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3篇(含答案與翻譯)_第1頁
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3篇(含答案與翻譯)_第2頁
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3篇(含答案與翻譯)_第3頁
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3篇(含答案與翻譯)_第4頁
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3篇(含答案與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5年山東各地區(qū)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劉寬字文饒,弘農(nóng)華陰人也。寬嘗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寬車認之。寬無所言,下駕步歸。有頃,認者得牛而送還,叩頭謝曰:“慚負長者,隨所刑罪?!睂捲唬骸拔镉邢囝悽?,事容脫誤②,幸③勞見歸,何為謝之?”州里服其量。(選自范曄《后漢書》)〔注釋〕①類:類似。②脫誤:疏忽失誤。③幸:承蒙。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1)寬嘗行()(2)乃就寬車認之()(3)何為謝之()16.請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慚負長者,隨所刑罪。17.選文中的劉寬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參考答案】15.(1)曾經(jīng)(2)走近(靠近)(3)道歉16.我對不起像您這樣的忠厚長者,隨便您怎樣責罰都行。17.劉寬是一個寬容(或?qū)捄甏罅浚?、忠厚的人?!緟⒖甲g文】劉寬字文饒,弘農(nóng)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jīng)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么,卸下牛就交給了他然后自己步行回家。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后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樣處罰?!眲捳f:“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給我,為什么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度量。(2015山東濱州)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酰裤曈x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每有會意會:體會,領(lǐng)會B.造飲輒盡造:釀造C.期在必醉期:期望D.環(huán)堵蕭然蕭然:空寂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解釋正誤的辨析能力?!霸祜嬢m盡”的“造”是“到,往”,動詞,不是“釀造”。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亦不詳其姓字安陵君其許寡人B.因以為號焉不足為外人道也C.既醉而退濯清漣而不妖D.黔婁之妻有言能以徑寸之木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常見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詞,他的/語氣詞,一定,務(wù)必,可要。B“以……為”連用,意思為“把……當作”/介詞,向,對。C承接連詞/轉(zhuǎn)折連詞。D結(jié)構(gòu)助詞,的。8.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A.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作者故意隱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跡等一般傳記要素。B.五柳先生雖然喜歡讀書,但是“不求甚解”,讀書時態(tài)度不認真,理解不透徹。C.“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課文理解表述正誤的辨析能力。“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讀書只求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這是陶淵明讀書的習(xí)慣和方法,從下文“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讀書的態(tài)度很認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徹。【參考譯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里窮經(jīng)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擋不住嚴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從此過完自己的一生。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因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的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2015山東濟南)記六一①語頃歲②,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云:“無他術(shù),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選自《東坡志林》)【注】①六一:與文中的“歐陽文忠公”“此公”都指歐陽修。②頃歲:近年。③指擿:批評指正。9.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一處)(2分)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答案: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給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jù)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xí)慣句式等斷句。本句明顯是兩個分句,根據(jù)句意可準確斷句。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答案:歐陽修把他寫文章的經(jīng)驗告訴別人,所以格外有意味。(每個分句占1分,意思正確且語句通順,即可得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課外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對應(yīng),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xí)慣的句子,注意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本句直譯即可,注意要點出“此公”是歐陽修,“以”“告人”“故”“尤”等詞語要翻譯準確。11.本文所記歐陽修的寫作主張,至今仍有價值,請簡要概括。(2分)答案:①勤讀書②多寫作③不急于求成④多反省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根據(jù)要求提取、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做這類題目,必須仔細閱讀原文,逐句閱讀提取相關(guān)的信息。本題關(guān)于寫作的主張要從歐陽修的話中去提取、概括,“勤讀書”“多為之”“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多作自能見之”等詞句可看出其寫作主張?!緟⒖即鸢浮拷陙?,孫莘老結(jié)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并經(jīng)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練筆的機會很少,還懶于讀書,而且一篇文章寫好后,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fā)現(xiàn)了?!睔W陽修把他寫文章的經(jīng)驗告訴別人,所以格外有意味。(2015山東濟南)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①氣節(jié),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②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xí)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xué)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飛。