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綱要天津_第1頁
語言學綱要天津_第2頁
語言學綱要天津_第3頁
語言學綱要天津_第4頁
語言學綱要天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學綱要天津1第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導言一、語言的對象和任務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三、語言學的功用四、現代語言學的主要著作簡介*第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一、語言學的對象和任務

1.什么是語言學?

語言學(Linguistics),顧名思義,是研究語言(Languages)的科學。語言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某一門語言的,叫專門語言學。如:漢語語言學、英語語言學。研究各種語言普遍規(guī)律的,叫普通語言學。第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語言學是關于語言的理論知識,而不是關于語言的實際知識。語言的實際知識指的是實際掌握某種語言,并運用這種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每一個正常的人從小就學會了本族語言,下下功夫,還可以掌握其他民族語言,這就是掌握了語言的實際知識。語言的理論知識指的是研究、掌握一般語言的性質、特點和規(guī)律。具有語言實際知識的人并不一定懂得語言的理論知識,因為運用具體語言的實際活動與關于語言的科學研究是有區(qū)別的。

第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語言學的三大發(fā)源地:

中國、印度、希臘-羅馬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是語言學的三大發(fā)源地。中國的語言研究:我國古代哲學家關于“名”“實”問題的討論

《荀子》:“名固無宜,約定俗成謂之宜?!蔽覈谝徊孔值洌涸S慎的《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詞典——《爾雅》漢代揚雄的《方言》、劉熙的《釋名》隋代陸法言的《切韻》第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荀子第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許慎第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揚雄第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印度的語言研究:古代印度人研究語言主要是為了保存口頭相傳的婆羅門教義《吠陀經》的原文和梵語文學,使之不致因時間的流逝而面目全非。波尼尼(Pānini)《八書》是一部梵語語法著作。這部著作寫在公元前600-前300年之前。布龍菲爾德(LeonardBloomfield)稱波尼尼的語法著作是“人類最偉大的里程碑之一。它極為詳細地描寫了梵語中的每一個屈折變化、派生現象、組織結構和各種句法的用途。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其他語言學有過如此完善的描寫。古印度語言學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語音學上。第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希臘-羅馬的語言研究:

古希臘的語言研究希臘古代哲學家關于“詞”與“物”關系的討論。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解釋篇》中認為“語言形成于慣例,因為名稱沒有天然產生之理”。亞里士多德還論述了名詞和動詞的區(qū)分:名詞沒有時間成分,動詞有時間成分。斯多噶派(theStoics,Stoicism)是盛行于公元前四世紀的一批哲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們反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區(qū)分了五種詞類:名詞、動詞、連詞、冠詞和關系代詞。但他們區(qū)分的標準不統(tǒng)一,有時根據形式,有時根據意義。第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亞里士多德第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斯拉克思的《語法科學》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語法著作。該書第一部分是語音。在語法部分,斯拉克思認為句子是語法描寫的最大單位,詞是語言描寫的最小單位。

古羅馬的語言研究

公元前三世紀羅馬帝國征服了希臘城邦。公元前二世紀,瓦羅(Varro)《論拉丁語》把語言研究分為三部分:詞源學、形態(tài)學和句法學。區(qū)別了派生構成法和屈折構詞法。區(qū)分了時態(tài)和體態(tài),分析了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語態(tài),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tài),完成和未完成兩種語態(tài)。并注意到希臘語有5個格,拉丁語有6個格。第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3.語言學的獨立發(fā)展神學的奴婢,經學的附庸→語言學

17世紀末18世紀初,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誕生,使語言學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

第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歷史比較語言學的代表人物19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初始階段,丹麥的拉斯克(R·Rask)、德國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撲(FranzBopp)被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者。

19世紀中期,歷史比較語言學發(fā)展到第二階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國的施萊歇爾(AugustSchleicher)。

