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與濕空氣_第1頁
干燥與濕空氣_第2頁
干燥與濕空氣_第3頁
干燥與濕空氣_第4頁
干燥與濕空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干燥與濕空氣第一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一節(jié)概述一、去濕方法機械去濕法:過濾、壓榨和離心分離等。物理化學去濕法:用吸濕性物料如石灰、無水氯化鈣等吸收水分。熱能去濕法:加熱物料使水分或其中濕分汽化并排除,如蒸發(fā)、干燥等。第二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干燥過程的分類按操作方法:連續(xù)式、間歇式按操作壓力:常壓干燥、減壓(真空)干燥按熱能傳遞方式:傳導干燥、對流干燥、輻射干燥、和介電加熱干燥等。其中工業(yè)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對流干燥。第三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本章學習內(nèi)容計目的學習內(nèi)容:以空氣為干燥介質(zhì),水為被去除濕分的對流干燥,即以對流方式,利用熱空氣將固體物料中的水分去除掉的單元操作。學習目的:1、掌握濕空氣的相關物性參數(shù);2、空氣焓濕圖的結構及用法;3、干燥過程的物料計算和熱量衡算;4、干燥時間的計算;5、了解干燥設備的類型。第四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四、干燥能夠進行的條件物料干空氣,pVpW被干燥物料表面所產(chǎn)生水蒸汽的分壓pW大于干燥介質(zhì)(熱空氣)中水蒸汽的壓力pV。第五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節(jié)濕空氣的性質(zhì)及濕度圖一、濕空氣的性質(zhì)濕空氣:主要包含有絕對干燥的空氣和水蒸汽1、濕空氣的水分含量:(1)水蒸汽分壓pv第六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絕對濕度H(濕含量)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汽的質(zhì)量與絕對干空氣的質(zhì)量之比,單位為:kg水汽/kg干空氣。第七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相對濕度ψ在一定溫度及總壓下,濕空氣中的水汽分壓pv

與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汽壓pS

之比。相對濕度可以反映濕空氣中水汽接近飽和的程度,當ψ=0,表示濕空氣不含水分,即為絕干空氣。當ψ=1,表示濕空氣為飽和空氣,不能再吸收水分,即不能用于干燥。第八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濕空氣的溫度:(1)干球溫度t:℃即濕空氣的溫度,用普通溫度計測量即可。(2)濕球溫度tW:℃將溫度計的感溫球用紗布包裹,紗布用水保持濕潤,這支溫度計稱為濕球溫度計,它在空氣中達到平衡或穩(wěn)定時的溫度稱空氣的濕球溫度。

第九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干濕球溫度計第十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濕球溫度實際上表示濕紗布中水分的溫度,而并不代表空氣的真實溫度,由于此溫度由濕空氣的溫度、濕度所決定,故稱其為濕空氣的濕球溫度。它是代表濕空氣狀態(tài)或性質(zhì)的一種參數(shù)。(3)絕熱飽和溫度tas,℃絕熱飽和器,不飽和的空氣與大量水接觸,直至達到飽和。

第十一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幾點說明:①此過程對空氣而言,是H增加,焓值I不變的過程,即等焓增濕過程;②對于水-空氣系統(tǒng),可認為tw=tas;(4)濕空氣的露點td,℃不飽和的空氣在濕含量H不變的情況下冷卻,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溫度,稱為該濕空氣的露點。對于不飽和濕空氣,t>tw

>td,對于飽和濕空氣,t=tw=td。第十二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濕空氣的其它狀態(tài)參數(shù)(1)濕空氣的焓,I,KJ/Kg絕對干空氣濕空氣中1kg絕干空氣的焓與相應水汽的焓之和,稱為濕空氣的焓。I——濕空氣的焓,kJ/kg絕干空氣;

Ig——絕干空氣的焓,kJ/kg絕干空氣;