飛引弓一發(fā),破其筈③;再發(fā),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xí),盡得同術(shù)。【注釋】①負,具有。②強:擅長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7.選文的觀點對你的成長有何啟示?(2分)8.下列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2分)A.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孫昊兵法好讀書,不求甚解B.再發(fā),又中一鼓作氣,再而衰C.以所愛良弓贈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飛由是益自練習(xí)益慕圣賢之道9.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家貧,拾薪為燭,誦習(xí)達旦,不寐。10.結(jié)合選文說說岳飛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2分)【參考答案】7.只有經(jīng)受住艱苦磨煉,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將一事無成(說明:本題2分。)8.C(說明:本題2分。)9.家里貧窮,撿拾柴禾當作燈燭來照明,背誦學(xué)習(xí)到天亮,不睡覺。(說明:本題2分。)10.少有大志,而勤學(xué)苦練不止。(說明:本題2分。)【參考譯文】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岳飛年少時就很有氣節(jié),沉穩(wěn)忠厚,很少說話。天資敏捷聰慧悟性好,能清楚地記?。ㄔS多)書與傳。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里比較清貧,撿木柴作為火燭照明。背誦復(fù)習(xí)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覺。(岳飛)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氣,不到二十歲,能挽起三百斤的弓劍。(岳飛)跟著周同學(xué)習(xí)射劍,周同能同時發(fā)射三支箭都能中箭靶子,以此做給岳飛看;岳飛拉開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發(fā)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驚,把自己所喜愛的好弓箭送給岳飛。岳飛于是就練習(xí)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術(shù)。(2015山東聊城)滿井游記袁宏道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fēng)馳行,未百步輒返。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liè)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jiǎn)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凍風(fēng)時作()(2)高柳夾堤()(3)泉而茗者()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①作則飛沙走石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B、①若脫籠之鵠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①紅裝而蹇者②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D、①夫能不以游墮事②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1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文章第一段寫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內(nèi)”寫出內(nèi)心的懊喪和郁悶,下文的“若脫籠之鵠”與此照應(yīng),形象貼切地寫出作者從局促困居的境況下解脫出來的喜悅之情。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攝影師,多方位、多角度、多側(cè)面地描寫滿井的風(fēng)物,有全景,有特寫,遠景近景相結(jié)合,而且著力描寫景物的動態(tài),為我們描摹了一幅生機勃發(fā)的早春風(fēng)光圖。C.作者用詞巧妙,許多語句具有表里相關(guān)的雙重意蘊,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寫天氣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凍;“而此地適與余近”的“近”不僅指空間距離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D.文章卒章顯志,“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獨特的個性與性情,“瀟然”表達他對自己能夠縱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滿足之感,“惟”字則表明他對自己官小職閑的嫌棄。14.文章第二段從三個層面描寫滿井的春景,請簡要概括。(3分)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1)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2分)(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分)【參考答案】11.(1)作:起,刮起。(2)夾:在兩旁。(3)茗:煮茶,喝茶。(3分,每個1分)12.A(2分。A項“則”:連詞,“就”。B項“之”:=1\*GB3①結(jié)構(gòu)助詞,“的”;=2\*GB3②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而”:=1\*GB3①連詞,表并列;=2\*GB3②連詞,表轉(zhuǎn)折。D項“以”:=1\*GB3①介詞,“因為”;=2\*GB3②介詞,“把”。)13.D(2分。“他對自己官小職閑的嫌棄”錯誤,應(yīng)該是:他慶幸自己的官職是個閑職,不怕耽誤公事,因而有時間縱情遨游,表達了作者厭棄喧囂塵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瀟灑情懷。)14.第一層面寫山水樹木等自然風(fēng)光之美,第二層面寫情態(tài)各異的游人之樂,第三層面寫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3分,每要點1分,意近即可。)15.(1)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美好的樣子好像剛擦過一樣。(2分)(2)(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3分)【參考譯文】滿井游記袁宏道北京一帶氣候寒冷,花朝節(jié)過后,冬天余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fēng)時常刮起,刮起就飛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風(fēng)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偕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剛剛?cè)诨?,水波開始發(fā)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美好的樣子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fā)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fēng)中飄蕩,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雖然還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風(fēng)力雖然還很強,但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毛羽鱗鬣當中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不會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能瀟灑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而此地正好離我近,我將從現(xiàn)在開始出游,怎能沒有記錄?萬歷二十七年二月。(2015山東臨沂)故事兩則【甲】向有友人饋朱鯽①于孫公子禹年②,家無慧仆,以老傭往。走送之,及門,傾水出魚,索盤而進之。及達主所,魚已枯斃。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傭,即烹魚以饗③。