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行為與模式_第1頁
傳播行為與模式_第2頁
傳播行為與模式_第3頁
傳播行為與模式_第4頁
傳播行為與模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播行為與模式第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節(jié):群體傳播群體的特征和功能群體傳播及其內部機制群體壓力與趨同心理集合行為中的傳播第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群體的特征及功能“群體”:日本社會學家?guī)r原勉則認為,所謂群體,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標和共同歸屬感、存在著互動關系的復數個人的集合體”。群體的特征:1、目標取向具有共同性。2、具有以“我們”意識為代表的主體共同性。群體的功能:充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紐帶和橋梁、群體是滿足個人需求的手段、是個人信息來源和社會安全感的提供者、群體是個人表現與自我實現的場所。

第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群體傳播及其內部機制群體成立、生存和發(fā)展的三項基本條件:1、共同的目標和關心事項(群體凝聚力的核心)2、成員間的協(xié)作意愿3、群體傳播:將共同目標和協(xié)作意愿加以連接和實現的過程。第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群體意識與群體規(guī)范群體意識包括群體歸屬、群體感情、關于群體目標和群體規(guī)范的合意等方面的內容。群體意識的核心內容是群體規(guī)范。其功能是:(1)協(xié)調成員的活動、規(guī)定成員角色和職責以促進群體目標的形成;

(2)通過規(guī)范的共有來保證群體的整體合作;

(3)通過指示共同的行為方式以維持群體的自我同一性;

(4)為成員個人提供安全的決策依據。凱利等人的“童子軍”實驗第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群體壓力與趨同心理群體壓力,群體對其成員的一種影響力。它使成員傾向于作出為群體所接受的或認可的反應。趨同心理,心理學中又稱“從眾”心理,“遵從性”。行為上分為真從眾和權宜從眾。所羅門·阿希的“線段試驗”。歸因:對社會孤立的恐懼感;傾向于相信多數;群體給予個體的歸屬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個體產生維護群體形象的心理。積極意義:社會、群體、個人。

第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集合行為中的傳播機制集合行為:美國社會學家帕克提出的。他的解釋是:一種共同的、集體沖動影響下的個人行為。這是一種在某種刺激條件下發(fā)生的非常態(tài)社會集合現象。群體暗示與群體感染:群體暗示是指通過間接的示意而非直接的說服來使人接受某種觀點或從事某種行為的說服技巧。

群體感染是指某種觀點、情緒或行為在群體暗示機制的作用下在群體中迅速蔓延開來的過程。群體模仿與“匿名性”:集合行為中的模仿多為無理智的、條件反射性的模仿。集合行為中的“信息流”:流言,是一種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

第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群體事件群體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fā),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人聚合臨時形成的偶合群體,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通過沒有合法依據的規(guī)模性聚集、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群體活動、發(fā)生多數人間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沖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或表達訴求和主張,或直接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發(fā)泄不滿、制造影響,因而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造成負面重大影響的各種事件。

第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思考:2008——2010年中國有哪些群體性事件?這些事件有什么傳播特點?這幾年群體性事件頻發(fā)的原因是什么?媒體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如何應對群體性事件?第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11.3重慶大規(guī)模罷運

11.10海南三亞出租車罷運

11.10甘肅永登縣出租車集體罷運

11.20廣東汕頭出租車停運

11.24湖南洪江市出租車集體罷運第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甘肅隴南事件

隴南官方稱,在此次事件中,共有110間房屋、22輛汽車被砸燒,74名武警、民警、記者受傷,刑事拘留30名不法分子。

第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貴州6.28甕安事件第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湖北石首“6.17”事件第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湖北巴東鄧玉嬌案第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2010年群體性事件天水市甘谷縣新興鎮(zhèn)謝家村征地案江蘇邳州市拆遷案海南臨高縣博厚鎮(zhèn)龍富村群眾集體到省政府上訪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鎮(zhèn)沖擊儀表廠案岳陽市開發(fā)區(qū)圍堵美特瑞電子廠案安徽太和李興鎮(zhèn)近百人參與宗族勢力持械斗毆案云南廣南縣壩美鎮(zhèn)八達村蔗農圍攻冠桂糖業(yè)公司案昆明市五華區(qū)城管和民眾沖突案四川省內江市“特警搶尸”事件第二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節(jié):組織傳播組織組織傳播組織內傳播組織外傳播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組織組織,是指執(zhí)行一定的社會職能,完成特定的社會目標,構成一個獨立單位的社會群體。

組織具有以下的結構特點:

(1)專業(yè)化的部門分工

(2)職務分工和崗位責任制

(3)組織系統(tǒng)的階層制或等級制

類型:經濟組織、政治組織、文化組織、綜合性組織等。

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組織和群體的差異1、從形成的途徑來看,群體往往是自然形成的;而組織則是基于某種社會需要,按照社會契約而人為地加以建立的。2、從成員的互動來看,在群體中,其成員的互動雖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但這種規(guī)范并不是很嚴格,活動的余地較大。在組織中,成員的互動是嚴格按照成文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的,且執(zhí)行嚴格。3、從結構以及層次來看,群體在結構上顯得松散;而組織則具有一種權威的分層體系,形成系統(tǒng)的階層制或等級制。