19世紀的最后25年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新語法學派”(Neogrammarian)時期。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國的奧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魯克曼(K·Brugmann),他們在自己創(chuàng)辦的刊物《形態(tài)學研究》上正式宣布:語音的演變規(guī)律不允許任何例外。第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現代語言學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deSaussure,1857-1913)《普通語言學教程》的出版,標志著現代語言學的開端。我們這門課程的大部分觀點都來源于索緒爾。第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索緒爾及其著作第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現代語言學是指20世紀初以來建立在索緒爾語言理論基礎上的各語言學流派和分支學科的總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早年從事過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后來,在多年教學和研究中,深感歷史比較語言學有其局限性,如孤立地處理語言單位,忽視語言的體系性,強調語言的歷史比較,忽視共時的研究等。他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和方法,于1906年-1911年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普通語言學,被稱為日內瓦學派。他在語言理論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成功地區(qū)分了語言和言語、共時和歷時、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等,他的語言理論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轉折點,標志著現代語言學的形成,他的代表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成為現代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基礎。第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結構主義語言學各流派是以索緒爾的語言理論為基礎的。主要有:布拉格學派(PragueSchool),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在歐洲的重要代表,由語言學家馬德修斯(V.Mathesius,1882年——1945年)和雅科布遜(R.Jakobson,1896年——1982年)于1926年創(chuàng)建,而特魯別茨科依(N.S.Trubetzkoy,1890年——1938年)則被認為是該學派的杰出代表。布拉格學派的研究重點是把語言作為一種功能體系來進行研究和分析,在音位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20世紀的30年代,在歐洲的丹麥形成了以葉爾姆斯列夫(LouisHjelmslev,1899年——1965年)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CopenhagenSchool),他們完全贊同索緒爾的觀點,認為語言是形式而不是實體,他們試圖建立一門新興的語言學——語符學,葉爾姆斯列夫的《語言理論導論》就直接反映了他們的這種觀點。第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葉爾姆斯列夫第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英國共時語言學研究始于語音學和音位學研究。斯威特(HenrySweet,1845年——1912年)是19世紀下半葉用共時描寫方法研究語音學的杰出代表,他在1877年出版的《語音學手冊》中把音素分為能區(qū)別意義和不能區(qū)別意義的兩大類。不能區(qū)別意義的音素之間的差異是由語音環(huán)境造成的,盡管他沒有使用“音位”這一術語,但其概念卻是十分明了的。瓊斯(DanielJones,1881年——1967年)繼承和發(fā)展了斯威特的理論和學說,并用“寬式音標”和“嚴式音標”來代替斯威特的區(qū)別意義和不能區(qū)別意義的兩類音素。第二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0世紀初的英國語言學界,弗斯(RaymondFirth,1890年——1960年)對普通語言學理論的建立與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最為突出,在他的學術生涯中,對他影響最大的要屬他的同事、人類學教授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BronislawKaspar1884年——1942年)。馬林諾夫斯基出生于波蘭,20世紀初曾對太平洋的特洛布里恩德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使用的語言進行過實地考察,他發(fā)現,如果不參照當地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要把當地的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是非常困難的。語言的語義解釋除了依靠語言本身之外,還依賴于使用它的社會。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馬林諾夫斯基在《原始語言中的語義問題》一文中提出“語言是在使用過程中形成并發(fā)展起來”,語言對社會的依賴性體現在兩個方面:1.語言是根據社會的特定要求而發(fā)展起來的,所以語言的性質與使用都反映了該社會特定的特征;2.語言的使用完全依賴于語境,語境對理解語言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認為所謂語義實際上就是參照特定的文化背景對語言所進行的功能分析。弗斯贊同馬林諾夫斯基關于語言與社會的關系以及意義就是語言在語境中的功能等觀點,雖然他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是韻律音位學,但在他的整個語言學研究生涯中,他特別重視語言的社會功能,重視語境等方面的研究,并試圖把馬林諾夫斯基的學說發(fā)展成為一套語言學的理論體系。弗斯獨特的語言學理論對英國后來的語言學家影響很大,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堅實基礎。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在共時語言學方面,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20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派。這一學派在語言描寫上取得的成就最大,所以被稱為美國描寫語言學派(Americandescriptivists),鮑阿斯(Boas,1858年-1942年,主編《美洲印第安語手冊》,HandbookofAmericanIndianLanguages)和他的學生薩丕爾(EdwardSapir,1884年-1939年)是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開路先鋒。鮑阿斯首先提出:語言的結構分析應該在語音、詞和句法三個層次上進行,薩丕爾對鮑阿斯體系作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薩丕爾及其著作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龍菲爾德(1887年-1943年),他在1933年出版的《語言論》被稱為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圣經”,是一段時期內每個從事語言研究人員的必讀書。弗里斯(Fries)、特雷格(Trager)、史密斯、弗朗西斯、黑斯、希爾、海里斯(Harris)、霍凱特(CharlesFrancisHockett)、奈達等人都對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發(fā)展作出過重要貢獻。結構主義語言學主要特點是:重視共時研究,重視“活”的口語研究,嚴格區(qū)分語言和言語,依靠歸納方法對收集的語言事實進行分類,客觀地描寫和研究語言事實。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布龍菲爾德的著作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當代語言學