既歸,主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答曰:“歡甚?!眴枺骸昂我灾??”曰:“公子見魚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賜酒,且烹數(shù)尾以犒小人。”主人駭甚,自念所贈頗不粗劣,何至烹賜下人。因責之曰:“必汝蠢頑無禮,故公子遷怒耳?!眰驌P手力辯曰:“我固陋拙,遂以為非人④也!登公子門,小心如許,猶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盤出,一一勻排而后進之,有何不周詳也?”主人罵而遣之。【乙】靈隱寺僧某,以茶得名,鐺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數(shù)等,恒視客之貴賤以為烹獻;其最上者,非貴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貴官至,僧伏謁甚恭,出佳茶,手自烹進,冀得稱譽。貴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飲已將盡,并無贊語。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貴官執(zhí)盞一拱曰:“甚熱。”(取材于蒲松齡《聊齋志異》)【注釋】①朱鯽:紅鯽魚,一種名貴的觀賞魚。②孫公子禹年:孫禹年,淄川人,清代順治年間兵部尚書之子。③饗: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shāo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著魚,不夠體面。筲斗,小水桶。⑥鐺臼(chēngjiù):煮茶用具。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走送之走:跑B.自念所贈頗不粗劣念:思念,懷念C.手自烹進手自:親自用手D.貴官執(zhí)盞一拱曰執(zhí):拿著,握著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與命名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8.下列句子中,與“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A.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曹劌論戰(zhàn)》)B.山巒為晴雪所洗出(《滿井游記》)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D.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9.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老傭人把魚擺在盤中獻給孫公子,公子很高興,但沒說話,讓人拿酒烹魚款待老傭人。B.老傭人認為自己做得很有禮節(jié),對主人的責備很不滿意,極力辯解,主人非常生氣。C.靈隱寺有位以茶聞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級的茶葉,用來招待不同的客人。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獻給貴官,希望得到稱贊,哪知這位貴官卻不懂得茶葉的優(yōu)劣。10.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⑴向有友人饋朱鯽于孫公子禹年。(2分)⑵既歸,主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參考答案】6.B7.C8.D9.A10.答案示例:⑴從前有位朋友贈送紅鯽魚給孫禹年公子。⑵老傭人回來后,主人問他:“公子收到魚,很高興嗎?”【參考譯文】【甲】從前有一個朋友給孫禹年公子送紅鯽魚,他家中沒有聰明的仆人,就找一個老仆人去了。到了孫家門前,老仆人潑掉了水,拿出魚來,向?qū)O家要了一個盤子裝上去送。等到了孫公子住處,魚已經(jīng)干死了。公子笑笑沒說話,讓拿酒犒勞那老仆,就把那魚做熟了讓他吃?;厝ブ螅魅藛査骸皩O公子得到那魚,高興嗎?”老仆回答說:“高興得很。”主人又問:“你怎么知道?”老仆說:“公子見到魚便高興得臉上帶著笑容,立刻賞我酒喝,并且烹了幾條用來犒賞我?!敝魅寺犃撕艹泽@,自己想想所贈的東西并不粗劣,哪里至于烹熟了賞賜給下人呢!就責備那老仆說:“一定是你愚蠢無禮,所以公子轉(zhuǎn)而把氣出在我身上?!蹦抢掀蛽]舞著手極力辯解說:“我本來沒見識,拙笨,因以您不把我當人。到了公子門前,我小心翼翼,還怕用水筲不文雅,恭敬地向他們要了一個盤子出來,一條一條均勻地擺好了送上去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呢?”主人罵了他一頓,把他解雇了?!疽摇快`隱寺某和尚,因為茶出了名。他煎茶搗茶用的鐺和臼都很精良。然而他所藏的茶葉有好幾等,總是看客人身分貴賤來烹煮獻上。其中最上等的,不是貴客或者懂得品茶的人,一次也沒拿出來過。有一天,有一位貴官來了,那和尚行禮拜見,態(tài)度十分恭謹,拿出上好茶葉親自沏好奉獻上去,希望得到稱贊。貴官沉默不語,和尚感到疑惑不解。他又用最上等的茶葉沏好了進奉給貴官??旌裙饬?,那貴官卻沒有一句稱贊的話。和尚急得忍不住了,向貴官鞠了一躬說:“茶怎么樣?”那貴官端起茶碗來拱手說:“很熱。”(2015山東青島)承拙齋家傳張惠言(清)承公名任,字是常,自號拙齋先生。父兌,以孝聞,事在郡志。拙齋先生學(xué)于宜興杭生,通五經(jīng)四子書,泛覽百家,為詩、古時文,然以躬行為務(wù)。補學(xué)生員。九試于鄉(xiāng),不得舉。以所學(xué)授生徒,終其身。作《愛吾廬記》以自述,其辭曰:“愛吾廬者,拙齋先生讀書處也。破屋數(shù)椽,不蔽風(fēng)日;方庭偈武①,無佳葩奇卉,可以娛目。有書數(shù)千卷,先生晝夜講習(xí)其中。有四子一孫,各授一經(jīng),日與辨析疑義。使為歌詩文辭,點筆②以為樂。役使無童仆,客有至者,則延入,蔬食相對,與之論古圣賢,若晤之幾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為基址,以身體力行為堂奧,以懲忿窒欲為墻垣,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園圃。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入而自得焉,蓋不足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語學(xué)者曰:“文詞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讀圣賢書,如此爾耶?”子志,試禮部。瀕行,命之曰:“行己有恥,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際,慎之!”志兄弟皆恂謹力學(xué),父教之也。著《四書質(zhì)疑錄》《拙齋集》若干卷,時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慶三年三月十五日卒?!咀ⅰ竣儋饰洌嚎臻g逼仄、狹小。②點筆:圖畫改訂詩文。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九試于鄉(xiāng),不得舉(2)客有至者,則延入(3)常語學(xué)者曰(4)于身心何所益27.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愛吾廬者,拙齋先生讀書處也。(2)使為歌詩文辭,點筆以為樂。(3)處而安焉,入而自得焉,蓋不足為外人道也。28.承拙齋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條說明。(4分)【參考答案】26.⑴任用,選拔⑵領(lǐng),邀請⑶告訴,對……說⑷好處27.⑴愛吾廬是拙齋先生讀書的地方。⑵讓兒孫寫作詩歌文章,以圈點批改為樂趣。⑶處在這個地方就心思安寧,進入(房屋)就怡然自得,這些都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28.⑴博覽群書,身體力行⑵安貧樂道,不慕榮利⑶教誨子孫,樂此不疲⑷憑借讀書授課,意在修養(yǎng)身心⑸勤奮著書⑹熱情好客?!靖轿难晕姆g】承公,名任,字是常,自號拙齋先生。他的父親叫承兌,因為孝順聞名鄉(xiāng)里,從事編寫地方志的工作。承拙齋在宜興向杭生老師學(xué)習(xí),精通五經(jīng)四書,廣泛地涉獵諸子百家,寫詩歌、八股文等,并且把親自做事當作自己的追求。補學(xué)生員,參加了九次鄉(xiāng)試,都沒有考中。借所學(xué)的知識教授學(xué)生,終老一生。作《愛吾廬記》來自我表述,文章的內(nèi)容是:“愛吾廬是承齋先生讀書的地方。有幾間破舊的房屋,不能遮蔽風(fēng)雨、太陽;庭院狹小,沒有奇葩異卉可以娛樂眼睛。有書幾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晝夜講習(xí)。有四個兒子一個孫子,分別授予一部經(jīng)書,每天和他們辨析所學(xué)文章中的問題。讓他們寫詩歌文辭,以圈點他們的文章為樂趣。沒有童仆使喚,有到愛吾廬的人,就請進來,用粗陋的飯食招待,相對而坐,與他們談?wù)摴沤袷ベt之人,就像在幾案邊會晤一樣。先生用窮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作為地基,用身體力行來登堂入室,用懲戒怨恨、遏制欲望為院墻,用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為門戶,用讀寫書策、吟詠詩歌為花園。保全我沒有受到塵俗玷污的本性,處于這個地方就心情安定,進入這個地方就自得其樂,這些是沒有必要向其他人說的?!