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組織傳播組織傳播是組織為達成適應內外環(huán)境的目標而進行的訊息傳遞與理解的互動活動。包含的具體內容有::(1)組織傳播產生在一復雜開放的系統(tǒng)中,此一系統(tǒng)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會互相影響;(2)組織傳播涉及訊息傳遞的流程、方向、目的與使用之媒介;(3)組織傳播牽涉到人的態(tài)度、感情、關系與技巧。組織傳播的功能:溝通、疏導組織內部上下之間、成員之間的關系,建立、發(fā)展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聯系。

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組織內傳播

橫向傳播正式渠道下行傳播縱向傳播上行傳播渠道人際傳播非正式渠道群體傳播網絡傳播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組織內傳播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著一定組織關系(部門、職務、崗位以及隸屬或平行關系)環(huán)節(jié)在組織內流通的過程。主要包括組織內部各系統(tǒng)間的信息交流,遵循權力、等級等原則。

組織內傳播的非正式渠道,是指越過組織內的權力等級和制度限制,自由地向任何方向運動的信息傳播通道。

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非正式渠道的特點和作用特點:(1)、信息傳遞的方向是平行、雙向的。(2)、信息內容廣泛且富人情味。作用:(1)、滿足組織成員的社會需求。(2)、緩釋組織內部的沖突。(3)、有助于組織的成功決策。(4)、組織內傳播的非正式渠道能夠提高組織傳播效率。

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組織外傳播輸入:組織從環(huán)境中取得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手段,一般包括人力、物質、信息三個方面。如DSS(決策支援系統(tǒng))、MIS(戰(zhàn)略信息系統(tǒng))、POS(銷售數據系統(tǒng))等等。輸出:組織將從外部環(huán)境中得到的材料,加工做成產品后,又送回到環(huán)境中去。其中,宣傳活動就是組織體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的信息輸出活動,主要包括:公關宣傳、廣告宣傳和企業(yè)標識系統(tǒng)(CIS)宣傳等等。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節(jié):傳播模式的研究對傳播過程的考察傳播模式傳播的經典模式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傳播過程施拉姆:八個要素

信源(source)訊息(message)編碼者(encoder)渠道(channel解碼者(decoder)接受者(receiver)反饋(feedback)噪音(noise)第三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傳播模式模式:對客觀世界理論化、簡約化的一種表達方式。模式的功能:組織、預測、啟發(fā)、測量模式的特點:動態(tài)性、序列性、結構性模式的評價標準:普遍性、啟發(fā)性、重要性、準確性、原創(chuàng)性、簡約度和真實性。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傳播的經典模式拉斯韋爾的“5W”模式香農—韋弗的數學模式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馬萊茲克模式韋斯特利—麥克萊恩模式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拉斯韋爾的“5W”模式拉斯韋爾在其1948年發(fā)表的《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對人類社會的傳播活動進行了分析,這便是著名的“5W”模式。大眾傳播學五個主要研究領域——“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分析”,由此發(fā)展而來。拉斯韋爾的“五W”模式是線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動是直線的、單向的。沒能注意到反饋這個要素,忽視了傳播的雙向性。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香農—韋弗的數學模式優(yōu)點:“噪音”概念的引入。缺點:直線傳播模式。噪音:一切傳播者意圖以外的、對正常信息傳遞的干擾??朔胍舻霓k法:重復某些重要的信息。有效信息傳播信息冗余(重復的信息)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提出:1954年施拉姆《傳播是怎樣運行的》創(chuàng)新:突出了信息傳播過程的循環(huán)性:信息會產生反饋,并為傳播雙方所共享。另外,它對以前單向直線模式的另一個突破是:更強調傳受雙方的相互轉化。缺點:是未能區(qū)分傳受雙方的地位差別;適用于人際傳播中,對大眾傳播過程卻不能適用。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德弗勒互動模式的基本觀點是:大眾傳播是構成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德弗勒的這一模式主要的描述目標是美國的大眾傳播系統(tǒng),其目的是要揭示大眾傳播與社會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這一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那些直接受到國家、政府或政黨的控制和指導的大眾傳播。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五、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

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

基本觀點:傳播過程是處于社會系統(tǒng)中并受其影響的一個子系統(tǒng),所有的傳播過程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系統(tǒng)的活動。傳播系統(tǒng)既與社會中其它系統(tǒng)相聯系,又具有自身相對的獨立性。

意義: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開始著眼于傳播過程的宏觀環(huán)境,并更多地對社會系統(tǒng)的整體環(huán)境加以研究,將傳播過程放到整個社會系統(tǒng)運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

第四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六、馬萊茲克模式

這一模式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切入,將社會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