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_第1頁
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_第2頁
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_第3頁
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_第4頁
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知識點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1第18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空想社會主義1、原因:A、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貧富分化明顯,工人階級生活悲慘。B、一些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認為資本主義不是公正、合理的社會,提出改造社會的方案,形成空想社會主義思潮。2、代表: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英國的歐文3、主張:A、圣西門主張實行實業(yè)制度,是“工業(yè)社會最早的預言家”。B、傅立葉和歐文主張建立合作組織。結果及影響:圣西門、傅立葉指望國王或富人來投資建設他們設計的社會組織,這些希望都落空了。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在耗盡在建材后瓦解。但他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宣言〉〉發(fā)表1848年1.產生的歷史條件:經濟基礎: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和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思想基礎:A德國古典哲學B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C英法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實踐活動。2.內容:A、肯定了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B、揭示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D、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的社會原則3.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它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工人運動在其指導下蓬勃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巴黎公社1、背景:內憂外患。直接原因—臨時政府企圖偷襲國民自衛(wèi)軍的陣地2、性質: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3、:A、公社委員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由選舉產生,公職人員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人民可監(jiān)督罷免他們。B、維護勞動者利益。C、用世俗代替宗教教育,實行義務教育。4.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客觀原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強力鎮(zhèn)壓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處于上升時期,無產階級在政治上不成熟還沒有達到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度。主觀原因:缺乏工農聯盟,沒有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自身力量弱小等。(5.教訓及啟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必須徹底消滅資產階級殘余勢力,防止資產階級勢力的反撲;無產階級不能孤軍奮戰(zhàn),必須建立廣泛的同盟;無產階級缺乏一個統一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當時資本主義社會處于上升時期,不具備無產階級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客觀條件。)6.意義:A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B其英勇斗爭和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士樹立了光輝典范C.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提供了教訓,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2第19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一背景:客觀條件:①19世紀60年代,俄國自上而下改革,推進工業(yè)化,但不徹底,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②俄國社會矛盾尖銳③一戰(zhàn)使俄國社會矛盾激化主觀條件:俄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雙重壓迫下,革命性強);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有革命的同盟軍-占人口大多數的貧困農民的支持。二、過程1、二月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經過: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義,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該政府繼續(xù)戰(zhàn)爭。(兩個政權并存)2、《四月提綱》:A、列寧提出需要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社會主義革命。B、實行土地改革。C、退出戰(zhàn)爭。3、七月流血事件后確立武裝起義方針。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彼得格勒工人舉行武裝起義,攻占冬宮,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勝利的關鍵是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三、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一切權力轉歸工兵代表蘇維埃,通過《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員會。2、1918年,全國普遍建立蘇維埃政權。1922年,蘇聯成立(四個加盟國)四、意義:是人類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在經濟并不發(fā)達的俄國擺脫封建殘余和剝削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給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模式。高中岳麓版歷史總結3第20課新民主主義與中國一、中國創(chuàng)建時期(1919—1923)1、中共一大——中國的成立①成立的條件: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壯大;思想基礎—馬列主義的傳播;組織基礎—早期組織的成立(陳獨秀、上海)②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開,后轉至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③內容:通過《中國綱領》:A、黨的名稱為中國。B、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C、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廢除私有制,消滅階級差別。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的中央局。④意義:宣告黨的成立,中國出現馬列主義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來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2、中共二大:將現階段奮斗目標修改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軍閥。3、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1922—1923(1)領導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2)起止點:以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以京漢鐵路大罷工為結束。(3)教訓:必須團結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zhàn)線。二、國民大革命時期(1924——1927)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1)準備:A、1922年發(fā)表《第一次對時局的主張》。明確提出建立民主聯合陣線的方針。B、中共三大確立了同國民黨合作的方針。C、孫中山同意國共合作。(2)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重新闡釋三民主義,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意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標志著國民革命運動開始,標志革命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2、北伐:1926年廣州革命政府北伐。北伐的對象直系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和奉系張作霖3、失?。?927年蔣介石、汪精衛(wèi)發(fā)動“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4、教訓: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三、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6)1、武裝起義:1927A、南昌起義:由周恩來、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B、八七會議:確立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初以奪取城市為目標,后轉向農村。2、井岡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開創(chuàng)井岡山根據地,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井岡山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3、紅軍長征(1934.10-1936.10)(1)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傾錯誤;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過程:遵義會議——A、糾正錯誤軍事路線B、確定正確領導C、扭轉被動局面,革命轉危為安?!栋艘恍浴贰岢鼋⒖谷彰褡褰y一戰(zhàn)線主張。1936.10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長征結束后,建立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革命根據地。4、西安事變(1)原因:A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民族危機加深,國民黨內部分化。B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C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政策的感召、D全民族抗日活動高漲(一二九運動的推動);E張學良、楊虎城強烈的愛國心。(2)爆發(fā):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事變,扣留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3)解決:中共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確定了逼蔣抗日,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4)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戰(zhàn)打下基礎。四、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合作抗日1937——1945)1、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盧溝橋事變(1937.7.7;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是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2、日本侵華罪行:A、大屠殺(南京)、毒氣戰(zhàn)、細菌戰(zhàn)等;B、實行以華制華:建立偽政權,推行“治安肅正運動”等C、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政策、三光政策。3、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承認的合法地位。標志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4、國共合作抗日A、抗戰(zhàn)開始后,存在著以國民黨為主導的正面戰(zhàn)場(組織多次大會戰(zhàn))和以為主導的敵后戰(zhàn)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反“掃蕩”),兩大戰(zhàn)場基本上是相互配合。B、1938.10,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敵后戰(zhàn)場成為主要戰(zhàn)場。5、抗戰(zhàn)勝利:1945.8.156、勝利原因和意義:①勝利原因:(1)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戰(zhàn)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成為全民族抗戰(zhàn)堅強的領導核心。(2)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zhàn)。正面戰(zhàn)場的對日作戰(zhàn),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的企圖;中國領導的敵后抗日武裝斗爭,也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兩個戰(zhàn)場相互配合,對奪取抗戰(zhàn)勝利都起了重要作用。(3)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國間的相互配合與支援,對抗戰(zhàn)勝利也起了積極作用②意義:A、百年來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zhàn)爭。B、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做出重大貢獻。C、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D、中國國際地位大為提高,收回臺灣。五、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1949)1、兩種命運的較量(1)兩種命運A、民主和平與建立聯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B、專制內戰(zhàn)與實行一黨獨裁:1945年國民黨六大。(2)重慶談判:原因:蔣介石為內戰(zhàn)做準備,并迫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的輿論壓力;揭穿國民黨假和平的陰謀。1945年8—10月,簽署《雙十協定》確立和平民主建國方針。(3)政協會議: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再次確立民主和平建國路線,后被國民黨推翻。2、解放戰(zhàn)爭(1)爆發(fā):1946蔣介石進攻中原解放區(qū),內戰(zhàn)爆發(fā)。(2)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8個月,殲敵71萬余人。(3)粉碎國民黨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qū)。采取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4)戰(zhàn)略反攻:隨著敵我力量對比變化,將戰(zhàn)爭引向國統區(qū),三路大軍挺進中原。(5)戰(zhàn)略決戰(zhàn):1948年,解放軍力量超過國民黨,決戰(zhàn)時機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消滅國民黨主力,解放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地區(qū)。(6)北平談判:1949.1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國共和談,李宗仁拒絕簽字。(7)渡江戰(zhàn)役:1949.4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3.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春,中國在河北西柏坡召開。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