彼臉啡ぞ褪沁@樣。他常常對學(xué)生說:“文章、詩歌的詞句文法都是小技藝,對身心有何好處?讀圣賢書,難道就像這樣嗎?”他的兒子承志,進京參加會試。臨行前,承拙齋告訴他:“立身行事要有羞恥之心,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間,要慎重對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順謹慎、努力學(xué)習(xí),這都是他們的父親教的。承拙齋寫有《四書質(zhì)疑錄》《拙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歲,在嘉慶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2015山東泰安)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尽!弊釉唬骸袄险甙仓笥研胖?,少者懷之?!?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盍各言爾志?13.請從文中任選一人,談?wù)勀銓ζ洹爸尽钡睦斫?。?分)【參考答案】12.何不(為什么不)各人說說你們的志向是什么?(爾譯為你不得分)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沒有什么不滿??煽闯鏊M笥阎g重義氣,輕財務(wù)。(立足朋友層面,限于“個人”的狹義)示例⑵顏回:不夸耀優(yōu)點,不把辛苦的事兒推給別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強自我修養(yǎng)。(立足于自我修養(yǎng),上升到任我互動的層面)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養(yǎng),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顧??煽闯鏊M械娜硕嫉玫疥P(guān)照。(兼濟天下,最高境界)【參考譯文】顏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鬃诱f:“何不各自談?wù)勀銈兊闹鞠蚰??”子路說:“(我)愿將我的車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不夸耀自己的功勞?!弊勇氛f:“希望聽聽您的志向?!笨鬃诱f:“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輩的人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guān)懷?!保?015山東威海)吳留村【清】錢泳吳留村,中順治五年進士。其明年,即選江西萍鄉(xiāng)縣知縣,升山東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補無錫縣知縣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庫金三千兩。吳疑之,詰以數(shù)語,其人伏罪。乃告之曰:“爾等是極聰明人,故能作此伎倆。若落他人手,立斬矣。雖然,看汝狀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縱之去。后數(shù)年,閩寇日熾,吳解餉由海道至廈門,忽逢盜劫,已而盡還之。盜過船叩頭謝罪曰:“公,大恩人也?!痹冎?,即向所持札取庫金者。由是其人獻密計,為內(nèi)應(yīng),將以報吳。時閩浙總督為姚公啟圣,與吳同鄉(xiāng),商所以滅寇之法??滴跏迥甓?,八閩既復(fù),姚上聞,特擢福建按察使,旋升兩廣總督。留村在無錫既膺殊遇,夙駕將行,錫之父老士庶被澤蒙庥③者,自縣治以至河干,直達于省城之金閶門,八九十里,號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數(shù)萬人。其縉紳及受知之士,則操舟祖道,肆筵設(shè)席,鼓吹喧闐;或有執(zhí)卮酒以獻于道路者。連檣數(shù)十里依依不舍使君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選自《履園叢話》,有刪節(jié))【注】①札:文書。②畀:bì,給予。③庥:xiū,保護。1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1)后數(shù)年,閩寇日熾日:(2)錫之父老士庶被澤蒙庥者被: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因事左補無錫縣知縣者十三年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鄒忌諷齊王納諫》)B.乃畀以百金,縱之去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C.忽逢盜劫,已而盡還之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D.其縉紳乃受知之士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吳疑之,詰以數(shù)語,其人伏罪。(2分)(2)詢之,即向所持札取庫金者。(2分)17.文中面波浪線的句子沒有斷句,請根據(jù)文意用“/”斷開(限三處)。(3分)連檣數(shù)十里依依不舍使君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緟⒖即鸢浮?4.一天比一天地;蒙受15.C16.(1)吳村人認為他可疑,盤問了幾句話,那人就認了罪。(2)(吳留村)詢問他,他就是以前那文件冒領(lǐng)庫金的那個人。17.連檣數(shù)十里/依依不舍/使君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緟⒖甲g文】吳留村,順治五年考中了進士。第二年就被任命為江西萍鄉(xiāng)縣知縣,后又升任為山東沂州府知府。后因事被降職任命為無錫知縣,執(zhí)政十三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官員百姓都感恩戴德。一日,忽然有一個奸人拿著制府的文件要求立即提取庫金三千兩,吳留村認為他可疑,僅盤問了幾句話,那人就認了罪。吳留村就警告他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極聰明的人,因此能用這樣不正當?shù)氖侄巍H绻涞剿耸稚?,立即就會被斬首。雖然這樣,但是,我看你身形外貌,將來還是會有所作為的。”于是就給了他一百金,放他離開了。幾年以后,福建一帶的盜匪一日比一日猖獗。吳留村押解糧餉由海路到廈門,突然遭遇盜賊搶劫,但是不久就全部還給了他。盜賊到船上(拜見),叩頭謝罪說:“您是我的大恩人啊?!痹儐査?,就是以前拿著文件冒領(lǐng)庫金的那個人。于是,這個人向吳留村獻密計,想做內(nèi)應(yīng),來報答吳留村。當時的閔浙總督是姚啟圣,和吳是同鄉(xiāng),二人商討能夠消滅盜賊的辦法??滴跏迥甑亩欤=ㄆ蕉ㄒ院?,姚啟圣向皇帝報告了吳留村的功績,皇帝特別提拔他做了福建按察使,很快又升任為兩廣總督。吳留村在無錫就已經(jīng)獲得了特殊的禮遇。早年車馬將要出發(fā)(離開無錫)的時候,蒙受他的恩惠和保護的無錫的父老鄉(xiāng)親、士人百姓,從縣衙到河岸,一直到了省城的金閣門,綿延八九十里,都哭著挽留他,送行的人摩肩接踵,不下幾萬人。那些達官顯貴和被他賞識知遇的人,就駕著船祭祀路神,設(shè)宴餞行,吹奏鼓樂,熱鬧非凡;有的人端著酒在道路上向他敬獻。送行的船只綿延幾十里,人們依依不舍,吳知縣感動得流下了熱淚,老百姓就是這樣感激他的恩德。(2015山東濰坊)晉文公將與楚人戰(zhàn),召舅犯問之,曰:“吾將與楚人戰(zhàn),彼眾我寡,為之奈何?”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文公辭舅犯,因召雍季而問之,曰:“我將與楚人戰(zhàn),彼眾我寡,為之奈何?”雍季對曰:“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后必無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無復(fù)?!蔽墓唬骸吧啤!鞭o雍季,以舅犯之謀與楚人戰(zhàn)以敗之。歸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謀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時之權(quán)也;雍季言,萬世之利也?!敝倌崧勚?,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時之權(quán),又知萬世之利。”注:①咎犯:春秋時晉國的卿。②厭:滿足。③雍季:春秋時期晉國大臣。④遇:對待。⑤權(quán):權(quán)宜,變通。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晉文公將與楚戰(zhàn)城濮上使外將兵B.戰(zhàn)陳之事,不厭詐偽禽獸之變詐幾何哉C.雖愈利,后無復(fù)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城濮之戰(zhàn),咎犯之謀也肉食者謀之11.下列選項中的“以”與“以詐偽遇人”的“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皆以美于徐公C.雖不能察,必以情D.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12.翻譯句子。(2分)焚林而獵,愈多得獸,后必無獸。13.晉文公不用雍季之計卻賞賜他,從中可以看出晉文公是位的君主。(3分)【參考答案】10.B11.A12.

