔科成分二碳酸氮軸、氯化鈉、酒石酸晶體、專精、糖精鈉何樸切蘿卜笠、橘味杳精、檢味香端、雄生素B.請參與小芳同學的探究:我的猜想我的實驗方案氣泡的成分是 理由是 0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我的結論根據維生素C泡騰片貯藏條件,請說明保存時要低溫和防潮的原因是①13、(泰州市)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錢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1)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2)有下列裝置:

實驗室制取、干燥、收集氨氣的裝置應分別選用(填序號)、、O(3)如圖9按圖()連接,擠壓膠頭滴管使其少量的水進入燒瓶,打開止水夾,燒瓶中就可以看到色的噴泉。按圖()連接,你怎樣操作,才能引發(fā)噴泉(提示:用物理方法使氨氣和燒杯中水接觸可引發(fā)噴泉)使氨氣和燒杯中水接觸可引發(fā)噴泉)14、(蘇州市)我國自主研發(fā)設計的海水法脫硫工藝,已成功應用于大、中型火電機組。其工藝大致流程是:從高而下的海水洗脫從下而上燃煤煙氣中的so?,然后與氧氣充分接觸,再采取跟大量天然海水(pH=8.1?8.3)混合等措施,使各項指標接近天然海水后再排放。某海濱發(fā)電廠(6X600MW)的海水脫硫法與其它脫疏法對比項目如下表所示:對比項目海水法氧化鎂法石灰石法脫硫效率>90%80%>90%礦石消耗量無3萬噸/年(氧化鎂)17.5萬噸/年(石灰石)淡水消耗量無150萬噸/年數百萬噸/年脫硫電價成本¥0.6分/度電¥1.3分/度電>¥1.5分/度電(1)根據上述內容,歸納海水法脫硫的優(yōu)勢和局限。優(yōu)勢是、:局限是 (2)已知洗過煙氣后的海水與氧氣反應的產物是硫酸鈉和鹽酸,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15、(山東省A卷)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迅速增長的巨大的物質和能源需求與口益嚴重的資源短缺、能源枯竭、環(huán)境惡化之間的矛盾,要維持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是必由之路。從化學的角度看,在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過程中,我們通過應用和控制化學變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環(huán)利用模式,可以實現(xiàn)物質的循環(huán)和重狂利用。材料1:圖6圖6是科學家設計的一種理想的氫元素循環(huán)模式:

圖6材料2:卜表是目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產生和消耗的途徑及相對值。自然界中產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及相對值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及相對值動植物的呼吸作用110光合作用110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5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2材料3:為了遏制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加的趨勢,科學家設計了一種碳元素循環(huán)模式,循環(huán)。其中“根述提“ ”表示物質發(fā)生的變化,” "表示在變化中伴隨的能量變化。它是通過特定的化學反應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實現(xiàn)碳元循環(huán)。其中“根述提“ ”表示物質發(fā)生的變化,” "表示在變化中伴隨的能量變化。供的信息,利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在材料1中,通過化學變化,人們利用氫元素循環(huán)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將能轉化為能。請寫出實現(xiàn)這種轉化所依據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從材料3和2中可以看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目是為了獲取能量,但同時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據材料2和3提供的信息,在材料3循環(huán)體系中,要保障能量的供給,同時要維持該循環(huán)體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從物質變化的角度,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寫出三種不同的措施即可)(3)根據材料3,試分別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說明消耗二氧化碳和產生二氧化碳的一個化學變化。專題一信息給予題LB2.B3.B4.C(提示:由于在放射后變成了另一種元素,因此其質子數肯定發(fā)生了改變,所以放射出的是質子)5.C6.A7.C提示:認真觀察圖示會發(fā)現(xiàn),在本循環(huán)體系中,是通過光催化劑利用太陽能來分解水的,而不是通電。8、(1)+3 (2)Li+MnO2=LiMnO2(3)化學(4)3.4(DCMnO: (2)Zn+H2SO4=ZnSO4+H:t(3)①催化②NH3 NH4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