1957年,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Chomsky)《句法結構》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言學”(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Grammar)的誕生。喬姆斯基改用轉換的方法,把抽象的深層結構轉換為具體的表層結構。他的成就在于:他證明了能夠用形式和邏輯的方法來描述一種自然語言,他研究了人類普遍具有的生成話語的語言能力。這是前人沒有做到的。轉換生成語言學從50年代到80年代經歷了5個發(fā)展階段:古典理論(ClassicTheory)、標準理論(StandardTheory)、擴充式標準理論(ExtendedStandardTheory)、修正的擴充式標準理論(RevisedExtendedStandardTheory)、支配和約束理論(Government-BindingTheory)。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喬姆斯基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轉換生成語言學的興起打破了結構主義語言學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使當代語言學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除了菲爾墨(C.J.Fillmore)的格語法(CaseGrammar)、生成語義學等對轉換生成語言學也有一定的修正以外,在轉換生成語言學的直接挑戰(zhàn)下,原有的語言學派不斷完善自己并產生出一些新的學派,如:序位語法派就是在結構主義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而產生的一個語言學派別,代表人物是派克。層次語法學派則是在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和哥本哈根語符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語言學派別,代表人物是美國語言學家蘭姆。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system-functionallinguistics)是在英國語言學家弗斯的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MichaelHalliday)。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韓禮德第三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當代語言學克服過去語言學的種種局限,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其發(fā)展趨勢是:重視語義研究,語言學對象擴大為語言體系、言語活動和言語機制,語言學邊緣學科涌現,語言學理論廣泛應用,語言學研究重點從結構轉向建構(建構一指利用語言體系中的材料構成話語;一指利用話語中的創(chuàng)新,在其約定俗成后充實語言結構體系;一指個體在習得和學習一種語言后,逐步建構個體的語言體系,使之接近于全民語言體系)等,建構語言學要求在繼續(xù)研究語言結構體系、描寫語言現象的同時,更多地研究建構規(guī)律,以便更好地建構話語,并建構語言本身。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4.語言的組成部分語言的三個組成部分:a.語音b.詞匯和語義c.語法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語言的基礎:基本詞匯、語法構造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5、語言學的分類1、理論語言學包括:(1)、專語語言學:是以某一種具體的語言為研究對象的語言學。它又包括從一個靜止的時段角度觀察和研究語言的共時語言學和從一個較長時段研究語言,研究語言動態(tài)的歷時語言學;(2)、普通語言學:是以人類一般語言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語言的性質、結構特征、發(fā)展規(guī)律,是綜合眾多語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來的語言學的重要理論部分。2、應用語言學:是將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同有關學科結合起來研究問題而產生的新的學科。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普通語言學專語語言學歷時語言學共時語言學語言學語言學的分類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語言活動深入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交際過程的一個階段:編碼——發(fā)送——傳遞——接收——解碼語言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很多學科都從自己關心的角度來研究語言。生理學研究語言的發(fā)音原理,物理學研究語言的音響傳遞,心理學關心語言的聽覺接收,神經學研究語言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生理基礎,病理學通過說話的種種現象判斷和治療失語癥,情報學研究語言的情報編碼以便儲存和使用,數學把語言看作素(elements)及其可允許組合的一套數學體系,等等。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語言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交叉研究是當前科學發(fā)展的一大潮流。語言學與人文科學如文學、社會學、歷史學、哲學、邏輯學、人類學、文化學等學科緊密聯系,同時與自然科學如數學、計算機科學、醫(yī)學、情報學、通訊科學等學科也發(fā)生了密切聯系,從而發(fā)展和建立了一大批語言學的交叉學科。其中較為主要的有:社會語言學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語言變異等問題。人類語言學研究語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及其演變情況。文化語言學研究語言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心理語言學研究語言行為和心理過程之間的關系,包括兒童如何習得語言,成人如何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地學會一種語言,說話時和理解別人所說的話時包含什么樣的心理過程等問題。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地理語言學聯系語言環(huán)境的地理因素,研究語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等問題。神經語言學研究語言活動的大腦機制,分析口語、書面語或手勢語的各種失調問題。數理語言學用代數、計算機科學、統(tǒng)計學等領域中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語言的數學屬性等問題。計算語言學用計算機科學的技術和概念研究語言,特別是研究語言的理解和處理、機器翻譯、情報檢索等問題。實驗語音學用各種實驗儀器分析語音,研究語音的識別和合成等問題。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語言學既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又是一門年輕的科學;既與社會科學有密切的關系,也與自然科學有密切的關系。它的研究成果越來越為其他學科所關心、所運用。它在整個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語言學的功用首先,學習語言文字是掌握科學技術、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礎。第二,國家語言政策的制定、語言規(guī)劃等需要語言學理論的指導。第三,新興技術的出現擴大了語言學的應用范圍。這從前面所說的語言學和其他科學的關系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第四,許多領域,都需要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像聾啞人的學話、口吃的矯正、失語癥的治療等實際工作,也都需要運用語言研究的成果。我國古代的語言研究有輝煌的成就??墒钦Z言研究的現狀同客觀需要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逐步縮短以至消滅這個差距,使我們的語言研究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我國語言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現代語言學的主要著作簡介1.國外語言學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

