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被害人同意的法律效果探討論文摘要:在我國現(xiàn)行刑法中,對于經(jīng)被害人同意的行為是否屬于正當行為在總則中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理論上只是將其作為除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以外的其他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之一予以論述。然而實踐中往往容易碰到經(jīng)被害人同意而實施侵害的行為,對此應如何處理,如果立法不能作出規(guī)定則在很大程度上給司法實踐帶來困難。本文從被害人同意的法律效果出發(fā),探討了被害人同意這一問題。
關鍵詞:被害人;同意:法益
被害人同意,意指法益主體對他人以特定方式侵害自己可以支配的法益的行為所表示的允許。對經(jīng)被害人同意的行為不追究法律責任是一個古老的法律原則,盡管如此各國的刑事立法依然體現(xiàn)出相當?shù)牟煌?/p>
我國現(xiàn)行刑法對被害人同意的行為性質和法律效果均沒有做出規(guī)定,筆者在此擬探討不同情況下被害人同意的行為性質,提出確定其法律效果的基本理念。
一、被害人同意的行為所侵犯的利益
在被害人同意的正當性依據(jù)的問題上,歷來存在著利益放棄說和法益衡量說這兩種主要觀點。基于對刑法的任務和機能、對刑事違法性的本質等問題的不同理解,筆者認為,利益衡量說是其中最為成熟合理的,該說認為法益是服務于個人的自由發(fā)展的,被害人放棄自己的利益是其行使人格自由權利的表現(xiàn)。在一個保護公民自由的法律價值體系內,法律應當確保公民在法律范圍內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觀念和判斷行使自主決定權。這一法律保護的社會價值遠遠優(yōu)越于為了保護被害人已經(jīng)放棄了法律保護所可能帶來的利益損害和國家對公民自主決定權的干涉。被害人的自主決定權遠遠高于被放棄的其他法益這一利益衡量,使得被害人同意不僅阻卻違法,而且獲得了刑法乃至整個法秩序上的正當性效力。但是,人格自由權利只存在于歷史的形成的積極的現(xiàn)實社會價值之中,不具備積極的社會價值則不受肯定,基于其所產(chǎn)生的被害人同意之行為的正當性自然也不復得到承認。即被害人同意損害的權益只能是其享有支配權的權益,而不能是法律禁止其處分的權利。
二、具體行為的法律效果分析
在法益衡量說原理的指導下,對于侵害了不同利益的被害人同意之行為,應認為其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
(一)侵害生命權的行為
目前,除少數(shù)承認安樂死的情形不違法的國家外,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qū)都嚴格禁止被害人同意他人剝奪自己的生命。我國的刑法典中雖然沒有現(xiàn)成的規(guī)定,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均認為得承諾殺人行為以及幫助自殺等成立故意殺人罪。其理論依據(jù)在于:對自主決定權的尊重是被害人同意的正當性依據(jù),而生命之存在正是自主決定的前提和根本,因此對放棄生命的承諾的效力的承認與被害人同意的正當性根據(jù)之間存在著悖論。筆者認為,此種觀點是不足取的。
按照此種邏輯,自殺行為和安樂死似也應被禁止乃至構成犯罪。其不當之處在于將具有因果聯(lián)系、先后順序的兩個事項置于同一層次進行考慮。雖然無生命則無自主決定權,但在生命存續(xù)期間中做出的及于未來的自主決定無疑是有效的。正如所有權人意欲將所有權轉予他人,轉移所有權之行為使得原所有權人不再繼續(xù)享有后續(xù)的支配權,但享有所有權之時的轉移所有權之行為卻無疑是有效地。筆者認為,對被害人同意的侵害生命之行為的禁止,依然是出于利益衡量的考慮。如果不對其加以禁止和處罰,客觀上會在整個社會范圍造成助長不珍惜生命、不尊重生命的不良風氣等的不利后果。被害人個人的自主決定權在此時必須讓度于對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取向的扶持?;蛘咴谀撤N意義上,也可以這樣認為生命雖屬個人權益,但個人又是國家、社會的成員,所以生命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國家對此應予以保護,個人不能讓與和支配。法律對于自殺采取放任態(tài)度,在于對自殺行為人無法課以刑罰,而對于受承諾而殺人者定罪量刑卻可以起到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的作用。但是支配行為人實行殺人的動機并不具有反社會的性質,受約殺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殺人者的人身危險性畢竟較小,因此應判處較一般故意殺人罪為輕的刑罰。
(二)侵害身體健康權的行為