放火焚燒山林來打錯,盡管暫時能打獲到很多野獸,但是最終會到無獸可獵的地步。13.深謀遠慮(遠見卓識)【參考譯文】晉文公要在城濮和楚軍交戰(zhàn),文公征詢咎犯的意見,問咎犯:“這仗該怎樣打?”咎犯說:“如果是做仁義的事,那就不該討厭忠誠守信用;如果是和敵軍開戰(zhàn),那最好是兵不厭詐?,F(xiàn)在既然是和楚軍交戰(zhàn),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詐就可。”文王辭別咎犯后,又去請教雍季,雍季回答說:“放火來焚燒山林,盡管暫時能打獲到很多野獸,但是最終會到無獸可獵的地步;用欺詐手段對付人,雖然一時能獲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會無利可圖。所以君王還是正大光明行事為好?!蔽耐鯖]有聽從雍季的話,而是采納了咎犯的計策,和楚軍開戰(zhàn)時用計大敗楚軍?;貒院?,嘉獎有功人員,首先是獎賞雍季,然后才獎賞咎犯。這時晉文公身邊的人就說了:“我們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戰(zhàn)中獲勝,靠的是咎犯的計策。君王論功行賞為何將雍季放在最前面,這是為什么?”文公回答說:“咎犯的詐術(shù),只是權(quán)宜之計,適用于一時戰(zhàn)爭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觀點,則是符合長遠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權(quán)宜之計而輕視長遠利益呢?”(2015山東煙臺)子張子①謫居大庾,借僧居數(shù)椽②,閱③七年,即東窓種竹數(shù)竿,為讀書之所。因榜④之曰:“竹軒?!笨陀幸姸鴨栄桑唬骸皭u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審出處⑤,罔擇交游,致清議之靡容⑥,紛彈射⑦而痛詆,朋友擯絕,親戚包羞,遠竄荒陬瘴癘之所侵⑧,蛇虺⑨之與鄰?!弊訌堊訂∪恍υ唬骸拔锔饔腥ぃ烁饔羞m⑩。子方以竄逐為恥,我獨以適心為貴。今吾將敘吾之適,以浣子之適,其可乎?”客曰:“唯唯?!弊訌堊釉唬骸敖穹蛑裰疄槲镆?,其節(jié)勁,其氣清,其韻髙。冐霜雪而堅貞,延風(fēng)月而清淑。吾誦書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見,俯首而聽,如笙簫之在云表?。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氣在前,清陰滿幾。陶陶然不知孰為我,孰為竹,孰為恥,孰為不恥,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樂乎?”客聞吾言,神喪志沮,面無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諸石。(選自《宋文選》,有刪節(jié))【注釋】①子張子,作者自稱,因得罪秦檜而謫居大庾。②數(shù)椽(yuàn)數(shù)間。③閱:過了。④榜:匾額,用作動詞,題匾。⑤出處:處事。⑥致清議之靡容:以致為輿論所不容。⑦彈射:彈劾。⑧遠竄荒陬(zōu)瘴癘之所侵:被遠遠發(fā)配到瘴癘流行的荒遠之地。⑨蛇虺:毒蛇。⑩適:滿足。?云表:云端。(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①子張子謫居大庚謫:________②親戚包羞親戚:_________(2)下列句子加點的“以”與“吾因以是言而刻諸石”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C.然得而臘之以為餌。(《捕蛇者說》)D.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傷仲永》)(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子方以竄逐為恥,我獨以游心為貴。(4)作者說“物各有趣,人各有適”,與竹為伴,作者體會到了怎樣的快樂?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4分)【參考譯文】子張子被貶到大庾,借僧人一間茅屋居住。過了七年,即靠東窗種幾棵竹子,為讀書的地方。于是榜名為:“竹軒?!庇腥税l(fā)現(xiàn),問他,說:“羞恥心對于人,大了!現(xiàn)在你不知道出處,不選擇朋友,導(dǎo)致輿論的不容忍,紛紛彈劾而痛罵,朋友遠離你,父母為你蒙羞,躲到遠方荒遠的角落被瘴氣所侵襲,毒蛇與你為鄰?!弊訌堊有χf:“萬物各有樂趣,人各有選擇。你方以驅(qū)逐為恥,我獨自以游心為貴?,F(xiàn)在我要用我的堅守,蕩滌你的舒適,可以嗎?”客人說:“嗯嗯?!弊訌堊诱f:“現(xiàn)在竹子這東西,節(jié)奏強勁,其氣節(jié)清高。冒霜雪而堅貞,延風(fēng)月而清淑。我讀書而品味(其中的道理),考察古代就有收獲,抬頭而看,低頭而聽,如笙簫之音在云層,像圣哲之人在堂前。爽氣在前,清蔭滿桌,陶陶然不知道誰是我,誰是竹,誰為恥,誰是不恥。盎然如春,醺醺如醉,你知道這也是快樂嗎?”客人聽了我的話,神情沮喪,面無血色,我就把這樣的話刻在石頭上。(2015山東淄博)【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澈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夜登華子崗,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fù)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句隹)。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蹙S《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節(jié)選)1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與“夜登華子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上使外將兵B.其一犬坐于前C.腰白玉之環(huán)D.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①實是欲界之仙都。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①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②與月上下。C.①復(fù)與疏鐘相間。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D.①倘能從我游乎?②請從吏夜歸。14.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夕陽欲頹,沉鱗競躍。②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15.甲文中的“猿鳥亂鳴”和乙文中的“吠聲如豹”都是寫聲音描寫,其作用有何不同?16.甲、乙兩文都是寫給朋友的書信,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參考答案】12.C13.D14.示例:①夕陽要落山了,潛游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這樣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這不打緊的事務(wù)(游山玩水的閑事)相邀呢?15.示例:“猿鳥亂鳴”使景色靈動,充滿生機活力;“吠聲如豹”以動寫靜,襯托了冬夜的空曠寂靜。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對山川之美的熱愛和隱逸情懷;乙文邀請朋友來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緟⒖甲g文】夜色中登上華子岡,見輞水微波蕩漾,和水中有月影一同上下動蕩。冬天遠處的山火,忽明忽滅地閃爍在樹木之外。深巷里的寒犬,叫聲像豹子一樣。村子里傳來舂米聲,又與稀疏的鐘聲相互交錯。這時,我獨坐在那里,跟來的仆人靜默無聲,更多地想起從前你與我攜手吟誦詩歌,在狹窄的小路上漫步,臨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展翅飛翔,晨露打濕了河邊的青草,早晨麥田里傳出雉雞的叫聲,這些美好的景色已經(jīng)不遠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嗎?如果你不是這樣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這不打緊的事務(wù)(游山玩水的閑事)相邀呢?