瑞士語言學家德?索緒爾著。索緒爾是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創(chuàng)始人,《普通語言學教程》是他的代表作。書中論述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對現代語言學的發(fā)展有非常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語言論》

美國語言學家愛德華?薩丕爾著。薩丕爾在美國語言學史上有重要影響,《語言論》論述了語言的基本性質、語言的形式和意義、語言結構類型、語言演變、語言間的相互影響、語言、種族和文化,以及語言和文學等問題。

《語言論》

美國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著。布龍菲爾德著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代表人物,《語言論》是他的代表作,在語言學史上有重大影響。書中系統(tǒng)論述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方法,詳細論述了語言結構的分析方法及其語言的歷史演變等問題。第四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現代語言學教程》美國語言學家霍凱特著?;魟P特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現代語言學教程》總結了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30多年的發(fā)展成果。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主要論述音位系統(tǒng)和語法系統(tǒng)的描寫分析,下冊主要談語言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問題。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句法結構》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著。喬姆斯基是轉換生成語言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人物,《句法結構》是喬姆斯基早期代表作,書中首次提出了轉換生成語言學的基本理論思想以及早期的轉換生成方法。

《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著。《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是轉換生成語言學“標準理論”的代表作,書中補充和修正了作者早期的觀點,闡述了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語言普遍現象、語言習得、深層結構和語法轉換等問題。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語義學》

英國語言學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Leech)著。利奇是英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語義學》對語義學的理論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論述,是在國外和我國都有較大影響的語義學力作。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語法》

英國語言學家弗?帕默著。帕默是英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語法》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語法學的基本理論方法,主要內容為傳統(tǒng)語法、結構主義語法和轉換生成語法等。

《應用語言學導論》英國語言學家科德(S.P.Corder)著??频率侵麘谜Z言學家,《應用語言學導論》主要闡述了如何把語言學應用于語言教學,并詳細介紹了語言教學的各種方法,是有較大影響的應用語言學專著。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簡明語言學史》英國語言學家羅賓斯(RobertHenryRobins)著。羅賓斯是著名語言學家,《朗曼語言學叢書》主編?!逗喢髡Z言學史》(AShortHistoryofLinguistics)以歐洲語言學的發(fā)展為主線,兼述古印度、古代中國、阿拉伯和猶太語言科學的重要成果,全面論述了語言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發(fā)展,著重探討了各語言學派和理論之間的關系。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國內語言學著作簡介

《語言學史概要》

岑麒祥著。出版于1959年,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論述語言學史的著作,主要內容為古代語言學史、歷史比較語言學史和普通語言學史等,特別是關于中國語言學史的內容比較充實。

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中國理論語言學史》

邵敬敏等著?!吨袊碚撜Z言學史》將中國理論語言學分為“初創(chuàng)”“探索”“發(fā)展”等階段,全面而系統(tǒng)地總結了中國理論語言學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中國理論語言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主要的語言學理論流派。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現代語言學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