Iv——水汽的焓,kJ/kg水汽。第十三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濕空氣的比熱CH,KJ/(Kg絕干空氣℃)常壓下,將濕空氣中1kg絕干空氣及相應Hkg水汽的溫度升高1℃所需要的熱量,稱為濕空氣的比熱,簡稱濕比熱。第十四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濕空氣的比熱υH,m3/Kg絕干空氣1kg絕干空氣對應的濕空氣的體積,稱為濕空氣的比容積,亦稱濕容積。第十五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濕空氣的焓濕圖(I-H圖)1、構造常用為總壓1atm下的焓濕圖,以H為橫坐標,I為縱坐標。為避免數(shù)據(jù)及曲線過于擁擠,常采用斜角坐標系。圖中任何一點即代表一種特定的空氣狀態(tài)。上面共有五種曲線:(1)等焓線——與斜軸平行的一組直線;(2)等濕度線——與縱軸平行的一組直線;(3)等溫線——當空氣的干球溫度t不變時,I與H成直線關系,在I-H圖中對應不同的t,可作出許多等t線。其斜率為(1.88t+2492),因此,不同的等t線之間并不是互相平行的。

第十六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等相對濕度線——是一組從坐標原點散發(fā)出的曲線,根據(jù)公式繪制。(5)水蒸汽分壓線——表示空氣的濕度H與空氣中的水蒸汽分壓之間的關系。水蒸汽的分壓pv只隨濕度H而變化。第十七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等t線等ψ線水蒸汽分壓線等I線等H線IH第十八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焓濕圖(I-H圖)的使用:(1)已知空氣在圖上的狀態(tài)點,利用各種曲線找到該空氣的狀態(tài)參數(shù)。例如:已知狀態(tài)點A求:①H,②I,③t,④ψ,⑤p,⑥tw,⑦tdAEDFBCtwtd

φ=1HpI第十九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已知空氣的兩個狀態(tài)參數(shù),在圖上找到狀態(tài)點,再確定其它的狀態(tài)參數(shù)。例如:已知①t和tw②t和td

③t和ψ④H和t⑤p和t第二十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節(jié)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一、物料衡算1、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濕基含水率w干基含水率X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物料衡算主要包括水分蒸發(fā)量和絕對干空氣耗量的計算(1)水分蒸發(fā)量W

干燥過程如圖:

濕物料廢氣干物料熱空氣L,H1L,H2G1,w1,X1G2,w2,X2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G2—出干燥器的產(chǎn)品質(zhì)量,kg/hGc—濕物料中絕對干料的質(zhì)量,kg/hw1、w2—干燥前后物料的濕基含水量,kg/kg濕物料;X1、X2—干燥前后物料的干基含水量,kg水/kg干物料L—進、出干燥器的絕干空氣的流量,kg/hH1、H2—進、出干燥器的濕空氣的濕度,kg水/kg干空氣W—水分蒸發(fā)量,kg/h。G1—進入干燥的濕物料質(zhì)量,kg/h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絕對干空氣耗量的計算在干燥過程中,絕對干空氣的流量不變,為L只有其攜帶的水分的量是增加的,則所消耗的濕空氣的體積為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熱量衡算濕物料干物料新鮮空氣熱空氣廢氣G1,w1,θ1G2,w2,θ2QPQlt0,φ0t1,φ1t2,φ2L,H0,I0L,H1,I1L,H2,I2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預熱器的熱量衡算2、干燥室的熱量衡算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輸入=輸出,整理后得: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十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干燥系統(tǒng)的熱效率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例8—6今有一干燥器,處理濕物料量為800kg/h。要求物料干燥后含水量由30%減至4%(均為濕基)。干燥介質(zhì)為空氣,初溫15℃,相對濕度為50%,經(jīng)預熱器加熱至120℃,進入干燥器,出干燥器時降溫至45℃,相對濕度為80%。試求:(a)水分蒸發(fā)量W;

(b)空氣消耗量L、單位空氣消耗量l;