比之承諾殺人的行為而言,受約傷害身體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要更加小。如果一概處以刑罰,則有刑法的泛道德化之嫌。但是由于身體健康的不可替代性,法律不宜完全允許公民承諾他人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各國的立法雖然不盡一致,但是基本上都是采取了折衷的“健康的有限可承諾性”觀點,將違反善良風俗和造成嚴重傷害結合起來考慮。對具體個案的處理,要視乎其行為人動機、被害人同意的原因和傷害的程度、手段、時間地點等情況而定。
(三)侵害名譽權、人格權等權利的行為
我國刑法中侵害名譽權、人格權的犯罪是第237條規(guī)定的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猥褻兒童罪和第246條規(guī)定的侮辱罪、誹謗罪。有學者把前兩種犯罪放在性的不可侵犯的權利中加以研究,認為其根本不構成犯罪,不屬于被害人同意的研究范圍;后兩種犯罪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與國家利益的以外告訴才處理,既然事后的同意、寬恕都可以排除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事前如果做出同意表示的,自然應以正當行為對待。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有待商榷。性的不可侵犯的權利這種表述是否嚴謹和合理,此處就不再推敲了。但是侵害名譽權、人格權的行為的突出特點是會導致受害人的社會評價的降低和人格所受尊重的無形喪失,其方法和手段不但有違于善良風俗,而且通常是為公眾所知的,對于社會的風氣有著極為不良的影響。因此,筆者主張,在處理侵害名譽權、人格權的行為時,應以不處罰為原則,但是如果該行為不符合、危害了社會秩序,則必須要予以處罰。
(四)侵害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
一般來講對于依法對其享有所有權的財產(chǎn),所有人當然的具有完全的承諾權。但是事實上,權利人對其財產(chǎn)權利的處分往往要受到一些限制,如所有權人不能任意承諾他人損害已經(jīng)在其上創(chuàng)設了他人的用益物權的物、記名債券的所有權人通常不能承諾他人侵害其對該債券的所有權等。至于其他財產(chǎn)權所受限制更為明顯,如用益物權人未經(jīng)所有權人許可不得承諾他人侵害其用益物權。但這些限制都是民法意義上的,所產(chǎn)生的不利后果也一般由承諾人承擔,對被承諾人不產(chǎn)生刑法上的非難。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權利人的代理人在其代理權限內的承諾也視為有效地被害人同意。
注釋:
[1]陳興良.正當化事由研究.法商研究.2000(3).
[2]高銘暄主編.刑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3]郭潔.論被害人同意的行為.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4).
[4]黃丁全.社會相當性理論研究.刑事法評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公寓裝修與智能家居集成合同2篇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
- 全國山西經(jīng)濟版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一單元活動10《圖文并茂練排版》說課稿
-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數(shù)學試題參考答案
- 8000噸二甲基二硫醚生產(chǎn)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備案
- 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參考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能力評測(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年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庫附答案
- Unit2 Special Days Lesson 3(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五年級下冊
- 貴州盛華職業(yè)學院《近代建筑引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新教材化學必修一課后習題答案(人教版)
- GB/T 19326-2022鍛制支管座
- GB/T 9740-2008化學試劑蒸發(fā)殘渣測定通用方法
- GB/T 7424.1-1998光纜第1部分:總規(guī)范
- 拘留所教育課件02
- 護士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
- 兒童營養(yǎng)性疾病管理登記表格模板及專案表格模板
- 天津市新版就業(yè)、勞動合同登記名冊
- 數(shù)學分析知識點的總結
- 2023年重癥醫(yī)學科護理工作計劃
- 年會抽獎券可編輯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