而這其中實在是有深奧的趣味啊?。?015山東德州)【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薄恫軇フ搼?zhàn)》【乙】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②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悽鄱髶糁?,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④。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弊郁~曰:“君未知戰(zhàn)。勍⑤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⑥可也。”──《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注釋: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此指子魚。③陳:同“陣”,此處意為擺好陣勢。④禽:通“擒”。二毛:頭發(fā)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強而有力。⑥儳(chán):雜亂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②公傷股,門官殲焉。③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④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愛其二毛,則如服焉。12.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看,造成兩場戰(zhàn)爭不同結(jié)局的具體原因分別是什么?(2分)13.概括說明兩文在寫作目的或?qū)懛ㄉ系南嗤?。?分)【參考答案】10.答案:①鼓:擊鼓進軍②殲:被殺死③重:再次④以:憑,靠評分:兩小題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1.答案:憐憫年老的敵人,就如同屈服于敵人。評分:大意及關(guān)鍵詞語翻譯正確得2分,意思對即可。12.答案示例:長勺之戰(zhàn)中曹劌巧用戰(zhàn)術(shù),造成士氣的彼消我長,并審時度勢,抓住有利戰(zhàn)機,取得勝利。泓之戰(zhàn)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規(guī)則,不聽勸告,喪失有利戰(zhàn)機,以致戰(zhàn)敗。評分:兩種原因各占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13.答案示例:寫作目的一:兩文寫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戰(zhàn)爭勝利就需要靈活運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善于把握有利戰(zhàn)機。寫作目的二:兩文寫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現(xiàn)戰(zhàn)爭的場面經(jīng)過,而在于揭示戰(zhàn)爭成敗的因果關(guān)系。寫法一:兩文都緊扣中心精心剪裁。詳寫論戰(zhàn),略寫戰(zhàn)爭經(jīng)過,有力地突出了寫作意旨。寫法二:都運用了襯托。用魯莊公的無知淺陋襯托曹劌的足智多謀;用子魚的隨機應(yīng)變、殺伐決斷襯托宋公的墨守成規(guī)、自以為是(或以子魚的急功近利襯托宋公的尊禮守信、遠見卓識)。評分:答對其中一個角度得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緟⒖甲g文】【乙】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zhàn)。宋軍已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彼蜗骞f:“不行?!背能婈犚呀?jīng)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等楚軍擺好陣勢以后,宋軍采才去進攻楚軍,結(jié)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wèi)官也被殺死了。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在戰(zhàn)斗中,只要敵人已經(jīng)負傷就不再去殺死他,也不俘虜頭發(fā)斑白的敵人。古時候指揮戰(zhàn)斗,是不憑借地勢險要的。我雖然是已經(jīng)亡了國的商朝的后代,卻不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子魚說:“主公不懂得作戰(zhàn)。面對強大的敵人,(敵人)因地勢險阻而未成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礙并攻擊他們,不也可以嗎?還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現(xiàn)在強大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大的人,能俘虜就抓回來,還管什么頭發(fā)斑白的敵人?教導(dǎo)士兵作戰(zhàn),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來鼓舞戰(zhàn)斗的勇氣,教戰(zhàn)士掌握戰(zhàn)斗的方法,就是為了殺死敵人。(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么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愿)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發(fā)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軍隊憑借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來鼓舞士兵的勇氣。利用有利的時機,當(敵人)遇到險阻,(我們)可以進攻。聲氣充沛盛大,增強士兵的戰(zhàn)斗意志,攻擊未成列的敵人是可以的?!保?015山東東營)愛蓮說(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習(xí)慣說(清)劉蓉蓉少時,讀書養(yǎng)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洼,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fù)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fù)然,又久而后安之。噫!習(xí)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xué),貴乎慎始?!咀ⅰ竣兖B(yǎng)晦堂:劉蓉居室名。②浸淫:漸漸擴展。③躓:跌絆。④習(xí)之中人:習(xí)慣在人身上一旦形成。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益:增加B.菊之愛,陶后鮮有聞鮮:少C.每履之,足苦躓焉履:踩D.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語:告訴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B.丹之愛,宜乎眾矣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復(fù)履其地,蹶然以驚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8.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①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9.用“/”給《習(xí)慣說》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限標兩處,不含句末)(2分)10.《愛蓮說》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志”是:;《習(xí)慣說》通過一件小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個道理是:。(2分)【參考答案】6.AA8.①我唯獨喜歡蓮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過卻不顯得妖媚。②(父親)看到屋里的坑洼笑著對我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還能治理國家么?”俯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學(xué),貴于慎始。【參考譯文】我年少時在養(yǎng)晦堂西側(cè)一間屋子里讀書。(我)低下頭就讀書,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內(nèi)踱來踱去。這屋有處洼坑,直徑一尺,逐漸侵蝕擴展。每次經(jīng)過,我總要被絆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別扭,時間一長也習(xí)慣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樣安穩(wěn)。