(c)如鼓風機裝在進口處,求鼓風機之風量V。

解(a)水分蒸發(fā)量W

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b)空氣消耗量L、單位空氣消耗量l由I—H圖中查得,空氣在to=15℃,φo=50%時的濕度為H0=0.005kg水/kg干空氣

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

第四節(jié)干燥速度和干燥時間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質(zhì)1、結合水分與非結合水分結合水分是指包括物料細胞壁內(nèi)的水分、物料毛細管中的水分及以結晶水的形態(tài)存在于固體物料之中的水分等。非結合水分是指機械附著于固體表面的水分,如物料表面的吸附水分、較大孔隙中的水分等。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非結合水分與物料的結合力弱,其蒸汽壓與同溫度下純水的飽和蒸汽壓相同,干燥過程中較易除去;結合水分結合力強,其蒸汽壓低于同溫度下純水的飽和蒸汽壓,致使干燥過程的傳質(zhì)推動力降低,故較難除去。

2、平衡水分與自由水分物料干燥到一定程度時,其表面的水蒸汽分壓同空氣中水蒸汽分壓達到相等,即物料中水分與濕空氣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物料所含水分稱為該空氣條件下物料的平衡水分,表示為X

e。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干燥過程達到平衡以前物料中能夠除去的水分稱為自由水分。3、幾種水分的關系結合水分和非結合水分只取決于物料本身的性質(zhì),而與干燥介質(zhì)的狀態(tài)無關;平衡水分與自由水分則還取決于干燥介質(zhì)的狀態(tài),干燥介質(zhì)狀態(tài)改變時,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的數(shù)值將隨之改變;一般,自由水分包括全部非結合水和部分結合水,而平衡水分則為結合水分。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干燥機理當固體物料的含水量超過其平衡含水量時與干燥介質(zhì)接觸,雖則在開始時水分均勻地分布在物料中,但由于濕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遂形成物料內(nèi)部與表面的濕度差,由于物料內(nèi)部的水分借擴散作用向表面移動而在表面汽化,汽化的水分被介質(zhì)及時帶走,從而達到使固體物料干燥的目的。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一些物料中水分表面汽化的速率小于內(nèi)部擴散的速率時,稱為表面汽化控制;另一些物料中水分表面汽化的速率大于內(nèi)部擴散的速率,稱為內(nèi)部擴散控制。

干燥過程中,水分的遷移分為自內(nèi)部向表面的擴散和表面向外周的汽化,二者同時進行著,但在不同的時間,干燥機理并不同。

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恒定干燥條件下的干燥速率恒定干燥條件:干燥介質(zhì)的溫度、濕度、流速及與物料的接觸方式,在整個干燥過程中均保持恒定。1、干燥速率指單位時間內(nèi)、單位干燥面積上蒸發(fā)的水分量W。第四十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干燥曲線表示干燥過程中物料含水量X與干燥時間t、物料表面溫度θ關系的曲線,稱為干燥曲線。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表示物料干燥速率u與物料含水量X關系的曲線,稱為干燥速率曲線。2、干燥速率曲線AEDCBuX0X1Xu0X2XeAEDCBuX0X1Xu0X2Xe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由圖中可知,干燥分恒速干燥階段(B-C段),降速干燥階段(C-E段)C點為恒速干燥向降速干燥的轉(zhuǎn)折點,稱臨界點。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四、恒定干燥條件下的干燥時間1、恒速干燥時間t12、降速干燥時間t2可采用近似計算方法求t2

干燥速率曲線中,連接CE段成直線,即干燥速率與物料中的自由水分含量(X-Xe)成正比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例8-2濕物料在恒定干燥條件下在5h內(nèi)由含水率35%降至10%,如果物料的平衡含水率為4%,臨界含水率為14%,求在同樣的干燥條件下,將物料干燥到含水率為6%(以上均為干基含水率)時,需要多少時間?解:已知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化學實驗室,常用的烘干箱,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