一天,父親來到屋子里,發(fā)現(xiàn)這屋地面的洼坑,笑著對我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憑借什么治理國家呢?”隨后叫仆童將洼坑填平。父親走后,我讀書思索問題又在屋里踱起步來,走到原來洼坑處,感覺地面突然凸起一塊,心里一驚,低頭看,地面卻是平平整整,我別扭地走了許多天才漸漸習(xí)慣起來。唉!習(xí)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厲害的??!腳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適應(yīng)坑洼;時間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長久以來的坑填平,恢復(fù)原來的狀態(tài),卻認為是阻礙而不能適應(yīng)。因此君子求學(xué),貴在慎重地對待開始階段的習(xí)慣養(yǎng)成。(2015山東荷澤)【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⒅,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ㄖT葛亮《誡子書》)【乙】告儼、俟、份、佚、?。禾斓刭x命,生必有死。自古賢圣,誰能獨免?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黽勉⑴辭世⑵,使汝等幼而饑寒……良獨內(nèi)愧。少學(xué)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fù)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⑷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对姟吩唬骸案呱窖鲋?,景行行止?!彪m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fù)何言。(陶淵明《與子儼等疏》節(jié)選)【注】⑴黽勉:勉力⑵辭世:指棄官隱居⑶緬求:遠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壽命。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⑴夫君子之行。()⑵年與時馳,意與日去。()⑶每以家弊。()⑷至心尚之。()11.下列句中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疾∫詠?,漸就衰損。B.雖不能爾。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C.汝其慎哉。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D.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故時有物外之趣。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⑴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⑵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13.乙文畫曲線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14.家書,是親人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載體。同為家書,甲乙兩文分別對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參考答案】10.⑴操守,品德⑵消失,逝去⑶貧困⑷尊崇,崇尚11.D12.⑴如果不恬靜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來干擾,就無法實現(xiàn)遠大目標。⑵讀書有了收獲,就高興得忘了吃飯。13.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痛,對孩子的愧疚,對孩子的殷切期盼。14.⑴甲文從靜心學(xué)習(xí),儉樸養(yǎng)德方面告誡孩子治學(xué)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勸勉兒子們要互相關(guān)愛、和睦相處;不慕名利,堅守道德操守。【參考譯文】【乙】告誡儼、俟、份、佚、?。禾斓亟o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自古以來,即使是圣賢的人,誰又能夠獨自逃脫死亡呢?我年齡已過五十,年少時窮苦,每次因為家里困乏,四處奔走。本性剛直,才學(xué)拙劣,同當時社會的風(fēng)氣常常發(fā)生矛盾。勉力棄官隱居,使你們年幼就受饑寒?!约盒睦锖軕M愧。年少時學(xué)習(xí)彈琴讀書,我喜歡悠閑清凈,讀書有了收獲,就高興得忘了吃飯。看見樹木交錯,郁郁蔥蔥,聽到不同季節(jié)不同的鳥鳴聲,就十分高興,經(jīng)常說:舊歷五六月時,在北窗下睡著,遇到?jīng)鲲L(fēng)剛吹來,自己認為是上古時代的人。然而年輕時意念淺薄,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隨著時間的遷移,機緣巧遇也很容易地就過去了。而今再遠遠地回顧以往,一切是多么渺茫??!自從患病以來,我逐漸趨向衰弱,盡管親人故交不拋棄我,每次用藥物救我,自己也擔心壽命有限了。你們這輩從小家境貧寒,每次被迫從事砍柴挑水的勞動,什么時候可以免除呢?掛念在心里,我的愧疚不安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你們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的,但應(yīng)當想到四海之內(nèi)都是兄弟的情義。鮑叔、管仲共同做買賣,分錢的時候管仲總要多占一點,但是鮑叔不覺得他貪財,因為鮑叔知道他家里窮。歸生、伍舉都是春秋時楚國人,二人交情很好,后來伍舉因罪逃到了晉國做官。歸生與他相遇,二人鋪荊而坐,共敘舊情。就是因為在鮑叔幫助下,管仲變失敗為成功;在歸生幫助下,伍舉在因罪出逃后回國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況你們這些同一個父親的人呢!潁川的韓元長,是漢朝末年的名士,身份是卿佐,八十歲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終生。濟北的氾稚春,是西晉時有操行的人,七世用共同的財產(chǎn),家人沒有怨怒的臉色。《詩經(jīng)》說:“對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則敬仰,對于他們的高尚行為則遵行、學(xué)習(xí)?!奔词共荒茏龅角叭四菢?,也要誠心誠意地崇尚他們。你們可要慎重?。∥覜]什么再說的了。

(2015山東萊蕪)【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斗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①必敗。舉趾②高,心不固矣?!彼煲姵樱唬骸氨貪鷰?。”楚子辭焉。入告夫人鄧曼。鄧曼曰:“大夫其非眾之謂。莫敖狃于蒲騷之役③,將自用也,必小羅。君若不鎮(zhèn)撫,其不設(shè)備乎!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④于師曰:“諫者有刑?!奔佰尝?,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shè)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冶父而聽刑。楚子曰:“孤之罪也?!苯悦庵?。(選自《左傳》,有刪改)【注釋】①莫敖:即屈瑕。②舉趾:抬腳。③狃(niǔ):習(xí)以為常,不復(fù)在意。蒲騷:地名④徇(xùn):對眾宣示。⑤鄢(yān):水名,漢水支1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目光短淺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可以:可以憑借C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濟:救濟D羅與盧戎兩軍之軍:進攻,夾擊參考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做此類題,關(guān)鍵是積累以及根據(jù)文意推測,濟:在此有支援的意思。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其鄉(xiāng)人曰還,謂其御曰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亂次以濟,遂無次C、戰(zhàn)于長勺莫敖使徇于師曰D、公將鼓之斗伯比送之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能力。A項都是代詞,代人;B項分別為“按照”和“來”;C項分別為“在”和“對”;D項分別為“助詞”和“代詞”。15.下列對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寫曹劌作為平民入朝見魯莊公獻計獻策,說明曹劌是一個熱愛國家、關(guān)心國事、深謀遠慮、充滿自信的人。B.甲文中曹劌認為戰(zhàn)爭要想取得勝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戰(zhàn)術(shù)上要準確及時地把握好戰(zhàn)機。C.乙文中斗伯比預(yù)知戰(zhàn)爭的結(jié)局,提出了“必濟師”的建議,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對屈瑕鎮(zhèn)撫,并使他加強防備。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當,不聽大臣的意見。楚軍敗后,他雖能承擔責任,但無原則地赦免眾將,這體現(xiàn)了楚王治軍無方、不善治政的特點。參考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題,先審讀課內(nèi)文言文的內(nèi)容,檢驗有無錯誤,再分析課外文。本題課內(nèi)文沒有問題,問題在課外文中“體現(xiàn)了楚王治軍無方、不善治政的特點”不妥,應(yīng)為體現(xiàn)了楚王的善于治政。16.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2)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3分)參考答案:(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2)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斗伯比大夫又豈不知楚軍已經(jīng)全部開出去了?【解析】此題考查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文言句子的能力。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譯出原文造句的特點。(1)句要注意古今異義詞“犧牲”要翻譯準確。(2)句要注意“然”“豈”及反問語氣。17.甲乙兩文中曹劌和屈瑕在作戰(zhàn)指揮方面表現(xiàn)出的特點有什么不同?(2分)參考答案:曹劌把握戰(zhàn)機,謹慎小心,深謀遠慮;屈瑕驕傲自大,專橫獨斷,輕視羅國,?!窘馕觥勘绢}考查考生對比閱讀的能力。解答此種題型,考生要認真分析兩人“在作戰(zhàn)指揮方面”的特點,找出相關(guān)語句進行比較,不難看出二人智慧風(fēng)格的不同。另外,此種題型要先思考課內(nèi),再由課內(nèi)分析課外?!緟⒖甲g文】(魯桓公)十三年春天,楚國的大司馬屈瑕率軍侵伐羅國,大夫斗伯比送他出行。斗伯比在返回來的路上,對他的車官說:“大司馬一定會失敗。(看他那樣子,)腳步高抬,心飄浮起來了。”于是去見楚武王,說:“必須給大司馬增派軍隊。”楚武王沒有同意。楚武王回到宮中把斗伯比的話告訴給夫人鄧曼。鄧曼說:“斗伯比大夫的意思不是要眾多的軍隊,他的意思是讓你用誠信來安撫老百姓,用仁德來訓(xùn)誡執(zhí)政的官員,而對大司馬屈瑕要用刑罰來震懾他。大司馬習(xí)慣了蒲騷戰(zhàn)役得勝的戰(zhàn)術(shù),將會獨斷專行,一定會小看羅國。你對他如果不進行嚴厲的勸告,他將會不加防備。斗伯比大夫一定是說要你訓(xùn)誡士眾而善于鎮(zhèn)定安撫他們,召集各軍隊長官勸告他們要行善積德,召見大司馬告誡他上天不會寬縱一個人的輕率行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斗伯比大夫又豈不知楚軍已經(jīng)全部開出去了?”楚武王派一名賴國在楚國做官的人去追屈瑕的大軍,但沒有追上。屈瑕使人宣令三軍說:“對我進諫的人要處之以刑罰。”軍隊到達鄢水岸邊,不按次序渡河,過河后便沒有序列了。又沒有設(shè)置防備工事。到達羅國后,羅國軍隊和盧戎的軍隊兩面夾擊,大敗了楚軍。屈瑕自縊在荒山谷里。楚國所有的將領(lǐng)自囚在冶父等待武王的處罰。楚武王說:“這是我的罪過?!睂λ麄兌济庥谔幜P。(2015山東日照)【甲】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fēng)驅(qū)松柏,聲拂萬壑清。即②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孟郊《游終南山》【乙】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獏蔷杜c朱元思書》注釋:①南山:指終南山。②即:到。7.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1)鳶飛戾天者(2)望峰息心(3)經(jīng)綸世務(wù)者7.(1)至。(2)平息。(3)經(jīng)營,治理(或“籌劃”)。8.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1分)A.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D.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9.翻譯下列句子。(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急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2)負勢競上,互相軒邈(2)山憑依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遠。10.(甲)詩前四句寫出了終南山的哪些特點?(乙)文中哪八個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特點?(3分)10.高大(或“氣勢宏大”“高聳”“高大雄偉”等),幽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共3分。前一問2分,后一問1分)11.簡要賞析(甲)詩“長風(fēng)驅(qū)松柏,聲拂萬壑清”中“驅(qū)”、“拂”二字的表達效果。(3分)“驅(qū)”“拂”二字運用了比擬(擬人)的手法,“驅(qū)”字傳神地寫出了風(fēng)吹松柏之態(tài);“拂”字化無形為有形,形象地寫出了松濤過后,萬壑清明之景。(3分。意思對即可。如回答運用了“通感”的修辭也可)12.(乙)文作者對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窺谷忘反”,(甲)詩中表達了類似體驗的句子是:。(2分)12.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2分)13.(甲)(乙)兩則詩文情感表達上有什么共同之處?(2分)13.都抒發(fā)了對山水美景的熱愛,以及對追名逐利行為的厭棄。(2分。意思到即可)。(2015山東棗莊)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12.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臣誠知不如徐公美1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B.數(shù)月之后/珠可歷歷數(shù)也C.期年之后/陳太丘與友期行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14.從文中看,最終能使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參考答案】1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13.D14.一是有像鄒忌這樣的敢于直諫且善于勸諫的忠臣,二是齊威王善于納諫。(2015山東濱州)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A.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黃發(fā):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